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北海中学高中生物课件生物的进化
《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

《生物的进化》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高中生物教材《生物科学》第十章“生物的进化”展开,详细内容涵盖第1节“进化论的概念与证据”、第2节“物种形成机制”及第3节“进化生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2. 学习物种形成的基本机制,分析导致物种分化的原因。
3. 了解进化生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物种形成机制、进化生物学应用。
难点: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颈鹿的进化漫画,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奥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证据(如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阐述物种形成机制(如突变、基因流、自然选择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新冠病毒变异的案例,探讨病毒进化的原因。
4.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问题,如“为什么说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不同物种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探讨其进化关系。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进化生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作物品种改良等。
六、板书设计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2.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3. 物种形成机制突变基因流自然选择4. 进化生物学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进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2)分析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结合实际案例,谈谈进化生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1)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在长时间内逐渐变化、发展的过程,具有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的重要意义。
(2)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通过筛选适应环境的个体,使其繁殖后代,从而改变物种的遗传特征。
(3)进化生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作物品种改良、疾病防控等。
《生物的进化历程》课件

生物进化的进步性
总结词
生物进化的进步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更为高效和 复杂的特征。
VS
详细描述
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 多生物在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变得更加高效 和复杂。例如,哺乳动物的心脏和肺部结 构更加复杂,能够更有效地为身体提供氧 气和养分。此外,许多生物在适应环境的 过程中也表现出更为高效的生存和繁殖策 略。
《生物的进化历程》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生物进化的证据 • 生物进化的理论 • 物种起源与演化 • 生物进化的趋势 • 生物进化与人类生活
01
引言
生物进化的定义
生物进化
是指生物种群基因频率随时间改 变的过程,包括突变、自然选择 、遗传漂变等现象。
物种形成
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重要 标志,通常通过生殖隔离机制实 现。
生物地理学证据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演化的一门学科。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生 物分布和演化历程,可以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地理学证据表明,不同地区的生物分布和演化历程存在差异,这反映了地球历 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大陆漂移、气候变化等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生物地理学证据也支持了生物进化的理论,例如物种的分布和演化与地理隔离、环 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生物进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从达尔文时代至今,生物进化研 究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分子进 化、古生物学和系统发育研究等
。
当前热点
目前生物进化研究的热点包括进化 发育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 以及人类进化等方向。
未来展望
随着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 的发展,生物进化研究将更加深入 和全面,有望揭示更多关于生命演 化的奥秘。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的进化课件PPT

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即( A )
A:水生到陆生
B:简单到复杂
C:陆地到空中 D:单细胞到多细胞
9.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 C )
A: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B: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鸟类
哺行类
哺乳类
鸟类
D: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哺乳类
10.下列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 ( C )
始 祖 鸟 化 石
始祖鸟化石复原图
辽 西 鸟 化 石
辽 西 鸟 复 原 图
辽 西 鸟 骨 骼
孔 子 鸟 复 原 图
②鸟类的进化过程(一类生物进化为另一类生物):
某种爬行动物 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结论: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
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 近形成的地层里。这说明生物是进化发展的。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鸭嘴兽
最早的哺乳动物长得很奇 特。至今生活在澳大利亚的鸭 嘴兽和猫一样身上长着毛,体 温不大恒定,变化在26-35℃ 之间,长有乳腺但没有乳房, 用乳汁喂养幼儿;但它是和龟 一样属卵生动物。从以上特点 可以看出鸭嘴兽既有爬行动物 的特征(卵生、体温不恒定等), 又有哺乳动物的特点(披毛、有 乳腺、用乳汁哺养幼儿等),这 说明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中原始 的类群,同时也可看出哺乳动 物的祖先与爬行动物的亲缘关 系。
生物遵循 从无到有、从低等 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 到陆生的发展规律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的进化PPT课件

5.根据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哪两种生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 系( B )
A:鸟类和哺乳类
B:鸟类和爬行类
C:鸟类和两栖类
D:鸟类和鱼类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扁形动物
单细胞生物
鸟类 爬行动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鱼类
线形动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腔肠动物
2、比较解剖、细胞研究等(其他证据)
1.生物进化的直接的证据是( D )
A:现在生存的生物B:古代生存的生物C:生物“进化树”D:古代生物的化
石
C
2.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
B: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C: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5、下列关于生物化石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生物在进化进程中由水生生活逐渐进渡到陆生生活
B、高等生物的化石在新近形成的地层和古老的地层里 都存在
C、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生物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进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 进化而来的
6、下列化石中可以作为古代蕨类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学 的典型证据是( B )。
始 祖 鸟 化 石
始祖鸟化石复原图
辽 西 鸟 化 石
辽 西 鸟 复 原 图
辽 西 鸟 骨 骼
孔 子 鸟 复 原 图
②鸟类的进化过程(一类生物进化为另一类生物):
某种爬行动物 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结论: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
《生物的进化》PPT课件

植物化石与动物化石的形成过程相似。
树叶化石
硅化木
化石种类
遗体、遗物和遗迹
化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何支持生物进化的观点的呢?
将同类的化石标本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可以发现一些支持生物演化观点的证据。
项目种类
距今年代
生活环境
体形
运动形式
始祖马
三趾马
现代马
草 原
第4节 生物的进化
- .
自然界的生物种类繁多,已被人类认识的就有大约200多万种,那么这么多种类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神创论
二、进化论
证据:化石和遗传物质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又隐含着什么秘密呢?
动物死亡
肌肉腐烂,泥沙覆盖尸体骨骼
无机盐沉淀在骨骼中,形成化石,并保存在岩石当中
草 原
温暖潮湿的草丛和灌木林
狐一般大小、背部弯曲
比始祖马大一些背较平直
高大、背平直
跳跃
能奔跑
能快速奔跑
三类马的生境、体形、运动形式的对比
5000万年
2000万年
100万年
由于深海水温几乎不变,水流也很缓慢,既没有陆地上那样剧烈的环境变化,也没有像陆地那样有那么多敌害——对生存构成威胁的动物,环境十分安定,进化的必要性不大,所以它才跨越巨大时空,相传3000多万代,以几乎是原始的形态幸存到今天。
腔棘鱼
过去:通过观察生物化石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现在:比较古生物遗体和古生物化石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来推测亲缘关系。
随着新证据的不断发现,原先被认同的各种假说也在不断地被修正和完善。
课堂总结
北海市北海中学高中生物课件<生物的进化>说课2

B. 病毒对疫苗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C. 疫苗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的结果
D. 流感疫苗诱发病毒产生突变
设疑: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什
么意义?有没有局限性?
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激活学生 的批判思维和科学素养.
讨论
如何对长颈鹿的进化进行解释?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 (变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遗传积累)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 现代长颈鹿
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论
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祖先颈部并 不长,由于干旱等原因。在低处已找 不到食物,迫使它伸长脖颈去吃高处 的树叶。于是“用进废退”,久而久 之,它的颈部就变长了。一代又一代, 遗传下去,它的脖子越来越长,终于 进化为现在我们所见的长颈鹿这一新 物种。
2、采用了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和归纳 法,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 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 3、设计自学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 过自主分析、讨论教学资料和录像,获取 新知。
返回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物 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 能力,独立分析能力、讨论能力和 归纳能力,因而能积极主动地投入 到自主学习中来。
北海中学生物组
廖源莉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 材第七章第一个知识点,它以第六章《遗传 和变异》中的遗传学为基础,从宏观上对生 物界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并且为下一 个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设下 伏笔,是为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建立协 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提供了素材。
《生物的进化》PPT课件(第1课时)

A.古代鱼类
B.古代两栖类
C.古代爬行类
D.古代节肢动物
三、课堂反馈
3.右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C )
A. 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 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C.较a和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 D.a一定比c高等
四、课堂小结
新生代 6500万年前
被子植物成为占优势的陆地植物 600万 ~ 400万年前,人类出现
三、课堂反馈
1.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 A )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D.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三、课堂反馈
2.始祖鸟化石及孔子鸟化石等的发现显示,鸟类可能起源于 ( C )
1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年轻时代,父母想让他 学医,但他偏偏喜欢采集矿物、植物和昆虫标本。
2 达尔文常到海边向人学习采集生物标本和 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的知识,并做观察记录。
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
3 19岁时,达尔文被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 但他还热衷于自然科学。他从朋友那儿学会了如 何发掘并鉴定矿物标本等,为他后来从事科学研 究打下了基础。
5亿年前的化石
4亿年前的化石
与现存的海螺、蜘蛛
与现存的植物可
等可能有亲缘关系。
能有亲缘关系。
1亿年前的化石 与现存的爬行动物 可能有亲缘关系。
二、讲授新课
(一)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请根据上述化石生物对生物进化的可能趋势进行推理。 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演化而来的。 总的进化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生物的进化》课件PPT

•
10.“腾出”生动地写出了珍鸟突然受到 惊吓后 急速飞 离高粱 地时的 情态, 机灵敏 捷;“飘 落”则 写出了 珍鸟在 半空中 飞旋两 遭发现 没有树 枝可依 ,然后 悠然落 在谷穗 儿上的 情态, 轻盈灵 动。
•
11.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 去摸水 ,大家 在背后 叫小心 。岌岌 加上翼 翼,我 的手终 于半伸 进黄河 。”这 个细节 表现了“ 我”触摸 黄河水 时紧张 激动又 谨慎的 心理, 表达了 作者对 黄河的 热爱之 情。
恐龙卵 恐龙脚印
最先形成的地层是哪一个?
思考2:从化石的生物结构看,从早期到晚期 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晚期
早期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越早形成的地层
生物种类越少 结构越简单、低等
生物种类越多
越晚形成的地层 结构越复杂、高等
始祖鸟化石及复原图
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
比较
•
1.根据近十年的高考全国卷真题,总 结出文 言文阅 读中文 本概括 分析题 这一题 型的特 点,每 一个选 项都由 论点和 论据的 形式组 成陈述 的。
•
1、涉及的问题一般都是现实政治的反 映。一 个王朝 成功的 经验和 失败的 教训往 往成为 后来的 政治家 和思想 家的素 材。他 们思考 和论证 往事的 得失, 以史为 鉴,为 当朝和 后代的 统治者 提供新 的治国 方针。
古生代后期生命 类型
古蜻蜓
鱼头螈
古生代后期生命类型
古生物学家认为:原始两栖类的四肢是 由鱼的胸鳍和腹鳍演化而来
原始的两栖类鱼头螈
中生代生命类型
裸子植物是主要陆生植物,被称为裸子植 物时代,后期出现被子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
1、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2、能够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不足:
1、对于遗传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对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4、适者生存
凡是生存下来的个体都是对环境适 应的,而被淘汰的个体都是对环境不适 应的。
小结:
过度繁殖
遗传变异
(内在因素)
适者生存
(结果)
新种产生
有限资源
生存斗争
(动力)
环境变迁
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 (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长颈、长前肢个体 自然选择 (遗传积累) 现代长颈鹿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达尔文(1809-1882)
一、达尔文简介
亨斯洛 贝格尔号
一、达尔文简介
吃小虫的地雀喙长得尖细锐利;吃种子的地雀喙长 得宽阔坚硬。
颈短,生活在湿润地区,以 低矮的植物为食
颈长,生活在干旱地区,以 仙人掌为食
1996年10月24日罗马教皇约翰· 保罗二世致 函在梵蒂冈举行的教廷科学院全体会议说:“信 仰并不反对生物进化论”,“新的知识使人们承 认,进化论不仅仅是一种假设”。“实际上在继 各学科的一系列发现之后,这一理论已被科学家 普遍接受。”教皇的这番话表明,教廷已不再坚 持“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始祖”的理论。教皇对 达尔文进化论表示了一定的认可,他强调,“从 哲学角度,对进化论存在着不同解释”,“进化 论与神学是可以协调的”。“如果人的身体是源 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 是上帝直接创造的。”可见罗马教廷的艰难处境, 教皇约翰· 保罗二世不得不提出神学与科学的“协 调”理论。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1、过度繁殖
任何一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 力,能产生很多后代。
2、生存斗争
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 物与无机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
3、遗传变异
不论哪种生物,生物个体之间都存 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2006.5.28
巩固练习:
1、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 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D )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2、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力很差,但当气温升 到25.5℃时,突变体的生活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C )
(1)、种群的概念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一个池塘里所有鱼 一片草地上所有植物 一个池塘里所有鲤鱼 一片草地上所有蒲公英
(2)、种群的基因库
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种群的基因频率
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例: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 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则,这个种群中,A、a的基 因频率为多少?
A.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B.突变是不定向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3、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5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 aa的个体分别为25、20和5个。在这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 率为 ( C ) A. C. 50% 70% B. D. 60%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