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期货市场发展概述(新)

合集下载

期货市场的形成

期货市场的形成

期货市场的形成期货市场的形成第一章期货市场概述第一节期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掌握:期货市场的形成;期货市场相关范畴;期货市场的发展。

一、期货市场的形成1、期货交易萌芽于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欧洲就出现了中央交易场所和大宗易货交易,随之产生了远期交易。

2、期货交易萌芽于远期现货交易:得益于远期现货交易的集中化和组织化3、较为规范化的期货市场于19世纪中期产生于美国芝加哥4、1848年,82位美国商人在芝加哥组建世界上第一家较为规范的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谷物)交易所(CBOT)。

1865年,CBOT推出标准化合约,取代远期合同;同年,实行保证金制度,消除不能按期履约产生的矛盾。

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合约的方式结束交易,不必交割实物。

后来,随着交易所业务的繁荣,专门从事结算业务的结算所也应运而生。

标准化合约+保证金制度+对冲机制+统一结算=现代期货市场确立期货市场相关范畴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期货交易的特征主要掌握: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期货交易与远期现货交易的区别;期货交易与证券交易的区别。

一、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1、合约标准化:期货合约由交易所统一制定,标的物的数量、规格、交割时间和地点都是既定的。

2、场内集中竞价交易:交易所会员场内交易,其余由会员代理3、保证金交易:杠杆交易,高收益高风险,保证金比例一般在5%~15%4、双向交易:可以买空卖空,有买入开仓、卖出开仓、平仓三种选择5、对冲了结:不必交割,提高效率6、当日无负债交易:逐日盯市,需要保障保证金交易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二、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1、市场交易方式发展:即期现货交易——远期现货交易——期货交易2、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三、期货交易与远期现货交易1、期货交易与远期现货交易有许多相似的外在表现形式,现实当中二者易于混淆2、而者同属远期交易,但存在区别:(1)期货交易系标准化合约交易;远期现货交易系非标准化合约交易,由双方协商达成合约的主要内容(2)期货交易可用对冲或到期交割了结,尤其绝大多数期货合约都是对冲平仓;远期现货交易则主要采用实物交收方式(3)期货交易以保证金制度为基础,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风险较小;远期现货交易存在交易与交收的时间差,违约行为常有发生,加之合同不易转让,导致风险较大。

外贸欧洲市场分析

外贸欧洲市场分析

外贸欧洲市场分析随着全球贸易水平的不断提升,外贸市场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

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欧洲市场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本文将对外贸欧洲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潜在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内容。

首先,从市场规模方面来看,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洲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位置。

同时,欧盟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和出口市场之一。

该地区具有发达的经济体,包括德国、法国、英国等,这些国家的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都非常高。

然而,在进入欧洲市场之前,企业需要对竞争环境有所了解。

欧洲市场上存在较高的竞争压力,来自于本土企业和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

特别是在一些成熟行业,本土企业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因此,企业需要具备良好的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此外,了解欧洲市场的行业发展趋势对于企业制定战略决策非常重要。

欧洲市场在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电子商务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同时,电子商务在欧洲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线零售领域。

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及时调整产品和市场定位。

尽管欧洲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挑战和难题。

例如,欧洲地区存在较高的管制措施和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手段。

因此,企业需要了解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确保产品符合对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此外,欧洲市场在文化、语言和消费习惯上存在差异,因此,企业需要对当地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策略。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欧洲市场提供了许多机遇供外贸企业利用。

首先,欧洲市场的消费者具有较高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较大。

其次,欧洲地区的物流和交通网络非常发达,便于商品的流通和物流配送。

此外,欧洲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较高,对于跨国公司和外国直接投资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期货市场发展历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期货市场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和风险管理手段,在近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到现代的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期货市场的起源期货市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荷兰的鸟场,那里的贸易商们以期货合约进行鸟类的交易,并通过购买和出售未来的交付合约来对冲价格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期货交易逐渐进一步发展壮大,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在欧洲迅速传播开来。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货交易所相继在芝加哥、纽约、伦敦等地相继建立,使期货市场得以更为规范化和集中化。

二、期货市场的发展阶段1.早期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早期发展阶段,期货市场主要以农产品为交易品种,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

这些农产品的交易集中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成为全球期货市场的发源地。

早期的期货交易主要依靠现货市场的需求和供应,交易活动相对简单。

2.现代市场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期货市场逐渐扩大到更多的品种,包括金属、能源、货币等。

而且,期货交易所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形成了全球性的期货市场网络。

交易活动也由个体交易逐渐向机构交易过渡,市场参与者包括了银行、投资基金、期货公司等。

三、期货市场的挑战与问题虽然期货市场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1.市场风险管理问题期货市场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存在着风险管理能力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一方面,市场中的交易风险可能会在极端情况下引发金融危机,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

另一方面,投资者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可能超过了市场的承受能力,导致市场波动剧烈。

2.监管与合规问题期货市场的监管与合规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监管机构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创新和发展,以保护市场的公平、透明和有序。

同时,监管还需要控制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不法行为,确保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权益。

欧洲金融市场形势分析

欧洲金融市场形势分析

欧洲金融市场形势分析欧洲金融市场一直是全球投资者值得关注的地区。

特别是在经历了2018年意大利政治危机和英国脱欧不确定性的影响后,欧洲金融市场显得更加分散和复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欧洲金融市场形势。

一、宏观经济环境欧元区经济表现较好。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4%,年增长率为1.3%,这使得欧元区的经济复苏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

尤其是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经济活动已经较快恢复。

在通货膨胀方面,欧元区通胀率略高于欧洲央行的预期目标。

截至2021年6月份的数据显示,欧元区总体通胀率达到1.9%。

尽管欧洲央行相关部门认为这种趋势只是短期波动,但是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加剧,央行可能会考虑调整其货币政策。

二、股市表现在股市方面,欧洲股市的表现与其他主要股指类似,都在2020年年末至2021年初经历了一个大幅上涨后出现了一定回落。

但是相比于美国股市和亚洲股市,欧洲股市的表现略显弱势。

在整个2020年,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6.26%,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7.2%,而德国DAX指数和法国CAC40指数分别仅上涨了3.55%和5.02%。

同时,赋权给香港特区政府的金融市场发展局(SFC)也批准了多个欧洲国家的证券市场运营商在香港开办业务。

这引发了一些投资者对欧洲股市表现的担忧。

但是也有一些欧洲股市的亮点:荷兰AEX指数和瑞士SMI指数在2020年上涨了20.38%和16.55%,在欧洲其他交易所担任市场领头羊。

此外,随着欧盟实施“下一代欧盟计划”(NGEU)的计划在全部成员国内推进,这可能会带来一波实质性的长期经济发展和资本流入。

三、债券市场欧洲债券市场的表现一直是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2020年,由于欧洲央行购买政府债券的政策,欧洲政府债券市场较好地承受了危机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的困境中。

然而,随着欧洲央行逐步缩减这些购买操作,市场上的流动性正逐渐减弱,投资者可能在债券市场中寻找更好的回报率。

外贸欧洲市场分析

外贸欧洲市场分析

外贸欧洲市场分析导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欧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的目光。

本文将对外贸欧洲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潜在机遇和挑战,为企业拓展欧洲市场提供参考。

一、市场概况欧洲地区包括欧盟成员国以及其他与欧盟存在贸易协议的国家。

这个庞大的市场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和庞大的消费人群。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欧洲的GDP总量超过15万亿欧元,年人均消费支出高达2.5万欧元。

欧洲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市场之一。

二、机遇1.贸易便利化欧洲作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便利措施。

欧洲共同市场的建设使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消除,为国际企业提供了更便利的贸易环境。

2.中产阶级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中产阶级的数量不断增加。

他们对品质和服务的要求较高,具有较强的购买力。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欧洲市场提供了广阔的销售机会。

3.消费升级欧洲市场的消费者对于创新和个性化的产品越来越感兴趣。

他们对品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非常关注。

对于那些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企业来说,欧洲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三、挑战1.激烈的竞争欧洲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的目光,各行各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进入欧洲市场之前,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以制定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

2.文化差异欧洲是一个多元化的地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丰富的文化差异。

企业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法律法规,遵守当地的行为准则,以避免文化冲突和法律纠纷。

3.市场前景不确定性欧洲市场受到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市场前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企业需要时刻关注相关的经济指标和政策变化,灵活调整企业的市场策略,以应对市场的风险。

结论外贸欧洲市场作为一个庞大的市场,既提供了丰富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要想在这个市场中获得成功,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市场的特点和规则,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营销策略。

期货发展史

期货发展史

期货发展史一、期货起源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

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大宗易货交易,以及带有期货贸易性质的交易活动。

当时的罗马议会大厦广场、雅典的大交易市场就曾是这样的中心交易场所。

到12世纪,这种交易方式在英、法等国的发展规模很大,专业化程度也很高。

1251年,英国大宪章正式允许外国商人到英国参加季节性交易会。

后来,在贸易中出现了对在途货物提前签署文件,列明商品品种、数量、价格,预交保证金购买,进而买卖文件合同的现象。

1571年,英国创建了实际上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场——伦敦皇家交易所,在其原址上后来成立了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

其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第一家谷物交易所,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开设了咖啡交易所。

1666年,伦敦皇家交易所毁于伦敦大火,但交易仍在当时伦敦城的几家咖啡馆中继续进行。

17世纪前后,荷兰在期货交易的基础上发明了期权交易方式,在阿姆斯特丹交易中心形成了交易郁金香的期权市场。

1726年,另一家商品交易所在法国巴黎诞生。

二、现代意义上期货的诞生和历史上最重要的三大期货交易所1.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现代意义上期货诞生的标志)19世纪30~40年代,美国大规模进行中西部开发,芝加哥因为临近中西部平原和密歇根湖,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所以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重要的粮食集散地。

中西部的粮食先汇集在此,再从这里运往东部。

由于粮食生产有季节性,所以每到粮食收获大量上市时,便大大超过芝加哥当地市场的需求。

但由于当时仓库不足和恶劣的交通运输,使得粮食不能及时运到东部,粮食购销商也因为仓库不足无法大量购买再择机出售。

所以粮食价格一跌再跌。

但是,到了来年春季,粮食短缺,价格飞涨,消费者深受其害,加工企业也因缺乏原料而困难重重。

于是,在供求矛盾的反复刺激下,粮食商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在交通要道旁设立仓库,收获季节从农场主手中收购粮食,来年再发往外地,这样就缓解了粮食供求的季节性矛盾。

欧洲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欧洲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欧洲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标题:欧洲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引言:欧洲股票市场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欧洲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欧洲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1. 多元化的市场特点欧洲股票市场由多个国家的股票交易所组成,每个交易所都有其特定的市场规则和监管制度。

大型的欧洲股票交易所包括伦敦证券交易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巴黎证券交易所等。

这种多元化特点使得欧洲股票市场充满了机会和挑战,同时也增加了投资者的选择。

2. 高度发达的股票市场基础设施欧洲股票市场拥有世界一流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交易系统、结算和清算机构、证券登记机构等。

这些先进的基础设施使得股票交易能够高效进行,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风险。

3. 创新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欧洲股票市场一直致力于创新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

例如,欧洲股票市场是全球最早推出衍生品交易的市场之一,也是最早推出股票期权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市场之一。

此外,欧洲股票市场也积极推动电子交易和高频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的发展。

4. 对外开放的资本市场欧洲股票市场积极引进外资,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

其开放的资本市场不仅为欧洲的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

二、欧洲股票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1. 买方市场和融资渠道的多样性欧洲股票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发行股票融资,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此外,欧洲股票市场的多样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得全球资金能够更好地流动,进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2. 对全球金融稳定的重要作用欧洲股票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欧洲股票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欧洲股票市场的动荡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决策影响力和资本流动的影响欧洲股票市场是全球重要的决策中心之一,许多跨国企业在欧洲上市,其决策对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欧洲市场分析

欧洲市场分析

欧洲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1.1 欧洲市场的背景欧洲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市场成熟、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

在欧洲市场,各国之间存在着较高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欧洲市场对于国际企业来说,是一个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

1.2 欧洲市场的特点欧洲市场的共同特点包括政治稳定、社会福利较高、市场规模庞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高等。

同时,欧洲市场也存在着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对企业进入和拓展该市场提出了挑战。

二、欧洲市场的行业分析2.1 欧洲市场主要行业欧洲市场主要涵盖消费品、汽车、金融、科技等多个行业。

其中,消费品行业是欧洲市场的主要行业之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环保要求高,因此在该行业中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2 欧洲市场行业竞争格局欧洲市场的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受到本土企业和国际企业的竞争。

在消费品行业中,本土企业通常具有品牌优势和消费者认可度,而国际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战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三、欧洲市场的机遇与挑战3.1 机遇•欧洲市场稳定,消费者购买力强;•欧洲积极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市场对环保产品需求增长;•欧洲市场对新技术、创新产品的接受程度高。

3.2 挑战•欧洲市场文化和语言多样,企业进入和推广较为困难;•欧洲市场监管严格,需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欧洲市场竞争激烈,需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

四、欧洲市场市场营销策略4.1 品牌定位在欧洲市场,企业需要根据本土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来进行品牌定位,打造符合欧洲市场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4.2 渠道选择选择适合欧洲市场的渠道,比如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相结合,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4.3 价格策略根据欧洲市场的消费水平和竞争格局,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要考虑市场定位。

五、总结欧洲市场作为一个成熟、发达的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会。

然而,企业进入欧洲市场需要充分了解市场特点和挑战,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期货市场发展概述一、欧洲期货市场发展概述欧洲是期货的发源地,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

1571年,英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场——伦敦皇家交易所,这也是后来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的原址。

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属锡和铜的生产国。

随着工业需求的不断增长,英国开始从国外运输铜矿石和锡矿石回国进行精炼。

为了规避运输期间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英国于1876年成立了伦敦金属交易所,并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金属交易所。

1885年,法国商品期货交易所成立,主要交易白糖、咖啡、可可和土豆等。

20世纪70年代初,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取代了固定汇率制度,利率管制政策也逐渐取消,金融期货应运而生。

英国等欧洲地区金融期货的产生略晚于美国,1982年伦敦才成立了欧洲第一个金融期货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开展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

1986年,以金融期货及期权交易为主的法国国际商品交易所(Marchéà Terme International de France)成立,交易的金融衍生品逐步发展至法国公债期货与期权、巴黎银行同业拆款利率3个月期利率期货及期权、CAC-40股价指数期货、外汇选择权等。

1990年,首个全电子化并以金融期货为主的德意志期货交易所成立,并迅速从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抢回德国国债期货的霸主地位。

至此,欧洲区期货交易所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期货交易所雨后春笋般成立,其中的竞争和规范性必然令人担忧。

到了20世纪90年代,欧洲区交易所开始了并购潮流。

先是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与伦敦期权市场、伦敦商品交易所合并;然后是1998年德意志期货交易所和瑞士期权及金融期货交易所合并成为欧洲期货期权交易所;进入21世纪,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又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里斯本、巴黎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等重要的衍生品市场合并成为泛欧交易所。

经过合并和重组,欧洲区的交易所已经具备和美国的期货交易所进行抗衡的实力。

从早期的金属、农产品等商品期货到后期的利率期货、债券期货和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加上允许经营的如外汇OTC市场、期权、互换等非期货衍生品,以及近几年推出的Contract of Difference和Spread Betting等新兴产品,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使得期货公司可以经营的衍生工具极其丰富,为期货公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欧洲期货公司的发展脉络1.商品期货主导的萌芽时代20世纪80年代之前,英国的金融管制严格,加上金融期货尚未推出,投机不活跃,参与者多为本公司实业进行避险的生产商和贸易商。

老牌的Amalgamated Metal是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首批会员,作为一个主要从事基本金属生产和贸易的公司,其期货业务就是一个为公司避险服务的部门。

尽管英国等欧洲地区的期货经纪业务在金融期货推出前并不发达,但包括曼氏金融(原Man Financial,现改名为MF Global)以及苏克顿(Sucden)等具有现货背景的期货经纪商在80年代初已初见规模,期货业务从一个部门逐渐发展成为集团下的子公司。

其中,曼氏金融成立于1981年,当时名为E D&F Man International,其母公司E D & F Man 具有从事糖、咖啡和可可等商品生产和贸易的背景。

苏克顿成立于1973年,其母公司Sucres et Denrées,是法国一家从事食糖贸易的大企业。

2.金融期货的发展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搭建起期货公司壮大的平台为了稳固英国金融行业的竞争活力以及全球的领先地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于1986年对金融服务业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引发全球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历史上称之为“金融大爆炸”。

改革内容包括:取消经纪商和交易商不能互兼的规定,取消经纪交易的最低固定佣金限制,允许银行开始提供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这场改革把金融企业推向混业竞争,促进商业银行业务与股票经纪业务相融合,并引入了国外的金融机构,使得金融市场重新恢复活力,激烈的竞争导致金融价格的波动日益剧烈,期货市场重新受到重视。

在此背景下,早期成立并重视期货业务的公司迅速成长,苏克顿继获得国际石油交易所的会员资格以后,又成为国际金融期货与期权交易所的创始成员。

同时,以金融集团为背景的期货公司相继出现,并凭借着资金的优势以及集团的品牌迅速成长。

如Newedge的成员公司飞马(Fimat)期货和卡尔(Carr)期货就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

其中,法国兴业银行的子公司飞马期货成立于1986年,当时法国期货期权交易所才刚刚成立;卡尔期货成立于1987年,2004年更名为卡利翁金融。

非金融集团背景的柏克莱期货(Berkeley)也成立于这个时期,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公司提供服务的衍生品已经扩展至CFDs、期货、期权、外汇和黄金等品种。

监管的放松与金融自由化使得这一时期成为期货公司向外扩张的重要时期,飞马期货在法国成立以后,迅速向英国和美国扩张;卡尔期货成立不久就在芝加哥、新加坡、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地成立营业网点,海外机构的发展速度迅速;曼氏金融也开始在美国区域进行一些小型的收购。

3.并购狂潮成就“期货帝国”到了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大型交易所加入到合并浪潮中。

交易所的并购简化了经纪公司扩展业务的程序,使得某些期货公司迅速获得了其他交易所的经纪资格,同时也弱化了期货公司的区域化特征,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竞争。

一些实力较弱的公司在竞争中逐渐退出市场,而实力强的公司则获得更多扩张和进军海外市场的机会。

在飞马期货和卡利翁金融合并成为Newedge这一超级公司之前,飞马期货和卡利翁金融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

飞马期货在1995年收购了成立于1971年并以商品期货为主的Brody White,从而扩张了公司在商品期货中的业务;在2006年收购了成立于1997年并活跃于伦敦国际期货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Cube Financial;2007年收购了日本一家从事商品期货的公司Himawari。

卡尔期货通过收购Drexel Burnham Lambert,扩大了卡尔期货在美国区域的业务;1997年收购了Dean Witter的期货分支,扩大了商品期货和外汇方面的业务;2007年更名为卡利翁金融后与中信期货合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期货公司。

另一个进行超级并购的公司是曼氏金融,它在2002年收购了成立于70年代并以电子网络交易著称的GNI;2005年又在美国期货巨头瑞富期货破产以后收购了瑞富期货旗下的大部分资产。

曼氏金融通过收购这两大公司迅速扩大了自己的经营规模,提高了市场份额。

除此以外,瑞银UBS于2000年收购了PaineWebber,并于2003年收购了荷兰银行旗下的ABN AMRO全球期货期权经纪业务,使UBS在美国的客户保证金排名迅速上升。

著名的网络电子交易商ICAP于2002年先后收购First Brokers Securities和APB能源,提高了其在非企业债券和能源期货方面的业务能力;同时通过收购Nittan Capital’的部分业务进入亚洲市场,2005年又收购了United Fuels的大部分资产,继续扩大其能源经纪业务。

4.电子网络交易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期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交易所实现了从大厅交易到电子撮合交易的转变,欧洲一些交易所如德意志期货期权交易所从1990年成立起就实行电子化撮合交易,LIFFE在1998年完成了电子化撮合交易方面的改革。

与此同时,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使得通过网络委托交易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除了飞马期货、曼氏金融和瑞富期货等大型的期货交易商纷纷上线网络交易之外,市场上还涌现了一大批以电子化交易为专长的期货公司,最有代表性的包括GNI、ICAP、MAREX金融。

GNI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对计算机技术的意识和重视使得GNI在90年代已经开始为客户提供网上交易服务,2002年被曼氏金融收购后,其网络交易的优势继续得到发挥,成为曼氏金融在期货、外汇和价差合约等产品上重要的交易平台。

ICAP是英国主要的电子网络交易商,服务的品种全面,并且覆盖欧美成熟市场和亚洲新兴市场。

ICAP产生于1999年Garban和intercapital的合体,成立至今,ICAP从未停止对计算机技术的开发。

2003年,ICAP收购BrokerTec’s网络电子交易业务并完成整合,成为领先的固定收益证券电子交易商。

2004年,ICAP决定扩大其在北美和欧洲的期货业务,希望成为全球性的网络电子期货经纪商。

2007年,ICAP建立铂金和钯金的电子交易平台,并整合了i-sec电子系统,实现了在该系统上进行多国证券交易、融资融券等业务。

MAREX金融也是抓住了电子化交易改革的机会,借助网络交易发展起来的一家提供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和期权、外汇等经纪服务的公司。

旗下的电子交易部门MAREX trading 建立于1998年,前身为Macfutures,是一个凭借在电子交易方面的优势,以短线交易为主的公司,该公司曾于21世纪初被瑞富期货收购。

5.英国期货公司现状20世纪90年代,英国本土的投资银行频频出现问题,巴林投资银行破产后被荷兰商业银行收购,Kleinwort Benson投资银行被德国的德累斯顿银行收购,英属希罗德投资银行、惠嘉投资银行、Smith New Court、嘉诚投资银行以及华宝投资银行等相继被美国的投行或者商业银行收购。

本土投资银行的缺位以及商业银行对期货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英国的期货巨头并不像美国那样有强大的金融集团支撑,巴克莱资本的巴克莱银行尚可,曼氏金融背后的曼氏集团则显然无法与高盛、美林和花旗等相比。

英国的期货经纪商主要分为全能经纪商、贴现经纪商和介绍经纪商。

全能经纪商全方位地提供期货期权代理业务、FOREX业务以及场外市场现货与衍生品的交易,同时为非清算会员或者客户提供清算业务,并且为投资者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

英国具有代表性的全能期货经纪商主要有曼氏金融、巴克莱资本、柏克莱期货、苏克顿等期货公司。

贴现经纪商仅接收客户的指令,不提供交易建议、市场信息以及其他服务,所有决策由客户自己做出。

英国的介绍经纪商所提供的服务与全能期货经纪商类似,只是经营规模较小,分布的范围要比全能期货经纪商广泛得多,为小城镇居民进行期货交易提供便利。

从经营的业务来看,期货公司已经超出了严格意义上的经营范围,除了商品期货、金融期货,还有期权、外汇,以及更为新兴的CFDs、Spread Betting等衍生品,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衍生品都可以参与,因此很多的公司也不再冠上“期货”二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