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 (1)

合集下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及改进措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及改进措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及改进措施1. 引言护理质量是医疗服务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不断地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护理体验和满意度。

本文将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分析结果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2.1 护理差错率护理差错是护理质量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针对护理差错率进行分析,可以为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提供线索。

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护理差错率有所上升,尤其是药物差错率的增加率较高。

这表明护士在药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督。

2.2 沟通与协作困难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沟通与协作是相当重要的,涉及到多个护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配合。

然而,从患者和病人家属的反馈中发现,存在沟通交流不畅和协作困难的情况。

这种情况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影响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协同性,需要寻求解决方案。

2.3 护理流程不规范护理流程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

然而,根据对手术患者护理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护理流程存在一定的不规范现象。

例如,部分护士在操作细节上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

因此,加强护理流程的规范培训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3. 改进措施3.1 加强培训与技能提升针对药物差错率的上升趋势,我们需要加强护士的药物管理培训和技能提升。

通过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帮助护士熟悉常见药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加强对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的知识培训,以提高护士的药物管理能力和临床应用水平。

3.2 加强团队沟通与协作为了解决护理团队沟通协作困难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信息交流和合作。

首先,建立定期的团队间沟通会议,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其次,加强团队的协作意识和彼此之间的相互支持,通过定期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

3.3 规范护理流程针对护理流程不规范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护理规范的培训和实践。

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

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

2018年度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2018年,特护,一级(重症)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通过每周随机对全院危重患者进行护理查房及检查,共检查危重患者125人,平均危重症护理得分95、47分,合格率100%,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总结如下:一、检查结果汇报图1科室ICU 新生儿儿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放疗危重人数62 2 7 21 8 8 3 5平均得分95、38 97、00 94、52 94、05 95、72 96、70 95、00 95、67 合格人数62 2 7 21 8 8 3 5合格率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科室骨科普外科内分泌呼吸肿瘤泌尿外科心脏内科危重人数1 1 1 12 1 2平均得分98、00 97、00 96、00 94、00 92、50 96、00 94、50合格人数1 1 1 12 1 2合格率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图3图4二、数据分析根据上图可以瞧出,2018年与2017年相比,检查危重病人总数及平均得分下滑,存在问题次数上升,虽然合格率达到100%,但就是护理质量仍然有一定程度得下滑。

2018年由以往得周四、周五相对固定时间检查改为随机检查,因此数据更为真实可靠。

统计存在问题出现得频次,得出病情观察与基础护理所存在问题所占累计百分比为75、57%,在80%以内,就是影响护理质量得A类因素,需要重点整改。

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1、病情观察:护士对病人得“十知道”内容掌握不全面,巡视不到位,提出得护理诊断不全面,病情记录缺乏连续性,不能体现专科特点。

输液卡未双人核对签名。

2、基础护理:个别病人胡须、指甲长,口唇干燥、口腔或会阴不洁,身上有胶布痕迹,床单元不整齐,床边物品杂乱,患者卧位不舒适,饮食指导未落实。

3、导管敷料:导管固定不妥善,标识不全,敷料有渗出。

4、安全:各种风险评估不及时或评分不准确,预防措施不全面。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及改进措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及改进措施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及改进措施护理质量在医疗服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关乎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也是医疗机构的形象展示。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并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本文将分析当前护理质量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护理质量分析结果1. 护理疏漏情况:通过对近期护理工作的观察和患者投诉的回访,发现了一些护理疏漏的情况,如不按时给药、病情观察不到位、手卫生不规范等。

2. 人员不足和工作负荷大:护理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能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导致工作负荷过重,加之室内环境不佳和设备不洁净,影响了护理质量。

3. 信息传递不畅:在医患之间,护理人员之间以及护理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导致重要情况的延误或遗漏。

4. 护理人员培训不足:一些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5. 技术操作不规范:在一些护理操作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如静脉注射、导尿等,这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伤害。

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1. 加强护理质量意识建设:通过开展护理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感。

2. 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为了解决人员不足和工作负荷大的问题,医疗机构应加大招聘力度,提供足够的护理人员,同时改善室内环境和设备条件。

3. 完善信息传递系统: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传递系统,包括患者病历记录、护理交接班制度和医患沟通平台等,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反馈。

4.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护理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应对各种情况和需求。

5. 规范操作流程:制定和执行护理操作的规范流程,避免操作不规范和差错,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6. 加强护理质量评估和监测:建立护理质量评估和监测体系,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持续改进。

7. 加强护理团队协作:鼓励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共同努力提高护理质量。

2018年重症医学科第四季度质量检查分析汇总

2018年重症医学科第四季度质量检查分析汇总

2018年ICU第四季度质量检查分析汇总跟踪上个季度一级质控检查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上季度护士上班期间佩戴首饰、急救用物未交接的问题在本季度有明显改进,整改措施效果明显,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落实相关防范措施。

本季度科室质控组成员按照各项质控检查标准对本科室各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反馈,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确保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检查结果分析一、好的方面:(一)2018年,我科进一步深化开展专科SBAR交班模式、MEWS评分,加强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和抢救成功率,引领护士由执行者向决策者转变。

并在我院举办的“病情早期预警联合标准化沟通汇报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二)以心为灯,愿做生命的守护天使,想患儿所想,急患儿所急,化身母亲,助燃生命之灯,点亮患儿健康航程。

就在2018年的12月8日,米脂县高梓洛全家千里迢迢为我科护士长贺秋园送上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胜感关心无微不至”的赞誉。

(三)临床实习是实习生由课堂走向临床工作的必经之路,我们的带教老师对每位实习生进行规范化的专科培训,得到实习生的一致好评,今后我们将持续不断地做好此项工作,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护士。

本季度各项质量目标全部达标,具体检查结果如下:二、行为规范、无菌物品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折线图对比:行为规范合格率折线图对比:2018年第三季度手卫生依从性折线图:护士行为规范、无菌物品2018年第三、四季度柱状图对比:根据无菌物品、护士行为规范2018年第三、四季度柱状图对比,第四季度无菌物品、护士行为规范合格率与第三季度对比持平,继续执行第三季度度整改措施。

2018年第四季度与第三季度关键环节缺陷频次对比图:由柱状图分析可得:第四季度各关键环节项目中,(2)(4)项目中缺陷频次较第三季度明显下降;(3)(5)(7)(8)(9)(10)(11)(12)项目缺陷频次较第三季度基本持平,继续执行第三季度整改措施;(1)(6)项目缺陷频次较第三季度上升,作为本季度的整改重点。

2018护理质量分析报告

2018护理质量分析报告

2018护理质量分析报告2018年护理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护理质量是衡量医疗机构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2018年护理质量进行全面分析,为医疗机构提供改进护理工作的参考。

二、护理人员概况2018年,本医疗机构共有护士8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65%;卫生技术人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40%。

护理人员总体素质较高,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三、护理质量指标1. 护理操作标准执行情况护理操作标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保证。

2018年,护理操作标准执行情况整体较好,达标率为90%,但仍有一部分操作未能按标准执行,主要原因是医护沟通不畅、人员流动等。

2. 护理记录完整率护理记录是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护理措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2018年护理记录完整率为85%,存在一定的提高空间。

建议护理人员提高对护理记录的重视程度,确保记录准确完整。

3. 护理交班质量护理交班是护士之间传递患者信息、交流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患者连续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护理交班质量整体较好,但仍有个别交班信息不准确、遗漏等问题。

建议加强护士交班培训,提高护士沟通能力和信息传递准确性。

四、护理满意度调查2018年,本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了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80%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10%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一般,10%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不满意。

分析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工作过于繁忙导致服务不及时、患者信息交流不畅、缺乏人文关怀等。

针对不满意的患者意见,将加强护士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五、护理质量改进措施1.加强护理操作标准培训,提高护理操作标准的执行情况。

2.加强护理记录培训,提高护理记录的完整率。

3.加强护士交班培训,提高交班质量和信息传递准确性。

4.加强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患者满意度。

5.加强科室护理管理,精简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

2018年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2018年护理部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面护理质量管控,依据年初修订的护理质量标准,按照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每月不定期进行督查,利用PDCA循环达到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护理内涵和服务水平。

具体分析报告如下:一、护理质量汇总情况表1 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汇总达标情况二、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分析2018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同比情况文件书写护理安全临床护理病房管理优质护理从上图可以看出,2018年与2017年同期相比,护理安全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临床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优质护理服务合格率均上升。

三、存在问题(一)病房管理但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1.床头柜未做到一用一消毒;2.床头卡填写欠规范,有缺失现象;3.加药未签名及时间。

整改措施:1.加强病区管理及消毒隔离意识,床头柜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2.科内要进一步规范床头卡的使用,信息填写要完整。

(二)护理安全护理安全主要存在问题:急救车内少数物品不在备用状态;急救药品、物品登记本未及时登记。

整改措施:1.加强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做到“五定”,核对时要仔细,过期药品物品要及时更换处理,仪器性能保持良好,呈备用状态。

2.急救药品物品护士长要定期核对及签名。

(三)院内感染消毒隔离检查未达目标值,主要存在问题:紫外线消毒时间登记错误;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未记录;棉签使用及配药未注明时间。

整改措施:1.加强无菌观念,棉签开启要注明时间,输液要现配现用,同时要注明时间及签名。

2.科内利用晨会、例会着重强调使用紫外线消毒后记录时间要准确,并且还要定期擦拭灯管监测并记录,监控护士及护士长要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四)临床护理临床护理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少数科室患者无腕带及床头卡缺失;静脉滴注单未双签名。

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工作,床头卡要常规建立,无床头卡要及时补齐;患者住院均需及时佩戴腕带,使用率要达到100%。

2018年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

2018年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

2018年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2018年护理部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面护理质量管控,依据年初修订的护理质量标准,按照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每月不定期进行督查,利用PDCA循环达到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护理内涵和服务水平。

具体分析报告如下:一、护理质量汇总情况表1 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汇总达标情况二、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分析2018年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同比情况文件书写护理安全临床护理病房管理优质护理从上图可以看出,2018年与2017年同期相比,护理安全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临床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优质护理服务合格率均上升。

三、存在问题 (一)病房管理但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1.床头柜未做到一用一消毒;2.床头卡填写欠规范,有缺失现象;3.加药未签名及时间。

整改措施:1.加强病区管理及消毒隔离意识,床头柜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2.科内要进一步规范床头卡的使用,信息填写要完整。

(二)护理安全护理安全主要存在问题:急救车内少数物品不在备用状态;急救药品、物品登记本未及时登记。

整改措施:1.加强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做到“五定”,核对时要仔细,过期药品物品要及时更换处理,仪器性能保持良好,呈备用状态。

2.急救药品物品护士长要定期核对及签名。

(三)院内感染消毒隔离检查未达目标值,主要存在问题:紫外线消毒时间登记错误;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未记录;棉签使用及配药未注明时间。

整改措施:1.加强无菌观念,棉签开启要注明时间,输液要现配现用,同时要注明时间及签名。

2.科内利用晨会、例会着重强调使用紫外线消毒后记录时间要准确,并且还要定期擦拭灯管监测并记录,监控护士及护士长要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四)临床护理临床护理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少数科室患者无腕带及床头卡缺失;静脉滴注单未双签名。

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工作,床头卡要常规建立,无床头卡要及时补齐;患者住院均需及时佩戴腕带,使用率要达到100%。

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

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

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护理质量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就医体验。

为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我们对一段时间内的护理质量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持续改进措施。

以下是详细的报告内容:一、护理质量数据汇总1、患者满意度调查共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____份,回收有效问卷____份。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____%。

其中,对护理人员态度的满意度为____%,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为____%,对护理环境的满意度为____%。

2、护理差错事故统计在统计期间内,共发生护理差错事故____起。

其中,给药错误____起,操作失误____起,护理记录不规范____起。

3、护理投诉情况共接到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投诉____起。

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护理人员沟通不畅、服务不及时、护理操作不熟练等方面。

4、护理质量考核评分通过定期的护理质量考核,对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等方面进行评分。

平均得分为____分(满分 100 分),各科室的得分情况如下:|科室|得分|||||内科|____||外科|____||妇产科|____||儿科|____|二、护理质量问题分析1、护理人员方面部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不够主动,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年轻护士在操作技术和病情观察方面存在不足。

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及时有效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容易引起误解和不满。

2、护理管理方面护理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如护理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落实不到位。

护理质量监控力度不够,对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发现不及时,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

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够系统和全面,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3、护理环境方面病房设施陈旧,部分设备维护不及时,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病房卫生清洁不到位,存在卫生死角,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度危重症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持续改进报告2018年,特护,一级(重症)护理质量控制小组通过每周随机对全院危重患者进行护理查房及检查,共检查危重患者125人,平均危重症护理得分95.47分,合格率100%,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一、检查结果汇报
图1
图3
图4
二、数据分析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2018年与2017年相比,检查危重病人总数及平均得分
下滑,存在问题次数上升,虽然合格率达到100%,但是护理质量仍然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2018年由以往的周四、周五相对固定时间检查改为随机检查,因此数据更为真实可靠。

统计存在问题出现的频次,得出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所存在问题所占累计百分比为75.57%,在80%以内,是影响护理质量的A类因素,需要重点整改。

存在问题具体体现在:
1、病情观察:护士对病人的“十知道”内容掌握不全面,巡视不到位,提出的护理诊断不全面,病情记录缺乏连续性,不能体现专科特点。

输液卡未双人核对签名。

2、基础护理:个别病人胡须、指甲长,口唇干燥、口腔或会阴不洁,身上有胶布痕迹,床单元不整齐,床边物品杂乱,患者卧位不舒适,饮食指导未落实。

3、导管敷料:导管固定不妥善,标识不全,敷料有渗出。

4、安全:各种风险评估不及时或评分不准确,预防措施不全面。

三、原因分析
四、PDCA持续改进
2018年12月
本文章仅供您参考, 内容均可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