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研中国史论述题(05年之前各名校真题)
各校_历年历史考研简答与论述

历年考研真题分析(一)中国史部分42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主要贡献(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简答)43论王莽。
(北京师范大学1999简答)44论述汉武帝(南京大学2004年论述)45简述秦朝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
(河南大学2006年简答)46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变化(05年人大论述)47简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华东师大01复试简答)48简述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华东师范大学97 简答)49试评汉初刑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河北大学2003年论述题)50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里,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视为“秦、汉间为天地—大变局”、结合赵氏的这一看法,请你论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汉初社会的影响。
(华东师大02复试简答)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2005年华东师大简答)51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2001简答)5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1999论述)53简述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评价(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54汉武帝曾先后数次迁徙郡国强宗大族于关中,是何缘故?并请进一步分析西汉一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华东师大00复试论述)5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经济措施(河北大学2003年论述题)56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主要推行了哪些措施?各有什么作用?(南京大学1995年简答)57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及其作用(00年浙江大学论述)58汉武帝时期西汉与匈奴和战关系论述(04年兰州大学论述)59汉武帝财政改革措施以及后果评价(05年北大论述)60简述汉光武帝刘秀加强统治的措施及作用。
(南开2002年简答)61简述东汉田庄经济。
(河南大学2006年简答)62简述东汉田庄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
(河南大学2001年简答)63论述二汉对西域的经营(06年西北大学论述题)64汉代中央官制基本结构与特点。
(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简答)65评清议和党锢(北大01简答)66试述东汉后期的统治危机及其原因(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论述)五魏晋南北朝32试论诸葛亮(兰州大学2002年试题)33论曹操。
考研历史学(中国史)各校历年真题分布

历年考研真题分析(一)中国史部分一中国历史的开端1氏族公社(河南大学2001年)2母系氏族社会(06年北大)3良渚文化(05年人大)4良渚文化(南京大学2001年)5良渚文化(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6二里头文化(兰州大学2001)7二里头文化(06年西北大学)8红山文化(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9禅让(北京师范大学1999)二夏商西周1殷墟(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2殷墟(南京大学1996年)3井田制(05年北大)4武王伐纣(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5武王伐纣(兰州大学2002)6盘庚迁殷(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7夏商周断代工程(华东师大00复试)8“夏商周断代工程”(武汉大学2001年)9国人干政(兰州大学2001)10国人(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11太康(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12侯伯公(西周)(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13周公旦(华东师大09复试)14少康中兴(华东师范大学98)15共和行政(00年浙江大学)16共和行政(05年华东师大)17亳(06年北大)18宗法制(华东师范大学2002 )19宗法制度(河南大学2001年)20宗法制度(河南大学2006年)21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简答)22周初分封情况以及对分封制度的评价(06年北大论述)23论述西周蕃封建卫的内容及其影响(06年西北大学论述)24周初分邦建国的大体情况以及历史作用(05年华东师大简答)25西周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北京师范大学1999简答)26介绍商代铜器的种类,并举例说明其制造技术与艺术价值(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三春秋战国1孔子(南京农业大学2001)2老子(北师大2004)3荀子(河北大学 2008 )4管仲(北大)5李悝(04年兰州大学)6庄子(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7商鞅变法(南京农业大学2001)8商鞅变法(武汉大学2003年)9商鞅变法(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10卿大夫(厦门大学2000)11长平之战(厦门大学2001)12葵丘之盟(厦门大学2002)13葵丘之会(05年北大)14百家争鸣(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15百家争鸣(厦门大学2002)16合纵连横(兰州大学2002年试题)17合纵连横(99年浙江大学)18胡服骑射(华东师大01复试)19胡服骑射(北京师范大学1999)20三家分晋(华东师范大学2001)21初税亩(2001年北大)22马陵之战(01年浙江大学)23上计(华东师大02复试)24上计(01年浙江大学)25上计(03年兰州大学)26弭兵(06年西北大学)27弭兵之会(03年兰州大学)28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各校以前真题集萃

北大2003年中国通史:名词侯伯公(西周),谶纬之学,支移和折变,万斯同,士家制,满铁,张闻天,《筹办夷务始末》和《古史辨》简答4选3,有诗经中的一句话(好象是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从史官到史馆的演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晚清新政的研究状况,评价陈独秀论述也是4选3,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特征,隋唐以后赋役制度的演变,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军阀问题,中国人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历程。
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的名词有合挥,进步党,福州船政学堂,端方,《校颁庐抗议》,咨议局,大题有下面几种形式,都是选做其中一题,30分论述(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外交政策的转变,李鸿章的外交政策评析,晚清留日学生的历史贡献),评价著作的学术价值(《海国图志》,《周恩来年谱》,严复所译8部西方名著,《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介绍研究成果(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定位,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破裂,抗美援朝战争),40分论述(49至56中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活动评析,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通史试题一、名词解释(8选6)殷墟、新莽、甲申政潮、扫清灭洋、湘江评论、金圆券、邓演达、一边倒二、简答题(4选3)1、列举魏晋时期的五部史书,并选其中一部进行评价2、民国时期的新军阀混战3、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4、评述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三、论述题(3选2)1、中国近代史的线索2、明清文化3、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北京师范大学1999硕士入学中国通史试题一、简论题(每题l O分,共计40分):1.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 魏晋玄学的特点及在当时的影响。
3.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以及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4.宋代编纂的“四大部书”及其价值。
二、综述题(结合史实,论述下列问题,并谈出白己的看法,每题30分,任选2题,共计60分。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国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中国史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世袭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察举制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D. 军事征服答案:B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子夜》答案:D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其主要作用是什么?A. 减轻赋税B. 增加人口C. 土地改革D. 促进商业发展答案:A6.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7.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A. 东北抗日联军B. 华北抗日根据地C. 华中抗日根据地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下列哪个条约不是清朝末年签订的?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重复项,应为其他条约)9.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哪个城市召开?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武汉答案:B10. 下列哪位科学家不是“两弹一星”元勋?A. 邓稼先B. 钱学森C. 钱三强D. 华罗庚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__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制2.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他从长安出发,最终到达了________。
答案:印度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其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宝船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
答案:南书房5.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________。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题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4. 简答题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共和行政正确答案: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逐渐趋于衰落。
到周历王(前877~前841年在位)时期,由于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于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后,宗周一片混乱。
于是周公、召公临时主持政事,收拾残局,号称“共和行政”,又称“周召共和”。
2.党锢之祸正确答案:东汉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一部分开明的官僚、太学生及郡国生徒,为挽救东汉政权,反对宦官专权,双方斗争愈演愈烈,最终爆发了“党锢”事件。
“党锢”事件总共有两次。
桓帝时,李膺与陈蕃、王畅等合作打击宦官,引起了宦官集团的嫉恨。
延熹九年(166年),宦官派人诬告李膺与太学生及郡国生徒朋比为奸,惑乱朝廷。
桓帝遂诏令全国,逮捕“党人”,收执李膺等二百余人。
第二年,又赦免“党人”,但却禁锢终身,即终身不得为官。
这就是第一次“党锢”。
永康元年(167年),桓帝死,灵帝继位,大将军窦武辅政。
窦武与陈蕃合作,起用被禁锢的“党人”,密谋铲除宦官集团,后因事泄被害。
之后宦官集团又先后两次大肆奏捕“党人”,李膺等百余人皆死在狱中,其他受牵连者有六七百人。
熹平五年(175年),下诏规定,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五服以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这是第二次“党锢”。
这次党锢持续了十几年,直到184年黄巾大起义后,东汉政府才宣布赦免“党人”,起用他们去镇压农民起义。
3.慧能正确答案:是佛教禅宗南宗的创立者,其主张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认为“本性(人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人们要想成佛,不必去习诵烦琐的佛经,也不必长期修行,只要向自己心中寻求就可以了,只要在一刹那间领悟到净土就在自己心中,即可顿悟成佛。
南宗的主张简单速成,最后战胜了北宗,慧能取得了禅宗法嗣六祖的地位,南宗成为禅宗正宗。
历史学考研史论述题

历史学考研史论述题What is a classic? It takes about 100 years to become a classic.历史论述题中国史部分:1、简述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2、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其有什么特点?3、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4、国民党1928年第二次北伐述评。
5、评析中共《五四指示》6、华北事变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7、试评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
8、分析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9、评述清末立宪。
11、有人说,1937年是中国现代化的特殊起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与评论?12、概述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13、分析、评论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原因。
14、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启动的思考。
15、以一个早期的洋务运动企业为例,简述洋务运动的成功和失败。
16、简述中共八大的主题及其历史功绩。
17、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18、简评二十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
19、简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及其对中国国内外政策的影响。
20、简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1、建国初期整顿经济的措施及其意义。
22、从史官到史馆的演变23、20世纪80年代以来晚清新政的研究状况24、评价陈独秀25、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特征26、隋唐以后赋役制度的演变27、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军阀问题28、中国人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历程29、汉代中央官制基本结构与特点。
30、唐宋法律制度的演变。
31、清前期的民族政策。
32.试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33、试围绕中国古代史上的某一种或几种科技发明,以断代为例,简要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或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状及局限性.15分34试结合中国古代历史上几次大规模人口南迁,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问题的认识.35、试就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和主要史实进行比较,并对其历史意义予以评述.36、自西汉到北宋以至明清,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试围绕某两个主要的时段进行比较,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37、论西晋占田制的实行及其意义.38、论隋文帝的改革及其影响.39、论明太祖惩治贪污整顿吏治的措施与效果.40、简述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41、清朝设置了哪些特别行政区采取了哪些不同于内地的管理办法42、武帝时西汉与匈奴和战关系述论.43.简述1938年10月前正面战场三次会战44.试述“改组派”的主要活动45.试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原因及意义25'46.列强干涉中国近代政治的主要方式.47.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脉络及其影响.48.抗战到解放时期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49.1854-1861太平军与湘军争夺天京上游的主要阶段及战局特征.50.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例,分析改革与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51、李鸿章的外交政策评析52、晚清留日学生的历史贡献53.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定位,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破裂,抗美援朝战争54、49至56中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55、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活动评析56、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57.康熙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作出的贡献58.简谈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59.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分析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0.简述隋唐帝国与东亚国家的关系61.简述中国发起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依据.62.简述郡县制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演变.63.概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贵族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64、试述两汉与隋唐在选官制度上的异同.65、为什么要到1860年之后中国才会发生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西方学习的早期现代化运动,请进行分析和阐述.66、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分共”之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也随之转入低潮.有人评论这一结果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国共关系之“当初”与“今日”的理解,并解释何以会从“当初”走向“今日”67、有学者认为,大量的农业和聚落考古的研究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此说能否成立,请论述之.68、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中国国内外政治的一个转折点,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69、试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70、11—13世纪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请概要述之.71、试析中古社会门阀政治的形成和衰落的主要原因.72、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后国民党对日本的政策的变化及主要原因.73、比较唐代都城和宋代都城在建筑上的主要区别,并说明中国古代都城变化的主要特点以及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74、义和团运动除了反洋教的原因之外,还是中国社会其他引述综合作用的结果,试分析这些因素有哪些义和团失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都有哪些75、分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建国方针、共产党建国方针以及中间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实质.76、汉武帝曾先后数次迁徙郡国强宗大族于关中,是何缘故并请进一步分析西汉一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77、王安石变法,有的痛加诋毁毁,有的曲为辩护,或说都未免有偏.此说是否合理,请结合具体史实作一分析.78、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就“中华民族”问题发表演讲,提出了“多元一体”这一概念.费老说:“中华民族这个词是指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他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中华民族的主流是许许多多分散独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请你结合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谈谈你对费孝通先生这一观点的理解.30%79、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史学着作廿二史札记里,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视为“秦、汉间为天地—大变局”、结合赵氏的这一看法,请你论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汉初社会的影响.80、从制度设置的立意精神和实际操作上比较汉唐时期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的得失以及客观效果.81、从公元二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相对落后的十五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学术界着名的‘李约瑟难题’.请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82、简述周初“封邦建国”的大体情况及其历史作用.82、简述南朝“寒人掌机要”的现象及其历史背景与影响.84、简述明代王守仁的“心学”理论.85、简述满洲八旗制度的组织形式及其历史演变.86、说出中国近代史上中英有关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87、简述清末中国新式教育的确立.88、论华北事变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9、简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90、1901年辛丑条约订立之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状况分析.91、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后中国面临的局势和前途的分析和说明.92、简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特点.93、洋务运动又可以理解为中国近代早期的现代化运动,试从中国当时的国内外背景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94、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定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试就1900年之后的中国政局及社会状况的变化,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95、张学良生前说,西安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请用历史事实说明这个“逼”字.96、简论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97、试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98、分析评述晚清督抚权力上升的原因和表现.99、评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100、1949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着重讨论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移.全会指出,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和共产党合作的小资产阶级、自由资产阶级及代表人物,必须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管理和建设城市的关键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会议要求全党用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根据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1949年党的工作重心战略转移的评价.分析、评述辛酉政变.30分第二题:材料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化中国家政府的稳定取决于它进行农村改革的能力”;“农村的角色是可变的:它或是充当稳定的源泉,或是充当革命的源泉.”——亨廷顿材料之二:“农民革命的主要原因,从来就是农民社会与上层阶级在制度上的联系过于脆弱,以及这种关系具有剥削性特征.”——巴林顿·摩尔请你联系亨廷顿和摩尔的观点,看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和政权建设的意义.第三题:“北洋末期的国民革命是一场具有社会革命性质的政治大革命.建立在一定社会变革基础上的民众的政治动员是一场政治大革命的前提.一般来说,民众的政治动员是两个过程的结果:一是在一定社会变迁基础上民众自身社会政治心理变迁的结果;二是某种社会政治集团或势力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二新兴的社会政治集团或势力动员民众参政的结果.”请你结合自五四至五卅时期的社会发展史实,解读以上这段文字.2006年论述题1、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你认为这个转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表述谈谈你的看法.101、论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学术上的争鸣.102、中间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103、列举十部有关少数民族的史着.104简述黄遵宪史学.106司马迁、班固史学之比较.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并比较其发展模式的异同.世界史:1试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2简述新航路开辟三次重大活动发生的时间、抵达地点、代表人物及大致的行经路线.3列举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主要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并概述其核心观点.4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几个阶段政权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18、19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兴盛引发了哪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促成哪些不同类型的反应6论析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条件、主要成果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考试科目:7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三杰的名字及代表作品两部8黑奴贸易的过程及影响9简述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10、罗马帝国晚期的宗教、民族政策12、雅尔塔体制的影响13,用学过的知识说明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作用.14分析柯立芝繁荣的主要表现及内在缺陷.1516、苏联三十年代外交的利弊得失17.迄今为止,农业文明占据人类文明史的时间最长,分析农业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18“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试从亚洲史、欧洲史、非洲史各举一例,署名这是一天永恒的历史规律,并剖析其内涵.1997年世界通史19简述英、法、德三国启蒙运动特点.2006年世界近现代史20试分析暴力革命在近代欧美历史上的作用 1999年欧美近现代史21谈谈你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看法 2000年欧美近现代史22试述英、法、美、德、俄工业革命道路的异同 1997年欧美近现代史23试比较德国与俄国的现代化进程,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2000年欧美近现代史24试比较欧洲和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 2002年欧美近现代史25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与历史价值 1999年欧美近代史概述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覆灭的过程,并加以分析比较 1996年欧美现代史26评论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影响 2000年欧美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发展的新特点 1998年欧美近现代史27试从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说明世界格局多极化演变的长期过程.1996年世界通史28.试各举出1898年和1998年或1997年三个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事件应举出6个,寻找个事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尽管已相隔百年,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或说明历史本身的力量.1999年世界通史29从历史上这一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次序是怎样形成的并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999年世界通史30有学者认为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或太平洋世纪,谈谈你的认识 1998年亚非拉近现代史31简述近现代世界史上民粹主义含民众主义2006年世界通史-简答32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新保守主义经济改革 2006年世界通史-论述33试析西方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006年世界近现代史34试析近代初期白银流通对世界不同地区包括中国造成的影响.2006年世界近现代史35简论东南亚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异同,兼评“10+3”模式的发展前景.36试比较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与拉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1997年亚非拉近现代史37东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有哪几种基本类型是举例说明每一类型的内容和特点38试评东亚发展模式 1999年亚非拉近现代史39东亚、拉美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异同及原因 2004年世界近现代史40欧洲入侵前,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6分41欧洲入侵后到殖民主义崩溃13这段时间内亚洲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的动力22分42殖民主义崩溃后,亚洲各1国取得了显着的发展,试述其发展现状及趋势43分评“亚洲价值观”.2006年世界近现代史44殖民主义的统治对亚非国家发展的影响 2001年亚非拉近现代史45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000年亚非拉近现代史46从历史上这一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次序是怎样形成的并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999年世界通史47试论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001年亚非拉近现代史48有位学者提出这么一种说法:“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请你结合战后亚非拉历史谈谈对这一论断的看法 2002年亚非拉近现代史49罗荣渠先生在其力作现代化新论中将世界各国现代化历程划分为内源型和外源型两大类,它们之间的差别之一在于后一类型的现代化进程中政府的作用要重要得多.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并请以你所知的具体史实来论证你的看法.2000年世界通史50论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51、试述现代文明及其形成过程52、比较东南亚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异同并评述10+3模式的特点53罗马贵族与平民的起源.2004年世界通史54试析下列四君主皮西特拉图、恺撒、屋大维、君士坦丁当政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2002年世界通史55论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兴起的原因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2003年世界通史56评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并比较其异同.2003年世界古代史57比较荷马—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史学思想.2001年世界古代史58结合学术动态,分析罗马帝国初期社会稳定发展原因.2006年世界通史-简答59试从历史上基督教文、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儒家文明的相互关系,评价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1996年世界通史60分析西欧中世纪教会对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社会阶级关系的看法.2000年世界通史61试比较12世纪西欧文化发展与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及意义40分2005年世界通史62试论述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与中世纪宗教文化传统的关联.2001年世界通史63述天主教中七项圣礼的宗教含义2001年世界古代史64由"十字军东征"这一事件评述东西方关系2003年世界古代史65试分析欧洲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慈温利、加尔文教义的异同及其活动的历史影响66、1066年威廉的诺曼征服对英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1996年世界中古史67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创造了那些文明1998年世界中古史68奥斯曼帝国是如何兴起的它的军、政体制有何特点1996年世界中古史69、由“十字军东征”这一事件评述东西方关系70、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概念、进程和影响71、试论拿破仑战争对德国的影响2002年欧美近代史72为什么德意志的统一是以普鲁士为中心,而不是奥地利为中心来完成73、为什么德国的统一是以普鲁士为中心来完成的这一事实对以后德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001年欧美近代史74评述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其国内政策1997年欧美现代史75联邦德国是怎样建立的又是怎样恢复全部国家主权的1998年欧美现代史76评述第一次柏林危机的产生背景、经过和影响1996年欧美现代史77述评从阿登纳到勃兰特时期德国外交政策1999年欧美现代史78德国新东方政策的“新”的历史含义2002年欧美现代史79比较德国两次统一的历史条件2005年世界近现代史80比较分析阿登纳和戴高乐的对美政策 1999年欧美现代史81简述18世纪启蒙思想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其原因.82论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001年世界通史83集克伦威尔和罗伯斯庇尔于一身的拿破仑波拿巴创立了一种什么样的统治形式这种84统治形式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002年世界通史85试分析1815-1830年的法国历史 1998年欧美近代史86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历史地位 1997年欧美近代史87分析法兰西第二帝国历史地位.2006年世界通史-简答88评价战后初期至60年代法国外交政策的几次重要变化 2001年欧美现代史89比较分析阿登纳和戴高乐的对美政策 1999年欧美现代史90英法小农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历史命运,试析其历史根源及影响2004年世界通史91试述英国“圈地运动”的发展过程.为什么说它是发生在英国的一场“土地革命”92以英国为例,说明殖民侵略、掠夺对宗主国经济、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93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确立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关系 1996年欧美近现代史94英国是怎样组织反法同盟的原因是什么2004年世界近现代史95东欧的“农奴制再版”发生于何时并分析其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96试评述加富尔的历史作用 1996年欧美近代史97近代奥地利后为奥匈帝国历史演变的基本内容 1997年欧美近代史98试比较12世纪西欧文化发展与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及意义40分2005年世界通史99试论述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与中世纪宗教文化传统的关联.2001年世界通史101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概念、进程和影响2003年世界古代史102试分析“三十年战争”的历史作用 1999年欧美近代史103简述现代文明及其创立过程.2003世界通史104扼要谈谈资本主义世界革命的三次浪潮2003欧美近现代史复试105试说明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的主要矛盾 1996年欧美近代史106结合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与理论,对以下有关法西斯主义的性质的三种说法发表你的见解:A.“法西斯主义是垄断资产阶级公开实行专制独裁和恐怖统治的专政形式和政治思潮”.B.“德国法西斯政权同苏维埃政权在极权主义上并没有什么不同”.C.“法西斯主义是一种运用反个人主义和推崇集权制衣开促使经济落后的社会现代化的尝试.2001年世界通史107举出20世纪50-6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三种群众性社会运动,并对其作出评价 2002年欧美现代史108试以历史事实来说明实现欧洲统一的前提条件 2001年欧美近现代史109现代西欧联合的历史条件2003年世界近现代史110试论1800年前中国文化向西欧传播的主要途径,主要内容及其在欧洲诸国近代化中所起作用.2006年世界通史-论述111分析克里木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俄国的影响2002年欧美近代史112围绕着农奴制改革问题,在俄国文化界发生过哪些重要争论产生过哪些重要派别其重要观点是什么2000年欧美近代史113试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002年欧美近代史114试分析泛斯拉夫主义的思想与活动 1998年欧美近代史115概述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及其对美苏关系的影响 1997年欧美现代史116谈谈苏东剧变及其历史教训1999年欧美近现代史117简述18世纪启蒙思想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其原因.2000年世界118如何评价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2000年欧美近代史119为什么说美国南北战争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 2001年欧美近代史120评述美国内战后的重建工作 2005年世界近现代史121试析美国社会进步主义改革的内容和性质 2002年欧美近代史122评述三十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 1998年欧美现代史123试比较罗斯福的“新政”和杜鲁门的“公平施政”1996年欧美近现代史124试比较罗斯福“新政”与杜鲁门的“公平施政”1997年欧美近现代史125概述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及其对美苏关系的影响 1997年欧美现代史126举出20世纪50-6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三种群众性社会运动,并对其作127出评价2002年欧美概述美国总统约翰逊的国内政策1999年欧美现代史128评价尼可松主义 2005年世界通史129“尼克松主义”评介2003欧美近现代史复试130简评美国尼克松政府时期的国内政策.2000年欧美现代史131以里根的经济政策为例评价“新保守主义”2001年欧美现代史131美国在近现代世界历史上扮演过一些什么样的角色试析其原因132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演变述评 2002年欧美近现代史133欧洲入侵前,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6分134欧洲入侵后到殖民主义崩溃这段时间内亚洲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的动力135殖民主义崩溃后,亚洲各国取得了显着的发展,试述其发展现状及趋势136试论述亚、非、拉美诸国在科技、物质财富等方面对西欧工业革命所作的贡献.137试比较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的早期殖民政策与统治方式之异同13818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对非洲的侵略2003年世界近现代史139评英国的殖民统治2004年世界近现代史。
考研历史学(中国史)各校历年真题分布

历年考研真题分析(一)中国史部分一中国历史的开端1氏族公社(河南大学2001年)2母系氏族社会(06年北大)3良渚文化(05年人大)4良渚文化(南京大学2001年)5良渚文化(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6二里头文化(兰州大学2001)7二里头文化(06年西北大学)8红山文化(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9禅让(北京师范大学1999)二夏商西周1殷墟(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2殷墟(南京大学1996年)3井田制(05年北大)4武王伐纣(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5武王伐纣(兰州大学2002)6盘庚迁殷(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7夏商周断代工程(华东师大00复试)8“夏商周断代工程”(武汉大学2001年)9国人干政(兰州大学2001)10国人(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11太康(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12侯伯公(西周)(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13周公旦(华东师大09复试)14少康中兴(华东师范大学98)15共和行政(00年浙江大学)16共和行政(05年华东师大)17亳(06年北大)18宗法制(华东师范大学2002 )19宗法制度(河南大学2001年)20宗法制度(河南大学2006年)21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简答)22周初分封情况以及对分封制度的评价(06年北大论述)23论述西周蕃封建卫的内容及其影响(06年西北大学论述)24周初分邦建国的大体情况以及历史作用(05年华东师大简答)25西周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北京师范大学1999简答)26介绍商代铜器的种类,并举例说明其制造技术与艺术价值(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三春秋战国1孔子(南京农业大学2001)2老子(北师大2004)3荀子(河北大学 2008 )4管仲(北大)5李悝(04年兰州大学)6庄子(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7商鞅变法(南京农业大学2001)8商鞅变法(武汉大学2003年)9商鞅变法(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10卿大夫(厦门大学2000)11长平之战(厦门大学2001)12葵丘之盟(厦门大学2002)13葵丘之会(05年北大)14百家争鸣(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15百家争鸣(厦门大学2002)16合纵连横(兰州大学2002年试题)17合纵连横(99年浙江大学)18胡服骑射(华东师大01复试)19胡服骑射(北京师范大学1999)20三家分晋(华东师范大学2001)21初税亩(2001年北大)22马陵之战(01年浙江大学)23上计(华东师大02复试)24上计(01年浙江大学)25上计(03年兰州大学)26弭兵(06年西北大学)27弭兵之会(03年兰州大学)28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史2005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无效)考试科目:中国现代史一. 名词解释,人物简介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向导》周报2.彭湃3.新生活运动4.宁都起义5.中国远征军6.《共同纲领》7.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8. 《新人口论》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材料:遵义会议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挽救了"左"倾路线所造成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危机,正确地领导了一九三五年的:一二九"救亡运动,正确地解决了一九三六年的西安事变,组织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神圣的抗日战争的爆发.回答问题:(1)上述材料摘自哪一文献(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谈一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2.材料:有的地方把封存的图书都烧了,我看烧的结果就是后悔.应该选择一些旧的书籍给青少年批判地读,使他们知道历史是怎么发展来的.都读新的,哪有那么多要有组织地给他们读一点书,总不能把历史割断吧!否认一切,不一分为二,这是极左思潮,不是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 我看现在要出一批书,要广开言路.读马克思,列宁的书和毛主席的书是主要的,但也要读历史,地理,读哲学.有些青年连世界地理位置,重大历史事件都搞不清楚,知识面越来越狭窄,这不行——摘自《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70—471页(1) 根据材料分析周恩来这段谈话的历史背景.(2) 谈谈你对周恩来这段话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的看法.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1.简要介绍1916—1924年间北洋军阀各派系间的政争,混战状况.2.简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3.概述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文化大革命"起因研究中的主要观点.4.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理论创新及其意义.四.论述题(任选一题,24分)1.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状况,论述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大后方的历史地位.2.结合史实,论述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动态题预测:
美国对华政策
研究状态
研究著作
基本线索
对一本书进行评述
西学东渐过程与东学西渐
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特征
中国近代与列强的关系
世界市场
中日关系
中美关系
中苏关系
中外交流
官修史书
重要理论问题
法典集合
经济重心南移
重农抑商思想(战国汉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尊王攘夷思想
何为“十通”(96南大)
嘉靖倭难的前因后果
简述《宅地法》的内容
《人民宪章》的六点要求
三环外交
简述六五战争
19世纪末德国、英国和法国的社会立法措施并评价其历史意义
试析麦卡锡主义产生的政治下社会根源
1878年柏林会议的结果(98南大)
里夫人民的反帝斗争
尤里卡计划
17世纪三十年战争对欧洲国际局势的影响(99南大)
列出元代修撰的三部正史
十通中清代编修的“四通”指的是
王安石的《三经新义》
《共产党宣言》产生的经过及意义(99南大)
比较16世纪英国与俄国所建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00南大)
李本尔(00南大)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00南大)
犹太民族自迁居迦南到西罗马帝国覆灭在异族的统治下遭受的灾难(00南大)马志尼
法西斯的原意
蒙古西征的具体过程及其对中亚的影响(00南大)
列举英德法不同的现代化道路
列举英国相对衰落的原因
列举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三个重要思想流派
1500年以来几个国际格局的基本内容
二战对人类心理及社会意识的影响
五年内两个史学热点问题的看法
关于六朝的十二部正史并就艺文志和地理志谈谈后人的校补考证
结合家族谈谈婚、宦、学与六朝士族的关系
六朝在中国历史中地位这一问题的看法
简述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
简述1938年10月前正面战场的三次会战
评清末保路运动
试述“改组派”的主要活动
试析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原因及原因
中国戊戌变法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异同点
英国近代逐渐衰落的原因
1919年到1945年美英法德日五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以中国、英国、日本、荷兰两国为例分析近代世界体系的变化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异同
试述自隋到清漠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强大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论“复故爵田宅”的意义
斐扬派执政期间所颁布的反封建法令(98东师)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后果(98东师)
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特点(98东师)
查士丁尼(99东师)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99东师)
近代殖民主义的发生、发展、演变(99东师)
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内容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中的主要理论流派(00东师)
近代理性主义评价
简述蒙巴顿方案的主要内容(00东师)
《论人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国策基准
奥康诺的土地计划
苏加诺综合型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00东师)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凯末尔的法制改革
汉萨同盟的历史地位(01东师)
妥协在1787年宪法中的作用
欧洲列强瓜分“奥斯曼遗产”的原因及后果(02东师)
胡司战争的伟大历史影响
巴尔干半岛民族的觉醒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瓦解(02东师)
近十年鸦片战争史研究综述
林纾
邹容的《革命军》的主要内容及意义(95南开)
塘沽协定对华北政局的影响(95南开)
陈天华
经济史、专门史研究综述及书目
简评“改订新纲运动”(04上大)
简述“山东问题”的由来(04上大)
中国收回海关主权的历程(04上大)
马克思主义
古代史
1、法老建立金字塔的基本原因(01华师)
2、试析古代史上生产较为落后的民族能征服较先进地区的原因,并举两个例子说明(01华师)
3、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和基本表现形式(01华师)
4、婆罗门教育佛教的异同(01华师)
5、斯巴达的阶级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成因(01华师)
中世纪史
中古英法从议会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历史道路,并分析英法专制君主制的历史作用(01华师)
近代史
评价哥伦布(01华师)
《布西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意义(05川大)
谈谈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03陕师)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相当稳定的主要表现(01河南大)
英国议会制的演变
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新特点
中国古代史
关于封建社会的开端,学术界的看法(03陕师)
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的必然性(01河南大)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演变基本线索
重农抑商思想变迁
简论范仲淹(河大)
试论“绍兴和议”
略论中国古代城市市场、区域市场、全国性市场的形成时间和特点(河北大)
试论“明德慎罚”的思想以及影响
论述汉初形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简论两宋民法及其发达原因
试论岳飞
试论宋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
类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举出五种(03陕师)
简述清朝官员考察制度(06河南大)
论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06河南大)
史学研究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03陕师)
小农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分析秦末、唐末农民起义谈谈农民起义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
洪宪帝制与张勋复辟的异同(04华师)
清末保路运动(06华师)
孙中山的护法运动(06安师)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和意义(01河南大)
研究五四运动的最新学术动态与基本史料
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
分析民国政府(1927到1949)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特点
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前国民党、共产党对日对内基本政策
史料价值
史学论文写作的步骤
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成就及代表学者、著作,至少5个专题
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类型,并说明每种的特点
隋唐史的著作十种,史籍十五种
学术界关于牛李党争的各种不同意见
秦汉史的文献和文物考古文献各五种
简述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意义(01河南大)
五部中国现代史著作,重点评述一部
从历史社会角度论述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经验教训
海陵王完颜亮评述(95北大)
弗兰克《白银资本》的“中国中心论”
北魏末年爆发各族人民大起义与孝文帝的改革有没有关系(95北大)
从两税法到地丁合一,这些税收政策形成的原因何在?说明什么问题(95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