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

合集下载

[北语]20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2

[北语]20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2

6.1997年开始博士生教育。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7.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翻译成“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8.完形说是最早的认知学习理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9.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翻译成“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198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研究一直被看作是研究的重点。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北京语言学院被宣布撤消。 A.1971年4月 B.1966年6月 C.1958年12月 D.1980年8月 正确答案:A
二、判断题 1.语言学、文化学主要作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目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对外汉语教学翻译成“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0.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有工具性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1.速成教育属于非学历教育。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2.1988年成立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3.教学内容的核心是课程设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4.1984年暑期,北语举办了首期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2
一、单选题 1.1965年1月9日,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更名为()。 A.北京语言学院 B.北京语言大学 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D.北京语言文化学院 正确答案:A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大全5篇)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简答题一、请在比较文学三个阶段线索中,谈谈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实质。

第一阶段: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梵第根:‚比较文学的目的实质上是研究不同文学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规定只许研究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过两国即超出了比较文学的界限。

他为两国之间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即后来人们所说的‚影响研究。

‛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文学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综述,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不是比较‛,是国际关系史,从而抛弃了‚比较‛,强调实际影响关系的‚文学关系史‛;把比较研究局限在两国之间,提倡‚影响研究‛,强调的是可以依靠事实根据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把文学批评排斥在比较文学领域之外;重事实、讲考证,只求“事实联系”的研究方法;第二阶段: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俄苏派——历史比较文艺学美国学派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艾德礼:‚比较文学最简单的定义,可以理解为通过一个以上的民族文学的视野来研究文学现象,或者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的关系。

‛综述,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的比较;主张超越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提倡跨学科的比较学研究。

俄苏派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北语 19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1234

北语 19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1234

19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是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

A. 汉语拼音B. 汉语发音C. 汉语听力D. 汉字答案:D V:131;9666;29062.强调后天因素决定一切的第一语言习得理论是()。

A. 刺激-反应论B. 先天论C. 普遍语法论D. 遗传论答案:A3.语言以()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

A. 语音B. 语义C. 语法D. 词汇答案:B4.对于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来说,“他想结婚她。

”这样的偏误主要是由下列哪个原因造成的?A. 母语负迁移B.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C. 文化因素负迁移D.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影响答案:A5.中国人对长辈、上级不能直呼其名的情况体现了语言哪个方面的文化因素()。

A. 语构B. 语义C. 语用D. 语音答案:C6.研究发现,97%的永久性语言障碍都是由()受损伤引起的。

A. 左半球B. 右半球C. 前脑D. 后脑答案:A7.()先生于1984年题词写道:“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A. 王力B. 朱德熙C. 吕叔湘D. 赵元任答案:A8.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是()以前。

A. 青春期B. 中年C. 青年D. 更年期答案:A9.从对语言掌握的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外语、非本族语和第二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 )。

A. 主要语言B. 次要语言C. 首选语言D. 必备语言10.先天论的代表人物是()。

A. 乔姆斯基B. 奥斯古德C. 索绪尔D. 桑代克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下列属于认知学派的学习的是()。

A. 多种辨别学习B. 概念学习C. 原理学习D. 解决问题的学习答案:BCD2.专门出版对外汉语教材、工具书和理论著作的专业出版社有()。

A. 商务印书馆B.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C. 华语教学出版社D. 上海教育出版社答案:BC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表现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历年试题答案历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3)语言学(20分)一、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6分)(一)形态——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

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形态,也叫词形变化。

(二)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并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即不肥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音位变体。

(三)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二、填空(每空0。

5分,共4分)1. 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2. 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音节。

3.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4.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5.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这种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则是后天的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举例说明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

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是: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

如“赵先生来了”、“苹果红了”。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和受动支配等的事物的关系。

如“杀敌人”、“摘桃子”。

述补结构:反映动作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等的结构关系。

如“写完了”、“拿出去”。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如“中国产品”、“大力提倡”、“黄绸子”。

联合结构:其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并立的关系。

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2.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

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17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1

17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1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创期是1950年到1978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60年代初,选择一些中文系毕业生进修外语的办法培养出国储备师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4. 1975年开始本科生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1987年成立了( )。
A.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B.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 Βιβλιοθήκη C. 北京对外汉语教学学会
D. 国际对外汉语教学学会
满分:5 分
5. “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是门学问,是具有理论性的一门学问。” 是( )于1984提出的。
A. 林焘
B. 吕必松
4. 对外汉语教学的确立期是1980年至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对外汉语教学开创期的特点是教师曾在国外任教过,借鉴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经验,把教外国人汉语与教本国人汉语区分开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C. 吕叔湘
D. 朱德熙
满分:5 分
6. ( )年我国政府开始向国外派遣汉语教师。
A. 1952
B. 1958
C. 1965
D. 1980
满分:5 分
二、 判断题 (共 14 道试题,共 70 分)
1. 198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1997年开始博士生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卷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卷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哪一种教学法适合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 A. 自然法 B. 对话法C. 语法翻译法D. 社会情境法2.下面哪种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A. 课本 B. 录音 C.幻灯片 D. 视频3.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综合运用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元素的能力被称作: A. 形式 B. 内容 C. 能力 D. 技巧4.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教师应该: A. 多采用单词朗读 B. 注重发音 C. 要求学生快速说出单词 D. 多做对话练习5.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A. 让学生自由发挥 B. 改变教学方法 C. 齐心协力 D. 多给鼓励6.对于习惯以母语思维进行汉语学习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 A. 正宗普通话教学 B. 降低对话难度教学 C. 采用双语教学 D. 让学生多听多模仿7.在教学中,教师传授语言知识时应该: A. 仅注重形式 B. 更加注重意义 C. 将形式和意义结合 D. 忽略语言形式8.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A. 增加口语练习次数 B. 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 C. 重视阅读理解 D.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9.提高学生汉语交流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 A. 集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B. 采用学生中心的方法C. 采用一对一教学D. 添加语言艺术性成分10.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 A. 个性化教学 B.范式教学 C. 认知教学 D. 传统教学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对外汉语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这一任务?2.对于口语流利度不够的学生,教师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口语水平?3.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应该如何实行?4.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汉语写作教学?三、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分析现代汉语教学中,通过“交际法”课程教学实践应该如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2.在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中,如何结点化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语法体系的整体框架?四、论述题(40分)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北语 19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1234

北语 19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1234

19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1.()又称“改革法”或“自然法”。

A. 语法翻译法B. 直接法C. 认知法D. 交际法答案:B联系1/3/1/9/6/6/6/2/9/0/62.两种语言没有对应词的情况表现出的是语言哪个方面的文化因素()。

A. 语构B. 语义C. 语用D. 语音答案:B3.马建忠的()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语言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A. 《马氏文通》B. 《新著国语文法》C. 《语言学概论》D. 《语言论》答案:A4.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用得最多的方法是()。

A. 观察法B. 经验总结法C. 调查法D. 文献研究法答案:B5.20世纪初德国出现的反对构造主义的心理学流派是()。

A. 机能主义B. 行为主义C. 格式塔心理学D. 精神分析学派答案:C6.自觉对比法以直接法为对立面,客观上成了()的继承和发展。

A. 阅读法B. 语法翻译法C. 情景法D. 认知法7.学校中进行的期中期末考试是下列哪种测试类型()。

A. 水平测试B. 成绩测试C. 诊断测试D. 潜能测试8.以下不属于调查的具体方法的是()。

A. 访谈法B. 问卷法C. 测试法D. 观察法9.研究发现,97%的永久性语言障碍都是由()受损伤引起的。

A. 左半球B. 右半球C. 前脑D. 后脑10.成绩测试和诊断测试要求有较高的什么效度()。

A. 表面效度B. 内容效度C. 共时效度D. 预示效度11.据史书记载,汉代一些少数民族就派人来()学习汉语和汉族文化。

A. 洛阳B. 长安C. 开封D. 北京12.刺激—反应理论是()学习理论的基础。

A. 行为主义B. 本能主义C. 刺激主义D. 人本主义13.从拉多1957年发表( )算起,对比分析研究已经有了50多年的历史。

A. 学生偏误的意义B. 中介语C. 跨文化语言学D. 论第二语言习得14.定量分析主要用的是()。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试题一、选择题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知识传授B. 语言测试C. 文化传播D. 思维训练2.下列哪项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A. 国际化B. 个性化C. 教学方式固定D. 讲究文化内涵3.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下哪项常被称为“四大基本功”?A. 听、说、读、写B. 说、写、看、唱C. 听、唱、读、写D. 搜索、合成、应用、评估4.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哪项?A. 技术和方法B. 学生的心理变化C. 内容的难易程度D. 教学材料的选择5.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

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学生的母语水平B. 学生的学习能力C. 学生的文化背景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教学目标是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实现学习目标而确定的完成学习任务的…。

2.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常识,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3.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技能。

三、简答题1.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回答: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入实践场景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请回答:教师的评价标准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四、论述题对外汉语教学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化的特点。

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在语言教学中需要注意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文化习惯。

其次,个性化教学的需求也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01一、填空题1.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195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________________于1951年初正式开课,拉开了新中国外国留学生汉语预备教育的帷幕。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________教授兼任专修班班主任,著名语言学家___________先生任清华大学外籍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并兼管专修班的业务工作。

2.经国务院的批准,1962年6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___,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这就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就是________________的前身。

3.196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1996年又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就是________年暑期在____________学院。

5.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________________负责,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为北京语言学院院长___________。

6.1983年6月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于1988年独立为____________,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首任会长为_____________。

7.1987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期间,各国代表协商成立了______________,该会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首任会长___________。

8.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测试就是___________。

9.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资格培养审定工作与资格考试开始于______年。

10.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11.语言的表现形式就是___________。

12.语言的组织方式就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统一。

13.张占一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把文化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14.在目的语国家文化接受过程的四个阶段中,___________就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好时期,语言熟巧就在这一时期出现,布朗把这一时期叫___________。

15.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领域应包括基础理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16.对外汉语教学的___________就是学科理论的核心,使学科存在的主要标志。

17.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主要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就是这些规律的综合反映。

18.学习语言的活动或行为叫作___________。

19.语言能力的构成因素包括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0.语言交际能力就是由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构成的。

21.言语技能就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___________,读、写用于___________。

22.中介语理论的理论基础就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3.按教育性质划分,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4.常规教育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5.按学习期限划分,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6.按教学组织形式划分,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7.第二语言教材练习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从命题过程与试题的可靠性程度划分,试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29.从阅卷评分的角度划分,试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30.根据试题所包含测试内容的特点来划分,试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31.汉语水平考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三种考试。

二、选择题1.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在我国已得到学术界与政府的确认就是在( )。

A 1984年B 1985年C 1986年D 1987年2.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就是( )。

A 中华文化研究所B 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C 语言教学研究所D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3.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 )。

A 《语言教学与研究》B 《世界汉语教学》C 《学汉语》D 《中国文化研究》4.北京语言学院首先开设了以培养丘:1873625438对外汉语教师为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就是在( )。

A 1984年B 1985年C 1986年D 1983年5.在目的语国家,学生在文化接受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休克”发生在哪个时期?( )。

A观光期 B挫折期 C逐渐适应期 D接近或完全复原期6.中介语的概念最早就是由( )于1969年提出来的。

A赛林格 B斯金纳 C乔姆斯基 D皮亚杰7.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就是( )。

A 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B 就是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

C 选择最佳教学方案D 使全体教学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8.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就是( )。

A成绩测试 B总体设计 C课堂教学 D教材编写9.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中,中心环节就是( )。

A总体设计 B教材编写 C课堂教学 D成绩测试10.目的就是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的测试就是( )。

A水平测试 B成绩测试 C诊断测试 D潜能测试11.教学中最常用的、且目的就是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测试就是( )。

A水平测试 B成绩测试 C诊断测试 D潜能测试12.在语言测试中,写作题属于( )。

A标准化试题 B非标准化试题 C主观性试题 D客观性试题13.在语言测试中,多项选择题属于( )。

A标准化试题 B非标准化试题 C主观性试题 D客观性试题14.检验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的就是(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反馈作用15.首次汉语水平考试在北京语言学院举行就是( )。

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D1989年三、名词解释1.对外汉语教学2.语言3.语言交际文化4.文化休克(文化震荡症)5.第一语言6.第二语言7.母语8.外语9.目的语 10.语言能力 11.语言交际能力 12.语用规则13.言语技能 14.言语交际技能 15.语言习得机制 16.学习策略17.学习风格 18.场独立性 19.场依存性 20.审慎风格21.冲动风格 22.对歧义的容忍 23.对歧义的不容忍 24.人格25.自尊 26.移情 27.动机 28.工具动机 27.结合动机(参与动机) 29.迁移 30.正迁移、负迁移31.错误分析32.中介语 33.失误 34.偏误 35.教学类型 36.课程37.课型 38.教学原则 39.教学方法 40.教学技巧41.形式结构 42.语义结构 43.总体设计 44.教学目标45.教学途径 46.卷面 47.题类、题型 48.效度49.信度 50.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51.语构文化 52.语义文化 53.语用文化四、辨析题丘:1873625438(先判断观点的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1.在第二语言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2.在第二语言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的教学原则。

3.在第二语言教学活动中应该把语言教学仅仅当成传播文化知识的途径。

4.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以语言要素的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5.一部教材练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质量没有直接影响。

6.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中,总体设计就是中心环节。

五、简答题1.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有哪些?2.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有哪些?3.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任务就是什么?4.文化的特征有哪些?5.简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6.跨文化交际中,在目的语国家文化的接受过程分哪几个阶段?7.简述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

8.儿童习得第一语言大体上有哪几个阶段?9.第一语言的习得与第二语言的学习至少可以分几种类型?10.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学习有哪些共同点?11.简述中介语的特点。

12.简述偏误的来源。

13.第二语言教学结构主要有哪四大部分组成?各部分又分别包括哪些内容?14.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直接变因有哪些?15.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变因有哪些?16.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条件变因有哪些?17.总体设计的任务与作用有哪些?18.教材编写要遵循哪些一般原则?19.教材编写的前期一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20.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教师就是否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就是否全面掌握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21.为什么课堂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22.语言测试的作用有哪些?23.《汉语水平证书》的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24.在教育发展史上,代表性的教学过程的模式大体上有哪四种?25.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应就是哪三个层次?2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有哪些?27.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有哪些?六、论述题1.试述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与语用系统之中的语言交际文化。

2.论述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学习的不同点。

3.阐述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主要四种理论或假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4.论述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区别。

5.举例说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区别。

6.评述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与潜能测试各自的优缺点。

7.论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8.论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不利因素。

习题02一、填空。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_总体设计_、_教材编写_、课堂教学_、 _语言测试__ 等四大环节。

(二)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_语音__、 _词汇__、 _语法_、汉字等四个方面。

(三)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_中心__,以教师为__主导__。

(四)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尊重的态度。

(五)HSK的全称_汉语水平考试__,就是为_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制订的,其初、中等共分__八__级。

二、选择正确答案。

(一)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就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