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分析—分光光度法
发酵过程及优化实验

发酵过程及优化实验——产淀粉酶细菌的优化实验淀粉酶是一类能催化淀粉糖苷键水解的酶类,作用于淀粉分子产生糊精、低聚糖及葡萄糖等多种产物。
而淀粉酶是应用最广的酶制剂之一,占全球酶工业市场份额的25%-33%。
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机体中。
目前,已报道的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种属包括不动杆菌属、微球菌属、黄隐球酵母、盐单胞菌属、青霉菌属、类芽孢杆菌属、链霉素属、假单胞菌属和杆菌菌属等。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置、灭菌一、实验目的1. 温故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原理及配制的一般方法、操作步骤。
2. 了解鉴别性培养基的原理,并掌握配制鉴别性培养基的放到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鉴别性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如对于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选用的是在含有淀粉的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滴加碘液进行染色,若出现透明圈,则表明该菌能产生胞外淀粉酶。
三、材料和器材(1)培养基:普通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自来水1000mL,pH7.2~7.4。
鉴别型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可溶性淀粉10g,NaCl 5g,琼脂20g,自来水1000mL,pH7.2~7.4。
另一个鉴别性培养基加可溶性淀粉15g每1000ml。
(2)器皿:电子天平,烧杯,锥形瓶,量筒,培养皿,玻棒,涂布棒,移液管等。
(3)其他:药匙,记号笔,报纸等。
(4)碘原液:称取碘化钾22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加入碘11g,溶解后定容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稀碘液:取碘原液2mL,加碘化钾20g,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四、方法和步骤1.配制基本培养基,分装50mL至250mL锥形瓶,供实验菌株扩增。
2.配制鉴别培养基,检测实验菌株是否能产胞外淀粉酶。
3.配制稀释用的生理盐水,分装4.5mL至每个试管(11管)。
工业发酵分析实验

实验1 21.工业发酵分析:指应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对工业发酵中的各种物质成分的含量及有关参数进行测定,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的一门学科。
2.工业发酵分析的分析方法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物理化学分析法(光学分析;色谱分析;气体分析)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主要有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挥发法、萃取法、沉淀法。
滴定法:酸碱滴定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
物理化学分析:以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定性定量方法,是一种灵敏,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光学分析法:吸收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旋光法。
折光法色谱分析:经典液相色谱法【柱层析法纸层析法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体分析仪器分析: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分析;层析法;气相色谱分析3.工业发酵分析的作用①保证原材料的质量;②掌握生产过程情况和决定工艺条件;③进行经济核算;③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手段;⑤为发酵生产过程控制工艺条件提供参数;⑥控制产品质量4、采集从大量分析对象中抽取一定有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用样品的采集分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种方法5.总酸:无机酸;有机酸(挥发酸;非挥发酸)挥发酸:甲酸;乙酸非挥发酸:乳酸;柠檬酸总脂: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4总酸测定注意事项①指示剂的用量应适宜,过少加入的氢氧化钠多,过多加入的氢氧化钠少,②指示剂要纯净,避免杂质与氢氧化钠反应③应做空白试验,消除系统误差④快到滴定终点时,要缓慢加,以防加入的量过多5、总算测定原理白酒中的有机酸,以酚酞为指示剂,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以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量计算总酸的含量。
3总酯测定原理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喝白酒的游离酸,再加一定量的标准的氢氧化钠使酯皂化,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标准的盐酸进行滴定,依据反映所消耗的标准盐酸的体积,计算出总脂的含量。
注意问题:测定目的:4 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如何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原理是什么?氨基酸是一种两性电解质,不能直接用酸碱滴定,是因为酸碱滴定时其等电点的ph过高或过低,单加指示剂难以满足要求,常采用甲醛法,因为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将氨基酸分离,只能通过测定氨基酸态氮的方法定量。
第四章比色分析与分光光度分析

2019/11/27
19
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比尔定律假设入射光为单色光,但是目前仪器所能 提供的入射光不是严格的单色光,是由波长范围较窄的 光带组成的复合光。
A = k b c,k 在一定波长下是一常数,如入射光不 为单色光,则k不为常数,A 与c 不成直线关系。
2019/11/27
20
A
测定波长范围内的光有快速灵敏的响应,产生的电流 应与光电转换器上的光强度成正比。
常用的光电转换器有硒光电池、光电管。 e.读数指示器 作用:把光电流或放大的信号以适当的方式显示或记
录下来。
2019/11/27
30
常用的几种分光光度计
72型、722型、751型等。
2019/11/27
c. 吸收池
作用:用于盛放试样溶液。也叫比色皿。
吸收池主要有石英和玻璃两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 英吸收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吸收池。
吸收池大多是长方形的,一般仪器都配有一套厚度 为0.5、1、2、3cm的吸收池。吸收池放置的位置应使 透光面垂直于光束方向。
2019/11/27
29
d. 检测系统 作用:将光强度转化为电流进行测量。光电转换器对
在实际工作上, 特别是在浓度较 高时,常出现标 准曲线不为直线, 即偏离了朗伯— 比尔定律。
2019/11/27
18
比尔定律是一个有限制性的定律,它假设入射光为
单色光,吸收粒子间没有干扰。因此仅在稀溶液中才 适用。在高浓度时,由于吸光物质微粒间相互影响, 从而改变了它对光的吸收能力,使吸光度与浓度的线 性关系发生偏离。
k:摩尔吸光系数 L ·mol-1 ·cm-1
MK
式中M为摩尔质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生物发酵液中D—核糖浓度及其机理

1 引
言
D. 糖 是 组 成 生 物 体 内遗 传 物 质 核 糖 核 酸 的 重 要 成 分 , 是 一 些 辅 酶 和 维 生 素 的 重 要 成 分 , 食 核 也 在 品 和 医药 等 领 域 有 广 泛 的用 途 n 】 特 别 是 由 D. 糖 为 原 料 通 过 半 合 成 生 产 维 生 素 B 。 核 是 目前 世 界 上 采 用 的 最 先 进 的方 法 , 年 来 由 D. 糖 为 原 料 研 制 出 的抗 癌 和 抗 病 毒 新 药 也 显 示 出 很 好 的应 用 前 景 。 近 核 D. 核糖 的 生 产 方 法 有 3种 : 解 核 酸 法 、 学 合 成 法 和 微 生 物 发 酵 法 。 其 中微 生 物 发 酵 法 因 副 产 水 化 物 少 、 产 成 本 低 和 产 率 高 而 引起 国 内 外 更 多 研 究 者 的关 注 , 别 是 菌 种 选 育 有 较 大 的进 展 。 。 为 生 特 了 深 入 研 究 微 生 物 发 酵 法 生 产 D. 糖 代 谢 控 制 , 一 步 提 高 D. 糖 合 成 速 率 , 中 重 要 的 一 个 环 节 是 核 进 核 其
准 确 和 快 速 测 定 发 酵 液 中 的 D. 糖 浓 度 。 核
D. 核糖 测 定 方 法 有 很 多 , 由于 分 光 光 度 法 具 有 快 速 和 简 便 等 优 点 而 被 广 泛 使 用 。 目前 的 测 定 方 但
法 是 针 对 纯 D. 糖 溶 液 的测 定 , 有 考 虑 溶 液 中 的其 它 组 分 特 别 是 葡 萄糖 的 影 响 。本 文 在 阐 述 分 光 核 没 光 度 法 测 定 D. 糖 机 理 的基 础 上 , 入 研 究 发 酵 液 中 D. 糖 测 定 的 影 响 因 素 和 规 律 , 出分 光 光 度 法 核 深 核 提
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发酵调味品中苯甲酸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和比较

中 国 调 味 品
CHINA CONDIM ENT
分 析 检 测
荧 光 光谱 法 和紫 外分 光 光度法在 发 酵调 味 品 中 苯 甲酸含 量 测定 中的应 用 和 比较
吴 勤 民
(江苏食 品职业技术学 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摘 要 :对 紫 外分 光光度 法和 荧光光谱 法测定酱 油和食 醋 中苯 甲酸含 量 的方法进 行 了优化 和 比较 ,实验 结 果表 明,荧光光谱 最佳 发射 波长为 320 nm,最佳激 发波 长为 225 nm,最佳 测 定 pH 为 2.6;最优化 样 品 氧化条 件 为水浴温 度为 100℃ ,蒸馏 液体积 为 50 mL,水浴 时间为 17.5 min;荧光光度 法在测 定准确 度 、 最低检 测 限和加 标 回收率 以及检 测 的方便性都 明显优 于 紫外分光光度 法 。 关键词 :荧光光 谱 法 ;紫外 分光光度 法 ;苯 甲酸 ;发酵调味 品 中图分类 号 :TS207.7 文献 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O0O一9973(2010)01-0078-03
荆 和分析 仪器 有 限公 司。
收方法 同上 。
2 实验 方 法
2.3.2 标准 曲线 的绘制 分别 准确 吸取第 二 次蒸 馏 液 0,2,4,6,8,lO mL,
2.1 试 剂 配 制
在 225 nm 处 测 定 吸 光 度 ,置 于 25 mL容 量 瓶 中 ,用
0.1 g/L 的标 准 苯 甲 酸 溶 液 的 配 制 :准 确 称 取 0.Ol mol/L氢 氧化钠 溶液 定 至 刻 度 ,以不加 蒸 馏 液 的
W U Qin-min (Jiangsu Food College,H uaian 223001,China) Abstract:The m ethods for determ ining the content of benzoic acid in zymotic flavoring by using fluo— rescent spectrom etry and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 etry w as optim ized and com pared in the study. T 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em ission wavelength ,excitation wavelength and determining pH of fluorescence spectrum were 320 nm ,225 nm and 2.6 respectively.The optimized oxidation conditions including waterbath tem perature, distillate volumn and waterbath tim e were i00 ℃ , 50 mL and 1 7.5 min.Fluorescent spectrometry execlled in accuracy。detection m inimum limit and recovery addi— tion of standard compared with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 etry. Key words:fluorescent spectrom etry;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benzoic acid;zym otic flavoring
分光光度法测过氧化氢 公式

分光光度法测过氧化氢公式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它在医药、食品、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分光光度法中,测定过氧化氢的浓度可以通过比较样品吸收或透射光的强度与标准溶液的吸收或透射光的强度来确定。
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公式可以通过比色法或发光法来实现。
在比色法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与其对光的吸收关系密切相关,可以使用比色皿或光度计来测定其吸光度。
测定过程中,根据比色试剂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生的有色产物的吸光度变化来推算过氧化氢的浓度。
而在发光法中,过氧化氢在适当的条件下会与某些物质反应产生发光现象,通过测定发光强度来确定其浓度。
总的来说,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公式可以用吸光度或发光强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具体的公式形式会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所用的仪器、试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来进行测定,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光光度法测定云芝发酵浸膏中总三萜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云芝发酵浸膏中总三萜含量作者:李雨婷李萌金周雨吴雷宋慧来源:《硅谷》2014年第11期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云芝发酵浸膏中总三萜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5%香草醛-冰醋酸用量为0.3 mL,高氯酸用量为0.8 mL,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0 min,加冰醋酸5 mL,摇匀,在570 nm处测定其吸光值,效果最佳。
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92x-0.0447,R2=0.9991,吸光值与齐墩果酸含量在13 μg~91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三萜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64%,RSD=0.7%。
齐墩果酸加样回收率98.60%~101.8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3%,RSD为1.12%;在反应结束0~40 min内,吸光值相对稳定。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重复性好。
关键词云芝发酵浸膏;总三萜化合物;分光光度法中图分类号:O6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1-0092-02云芝为多孔菌科云芝属,是腐生真菌,生于多种阔叶树木桩、倒木和枝上。
世界各地森林中均有分布[1]。
云芝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其含有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保肝、止痛[2]等功能,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促进免疫、降低血压作用[3],在功能性食品的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前景。
但有关云芝发酵浸膏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却少有报道。
本文参照目前广泛使用的三萜类化合物测定的方法[4-6],对采用乙醇浸泡的常规方法提取云芝发酵浸膏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以期为云芝发酵浸膏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并旨在为云芝的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齐墩果酸标准品购于成都曼思特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冰醋酸、高氯酸、香草醛、乙醇、甲醇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7530G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HH-2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SHB-B95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微生物发酵铵离子检测方法

微生物发酵铵离子检测方法
1. 离子选择电极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铵离子检测方法,通过测量铵离子浓度与电极电位的关系来确定铵离子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以实时监测铵离子的变化。
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溶液中铵离子与某种试剂形成的复合物的吸光度来确定铵离子的浓度。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特定的试剂,操作相对复杂,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 色谱法,色谱法是通过色谱仪分离并测定样品中的铵离子。
这种方法需要专门的色谱设备,操作较为繁琐,但可以实现对铵离子的高效分离和定量分析。
4. 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如酶、细胞等)对目标物质进行特异性识别并转化为可测信号的装置。
可以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或酶来构建铵离子生物传感器,实现对铵离子的高灵敏检测。
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微生物发酵铵离子的检测。
同时,还需要注意样品的预处理、仪器的精确操
作以及数据的准确分析,以确保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Ti 5.39 104 mol/L c V 1.26 103 mol/L
V 455
0.377 4 6.28 103
Ti V A415 415 bcTi 415 bcV Ti V A455 455 bcTi 455 bcV
苯和N-亚硝基二甲胺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红移与蓝移
有机化合物的吸收谱 带常常因引入取代基 或改变溶剂使最大吸 收波长λmax和吸收强 度发生变化: λmax向长波方向移 动称为红移,向短波 方向移动称为蓝移 (或 紫移)。吸收强度即摩 尔吸光系数ε增大或减 小的现象分别称为增 色效应或减色效应, 如图所示。
检测器
在测量中须把光信号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才能定量 测量,这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称为光电转换 器 —— 检测器。 对检测器的要求主要有: ① 产生的电信号必须与照射到它上面的光束的强度 有恒定函数关系; ② 必须能对一个很大的波长范围的光具有响应,否 则应用局限性大; ③ 灵敏度要高,响应速度要快,产生的电信号要易 于检测或放大且噪声要低。 常用检测器: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阵列、 光电池、电荷耦合器件。
思 考 题
1
吸光光度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的基础是什么?
2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常用的光源 及单色器?
颜色的产生
如果把适当颜色的两种光按一定 强度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这两 种颜色的光称为互补色光。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颜色的产生:不同的物质只对不同的、特定波 长的光有较强的吸收。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
有选择性吸收作用而产生了不同颜色。
光吸收曲线
吸收峰:光吸收程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
KMnO4的颜色及吸收光谱
单色器 单色器(monochromator) 是一种把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 解为单色光,并分离出所需波长光束的装置。 组成:入射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出射狭缝 入射狭缝:限制杂散光进入 色散元件: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有棱镜和光栅两种 准直镜:将来自色散元件的平行光束聚集在出射狭缝上 出射狭缝:将固定波长范围的光射出单色器,可以限 制通带宽度。 单色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射出光的纯度,从而影响测定 的灵敏度、选择性及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单色器质 量好坏,主要取决于色散元件的质量。
光电二极管阵列
光电二极管阵列 (photodiode array) 检测器为多道光检测 器,可同时检测多个波长的光强度。
优点: 不怕强光、耐振动、耐冲击、小型、重量轻、耗 电少、寿命长、可靠性高及读出速度快等优点,不存在 时间滞后现象,可应用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绿素的结构和吸收光谱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适用的条件
吸光度的加和性
例: 钛-H2O2和钒-H2O2络合物的最大吸 收波长分别在415nm和455nm处,取50.00mL 1.06×10-3mol/L钛-H2O2溶液,定容100mL, 以1cm比色皿在415nm和455nm处测得吸光度 分别为0.435和0.246; 取25.00mL 6.28×10-3mol/L 钒-H2O2溶液,定容100mL, 以1cm比色皿在415nm和455nm处测得吸光度 分别为0.251和0.377。取20.00mL钛钒混合 液,加入H2O2显色后定容为100mL,以上述 相同的条件测得A415=0.645, A455=0.553, 求原混合液中钛和钒的浓度。
比较法
五、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六、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波长10~400nm为紫外光,10~200nm为远紫外光, 200~400nm为近紫外光。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紫外信息的关系
(1)200-400nm 无吸收峰。饱和化合物,单烯。 (2) 270-350 nm有吸收峰(ε=10-100)醛酮 n→π* 跃 迁产生的R 带。 (3) 250-300 nm 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峰(ε=2002000),芳环的特征 吸收(具有精细解构的B带)。 (4) 200-250 nm有强吸收峰(ε104),表明含有一 个共轭体系(K)带。共轭二烯:K带(230 nm); 不饱和醛酮:K带230 nm ,R带310-330 nm 260nm,300 nm,330 nm有强吸收峰,3,4,5个双键的共 轭体系。
特点: (1) 同时测量参比池和样品池, (2) 双单色器,提高分辨率降低杂散光 (3) 自动测量 (4) 附件扩展功能
常用型号:北京普析通用公司TU-1221型/T6,岛津UV2501型,PE的Lambda系列及HP的8453型等。
双光束光度计
动画
(三)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为克服由于非特征吸收信号 ( 如试液混浊引起的散射, 比色皿与空气界面和比色皿与溶液界面的折射差别等) 影响而带来测定误差,而设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原c Ti 5.39104 5 2.67 103 (mol/L) 原c V 1.26103 5 6.30103 (mol/L)
二、光度分析的方法和仪器
721 可见分光光度计
722系列 可见分光光度计
751分光光度计
SP-756P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第二节 分光光度法
常用光谱分析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红外光谱仪 原子发射光谱仪 荧光分析仪 原子荧光分析仪等
内容提要
1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光度分析的方法和仪器 显色反应与分析条件 吸光光度法仪器测量误差及其消除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2
3 4 5
一、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紫敏光电管阴极表面涂有锑和铯,适用200~625nm
红敏光电管阴极表面涂有银或氧化铯,适用625~1000nm
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是由一个光阴极和多个二次 发射电极 (打拿极)和阳极所组成,其灵敏度比光电管要 高得多。
9~12个打拿级 1个光电子可 产生106~108 个电子 可检10-8~10-9s 短脉冲信号
测定高浓度试样和混浊试样以及多组分混合物的定量 分析具有很大优越性,提高了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
三、显色反应及分析条件的选择
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四、吸光光度法仪器测量误差及其消除
入射光波长的选择
光度计读数范围的选择
参比溶液的选择
溶液浓度的测定 工作曲线法 绘制工作曲线; 测样品A,在曲线上获得对应浓度。
Ti 415
0.435 2 1 1.06 103
=8.21×102 Lmol-1cm-1
Ti 455
V 415
0.246 2 =4.64×102 Lmol-1cm-1 1.06 103
0.251 4 6.28 103
=1.60×102 Lmol-1cm-1
光电管
光电管 (phototube) 是由封装在真空封套里的一个半圆柱 面形阴极和一个丝状阳极组成。阴极的凹面上有一层对 光敏感的碱金属或其氧化物,受光照射可发射光电子。 当在两极间加上电压时, 即会产生光电流,流经 负载电阻 ( 一般 106~109 ) 时会产生 一定电压降。经放大 后将信号输给指示仪 表或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