最新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1章三角形全章课件学习资料
八年级数学上册学习资料

八年级数学上册学习资料第十一章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13.公式与性质: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n-·180°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n-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2)n-个三角形.②n边形共有(3)2n n-条对角线.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定义: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基本性质: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⑴边边边[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⑵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⑶角边角[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⑷角角边[AAS]: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⑸斜边、直角边[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4.角平分线:⑴画法: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5.证明的基本方法: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⑶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第十三章轴对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概念:⑴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 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 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 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 底角.⑸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基本性质:⑴对称的性质:①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都是任何一 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①点P (,)x y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 (,)x y -.②点P (,)x y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 (,)x y -.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⑸等边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②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3.基本判定: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 等边].⑵等边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基本方法:⑴做已知直线的垂线:⑵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⑶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⑷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⑸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基本运算:⑴同底数幂的乘法:m n m n a a a +⨯=⑵幂的乘方:()n m mn a a = ⑶积的乘方:()nn n ab a b =2.整式的乘法:⑴单项式⨯单项式:系数⨯⨯同字母,不同字母为积的因式.⑵单项式⨯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个项后相加.⑶多项式⨯多项式:用一个多项式每个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每个项后相加.3.计算公式:⑴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⑵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2222a b a ab b -=-+4.整式的除法:⑴同底数幂的除法:m n m n a a a -÷=⑵单项式÷单项式:系数÷系数,同字母÷同字母,不同字母作为商的因式. ⑶多项式÷单项式:用多项式每个项除以单项式后相加.⑷多项式÷多项式:用竖式.5.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式 子因式分解.6.因式分解方法:⑴提公因式法:找出最大公因式.⑵公式法:①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②完全平方公式:()2222a ab b a b ±+=±③立方和:3322()()a b a b a ab b +=+-+④立方差:3322()()a b a b a ab b -=-++⑶十字相乘法:()()()2x p q x pq x p x q +++=++⑷拆项法 ⑸添项法第十五章 分式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1.分式:形如A B,A B 、是整式,B 中含有字母且B 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3.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4.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5.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7.分式的四则运算:⑴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 b a b c c c±±= ⑵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用字母表示为: a c ad cb b d bd±±= ⑶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字母表示为:a c ac b d bd⨯= ⑷分式的除法法则: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 被除式相乘.用字母表示为:a c a d ad b d b c bc÷=⨯=⑸分式的乘方法则: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用字母表示为:n n n a a b b⎛⎫= ⎪⎝⎭ 8.整数指数幂:⑴m n m n a a a +⨯=[m n 、是正整数]⑵()nm mn a a =[m n 、是正整数] ⑶()nn n ab a b =[n 是正整数]⑷m n m n a a a -÷=[0a ≠,m n 、是正整数,m n >] ⑸nn n a a b b⎛⎫= ⎪⎝⎭[n 是正整数] ⑹1n n a a -=[0a ≠,n 是正整数] 9.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10.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2022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三角形的边授课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分类
按“边”分
按“角”分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 边,两边之差小于 第三边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2日星期六2022/3/122022/3/122022/3/12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2022/3/122022/3/123/12/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2022/3/12March 12, 2022
A.5 B.6 C.12 D.16
3. (南通)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
A.5,6,10 B.5,6,11
C.3,4,8
D.4a,4a,8a(a>0)
课堂小结
三角形的边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需要我们掌握
概念
三角形
△ABC
表示方法
1.三条线段 2.不在同一直线上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边关系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第1课时 三角形的边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课时导入
复习提问 引出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组图片,找出你熟悉 的几何图形.
复习提问 引出问题
课时导入
复习提问 引出问题
感悟新知
总结
知3-讲
注意: 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归纳成如下一句话:三
第十一章三角形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边课件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

△DBE、△CBE、
( C ) 困,你是人类艺术的源泉,你将伟大的灵感赐予诗人。
△ABC、△ABD、△ACE、△ADE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ABC、△ABD、△ACE、△ADE 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共_4__个等腰三角形为__△__A__B_C__、__△__A__B_D__、__△__A__C_E__、__△__A__D_E__, 有__1__个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020·徐州】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cm、6 cm,
则它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C )
A.2 cm
B.3 cm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a、b、c 是△ABC 的三边长,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 儿童有无抱负,这无关紧要,可成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
鹰爱高飞,鸦栖一枝。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困,你是人类艺术的源泉,你将伟大的灵感赐予诗人。
1△D与BE三、角△形C有BE关、的线段
天△才AB是C由、于△对AB事D业、的△热AC爱E感、而△发AD展E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儿△童DB有E、无△抱C负B,E、这无关紧要,可成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
△ABD、△ABE、△ABC
△ABD、△ABE、△ABC
△ABD、△ABE、△ABC
△DBE、△CBE、
C.6 cm
D.9 cm
名师点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判断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 依据,一般只需判断三角形的最长边是否小于其余两边之和即可, 不必每个都验证.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1章三角形 专题突破 求角度 课件(共26张PPT)

二、高的位置不明→分类讨论 2.在△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高,∠B=40°,∠CAD=20°, 求∠BAC 的度数.
解:∵AD⊥BC,∴∠ADB=90°, ∵∠B=40°,∴∠BAD=50°. 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如图 1,当高 AD 在△ABC 的内部时, ∠BAC=∠BAD+∠CAD=50°+20°=70°;
2.如图,F 为五边形 ABCDE 内一点,∠FBC+∠EAF+∠E+∠D+∠C =450°.求∠F 的度数.
解:∵∠ABC+∠EAB+∠E+∠D+∠C=540°, ∴∠FBA+∠FBC+∠FAB+∠FAE+∠E+∠D+∠C=540°, ∵∠FBC+∠EAF+∠E+∠D+∠C=450°, ∴∠FBA+∠FAB+450°=540°, ∴∠FBA+∠FAB=90°, ∴∠F=90°.
3.一块含有 45°角的直角三角板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55°,求∠2 的度数.
解:延长 AE 交 CD 于点 F. ∵AB∥CD, ∴∠AFC=∠1=55°. ∵∠AEC=90°, ∴∠CEF=90°. ∴∠2=∠ECF=90°-∠AFC=35°.
三、连接→构三角形 4.如图,AB∥CD,∠ABE+∠CDE=260°.求∠E 的度数. 解:连接 BD.∵AB∥CD, ∴∠ABD+∠BDC=180°. ∴∠EBD+∠BDE=∠ABE+∠CDE-(∠ABD+∠BDC) =260°-180°=80°, ∵∠EBD+∠BDE+∠E=180°, ∴∠E=180°-(∠EBD+∠BDE)=180°-80°=100°.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专题突破4 求角度(四) 转化思想求角
一、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 1.如图,∠A=30°,∠B=50°,∠C=20°,求∠ADC 的度数.
解:∠ADC=100°. 方法一:延长 AD 交 BC 于点 E, 则∠AEC=∠A+∠B=80°, ∴∠ADC=∠AEC+∠C=100°. 方法二:作射线 BD. 方法三:连接 AC.
(初二数学课件)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11.1.1 三角形的边教学课件 (5)

∴ ∠ACD= ∠A+ ∠B.
B
C
D
巩固练习
1.说出下列图形中∠1和∠2的度数:
A
80 °
60 °
50 °
1
B
(1)
2
C
1
D
∠1=40 °, ∠2=140 °
A
2
32 °(
C
B
(2)
∠1=18 °, ∠2=130 °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角的度数
从A前进到C处,然后再折回到B处截住懒羊羊返回羊村的去路,红
太狼则直接在A处拦截懒羊羊,已来自∠BAC=40° , ∠ABC=70°.灰
太狼从C处要转多少度角才能直达B处?
D
C
●
?
●70 °●
B
O
40 °
●
A
探究新知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来求∠BCD,你会吗?
D
C
●
?
●70 °●
B
O
40 °
三角形的外角
A
C
相邻的内角
D
∠BCD与∠ACB互补.
探究新知
如图,△ABC的外角∠BCD与其不相邻的两内角(∠A,
∠B)有什么关系?
B
不相邻的内角
你能用作平行线的
方法证明此结论吗?
三角形的外角
A
C
D
相邻的内角
∵∠A+∠B+∠ACB=180°,∠BCD+∠ACB=180°,
∴∠A+∠B=∠BCD.
探究新知
人教版 数学 八年级 上册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全章课件

B
D
A DC
C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每人画一个锐角三角形. (1)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2) 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是
B
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外部?
A
F
OE
C D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同一点.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2)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 D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不相交于 一点.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 交于一点.
O
F
B
C
E
从三角形中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这边的高.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特性: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E,F为AB上一点,CF⊥AD于H,判断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错误的. A
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 × )
②BE是△ ABD边AD上的中线( × ) ③BE是△ ABC边AC上的中线( × ) F
12 E G
④CH是△ ACD边AD上的高( √ ) B
H
D
C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都是线段.
3.(滨州中考)若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下列
长度的线段能作为其第三边的是(
)
A.1
B.5
C.7
D.9
【解析】选B.设第三边为x,则1<x<7.
4.若△ABC的三边为a,b,c,则化简︱a+b-c︱+︱ba-c︱的结果是( ). A. 2a-2b B.2a+2b+2c C. 2a D. 2a-2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1.1三角形的边课件

三角形的概念
问题1:观察下面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说一说什么叫三角形?
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A
B
C
问题2:三角形中有几条线段?有几个角?
有三条线段,三个角
边:线段AB,BC,CA是三角形的边. 顶点:点A,B,C是三角形的顶点, 角:∠A,∠B,∠C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大小关系?
3.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不等关系?
通过动手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理由是什么?
归纳总结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典例精析
例1:判断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拼成三角形?为什么? (1)3cm、8cm、4cm; (2)5cm、6cm、11cm; (3)5cm、6cm、10cm.
B
C
4米
它只少走 4 步 (1米=2步)
其实我们离 文明很近
1.三角形是指( C) A.由三条线段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B.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直线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 C.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 D.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 2.判断: (1)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
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1三角形的边
学习目标
1.认识三角形并会用几何语言表示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分类。 2.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 3.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有关的问题。(重点)
生活中的三角形
生活中的三角形
埃及金字塔
飞机机翼
生活中的三角形
水 分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问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 三角形【全章】》精品PPT优质课件

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解题方法? 3、还有哪些知识和方法上的问题?
Thank you!
Good Bye!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B
C
由不等式②③移项可得 BC >AB -AC, BC >AC -AB.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A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B
C
问题: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 什么?(1)3,4,5;(2)5,6,11;(3)5,6,10. 解:(1)能.因为3 + 4>5,3 + 5>4,4 + 5>3,
解:①如果 4 cm 长的边为底边,设腰长为 x cm,则
4 + 2x = 18. 解得 x = 7. ②如果 4 cm 长的边为腰,设底边长为 x cm,则
4×2 + x = 18. 解得 x = 10.
因为4 + 4<10,不符合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 三边,所以不能围成腰长为 4 的等腰三角形.
基础巩固
随堂演练
1.下列说法:①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③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
④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
形、钝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B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已知三角形的一边长为 5 cm,另一 边长为 3 cm .则第三边的长 x 的取值范围是 __2_c_m__<__x_<__8_c_m___.
拓展延伸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0 厘米. (1)若已知腰长是底长的 2 倍,求各边的长; (2)若已知一边长为 6 厘米,求其他两边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 画∠ A 的平分线AD ,交∠ A 所对的边BC 于点 D,所得线段AD 叫做△ ABC的角平分线。
你能画出另两条角平
A
分线吗?
F
E
B
C
D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课堂练习 填空: (1)如图(1),AD,BE,CF是△ABC的三条中线,则
A B 2 _ _ _ _ _ ,B D _ _ _ _ _ ,A E 1_ _ _ _ _ . 2
A
c
b
B
C
a
阶段小结
11.1.1 三角形的边
II. 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 边 都 不 相 等 的 三 角 形 三 角 形 等 腰 三 角 形 底 等 边 边 和 三 腰 角 不 形 相 等 的 等 腰 三 角 形
III.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叫做△ 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 画∠ A 的平分线AD ,交∠ A 所对的边BC 于点D,所得线段
AD 叫做△ ABC的角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及交点的位 置规律。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 的内部。
锐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 条高的交点在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 角形的外部。
x+2x+2x=18
为x ㎝,则腰长是
解得x=3.6
多少?
所以,三边长分别为3.6 ㎝, 7.2 ㎝, 7.2 ㎝。
例题 用一条长为18 ㎝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 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4 ㎝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2)①如果长为4 ㎝的边为底边,设腰长为x ㎝,则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A CB CA B
移项
A BB CA C
C
B CA BA C B CA CA B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例题 用一条长为18 ㎝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 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为4 ㎝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解:(1)设底边长为x ㎝,则腰长2x ㎝等特。腰点三 ?角若形设有底什边么长
课堂练习 2.要使下列木架不变形,分别至少要再钉上几根木条?
工程建筑中经常采用三角形的结构,如屋 顶钢架,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之前,
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 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探究
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稳定性有广泛的应用。
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有广泛的应用。
课堂练习 1.下列图形中哪些具有稳定性?
D A
E
B
C
课堂练习 2.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4,8; (2)5,6,11; (3)5,6,10.
阶段小结
11.1.1 三角形的边
I. 三角形及相关概念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 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分类
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A
顶角
A
腰
腰
B
CB
底角
C
B
底边
底角
A C
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
三 边 都 不 相 等 的 三 角 形 三 角 形 等 腰 三 角 形 底 等 边 边 和 三 腰 角 不 形 相 等 的 等 腰 三 角 形
三边都不相 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 角形
探究 任意画一个△ 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 点出发, 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点。
(1)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 (2)各条路线的长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A BA CB C A CB CA B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 BB CA CB
C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1章三 角形全章课件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 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
c •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B
A b
a
C
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 角形ABC”。
A C(D) B
A CD
你能画出另两条边上 的高吗?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
A
A
A
B
D CB
C(D) B
CD
连接△ ABC 的顶点A 和它的对边BC 的中点D,所得线 段AD 叫做△ 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
你能画出另两条边上
A
的中线吗?
F
E
B
C
D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2)如图(2),AD,BE,CF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则 ∠ 1 _ _ _ _ _ ,∠ 3 1 _ _ _ _ _ ,∠ A C B 2 _ _ _ _ _ . 2
阶段小结
1、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画法。 从△ ABC 的顶点A 向它所对的边BC 所在的直线画垂线,
垂足为D,所得线段AD 叫做△ ABC 的边BC 上的高。 连结△ ABC 的顶点A 和它的对边BC 的中点D,所得线段AD
从△ ABC 的顶点A 向它所对的边BC 所在的直线画垂线, 垂足为D,所得线段AD 叫做△ ABC 的边BC 上的高。
A
高与垂线不同,高是
线段,垂线是直线。
B
C
D
从△ ABC 的顶点A 向它所对的边BC 所在的直线画垂线, 垂足为D,所得线段AD 叫做△ ABC 的边BC 上的高。
A
B
D CB
4+2x=18 解得x=7 ②如果长为4 ㎝的边为腰,设底边长为x ㎝,则
“有一边的长为4 ㎝”是什么意思?
2× 4+x=18
解得x=10
因为4+4<10,出现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不能围成腰长是4
㎝的等腰三角形。
由以上讨论可知,可以围成底边长是4 ㎝的等腰三角形。
课堂练习 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