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鄂教版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意有错误的一项是()A.旁骛(wù)亵渎(xiè)恪尽职守(kè)B.庸碌(lù)扶掖(yè)重蹈覆辙(zhé)C.狡黠(xiá)滞碍(zhì)咬文嚼字(jué)D.拮据(jié)栈桥(zhàn)精血诚聚(jù)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虔诚恻隐口头禅冥思暇想B.迷惘深邃金箍咒越俎代庖C.迁徙游弋儒子牛相得益彰D.铿锵狼藉里程碑格物致知3.下列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4.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是浙江宁波人,其名字源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B.星期天,我和同学去看电影,一进电影院,屏幕上就出现《夏洛特烦恼》五个大字。
C.“我陪你”是最温暖的话;“我爱你”是最浪漫的话;“有我在”是最实在的话。
总之,都是女人最爱听的话。
D.她反复品味着数学老师的话,不知道老师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繁衍褴褛浮光掠影不计其数B.惬意踌躇探骊得珠新陈代谢C.巍峨铿锵言简意该矫柔造作D.恣睢吝啬融会贯通鞭辟人里6.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凝(líng)望陨(yǔn)落诘(jí)难强聒不舍(guō)B拮据(jū)烙(lào)印亵渎(xiè )味同嚼蜡(jiáo)C腼腆(diǎn)恶劣(liè)气氛(fèn)吹毛求疵(cī)D怄气(òu) 抽噎(yē)狡黠(jié)诲(huǐ)人不倦7.下列对句子主干的提取正确的一项是()A.我市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成功举办了以“运河名城,精致扬州”为主题的城市推介会。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年画村里走了几圈,我很有些感慨。
大地震震垮了村庄,但没有震断年画木板上那些飘逸而又①的线条,几百年来,这些独具特色的线条融进了绵竹民间画家们的智慧,更刻进了他们生命的②与意志。
年画的销量少了,但他们坚守在作坊里劳作不断,因为这是他们祖上的祖上传下来的遗产,是名播华夏的千金万金也难买的宝贵遗产。
画“填水脚”时,因时间短促,容不得细描慢抹,艺人全凭真功夫③,笔锋奔放雄健、神韵十足,别具洗炼、概括之情趣。
“填水脚”以它的天真、质朴、粗犷而成为绵竹年画中的珍品。
A.①坚忍②气度③一锤定音B.①坚实②气概③一蹴而就C.①坚韧②气息③一气呵成D.①坚固②气质③一泻千里2.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浪废庇护(bì)金榜题名脍炙人口(kuài)B.狡黠剔透(tī)进退维谷刚愎自用(bì)C.诘难惬意(qiè)好高鹜远引吭高歌(háng)D.炫耀拮据(jù)矫揉造作锲而不舍(qiè)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3分)A.泗洪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鸟台就坐落在绿荫中。
B.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C.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D.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4.选出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疱官(páo)相公(xiāng )睿智(ruì)顶礼膜拜( mó)B.拮据( jié)孱弱(chán)峰峦(lán)吹毛求疵(Cī )C.绫纱(léng)嗔怒(Chēn )执拗( nìu )气势汹汹(xiōng )D.谮言(zèn)璀璨(càn)牟取(móu)引颈受戮(jǐng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努力倡导读书之风,希望看到同学们课余不会只是无聊地说笑,学校里到处是琅琅的书声。
(“学校”前应添上“听到”)B.整栋教学楼的灯都亮了,隔壁班却还是一片漆黑。
(在“还是”前加“几乎”)C.城市景观花卉的装饰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在“综合素质”后加“的标志”)D.唐诗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把“长期”移到“受到”前面)2.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 (2分)A.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
B.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C.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D.几十年来,作者多次想把心里话向这位知心朋友倾诉,可是都失之交臂。
3.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诘难(jié)陨落(sǔn)强聒不舍(guō)B.妖娆(ráo)创伤(chuāng)味同嚼蜡(jiáo)C.骈进(pián)咀嚼(jué)气吞斗牛(dǒu)D.谀词(yú)襁褓(qiǎng)求神拜佛(fú)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3分)A.基因引发严重精神病解释了精神分裂症,忧郁症及双胞胎患同类精神病比例偏高。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题 鄂教版

第六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90分钟完卷)一、语言基础知识和运用(4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A.则凡可以辟.(pǐ)患者而不为也。
可爱者甚蕃.(fàn)。
B.迁客骚.(sāo)人,多会于此。
陶后鲜.(xiǎn)有闻。
C.以光先帝遗.(yí)德。
邻有短褐.(hè)而欲窃之。
D.所谓无雉兔鲋.(fù)鱼者也。
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B.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C.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D.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之矣,吾不言。
”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B.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斯是..陋室,惟吾德磬。
4.下列各选项中的“以”字与例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引喻失义,以塞中心谏之路也。
A.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吾从北方闻之为梯,将以攻宋。
C.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D.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对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是:这。
丧:丢失,失去。
)B.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故:故意。
苦:使……受苦。
)C.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侮:欺侮。
借:依靠。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谨慎:谨重小心。
寄:托付。
)6.下列各句中停顿处理不当的一项是()(3分)A.八月/秋高/ 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B.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侧(cè)隐杳(yǎo)无消息B.负荷(hé)中流砥(dǐ)柱C.吞噬(shì)言简意赅(ɡāi)D.聘(pìnɡ)请如火如茶(tú)2.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经过我市锲而不舍的努力,中海油气一体化项目终于落户泰州。
B.泰州园博园内,鸟儿翩飞起舞,花儿竞相怒放,鱼儿浮游潜泳,真是美不胜收!C.低保户老王昨天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房后,情不自禁地笑了。
D.华裔篮球新星林书豪膝伤现已痊愈,他很想早点重返球场,和队友们水乳交融在一起。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水清草美的潮河湾,梨花盛开的伊甸园,神奇浪漫的伊芦山,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灌云的游客都朝三暮四,流连忘返。
B.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C.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
D.一连下了好几天雨,这条路上拖泥带水的。
4.选出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A.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B.腐败分子捞钱的本领特别大,但往往冠冕堂皇地喊着一定要廉政。
C.影片《猩球崛起》在各地上映时,票房居高不下,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5.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2分)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
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
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
天是晴的。
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摘自季羡林《登黄山记》)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2.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重荷(hé)苦心孤诣(yì)B.绯(fēi)红阔绰(chuò)惟妙惟肖(xiāo)C.丰硕(shuò)馈(kuì)赠根深蒂(dì)固D.芳馨(xīn)鞭挞(dá)叱咤(zhà)风云3.根据语境,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它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大多呈哑铃状,上小下大,___________。
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非凡的价值。
①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 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 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4.下列语段中加横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傍晚,西边阳光清艳,蓝色的狮嘴花盛开,森林里景天花和芳香的草藤花怒放。
部编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唐诗两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题 鄂教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三重.茅( ) 挂罥.( )塘坳.( ) 布衾.( )庇.护( ) 突兀.( )倚.杖( ) 俄顷.( )广厦.( ) 口燥.( )2.【把握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八 月 秋 高 风 怒 号(2)公 然 抱 茅 入 竹 去(3)秋 天 漠 漠 向 昏 黑(4)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一词多义(1)安⎩⎪⎨⎪⎧安.得广厦千万间(哪里)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向⎩⎪⎨⎪⎧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便扶向.路(旧的,原来的)古今异义(1)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秋季的天空。
今义:秋季)(2)卷我屋上三.重茅(古义:表示多数。
今义: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词类活用风雨..不动安如山(名词用作动词,被风吹,被雨淋)特殊句式(1)倒装句安得广厦千万间。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安得千万间广厦”)(2)被动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由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居无定所的穷苦百姓,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美好愿望。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将记叙、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条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D.这首诗属于古诗中的近体诗。
5.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6.诗人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7.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

初三语文鄂教版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结合句义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为了真理和正义而牺牲自己)B.“差半车麦秸”在游击队里始终连一句救亡歌子也没有学会。
(表示不够数,也就是不够聪明的意思)C.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D.“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为坛而盟,祭以尉首A.徒以有先生也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C.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D.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阔绰(chuò)镌刻(juān)分外(fèn)皮开肉绽(zhàn)B.挑逗(tiǎo)韭菜(jiǔ)邂逅(xiè)面面相觑(qù)C.解剖(pōu)地壳(qiào)呜咽(yàn)磷次栉比(jié)D.逞能(chěng)腆着(tiǎn)悼念(dào)好逸恶劳(hào)4.选出对《格列佛游记》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3分)()A.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之一,小说抨击了当时议会、司法等方面的黑暗,揭露了英国统治者的殖民政策,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特色。
B.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 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90分钟完卷)一、语言基础知识和运用(4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A.则凡可以辟.(pǐ)患者而不为也。
可爱者甚蕃.(fàn)。
B.迁客骚.(sāo)人,多会于此。
陶后鲜.(xiǎn)有闻。
C.以光先帝遗.(yí)德。
邻有短褐.(hè)而欲窃之。
D.所谓无雉兔鲋.(fù)鱼者也。
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B.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C.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D.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之矣,吾不言。
”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B.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斯是..陋室,惟吾德磬。
4.下列各选项中的“以”字与例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引喻失义,以塞中心谏之路也。
A.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吾从北方闻之为梯,将以攻宋。
C.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D.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对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是:这。
丧:丢失,失去。
)B.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故:故意。
苦:使……受苦。
)C.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侮:欺侮。
借:依靠。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谨慎:谨重小心。
寄:托付。
)6.下列各句中停顿处理不当的一项是()(3分)A.八月/秋高/ 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B.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7.文本解读。
(8分,每空2分)①《鱼我所欲也》中作者所阐明的观点是:,实践这个观点的历史人物有:(举出三人)。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言警句是:,你的理由是:8.模仿下列括号里的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别致的描述,在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以形象地描述最后一个数。
(3分)①10000-0(万无一失)②1000²=100×100×100(千方百计)③1/100()9.综合性学习试题。
以重庆为龙头的三峡库区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靓丽,文章风流,素为海内瞩目。
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库区人民正致力于打造“库区文化”。
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库区文化”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1)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特产等角度来拟写。
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4分)栏目一:点击历史名人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栏目三:栏目四:(2)在“栏目一”中,需要介绍库区的文化名人。
请从下列备选的库区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示例所选人物除外),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化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
(50至100字)(4分)备选历史名人:芭蔓子、屈原、秦良玉、卢作孚、邹容、何其芳、聂荣臻示例:何其芳,重庆万县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预言》,散文集《还乡杂记》等,以其独特的气质和风格在在现代诗歌史上别树一帜。
(3)在“栏目二”中,需要宣传库区的名优特产,如丰都的仙家豆腐乳、涪陵的榨菜、武隆的羊角豆干、白市驿的板鸭、江津的花椒、合川的桃片等、奉节的脐橙等。
请选择你所熟悉的一种库区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
(不超过20字)(3分)二、阅读(60分)(一)阅读有关诸葛亮的两则文言文,完成10至16题。
(24分)【甲】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
②[曹丕]曹操之子。
③[大事]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
④[嗣子]此指刘禅。
嗣:继承。
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
⑥[敢]谦词。
有冒昧的意思。
⑦[股肱(gōng)]比喻辅佐之臣。
⑧[效]献出,呈献。
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
⑩[事]侍奉。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由是..感激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若嗣子可辅.11.用现代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12.阅读文言文,需要勤查工具书。
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属”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属以后事”中的“属”字。
(只需填序号)()(3分)属:①zhǔ,连接。
②zhǔ,委托,交付。
③隶属,归属。
④亲属。
⑤类。
13.你认为【乙】文具体说明了【甲】文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
(3分)14.“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同志确立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请摘录选文中的句子来形容他当时的处境。
(3分)15.从甲文第一段文字中可以提炼出的一个成语故事是:,这个个成语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是:。
(3分)16.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点?结合你所了解的诸葛亮的事迹说说理由。
(4分)(二)阅读《爱莲说》,回答17至20题(20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4分)②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3分)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却将它放在了结尾,其目的是。
(3分)18.第一段的两个“独”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4分)19.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一般人都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3分)20.与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含义不相一致的一首诗是()(3分)A.现代·范承祚《白莲》:悄悄碧池水生花,面如敷粉洁无暇。
出身污泥竟不染,里表清白均属她。
B.现代·齐白石《题画秋荷》:不染污泥迈众芳,休嫌荷叶太无光,球来犹有残花艳,留着年年纸上香。
C.现代·朱诚《咏荷》:冲出污泥顶骄阳,风吹雨打亦何妨?纵然夺得玉容去,留却莲子溢清香。
D.元·丁鹤年《竹枝词》: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
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1至24题。
(16分)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窝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很很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21.这段文字选自《儒林外史》,刻画的主要人物是:;它主要采用了手法来达到讽刺的效果。
(4分)2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分)①揩.揩眼泪②两茎.灯草23.作者刻画严监生主要从、角度进行描写。
严监生临死时念念不忘的是:,这件事充分揭示了他的本性,使他成为文学画廊中一个不朽的形象。
(4分)24.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没有一下子就让赵氏来说?(4分)三、作文(50分)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的爱你/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满文军的一首《懂你》,催人泪下,唱出对天下所有母亲无尽的爱。
其实,当我们哼唱这首歌的时候,眼前还会浮现其他的形象。
请以“懂你”为话题,自由创作,写成文章。
不少于600字。
答案:第六单元1.A 2.C 3.C 4.C 5.B 6.D 7.①舍生取义;如;文天祥、岳飞、杨靖宇……;②“故天将……其所不能”;人在磨练中成长,战胜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事业;(言之成理均可) 8.百里挑一 9.(1)示例:饱览风景名胜探寻民风民俗(2)示例: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以其特立独行的节操、浪漫的精神气质和独特“楚辞”文学形式对后世的文人和文学都有重大影响。
(3)示例:(1)不吃仙家豆腐乳,枉到鬼城走一遭。
(2)听川江号子,吃涪陵榨菜。
10.①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②因此③拜访④辅助 11.①只求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贵②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