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简介柳宗元简介柳宗元资料个人简介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訾洲公园雕像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郡(今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五年后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宇,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也从中央贬到了地方先是贬为绍州刺史,未及任又被贬为永州(现属湖南)司马,十年后,又贬为柳州刺史。
819年病死于柳州任上。
柳宗元简介_柳宗元的诗作品全集_古诗大全

柳宗元简介_柳宗元的诗作品全集_古诗大全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苪城一带)。
唐朝诗人、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代表作品:《江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溪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翻译】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
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
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
《渔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翻译】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消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一声木橹声响,忽见青山绿水。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小石潭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柳宗元字子厚

柳宗元字子厚导语: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并且他的文学主张,与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有密切关系。
下面是分享的柳宗元的简介,欢迎阅读!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苪城一带)。
唐朝诗人、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提倡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一生经历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青少年时期。
柳宗元父辈已定居长安(今陕西西安),有田宅,多藏书。
父柳镇,官至侍御史,守正疾恶。
柳宗元自幼受母卢氏教育,4岁能读古赋14篇。
少年时曾随父去过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地。
13岁写《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早有"奇名'。
但他早年为文,主要是为考进士作准备,故"以辞为工',以"务采色,夸声音'为能(《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又曾自称:"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
'(《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可见他是胸怀大志的。
第二阶段,在朝做官时期。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
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
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调为蓝田县尉。
不久,回朝任监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为同官,并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柳宗元被擢为礼部员外郎,协同王叔文诸人,在半年内推行了一系列进步措施,由是为宦官、藩镇、保守官僚所反对。
同年八月,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即宪宗,改元永贞。
九月,王叔文集团遭到迫害。
柳宗元简介朝代

柳宗元简介朝代柳宗元简介朝代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柳宗元简介朝代的内容,欢迎借鉴!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著名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柳宗元集》传世,代表作《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是一个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运动。
柳宗元的哲学论著中,对汉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说持否定态度。
他反对天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神”。
柳宗元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用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批判。
他的哲学思想,是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
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所写的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体反映。
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的言论从折衷调和的立场,来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学说作调和的解说。
中国古代有续家谱的传统,这不但是借此光宗耀祖的事,其实是一种家庭、家族文化的传承。
古代社会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家族传承,对人的思想、行为、品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自觉不自觉影响后人的生活。
家庭、家族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种DNA。
柳宗元一生受此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河东柳氏的来源我们先来说一下柳氏的祖籍。
柳宗元生平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 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 )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 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收录在《 柳河东集》为他是河东人,人称 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 ,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 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 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 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 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为唐宋 八大家之二) 。
个人简历
• 姓名: 柳宗元
• 外文名:
• 别名:
Liu Zong Yuan
柳河东、柳柳州
• 职业:
官员
• 国籍:
• 民族:
中国
汉族
• 主要成就:一生留诗文作品达 600余篇,与韩愈 倡导古文运动,“唐 宋八大家”之一 • 代表作品: 《永州八记》 《河东集》 《柳宗元集》
• 出生地: 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公元773年 819年11月28日
论说
• 柳宗元的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 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 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 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 • 他的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在《天说》《天对》《非 国语》《封建论》中集中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1)否定神秘的天 ,宇宙是混沌的,运动的元气构成的,所谓的天是大自然构成的冤死, 根本不存在至高无上可以支配人的命运的天,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是元气 运动的结果。不存在神秘的外在力量。(2)天人不相预说。在天人关 系上他认为天和人是互不相干涉的,主张重视人事而不空谈天命鬼神。 (3)对鬼神迷信从认识论的根源上做出了解释,人们迷信鬼神是力量 弱的表现。如果人们掌握了规范和瑰丽,人力足以支配自然,就不会相 信鬼神了。 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 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
柳宗元-柳宗元简介作品诗全集

••••••••••••••••••••••••••••••••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目录123柳宗元1人物评价1、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2、欧阳修:“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
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
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
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
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沿洄。
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
”3、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4、毛泽东:“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
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
”2史书记载1、《旧唐书·柳宗元传》2、《新唐书·柳宗元传》3、《唐才子传·柳宗元传》柳宗元诗集查阅>>••••••••••••柳宗元图文推荐•••••柳宗元最新文章•2022-11-05柳宗元的寓言故事1【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2022-11-05柳宗元的寓言故事1【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2022-11-04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柳宗元个人简介

柳宗元个人简介柳宗元个人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与韩愈一起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当时和后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宗元的巨大成就是他从小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刻苦学习的结果。
父亲柳镇为官清廉,学识渊博,母亲卢氏知书达礼。
天资聪颖的柳宗元在四五岁时每天吃过早饭就跟着母亲读古诗、古赋,认字,写字,抄写诗文。
到了七八岁已经能背出不少诗文名篇,还能写出很不错的短小诗文了。
柳宗元十二三岁时,父亲赴湖北、广西一带做官,他随父同行,得以游览夏口、长沙等历史名城,广泛地接触了社会,目睹了社会弊政和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这次旅行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从此他立下了革除弊政、振兴国家的鸿鹄大志,他决心像古代杰出人物那样有所作为,建功立业。
万丈高楼平地起,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首先立志于学。
从此,他更加刻苦地博览群书,特别是对秦汉时期的经史著作,反复研读,批判地吸收,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
渐渐地,他更显得才华出众、精深过人了。
一天,有一位姓崔的御史中丞来拜见柳宗元,周围的人大为惊奇。
原来中丞也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是想让柳宗元代他给皇上写奏章的。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这一年的8月,心怀不轨、妄图发动叛乱的李怀光被官军讨平了,御史想写表向皇帝祝贺,他听说柳宗元是一位少年才子,特地来请他代写。
柳宗元知道写这类东西不仅需要文笔好,而且需要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只见他略作沉吟便提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出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文笔流畅,而且气势磅礴,鞭辟入理。
此文的手抄本不胫而走,文人学士们争相传抄。
童子柳宗元之名一下子轰动朝野,传遍了京城长安。
只可惜这篇文章现在已经残缺不全了。
柳宗元21岁时考中进士,26岁时又考取了“博学鸿词科。
”从此,他走上了做官的道路,后来他参与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永州、柳州。
从政之余,他写下了很多优秀的散文和诗。
柳宗元简介_柳宗元的诗歌作品

柳宗元简介_柳宗元的诗歌作品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唐宋八大家之一,排名第二。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柳宗元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
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
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
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简介-柳宗元简介柳宗元资料
个人简介
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九月,多所寄托。
祖籍河东。
早年为考进士、王安石,革新失败、哲学家,政绩卓著,在此期间,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唐代文学家、《钴姆潭西小丘记》、《封建论》等,刘禹锡。
交往甚蕃,又称“柳柳州”,授集贤殿正字。
贞元九年中进士,后入朝为官。
代宗大历八年出生于京都长安。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天时》,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袁家渴记》,字子厚。
骈文有近百篇,笔锋犀利。
哲学著作有《天说》,世称“柳河东”、《石渠
记》、《钴姆潭记》。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王维、《小石潭记》,唐代的韩愈,富于战斗性。
柳宗元简介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卒于柳州任所,讽刺辛辣、孟浩然、《石涧记》,其文的成就大于诗、苏轼。
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因官终柳州刺史。
元和十年春回京师、《小石城山记》)、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贬邵州刺史。
汉族、曾巩、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
有《柳河东集》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
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祖籍河东。
汉族。
代宗大历八年出生于京都长安。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柳宗元简介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元和十年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所以称柳柳州),政绩卓著。
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卒于柳州任所。
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
有《柳河东集》。
在山西省永济市为纪念柳宗元,特建设柳园公园,柳园位于永济市城西区,东临河东大道,南隔富强路与永济电机厂世纪花园小区毗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