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北雪峰地区蛇绿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东准噶尔造山带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特征

131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东准噶尔造山带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特征卢观送,余牛奔,何 伟(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北大队,江西 九江 332000)摘 要:东准噶尔造山带位于新疆东北部,夹持于阿尔泰陆缘弧带与天山陆缘活动带之间,北以额尔齐斯大断裂为界,南以艾比湖-博罗科努北坡-康古尔断裂为界。
调查区处于准噶尔造山带三塘湖盆地西北缘,地理上包括大小哈甫提克山、巴润塔拉山、库木苏凹陷等地。
本文探讨该地区构造环境演化过程。
关键词:东准噶尔;构造阶段;构造演化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131-2收稿日期:2020-09 基金项目:新疆东准噶尔地区1∶5万L46E019007、L46E019008、L46E020008三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作者简介: 卢观送,男,生于1987年,汉族,江西修水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1 调查区构造环境演化调查区位于三塘湖盆地西北缘,它是在晚石炭世末期准噶尔造山运动之后的松驰阶段形成的,由于地壳拉张快速堆积了三塘湖底部的山麓堆积,裂谷继续发育大量中基性-酸性火山岩,形成三塘湖盆地原始轮廓[1]。
晚二叠世三塘湖裂谷火山作用明显减弱,沉积了黄梁沟组的正常碎屑岩,反映出陆相河流沼泽沉积。
三叠纪时由裂谷过渡为内陆断陷盆地,其范围继承了二叠纪裂谷盆地的轮廓范围,沉积三叠纪克拉玛依组河流相的陆源碎屑岩。
三叠纪末调查区隆升,缺失早侏罗世早期沉积,仅沉积早侏罗世晚期三工河组河流-滨湖相正常碎屑岩。
中侏罗世气候潮湿炎热,盆地内遍布煤层或煤线,晚侏罗世气候干热,仅在邻区沉积了红色粗碎屑岩[2]。
白垩纪是三塘湖的萎缩期,早白垩世在东侧三塘湖地区为湖相沉积,晚白垩世由于燕山运动而造成缺失。
第三纪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三塘湖盆地为泛湖期,湖水淹没了盆地及周边的准平原区,以红色沉积为主,第四纪以来盆地边缘山区急剧抬升,在山前地带形成宽阔的倾斜平原,形成了现在的盆山构造格局。
蛇绿岩的定义_分类及其发展_臧遇时

蛇绿岩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臧遇时1,2,杨高学1,赵金凤1(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2.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西安 710054)摘 要:1972年,在彭罗斯会议上,将蛇绿岩定义为一套层状非地层单元,并明确列出其完整的层序。
然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运动可导致产出的蛇绿岩在结构上和地球化学上体现出复杂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已经超出了蛇绿岩经典定义的范畴。
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和完善前人对蛇绿岩的研究,并得出一个全新的定义和分类方案,不仅覆盖了现已发现的所有蛇绿岩类型,更重要的是,它阐明了蛇绿岩形成的根本原理,并指出在威尔逊旋回的各个阶段都会形成性质不同的蛇绿岩。
关键词:蛇绿岩的新定义;蛇绿岩的新分类;陆缘型蛇绿岩;大地构造演化中图分类号:P58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248(2013)02-0012-06The Definition,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phiolitesZANG Yu-shi 1,2,YANG Gao-xue1,ZHAO Jin-feng1(1.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and Land Resources,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54,China;2.Xi′an Center of Geological Survey,CGS,Xi′an 710054,China)Abstract:The basic tenet of the 1972Penrose definition is that an ideal ophiolites has a layer-cakepseudostratigraphy with whole and specific sequence.However,consequ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structures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ophiolites are variable due to different geodynamic settings and tec-tonic processes involved in its formation.The diversity is obviously beyond the typical definition of ophi-olites.Continuous researches were conducted thereafter,and a new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ophiolit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based on decades of studies,covering all kinds of ophiolites found.Mo-reover,the new research findings explain the hypostasis of ophiolite formation,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will be diverse ophiolites in Wilson cycle.Key words:new ophiolites definition;new ophiolites classification;epicontinental ophiolites;geotectonicevolution1 蛇绿岩的定义及发展1.1 早期蛇绿岩研究蛇绿岩是一类有着特殊含义的岩石组合,通常被视作古洋壳或与其相关的构造单元的残片保存在造山带中,在大地构造理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海阿木尼克地区蛇绿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

青海阿木尼克地区蛇绿岩的发现及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夏友河;刘智刚;刘军培;何书跃;屈光菊;李建兵【摘要】阿木尼克山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近年来,在阿木尼克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套蛇绿岩.柴达木盆地周缘残留多条早古生代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带,伴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而且岩浆活动显著,为恢复古构造背景,研究早古生代洋盆形成、俯冲及闭合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文章通过对蛇绿混杂岩中的斜长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485.6-±2.4) Ma(MSWD=0.73)的同位素年龄.该年龄与柴北缘东段沙柳河地区蛇绿岩的时代可以很好的对应起来,这为柴北缘蛇绿岩延伸方向及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Amunike mountai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Qaidam basin,In recent years,a set of ophiolite is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 1 ∶ 50000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at Amunike area.There are some of residual early Paleozoic ophiolite (ophiolitic) belt in circumferentia of Qaidam Basin,associated high-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 and marked magmatic activity,which provides abundant geological data for restoring the ancient tectonic setting and studying theformation,subduction and closure of early Paleozoic ocean basin.In this paper,the LA-ICP-MS zircon U-Pb isotopic age of the plagiogranite from the ophiolitic is about(485.6 +2.4) Ma(MSED =0.73)which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age of ophiolite in Shaliuhe area in the east of Qaidam basin.This provides new chronological evidences for the extensiondirection of the ophiolite an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northern Qaidam basin.【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8(009)002【总页数】9页(P204-212)【关键词】阿木尼克地区;蛇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青海【作者】夏友河;刘智刚;刘军培;何书跃;屈光菊;李建兵【作者单位】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西宁810012;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西宁810012;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西宁810012;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西宁810012;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西宁810012;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西宁8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3;P5330 前言柴北缘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带夹持于中—南祁连微地块和柴达木地块之间,NWW 向延伸,分布在赛什腾山、滩间山、达肯大坂山、鱼卡、绿梁山东部、乌兰南侧托莫尔日特一带,由于受后期构造的破坏,层序不完整,各岩石单元相互间多为构造界面,主要出露于西部的绿梁山和东部的沙柳河地区,锡铁山—阿木尼克地区尚无蛇绿岩存在的证据。
新疆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新疆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分布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地区,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处在阿尔曼太古生代板內缝合带内,其主要构成成分包括蛇绿岩上覆岩系、泥盆纪蛇绿岩、外来岩片等构造块体和岩石变形基质。
从新疆也布山一代展开对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蛇绿岩、辉绿岩和辉长辉绿岩与镁、低钾、高铁、钠等物质具有相同的特性;蛇绿岩石中稀土总含量比较低,主要为重型稀土亏损型,铕负异常,显示幔源特征,稀土配分模式为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重稀土亏损强烈的表现形式;微量元素Rb-Yb-Nb图解样点均落入洋脊环境,岩石物源成分主要来自上地幔;采用Sm-Nb 同位素示踪分析方法所分析计算的结果同样证明上地幔是太蛇绿构造混杂岩的来源。
标签:新疆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新疆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主要分布于阿尔曼太古生代板內缝合带内,其岩石主体沿着阿尔曼太山露出。
蛇绿构造混杂岩主要是由泥盆纪时期形成的蛇绿岩、蛇绿岩覆岩系、外来岩片等构造块体以及变形基质构成,整个混杂岩的结构成分极其复杂,主要岩石类型有硅质岩、玄武岩、大理岩、砂砾岩、辉长岩、蛇纹石化橄榄岩以及变余砂岩等,岩层分布比较散乱,没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和相对完整的层序。
而且岩石块体的大小差异及其悬殊,有的小型岩石块体直径仅有10cm左右,而一些较大的岩片宽度高达500m左右。
另外岩块含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也存在差别,岩石混杂堆积的岩石类型和构造状态也多种多样。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地质工作经验,探讨研究新疆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1新疆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通过对新疆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样本采集研究得出岩石构造体块中蛇绿岩、蛇纹岩以及辉长辉绿岩岩石化学成分中稀土以及各类微量元素的含量。
蛇纹岩的化学成分与低钾、镁、高铁、钠具有共同的特征,与超基性岩相比较,蛇纹岩成分中TiO2、Al2O3、Fe2O3和FeO含量均偏高,而SiO2、K2O与Na2O 的含量明显偏低。
北祁连大岔大坂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中 国 科 学(D 辑) 第28卷 第1期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1998年2月北祁连大岔大坂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3张 旗 Chen Yu① 周德进 钱 青 贾秀琴② 韩 松②(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①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Dalhousie University,Halifax,Canada;②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摘要 在大岔大坂蛇绿岩中存在3组火山岩:第1组为典型的玻安岩,以富Si,Mg,贫Ti,HREE和HFSE为特征;第2组Ti,HREE和HFSE丰度略高,Mg′值变化大,指示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是玻安岩岩浆演化的产物;第3组为具MORB特征的拉斑玄武岩.根据MORB与玻安岩的存在,推测大岔大坂蛇绿岩产于岛弧和弧后盆地环境.关键词 大岔大坂 蛇绿岩 玻安岩 地球化学大岔大坂蛇绿岩位于甘肃省肃南县境内.冯益民等最早报道了大岔大坂蛇绿岩[1],卢诘甫[2]、夏林圻[3]、陈雨[4]等相继报道了大岔大坂蛇绿岩中玻安岩的产出.研究表明,在大岔大MORB和玻安岩两种地球化学性质截然不同的岩石,玻安岩覆于具MORB 特征的枕状熔岩之上,推测是具弧后盆地特征的洋壳叠加了产于弧前环境的玻安岩.这种洋壳剖面很有意义,说明随着环境的变迁,岩浆活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1 地质概述早古生代的大岔大坂蛇绿岩,由下向上(从南至北),由变质橄榄岩、辉长2辉绿岩和枕状熔岩3部分岩石组成(图1).枕状熔岩的化学成分可分为MORB和玻安岩两类,前者出露范围较窄,位于辉长2辉绿岩单元之上,其上为具玻安岩成分的枕状熔岩(总体产状倒转向南倾),两种枕状熔岩之间的界线不清(被第四纪掩盖).玻安岩质的枕状熔岩厚约1km.在纳木桥之南,枕状熔岩与奥陶系(?)复矿砂岩及流纹岩呈断层接触.在枘木桥北东,见泥盆纪粗碎屑岩盖在蛇绿岩之上(图1).2 地球化学主元素Ba,Co,Cr,Ni,Rb,Sr,Zr,V和Y用XRF方法分析,分析者: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中心实验室李中山和吴伟,REE和其余微量元素用INAA方法分析,分析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韩松和贾秀琴(表1).Nd和Sr同位素用MA T2261固体质谱计分析,分析 1997204226收稿,1997208208收修改稿 3国家科委高技术司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9472101)图1 甘肃省肃南县大岔大坂蛇绿岩地质图Q 示第四系,C 示石炭系红色和黄色砂岩夹泥岩,D 示泥盆系红色碎屑岩,O 示奥陶系(?)硅岩、复矿砂岩夹流纹岩,G 2B 示辉长2辉绿岩,G a 示辉长岩,PL 示枕状熔岩,Rh 示流纹岩,UM 示地幔橄榄岩.图中的TiO 2(%)为全岩化学分析数据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宗清(表2).XRF 和INAA 分析的GSR2标样,其主元素除Na 的分析误差为6%以外,其余均<5%;微量元素误差以Y 较大(>25%),其次为Co <15%,Ba ,Ni ,V ,Ta ,Lu ,Eu <10%,其余<5%.211 主元素大岔大坂蛇绿岩的化学分析列于表1.从表中看出,全部枕状熔岩按TiO 2含量的高低可分为3组,第1组贫Ti (TiO 2<0.34%),与典型的玻安岩特征相似[5];第2组TiO 2=0.33%~0.65%,也属于玻安岩系的岩石;第3组岩石TiO 2>0.92%(表1),具MORB 的特征.在AFM 图中(图2(a )),第1和2组样品为钙碱性趋势,第3组样品显示拉斑玄武岩的特征.第1组典型玻安岩的Mg ′值[Mg/(Mg +ΣFe )]最高,在0177~0.44之间,说明玻安岩是一种独立的钙碱性的原始岩浆[5~6].212 微量元素第1和2组岩石与第3组岩石的微量元素相关比值不一样.如前两组的Ti/Zr 平均值<73,后1组为88.上述比值的不同反映了岩浆源区性质的不同[5].此外,它们的Ti/V 比值从第1组到第3组逐渐增加,平均值从913→12→25,在Ti 2V 图中(图2(b )),玻安岩落于岛弧环境;而第3组MORB 落入洋底玄武岩区.3组岩石的REE 丰度,尤其是HREE (以Yb 为例)丰度不同(图3):第1组玻安岩最低,第2组较高,第3组最高,指示玻安岩岩浆源于强烈亏损的地幔源区.213 Sr 2Nd 同位素从表2和图4看出,大岔大坂蛇绿岩的3组枕状熔岩的143Nd/144Nd 在0151279~0.51313之间,由于Sm/Nd 和143Nd/144Nd 比值十分接近,拉不出等时线,得不出熔岩的形成年龄.据前人研究,大岔大坂蛇绿岩为奥陶纪的[1].如果以t =500Ma 来计算,得出的εNd (t )在313~8.9之间(表2),如果以1000Ma 来计算,得出的εNd (t )在017~813之间,与εNd (0)相比变化不算大.这是由于147Sm/144Nd 的比值与初始地幔的比值(011967)很接近,致使F 值非常小(<0.06),故对计算的εNd (t )值影响不大的缘故.本区枕状熔岩的86Sr/87Sr 比值普遍较高,在第1期张 旗等:北祁连大岔大坂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3132 中 国 科 学 (D 辑)第28卷表1 大岔大坂蛇绿岩化学分析岩石 第1组玻安岩 第2组玻安岩 MORB 辉长岩 斜长花岗岩样品号Q124822Q12130Q1243Q1244Q1245Q1231Q123221Q1227Q1246Q1240Q12145 S iO247.8651.8253.5152.0552.2947.1751.6651.0656.8256.0572.90 TiO20.230.260.340.440.48 1.49 1.33 1.240.300.470.39 Al2O311.0613.6811.7619.1915.8913.0613.1115.0716.9314.7912.93 Fe2O3 5.55 2.45 3.50 3.00 1.56 2.06 4.55 5.36 2.64 4.140.52 FeO 3.55 3.88 4.43 4.74 5.278.40 5.72 3.73 1.70 3.70 2.98 MnO0.160.160.140.130.150.170.150.170.090.140.06 MgO15.6411.2812.227.399.787.33 6.697.77 6.077.17 1.90 CaO9.3411.33 5.85 5.56 1.807.9610.988.66 6.00 5.930.20 Na2O 1.610.10 3.05 3.65 4.13 3.42 3.31 3.20 5.45 3.43 5.53 K2O0.360.110.090.110.080.160.120.70 1.250.390.10 P2O50.030.040.040.050.070.150.140.130.040.070.08 H2O+ 3.36 4.01 3.88 2.99 4.67 4.70 1.12 2.00 1.42 2.56 1.36 Ba56131019314332821315911C o684149352446665624326Cr136088793465521129424637231331 Ni63629225448634755704077 4.2 Rb8.65 5.8 1.01 1.110.87 1.5810.5232.22 6.72Sr6264389635961251678513532 V18517922223123035935430218527150 Y9.18.6101315323127111420 Zr252828394310010084313886 La0.481 1.05 1.35 2.22 5.25 4.04 4.02 1.06 1.11 6.1 Ce 1.77 2.45 2.72 3.81 5.8413.611.610.87 2.49 3.2413.3 Nd 1.54 1.95 2.12 3.28 4.5210.810.369.42 1.96 2.977.95 Sm0.570.750.81 1.21 1.57 3.86 3.55 3.370.79 1.18 2.42 Eu0.250.340.440.40.56 1.37 1.34 1.190.370.450.66G d0.87 1.17 1.2 1.61 2.13 4.73 4.8 4.04 1.09 1.54 3.13Tb0.150.210.230.320.420.90.910.790.220.310.58 Y b0.76 1.02 1.1 1.56 1.74 3.52 3.03 1.07 1.44 2.49 Lu0.140.160.170.230.260.580.540.450.170.210.4H f0.620.40.440.750.85 2.36 1.850.790.550.57 1.91Th0.210.160.240.310.490.190.310.30.180.25 1.57 Sc38.633.448.7表2 大岔大坂蛇绿岩Nd2Sr同位素数据a)顺序号 1 2 3 4 5 6 7 样品号Q12148Q12130Q1227Q1232Q12111Q12181Q12145Sm/μg・g-10.6670.622 2.925 3.403 3.542 3.106 2.161Nd/μg・g-1 1.878 1.7668.59610.25910.2469.0007.594147Sm/144Nd0.21490.21290.20580.20060.20910.20880.1721143Nd/144Nd±2σ0.512791±60.513013±80.513126±160.513025±60.513087±40.513026±50.512728±6εNd 2.97.39.57.58.77.5 1.7ε(t) 1.8 6.38.97.37.9 6.7 3.3 NdRb/μg・g-1 6.911 2.116 1.03 3.149 1.2460.254 1.526Sr/μg・g-1899.888.48432.9447106.1136034.6787Rb/87Sr0.02240.069240.06890.02040.034020.000540.127486Sr/87Sr±2σ0.71007±10.70809±60.70808±10.70478±10.70714±20.70602±20.71039±2 (86Sr/87Sr)t0.70990.70760.70760.70460.70690.70600.7095 a)1~2为第1组样品,3~6为第3组样品,7为斜长花岗岩;计算参数:I CHUR(0)=0151264,(147Sm/144Nd)CHUR=Nd011967,146Nd/144Nd=017219,I UR Sr(0)=017047,(87Sr/86Sr)UR=010847图2 大岔大坂蛇绿岩的AFM 、Ti/V 图(a )AFM 图,(b )Ti 2V 图.△示第1组玻安岩,○示第2组玻安岩,+示第3组MORB.TH 示拉斑趋势,CA 示钙碱性趋势,IAB 示岛弧玄武岩,OFB 示洋底玄武岩,Alk 2B 示碱性玄武岩图4中均落在地幔范围之外,可以解释为海水蚀变作用的影响.从图4看出,MORB 的εNd (t )值较高,在+6.7~8.9之间,来自亏损的地幔源区;而第1组玻安岩的εNd (t )变化大,+1.8~6.3之间,推测玻安岩源于亏损较强的地幔(≥6.3),由于有消减带物质的带入,致使εNd (t )值产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分析的样品很少,还不能作更详细的讨论.1件斜长花岗岩样品落入玻安岩的Sr 2Nd 同位素范围,说明与玻安岩有成因上联系.图3 大岔大坂枕状熔岩REE 图图例同图2图4 大岔大坂蛇绿岩Sr 2Nd 图1示第1类玻安岩,2示MORB ,3示斜长花岗岩.MORB 示亏损的地幔源区,EMI 示第1类富集地幔,EMII 示第2类富集地幔,HIMU 示具高μ异常的富集地幔[7]3 讨论玻安岩的Mg ′高、亏损HFSE 、富集L IL E 和H 2O 的特征表明,玻安岩应来自强烈亏损的地幔,是在水加入的情况下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5,6,8].据Cr 2Y 相关图(文中未附)计算,MORB 大体相当于几乎未亏损的地幔20%~25%部分熔融的产物,而第1组玻安岩为已经历了10%部分熔融的亏损地幔在水加入的条件下20%~30%部分熔融形成的.大岔大坂玻安岩的REE 分布均为L REE 亏损型的,说明虽然从消减带带入了L IL E ,但第1期张 旗等:北祁连大岔大坂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3334 中 国 科 学 (D 辑)第28卷L REE的加入不明显,推测其成分主要是消减下去的MORB和H2O,而陆源沉积物很少,故没有明显地改变玻安岩的REE分布.大岔大坂第1和2组玻安岩具同样的REE分布,只是HREE丰度有所不同,可能是玻安岩结晶分离作用形成的,野外两组玻安岩呈互层产出即是证据.大岔大坂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西太平洋岛弧弧前区的玻安岩类似,而现今发现的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第三纪玻安岩,无一例外地均产于弧前环境[5,6,8,9].大岔大坂的MORB可能来自弧后盆地或小洋盆环境.据野外关系推测,玻安岩系覆于具MORB特征的枕状熔岩之上,说明在弧后盆地洋壳形成之后,出现了新的消减事件,并在消减带之前的弧前环境生成了玻安岩,喷出并叠置在早先的弧后盆地洋壳之上.综合上述资料,推测大岔大坂蛇绿岩形成于岛弧2弧后盆地环境的可能性比较大.4 结论(1)大岔大坂蛇绿岩的枕状熔岩中出现3组岩石:第1和2组为玻安岩系,第3组岩石具MORB的特征,后者来自与玻安岩不同的源区.(2)大岔大坂的MORB可能位于洋壳剖面的下部,玻安岩位于其上,指示在弧后盆地洋壳之上叠加了弧前环境的岩浆活动,预示在北祁连洋盆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洋内消减事件.参 考 文 献1 冯益民,何世平.北祁连蛇绿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岩石学报,1995,11(蛇绿岩专集):125~1462 卢诘甫,杨宏仪,吴汉泉.甘肃省纳木桥地区蛇绿岩系之初步研究.见:海峡两岸地质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1995.16~193 夏林圻,夏祖春,徐学义.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演化动力学.西北地质科学,1995,16:1~284 陈 雨,周德进,王二七,等.北祁连肃南县大岔大坂蛇绿岩中玻安岩系岩石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学报, 1995,11(蛇绿岩专集):147~1535 Hickey R,Frey F A.G 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ninite series volcanics:implications for their source.G eochim Cos2 mochim Acta,1982,46:2099~21156 Crawn A J,Falloon T J,Green D H.Classification,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s of boninites.In:Crawford A J,ed.Boninite.London:Unwin Hyman,1989.1~497 Hart S R.A large2scale isotopic anomaly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mantle.Nature,1984,309:753~7578 Ishii T,Robinson P T,Maekawa H,et al.Proto2ophiolite:Peridotites from diapiric serpentinite seamounts in the Izu2Oga2 sawara2Mariana forearc,ODP Leg125.29th Inter.G eol Cong Abstract,1,Kyoto Japan,1992.1349 Sobolev A V,Danyshevsky L V.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boninites from the north termination of the Tong trench: Constraints on the generation conditions of primary high2Ca boninite magmas.J Petrol,1994,35:1183~1211。
北祁连冷龙岭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北祁连冷龙岭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摘要:本文分析了北祁连冷龙岭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其构造意义。
结果发现,蛇绿岩化学成分主要由镁、钾、钙和硅组成,大部分矿物由镁铝石和磷灰石组成,具有中酸性的特征,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蛇绿岩为I类岩浆,极微量元素比例具有较强稳定性。
该岩浆来自早期过度深部火山岩浆,其出现的构造意义表明它是一个大幅度的低温环境改变所形成的,具有重要的地质学意义。
关键词: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构造意义正文:北祁连冷龙岭蛇绿岩位于蒙古自治区北祁连江地区境内,是一种中酸性火山岩。
北祁连冷龙岭蛇绿岩主要由镁铝石和磷灰石组成,具有中酸性的特征,半定量分析显示,蛇绿岩的平均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62.9%SiO2、15.7%TiO2、10.7%Al2O3、2.6%K2O、2.6%Fe2O3,其他主要成分为CaO、MgO。
结果表明,蛇绿岩化学成分主要由镁、钾、钙和硅组成,大部分矿物由镁铝石和磷灰石组成,具有中酸性的特征。
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蛇绿岩为I类岩浆,极微量元素比例具有较强稳定性;重稀土元素比例不同,表明其的源地质背景可能有多样化。
对北祁连冷龙岭蛇绿岩的构造意义进行讨论分析,我们发现它表明了一个大幅度的低温环境改变的存在,说明了该区域的构造发生变化,这具有重要的地质学意义。
此外,由于蛇绿岩来自早期过度深部火山岩浆,恰当地提出了其成因模式,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综上所述,北祁连冷龙岭蛇绿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研究该地区构造过程有关的科学问题提供参考。
结合古地磁学实验和现代测井测深,研究表明北祁连冷龙岭蛇绿岩属于巴里坤-卡尔库斯克叠加带内部分。
该区是早白垩世古生代构造活动期的边缘叠加带系统,形成了独特的构造格局。
构造格局的变化,可以为北祁连地区的构造和构造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根据对北祁连冷龙岭蛇绿岩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出早期古生代期间,北祁连版块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动。
中国蛇绿岩的分布、时代及其形成环境

中国蛇绿岩的分布 ! 时代及其形成环境
张旗!" 周国庆"" 王焰#
! " # ! $%&’( ) * $%+, ( . ) * / / 2 3&’( 4 1 / 01
!
!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 6 6 6 " 7 "5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 "" ! 6 6 7 # #5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香港 !! " # $ % & % ’ % ( ) ( ) , ) # 0+ ( ) 2 $ & 3 $! 4 2 & # ( $ (5 3 / 0 ( 6 3 & ( # 3 # ( $! 8 ( & # 6 6 6 " 7! 4 2 & # / *+ ./ 1 . .) *7 9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6 8 #! 4 2 & # / 1 *< 9 -> .! 9 -" #! : ( / ; % 6 ( # % ) / ; % 27 3 & ( # 3 ( $!@ ) # A ) # # & ? ( ; $ & % ) # A ) # 4 2 & # / 1 *< -> .!@ -! " 6 6 " B 6 9 B 6 # 收稿 ! " 6 6 " B ! " B " 6 改回 !
我们大体查明了中国蛇绿岩的时空分布基本查明了中国蛇绿岩的主要特点蛇绿岩岩石组合保存的情况各岩石单元的特征及其形成的环境为中国造山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成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蛇绿岩的起源和构造背景

中国蛇绿岩的起源和构造背景摘要:从寒武纪到现在,造山带都是在众多不同构造单元合并时形成的,而蛇绿岩则是揭示这些造山带地质历史的标志性岩石,尤其是在中国。
尽管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人们对蛇绿岩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它们的定义、组成、分类、来源和构造意义之类的问题却依然存在。
在中国,大多数的蛇绿岩都是由一些蛇纹橄榄石、堆积小砾石、稀疏的枕状熔岩组成的,它们的完整性较差。
席状岩墙在很多蛇绿岩中都是比较少见的,而且这种结构关系在不同的岩性间通常比较模糊,所以此类岩石应该被称作“可能”蛇绿岩,除非这些岩性能够在结构或组分上明显地联系起来。
以前人们把蛇绿岩分为科迪勒拉型或地中海型、方辉橄榄岩类或二辉橄榄岩类,而现在这种方法已经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Dilek 提出的更为过程化的分类方法,他把蛇绿岩分为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和构造作用形成的,这种分类使在地质历史中重建古环境和演化模型变的更为容易。
蛇绿岩最初被解释为正常海洋岩石圈的一些碎片,但很多碎片却含有俯冲区域的地球化学痕迹;一些蛇绿岩完全是由俯冲区域组分形成的,但还有一些则是在大洋中脊形成之后又被俯冲带改造而成的混合物;俯冲地带的渗透作用通过上覆地幔楔可以产生纯橄榄岩株和岩墙,这些则可以解释为什么过渡区域会有纯橄榄岩;蛇绿岩侵位需要在其下面有相对低密度的物质发生俯冲,其发生在俯冲运动或者蛇绿岩形成的洋盆闭合阶段,而这些过程很容易揭示俯冲带的环境。
大量关于中国蛇绿岩新的研究工作正在开展,同时,关于这些岩石新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发展,这篇特刊显示了来自中国主要构造带的蛇绿岩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国;蛇绿岩;分类;岩性;组成;侵位;构造环境1 前言从前寒武纪开始并延续至今,中国多种多样的地质特点反映出这些都是由众多不同构造单元混合而成的,而蛇绿岩则是确认这些构造单元缝合带的标志,同时还可以描绘地质年代和确认碰撞机制。
它们记录了发生在前大洋盆地上构造运动和岩浆作用的过程,并且能够提供地幔演化、岩石圈增生与破坏、板块碰撞和构造环境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滩北雪峰地区蛇绿岩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摘要]论文是建立在青海省滩北雪峰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基础上完成的,
通过对区内超基性岩、基性岩、基性火山熔岩的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的分析研究,对比区域上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分析研究蛇绿岩形成构造环境,从而对区内蛇绿岩形成时代做出鉴定,并确定祁漫塔格结合带超基性岩类主要为蛇纹岩、辉橄岩、橄辉岩,稀土特征为轻稀土不富集,略亏损,铕富集型;辉长岩和辉绿岩均为平坦型,轻稀土略富集,铕富集型;十字沟火山岩块具有典型大洋拉斑玄武岩(MORB型玄武岩),为弧后扩张火山作用的产物,即弧后盆地。
[关键词]滩北雪峰蛇绿岩形成时代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构造环境
作为缝合带标志的蛇绿岩,代表了大陆上保存的洋壳和上地幔的碎片,从其形成到定位到现今大陆造山带内,经历了造山演化的不同阶段。
本论文是建立在青海省滩北雪峰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基础上完成的,工作区蛇绿岩露头分布于十字沟、连花石山北一带,在区域上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是东昆仑祁漫塔格蛇绿岩带的组成部分,也是东昆仑祁漫塔格结合带(昆北构造混杂带)中重要的板块构造岩石记录。
本次工作针对蛇绿岩组合进行了详细的追索研究,发现工作区蛇绿岩组合主要有蛇纹岩、辉长岩、辉长辉绿岩、辉绿岩、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基性火山岩)、玄武岩、透镜状硅质燧石和碎裂玉髓石英质硅质岩等残块,呈零星构造块体分布在测区十字沟、十字沟北西侧和莲花石山北侧一带的晚奥陶世祁漫塔格群中。
1岩石化学特征
测区蛇绿岩的岩石化学测试成果表明,本区基性火山岩和辉绿岩、辉长岩H2O和Ls含量较高(H2O为1.52-7.36%,平均3.56%;Ls平均2.23%,最高5.08%),而超镁铁岩样品含水量最高可达11.12%,蛇纹岩样品含水量最高可达18.77%,反映出岩石具较强的蛇纹石化,与镜下结果一致。
表明本区岩石均遭受过一定的蚀变/变质作用(低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
1.1超基性岩、基性岩
蛇绿岩中超基性岩的化学成分变化不大,超基性岩属于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其M/F比值变化较大,绝大部分小于7,一般在1.20-9.27之间,在M/F对m+f/s的变异图上,均落入镁铁质岩区(图1);基性岩多数落入铁镁质区,仅一个样品落入镁质区。
在Al2O3对SiO2的变异图二个样品落入高铝质区、二个样品落入低铝区(图2);基性岩多数落入铝质区,仅1个样品落入高铝区。
本区超基性岩和新生代中大西洋海岭、中生代塞浦路斯及古生代肯皮尔赛的超基性岩
均落在同一区内。
本区与中大西洋海岭和塞浦路斯超基性岩更为相似,与肯皮尔赛相比较,则后者Al2O3略低。
测区超基性岩在Al2O3-CaO-MgO图解(图3)中二个样品落在镁铁堆积岩区,有二个样品落在超镁铁堆积岩区;基性岩多数样品落在镁铁堆积岩区,仅1个样品落在超镁铁堆积岩区。
在FeO*-K2O+Na2O-MgO图(图4)上超基性岩样品均落在镁铁和超镁铁堆积岩区;基性岩二个样品落在镁铁和超镁铁堆积岩区,二个样品落在科马提岩附近。
测区超基性岩Al2O3和CaO含量变化较大,Al2O3在0.56-18.72%,平均9.67%,而CaO含量在0.77-15.34%,平均6.73%;个别样品中Al2O3含量18.72%,CaO含量15.34%,可能与后期蚀变作用影响所至。
1.2基性火山熔岩
本组岩石化学成分,SiO2含量变化范围在46.92-54.78%之间,Na2O+K2O 在4.32-6.10%之间,在Na2O+K2O-SiO2图(图5)中,其投影点落于碱性系列区,为碱性玄武岩;
在Ab′-An-Or图(图6)中投点落在钠质区,为钠质碱性玄武岩。
玄武岩具有相对高的TiO2的特点,显示出洋脊玄武岩特点,与现代大洋洋脊拉斑玄武岩TiO2含量及变化范围接近;低K2O且变化大;SiO2含量低,Al2O3高,Fe2O3+FeO,MgO含量高,且FeO明显高于Fe2O3。
本区基性火山岩、熔岩化学成分和镜下定名基本吻合。
2地球化学特征
2.1稀土元素特征
2.1.1超基性岩稀土特征
测区超基性岩的稀土元素统计可以得出,变质超镁铁质岩稀土总量较低且变化较大,为1.58-66.12(ωB/10-6),表明其为亏损型地幔或经高度部分熔融后的残余地幔,稀土含量低,(La/Yb)n=1.73-3.28(平均),δEu为0.86-1.69(平均1.24),属轻重稀土弱富集及铕弱亏损和铕富集型(图7),稀土配分曲线为平坦型,重稀土略低。
2.1.2基性岩稀土特征
辉长岩稀土总量较高11.22-38.52(ΩB/10-6),(La/Yb)n=1.83-2.11(平均),轻重稀土分馏明显,δEu为0.99-1.14(平均1.07),属轻重稀土弱富集及铕弱富集-富集型,稀土配分型式(图8)为轻稀土富集型的略向右弱倾斜的分配型式;辉绿岩墙(辉绿岩)稀土总量37.87-92.14(ωB/10-6),(La/Yb)n=0.44-1.74(平均),δEu为0.67-1.28(平均0.97),属轻重稀土亏损和弱富集及铕亏损和富集型,稀土配分曲线为平坦型(图9、10),重稀土略低,Eu呈正异常。
2.1.3基性火山岩稀土特征
基性火山熔岩其稀土总量较高且变化较小,在REE=43.62-63.27,(La/Yb)n=0.89-1.93(平均),δEu为1.01-2.09(平均1.36),铕富集型,岩石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图(图10),显示为轻稀土平坦分布模式,具典型的N型MORB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2微量元素特征
2.2.1超镁铁岩
微量元素含量及微量元素标准化图(图11、12)反映出岩石具微量元素靠近1(陨石值),具典型的MORB特征,富集Sr、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Cr。
根据主元素成分,测区超镁铁岩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辉橄岩和辉石橄榄岩,多蚀变为蛇纹岩。
超镁铁岩微量元素含量统计可以得出Sr/Ba为0.45-6.83。
基本上与P-MORB 的同类比值相似,而与N-MORB相差甚远。
与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的各类比值相比,Zr/Nb比值比较稳定,为15.81-28.72,与N-MORB相差较大(>30,Le Roex A P,1987),而接近于P-MORB,而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集地幔的特征。
在原始地幔标准化比值蛛网图(图11、12)上,测区超镁铁质岩微量元素均比原始地幔要高,与其Rb、Ba、Th、Ta,轻稀土(La、Ce、Nd、Sm)和Zr,它们与原始地幔比值大0.1,显示具有洋中脊富集趋势。
2.2.2镁铁质(基性岩)及火山岩
测区蛇绿岩中的辉绿岩、辉长岩和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图(图13、14)解中可以看出,测区辉绿岩、辉长岩和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分配型式,显示出“隆起状”型分配型式,与弧火山岩微量元素不同,显示洋中脊型特征。
测区超镁铁岩同上地幔一样,具有Cr、Ni明显富集,V丰度很低的特点,说明超基性岩为上地幔岩。
测区火山岩某些元素比值与正常洋脊玄武岩十分相似。
3蛇绿岩形成时代讨论
区域上蛇绿岩所赋存的祁漫塔格群之上角度不整合有可靠化石依据的晚泥盆世黑山沟组;据已获得的十字沟玄武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468±54Ma及辉长岩基性岩墙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449±34Ma。
4蛇绿岩形成构造环境
大陆造山带中蛇绿岩代表古洋壳残片,但大部分并非正常洋壳,其没有完整的层序,更多则形成于岛弧、弧前、弧后盆地,转换断层及小洋盆等构造环境。
测区蛇绿岩岩石组合较为齐全,区域上未见到完整露头,均呈零星的构造块体产出,未见到完整的蛇绿岩层序。
蛇绿岩形成环境利用FeO*/MgO-TiO2图和
TiO2-10MnO-10P2O5图(图15、16)判定,在FeO*/MgO-TiO2图基性玄武岩均投影在洋中脊玄武岩范围,在FeO*/P2O5-TiO2图解上,投在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区。
本区火山岩氧化物含量和洋中脊玄武岩系列近似。
综上所述,测区蛇绿岩中基性组分产在洋中脊,具有洋中脊构造背景。
5结论
(1)测区蛇绿岩套从超基性岩-基性岩-基性火山熔岩,稀土总量逐渐增加,其中超基性岩总量最低,轻稀土弱亏损,配分曲线显示弱亏损型分布模式,随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石稀土总量逐渐增加,反映了岩浆房中结晶分异的特点。
基性岩和基性火山岩与超镁铁质岩配分型式基本一致,说明其继承了源区地幔的特征。
(2)测区超基性岩的辉橄岩与辉长岩相比,前者在地幔中所形成的深度显然大些。
(3)十字沟蛇绿岩形成时代应为中晚奥陶世。
(4)祁漫塔格结合带超基性岩类主要为蛇纹岩、辉橄岩、橄辉岩,稀土特征为轻稀土不富集,略亏损,铕富集型;辉长岩和辉绿岩均为平坦型,轻稀土略富集,铕富集型;十字沟火山岩块具有典型大洋拉斑玄武岩(MORB型玄武岩),为弧后扩张火山作用产物,即弧后盆地。
参考文献
[1]张克信,殷鸿福,王国灿等,2001,《造山带混杂岩区地质填图理论、方法与实践――以东昆仑造山带为例》.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拜永山,常革红,谈生祥,2004,1∶25万《库郎米其提幅(J46C00300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3]王秉璋,王瑾,叶占福等,2004,1∶25万《布喀达坂峰幅(J46C00400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3]陈隽璐,黎敦朋等,东昆仑祁漫搭格山南缘黑山蛇绿岩的发现及其特征,陕西地质,2004.
[4]潘国棠等,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地构造格局及演化特征2000,中国地质调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