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土的压缩性及地基变形

合集下载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H ap H1 1 e1 P2
VV2=e2· s V H2/(1+e2)
vs vs
H2
vs
3.1.2.3 土的回弹曲线及再压缩曲线
压缩试验条件下土体体积曲线,而是沿曲线bc回弹,可见土体的变形是 由可恢复的弹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两部份组成。 (2)回弹曲线和再压线曲线构成一迴滞环,土体不是完全弹性体的又一表征; (3)回弹和再压缩曲线比压缩曲线平缓得多。 (4)当再加荷时的压力超过b点,再压缩曲线就趋于初始压缩曲线的延长线。
内因:土的三相组成。(微观分析)
A)地基沉降的外因:通常认为地基土层在自重 作用下压缩已稳定,主要是建筑物荷载在地基 中产生的附加应力。
z0
p
A
A
施工前 z0
施工后 p
附加 p z0
B)内因:土由三相组成,具有碎散性, 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土层的孔隙发生压 缩变形,引起地基沉降。
3.5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以下几种方法:
1、 分层总和法 2、 规范法 3、 理论公式计算法
3.5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1.地基的最终沉降量:是指地基在建筑
物等其它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稳定后的 基础底面的沉降量。
最终沉降量
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2.地基沉降的原因: 外因:主要是建筑物荷载在地基中 产生的附加应力。(宏观分析)
P VV1=e0· s V s
VV2=e· s V
H1
H0
H0/(1+e0)
H1/(1+e)
vs
VV 1 e0VS
VV 2 eVS
vs
HS H0 1 e0
H1 1 e

实验3土的压缩试验

实验3土的压缩试验
土体产生压缩的原因:
(1)固体颗粒的压缩; (2)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压缩,孔隙气体 的溶解; (3)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排出;
纯水、固体颗粒的压缩量常可略不计; 土体压缩主要来自孔隙水和气的排出。
• 土体受力后引起的变形: • 体积变形 剪切变形

• 体积变形:主要由正应力引起,它只会使土 体压密、体积缩小,但不会导致土体破坏。
再压缩试验时土体体积变化特征:
(1) 土体的变形是由可恢复的弹 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两部份组成
(2) 回 弹 曲 线 和 再 压 线 曲 线 构 成 一迴滞环,土体不是完全弹性 体的又一表征;
(3) 回 弹 和 再 压 缩 曲 线 比 压 缩 曲 线平缓得多。
(4)当再加荷时的压力超过b点, 再压缩曲线就趋于初始压缩曲 线的延长线。
一、侧限(单向)压缩试验:
单向固结仪:
应力状态: 1´= Z 2´=K0 Z 3´=K0 Z
应变特性: Z x=0 y=0
测定: 轴向应力 轴向变形
透水孔
• 杠杆式压缩仪: • 400~600kpa • 高压固结仪:
• 1600~5000kpa
百分表
透水石
传压板 水槽 环刀 内环
试样
•施加荷载,静置至变形稳定 •逐级加大荷载
(2)、e ~ lgP 曲线
对直线段:
e
1
0.9
Cc
e Cc (lg ')
0.8
0.7
压缩指数
0.6
压缩指数的单位问题
100
1000 lgP
压缩系数与压缩指数
Cc 是无量纲系数,同压缩系数a 一样,压缩 指数Cc值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 虽然压缩系数a 和压缩指数Cc 都是反映土的压 缩性的指标,但是两者有所不同。前者随所取 的初始压力及压力增量的大小而异,而后者在 较高的压力范围内却是常量,不随压力而变。

第3章地基变形计算ppt课件

第3章地基变形计算ppt课件
数保持不变; ⑥外荷一次瞬时施加,在固结过程保持不
变;
2. 一维固结方程
符合前述假定
z
q
z1
1
dh
dz
(q q dz) z
微小单元(1×1×dz)在时段(dt)内
孔隙体积的变化
水量的变化
三者相等
土骨架的体积变化
在时段(dt)内的水量变化
dQ qdt q q dz dt q dzdt
a w
k 2u a u
w z2 1 e1 t u k1 e1 2u
t a w z2
固结系数
cv 反映了土的固结性质:孔压消散的快慢—固 结速度;(cm2/s;m2/a)
3. 一维固结方程的解
求解思路
u 2u t cv z 2
线性齐次抛物线型微分方程式,用分 离变量方法求解。
给出定解条件,求解渗流固结方程, 就可以解出uzt。
• 1.达西渗透定律
• 2.土的渗透变形
作用在土上的外荷载
产生变形
孔隙流体 土粒
孔隙水流出
流体流动 土粒移动 孔隙体积减小
饱和土
土体变形
可见,孔隙流体发生 流动并排出,土体方 可产生变形。
• 渗透力——由渗透水流作用于单位土体内土粒上 的拖曳力。
• 渗流失稳:流土与管涌两种基本类型。 1)流土及临界坡降 2)管涌及临界坡降
象。
土粒移动
孔隙水、气排出
该过程的完 成需要时间
孔隙体积减小
固结:土体在压力作用下,压缩量随时间 增长的全过程。
一、固结试验和压缩曲线 1. 固结试验 研究土的压缩特性 固结仪
试验方法——侧限压缩试验
环刀和护环 的限制,土 样在压力作 用下只发生 竖向压缩, 而无侧向变

思考题与习题——土的压缩性及地基变形

思考题与习题——土的压缩性及地基变形

一思考题1 引起土体压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试述土的各压缩性指标的意义和确定方法.3 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的沉降量时,若土层较厚,为什么一般应将地基土分层?如果地基土为均质,且地基中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均为(沿高度)均匀分布,是否还有必要将地基分层?4 分层总和法中,对一软土层较厚的地基,用或计算各分层的沉降时,用哪个公式的计算结果更准确?为什么?5 基础埋深d〉0时,沉降计算为什么要用基底净压力?6 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对建筑物沉降有没有影响?7 工程上有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法.它是在要修建建筑物的地基上堆载,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移去堆载,再在该地基上修建筑物.试从沉降控制的角度说明该方法处理地基的作用机理.8 土层固结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是如何转换的?他们间有何关系?9 固结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土体的压缩性有何不同?为什么?10 超固结土与正常固结土的压缩性有何不同?为什么?11 若在正常固结和超固结粘土地基上,分别施加相同压力增量,试问:它们所引起的压缩量相同吗?为什么?12 试评述e-p曲线和e-Lgp曲线法计算基础沉降时的异同点.二计算题1 某涵闸基础宽6m,长(沿水流方向)18m,受中心竖直荷载P=10800kN的作用,地基为均质无粘性土,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3m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重度=19.1,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基础的埋置深度为1.5m,图的压缩曲线如图所示,试求基础中心点的沉降量.2 某条形基础宽15m,受2250的竖直偏心线荷载的作用,偏心距为1m,地下水位距地面6m,地基由两层粘性土组成,上层厚9m,湿重度=19,饱和重度.下层厚度很大,饱和重度. 基础的埋置深度为3m,上层和下层土的压缩曲线如图A,B线所示,试求基础两侧的沉降量和沉降差.3 某建筑物下有6m厚的粘土层,其上下均为不可压缩的排水层.粘土的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压缩系数,初始孔隙比为=0.8.试求在平均附加应力=150作用下,该土的压缩模量,又设该土的伯松比=0.4,则其变形模量E为多少?4 某均质土坝及地基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其中粘土层的平均压缩系数,初始孔隙比=0.97,渗透系数k=2.0cm/a,坝轴线处粘土层内的附加应力分布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设坝体是不远水的.试求:⑴粘土层的最终沉降量;⑵当粘土层的沉降虽达到12cm时所需的时间;5 有一粘土层位于两沙层之间,厚度为5m,现从粘土层中心取出一试样做固结试验(试样厚度为2cm,上下均放置了透水石),测得当固结度达到60%时需要8min,试问当天然粘土层的固结度达到80%时需要多少时间(假定粘土层内附加应力为直线分布)?6 某一粘土试样取自地表以下8m处,该处受到的有效应力为100,试样的初始孔隙比为1. 05,经压缩试验得出的压力与稳定孔隙比关系如下:P(p(P(试在半对数坐标上绘出压缩、回弹及再压缩曲线,并推求前期固结压力及现场压缩曲线的、值,判断该土层属于何种类型的固结土.7一地基剖面图如图示,A为原地面,在近代的人工建筑活动中已被挖去2m,即现在的地面为B.设在开挖以后地面以下的土体允许发生充分回弹的情况下,再在现地面上大面积堆载,其强度为150.试问粘土层将产生多少压缩量(粘土层的初始孔隙比为1.00,=0.36,=0.06)?8 今有10m厚的软粘土,软土性质如图示,拟进行大面积堆载预压,试计算预压后固结度80%时的沉降量?以及所需预压加固时间?。

Chapt3-6-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Chapt3-6-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例题…2
【解】(1)由L/B=10/5=2<10可知,属于空间问题,且为中心荷载,所
以基底压力/接触压力为
p
P
10000 200kPa
LB 10 5
基底净压力/附加压力为 p0 p d 200 20 1.5 170kPa
(2)因为是均质土,且地下水位在基底下列2.5m处,取分层厚度2.5m
p0 p d 94kPa
5.计算基础中点下地基中附加应力
用角点法计算,过基底中点将荷载面四等分,计算边长l=b=2m, σz=4Kcp0,Kc由表拟定
z(m) z/b Kc σz(kPa) σc(kPa) σz /σc
0
0 0.2500 94.0 16
zn (m)
1.2 0.6 0.2229 83.8 35.2
1.绘制基础中心点下地基中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分布曲 线
2.拟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3.拟定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旳分层界面 4.计算各分层沉降量 5.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
• 绘制基础中心点下地基中自 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分布曲线 d
拟定基础沉降计算深度
一般取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
旳比值为20%处,即σz=0.2σc
计算成果偏大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误差,但精确误差难以估计
2.分层总和法中附加应力计算应考虑土体在自重作用下旳 固结程度,未完全固结旳土应考虑因为固结引起旳沉降量
相邻荷载对沉降量有较大旳影响,在附加应力计算中应考 虑相邻荷载旳作用
3.当建筑物基础埋置较深时,应考虑开挖基坑时地基土旳 回弹,建筑物施工时又产生地基土再压缩旳情况
形,可采用侧限条件下旳压缩性指标 旳沉降代表基础
2.单一压缩土层旳沉降计算
旳平均沉降

土体变形特性—土的压缩性

土体变形特性—土的压缩性
土的三相:固相——颗粒;液相——水;气相——气体
土的压缩主要表现为: (1)固体颗粒被压缩 (2)土中水及封闭的气体被压缩 (3)孔隙中的水和气体被排出
16.1土的压缩原理
❖ 土的压缩一般看作是:土中水和气体从孔隙中被挤出,土粒调整位置,重行排列,互 相挤紧,从而孔隙体积减小,土体压缩。
16.1土的压缩原理
❖ 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性。 ❖ 土的固结:土的压缩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 ❖ 计算地基沉降量时,必须取得土的压缩性指标,在一般工程中,常用不允许土样产生 侧向变形(侧限条件)的室内压缩试验来测定土的压缩性指标——压缩系数、压缩模量。
16.2侧限压缩试验
❖ 土的侧限压缩试验(固结试验):是通过测量土样在各级压力P作用下产生的压缩变形 量S,计算出对应于每一级压力下土样的孔隙比e,从而绘制出压缩曲线e-P,计算土的压缩 系数a1-2、压缩模量Es,评价土的压缩性。
为了便于应用和比较,通常采 用压力间隔由增加到时所得的压缩 系数来评价土的压缩性。
16.3压缩指标
❖ 压缩模量:是土体在无侧向变形(有侧限)条件下,竖向压应力与竖向应变的比值。
❖ 土的压缩模量可根据下式计算:
ES
1 e1 α
单位: ——压缩模量,MPa。 ——压缩系数,MPa-1;
16.3压缩指标
16.2侧限压缩试验
❖ 加荷方式
按 p=50、100、200、400kPa逐级加荷。
试验结果:
P
P1
es
e0P2P3 荷载源自e1 e2 s2s1
t
s3 变形量 e3 土体厚度
t
16.2侧限压缩试验
❖ 逐级加荷意义
按 p=50、100、200、 400kPa逐级加荷的意义: 在于模拟地基的受力状态。

04第三章土的力学性质

04第三章土的力学性质
第三章 土的力学性质 讲授:张文
单位: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1
第三章 土的力学性质
土的力学性质是指土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性 质。 主要包括:
– 在压应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压缩性---变形 – 在剪应力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抗剪性---强度 – 在动荷载作用下所表现的一些性质。
土的力学性质对建筑物的安全、造价和正常使用影响最大。 土的物理性质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质的变化反 映出来。所以土的力学性质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中最主要的
15
利用压缩系数对土的分类
通常用压力间隔由p1 100 k Pa到p2 200 k Pa时的 压缩系数a1 2来作为判断土的压缩性的标准: 低压缩性土 高压缩性土 a1-2 0.1MPa-1 a1-2 ≥0.5 MPa
-1
中等压缩性土 0.1MPa-1 ≤a1-2 0.5MPa-1
3
– 对于饱和土来说,
孔隙中充满着水,土的压缩主要是由于孔隙中的水被挤出,孔隙体 积减小所引起的。也就是说,饱水土的压缩过程是孔隙水压力的消 散过程。饱水土在一定荷载作用下的渗透压密过程,称为渗透固结。
– 饱和砂土的孔隙较大,透水性强,在压力作用下孔隙中的水很快排出, 压缩很快完成,但砂土的孔隙总体积较小,其压缩量也较小。 – 饱和细粒土的孔隙小而多,透水性弱,在压力作用下孔隙中的水不可 能很快被挤出,土的压缩常需相当长的时间,但其压缩量较大。
24
– (2) Pc>P0 , R>1,称超固结土 是指土 层历史上曾受过的固结压力大于现有土层的自 重压力。如土层在过去历史上曾有过相当厚的 沉积物,而后来由于侵蚀、冲刷、冰川等卸荷 作用,或者由于古老建筑物的拆毁、地下水位 的长期变化以及土的干缩等作用,使土层原有 的密度超过现有土的自重压力相对应的密度, 而形成超压密状态。

地基基础课件:土的压缩性

地基基础课件:土的压缩性
39 150
建筑物长高比7.6:1
47m 194 199
87 175
沉降曲线(mm)
地基变形研究的工程意义 土具有压缩性 荷载作用
地基发生沉降
一致沉降 差异沉降 (沉降量) (沉降差)
荷载大小、性质
土的压缩特性
土的特点 (碎散、三相)
地基厚度
建筑物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 影响结构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建筑物基础由 于地基出现的 压缩变形而产 生的竖向变位
土体的特点:散粒体
▪ 塑性变形 • 大孔隙消失 • 接触点颗粒破碎 • 颗粒相对滑移 • 扁平颗粒断裂
体应变主要由孔隙体积变化引起 剪应变主要由土颗粒的大小和排列形态变化引起
土体变形的机理
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压缩量的组成
1.土颗粒的压 2.缩土中水的压
占总压缩量的1/400不到,忽略不计。
习要点 主线:地基土一维压缩问题
工程中的假定
主要难点 不同条件下地基总沉降量计算
地基沉降引起工程事故的典型范例
墨西哥城 某建筑
几百年前曾 是 古湖泊、 后来 逐渐干 涸、填 埋 深 度 达 200 多 米的沉积盆 地上。有人 形 容这样地 基为 “大碗 中装上果 冻” 。
基础沉降及不均匀沉降
地基基础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计算
内容
1. 土的压缩性及其指标 2. 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3. 地基土的应力分布 土层自重应力 基底压力(接触压力和附加压力) 地基附加应力 4.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5.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了解)
本章特点
有一些较严格的理论 有较多经验性假设与公式
强调物理意义与实际应用 学
高160米,共35层,结构从12层开始朝西倾斜角度达18度,为意大利比萨 斜塔倾斜度(3.97度)的5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应力面积法 —— 规范方法 1.计算原理
应力面积法是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推 荐使用的一种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方法,故又称为规 范方法。应力面积法一般按地基土的天然分层面划分计 算土层,引入土层平均附加应力的概念,通过平均附加
应力系数,将基底中心以下地基中 zi-1~zi深度范围的
(一)教学要求:
第三章土的压缩性及地基变形
本章研究土的压缩性及其指标的确定。掌握固结试验确定压缩性指标,
判定土的压缩性。土最终沉降量的计算。要求掌握按分层总和法计算最
终沉降量;了解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土最终沉降量的计算。要求
掌握按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量;了解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5、土的固结度:饱和土在某一时间的固结程度称为 固结度. 饱和土承受荷载作用的瞬间,土中的 压应力全部由孔隙水来承担,此时产生于孔隙 水中的应力称为孔隙水压力或超静水压力,荷 载作用一段时间后,孔隙水由于渗透而逐渐排 出,超静水压力逐渐变小,土粒骨架开始受力, 作用于土粒骨架上的应力称为有效应力,有荷 载作用产生的附加应力,当时,土的固结已经 完成。
二、地基沉降的实用计算方法 (一)分层总和法 1.计算原理 分层总和法一般取基底中心点下地基附加应 力来计算各分层土的竖向压缩量,认为基础的
平均沉降量s为各分层上竖向压缩量 si之和。 在计算出 si时,假设地基土只在竖向发生压缩
变形,没有侧向变形,故可利用室内侧限压缩 试验成果进行计算。
2.计算步骤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固结试验测定土的压缩性指标;按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量;
固结、固结度的概念。
难点:固结实验及压缩性指标;按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量;饱和粘
性土的单向渗透固结理论。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土的压缩性及压缩性指标
一、土的固结与固结度 1、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性。 2、土体被压缩的原因 (1)土粒本身被压缩 ----------一般工程压力下,压缩 量极其微小 (2)土体中水和空气被压缩 (3)孔隙体积减小:孔隙中的水、气体被排出 3、实质:土颗粒之间产生相对移动而靠拢,使土体孔 隙减小。 4、土的固结:土的压缩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的, 与时间有关的压缩过程称为土的固结。对于不同土层时 间长短不同,粗粒无粘性土,变形可在短时间内完成; 透水性小的饱和粘性土,其变形达到内压缩试验(又称单向固结试验) 土的室内压缩试验亦称固结试验,是研究土压缩性的
最基本的方法。 2. 试验结果表示方法 根据压缩过程中土样变形与土的三相指标的关系,可
以导出试验过程孔隙比e与压缩量H 的关系.
3.压缩指标 (1)压缩系数 a (2)压缩指数Cc (3)压缩模量Es
4. 土的应力历史 目前工程上所谓应力历史是指土层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 中所形成的先期应力状态以及这个状态对土层强度与变 形的影响。
第二节 地基沉降计算
一、引言 弹性理论法计算地基沉降是基于布辛奈斯克课 题的位移解,其基本假定为地基是均质的、各 向同性的、线弹性的半无限体;此外还假定基 础整个底面和地基一直保持接触。需要指出的 是布辛奈斯克课题是研究荷载作用于地表的情 形,因此可以近似用来研究荷载作用面埋置深 度较浅的情况。当荷载作用位置埋置深度较大 时(如深基础),则应采用明德林课题 (Mindlin)的位移解进行弹性理论法沉降计算。
附加应力按等面积原则化为相同深度范围内矩形分布时 的分布应力大小,再按矩形分布应力情况计算土层的压 缩量,各土层压缩量的总和即为地基的计算沉降量。
3. 沉降计算深度的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