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蛤的养殖ppt-精

合集下载

青蛤的养殖技术

青蛤的养殖技术
2 2 苗 种 来 源 .
2c 0m。栖 息 在泥 沙 中的青 蛤 以壳 的前 端 向下 , 后
缘 向上 , 以水管和 外界 相通 , 滤食海 水 中的单 细胞
藻类及 细小 的有机 碎 屑 。干潮时可 发现青 蛤栖 息
的滩 面 上有 许 多 细小 的孔 洞 , 洞下 面 即是 青 蛤 孔 栖 息 的地方 。 仔细 观察 每个孔 洞 中有 两个 小孔 , 一 个 为 出水孔 , 一个 为进 水孔 , 另 两孔 相隔 约 3 mm, 当受 到惊 动时 , 青蛤突 然 闭壳 . 出外 套腔 中的水 排 份, 水从 出水孔 喷 出 , 时即 发现 其分 布位 置 , 此 人
前弯 曲 、 韧带 黄 褐色 、 不突 出表 面 。贝壳 表 面极 凸 出, 不具 放射 胁 。同心 生长轮 脉在顶 端 细密 、 不显
l 6~ 3 ℃条 件 下 , 水 一 天 半 , 活 率 可 达 2 离 成
1 0 , 天 为 4 。 0 4 5 因此在运 购青 蛤苗种 时 , 宜 适 在气 温较 低 的春 季和 秋 季进行 , 季高 温季 节 不 夏 适 宜运 输 。 l 3 4 青蛤 对海 区 水温 、 度的 适 应情 况 : 蛤 - 盐 青 对 低温 的适应 性很 强 , 温 达到 O 水 ' 尚能滤 水 、 C时 排便 , 水温 降到一2  ̄ , 蛤几 乎处于 休眠状 态 , C时 青 但 当水温 缓慢升 到 5 ℃时 , 蛤 尚能 复苏 , 常 滤 青 正
维普资讯
《 河北 渔业 )02年 第 2期 ( >0 2 总第 12期 ) 2
0 实 用技 术
青 蛤 的 养 殖 技 术
季 兆 军
(可 省乐亭县沿海开发总 公司 j北 030) 6 60

第十四章蛤仔的养殖第一节蛤仔的生物学

第十四章蛤仔的养殖第一节蛤仔的生物学
土池建成后,整平池底,开挖互相交错的引、排水沟2—4条, 把埕地分成若干块,铺上细砂5—10厘米左右。 此外,在土池旁边还要建筑亲蛤暂养(或精养)池和露天饵料池等 相应设施。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四章蛤仔的养殖第一节蛤仔的生 物学
(二)育苗前的准备
• 1.清池 育苗前20天排干池水,让阳光曝晒几日。每亩用氰化钠 5千克配成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四章蛤仔的养殖第一节蛤仔的生 物学
四、蛤仔的生长
• 蛤仔的生长与年龄、季节和环境条件有关。从年龄来看,1~2龄 的个体生长快,年龄越大生长越慢;从季节来看,温度较高、饵 料丰富的4—9月生长最快;环境因子的影响更为显著,水温、盐 度、底质、潮区、饵料等,综合影响到蛤仔的生长。由于水温和 饵料的影响,使蛤仔的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生长快,冬季 生长慢。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四章蛤仔的养殖第一节蛤仔的生 物学
• (四)食性与食料 蛤仔是滤食性,对食物种类一般无选择性,只要颗粒大小适
宜即可摄食。其食料组成以底栖硅藻为主,常见有舟形藻、菱形 藻、圆筛藻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底栖硅藻。 (五)灾敌害
蛤仔的生物敌害种类很多,肉食性的鱼类(如蛇鳗、虾虎鱼、 无斑鳐鲼、海鲶、黑鲷、鲨鱼等)、肉食性的贝类(如蛸、红螺、 玉螺等)、蟹类、海星及海鸟等都能直接捕食蛤仔;凸壳肌蛤、藤 壶、沙蚕等能与蛤仔争夺生存空间及食物,影响其生活。此外, 洪水、台风以及烈日曝晒都会引起蛤仔的死亡。
育苗前一个月可将亲蛤置于暂养池内蓄水精养,以便获得性腺发育 良好的亲蛤。 4.水质调控
育苗水体允许的理化因子变化范围是:水温10.0℃~ 27.0℃,海水 比重1.010—1.024,pH值7.6—8.73,溶解氧 3.2—8.6毫升/升。

第六七章海水养殖贝类、甲壳类养殖-PPT课件

第六七章海水养殖贝类、甲壳类养殖-PPT课件


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 陆基养殖 工厂化养殖
对虾育苗

亲虾选择 促熟 产卵 集卵 孵化 布卵密度



饵料 换水 防病 出苗
对虾养殖

中间暂养 养殖池清淤、消毒 繁殖基础饵料 换水 放养密度 配套设施



饲料 日常管理 病害防治 生物制剂应用 收获
海水鱼类养殖
生物学特征



脊椎动物 鳍运动,鳔辅助 鳃呼吸 变温 终生生活在水中 视觉 (突眼全视觉) 听觉(内耳,半圆管,侧线) 味觉、触觉(鼻囊、味蕾)
养殖种类


网箱养殖
大黄鱼、真鲷、黑鲷、狮鱼、鲈鱼、石斑鱼、鲀、大 西洋鲑


工厂化养殖
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大西洋鲑、鲽类
扇贝养殖

种类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地


水质较肥 合适的潮流交换 地质平坦,沙泥和泥沙 水深10米以上 污染轻,径流小,水质变化不大
繁殖和发育

体外受精,雌雄可变性,雌雄同体
胚胎发育
担轮幼虫/trochophore 面盘幼虫(D型幼虫)/veliger 壳顶幼虫/pediveliger 眼点幼虫/


贝类生活史
养殖方式


底播养殖
蛏、蛤、蚶、扇贝、螺


浮绳养殖
扇贝、牡蛎、贻贝

蛤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蛤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蛤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蛤虫是一种常见的海产品,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养殖蛤虫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蛤虫的需求,还有利于海洋资源的保护。

本文将介绍蛤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养殖者更好地进行蛤虫养殖。

正文:1. 蛤虫的品种与适宜环境:蛤虫主要分为三种常见品种,包括美味蛤、花蛤和青蛤。

它们适应的环境条件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选择养殖品种时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水质等因素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蛤虫适合生活在微咸水域和纯净的海水中,温暖的气候和适宜的水温是蛤虫健康生长所必需的条件。

2. 场地选择与准备:选择合适的场地是蛤虫养殖的重要一步。

场地应该远离污染源,靠近海边,并具备良好的水循环系统。

此外,场地要求平整、无积水以及杂草的干扰。

在选址合适的基础上,需要准备养殖池或网箱,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尺寸和数量。

3. 养殖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管理对于蛤虫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保持适当的水温和氧气含量是关键。

可以通过表面排水、增氧设备等方式来控制水温和氧气供应。

此外,必须定期检测水质中的盐度和pH值,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如果发现水质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和处理,避免对蛤虫生长产生影响。

4. 蛤虫的饲养与管理:蛤虫是过滤器食性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主要以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有机残留物为食。

为了保证蛤虫的养分摄取,养殖者可以通过提供足够的食物源来满足其需求。

同时,注意控制蛤虫的存活密度,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消耗,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和蛤虫的生长质量。

5. 病害防治:在蛤虫的养殖过程中,常常面临病害的问题。

常见的病害有白貂虫、黑斑虚拟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蛤虫的状态,并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如果发现蛤虫出现异常症状,可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或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6. 采收与销售:一般来说,蛤虫的生长周期为6个月至1年不等。

在蛤虫养殖成熟后,可以进行有效的采收工作。

采收时应注意蛤虫的大小和品质,选择适当的采收方法,避免对蛤虫造成伤害。

养殖蛤蜊的 流程

养殖蛤蜊的 流程

养殖蛤蜊的流程
1. 选址和准备:选择适合蛤蜊养殖的水域,如海湾、河口或近海区域。

确保水质清洁、富含藻类和微生物,并且有适当的潮汐和水流。

在养殖区域设置防逃设施,以防止蛤蜊逃脱。

2. 苗种选择:选择健康、无病害的蛤蜊苗种。

可以从有信誉的贝类养殖场或供应商购买苗种。

3. 放养:将蛤蜊苗种放养到养殖区域。

根据养殖场地的大小和养殖目的,确定合适的放养密度。

注意放养时的水质和温度,以确保蛤蜊的适应和生长。

4. 饲养管理:蛤蜊主要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

监测水质,确保水质适宜蛤蜊生长,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定期监测和记录蛤蜊的生长情况,以及水质和环境条件的变化。

5.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蛤蜊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采取预防措施,如保持水质清洁、控制养殖密度、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等,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6. 收获:根据蛤蜊的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收获,注意保护蛤蜊的质量和完整性。

7. 销售和市场:将收获的蛤蜊供应给市场,可以通过批发、零售或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等方式进行销售。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蛤蜊的具体流程会因养殖地点、品种和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养殖之前,建议详细了解相关的养殖技术和当地的法规要求,并与专业的养殖专家或农业机构进行咨询和指导。

这样可以确保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青蛤的养殖PPT课件

青蛤的养殖PPT课件

为西施舌。
一、西施舌生物学 (一)形态
西施舌壳脆薄,呈圆三角形。壳表光洁,具有黄褐色发亮外皮,顶 部为淡紫色。壳内面淡紫色或白色。内韧带极发达。 (二)生态习性
西施舌为太平洋西部广布种,印度半岛、中国、日本沿海均有分布。 在我国尤以福建闽江口一带产量为多。生活在低潮区至水深7米处的细砂 或砂泥底质,营埋栖生活,埋栖深度成体达7—10厘米。索饵和呼吸时升 到表层,后端朝上伸出水管,退潮时潜居砂中,滩面上留下一个“8”字 形的进出水孔痕迹。
5
5
三、养成
(一)养成方式 主要有蓄水(池塘)式或埕田(不蓄水)式两种方式。
1.埕田养殖 埕田选择在中潮区及低潮区上部。在选好的埕地周围筑小堤,并插
上标志,埕内可分为宽约3米的畦子,畦间以排水沟相隔。 2.蓄水养殖
多设于高潮区,面积为数亩至数十亩。取就近的泥砂围堤,堤岸堆 迭呈梯形,堤面宽0.5米,堤高约1.5米。在堤岸内侧离堤0.5米处,设有 宽0.3米的绕堤平台(踏步)。此外,还有深0.5米的环堤边缘沟,沟底与 池外有涵管相通。池内的海水平时是由堤和岸交角的缺口(用石块砌成的, 与平台同高)进出。池内的埕面由岸边向排水管亏侧略作倾斜,并与普通 埕用类似地划分成若干畦。蓄水的深度保持与平台同高或略低。
2
2
(三)繁殖习性
青蛤为雌雄异体,1龄成熟。性成熟时,雌性性腺为粉红色,雄 性为淡黄色。繁殖期因地而异,江苏为6—9月上、中旬,以7—8 月为盛期(水温25℃—28℃);福建南部地区,繁殖季节从9月中旬 开始延续至11月初,而以“秋分”至“寒露”为盛期。繁殖方式 为卵生型,壳长3.5—4.0厘米的亲贝,一次成熟怀卵量4一7万粒。 在水温26.5℃条件下,受精卵经过16个小时可发育到D形幼虫。受 精后约11天便可附着变态成稚贝。 (四)生长 青蛤的生长与年龄、水温、饵料等密切相关,表现了典型的 生长季节性。在福建南部,主要生长期为4—9月,而5—7月生长 最快。已采集到的最大的青蛤壳长为5.85厘米,体重达73.2克。

青蛤海区养殖技术

青蛤海区养殖技术

时做好补苗 、 移殖 , 撒沙补埕 、 推泥 、 疏通水沟等工 作, 尤其是台风和雨季到来之前 和之后 , 更应加强 管理 。
2 . 3 . 2 蓄水 引水 在 退潮 干露超 过 6 h以上 的青 蛤
养殖 区, 采用聚乙稀塑料袋包裹 泥沙筑堤建简易蓄

《 水产养殖} 2 0 1 4年第 3期
万  ̄/ 6 6 7 m 2 。
3 养殖结果
3 . 1 收获
经过 8 0 0 d的养殖 , 放养 壳长 1 . 0 e m、 1 . 5 c m和
1 . 7 c m的小 、 中苗 3 3 0 2 5 0 k g ( 3 . 0 1 5 5 亿个 ) , 共收 获平均 9 5个/ k g 的商 品蛤 1 6 6 5 7 0 0 k g( 1 . 5 7 7 亿 个) , 平均单产 9 3 5 . 5 k g , 成活率 5 2 . 3 %, 体重生长 比
1 . 0 2。
底质 , 在 已经撒 播苗 种 的埕 地 上 , 撒沙 , 每 次厚 度 约 2 ~ 3 c m, 每年 次数 最 少 3 次。
4 小结
在水温 l 5 ~ 3 0 c C, 比重 1 . 0 1 0 ~ 1 . 0 2 5 、 中潮 区下 方, 水质清 , 饵料丰富 , 水 流 畅通 , 沙质 、 沙泥 、 泥 沙
法。
底质的环境中生长 良好 。 水温低于 1 5℃或高于 3 0
℃、 比重 低于 1 . 0 1 0或 高于 1 . 0 2 5 , 且 水质 污 浊 、 水 流 缓慢 、 黏 土底 质 、 潮 位 高 的环境 生 长缓 慢 。因此 , 养 殖 区的规 划 、 选 择 是开 展青 蛤养 殖 的前提 。 试 验 表 明播放 3 0 0 0个/ k g的小 苗 比播 放 8 0 0 ~ 1 0 0 0个 / k g的 中苗成 活率低 , 且 养殖 周期 较长 。 通 过 近几 年 的养 殖 生产 实 践 , 我 们认 为 在 泉州 市 青 蛤苗 种播 放 规格 应 为 1 . 5 2 . 0 c m 的中 、大 苗 , 播放密度分别为 l 0万 ~ 1 2万 粒/ 6 6 7 m 2 和 8万 ~ 1 0

青蛤亲贝的培育技术

青蛤亲贝的培育技术

青蛤亲贝的培育技术摘要:青蛤属于贝类动物,是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其也被称为蛤蜊、黑蛤,在贝类中属于优良的品种。

青蛤的肉质是非常的鲜美的,且有着丰富的营养,蛋白质较高,而且还有一定药用价值。

在当前环境下,由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使得青蛤的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而且受人为滥采酷捕导致青蛤资源出现严重的衰竭表现。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要重视生态环节的管理,也要重视青蛤亲贝培育技术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青蛤亲贝养殖技术,真正为人工育苗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青蛤亲贝;培育技术1 青蛤亲贝的养殖形式1.1 亲贝来源与选择对于亲贝的来源,应在无污染的健康的水域下选择,应在冷却水的水温较高的环境下,且潮间有丰富的饵料生物,这样的生活条件是比较适合亲蛤生长的。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青蛤的生长与繁殖的迅速也会比较快,切整体的个体也会偏大,数量也会较多。

在实际研究试验中所采集的亲贝应以3〜4龄为主,壳长4.8 厘米左右,而壳高也要在4.7厘米,而且肥满度也要在15.38%。

1.2 选择合理放养方式在实际中应选择在室内的水泥池内进行放养。

而且在同一池内的亲贝也应运用散养与网箱养殖的形式。

而且其中的水泥池规格应保持在4米X 5米X 1.5 米的格局当中,在其中放入大约500 公斤的亲贝。

在其中的网箱规格应在60厘米X 90厘米X 50厘米的格局,而且在每个箱内放入600〜800亲贝。

1.3 饵料青蛤属于滤食性动物,且其滤食的是浮游植物,而且对于食物的种类却并没有任何的选择性,而在实际中食物的通过应运用进水管流入到其中,不可以运用排水管排出食物。

在实际中应该运用天然的海水来培育亲贝。

天然海水当中有很多的浮游植物且生物量也比较大,其中包括扁藻、裸藻以及小球藻和角毛藻等,也有一定的鞭金藻、棕鞭金藻、裸甲藻等,裸藻、小球藻以及?。

略迨粲谧罴咽澄铩?1.4 水化指标的明确在实际当中水化的指标必须要具有科学性,并且要保障其pH值在8.3〜9.0,而氨氮应在0.385〜0.877毫克/升,而且其中的亚硝酸盐也要保持在0.147〜0.345毫克/升,COD值10.378〜11.635毫克/升,溶氧量6.7〜7.2毫克/升,这样才能为亲贝生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