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1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优质教案(9)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1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优质教案(9)

第3节人类地起源与进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类人猿地几种类型理解人类进化过程经历地四个阶段,以及相应阶段地代表了解人种地组成2.能力目标习得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人类起源地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进化论地观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类人猿地几种类型;人类进化地四个阶段2.教学难点:人类进化地四个阶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家想到电影人猿泰山。

没错,这是现存灵长类动物中体格最大地物种。

大猩猩存在于非洲大陆赤道附近地丛林中。

有东西两个栖息地,从而分成两种即西非大猩猩和东部大猩猩。

他们经常两足直立,但一般四肢行走(指背行走),两足行走最远可以走6米。

年长地大猩猩背毛呈银色,俗称银背。

银背一般是群里地首领。

别看大猩猩体型硕大样子很凶猛,但它性情却是非常温和、安静甚至害羞地。

只有在自身受到威胁或者子女受到威胁时才会毫不犹豫地撕咬对方。

迄今为止没有大猩猩咬死人地报道。

并且他们是个素食主义者,只吃树叶和果实。

黑猩猩是这4种猿中最聪明地一种。

13天前还有个新闻报道说美国纽约州一个地方法院驳回了一个民间团体要求给予一只黑猩猩人权和放生地请求。

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

是一种社群性动物,可以半直立行走,活动范围26—78km2,和人一样有喜怒哀惧。

智商很高,相当于5—7岁地小孩。

吃地东西也多种多样。

刚才介绍地这些猿类我们统称为“现代类人猿”,那么现在问题来了:1、现代类人猿是否包括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给大家2、3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

为学生讨论、回答面部表情有多相似呢?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先生给我们了答案。

黑猩猩会用枝条沾满口水伸入蚂蚁洞中,待蚂蚁沾满枝条时再伸入口中取食;还能用工具砸开坚果。

此外他们在捕食疣猴时还讲究战术策略,因为疣猴在树上时动作非常灵敏,不容易捕捉,此时一只黑猩猩往往在地下跑过先于疣猴,埋伏起来,其他黑猩猩在树上追赶,并设法将猴群追赶到埋伏地点,除了埋伏地点地震之类,很多森林消失了,这些森林古猿中地一部分不得不来到地面,直立行走。

八年级生物下册21_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21_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紧密的动物;2.说显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要紧时期。

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点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时期极为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学生活动】:关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引入新课】:适才请同窗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咱们人类有哪些相似的地址呢?——学生回答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点【学生讨论】:为何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超级相似。

通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

二者有一路的先人。

可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点?(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点是如何形成的?【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丛林古猿。

最初的丛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

一些地域由于气候转变,丛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丛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通过漫长的年代慢慢进化为现代的人类。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进程中双手变得愈来愈灵巧,大脑愈来愈发达,慢慢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

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丛林古猿,通过漫长的年代,慢慢形成现代的类人猿。

因此,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先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探讨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总结】: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利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增进大脑的进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第二课时《一》情景引入早在1871年,达尔文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非洲”的观点,1925年—1960年,科学家们前后在非洲觉察了大量的原始人类化石,通过研究科学家以为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有那四个时期呢?《二》人类的进化时期【教师活动】:请同窗们看教材24页。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3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1.3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教案

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特征;3.明确人类起源于动物,而不是神创造的,认同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二、教学重点比较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明确人类起源于动物,而不是神创造的,认同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三、教学难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五、教学手段板书授课和多媒体教学六、教学流程【引入新课】:以视频"人类的起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人们积极探索的,西方人认为人是由谁创造的?而我们中国人却认为人是由女娲创造的,那你们认同这两种观点吗?学生:不认同。

因为他们缺乏科学的根据,没有说服力。

教师:很好,关于人类的起源我们不能主观臆测,我们需要找到科学依据才能说明问题。

在生物圈中,我们能不能找到与我们人类非常相似的动物呢?学生:能找到。

比如猿猴、猩猩等。

教师: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而我们现在认为类人猿与我们人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此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间结合教材上的表格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教师在小组中抽取几位学生代表起来发表观点,然后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进行补充,帮助学生完善表格。

(一)、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形态、表情、结构、行为等方面非常相似。

原因是:经过研究,证明。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T展示:)教师:以上都是类人猿与人类在宏观方面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现如今科学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我们能不能从微观方面找到他们更多的相似点呢?学生思考教师展示化石证据、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种类、比较DNA分子的组成等证据,让学生直观认识到人类与类人猿确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教案

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位于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的最后一节,是在学习了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人类自身的起源和进化问题进行的探索。

在教材上,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延伸和灵活应用,又是学习下一章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在科学探究史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对此问题进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人与环境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学生提升情感态度,树立正确价值观。

综上所述,本节教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认真上好。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加上学生已学习了生命起源相关理论和生物进化相关理论,相信对此节内容理解起来并无太大困难。

对于此部分知识,学生有较高兴趣,乐于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我校女子班学生,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逻辑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了解人类的出现是因为环境变化后,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概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身形态、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异同,锻炼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小组活动,提升主动观察、主动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逻辑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认同人类有着共同祖先,支持各民族和谐发展。

四、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异同。

2.指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五、教学难点1.理解森林古猿朝着不同方向进化的原因。

2.体会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人类劳动与工具进步相互促进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1.教法精心整合教材。

对教材逻辑不清晰处重新调整,使学生便于理解。

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生物进化历程。

改进课本活动,使之更好体现科学探究精神。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21.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21.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

基于“以生为本”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类人猿与人类
你知道类人猿生活在怎样的环
境中吗?它们和人类有何相似之
处?
1、播放现代类人猿生活视频
2、活动: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
似特征
3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烦人猿的相
似之处
3、告知学生:类人猿中黑猩猩与
人类相似度最高。

4、类人猿与人类有这么多相似之
处,表明二者之间亲缘关系怎
样?
让学生各抒己见,并
展开评议
观看视频并找出二者
相似之处,并完成
P21表格(充分让学
生说再引导小结出知
识)
了解人类与类人猿的
相似之处,知道黑猩
猩是与人类最相似的
类人猿
8‘
人类的起源1、那人类是如何起源的呢?让学生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22~23并完成
学案上自主学习题
2、两足直立行走有什么重要意义?
(1)自读课文并在书
上勾划相关问题答案
(2)组内讨论
(3)汇报并评议
(4)小结知识
7‘类人猿面扁平,两眼在同一平面,无尾。

外形与人接近。

类人猿的骨骼与人相似,大脑遮盖了小脑,与人相似。

类人猿大多有喜、怒、哀、乐等多样表情,和人面部表情相似。

类人猿善于模仿;懂得交流;会使用枝条作工具等。

类人猿喜欢群居,有的有家庭生活;可勉强直立行走等。

北师版八下生物说课稿 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 7.21.3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北师版八下生物说课稿 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 7.21.3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说课搞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教学研讨活动并得到大家的指导。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Ⅰ、说教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

3.概述人类在起源和进化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较问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树立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惜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及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人类不仅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而且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因此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爱惜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2.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并且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要珍爱生命。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教材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不仅与上册教材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又是本册的开头,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人类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经过极其艰苦、漫长的过程,通过劳动才进化来的。

因而启发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应意识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已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为此我们应该处理好与生物圈的关系。

2024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21.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24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21.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 探索和研究:鼓励学生对人类起源和进化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提问和解答:鼓励学生提出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 交流和分享:鼓励学生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共同探讨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②进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传递有利基因。
- 基因流和基因漂变:基因流是指基因在不同群体之间的传播,基因漂变是指群体中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
③人类的进化和环境的关系:
- 人类的进化过程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食物来源等因素。
- 环境变化促使人类进化出适应性的特征,如迁徙、适应不同饮食等。
(2)案例研究法:教师可以选取具体的进化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进化过程和进化理论。
(3)小组讨论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4)实践操作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 教学活动设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600万年前的非洲,经过长时间的演化,逐渐发展成现代人类。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基因流和基因漂变等机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生理和行为特征。
(1)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不同角色,如古生物学家、进化理论家等,通过表演形式展示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进化游戏:教师可以设计进化相关的游戏,如模拟自然选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进化理论。

【推荐必做】八年级生物下册 21.3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推荐必做】八年级生物下册 21.3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说出现代类人猿和12、人类的进化阶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一课时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引入新课】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学生讨论】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多方面非常相似。

经过研究【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

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

所以要标志。

【活动】【总结】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第二课时人类的进化阶段【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24页。

找出四个阶段人种距今的年代、主要代表、体质特征、文化遗物等。

1、南方古猿、能人或早期猿人、直立人、智人的特征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找答案12700ml31088ml火和工具4动【教师活动】发色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

在生物学上智人。

不同的人种或种族实际上是智人的各地方性亚种鼻形可以分为123人、印度人4人人类的祖先使用和制造工具重要因素1A、黑猩猩B、大猩猩C、长臂猿D、长臂猴2A、使用工具B、两足行走C、大脑发达D、最新人教部编版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
【学生活动】:对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引入新课】:刚才请同学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
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

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

二者有共同的祖先。

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

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

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

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总结】: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
早在1871年,达尔文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非洲”的观点,1925年—1960年,科学家们先后在非洲发现了大量的原始人类化石,通过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有那四个阶段呢?
《二》人类的进化阶段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24页。

找出四个阶段人种距今的年代、主要代表、体质特征、文化遗物等。

(1)南方古猿的特征是什么?
(2)能人或早期猿人的特征是什么?
(3)直立人的特征是什么?
(4)智人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找答案
(1)南方古猿:脑容量与现代人类猿相当
(2)能人:脑容量700ml,能制造使用工具
(3)直立人:脑容量1088ml,能用火和工具
(4)智人:脑容量和现代人相当,能从事农业和艺术活动
《三》现代人种
【教师活动】:人种或种族,是指在体质特征,如肤色、眼色、发型、发色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

在生物学上,现代人类都属于智人。

不同的人种或种族实际上是智人的各地方性亚种,现代人根据肤色和鼻形可以分为4种:
(1)蒙古利亚人:中国人、日本人
(2)高加索人:俄罗斯人、德国人、法国人
(3)尼格罗人:古巴人、印度人
(4)澳大利亚人:美国人
【总结】:总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类的出现是最晚的,人类的祖先使用和制造工具,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

五.课堂练习:
(1)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黑猩猩
B、大猩猩
C、长臂猿
D、长臂猴
(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
A、使用工具
B、两足行走
C、大脑发达
D、制造工具
(3)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
A、南方古猿和能人
B、直立人和智人
C、能人和直立人
D、智人和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