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24:4.1 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3:4.1 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3:4.1 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题

一、选择题1.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在明代后期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说明()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存在于现实中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③传统文化都是过时的、落后的文化④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都是民族文化的精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A解析开平碉楼从产生到成为“群体建筑形象”,这一过程既说明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存在于现实中,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故①②正确。

③④说法都太绝对,对传统文化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2.时下有些地方、有些领域很流行向老祖宗讨饭吃。

电影清一色的古代格格、皇帝、皇太子秘史等;书法清一色颜体、柳体等;教育思想清一色孔孟之道。

很多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下列对传统文艺认识正确的是()A.对传统文艺坚决抛弃B.中华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难以突破的D.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答案 B解析对传统文艺坚决抛弃的说法是错误的,A项不符合题意;C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中国传统文艺不是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项。

3.建筑格调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

例如,我国北方颇具华丽气质的封闭式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等,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资质各异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给人以强烈的感性冲击。

由此可见()①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建筑的多样性②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记录,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护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D解析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故①错误;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记录,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护,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

高中政治必修三 课时作业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三  课时作业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2页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政治
2.(2019·江西期末)每座历史建筑,年代不同,建筑材料、结构也有所 不同。杭州市文物保护部门为每一处历史建筑编撰了专属的《历史建筑保护 使用导则》,使得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都能有的放矢,修旧如旧。该做法能 够( )
①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 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③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 ④批判继 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丰富内涵
①离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就会失去精神根基 ②汉字 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其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 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具有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 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第11页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政治
解析 中国志愿服务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以中国红为基本 色调,以鸽子、红心、彩带为基本构成,蕴含丰厚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元 素,寓意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事业红红火火。这一创意表明具有民族文化的继承, 文化创新就会失去精神根基,①④正确;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②说法 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民族精神的 精华,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说法错误。故选 A。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政治
5.(2019·黑龙江哈尔滨模拟)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 者》,在刚刚过去的 2018 年中,这些有着独特民族文化气质的节目接连 “火”遍电视网络,引发关注。创作者们从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 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这启示 我们( )
答案 B

高中政治必修3试题 4.1传统文化的继承(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必修3试题 4.1传统文化的继承(新人教版必修3)

4. 1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选择题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起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吃粽子、赛龙舟。

这说明( >HELE8hLrpG①传统习俗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④传统习俗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2.记者在山东农村采访时发现,开遍万村千乡的农村超市在为农民购买合格日用消费品提供便利的同时,还从诸多方面改变了农民过春节的习俗。

以前农民每到春节都要大量准备年货,但是现在,由于超市开进乡村,农村购物与城市一样方便,不少农民春节不再大量准备年货,只是略微备点,够几天吃用的就行。

这说明( >HELE8hLrpGA.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习俗能够与时俱进C.传统习俗经常变化D.传统习俗不可捉摸3.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

从江苏省镇江市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被毁,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被拆,近来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拆毁的痛心事件。

毁坏文物的现象令人痛心,因为( >HELE8hLrpG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④现阶段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2010年6月16日至21日,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举办。

艺术节组委会计划建立中国民间剪纸精品库,在全国对剪纸原创作品进行征集。

下列对剪纸的认识,正确的是( >HELE8hLrpG①剪纸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剪纸属于中华传统文艺③剪纸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④剪纸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⑤剪纸作品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5.2010年10月27日,“大型礼乐展演――千人诵国学”活动在江苏省扬州市体育中心举行。

2022人教版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241传统文化的继承.docx

2022人教版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241传统文化的继承.docx

课时分层作业七传统文化的继承…虞课时达标训练 ........(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我国国家领导人曾经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

这种“以诗言志” 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选Bo唐诗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今天用来告诫官员说明它有现实意义,B符合题意;现代思想产生的主要源头是现实生活,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产生过程,C与题意无关;D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而非基础。

2.“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中华儿女心头的中国结。

以上材料说明()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选Co①错误,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汉字,不是传统习俗;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中华儿女心头的中国结,表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也说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②④正确;③错误,对传统习俗应该辩证地看待,笼统地说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是错误的。

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

《周易》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近年来,“忧患意识” 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讲话中。

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选B。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5:4.1 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5:4.1 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题

4.1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选择题1.下面这两块牌匾的内涵,主要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的(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C.传统思想D.传统文艺2.2013年7月20日至8月5日,以“和谐中国多彩世界”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新疆举办。

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舞蹈团体以及9个国内艺术团体,将为观众献上66场舞蹈盛宴。

发扬光大民族传统舞蹈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思想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D.传统建筑的继承3.2013年农历8月15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

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4.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

以故宫建筑群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 )①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②具有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③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以传统绘画为代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佳节,海峡两岸会共同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 )A.具有相对稳定性B.鲜明的民族性C.变化发展的D.积极向上的6.“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一提法,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

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②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

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尊老爱幼等。

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专题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4.1 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________的文化。

2.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________。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之一。

3.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被称为________的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________。

4.传统文艺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艺,以________、传统戏曲、________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________和道德观念等。

6.传统文化具有________。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________。

7.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________。

8.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___________;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____________,更好地创造____________。

9.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呢?正确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 。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__________________;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____________。

1.传统文化的含义(1)含义:传统文化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是人们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28:4.1 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28:4.1 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题

一、选择题1.筷子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同时具有夹、拨、挑、撕等多种功能,我国有史料记载的用筷子的历史已有3 000多年。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A.传统思想的继承B.传统文艺的继承C.传统习俗的继承D.传统建筑的继承答案 C解析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中国人用筷子,就是一种世代相传的习惯,这体现了传统习俗的继承,C正确且符合题意。

A、B、D 均与题意不符。

2.济南章丘区白泉村将建设湿地公园,而白泉村内遗留的古建筑和古树木都被保护了起来。

之所以要保护古建筑,是因为()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传统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④古建筑以其特有的形式展现了传统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D解析之所以要保护古建筑,是因为传统建筑以其特有的形式展现了传统文化,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故①④入选。

②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材料未涉及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③与题意不符。

3.清明节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如今,清明节更是我国的法定传统节日。

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传统文化都是落后文化的表现④民族节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影响最深远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答案 B解析清明节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如今,更是我国的法定传统节日,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故①符合题意;清明节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故②符合题意;③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都是落后文化;④夸大了民族节日的作用,故排除。

4.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23:4.1 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23:4.1 传统文化的继承练习题

传统文化的继承1.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回家过年仍然是不变的选择。

即使路途再远,交通再难,但仍然是“年年恐归年年归”。

这表明()A.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B.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永恒不变的『答案』B『解析』“年年恐归年年归”表明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B 符合题意;良好的文化环境会对人产生积极影响,A错误;传统文化既包括积极合理成分,也包括落后腐朽成分,只有积极合理的传统文化才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C错误;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不是永恒不变的,D错误。

2.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虽然时代和环境变了,孝敬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孝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永远都不会变。

这主要体现了()A.传统美德的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C.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D.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答案』D『解析』时代和环境变了,孝敬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这说明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A、B错误,D正确;C材料未体现。

3.“随礼”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每逢节假日可谓是“喜事连连”,这随礼的数额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少市民感慨礼金随不起,戏称喜事请柬为“红色罚款单”。

下列关于“随礼”的认识正确的是()A.随礼作为民族习俗要积极响应和勇于传承B.随礼作为传统文化要大胆改革和敢于抛弃C.随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随礼如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将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答案』D『解析』市民戏称喜事请柬为“红色罚款单”,说明随礼这一传统习俗有一定的弊端,只有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才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D正确;A、B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C错误。

4.剪纸作为我国最为普遍的民间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宝贵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的继承基础巩固1.瓷器被誉为“火的艺术”,在瓷都景德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分布着许许多多古窑址。

古窑址是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点。

保护古窑是对()A.传统建筑的继承B.传统文艺的继承C.传统习俗的继承D.传统思想的继承2.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骄傲。

保护长城属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中()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建筑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D.传统思想的继承3.古人认为“父母在,不远游”,但现在为了求学、为了事业,许多年轻人不得不离开父母到别的城市去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孝。

只要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关心他们的生活,父母就很满足。

这说明()A.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B.传统文化不适应社会发展,应彻底否定C.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D.传统文化应随着个人的需求相应变化4.中国姓氏文化经历几千年发展,至今仍在凝聚力量、促进团结、拼搏进取、传播文化等方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这主要说明了传统文化()①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③其中的优秀思想,今天仍然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④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秆做吹箫……”这首温州童谣,使我们重新拾起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童谣是时代背景的镜子,保存着民间文学的精华,值得我们重视。

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童谣文化的继承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道德的继承C.传统思想的继承D.传统文艺的继承6.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猜灯谜、吃月饼、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

下列对中秋节习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7.“青水砖墙、乌漆大门、雕花门楣”的朔门古街是瓯越历史文化的缩影,温州市政府在城市规划和改建中保留了朔门古街的古风古韵,使其成为集中展示温州城市历史、民俗和文化的窗口。

温州市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核心B.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8.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我们也不能忘了笔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传统文化都是精华,我们都应该继承9.山东省邹城市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故里。

近年来,邹城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宗旨,积极开展儒家文化“修学游”活动,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欢迎,“修学游”已成为展示该市素质教育的崭新名片。

邹城市致力于打造“孟子修学游”品牌。

针对“修学游”市场,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精心设计了“教子有方”亲子游、儒家文化体验游和国际修学游三大产品,推出了“我的成人礼”观赏版、体验版、私人定制版,努力打造具有孟子故里特色的经典“修学游”活动。

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分析说明“修学游”活动的意义。

能力提升1.农历三月十六,是山西省襄汾县的鼓车节。

跑鼓车文化发源和流传于山西省襄汾县尉村沿山一带,至今已有2 700多年历史。

现如今跑鼓车已成为当地民众的一种独特的体育运动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①民族性②继承性③地域性④阶级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

今天,我们不需要用“娇耳”来治冻伤的耳朵,但饺子已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品。

这表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中华文化一脉相传,亘古不变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伏羲是华夏文明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2018海峡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典礼6月22日在台北举行,这是两岸连续第五年异地同时向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致敬,当日大陆公祭大典在甘肃天水举行。

两岸举行共祭伏羲大典()①有利于增进两岸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②表明两岸的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③奠定了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文明重要源头的地位④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孩童开始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论语》等古籍。

一些专家认为,让孩子从小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不加拣择地学习传统文化却是值得商榷的。

专家的观点表明()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③要看到传统文化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提倡学习,古为今用④应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加以选择地学习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5.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人民大众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

这种潮流的出现表明()①古诗词成为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复古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强烈认同感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孔子曾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可见,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观念。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问题也日益凸显,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答案』A『解析』“古窑保护成果,实现全民共享”的主题口号体现了对传统建筑的继承,故A项符合题意。

2.『答案』B『解析』长城属于传统建筑,所以保护长城属于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传统建筑的继承,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项。

3.『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敬老爱老的内容、形式因时而变,故答案选C项。

4.『答案』A『解析』我国姓氏文化至今仍在凝聚力量、促进团结、拼搏进取、传播文化等方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①②③表述符合这一主旨;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表述错误。

5.『答案』D『解析』童谣属于文艺形式,童谣文化的继承属于传统文艺的继承,故答案选D项。

6.『答案』C『解析』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的是传统建筑,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对传统习俗的正确理解。

故选C项。

7.『答案』B『解析』朔门古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温州市政府将其作为集中展示温州城市历史、民俗和文化的窗口,这说明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故答案选B项。

8.『答案』D『解析』注意本题是逆向选择题。

A、B、C三项正确指出了中国书法的地位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不符合题意。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传统文化应批判地继承,D项错误,符合题意。

9.『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修学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弘扬儒家文化中的精华,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修学游”活动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奋发图强的学习热情,增强中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解析』本题以“修学游”活动为背景,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两个角度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能力提升1.『答案』B『解析』跑鼓车文化发源和流传于山西省襄汾县尉村沿山一带,这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③符合题意。

跑鼓车现如今已成为当地民众的一种独特的体育运动方式,这说明文化具有继承性,②符合题意。

2.『答案』B3.『答案』C『解析』②错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能起决定作用。

③夸大了举行共祭伏羲大典这一活动的作用。

两岸同时举行共祭伏羲大典有利于增进两岸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①④表述正确。

故选C项。

4.『答案』A『解析』《弟子规》《三字经》等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故①④符合题意,答案选A 项。

5.『答案』D『解析』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的出现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③④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①说法错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强烈认同感,②说法错误。

故选D项。

6.『答案』①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观念,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且依然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观念对今天仍有深刻影响,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要正确对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观念。

今天我们要摒弃“不患寡”的思想,应该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要继承“患不均”的思想,通过分配体制改革,实现和维护社会分配公平,当然,也不能犯平均主义的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审读材料,弄清题目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说明涉及《文化生活》中的什么道理,然后再指出对待这一问题的正确态度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