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研究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影响的科学领域。

病例对照研究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比较患病者与非患病者之间的差异来探索疾病的病因和风险因素。

本文将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是通过回顾性的方式,比较患病个体(病例)与非患病个体(对照)在暴露因素上的差异,从而推测疾病的病因。

病例对照研究通常从已经发生的疾病案例中选择一组患者作为病例组,再从同一人群中选择一组与病例组相似但未患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组。

然后,对照组中个体的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和比较,从中寻找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因素。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主要应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评估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比值比和相对危险度。

比值比是指疾病发生率的比值,用来衡量疾病与某个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强度。

相对危险度是指发病风险的比值,衡量患者相比对照组成员患病的风险。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和实施1. 病例选择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恰当的病例和对照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十分重要。

病例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病例应具有明确的疾病诊断,且属于研究时间范围内的案例;病例的选择应尽量避免选择医院内的特定人群,以减小选择偏倚的可能性。

对照的选择主要应与病例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对照组成员未患病。

为了保证对照组的代表性,可以采用配对设计,即每个病例对应一个相似的对照,如年龄、性别、职业等。

2.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关键环节。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病历回顾和实验室检测等。

在问卷调查中,应注意问题的设计和提问方式的准确性,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病历回顾可以通过回顾患者的病历和医学记录来获取相关数据。

实验室检测则是通过实验室检验来获取相关指标,如生物样本的分析,增加数据收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分析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比值比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描述研究样本的基本特征,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病例对照研究是什么意思

病例对照研究是什么意思

病例对照研究是什么意思病情观察护理是什么意思?下面帮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基本内容编辑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

是一种探索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它是以一组思有某种疾病的人与未患有这种病的人相对照,调查他们过去是否暴露于可疑致病因子及其程度,通过比较,推断某种因子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如果病例组有暴露史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认为这种暴露与患病存在联系。

但这种研究是从结果出发,通过回忆推理原因,故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发病率低的疾病.优点是方便、经济、短时间内可获得结果提供病因线索,缺点是在选择病例和对照时的偏性和回亿偏性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2编辑本段基本原理:编辑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这是一种回顾性的,由结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的方法。

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使用和理解病例对照研究是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学的一个重要进展。

近年来病例对照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病因学研究的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

3编辑本段衍生的研究类型:编辑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传统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进行组合后形成的一种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对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再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分析,其可以分为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病例队列研究又称病例参比研究,是一种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结合的设计形式。

流行病学-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

0 . 68 (1 0 . 68 ) 0 . 30 (1 0 . 30 )
病例病例研究(case case study)
背 景 1994年Piegorseh、Begs等提出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交互作用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效率费用
应用前提条件
在正常人群中基因型与环境暴露各自独立发生 所研究疾病为罕见病(此时可用OR来估计RR值)
第二节 研究类型
基本原理
采用分子 生物学技 术检测基 因型 根据某一基因 型的有无将研 究对象分为类 病例组和类对 照组
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
比较合作 资料易得到且比较可靠 与对照的可比性好 代表性差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对照的选择
原 则
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于产生病例的总体 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就能 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对照与病例比较的方法
成组比较法(group comparison)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
三、研究简史
1843年Guy向统计学会报告-最早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职业暴露与肺结核发生的关系
1844年Louis的著作
最早出现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
1926年Lane Claypon 报告
生殖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
1947年Schreck和Lenowitz
包皮环切和性卫生与阴茎癌的关系
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
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回顾性 由果 因研究
观察法
不能验证病因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
二、研究示意图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
[jJ


~ f ; ~ A ,州封.世研尤
心可
Iii.I-·-
mrrr,
``已
,pf-'!'气

晶j
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研究类型、优点及局限性 (二)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步骤及 资料的分析方法 (三)熟悉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 控制
一、概述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观察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岁无

5 联系皂话 尹拜 30
0

~

厂忠袱况 负位IN) 1
0
8) ;i烟沈;ltm. 无

1茹
妇IN) 1
0
1 ) 志呻. 元

8 DRINKING 负位IN) 1
0
2 ) 諒也mkl 元

I

9 DIABITT 芬包IN) 1
0
5 ) 售尿吞史Ii. 元

~
10 HY 庄RTEN 哀位IN) 1
统计分析方法? 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 如何确定有无关联及强度?
二、研究设计
研究背景的了解、研究方法、研究因素的确定
... 文献查找:万方、知网;Pubmed 、Geenmedical、康健外
文数据库
• 三聚氰胺(53322篇)+泌尿系结石(170
中文
篇)
•三聚氰胺(1753篇)+肾结石(64篇)/膀 外文 胱结石(10篇)/输尿管结石(5篇)
5 8
1 0 1 0 1 0 9 芫

匡 一
七J
_ -_ 1左 __孟 ,石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流⾏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概述(⼀)基本原理收集已经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组病⼈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性的⼀组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例,经统计学检验,发现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这是⼀种回顾性的、由结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法,是在疾病发⽣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的⽅法,是在某种程度上检验病因假说的⼀种研究⽅法。

(⼆)研究类型1.病例与对照不匹配在设计所规定的病例和对照⼈群中,分别抽取⼀定数量的研究对象,⼀般对照数⽬应等于或多于病例⼈数。

2.病例与对照匹配或称配⽐,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致,⽬的是对两组进⾏⽐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扰。

(1)频数匹配要求对照组匹配的因素或特征所占的⽐例与病例组接近或⼀致。

(2)个体匹配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匹配。

1:1匹配,为每⼀个病例配⼀名对照,还可以进⾏1:2、1:3、 (1)R匹配。

采⽤匹配的⽬的,⾸先在于提⾼研究效率,其次在于控制混杂因素的作⽤。

同时也增加了选择对照的难度,且容易匹配过头。

⽤途1.检验病因假设2.疾病预后因素研究3.治疗效果研究⼆、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群1.病例的选择新发病例由于刚刚发病,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可靠。

⽽现患病例易于掺⼊疾病迁延及存活的因素在内。

死亡病例则主要由家属或他⼈提供信息,准确性较差。

因此,病例对照研究中优选新发病例。

病例应该是患同⼀种疾病的病⼈,且患病部位、病理学类型和诊断标准要有明确的限制,所有病⼈都应符合严格的诊断标准。

并且有暴露于某⼀危险因素的可能。

⼀般以社区来源的病例为优,代表性较好,但实施难度较⼤。

使⽤医院来源的病例,可节省费⽤,容易获得,合作好,信息较完整、准确,但容易发⽣选择偏倚。

2.对照的选择对照应是产⽣病例的源⼈群的⼀个⽆偏样本。

实际来源于①同⼀个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②病例的邻居或同⼀居委会、住宅区内未患研究疾病的个体;③社会团体⼈群中未患研究疾病的个体;④社区⼈⼝中未患研究疾病的个体;⑤病例的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一、概述(一)基本原理收集已经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一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发现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这是一种回顾性的、由结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的方法,是在某种程度上检验病因假说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研究类型1.病例与对照不匹配在设计所规定的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抽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一般对照数目应等于或多于病例人数。

2.病例与对照匹配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1)频数匹配要求对照组匹配的因素或特征所占的比例与病例组接近或一致。

(2)个体匹配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

1:1匹配,为每一个病例配一名对照,还可以进行1:2、1:3、…、1:R匹配。

采用匹配的目的,首先在于提高研究效率,其次在于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

同时也增加了选择对照的难度,且容易匹配过头。

用途1.检验病因假设2.疾病预后因素研究3.治疗效果研究二、研究设计(一)确定研究人群1.病例的选择新发病例由于刚刚发病,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可靠。

而现患病例易于掺入疾病迁延及存活的因素在内。

死亡病例则主要由家属或他人提供信息,准确性较差。

因此,病例对照研究中优选新发病例。

病例应该是患同一种疾病的病人,且患病部位、病理学类型和诊断标准要有明确的限制,所有病人都应符合严格的诊断标准。

并且有暴露于某一危险因素的可能。

一般以社区来源的病例为优,代表性较好,但实施难度较大。

使用医院来源的病例,可节省费用,容易获得,合作好,信息较完整、准确,但容易发生选择偏倚。

2.对照的选择对照应是产生病例的源人群的一个无偏样本。

实际来源于①同一个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人;②病例的邻居或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未患研究疾病的个体;③社会团体人群中未患研究疾病的个体;④社区人口中未患研究疾病的个体;⑤病例的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

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用于探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这种研究设计的优势在于时间和经济成本较低,并且可以研究罕见疾病。

下面将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流程。

1. 研究对象选择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有两类:病例组和对照组。

病例组是指已经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而对照组是与病例组在性别、年龄等重要特征上匹配的未患病的个体。

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对象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病例组确诊明确,病例选择要符合事先确定的诊断标准,并且需要考虑病例的病程、预后等方面的差异。

病例组应该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在特定地区内发病的患者。

- 对照组的选择要遵循与病例组相同的人群来源原则,并且要匹配病例组的重要特征,例如性别、年龄、职业等。

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

2. 数据收集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收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暴露因素(Exposure)和疾病结果(Outcome)。

暴露因素是指研究中感兴趣的危险因素,通常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医疗记录等方式来获取。

而疾病结果则是通过临床诊断、医疗记录等方式来确定。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研究者在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访谈或者调查时需要保持盲法(Blindness),即不让研究者知晓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身份,以减少主观偏差。

- 数据收集工作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标准化,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要遵守伦理规范,保护受试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

3. 数据分析数据采集完毕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混杂因素的控制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流行病学:第5章 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第5章 病例对照研究
因有后两个因素存在才使用己烯雌酚治疗 做出结论:
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己烯雌酚使她们在子宫中的女儿以 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2020/11/10
流行病学
11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研究开始可以选择病例 研究对象分病例和对照组 暴露通过回顾获得 由果及因 比较暴露率或计算OR来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可以探索一种疾病与多种暴露因素的关系 可以以较少病例展开病因分析 实施相对容易 经济
病暴例露组 暴发露病率
对照组 暴发露病率
流行病学
4
1843年Guy伦敦统计学会报告→职业暴露与肺结核
发 1844年Louis提出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 1926年Lane Claypon →生殖因素与乳腺癌
展 1947年Sckreck和Lennowitz →阴茎癌与包皮环切和性卫生的关系 史 1947Sartwell →输血与肝炎
2020/11/10
流行病学
3
基本原理
病因验证的基本思路
病例对照研究 (case control study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过去 现在 调查方向 现在 将来
人数 暴露 疾病
暴露 发病或死亡 人数
a+
+a
+

b—
研究
-b
人群
c+ -

+c
d-
a ab
c cd
-d
2020/11/10
2020/11/10
流行病学
26
调查因素、混杂因素、检测方法
资料来源 调查因素 获得信息 混杂因素的考虑 检测方法
2020/11/10
流行病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Caner of the vagina (cont’)
• A detailed interview schedule was drawn up, and interviews carried out in an identical fashion on all 40 subjects. These interviews explored a wide range of possible factors, and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ses and controls was in the use of diethylstiboestrol (DES) by their mothers during the pregnancy, which was documented for seven of the eight cases, but for none of the 32 controls. This suggested that it was the the key causal agent, a result confirmed by further studies.
22
样本大小
N (Z 2 pq Z p1q1 p0q0 )2 ( p1 p0 )2
23
例:
• 现要设计一项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病例对 照研究,估计在对照组人群中有吸烟史的 为20%,比值比约2,要求α=0.05, β=0.10,求样本大小。
24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
• 资料的整理 • 资料的分析
在人群中普查或抽查出的所有 病例 社会团体中所有诊断的病例 以上任何方法选出的病例
同个医院内患其他病的病例 同个门诊部诊断的其他病例 多个医院或门诊部诊断的其他 病例 病例所在同一街道或住宅区中 的健康人 在人群中抽查的非病例
社会团体中抽样的非病例 病例的配偶、同胞、同事、亲 朋、同班同学等
20
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暴露史
病例
对照
合计
吸烟
688
650
1 338
不吸烟
21
59
80
合计
709
709
1 418
10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男性)
暴露史
病例
对照
合计
吸烟
647
622
1 269
不吸烟
2
27
29
合计
649
649
1 298
11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女性)
暴露史
病例

不吸烟
19
32
• 注意
– 选择性偏倚
• 疾病的诊断标准 • 病例类别
– 新发病例、现患病例、死亡病例
18
2. 对照的选择
• 来源:最好是全人群无偏倚样本 • 注意:与病例组的可比性
19
病例和对照常用的选择方法
病例
对照
一个医院所有已诊断的病例 一个门诊部所有已诊断的病例 多个医院或门诊部诊断的病例
以上任何一种方法选出的病例
• 对照在一些特征上与病例相同 • 常用配比变量(年龄、性别等) • 1:1, 1:2, 1:3, 1:4 配比 • 注意:配比过头 (over matching)
21
研究(暴露)因素的选择
• 因素的规定
– 调查前要有明确的规定(定量、分级)
• 因素的收集
–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调查项目相同 – 最好有记录或材料作依据 – 客观指标更好
• 按配比分类
– 不匹配 – 匹配(群体匹配、个体匹配)
7
实例
• 吸烟与肺癌 • 已烯雌酚激素与阴道腺癌
8
实例1:吸烟与肺癌
• Doll和Hill于1950年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 研究对象
709例肺癌病例 637例肠癌病例 709例非肺癌对照病例
9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
14
已烯雌酚激素与阴道腺癌
• 美国Boston Vincent纪念医院 • 1966-1969年女青年(15-22岁)阴道腺癌8例
(7+1) • 危险因素 (阴道局部刺激史、性生活史、避
孕药物、母亲妊娠期间的情况)
16
病例和对照的选择
病例的选择 对照的选择
17
1. 病例的选择
• 来源
– 医院、普查或抽查、发病和死亡报告病例。
51
合计
60
60
120
12
实例2:Caner of the vagina occurring in young women
This disease had been generally described as rare, and occurring in older women, but between 1966 and 1969 seven occurrences in women aged 15-22 were reported in Boston. To investigate possible causes, these cases, plus one further patient seen in another Boston hospital were studied, and four control subjects for each ‘case’, being females born within five days and in the same hospital as the case women were chosen.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
病例对照研究
1
2
概念
• 比较患某病者与未患该病的对照者既往暴 露于某个(或某些)可能危险因素的百分 比差异,以判断这(些)因素与该病有无 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25
资料的整理
• 原始资料的再核查 • 资料的分组、归纳或编码、输入(双遍录
入)
26
资料的分析
• 描述性统计
– 一般特征描述 – 均衡性检验
• 推断性统计
27
3
人数 暴露
A
+
C
--
B
+
D
--
疾病
+
研究人群
--
4
• 从“果”求“因” • “暴露”并不限于外界因子 • 可以调查多个暴露因素
5
用途
• 广泛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 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设 • 为队列研究提供明确的病因线索
6
种类
• 按研究目的
– 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 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