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产品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期货市场交易现状分析

我国期货市场交易现状分析

7月份我国期货市场交易现状分析提示:2011年7月份我国期货市场交易现状分析内容提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7月份成交量为3,470,866手,成交金额为32,060.57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4.11%和30.75%,同比分别下降53.95%和47.05%,环比分别下降5.55%和2.18%。

7月末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市场持仓总量为35,987手,较上月末下降3.21%。

1-7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25,471,068手,累计成交额为239,849.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00%和44.28%,分别占全国市场的4.42%和30.99%。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7月份全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较上月有所上升。

以单边计算,当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84,385,399手,成交额为104,264.2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7.30%和30.88%,环比分别上升5.55%和0.39%。

1-7月份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576,378,669手,累计成交额为774,079.3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9.62%和增长4.58%。

2011-2015年中国农产品期货产业竞争格局及前景预测报告上海期货交易所7月份成交量为17,694,087手,成交额为25,191.87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0.97%和24.16%,同比分别下降75.84%和61.51%,环比分别下降13.79%和10.87%。

7月末上海期货交易所持仓总量为1,148,085手,较上月末增长13.17%。

1-7月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量为146,229,308手,累计成交额为199,608.1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0.86%和44.59%,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5.37%和25.79%。

郑州商品交易所7月份成交量为40,001,843手,成交额为32,614.08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47.40%和31.28%,同比分别增长50.46%和145.39%,环比分别增长12.82%和7.55%。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在不断演变。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入期货交易以来,我国的期货市场迅速发展,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中国期货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推进,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期货市场之一,交易的品种也日益丰富。

2. 品种种类丰富:我国期货市场的品种种类不断丰富,从最早的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到后来的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的期货合约。

这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3. 交易制度不断完善:为了提高交易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引入了T+0交易机制和夜盘交易,提高了市场的灵活性;建立了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强制平仓机制,加强了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交易参与者多样化:我国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还有企业、基金等各类市场主体。

这为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提供了更多的动力,也为参与者们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除了上述特点,国家也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期货市场的监管制
度,加强市场风险防范和投资者保护,推动期货市场向着更加规范、开放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未来,我国期货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参与度和交易活跃度,为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我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

期货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调节市场风险、引导资本流向、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不断创新高。

各类期货品种纷纷上市,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活跃程度。

其次,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不断加强。

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我国加大了对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

监管机构加强风险防控,加强市场监测,规范交易行为,有效防范了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非法行为,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再次,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随着市场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逐渐走向国际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参与交易。

国际主要期货交易所相继设立了中国交易所分支机构,加强了与我国期货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另外,我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不断推进。

为了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我国期货市场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品种。

例如,推出了股指期货、债券期货、商品期权等新品种,丰富了市场的产品结构,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总体来说,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呈现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监管
不断加强、国际影响力提升和创新不断推进的特点。

期货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做出贡献。

浅析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与规范

浅析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与规范
பைடு நூலகம்
所 的模式不 同,我 国期货市场的建立是国家高层管理机构从建 立市场经济体制 和解决 经济运行 过程所存在 的实际问题 出发 , 由上至下地推动期货市场的组 建与发展 。政 府出面组建期货市 场, 有助于节 约组织成本 , 但也极易助长政府 对期货市场不应有 的行政干预 , 而使我 国期货市场呈现较强 的行政性特征 。 从 我 国期 货市场经过 近年来的治理 与整顿逐步进 入规范 、 有 序 的发展 阶段 , 取得 了令人瞩 目的成就 。 期货 市场硬件设施实现 了现代化 , 货市场软件设施 日趋完善 。 期 形成 了以期货交易所为 核心 的较为规范的市场组织体系。 经过十余年的试点与发展 , 尤 其是经过 19 年 以来 的清理整顿 , 94 我国的期 货市场 由分散建设 逐步趋 向集 中规范 ,初步形成 了一个 比较 完整的期货市场组织 体 系。在这个体系中 , 期货交易所是核心 , 已上市期货品种 的交
任何模型都会有其 自身无 法突破 的瓶颈 , 此模型也不例外 。 此模型有待改进的地 方有两个 。 第一 , 此模型 的建立是为 了解决 房地产经济 区域发展不平衡 和各地 发展政策 相同两者之间 的冲 突,所 以如果政策或者投资决策在区域 之间并没有什么不 同或 者 此 种 局 面 没 有 办 法 改变 ,那 样 建 立 贴 近度 矩 阵 就 没 有 太 多 意 义了; 第二 , 在最后 去极 值的过程 中会 现模 型失效的情况 , 比 如 出现两个等 同的极大值 , 这点要引起重视 。 同时笔者认为这两 种情况 出现的可能性都不会很 高。 综上 , 从全 国房地产经济发展 水平这个角度出发 ,笔者认 为此模 型是 可以用来 划归某一个特 定地区的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级别 ,并具有一定 的系统 性和灵活 性 , 于 推 广 和发 展 。 便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是我国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市场化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呈现出以下的发展现状:一、规模逐步扩大。

自2001年中国第一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第一张豆粕期货合约以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目前,我国有5家期货交易所推出了43个合约品种,规模逐步扩大。

其中,以食品类期货合约为主导的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以农产品为主的郑州商品交易所规模最大,成交量较高,市场影响力较大。

二、品种丰富多样。

目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涵盖了农产品原料、种子、化肥、农膜、肉类、蔬菜、水果、豆类、谷物等多个领域,合约品种丰富多样。

这些品种的推出,充分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有利于市场的差异化发展,并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三、成交量有所提高。

2019年,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到了8775万手,同比增长了23.7%。

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量最高,为3074万手,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量为3110万手,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量为2608万手。

虽然总体成交量较高,但不同品种的成交率存在着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推广和产品宣传。

四、市场监管加强。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处于引导价格、规范市场、保障两农收益的定位,因此在市场监管上,作为发起者的中国证监会正在抓紧出台新的行业准则,制定合理适用的监管政策,加强涉农期货管理,完善监管体系,提高市场风险管理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能力。

五、市场风险不容忽视。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波动性较大,市场风险也相应较高,这也是当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此背景下,市场管理方应当逐步完善风控机制,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教育和引导,提高交易者的风险意识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仍有积极推动该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与挑战。

未来,市场管理方应当继续通过改进制度、扩大宣传、引入优质商品、完善风控机制等措施,推动农产品期货市场向更加成熟、专业的方向发展。

我国期货市场分析

我国期货市场分析

我国期货市场分析一、背景介绍我国期货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期货市场在风险管理、价格发现、投资配置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历程1. 期货市场的起步阶段我国期货市场的起步阶段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为了规避风险,期货市场应运而生。

2. 市场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期货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我国期货市场逐渐多元化,涵盖了农产品、能源、金属等多个品种。

三、市场情况分析1. 品种多元化我国期货市场的品种逐渐多元化,不仅有农产品期货、能源期货、金属期货等传统品种,还逐渐推出了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新兴品种。

2. 交易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量持续增长,交易金额稳步上升。

特别是在风险管理需求增加、市场价格波动性加大的情况下,期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

3. 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我国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除了传统的期货公司和农户外,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参与到期货交易中,市场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

四、市场风险与挑战1. 价格波动性我国期货市场受国际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性较大,投资者在进行交易时需要面对较高的风险。

2. 监管体系待完善尽管我国期货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健全,但仍存在监管不严格、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市场透明度。

五、展望与建议我国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应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市场稳定发展。

建议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引导投资者合理参与期货交易,推动我国期货市场迈向更加健康、健全的发展道路。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中国期货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最为活跃的期货市场之一。

以下是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首先,中国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期货市场以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为核心,涵盖了农产品、能源、金属等多个品种。

截至2021年11月,中国期货市场已经有近200个期货品种,年交易量超过7亿手。

这表明中国期货市场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并且不断增长。

其次,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逐渐优化。

过去,期货市场主要由机构投资者主导,个人投资者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中国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逐渐趋于平衡。

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平台也逐渐成为期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为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提供便利。

第三,监管部门加大了对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

为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中国监管部门不断加大了对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

例如,加强了对期货公司的监管,规范了期货交易所的运作,强化了期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等。

这些举措有助于保持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四,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期货市场正在积极推动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与合作。

例如,中国期货交易所与国际机构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推出了与国际市场互联互通的金融产品。

同时,中国期货市场也逐渐吸引了一些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蓬勃向前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相信中国期货市场在未来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我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的期货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国的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额逐年增加。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期货市场交易量约为370多亿手,约占全球期货市场总交易量的50%左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期货市场之一。

其次,期货品种多样化。

我国的期货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还体现在品种的丰富和多样化上。

目前,在我国的期货市场上可以交易的品种包括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

这不仅满足了各类投资者的需求,也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多样选择。

再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的期货市场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期货交易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投资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交易,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行情和交易信息。

同时,交易系统也逐渐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了交易的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监管力度持续加强。

我国的期货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旨在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监管部门加强了市场监察和执法力度,对于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加大了对违规机构和个人的处罚力度,为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我国的期货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市场风险和价格波动性较大,投资者需要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经验。

另一方面,我国的期货市场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地位相对较低,投资者对期货交易的了解和参与度有限。

因此,加强投资者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的期货市场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规模扩大、品种丰富、技术水平提高和监管力度加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和监管力度,以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权益,为期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cp昉 副主任/研究员 二OO九年十二月二日 北京
1 a
内容提要
1 我国石油和化工期货产品 2 期货产品主要影响因素 3 供应与需求的关系 4 进口压力下的预期
2
a
一、我国石油和化工期货产品
可以进行期货交易的石油和化工产品很多,目前 原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期货产品,也是影响其它 石化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聚苯乙烯PS
聚氯乙烯PVC
HDPE LDPE LLDPE
醋酸乙烯 乙醛
乙醇等
7
a
一、我国石油和化工期货产品
煤炭
电石
我国电石法PVC产业链
氯乙烯
聚氯乙烯
8
a
二、期货产品主要影响因素
天然胶 燃料油 LLDPE PVC PTA
•天然橡胶的种值面积、气候、温度等影响与
农业产品影响基本相同,从军用、航天到日
2008年,我国丁苯橡胶生产能力继续增长,到年 底达到84.2万吨,受金融危机及国内宏观调控等多 因素影响,四季度下游行业需求快速下降,全年 装置开工率下降到85.5%。同年国内消费丁苯橡胶 90万吨,同比减少5.3%,产量为72万吨, 同比增 长1.5%,进口量20.5万吨,同比减少20.7%
15
此外,还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磷酸氢 二铵、尿素、硝酸铵、丙烷、燃料乙醇以及二氧 化碳等成为期货交易的品种
新加坡纸货市场大致形成于1995年以后,从属性 商讲是属于衍生品市场,交易品种主要有石脑油、 汽油、柴油、航煤和燃料油,其中80%左右是投 机交易,20%左右是保值交易
3
a
一、我国石油和化工期货产品
供应
•国际原油价格、供求变化、炼油能力
•进出口量、燃料油出口国、企业的变化
需求
•我国民营炼油企业的炼油规模、产能、产量
•市场对成品油需求变化
•政府对地方炼油的政策导向,如石化产业振
兴规划……
10
a
二、期货产品主要影响因素
天然胶 燃料油 LLDPE PVC PTA
聚乙烯是最有市场价值的合成材料,上市产 品LLDPE的价格与HDPE、LDPE、PP价格高 度相关 供应 •原油、石脑油、乙烯是价格传递的价值链 •国内两大石油公司是重要的生产商 •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加拿大、美国等进 口价格影响国内市场
燃料油:上期所
天然橡胶: 上期所
1
2
我国石化 期货品种
LLDPE:大商所 3
PTA:郑商所 5
4 PVC:大商所
4
a
一、我国石油和化工期货产品
我国还存在一些石化类产 品准期货的电子交易市场, 有称仓单交易
余姚网上交易市场 北京金银岛电子市场 广州塑料交易所 长江塑化市场 ……
5
a
一、我国石油和化工期货产品
12
a
二、期货产品主要影响因素
天然胶 燃料油 LLDPE PVC PTA
精对苯二甲酸主要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二醇酯(PTT)以 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 供应 •产品受原油、石脑油、芳烃、对二甲苯价值 链传递影响价格波动 •受PX供求的价格波动影响大 需求 •下游98%用于生产聚酯(PET),主要产品有涤 纶65.3%和聚酯瓶29.7% •与纺织行业发展高度相关 •与饮料行业发展相关联
13
a
三、供应与需求的关系
丁苯橡胶:2008年世界丁苯橡胶产能为537.8万吨,装置开 工率为84.7%,比2007年下降2.2个百分点,丁苯橡胶消费 量为456万吨,同比减少不足1%
亚洲、北美、中东欧和西欧是丁苯橡胶的主要供应地区。 其中亚洲产能221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41%,装置开工 率为86.1%;北美生产能力仅次于亚洲,2008年为114.5万 吨,占世界总量的21.3%;装置开工率为102.9%远高于世 界平均开工率
此外还有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丁钠橡胶、
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等
9
a
二、期货产品主要影响因素
天然胶 燃料油 LLDPE PVC PTA
燃料油是一类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其存在有
价格在于为数众多的民营炼油企业,通过对
其深加工,获得丙烯、汽油、煤油、柴油等
产品,此外还有部分行业将其用于能源原料
,替代其它能源产品
a
三、供应与需求的关系
主要生产企业:
产能
中石化齐鲁公司
13.0
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14.0
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15.5
南通申华化工
17.0
扬子金浦橡胶公司 10.0
中石化高桥公司 (惠州)公司
6.7 还有中石化燕化、普利司通
我国丁苯橡胶来源地主要是周边韩国、日本、俄 罗斯和中国台湾,2008年上述四个国家和地区的 进口总量达13.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67.4%
常民品,用途广泛,产品种类多达7万种
•在应用和价格上还要关注其替代产品——合
成橡胶
•世界橡胶产量中,天然橡胶占15%左右,其
余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品种很多,性能各
异,在许多场合可以代替、甚至超过天然橡
胶。合成橡胶可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
通用橡胶用量较大,例如丁苯橡胶占合成橡
胶产量的60%;其次是顺丁橡胶,占15%;
成品油
汽油、煤油、柴油
石脑油


燃料油
乙烯 芳烃类
LLDPE、 PVC
PX
PTA
LPG 沥青
丁二烯、异丁 烯、丁烷、戊 烯、异戊烯
顺丁橡胶、丁苯 橡胶、丁腈橡胶 和氯丁橡胶
……
与天然橡胶密 切相关
6
a
一、我国石油和化工期货产品
乙烯下游产品
乙苯
环氧乙烷
二氯乙烷
聚合PE
其它产品
苯乙烯
乙二醇EG
氯乙烯单体
•中东石油输出国对聚烯烃类产品的增加产能 ,获取较大市场份额 需求 •包装材料是LLDPE最大的需求 •农业用膜也推动市场消费,白色家电也需1要1
a
二、期货产品主要影响因素
天然胶 燃料油 LLDPE PVC PTA
聚氯乙烯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合成树脂,在 我国生产工艺主要是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两种 供应 •原油路线将继续以原油等产品价格波动影响 •煤炭是国内PVC产量最高的路线,电石、氯 乙烯,煤的价格起决定作用 需求 •房地产是PVC最大的下游市场,产品为异材 •薄膜、硬管、软管、鞋底、板材、人造革
从消费地区看,世界丁苯橡胶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 西欧地区,2008年三地区消费量为369万吨,占世界总量 的78.9%,其中亚洲消费192万吨
14
a
三、供应与需求的关系
从消费结构看,456万吨消费中,55%用于轮胎及 制品;12.3%用于橡胶机械制品;32.7%用于其它 方面(鞋与汽车橡胶部件等其它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