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面瘫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面瘫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面瘫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硬、麻木、疼痛等。
风热型面瘫
中医认为,风热型面瘫是由于风邪 和热邪共同作用所致。这种类型的 面瘫通常表现为面部肌肉松弛、无 力、流口水等。
气血瘀阻型面瘫
中医认为,气血瘀阻型面瘫是由于 气滞血瘀所致。这种类型的面瘫通 常表现为面部肌肉疼痛、麻木、僵 硬等。
03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具有疏风散邪、 解表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进 行内服,如牵正散、小活络丹等。
护措施。
保持口腔清洁
饭后及时漱口,避免食物残渣 滞留,以免引发感染。
眼部护理
经常清洁眼部,避免长时间看 电视、电脑等,减少眼部疲劳

刺激性食物。
预防面瘫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 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加强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 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手法按摩
通过按摩面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常用的手法有揉 法、捏法、推法等。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吸附于患处,以舒筋活血、祛风散寒。常用的穴位有太阳 、阳白等。
04
面瘫的日常护理和预防
日常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面部温暖
避免冷风、冷水等刺激,冬季 外出时可以戴口罩、围巾等防
THANKS

注意保暖
避免面部受到寒冷刺激 ,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
要注意保暖。
保持心情愉悦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过度焦虑、紧张等不良
情绪的影响。
05
案例分析和结论
成功治疗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李某,男性,35岁,因左侧面部肌肉瘫痪就诊。经过中 医针灸和中药治疗,一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半年后基本恢 复正常。

《面瘫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面瘫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精品文档
行针手法
• 1.提插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
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使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 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一般来说,提插幅度大, 频率快,刺激量就大;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 小
• 2.捻转法;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
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
• (二)治法
• 贴敷药物:分2组。1、麝香2克,全蝎1.5克,白胡椒1.5 克,白花蛇1克,蜈蚣1条。共研细末。2、川芎、当归各 500克,黄连600克,植物油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炼至 滴水成珠,加黄丹360克,搅匀,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 后,加入天牛粉286克,搅匀,分摊于纸上配,每帖膏重2 克。
• 3.面瘫急性期,面神经处于水肿状态,不宜灸,3天 后才宜施灸。
• 4.施灸后,面部毛孔张开,应注意避风。
精品文档
穴位敷贴治疗面瘫
• (一)取穴
• 主穴:分3组。1、阳白、四白、牵正、地仓;2、下关、翳 风;3、阿是穴。 配穴:颊车、太阳、大椎、大迎、 瞳子髎。 阿是穴位置:共九个刺激点。第1点在患侧 内颊膜部咬合线上,相当于第二臼齿相对区,在此点前后 0.5厘米处各为1刺激点,然后在咬合线上下约0.5厘米的 平行线上各选和前3点相对应的刺激点6个。
精品文档
• 进针深度与角度 • 1.直刺;针体和腧穴皮肤约呈90°左右针刺角度刺
入的方法。适用于攒竹 下关 颊车 阳白 合谷 足三里
• 2.平刺;针体与腧穴皮肤约呈15°左右针刺角度刺
入的方法。适用于面三穴。
• 3.深度;面瘫1向颊车透刺,进针2.5寸;面瘫2向颧
穴透刺,进针2.5寸;面瘫3向四白穴透刺;进针1.5寸, 针选用3.0寸针,尽量顺着面部肌纤维走向进行透刺。

面瘫病 ppt课件

面瘫病  ppt课件
ppt课件 7
针灸治疗面瘫的原则和特点:

针灸治疗原则:
宜分期结合辨证,对症治疗,急性期、亚急性期以风寒外 袭或风热侵袭辨证为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以痰瘀阻络, 气虚血瘀或阴虚生风辨证为主。 治疗方法的选择:病程在 3 个月内的患者,轻度面瘫可采 用针灸治疗或联合西药治疗,重度面瘫采用针灸联合西药 治,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宜以针灸治疗为主。

ppt课件
8

选穴处方特点:以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和辨证取穴为特点, 宜选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刺灸法特点:宜以毫针刺,艾灸,电针或穴位注射等为主, 且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刺灸方法的联合应用为主。 治疗时机:针灸宜尽早介入面瘫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发展,缩短临床痊愈时间,提高疼痛和流泪等伴随症状缓 解率。
ppt课件
12
贝尔面瘫后遗症期的针灸治疗



后遗症期是指发病 6 个月以上未完全康复的面瘫,以头针 刺,毫针刺和局部透穴电针疗法并用,配合 TDP 照射及西 药,多法并用,中病即止,不宜一味追求强刺激。 具体治疗方案 治则:补益气血,疏通经络 主穴:头针运动区下 1/3 区,患侧地仓,颊车,头维,悬 厘,神庭颌发,太阳,阳的,颧髎,健侧下关,双侧合谷, 太冲,三阴交,足三里。 辨证配穴:同恢复期Leabharlann ppt课件
9
面瘫病急性期的针灸治疗

治则: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 主穴:患侧地仓,颊车,阳白,下关,双侧合谷。 对症配穴:头痛:太阳 皱额,蹙眉差:攒竹,丝竹空 耳鼻不能:迎香 眼睑闭合不全:晴明,瞳子髎,鱼腰 人中沟歪斜:水沟 唇沟偏歪:水浆 永齿不能:巨髎 耳鸣、耳聋:听会 乳突部压痛:翳风,完骨

面瘫pptppt课件

面瘫pptppt课件
病程延久,口角反牵向患侧,形成"倒错" 现象。
为什么歪向患侧?
患侧肌肉萎缩
鉴别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
上半部(核上部) 接受双侧皮
质延髓束纤维支 配。
下半部(核下部) 接受对侧
交叉过来的皮质延 髓束纤维支配。
核上性损伤-中 枢性面瘫
核上性 口角歪斜 眼裂以下单侧支配
核下性损伤周围性面瘫

2.蔡圣朝采用分期论治面瘫法。急性期(发病一周 内),远距离取穴和健侧取穴针刺为主并温和灸患 侧翳风穴。远距离以健侧合谷、双侧足三里、双侧 风池为主,近部取健侧下关、地仓为主穴。温和灸 多在针刺后进行,用固定式熏灸器灸翳风穴约0.51小时,每天治疗1次。恢复期(2周至2个月)多用 透刺。患侧太阳透下关,颊车透地仓,口角偏斜重 加人中、承浆,额纹消失重和眼脸闭合不全加用阳 白透鱼腰、印堂。以上均用28号2.5-3寸毫针。远距 离取健侧合谷、双侧风池,每天1次,每次约0.5h, 间隔10min运针1次,平补平泻,针后熏灸同上。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症,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 发生口眼喎斜,亦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概述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可因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 痉挛、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 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亦有因 病毒感染引起非化脓性炎症所致。
至于脑中风引起的中枢性面瘫与本病病 理虽然不同,但可参照本病治法进行治疗。
1、以阳明经为主 2、局部选穴+远端选穴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7
阳白
颧髎 颊车
四白 地仓
治疗
1.刺灸法
治则: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面瘫医学PPT课件

面瘫医学PPT课件



四、病因病机

本病致病原因,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
阳明少阳脉络, 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 缓不收而发病。 西医认为,本病是由面神经炎症引起。由于局部营 养神经的血管因受冷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 肿、受压迫而发病。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也可产生 面神经肿胀、受压、血循环障碍而至神经麻痹。



4.保护角膜,注意带眼罩,左氧氟沙星液滴眼液 滴 眼外用 tid或盐酸金霉素眼膏 涂眼 bid。 5.抗病毒:利巴韦林0.3-0.5 ivgtt bid或阿昔洛韦 0.5 或更昔洛韦 0.25-0.4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4-6 天后改阿昔洛韦片口服。
按语

面瘫的治疗方法较多,早期综合治疗(病程 在1~3月以内),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 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有关,肌电 图可作为面神经损伤程度的辅助检查。一般 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 毒所引起的面瘫(如亨特面瘫),效果较差。 如果3个月至半年内不能恢复,多留有后遗 症。

二、临床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 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症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
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 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 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 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 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 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面瘫的中医治疗》课件

《面瘫的中医治疗》课件

中医治疗面瘫的原理
1
攻下方补上
首先保证患者的肝、脾、肺、胃、肾等脏腑功能平衡,再通过按摩、针灸、推拿等功法,搜 查患者体内的穴位,治疗面瘫。
2
引出风湿
中药和艾灸通过热导可以增进血液、营养物质的流动,导引出体内的风湿湿邪,并减轻患者 的所患面瘫病症。
3
祛风化瘀
手法和气功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面部的运动功能,促进血液、气血的流通,使面瘫患者得 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面瘫是一种传统疗法,使用中药和针灸对身体有益,无副作用。患有面瘫的患者可以接受中医治疗。 如需求医咨询,建议您到正规医院进行面瘫治疗。
某公务员的面瘫自我治 疗经历
该公务员因工作压力大而得 了面瘫,开始通过自我按摩 和食疗治疗,效果不佳,后 来得到了中医调理,拥有一 次健康的面瘫治疗。
所有面瘫患者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避免吃辣、油腻、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每日注 意面部清洁,保持愉快、放 松的心情,并加强面部按摩 来提升面部血液循环。
中医治疗面瘫的注意事项
医务透明化
反复治疗
寻找正规医院,避免假冒伪劣医 疗机构或人员诱导患者接受治疗。 了解患者治疗的详细过程和使用 的中药和针灸力,使其面 瘫得到治疗,并且不再失控。
治疗期限
面瘫的治疗周期时长因人而异, 根据正常恢复情况,建议治疗期 限为一个星期。
结论和建议
《面瘫的中医治疗》PPT 课件
面瘫是面神经麻痹症的俗称,中医疗法是一种传统疗法。本课件将为大家介 绍面瘫的中医治疗过程。
中医治疗的概述
中医治疗通过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增强组织功能和代谢能力,以维护机体的 平衡和健康。 面瘫不同于其他病症,需要由懂得中医治疗的医师来针对病情进行辨治。
什么是面瘫?

面瘫-针灸治疗ppt课件.ppt

面瘫-针灸治疗ppt课件.ppt
54
3、耸鼻训练 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 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 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 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 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 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 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 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 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 的口角偏斜运动。
53
1、抬眉训练 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 额肌额腹的运动。在失用型、轻、中度 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 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 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 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 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 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 时可用示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 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 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56
【思考题】
1.什么叫( 面 瘫 )“ 倒 错 ” 现 象 ? 2.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如何鉴别。 3.简述面瘫的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57
▪ 足三里 ▪ 三阴交 ▪ 合谷 ▪ 外关 ▪ 内关 ▪ 尺泽 ▪ 曲泽
58
45
▪ 温针灸法: 适用于风寒型及正虚型。取颧髎、下关、曲 池、三里、外关、合谷等穴,行温针灸;或 悬灸面部。注意防烫伤。
46
▪ 拔罐疗法:
适用于风寒型和正虚型。用小号火罐行面部闪罐。 以温热舒适、不留罐印为度。注意防烫伤。
47
▪ 穴位注射: 取患侧阳白、四白、颊车、地仓, 太阳、牵正、下关、迎香、翳风及 曲池、足三里,选维生素B12或加兰 他敏注射液,面穴0.2-0.3ml/穴, 体穴1~2ml/穴。每次取2~3穴注射, 隔日一次。适用于各型各期。

面瘫授课课件(详细介绍面瘫)共31张

面瘫授课课件(详细介绍面瘫)共31张
负责面部的感觉传导,包括痛觉、触觉和温度觉等。
面部感觉的特点
面部感觉灵敏,能够迅速感知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
运动传导通路及功能
面神经运动传导通路
负责面部肌肉的运动控制,包括表情 肌和咀嚼肌等。
运动功能的重要性
面部运动功能对于表情表达、咀嚼和 吞咽等生理活动至关重要。
03 面瘫检查方法与评估指标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面瘫授课课件(详细介绍面瘫)共31 张
目录
• 面瘫概述与基础知识 • 面部神经解剖及生理功能 • 面瘫检查方法与评估指标 • 面瘫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面瘫概述与基础知识
定义及发病原因
定义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 痹,是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 肌肉瘫痪的一种疾病。
03
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面部,提高药物渗透性和治疗效果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手段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促进 面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
推拿治疗
运用手法作用于面部肌肉和穴位, 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心理治疗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减轻 焦虑和压力,促进康复。
效果评价标准和随访观察
家属支持
社会资源整合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共 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整合社会资源,为患者提供就业、教育等 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授课内容总结回顾
01
02
03
04
面瘫的定义、分类和症 状表现
面瘫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面瘫的诊断方法和标准
面瘫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神经炎
肌肉纵缓 不收
经筋失于 濡养
中医病机
正气不足 脉络空虚
眼 部:足太阳膀胱经筋为“目上冈”
足阳明胃经筋为“目下冈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
口歪为此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风寒导致的面神经血管痉挛, 局部缺血水肿,压迫面神经,神经营养缺乏 ,引起面神经变性而发病。
三、面瘫的辩证——分型 辨证分型
风寒
风痰型
风热型 气血不足
1. 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 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 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 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 脉浮数。 3. 风痰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 ,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作头重如蒙、胸 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 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 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 或细弱。
• 后期可酌情使用电针、刺络拔 罐、穴位注射等。
• 愈前期可患侧健侧同刺。
四个注意: • 注意面瘫发病经过的询问及鉴别诊断
。 • 注意面瘫的分期针灸治疗。 • 注意针刺手法、针灸方法选择。 • 注意辨证调护的指导。
五、面瘫的其他治疗
适用于恢复期 及病程较长者。
电针
适用于风寒型及 气血不足型。
温针
颧髎
地 仓 颊车
四、面瘫的针灸治疗
针刺方法: 阳白透刺鱼腰、攒竹、丝竹空; 地仓透刺颊车或透牵正; 迎香透刺上迎香或四白; 颊车、牵正透刺太阳或迎香; 四白、太阳、牵正直刺; 颧髎、翳风、合谷直刺。
四、面瘫的针灸治疗
随证加减: • 风寒证加风池; • 风热证加曲池; • 抬眉困难加攒竹; • 鼻唇沟变浅加迎香; • 人中沟歪斜加水沟; • 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 体虚者加足三里。
三、面瘫的辨证要点
发病初期
恢复期或 病程较长
风寒型
兼有风寒表证 多有面部受凉史
风热型 气血不足
兼有风热表证 多继发于感冒发热
兼见面色淡白, 神疲头晕等症
四、面瘫的针灸治疗
• 治法:
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 穴位:
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穴 为主,手足少阳经穴为辅。 太阳、阳白、地仓、颊车、合 谷、下关。
适用于恢 复期期。
穴注
其它治疗
适用于风寒型 和气血不足型
拔罐
适用于早期 或恢复期。
敷贴
皮肤针
适用于各 型各期
五、面瘫的其他治疗
• 皮肤针法:
轻叩患侧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地 仓、颊车、牵正。局部微红为度。后期可使轻微 出血,再用小火罐吸拔5~8分钟,至局部微紫为 度,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各型各期。
五、面瘫的其他治疗
• 温针灸法: 适用于风寒型及正虚型。取颧髎、下关、曲 池、三里、外关、合谷等穴,行温针灸;或 悬灸面部。注意防烫伤。
五、面瘫的其他治疗
• 拔罐疗法:
适用于风寒型和正虚型。用小号火罐行面部闪罐 。以温热舒适、不留罐印为度。注意防烫伤。
五、面瘫的其他治疗
• 穴位注射: 取患侧阳白、四白、颊车、地仓, 太阳、牵正、下关、迎香、翳风及 曲池、足三里,选维生素B1、维生 素B12或加兰他敏注射液,面穴 0.2~0.3ml/穴,体穴1~2ml/穴。每次 取2~3穴注射,隔日一次。适用于各 型各期。
五、面瘫的其他治疗
• 敷贴疗法: 取患侧太阳、颊车、地仓、颧髎、牵正、下关、 阳白等穴。
• 将马钱子锉粉末约1~2分,撒于胶布上,贴于穴位 处,5~7日换药1次;
• 或蓖麻仁捣烂加麝香少许,取绿豆粒大一团,贴 敷穴位上,3~5日更换1次;
• 或白附子研末,加冰片少许做面饼,贴敷穴位。 每日1次。适用于早期或恢复期。
面瘫
一、概述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 疾病。 中医又称“口僻”、“吊线风”、“歪嘴风” 等。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 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
★相当于西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见于 Bells麻痹; Hunt麻痹:疱疹病毒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三、面瘫的辩证——临床表现
(一)症状
1、突然发病,常于夜间发病。 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 3、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 4、患侧耳后、耳下、面部疼痛,舌
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 5、或伴流泪、流涎。
三、面瘫的辩证——临床表现
(二)体征:
1、额纹变浅消失; 2、眼睛闭合不良,眼裂变大; 3、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4、人中沟歪、露齿时嘴角歪向 健侧。 5、蹙额 、皱眉、吹口哨、鼓 颊困难。 6、患侧面肌挛缩,口角歪向病 侧的 “倒错”现象(久病)
操作要点
• 针刺手法应轻柔,防皮下出血。 • 透穴切不可穿透皮肤,以免增加痛感、
感染及患者恐惧感。 • 注意缓慢起针,并按压2-3分钟。
针灸治疗要点
• 初期宜轻刺浅刺,手法不宜过 重过强,可配合温针、悬灸、 梅花针叩刺,慎用电针。
• 恢复期可取透穴刺法,手法柔 和,可加灸法、穴注、梅花针 等方法。手法多行平补平泻法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病因病机
风热之邪
气血痹阻
风寒之邪
四、面瘫的针灸治疗
攒竹、鱼腰
四白、阳白 局部取穴,疏调局部经
地仓透颊车 气,温经散寒。
颧髎
翳风 ──祛风散寒
手少阳三焦经,深层为面神经出颅之处,急性期面神经水肿针刺 手法宜轻或加灸以温经散寒
合谷、下关──通经活络
为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 气,祛风通络
阳白
鱼腰 攒竹
四白
面瘫的诊断要点:
(一1侧)面起颊病、突耳然内,、辨春耳证秋后为分完多型骨,处常的有疼受痛寒或史发或热有。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 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 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 听觉过敏,多泪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颅脑CT平扫示无异常。(与中枢性面瘫 相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