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PPT课件_1

合集下载

2024版贝尔面瘫

2024版贝尔面瘫

2024/1/29
19
05 康复训练与生活质量改善
2024/1/29
20
康复训练方法介绍
2024/1/29
面部肌肉锻炼
01
通过特定的面部肌肉锻炼,如皱眉、闭眼、鼓腮等动作,增强
面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物理疗法
02
采用热敷、冷敷、按摩等物理手段,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面部
肌肉紧张和疼痛。
针灸治疗
03
运用针灸方法刺激面部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面神经功能
• 诊断标准:依据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额纹消失、睑裂变宽、鼻 唇沟变浅变平、病侧口角低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等即可做出 临床诊断。闭目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称Bell 征阳性。
2024/1/29
6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与引 起周围性面瘫的其他 疾病相鉴别
腮腺炎、肿瘤、下颌 化脓性淋巴结炎等。
2024/1/29
1可能,患者应 定期随访,注意面部保暖和避免
过度疲劳以降低复发风险。
社交障碍
面瘫可能导致患者面部不对称, 影响社交活动,需关注患者心理
健康并提供必要支持。
预防措施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避 免面部长时间受冷风吹袭;保持 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发病原因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绝大部分患者无任何征兆,多数患者与面部受风寒有关。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 眉、闭眼、鼓嘴等动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绝大多数为一侧性, 双侧者甚少。
2024/1/29
4
临床表现及分型
• 临床表现 • 急性起病,数小时或1~3天症状达到高峰,病初可伴耳后耳内疼痛。 • 一侧面部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变平,病侧口角低垂,示齿

bell麻痹医学PPT课件

bell麻痹医学PPT课件

14
诊断及鉴别诊断
• 本病根据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周围性面瘫,诊断并 不困难,需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 1.吉兰巴雷综合征 多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有对称性四 肢迟缓性瘫痪和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有特征性的蛋白— —细胞分离。(患者脑脊液中蛋白增高但白细胞计数和其 他均正常 ,这种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一般要到起病后第二 周才出现。) • 2.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常并发耳 源性面神经麻痹,也可见于腮腺炎,肿瘤和化脓性下颌淋 巴结炎,常有明确的原发病史及特殊症状。
15
• 3神经莱姆病 为单侧或双侧面神经麻痹,常伴有发热, 皮肤游走性红斑,常可累及其他脑神经。
16
治疗
• 治疗原则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 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1.药物治疗 ①皮质类固醇:急性期尽早使用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 松10——20毫克每天,7——10日为一疗程。口服泼尼松 30毫克每天,顿服或分2次口服,连续5天之后在7——10 天内减量。减轻面神经炎症和水肿。 ②B族维生素:维生素B1,100毫克,维生素B12,500 微克,肌内注射,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③阿昔洛韦:亨特综合症患者可口服0.2克,每日5次, 连服5-10日。

由于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单侧(对侧)皮质核束支配,一侧上 运动神经元受损,可产生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和对侧舌肌瘫痪,表现为病灶 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低垂并向病灶侧偏斜,流涎,不能做鼓腮露齿等动作,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称为核上瘫。
8

当一侧面神经核的神经元受损,可致病灶侧所有的面肌瘫痪,表现为额横纹 消失,眼不能闭,口角下垂,鼻唇沟消失等;一侧舌下神经核的神经元受损, 可致病灶侧全部舌肌瘫痪,表现为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侧,两者均为下运动 神经损伤,称为核下瘫。

第二节 一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第二节  一面神经炎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17感源自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8
3
病因和发病机制
❖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 ❖ 一般认为由于部分面神经位于面神经管内有限空
间,多种原因即免疫变态反应造成面神经水肿肿 胀,受面神经管所限而遭压迫,轻者神经受压髓 鞘损伤,重者压迫造成不同程度神经损伤,轴索 变性;较轻者水肿解除,神经再生,功能部分或 全部恢复,重者轴索损伤重且持久,则轴索严重 变性,再生差造成功能恢复差,留下严重后遗症 。
11
治疗要点
❖理疗 急性期可用局部红外线照射﹑超短波透热﹑ 茎乳孔周围热敷﹑局部按摩等,有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的作用。
12
针灸
❖ 急性期不宜使用,以免引起继发性面肌痉挛。恢 复期可选用,取穴太阳﹑下关﹑颊车﹑地仓等穴 位。
13
功能锻炼 ❖恢复期可嘱患者对镜做皱眉﹑举额﹑闭眼
﹑露齿﹑吹口哨﹑鼓腮等动作,并辅以按 摩瘫痪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
8
辅助检查
❖ 在发病后1~2周内进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 查,可依神经损害情况提供预后信息。
9
治疗要点
❖ 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和水肿消退,加 速面神经功能恢复。
10
治疗要点
❖ 药物治疗
发病之初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给予强的松 30~60mg/日连服5~7天,逐渐减量停药,或用 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5 天后改用强的松口服,渐减量至每日5mg,疗程 以2周为宜。可配合使用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

面神经炎PPT精选课件

面神经炎PPT精选课件

茎乳孔
指茎乳孔以上 面神经管内段 面神经的急性
非化脓性炎症。
颅神经疾病中面神经病变所致的面神经麻痹症状最常见;
周围性面瘫中40%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率26~34/10万人,患病率258/10万人。 2
发病机制
血管痉挛
骨管壁
面神经循环障碍
结缔组织
动脉
静脉
神经外膜
管内水肿嵌压
面神经
吹口哨不能 (口轮匝肌、颊肌无力)
同时查体可见:同侧角膜
21
22
23
24
一侧表情肌瘫痪
Hunt syndrome:
•乳突、耳后和耳内疼痛
•外耳道及耳廓部位疱疹
•同侧唾液、泪腺分泌障碍
•听觉过敏
•舌•前听2觉/过3味敏觉减退或消失 •患•侧舌表前情2/肌3瘫味痪觉减退或消失
7
面神经分支与分布
8
面 神 经 分 布 区
9
面神经:第七对颅神经(混合神经)
1、运动神经纤维:占大部分,支配面部表情肌
2、感觉神经纤维 (1)一般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耳后皮肤 (2)鼓索神经:支配味觉 (3)镫骨神经:支配听觉
3、副交感神经纤维 (1)支配泪腺 (2)支配唾液腺
10
上半部(核上部): 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
我们今天要探讨的:
内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 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判断 重点: – 周围性面瘫的查体表现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判断 难点:面神经不同部位损害的临床表现
1
概述
内耳门
面神经管示意图 facial nerve tunnel
面神经管 面神经
特发性面神经 麻痹又叫面神 经炎或Bell麻 痹(Bell palsy)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
(2) 检查时应要特别注意确认临床症状出现的急缓。
(3) 注意寻找: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病变表现(特别是脑桥小 脑角区和脑干),如眩晕、复视、共济失调、锥体束征、听力下降、面部 或肢 体感觉减退;
是否存在耳科疾病的表现,如外耳道、 腮腺、头面部、 颊部皮肤有无疱疹、感染、外伤、溃疡、占位性病变等;
注意有无头痛、发热、呕吐。
(4) 注意询问既往史,如糖尿病、卒中、外伤、结缔组织病、 面部或 颅底肿瘤以及有无特殊感染病史或接触史。
四、鉴别诊断
所有面神经麻痹患者中,70%左 右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0%左 右为其他病因所致,如: • 吉兰-巴雷综合征 • 多发性硬化 • 结节病 • 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 颅后窝肿瘤或脑膜炎 • 神经莱姆病
Hale Waihona Puke 五、治疗一)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对于所有无禁忌证的 16 岁以上患者,急性期尽早口服使用糖皮
质激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尽快恢复,改善预后。 通常选择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口服,30~60 mg/d,连用 5 d,之后于 5 d 内逐 步减量至停用。 发病 3 d 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
五、治疗
二)、眼部保护 当患者存在眼睑闭合不全时,应重视对患者眼部的保护。建议根据情况选择滴眼 液或膏剂防止眼部干燥,合理使用眼罩保护,特别是在睡眠中眼睑闭合不拢时尤 为重要。 三)、外科手术减压 关于外科手术行面神经减压的效果,目前研究尚无充分的证据支持有效,并且手 术减压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手术减压的时机、适应证、风险和获益仍不明 确。 四)、神经康复治疗 可以尽早开展面部肌肉康复治疗。常结合中医康复采用针灸和理疗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石门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田周林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PPT【10页】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PPT【10页】
5、针刺疗法
6、局部按摩、面肌功能训练
7、注意保护角膜,戴眼罩,预防性滴氯霉素 眼药水或睡前涂红霉素眼药膏。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通常于起病1~2周后开始恢 复,2~3月内痊愈。约85%病例可完全恢复, 不留后遗症。但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者则预 后较差,有的可遗有面肌痉挛或面肌抽搐。
1、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3天内达到高峰。 2、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多于女。 3、周围性面瘫: 病侧不能作皱眉、闭目、示齿、鼓
腮等动作。 A、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 B、眼裂变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
时显露出白色巩膜,称为Bell征阳性; C、患侧鼻唇沟变浅 D、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E、口轮匝肌瘫痪使鼓气、吹口哨时漏气。 4、茎乳突孔以上面神经受损影响到鼓索支时尚有舌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炎)
一.概念
又称特发性面神麻痹或Bell麻痹(Bell’s palsy),指面神经管内段(茎挛、肿胀受压造成面神经缺血引起周围性 面瘫。
耳颞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三叉N节
膝膝NN节节

本 观
面 神
五.治疗
1、激素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连续7-10天。
2、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d,连续7~10天。烟酸、复方丹 参片。
3、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维生素B1、B12,胞二磷胆碱 ,辅酶Q10等。
4、理疗:1~2周后行物理疗法,在茎乳孔附近可行 热敷、红外线照射、直流电离子导入及超短波等 。
前2/3味觉障碍。
面瘫的鉴别
四.鉴别诊断
1、复发性面瘫-口唇水肿综合征:又称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MRS)。主 要表现周围性面瘫、口唇周围为主的面部 水肿和舌表面皱褶三方面。儿童和青年期 发病,预后良好,病因不明,无特效疗法。

面神经炎(BELL麻痹-亨特综合征)

面神经炎(BELL麻痹-亨特综合征)

病 因 、病 理
• 面神经炎病因未明。由于骨性面神经管只能 容纳面神经通过,所以面神经一旦缺血,水肿必 然导致神经受压。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 等均可导致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神经缺血, 水肿出现面肌瘫痪。

另一个就是面神经管是一狭长的骨性管道, 这可能是面神经炎发病的内在因素。有人推测: ①可能因面部受冷风吹袭,面神经的营养微血管 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所致。②与病毒 感染有关。但一直未分离出病毒。③近年来也有 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反应。
• 此病预后比贝尔氏面瘫差,自愈的患者不 及30%,大部分患者通过保守治疗都不能 恢复原状,需要早期手术。 • 本病需早期诊断,并在起病1周内及时采 用高效抗病毒剂、大剂量激素和微波治疗; 合理、系统、规范的治疗,是提高疗效、 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状的发生的关键。
总结
• 面神经炎和亨特综合症都是面神经的周围性麻痹, 但有区别:1.损伤部位不同,面神经炎多在靠颅 外的茎乳孔,亨特综合症则在靠颅内的膝状神经 节;2.病因不同,面神经炎多为受风寒血管痉挛 致面神经缺血、水肿,亨特综合症是带状病毒感 染,除面神经麻痹外,可出现外耳道或鼓膜疱疹, 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等;3.治疗上,除面神经 炎的常规治疗外,对亨特综合症应加抗病毒药和 免疫调节剂,如阿昔洛韦、丙种球蛋白等。
病理
• 面神经炎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 轴索变性。以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部分尤为显著,目前主要有两 种学说:①脱髓鞘学说:认为Bell麻痹主要由病毒引起。单纯性 疱疹病毒可能是Bell麻痹的重要病因,病毒潜伏在三叉神经节、 其他脑神经如膝神经节和脊神经感觉神经节,经过并不清楚的方 式病毒被激活,在神经节内复制,并避开了循环抗体的攻击。病 毒复制中对神经节的损伤引起神经功能降低。临床上出现面部、 咽部、头部和颈部的感觉迟钝。麻痹是由于炎症引起了 面神经炎,使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充血肿胀,由于面神经管 是一种骨性的管道,肿胀的面神经在固定的空间内受到面神 经管的挤压,引起面神经嵌压性损伤。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ppt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ppt

急性脊髓炎
Acute Myelitis
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 的急性横贯性损害。其特点为受损 平面以下肢体瘫痪、各种感觉缺失 和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植物 神经功能损害。
按不同的病因可分为感染后脊 髓炎,疫苗接种后脊髓炎,脱髓鞘 性脊髓炎,坏死性脊髓炎和副肿瘤 脊髓炎。
病因不清
病理改变:以胸3~5最为多见,其次为颈段、腰段。 肉眼:受损节段脊髓肿胀、质软,软脊膜充血, 切面见灰、白质界限不清。 镜下:软膜和脊髓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 炎细胞浸润;灰质内神经细胞肿胀、碎裂、消失, 尼氏小体溶解,白质中髓鞘脱失,轴突变性,胶 质细胞增生。
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 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 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 疫病。
流行病学:年发病率:0.6~1.9/10万人 男>女,
见于任何年龄
欧美国家:16~25岁,45~60岁;我国以儿童、青
壮年多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与病毒介导的免疫有关
临床表现
1、病前1~4周感染史 2、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2W达高峰 3、运动障碍:对称性四肢驰缓性瘫 4、感觉障碍:主观
辅助检查
1、CSF:WBC正常或轻度增高,pro正常或轻 度增高。 2、电生理检查:VEP:正常
SEP:阴性或波幅明显减低 MEP:异常 EMG:失神经改变 3、影像:MRI髓内点片状长T1长T2
诊断与鉴别
诊断: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鉴别: 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脊柱结核及转移性肿瘤 脊髓出血


1、药物:①激素②免疫球蛋白③抗生素 ④维生素⑤α-甲基酪氨酸 2、护理 3、康复
解剖
面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四种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面肌的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针刺疗法
-
10
6、局部按摩
7、注意保护角膜,戴眼罩,预防性滴氯霉素 眼药水或睡前涂红霉素眼药膏。
-
11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通常于起病1~2周后开始恢 复,2~3月内痊愈。约85%病例可完全恢复, 不留后遗症。但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者则预 后较差,有的可遗有面肌痉挛或面肌抽搐。
-
12
-
4
耳颞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三叉N节
标Leabharlann 膝膝NN节节本观 察
面 神 经

茎 乳 孔

翼腭N节 眶下神经
上牙槽神经 后支 颊 神 经 舌神经
下颌下N 节
颏神经
-
5
二.病因
原因尚未明了 1. 有人推测可能因面部受冷风吹袭,面神经
的营养微血管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 缺氧所致。 2.也有的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但一直未分 离出病毒。 3.近年来也有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反应。
第三节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炎)
-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诊断、治 疗。
2、熟悉面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
-
2
神经系统组成
-
3
一.概念
又称特发性面神麻痹或Bell麻痹(Bell’s palsy),指面神经管内段(茎乳突孔内)的急 性非化脓性炎症。
多因局部吹风受凉后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 挛、肿胀受压造成面神经缺血引起周围性 面瘫。
-
6
三.临床特点
1、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3天内达到高峰。
2、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多于女。
3、周围性面瘫: 病侧不能作皱眉、闭目、示齿、鼓 腮等动作。
A、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
B、眼裂变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 时显露出白色巩膜,称为Bell征阳性;
C、患侧鼻唇沟变浅
D、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E、口轮匝肌瘫痪使鼓气、吹口哨时漏气。 4、茎乳突孔以上面神经受损影响到鼓索支时尚有舌
前2/3味觉障碍。
-
7
面瘫的鉴别
-
8
四.鉴别诊断
1、复发性面瘫-口唇水肿综合征:又称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MRS)。主 要表现周围性面瘫、口唇周围为主的面部 水肿和舌表面皱褶三方面。儿童和青年期 发病,预后良好,病因不明,无特效疗法。
2、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以眼轮和口 角抽搐较著。
-
9
五.治疗
1、激素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连续7-10天。
2、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d,连续7~10天。烟酸、复方丹 参片。
3、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维生素B1、B12,胞二磷胆碱, 辅酶Q10等。
4、理疗: 2周后行物理疗法,在茎乳孔附近可行热 敷或红外线照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