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语文教师出品】中小学通用2018年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心理辅导课)公开课精品教案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感受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3、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母亲节的意义,认识到母亲的付出和爱。
(2)引导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内心的感受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2)如何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保持感恩母亲的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感体验法、实践活动法四、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母亲节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诗歌等。
2、准备相关的道具,如贺卡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3、布置教室,营造温馨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同时展示一些母亲与孩子的温馨图片,营造出感恩母亲的氛围。
2、提问学生:“听到这首歌,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忆与母亲相处的点滴,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情感。
(二)母亲节的由来(10 分钟)1、用 PPT 展示母亲节的历史和由来。
2、讲解母亲节最早起源于美国,由安娜·贾维斯发起,旨在纪念和感谢母亲的辛勤付出。
3、强调母亲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庆祝,以及不同国家庆祝母亲节的方式和时间可能有所不同。
(三)母亲的伟大(15 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母亲辛勤付出的视频,如母亲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辅导作业、陪伴孩子成长等场景。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母亲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说母亲是伟大的?”3、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无私奉献和关爱。
(四)表达对母亲的爱(20 分钟)1、展示一些表达母爱的诗歌和散文,如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让学生朗读并感受其中的情感。
2、引导学生思考:“在母亲节这一天,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3、学生自由发言,如为母亲做一顿饭、给母亲写一封信、为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帮母亲做家务等。
心理健康教育母亲节活动方案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母亲节活动方案设计示例文章篇一:《心理健康教育母亲节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名称“感恩母亲,心灵相伴”母亲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活动目的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通过一系列活动增进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们学会感恩、理解母爱,并且提升他们表达情感的能力。
也让母亲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活动对象小学生及其母亲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五、活动时间母亲节前一周的周末六、活动内容及流程1.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室)- 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下“感恩母亲”四个大字。
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为你们做了多少事吗?从你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她就开始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你们。
妈妈每天给你们做饭、洗衣服,送你们上学,陪你们做作业,她的爱就像涓涓细流,一直滋润着你们成长。
”- 然后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和妈妈之间最难忘的一件事。
有的孩子说:“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一夜没睡,一直照顾我,我觉得妈妈好伟大。
”还有的孩子说:“我考试没考好,妈妈没有骂我,还鼓励我,我特别感动。
”- 老师接着问:“那你们想不想在母亲节给妈妈一个惊喜呀?”孩子们都大声回答:“想!”老师就开始介绍接下来的活动内容。
2. 制作感恩卡片(教室)- 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了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和彩笔。
老师说:“现在,咱们就亲手为妈妈做一张感恩卡片。
你们可以在卡片上画上妈妈的样子,或者写上想对妈妈说的话。
”- 孩子们都开始认真制作起来。
有的孩子画了妈妈牵着自己的手在花园里散步,旁边写着“妈妈,我爱您,您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有的孩子写了一首小诗:“妈妈的爱像太阳,温暖我的心房。
妈妈的爱像月亮,在夜晚为我照亮。
妈妈,母亲节快乐。
”- 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互相交流,一个孩子问另一个:“你画的是什么呀?”另一个回答:“我画的是妈妈做的红烧肉,那是我最爱吃的菜,妈妈总是做给我吃。
”3. 亲子互动游戏- 心有灵犀(操场)- 把孩子和母亲分成若干组。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班会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感恩教育”章节的“母亲节”主题活动。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感恩母亲的情感,通过实践活动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认识到母亲对家庭、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
2. 培养学生感恩母亲、尊重母亲的情感,激发他们为母亲分担家务、关心母亲健康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和付出,培养感恩之情。
重点:让学生学会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母亲节的来历,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母亲节的含义,强调母亲对家庭和个人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一:让学生讲述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分享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关爱。
4. 实践活动二:分组讨论如何为母亲分担家务,关心母亲健康,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5. 例题讲解:展示一些表达对母亲感激和敬爱的例子,如写信、制作贺卡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制作一张贺卡,写下对母亲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六、板书设计1. 《母亲节》主题班会2. 内容:母亲节的来历母亲节的意义感恩母亲的表达方式为母亲分担家务、关心母亲健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感恩母亲”为主题,写一封给妈妈的信。
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描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真诚地祝愿母亲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母亲节当天,为母亲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如做家务、陪母亲散步等,将感恩之情付诸实践。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感恩母亲”的主题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10篇)

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母亲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我们要对妈妈们表达感激和爱意,通过举办班会活动,向妈妈们表达我们的情感。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关于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的几个方面。
一、准备工作在策划班会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活动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其次,确定班级内部的工作分工。
最后,准备好所有需要用到的装饰和道具。
二、主题活动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应该是一个让我们向妈妈们表示感激和爱意的机会。
我们可以安排以下的主题活动:1. 感恩音乐&舞蹈表演我们可以利用母亲节这一重要时刻安排一些感恩主题的音乐和舞蹈表演,向妈妈们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并让妈妈们在表演中感受到我们的爱和温暖。
2. 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一种非常有创意和实用性的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让同学们一起制作母亲节的卡片或礼品,在班会上送给妈妈们,并在卡片上写上感激之情和爱意。
3. 面具扮演面具扮演是一种非常有趣和有趣的活动,可以让大家在虚拟的舞台上表演出自己的角色,展示自己的天赋和才能。
我们可以给同学们准备一些母亲节主题的面具和服装,让他们扮演自己的妈妈,模拟妈妈的行为和动作,向妈妈们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和爱意。
4. 感恩自由写作感恩自由写作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可以让同学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我们可以让同学们在班会中自由写作,记录下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和爱意。
三、礼物我们可以为妈妈们准备一些精美的礼物,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和爱意。
这些礼品可以是花束、小饰品、照片相框等,所有的礼物应该是精心挑选和布置的。
四、总结在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手工制作、面具扮演、自由写作等多种方式向妈妈们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和爱意。
同时,我们也应该为妈妈们准备一些精美的礼物,让她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温暖。
最后,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度过一个有意义和难忘的母亲节!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主题班会:母亲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活动主题:感恩母爱,感恩有你活动目的:通过母亲节主题班会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家庭情感和家庭责任感,让学生更加珍惜和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
母亲节主题班会《妈妈我爱您》+教案

母亲节主题班会《妈妈我爱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学班会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围绕“母亲节”主题,通过讲解母亲节的来历、意义以及相关的文化习俗,让学生了解并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表达对母亲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增强对母爱的尊重和感激。
2. 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学会表达对母亲的爱。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并学会表达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母亲节的来历、意义以及如何感恩和表达爱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学具:彩笔、剪刀、胶水、卡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母亲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母亲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母亲节的来历、意义以及相关的文化习俗,让学生充分了解母爱的伟大。
3. 实践活动:a.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b. 每组挑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感受母爱的伟大。
c. 邀请学生上台,通过表演、朗诵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如何用卡片制作母亲节礼物,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和表达爱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母亲节卡片,写上对母亲的祝福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母亲节的来历与意义2. 母爱的伟大3. 学会感恩,表达爱意4. 母亲节卡片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母亲节卡片,写上对母亲的祝福语。
答案示例:亲爱的妈妈:您辛苦了!感谢您对我的关爱和照顾,祝您母亲节快乐,永远年轻美丽!2. 课后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对母亲的爱。
2018中小学母亲节活动方案

2018中小学母亲节活动方案在过不久就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中小学生对于母亲的感恩及恩情可能理解的不是很多,学校开一个关于母亲节主题班会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编整理了“2018中小学母亲节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篇一:2018中小学母亲节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今年的5月8日是母亲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母亲节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开展"母亲节"感恩活动。
学校为把母亲节活动作为学校感恩教育的继续与延伸,并以母亲节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活动目标让学生学会尊敬和关心长辈,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三、活动主题:阳光、亲情。
四、活动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2日--5月4日)1、利用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感恩母亲、母亲节由来等宣传教育,《妈妈,您辛苦了》。
2、各班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感恩母亲的活动。
3、各班根据不同年龄层选择适合于学生的感恩活动内容,让学生参与感恩母亲活动。
(二)具体实施阶段,活动内容参考。
1、帮妈妈洗一次衣服;向妈妈说一句真诚问候或祝福;给妈妈泡一杯茶;为妈妈洗一次脚;陪妈妈散一次步;为妈妈做一张贺卡,为妈妈表演一段节目等等。
2、三~六年级学生开展"阳光、亲情"主题征文活动。
(全体参加)3、搜集母爱的名言,编印名言集。
4、开一次感恩母亲主题班会。
(全体参加)五、总结评比阶段(5月14--5月15日)1、评选优秀"阳光、亲情"主题征文。
2、评选"爱心小天使",一至六年级,班级推荐,学校表彰。
篇二:2018中小学母亲节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母爱是一座高高的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它总是依靠的屏障,那高耸的身躯,为你遮风挡雨,令你心安神怡。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愿天下的母亲别忘了留一份爱给自己,愿天下儿女别忘了回报母爱一缕缕浓浓的芳馨。
母亲节主题班会《妈妈我爱您》+教案

母亲节主题班会《妈妈我爱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德育教育》教材第五单元“亲情与感恩”章节,详细内容为“妈妈我爱您”主题班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感受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母亲,并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理解母亲为自己付出的辛劳,学会感恩母亲。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母亲。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卡片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母亲节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母亲节是用来做什么的?”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0分钟)(1)介绍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讲述母亲为孩子付出的辛勤劳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3)引导学生感悟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母亲。
3. 实践活动(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份母亲节贺卡。
要求贺卡上写上对母亲的祝福语和感谢的话。
4. 成果展示(5分钟)各小组展示制作的母亲节贺卡,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和感悟。
5.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母亲节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题目:小华给妈妈买了一件价值100元的礼物,商店正在搞活动,满100元减30元。
小华实际支付了多少钱?答案:70元。
6.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母亲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2. 母亲的辛勤付出3. 学会感恩母亲4. 制作母亲节贺卡5. 数学题目解答6. 关于母亲的短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妈妈我爱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德育》教材中“亲情”单元的第三章《母亲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母亲节的来历、意义以及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他们尊重和关爱母亲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对母亲的爱,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对母亲的爱,以及如何开展实践活动。
重点:母亲节的来历、意义,以及学会关爱母亲、表达爱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母亲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引发他们对母亲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活动一: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实践,如做家务、写信、制作礼物等。
4. 课堂讲解:讲解如何正确表达对母亲的爱,引导学生学会与母亲沟通。
5. 实践活动二:开展“妈妈,我想对你说”活动,让学生现场向母亲表达爱意,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6. 例题讲解:分享一些关于母亲的名言警句,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写一段感谢母亲的话。
六、板书设计1. 母亲节的来历与意义2. 学会关爱母亲、表达爱意3. 活动安排:我为妈妈做件事、妈妈,我想对你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母亲”为主题,写一篇感谢母亲的作文。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真实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爱母亲,学会表达爱意,以及实践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母亲节当天为母亲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如亲手制作的卡片、一束鲜花等,将关爱母亲的行为延伸到日常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对母亲的爱,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寸草报得三春晖
──2018年母亲节主题班会(心理辅导课)精品教案
(2018年5月2日)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在节日到来之前对学生进行孝敬母亲的教育,效果会比平常好得多。
而采用心理辅导课的形式进行教育,效果又优于其他形式。
在2018年母亲节即将来临执纪,我为此专门设计并召开了一堂名为“寸草报得三春晖”的心理辅导课,使用后效果不错。
首先我用故事引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彼得·赛曼,刚进入莱顿大学读书时,不求上进,成天嬉戏游乐,期末考试物理开了红灯。
母亲拿着成绩单百感交集地对他说:‘早知你是这样一个平庸无知之辈,我当初就不该在波涛中拼命地挣扎!’接着,母亲把他出生和幼时的艰难以及一些古训讲了一遍。
母亲的话深深地打动了赛曼的心,他默默地吻着母亲苍老的手,暗自下着悔改的决心。
可是不久,母亲却一病不起,与他永别了。
为了铭记慈母的教诲,他把母亲的遗像嵌在一个很小的镜框内,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也不管干什么事,都把它珍藏在自己的胸前。
有一次,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讲课时,一道难题难住了他。
他一度想搪塞过去,这时,他的手突然触到了母亲的遗像。
他从心里默念着母亲,毅然改变了主意,在难题前足足演算了10分钟,终于
把它解出来了。
母亲遗像陪伴了他一生,给了他战胜困难的信心。
后来,他还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了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
”
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个个心有所感。
我及时向他们了解情况:
1.知道自己母亲哪一天生日的请举手;
2.知道母亲节有关情况的请举手;
3.古代诗人写过很多关于母亲的诗,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哪一首最有名?
(《游子吟》)请大家齐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诗的大意。
(慈祥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织出了游子身上的衣服。
儿子临走前母亲把衣服缝得又密又结实,担心儿子一下子回不了家,在外面受冻。
唉,谁说小草报答得了三春阳光给它的养育之恩呢?)
4.诗人孟郊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
(深深的感激,深深的愧疚。
)
是啊!对自己的母亲,我们也会有这种心情:深深的感激,深深的愧疚。
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心理实验。
做完实验,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会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请各位每人准备一支笔,一张纸,把你平时最珍爱的五项东西写在上面。
这五项东西中有两项必须是“我”、“妈妈”。
实验开始。
现在要请你忍痛割爱了,五项东西中只能保留四项,请你慎重考虑,从五项中去掉一项,去掉的这一项要用笔划去。
请注意,一旦划去,就意味着它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
在划去以前,你要不断回忆它在平日给你带来的欢乐,可现在,它就要消失了,你不得不跟它永别了。
想到这些,你会很难过,但你还是要坚决地把它划去。
(这时我挨个检查,督促学生用笔划去,划与不划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
在下笔之前,要给他们一两分钟的思考时间。
以下几步也一样。
)
实验进入第二步,现在要请你继续忍痛割爱,四项最珍爱的东西中只能保留三项,请你慎重考虑,然后从四项中划去一项。
一旦划去,它就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可它却给你带来过无穷的欢乐,把它划去,你一定非常难过,但你还是要坚决地把它划去。
实验进入第三步,现在你的生活变得更惨了,三项中只能保留两项。
怎么办?你自己好好思考吧,再喜欢也得把它划去,它带给你再多的欢乐也是昨天的事了。
要坚决、彻底地划去。
(做完这一步实验,学生的心情都很沉重。
这时候我发现,每人剩下的都是相同的两项:我,妈妈。
)
实验已进入最残酷的阶段了。
现在,你和妈妈坐在船上,遇到了泰坦尼克号一样的灭顶之灾,你们两人只有一人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