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筑题字内容

合集下载

校园书法建设标语

校园书法建设标语

校园书法建设标语
校园书法建设标语精选
端正写字,方正做人。

书为心画
心正则笔正
做字先做人,人奇字亦古
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熊秉明先生说:“中国书法是艺术的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畅游书画,领略人生。

创特色学校,做快乐书香人。

创科研十年峥嵘磨一剑,挥书香一朝逸扬樵中天。

创科研书法特色学校,办人民满意现代教育。

古色古香书于樵中,惟妙惟肖画在凤地。

弘扬书法艺术,建设特色学校。

教改科研出成效,书法艺术冶情操。

你我共创书法特色,才华尽显樵中本色。

浓香淡墨,萦绕樵中。

书写自我个性,画出美好明天。

让科研充满校园,让墨香溢满天下。

萍乡三中校门题字

萍乡三中校门题字

萍乡三中校门题字
【最新版】
目录
萍乡三中校门题字
1.萍乡三中的历史背景和地位
2.校门题字的来源和意义
3.校门题字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4.校门题字对萍乡三中的影响和象征意义
正文
萍乡三中校门题字
萍乡三中,全名为萍乡市第三中学,位于我国江西省萍乡市,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教育传统的学校。

学校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萍乡三中的校门题字,是学校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也是学校精神的重要体现。

校门题字为“萍乡三中”,字迹端庄大气,充满力量感,既体现了学校的历史底蕴,又展示了学校的宏大气魄。

校门题字的设计者是著名书法家、萍乡三中校友黄秋生先生,他以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为母校创作了这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题字。

黄秋生先生在设计校门题字时,充分考虑了萍乡三中的历史背景和地位,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他在题字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使得校门题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校门题字“萍乡三中”不仅是学校名字的简单标识,更是学校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萍乡三中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时,校门题字也是萍乡三中校友们共同的记忆和骄傲,每当他们回到母校,看到这幅题字,都会勾起他们对青春岁月和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

总之,萍乡三中的校门题字不仅是一件书法艺术作品,更是学校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它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激励着师生们为追求卓越和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

校园书法建设标语

校园书法建设标语

校园书法建设标语第一篇:校园书法建设标语校园书法建设标语端正写字,方正做人。

书为心画心正则笔正做字先做人,人奇字亦古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熊秉明先生说:“中国书法是艺术的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畅游书画,领略人生。

创特色学校,做快乐书香人。

创科研十年峥嵘磨一剑,挥书香一朝逸扬樵中天。

创科研书法特色学校,办人民满意现代教育。

古色古香书于樵中,惟妙惟肖画在凤地。

弘扬书法艺术,建设特色学校。

教改科研出成效,书法艺术冶情操。

你我共创书法特色,才华尽显樵中本色。

浓香淡墨,萦绕樵中。

书写自我个性,画出美好明天。

让科研充满校园,让墨香溢满天下。

第二篇:书法标语1、用心写字、踏实做人!2、端端正正学写字,认认真真学做人!3、提笔即为练字时!4、书中华汉字,做龙之骄子15、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6、写中国字,读世界书,怀天下心,做现代人读书在博,写字在正,做事在勤,做人在真1、最是“墨”香能致远!8、以书陶冶情操,以笔感悟人生。

12、一笔一划,入心三分;纵横捭阖,无坚不摧。

13、写漂亮的中国字,做文明的中国人。

17、提高精神内涵,陶冶高尚品质。

19、书画显功底,笔墨见精神。

20、书画描绘青春,书法谱写未来。

24、书画比赛,书写精彩。

25、书法有路勤为径,墨海无涯苦作舟。

29、墨下绘真清,画中藏诗意。

31、练中国书法,承传统文化。

32、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33、立足北部湾,打造海峡西岸文化产业盛会。

34、今天畅游斑斓的色彩海洋,明天走进巍峨的艺术殿堂。

35、交流零距离,书画传真情。

36、建设美丽中国,打造书香校园。

37、挥毫泼墨描绘七彩生活,书书写写记录精彩点滴。

38、挥笔撒墨锦上花,书画创作风采佳。

39、画中世外桃源,画外两岸真情。

40、华而有实,招招眩目;默默无闻,奉献最深。

4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奋力绘写美丽人生。

42、弘扬书法绘画艺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43、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促进学生素质教育。

夸赞自己校区文化硬笔书法内容

夸赞自己校区文化硬笔书法内容

夸赞自己校区文化硬笔书法内容
夸赞自己校区文化硬笔书法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笔法精妙:校区文化硬笔书法笔法精妙,线条流畅,粗细均匀,转折自然,富有节奏感。

2. 结构严谨:校区文化硬笔书法结构严谨,字形端正,重心平稳,笔画呼应,章法和谐。

3. 内涵丰富:校区文化硬笔书法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4. 风格独特:校区文化硬笔书法风格独特,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有现代气息,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和个性化特点。

5. 鼓励传承:校区文化硬笔书法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学习书法,传承中华文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夸赞内容可以根据自己校区文化硬笔书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张家界民族中学传论语之义,承书法之美——楼栋名称解读

张家界民族中学传论语之义,承书法之美——楼栋名称解读

张家界民族中学传论语之义楼栋名称解读张家界民族中学将《论语》的义理与书法的艺术相结合,通过解读楼栋名称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具体解读如下:1.“崇文楼”:崇尚文化,尊重知识,寓意学生们应崇尚文化知识,不断求知求学。

2.“砺志楼”:砺意为磨砺,志指意志,寓意学生们应磨练意志,立志高远,不断进取。

3.“儒雅楼”:儒雅指温文尔雅,寓意学生们应具备温文尔雅的品质和修养。

4.“琴韵楼”:琴韵指琴声悠扬,寓意学生们应追求艺术之美,提高审美情趣。

5.“静思楼”:静思指安静思考,寓意学生们应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善于思考问题。

6.“笃行楼”:笃行指踏实实践,寓意学生们应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付诸行动。

通过这些楼栋名称,张家界民族中学传递了《论语》中的智慧和书法的艺术之美,教育学生们成为具有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人才。

同时,这些名称也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张家界民族中学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结合您提到的“传论语之义,承书法之美——楼栋名称解读”,可以理解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将《论语》中的智慧教诲和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涵赋予到学校建筑的命名之中。

“传论语之义”:可能是指某些教学楼、办公楼或者文化活动场所等以《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或核心思想来命名,如“学而时习楼”、“温故知新楼”等,旨在提醒师生们时刻不忘儒家伦理道德与教育理念,传承并实践孔子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

“承书法之美”:在另外一些楼宇的命名上,则可能是采用了具有深厚书法文化底蕴的词汇,或者直接以著名书法家的名字、书法理论概念来体现书法艺术的魅力,比如“兰亭序楼”、“颜筋柳骨楼”等,这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也通过建筑载体进一步推广和传播了中国书法艺术。

总之,这样的楼栋命名方式既体现了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又为学生创造了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寓教于建筑,使传统文化精髓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校园文化建设标语横幅牌匾

校园文化建设标语横幅牌匾

员工自评范文/校园文化建设标语一、办公楼(一)校长室:公生明廉生威胸怀广视野宽(二)教务处:勤细实树形象教研改铸师魂(三)政教处:教师最佳的教育方法是做出榜样。

(四)总务处: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五)团总支:插上理想的翅膀,扬起青春的风帆。

(六)会议室:1、成功来自坚持执着创造奇迹2、奉献成就人生工作蕴育乐趣3、团结才有力量合作才能成功4、共同的精神家园理念的精彩发现二、教学楼(一)楼梯口1、道德的分量有多重,人生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

2、轻声慢行,提升自己,造福同学。

3、普通话是我们的共同语言。

4、走在人生的拐弯出,小心慢行。

5、人生处处有规则:不要拥挤,请靠右行。

(二)廊墙1、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

2、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3、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

4、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尊重赏识成功快乐8、知识与能力并重安全和成长同行9、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自我教育10、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独立思考合作探究11、树立精品意识创建和谐校园(楼顶标语)(三)楼后墙1、科学促进发展和谐共建校园自由孕育创新民主培育公允合作实现双赢操作发现真理习惯铸就素质魅力塑造人格真实彰显精彩宽容创造快乐(三)教室布置1、门口2、教室内前3、教室内后4、教室内两侧三、实验楼四、宿舍楼1、和声细雨显才女气质谦恭礼让展君子风度(宿舍楼)女生公寓楼:墙上的画面以绿色为基调,展现女生的阴柔之美。

平静的水面上,荷叶平铺,水莲翩然,一枝小荷亭亭玉立,展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男生公寓楼:背景以满天朝霞、巍峨群山展现男生的阳刚之美,宽广胸襟。

前以翠竹突出,显示挺拔、有气节的风度。

(宿舍楼标语及画面)2、大家的宿舍,共同的家园3、健康精神的出发点,愉快学习的加油站五、校园(一)激励性1、事在人为,路在脚下;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3、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长;4、一切伟大的事业,或者说一切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

校园文化建筑题字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题字内容一、校名###市南华山高级职业学校二、实训基地名###市南华山高级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三、“三风一训”校风勤奋文明健美创新教风严谨求真探索奉献学风勤学苦练精细致用校训明德精艺励志笃学四、山名、湖名、桥名、亭名1、“宁山”(名称及石刻内容)诸葛亮《诫子书》中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训诫,尔当宁其神以山砺志,静其心以志成学,方可致远。

2、“镜湖”(名称及石刻内容)唐太宗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吾学子当以湖为鉴,日三省身,矫其枉,知学知行,过其正,一专多能。

3、桥名(1)砅桥砅:从水从石,履石渡水也。

《诗》曰:“深则砅,浅则揭。

”李白诗《蜀道难》中有“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砅崖转石万壑雷”的警句。

砅:即“沥”,“砅桥”象形会意为:水务工匠为职业学校建造了一座石桥,其本意为岁月从桥下不舍分秒的流逝。

步履此桥的师生,当竭尽全力,珍惜年华,师者“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生者“披肝沥胆,学而不厌。

”(2)通衢桥:西边南北交通连接桥曰“通衢”,意即四通八达,“条条大路通北京”,学子只要学好一门过硬的本领,就能成为有用之材。

(3)圆梦桥:拱桥名“圆梦”,是实现理想、抱负的意思,梦还是湖泽的意思。

《楚辞章句》载宋玉的作品《招魂》中有“与王趋梦兮,课后先”句。

这里的梦乃泽中,楚中谓泽中为梦中,又特指云梦泽。

圆梦:实现理想,到达理想的彼岸。

同时,“圆”与圆拱相谐,外感、内涵都较丰富。

(4)荟英桥:湖中木桥名“荟英”。

荟者,荟萃也。

英者,精英、英杰、英俊,还有花,花瓣之意,如“落英缤纷”。

荟英意即这里荟萃英才、精英,同时,还荟萃之美景。

4、亭名(1)揽秀亭承露、揽秀、怀远、襟灵、观海、纳川“揽秀亭”,位于假山顶端,意思是登高望远,校园秀色一览无余。

也有尽揽###技能型人才之意。

河南大学大礼堂外墙标语

河南大学大礼堂外墙标语
1、热烈庆祝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

2、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把河南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

3、热烈欢迎广大校友荣归母校共商发展大计。

4、向关心支持河南大学发展的海内外校友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5、春风化雨,打造人文河大。

润物无声,坚持以德育人。

6、厚德载物为学欲酬报国志,明耻强邦执业犹怀济时心。

7、含英咀华最难忘寒窗苦读,传道授业长相忆母校情结。

8、明德新民吾辈立身楷则,止于至善学子做人精神。

9、聚嵩岳云气笑看济济人才今最盛,挹大河长风欣闻莘莘学子奏华章。

10、百年名校英才辈出鲲跃鹏飞正展翅,万千学子中流击水笔酣墨畅绘新图。

11、百年耕耘立德立言广植桃李满天下,世纪创业兴教兴国喜看英华遍神州。

12、海纳百川,汲取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与时俱进,谱写中国教育崭新篇章。

楼道文化标语

楼道文化标语今年部门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对东校区二号楼三层四层楼道进行文装扮饰,准备张贴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的20多幅书法作品。

依据部门文化建设方案,书法作品的内容以教书育人和人文修养为主题。

为听取老师的看法和建议,举办投票活动,请大家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自身认为符合“教书育人和人文修养”的用语。

多选题,不限选项个数。

您的看法和建议将成为我们紧要的参考。

感谢您的参加!一、以下一组劝学用语,您认为可以选用哪几个?(多选)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以下一组品性用语,您认为可以选用哪几个?(多选)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3、目不随人视,耳不随人听,口不随人语,鼻不随人气。

4、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5、傲不行长,欲不行纵,志不行满,乐不行极。

6、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行无功取,刑不行贵势免。

7、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三、以下一组个人修养用语,您认为可以选用哪几个?(多选)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德不昭则不能服人,志不坚则不能善终,才不具则不能成事,善不行则不能积福。

5、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四、以下一组现代用语,您认为可以选用哪几个?(多选)1、做人诚为本,做事实为基。

2、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3、知行全都,行胜于言。

4、人人有事,事事有人,敬重合作,情满学校,精中求异,实中求活。

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敬业修德强能健体。

校园文化宣传标语

校园文化宣传标语校园文化宣传标语一、培养和弘扬传统文化1. 爱国之心,传承之源,唤醒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

2. 传承经典,铸就卓越,践行中华文化的辉煌。

3. 传统文化,校园之灵,繁荣校园文化的根基。

4. 奋发进取,弘扬中华,塑造校园文化的新高度。

5. 爱国情怀,民族血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弘扬学术文化1. 知行合一,才思飞扬,振兴学术文化的智慧引擎。

2. 探究真理,掌握力量,开展学术文化的探索之旅。

3. 学问渊源,学术真谛,浸润校园文化的智慧洞察。

4. 物质进步,学识超群,营造学术文化的知识殿堂。

5. 学术严谨,人才显耀,展示校园文化的引领力量。

三、崇尚体育文化1. 运动健康,生命之灵,弘扬体育文化的力量源泉。

2. 尊重规则,拼搏精神,开创体育文化的辉煌篇章。

3. 全面发展,身心合一,培育校园文化的阳光花朵。

4. 激情飞扬,梦想成真,点亮体育文化的光芒之路。

5. 体育精神,集体荣耀,诠释校园文化的团结力量。

四、创新实践,拓展文化1. 创新之源,实践之魂,涌动文化创新的思维火花。

2. 实践探索,奇思妙想,拓展文化边界的创造力量。

3. 技艺精湛,实践基础,打造校园文化的实践典范。

4. 创新意识,企业家精神,孕育校园文化的创新宝藏。

5. 实践成果,展现魅力,传递校园文化的创新力量。

五、和谐文化,践行美德1. 合作共赢,和谐校园,展现和谐文化的情谊之路。

2. 友爱互助,实现梦想,构建和谐文化的友情堡垒。

3. 宽容包容,心怀爱意,缔造校园文化的宽阔天地。

4. 志同道合,和合共赢,凝聚校园文化的团队能量。

5. 好学强记,崇德向善,成就校园文化的师生典范。

六、多元文化,融汇共融1. 多元交融,宽广胸怀,创造校园文化的开放视野。

2. 开放包容,拥抱世界,构建校园文化的国际舞台。

3. 中西交融,文化畅享,领航校园文化的多元之船。

4. 世界语言,文明相通,融合校园文化的多样风景。

5. 多元视野,文化驿站,传递校园文化的多彩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文化建设题字内容一、校名###市南华山高级职业学校二、实训基地名###市南华山高级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三、“三风一训”校风勤奋文明健美创新教风严谨求真探索奉献学风勤学苦练精细致用校训明德精艺励志笃学四、山名、湖名、桥名、亭名1、“宁山”(名称及石刻内容)诸葛亮《诫子书》中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训诫,尔当宁其神以山砺志,静其心以志成学,方可致远。

2、“镜湖”(名称及石刻内容)唐太宗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吾学子当以湖为鉴,日三省身,矫其枉,知学知行,过其正,一专多能。

3、桥名(1)砅桥砅:从水从石,履石渡水也。

《诗》曰:“深则砅,浅则揭。

”李白诗《蜀道难》中有“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砅崖转石万壑雷”的警句。

砅:即“沥”,“砅桥”象形会意为:水务工匠为职业学校建造了一座石桥,其本意为岁月从桥下不舍分秒的流逝。

步履此桥的师生,当竭尽全力,珍惜年华,师者“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生者“披肝沥胆,学而不厌。

”(2)通衢桥:西边南北交通连接桥曰“通衢”,意即四通八达,“条条大路通北京”,学子只要学好一门过硬的本领,就能成为有用之材。

(3)圆梦桥:拱桥名“圆梦”,是实现理想、抱负的意思,梦还是湖泽的意思。

《楚辞章句》载宋玉的作品《招魂》中有“与王趋梦兮,课后先”句。

这里的梦乃泽中,楚中谓泽中为梦中,又特指云梦泽。

圆梦:实现理想,到达理想的彼岸。

同时,“圆”与圆拱相谐,外感、内涵都较丰富。

(4)荟英桥:湖中木桥名“荟英”。

荟者,荟萃也。

英者,精英、英杰、英俊,还有花,花瓣之意,如“落英缤纷”。

荟英意即这里荟萃英才、精英,同时,还荟萃之美景。

4、亭名(1)揽秀亭承露、揽秀、怀远、襟灵、观海、纳川“揽秀亭”,位于假山顶端,意思是登高望远,校园秀色一览无余。

也有尽揽###技能型人才之意。

“承露”,承受阳光雨露,广纳天地、祖国、父老、师长恩泽的意思。

语出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与承露,擢双立之金茎”;“揽秀”与亭名相谐,意即尽揽“塞上江南”之风光;“怀远”,意即胸怀远大目标;“襟灵”,指心胸怀广阔博大且空灵。

语出唐《文苑英华·沈询授书搏青节度使制》中“文苑腾芸儒林擢秀,襟灵旷远,风度祥闲”。

白居易《长庆集序》中也有“操行之贞端,襟灵之旷淡”句;“观海”,意即西望腾格里大沙漠沙海风光,心中激荡澎湃之豪情;“纳川”,意蕴“海纳百川”之胸怀;(2)慧中亭东楣书“思”字、南书“悟”、西书“觉”、北书“禅”或“智”。

“慧中亭”:位于湖心。

湖名“慧湖”,“慧”与“湖”谐音。

与“秀山”相对称,是秀外慧中的意思。

亭子东楣书“思”字,意即思想、多思;南书“悟”,意感悟、悟道;西书“觉”,意思是觉悟、觉醒;北书“禅”,寓意经过“思”、“悟”,使人茅塞顿开,“悟”出了“道”进入了思想的最高境界——“禅”或“慧”。

四个字紧扣“慧中”的主题。

(3)清怡亭东楣“清心”、南楣“爽意”、西楣“憩息”、北楣“逸兴”。

“清怡亭”:位于生活区休闲之处,有清心爽怡,休闲养神之意。

东南西北四门楣分别书写“清心”、“爽意”、“憩息”、“逸兴”字样,与亭名相谐。

(4)春华亭和秋实亭。

以“春华秋实”喻为莘莘学子珍惜年华,辛勤耕耘,学有所成。

春华亭东南西北依次书楣“迎、探、惜、咏”,字面意思是“迎春、探春、惜春、咏春”,直表“春华“,而更深的内涵是迎接未来,迎接挑战;探求知识,探索真理;珍惜年华,珍惜机遇;歌咏生活,歌咏未来。

乐观向上,高歌猛进。

秋实亭东南西北出依次为“丰羽、振翮、感恩、报国”,字面意思是平实、直白、是为“秋实”的注脚。

五、道路名称1、“学院中路”、“学院东路”、“学院西路”2、学院东、西、中路3、“环院北路”4、“山前路”、“操场路”、“学生街”、“轴线路”、“远程路”5、“实训中路”、“实训东路”、“实训西路”“实训北路”6、“环湖步道”六、碑名(1)“了然碑”位于学校正厅行政大楼前。

碑文内容为学校简介及办学宗旨等,让人看了之后。

对本校历史、宗旨及今后发挥之作用了然在胸。

(2)“励志碑”或“劝学碑”位于百米劝学长廊前端,通过“劝学篇”生动的喻意阐释,激励学子体味百工,感悟人生,磨砺心志,发奋用功,潜心于一技之长,成为对家乡、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

(3)“自卑碑”位于假山脚下。

语出《中庸》——“譬如登高必自卑”。

“卑”相对于“高”有“低下”的意思。

该碑位在山下,是指要登高山,必须从山脚下的低处开始,也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

碑文意思是告诉人们,不必为自己学识较浅,本领不高而自卑,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从无知到知、到深知,从不会到会,从低下到高上,都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从现在开始,这是做人做事、直至成人、成才、成栋梁之材的基本常识。

七、《劝学碑记》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其《劝学篇》喻理于事,旁证博引,说理透辟,结构严谨。

以百工常识明理,用物化法则言志劝学。

百米长廊,镌刻宏篇。

游弋其中,凝神细思,不求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只为一技在身,立足于世。

巧思多练,事必躬亲,方能事半功倍;驻足旁观,好逸恶劳,最终半途而废。

知学知行易,求道精业难。

“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江奔流,汗水自能浪遏飞舟;路途坎坷,技艺自能披荆斩棘。

身怀一技,方能大浪搏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

用扎实的脚步丈量每一寸梦想,青春的笑靥就在这脚印里闪光!八、广场、花园(1)“瓦特广场”瓦特(1736~1819)英国人,世界公认的蒸汽机发明家,工业技术革命的鼻祖。

他通过发明和改进蒸汽机对近代科学和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鲁班苑”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末期鲁国人,工匠世家。

曾发明曲尺、墨斗、刨子、钻子、石磨、云梯、钩拒。

鲁班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土木建筑工匠,也是“技师”和“发明家”。

(3)、“磨杵成针”解释:把铁棒磨成绣花针。

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4)“熟能生巧”解释:说明任何工作只要反复实践,坚持不懈地努力,都能掌握熟练的技巧,找到窍门。

(5)“刻舟求剑”(湖边雕塑)解释: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6)“只争朝夕”图书馆前放置“只争朝夕”仿金文物,“金沙太阳神鸟”图案又被称为“四鸟绕日”,出自四川省成都“金沙遗址”,采用了娴熟精湛的锤揲与切割技术,用“科技之脑,技师之手”创造出了令世界惊叹的“手工”经典。

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4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

4只鸟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

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

中心的太阳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

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只争朝夕的寓意。

(7)“碰头石”在学术交流区通向实训基地的大门西侧绿地上留一条弯曲小路,设置一个只有一米五高、四十厘米宽的小型通道,进出这个通道的人要想过去, 只有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弯腰侧身,才能够出入,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了,这样,尽管有失礼仪和风度,但却能够走过去。

否则,有很多时候,你就只能被挡在门外了。

告诉学生一个道理,要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少遇挫折,就要学会“弯腰、侧身、低头”。

(8)“放飞理想”生活区与教学区的交汇处放置“放飞理想”的雕塑小品。

表现只要师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校一定会给你以后发展所需要的充足的动能。

同时学子们不但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实践,掌握技能,达到学用结合,共建和谐社会。

九、湖边百米长廊石碑内容(地方书法家书写荀子的《劝学篇》)荀子《劝学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

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