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2-2(2)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学业要求素养对接1.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分区、周期和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价值。
2.能从原子价电子数目和价电子排布的角度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周期和族的划分。
模型认知:建构元素周期表模型,并利用模型分析和解释一些常见元素的性质。
微观探析:从微观角度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周期和族的划分。
[知 识 梳 理]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横行)⎩⎪⎪⎨⎪⎪⎧短周期⎩⎨⎧第一周期:2种元素第二周期:8种元素第三周期:8种元素长周期⎩⎨⎧第四周期:18种元素第五周期:18种元素第六周期:32种元素第七周期:32种元素2.族(纵行)⎩⎨⎧主族;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共七个主族副族:ⅠB 、ⅡB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共七个副族第Ⅷ族:三个纵行(8、9、10),位于ⅦB 与ⅠB 之间0族: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的分区(1)按电子排布,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 、p 、d 、f 、ds 。
(2)元素周期表共有16个族,其中s区包括ⅠA、ⅡA族,p区包括ⅢA~ⅦA、0族,d区包括ⅢB~ⅦB族及Ⅷ族(镧系、锕系除外),ds区包括ⅠB、ⅡB族,f区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自主思考】1.由碱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价电子排布式,可以看出碱金属元素所在的周期与电子层数有何关系?提示碱金属元素的周期数=电子层数。
二、元素周期系1.碱金属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碱金属原子序数周期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锂 3 二1s22s1或[He]2s1钠11 三1s22s22p63s1或[Ne]3s1钾19 四1s22s22p63s23p64s1或[Ar]4s1铷37 五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5s1或[Kr]5s1—铯55 六[Xe]6s1—2.元素周期系形成的原因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6张PPT)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实例
2
0
2
3
0
3
2
1
直线形
直线形
HgCl2、 BeCl2、
CO2
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V形
BF3、 BCl3 SnBr2、 PbCl2
σ键电 孤电子 价层电 电子对的 VSEP 分子或离子 实例
子对数 对数 子对数 排列方式 R模型 的立体构型
4
0
3
1
4
四面 体形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CH4、 CCl4 NH3、 NF3
VSEPR模型 的立体构型 体构型名称
NH3
_三__角__锥__形
HCN
_直__线__形
H3O+
_三__角__锥__形
SO2
_V_形
[特别提醒] VSEPR模型与分子的立体构型不一定一致,分子的 立体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立体构型,不包括孤电子 对(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两者是否一致取决于 中心原子上有无孤电子对,当中心原子上无孤电子对 时,两者的构型一致;当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时,两 者的构型不一致。
2
2
V形
H2O
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O3的分子构型为 ( )
A.正四面体形 B.V形
C.三角锥形
D.平面三角形
解析:SO3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其全部用于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2.2.2 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 ■ sp2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
120° z z z z
动画导学第 9 页
F
y x x
y x
y x
y
B
F F
sp2杂化:1个s 轨道与2个p 轨道进行的杂化, 形成3个sp2 杂化轨道。 特点:每个sp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为一头大,一头 小,含有 1/3 s 轨道和 2/3 p 轨道的成分,每两 个轨道间的夹角为120°,呈平面三角形
化学 · 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 C原子轨道排布图
C
知识回顾第 2 页
C
2p2
2s2
1s2 H原子轨道排布图
CH4 正四面体
1s1
矛盾?
按照已经学过的价键理论,甲烷的4个C — H单键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都应该是 σ键,然而,碳原子的4个价层原子轨道是3 个相互垂直的2p 轨道和1个球形的2s轨道,用它们跟4 个氢原子的1s原子轨道重叠,不可能得到正四面体构型 的甲烷分子
A的价电子对数
A的杂化轨道数
2
3
4
杂化类型
A的价电子空间构型 A的杂化轨道空间构型 ABm型分子或离子空间构 型
2 sp 直线形 直线形 直线形
3 sp2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4 sp3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三 角锥形或V形
平面三角 形或V形
杂化轨道理论
课时小结 第 13 页
杂化及杂化轨道概念 杂化轨 道理论 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杂化轨道类型判断
杂化轨道理论
当堂巩固 第 14 页
中心原 子杂化 轨道类型 杂化轨道/ 电子对空 间构型
人教版选修3高中化学 第2章第2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第2课时)

锥形
sp 杂化和 sp2 杂化这两种形式中,原子还有未参与杂化的 p 轨道,可用于形成 π 键,而杂化轨道只能用于形成 σ 键或 者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指出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可能采取的杂化轨道类 型,并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1)BeCl2:__________ (2)PCl3:__________ (3)BCl3:____________ (4)CS2:__________ (5)SCl2:____________
4.如图是甲醛分子的模型。根据该图和所学化学键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甲醛分子的比例模型 甲醛分子的球棍模型 (1)甲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作出该判断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 列 是 对 甲 醛 分 子 中 碳 氧 键 的 判 断 , 其 中 正 确 的 是 ________(填序号)。 ①单键 ②双键 ③σ 键 ④π 键 ⑤σ 键和 π 键
(3)sp3 杂化 sp3 杂化轨道是由一个__s____轨道和三个_____p____轨道杂 化 而 得 , 杂 化 轨 道 间 的 夹 角 为 __1_0_9_°__2_8_′_ , 立 体 构 型 为 _正__四__面__体___形,如 CH4 分子。
(1)在形成多原子分子时,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上的某些能量 相近的原子轨道发生混杂,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轨道的过 程,叫做轨道的杂化。双原子分子中,不存在杂化过程。 (2)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杂化(ns,np)。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习题附答案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二节习题(附答案)1、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NH4Cl=NH3↑+ HCl↑B、NH3+CO2+H2O=NH4HCO3C、2NaOH+Cl2=NaCl+NaClO+H2OD、2Na2O2+2 CO2=2Na2CO3+O2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H2O B.CH4 C.SiH4 D.NH4+3、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
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A.H2 B.HCl C.Cl2 D.F24.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5.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是π键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6、已知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型杂化轨道,那么[ZnCl4]2-的空间构型为()A、直线形式上B、平面正方形C、正四面体形D、正八面体形7.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形成三个σ键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8.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 B.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 D.PCl3中磷原子是sp2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π键是由两个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B.σ键是镜像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是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D.H2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还含有π键10、.在BrCH=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A.sp—pB.sp2—sC.sp2—pD.sp3—p11.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sp3杂化的是()A.CO2B.CH4C.NH3D.H2O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和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原子的价电子数B.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C.铵根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D.氨分子中氢原子、氮原子的化合价已饱和,不能再与其它原子或离子成键13、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B.氯化硼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C.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D.其分子空间结构类似于CH2O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练习:2.2.2 杂化轨道理论与 配合物理论简介

第二课时杂化轨道理论与配合物理论简介A组1.已知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杂化轨道,那么[ZnCl4]2-的立体结构为()A.直线形B.平面正方形C.正四面体形D.正八面体形解析:根据杂化轨道理论,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形成sp3杂化轨道后,其杂化轨道构型一定为正四面体形,又由于Zn2+结合了4个Cl-,孤电子对数为0,所以[ZnCl4]2-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答案:C2.在分子中,羰基碳原子与甲基碳原子成键时所采取的杂化方式分别为()A.sp2杂化;sp2杂化B.sp3杂化;sp3杂化C.sp2杂化;sp3杂化D.sp杂化;sp3杂化解析:羰基上的碳原子共形成3个σ键,为sp2杂化,两侧甲基中的碳原子共形成4个σ键,为sp3杂化。
答案:C3.下列关于苯分子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苯分子呈平面正六边形,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键角皆为120°B.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C.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中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键D.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解析: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6个碳原子呈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在苯分子中间形成一个六电子的大π键,因此苯分子中的碳碳键并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也就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D4.在下列化学反应:①H++OH-H2O;②2H2+O22H2O;③HCl+NH3NH4Cl;④BaCl2+(NH4)2SO4BaSO4↓+2NH4Cl;⑤Fe+Cu2+Cu+Fe2+;⑥NaNH2+H2O NaOH+NH3中,反应时不形成配位键的是()A.①②④⑤⑥B.④⑤⑥C.②④⑤D.②③解析:由结构可知:①②⑤⑥中各物质均不含有配位键,④虽然N中含有配位键,但在反应过程中该离子没有发生变化,故也没有形成新的配位键。
只有③中由于生成铵离子而形成配位键。
答案:A5.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它的数量巨大,组成和结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VP模型
分子构型
SO3 6 3 2
0 3 3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CH4 4 4 1
0
4 4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SO32- 8 3 2
1
H2O 6 2 1 2
3 4 正四面体 三角锥形 2 4 正四面体 V形
NH3 5 3 1 1
3 4 正四面体 三角锥形
价电子对的空间构型即VSEPR模型
ABn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分子或 a
离子
x
b 孤对电 σ键 VP 子对
VP模型
分子构型
SO3 6 3 2
0 3 3 平面三角形
CH4 4 4 1
0
4 4 正四面体
SO32- 8 3 2
1
H2O 6 2 1 2
3 4 四面体 2 4 四面体
NH3 5 3 1 1
3 4 四面体
价电子对的空间构型即VSEPR模型
价层电子
对数 目
VP模型
分子构型
SO3 6 3 2
0 3 3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CH4 4 4 1
0
4 4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SO32- 8 3 2
1
H2O 6 2 1 2
3 4 正四面体 三角锥形 2 4 正四面体
NH3 5 3 1 1
3 4 正四面体
正 四 面 体
V形
分子或 a
离子
x
b 孤对电 σ键 VP 子对
价层电子 对数 目 (VP)
价层电 子对空 间构
型
2
3
4
5
6
直线形
平面 正四面体
正八面体
三角形
三角双锥
正 八 面 体
高中化学选修3练习: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杂化轨道理论与配合物理论简介

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杂化轨道理论与配合物理论简介知识点一杂化轨道理论的考查1.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说法错误的是()A.并不是所有的原子轨道都参与杂化B.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参与杂化C.杂化轨道能量集中,有利于牢固成键D.杂化轨道中一定有电子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S2为V形极性分子B.SiF4与S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C.C2H2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1∶1D.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3.下列分子中画横线的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的是()A.CH4B.C2H4C.C2H2D.NH3知识点二配合物理论的考查4.以下微粒含配位键的是()①N2②CH4③OH-④N⑤Fe(CO)5⑥Fe(SCN)3⑦H3O+⑧[Ag(NH3)2]OHA.①②④⑦⑧B.③④⑤⑥⑦C.①④⑤⑥⑦⑧D.全部5.化合物NH3与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NH3·BF3。
(1)配位键的形成条件是。
(2)在NH3·BF3中,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原子提供空轨道。
(3)写出NH3·BF3的结构式并用“→”标出配位键:。
6.[2019·福建华安一中开学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CO2、SiO2中的S、C、Si均为sp3杂化B.H3O+、N、[Cu(NH3)4]2+均含有配位键C.S、C、Si均为平面三角形D.NH3、CH4中的N、C分别为sp2、sp3杂化,因此分子空间构型不同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Cl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SiF4和S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C.在所有的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D.C2H5OH分子中共含有8个极性键,1个π键8.分析原子的杂化方式,并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判断下列各组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或者在一条直线上的是()A.C2H2、HClO、C2H6B.CO2、N2O、HC≡C—NH2C.C6H5CH3、C3H4、CH4D.C6H6、C2H4、HCN9.甲醛分子的结构式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醛分子中有4个σ键B.甲醛分子中的C原子为sp3杂化C.甲醛分子中的O原子为sp杂化D.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有一个π键垂直于三角形平面10.已知[Co(NH3)6]3+呈正八面体结构,若其中有两个NH3分子分别被H2O取代,所形成的[Co(NH3)4(H2O)2]3+的同分异构体种数有几种(不考虑光学异构)()图L2-2-2A.2种B.3种C.4种D.6种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时,配合物常呈八面体空间结构B.[Ag(NH3)2]+中Ag+空的5s轨道和5p轨道以sp杂化成键C.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均为正四面体结构D.已知[Cu(NH3)2]2+的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则它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12.三草酸合铁酸钾可用氯化铁与草酸钾混合直接合成:FeCl3+3K2C2O4 K3[Fe(C2O4)3]+3K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 颜色 天蓝色 天蓝色 天蓝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离子:Na+ Cl- K + SO42 – Br - K + 什么离子 2+ [Cu(H O) ] 2 4 呈天蓝色:
思考 交流
Cu2+与H2O是如何结合的呢?
1、在强酸溶液电离的过程中, H2O能与H+结 合形成H3O+,请用电子式表示H与O形成H2O的 过程,比较H2O和H3O+的电子式,讨论H2O与 H+是如何形成H3O+?
注意:不是所有的配合物都有外界。如:Ni(CO)4
①中心原子:一般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主要是过渡金 属的阳离子,但也有中性原子。如:Ni(CO)4、 Fe(CO)5中的Ni和Fe都是中性原子。 ②配位体:可以是阴离子,如X-、OH-、SCN-、CN-、 C2O42-、PO43-等;也可以是中性分子,如H2O、NH3、 CO、醇、胺、醚等。配位体中直接同中心原子配合的 原子叫做配位原子。配位原子是必须含有孤对电子的原 子,如NH3中的N原子,H2O分子中的O原子,配位原子 常是VA、VIA、VIIA主族元素的原子。
提供孤电子对 提供空轨道接 受孤对电子
H2O Cu2+
H O H
H
H2O H2O Cu OH2 H2O
2+
[Cu(H2O)4]2+
H2O H2O Cu
H2O 平面正方形结构
四水合铜离子
2+
OH2
课堂反馈
讨论在NH3·BF3中,何种元素的原子提供孤 对电子,何种元素的原子接受孤对电子?写 出NH3·BF3的结构式 NH3中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 BF3中的B原子提供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 H F
(5)配合物的应用
叶绿素 血红蛋白 a 在生命体中的应用 酶 含锌的配合物 含锌酶有80多种 维生素B12 钴配合物 b 在医药中的应用 抗癌药物 c 配合物与生物固氮 固氮酶 王水溶金 H[AuCl4] 照相技术的定影 电解氧化铝的助熔剂 d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Na3[AlF6] 热水瓶胆镀银
巩固练习
1
气态氯化铝(Al2Cl6)是具有配位键的化合物, 分子中原子间成键关系如图所示,请将下列 结构中你认为是配位键的斜线上加上箭头。
Cl
Al Cl
Cl
Al Cl
Cl Cl
巩固练习
2、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 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 B ) A:[Co(NH3) 4Cl2] Cl B:[Co(NH3) 3Cl3]
Cu2++2NH3· H2O==Cu(OH)2↓+2NH4+ Cu(OH)2+4NH3==[Cu(NH3)4]2++2OH结论: 配位键的强度有大有小。当遇上配合能力 更强的配体时,由一种配离子可能会转变成另一 种更稳定的配离子。
Cu OH2 H 2O
2+ NH3 [Cu(NH3) 4 ] Cu NH3 SO4•H2O NH3
•
O ••
••
• + 2H
X
• H H• O ••
X
X
••
• H H• O •• H
X
••
X
1、配位键 (1)定义 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与接受孤电 子对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 一方提供孤电子对 (2)形成条件 一方提供空轨道
注意: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同样具有 饱和性和方向性。配位键的键参数和其他相同 原子间形成的一般共价键是相同的。
(3)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请你写出NH +的 4 A B H O H 配位键的表示法? (表明共用电子对由A原子提供而形成配位键) H
思考 交流
Cu2+与H2O是如何结合的呢? 2、请根据H3O+的形成提出
[Cu(H2O)4]2+中 Cu2+与H2O结合方 式的设想,并将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2O H+
C:[Co(NH3) 6] Cl3
D:[Co(NH3) 5Cl] Cl2
巩固练习
3、人体内血红蛋白是Fe2+卟林配合物, Fe2+与O2结合形成配合物,而CO与血红蛋 白中的Fe2+也能生成配合物,根据生活常识, 比较说明其配合物的稳定性。若发生CO使 人中毒事故,首先该如何处理?还有哪种 氧化物也可与血红蛋白中的Fe2+结合? 血红蛋白CO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发生CO中毒事故,应首先将病人移至通风处, 必要时送医院抢救。 NO中毒原理同CO
实验2-3
在盛有氯化铁溶液(或任何含有的Fe3+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 溶液。
现象:生成血红色溶液 原因:生成[Fe(SCN)n]3-n(n=1-6)
Fe3+ + SCN[Fe(SCN)]2+
生成 Fe(SCN)3 易溶于水,难电离
作用:检验或鉴定Fe3+,用于电影特技和魔术表 演
硫酸四氨合铜
实验2-2
向硫酸铜水溶
现
象
蓝色沉淀 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液中加入氨水 继续加入氨水 加入乙醇
深蓝色的晶体
实验 根据现象分析溶液成分的变化并说明你的 2-2 推断依据,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天蓝色 溶液
H 2O H 2O
2+
蓝色 沉淀
Cu(OH)2
深蓝色 溶液
H 3N
+乙醇 静置
深蓝色 晶体
③配位数:直接同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位的原 子(离子或分子)总的数目。一般是中心离子化 合价的二倍即中心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一般 为2、4、6、8。如: [Co(NH3)4Cl2]Cl配位数是6。
课堂反馈
有Fe2+ Cu2+
CH4 Cl
Zn2+ Ag+ H2O NH3
CO CN CO2 微粒
可以作为中心离子的是 Fe2+ Cu2+ Zn2+ Ag+ 可以作为配体的是 H2O NH3 Cl CN CO 常见的中心离子 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 常见的配位体 H2O NH3 X- CO CN SCN-
叶绿素中心离子: Mg 2+
卟啉配合物叶绿素的结构
O C OH
HO C O
血红素中心离子: 亚铁离子
H3C
N N
Fe
N N
CH3
CH3
H3C
血红素(Fe2+ )结构示意
O C NH3 CH2 Pt2+
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碳铂)
Fe S
Mo
固氮酶中Fe—Mo中心结构示意图
1、下列不含配位键的是 (B) A.[Ag(NH3)2]OH B.CH4 C.H2SO4 D.NH4Cl E. CuSO4· 5H2O 2、下列现象与形成配合物无关的是 (D) A. 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出现血红色 B. 向Cu与Cl2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H2O, 呈绿色,再加水,呈蓝色 C. Cu与浓HNO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与稀 HNO3反应后,溶液呈蓝色 D. 向AlCl3中逐滴加入NaOH到过量,先出现白 色沉淀,继而消失
配位数
通常是中心离子化合价的二倍
内界 配合物的组成 配离子
外界
[Cu(NH3)4] SO4
中心原子 配位体 配位数
【思考】内、外界的区别在哪里? 内、外界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易电离,内界 以配位键结合; 配合物溶于水易电离为内界配离子和外界离子, 而内界的配体离子和分子通常难以电离,内界较 稳定,电离程度小,但是加热、加酸、加碱有可 能被破坏。
3、有两种配合物都为:CoCl3· 5NH3· H2O 试根 据下面的实验结果,确定它们的组成。 (1)A和B的水溶液呈微酸性,向其中加入强碱 并加热至沸,有NH3放出,同时有Co2O3沉淀 (2)向A和B的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 后均 有AgCl沉淀 (3)沉淀分别过滤后,将滤液加热至沸,B溶液 又有AgCl沉淀生成,沉淀量为原来的一半
K3[Fe(CN)6]命名为
二氯化四氨合锌(Ⅱ) , 六氰合铁(Ⅲ)化钾 硫酸四氨合铜(Ⅱ) ,
[Cu(NH3)4]SO4命名为
[Ag(NH3)2]OH命名为
,
氢氧化二氨合银(Ⅰ) 。
实验探究[2—4]
向实验[2—2]深蓝色溶液中滴加硫酸,观察 实验现象,由此现象变化说明了什么 天蓝色 溶液
H 2O H 2O Cu OH2 H 2O
2+
深蓝色 溶液
NH3 Cu NH3
2+
天蓝色 溶液
H 2O H2O
Cu OH2 H 2O H +
2+
H 3N
NH3
配位键的稳定性
Cu2+ H2O < Cu2+ NH3 < H+ NH3
H N H H
(4) 配合物的性质
①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配位键 越强,配合物越稳定。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越大 或配位体的碱性越强,配合物越不稳定。 ②配合物溶于水易电离成内界配离子和外界离子, 而内界的配离子通常不能电离。配离子在改变条 件时可能被破坏。(加强热、形成溶解度很小的 沉淀、加入氧化剂和还原剂、加入酸或碱) ③配合物也有异构现象。如Pt(NH3)2Cl2分子 有二种结构。 ④配合物形成时,某些性质要改变,一般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点:颜色的改变、溶解度的改变
四、配合物理论简介
CuSO4•5H2O
实验 2-1
为什么CuSO4 •5H2O晶体呈蓝 色而无水CuSO4 呈白色?
CuSO4 CuCl2•2H2O CuBr2 NaCl K2SO4 K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