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湘教版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说课稿4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说课稿4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这一节,是对我国东北地区产业布局的详细介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发展历程和现状,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际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分布、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与他们的生活实际较远,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此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学会分析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区域发展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特点、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2.讲述产业布局特点: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引导学生认识产业布局的特点。

3.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地理、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讨论东北地区产业布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教案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教案1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本节教材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两部分内容。

在“农产品生产基地”这部分内容中,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和农作物,通过读图了解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

在“重工业基地”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同样安排了一组“前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来了解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和主要工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东北地区工业布局与工业结构的特点。

在讲述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近几年来,东北地区农业和工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因此,东北地区是最符合课标要求的一个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节主要是学习东北农业和工业。

包括了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后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结合图文资料,说出东北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指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甜菜基地;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带和大豆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春小麦的主要生产基地。

2.会用资料分析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人均售粮高的主要原因。

3.通过回忆上节的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

4.能用实例说明东北地区丰富的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和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5.根据近年来东北地区工业出现的问题,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知道农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2.分小组讨论实现东北地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3.收集家乡的地形图、城镇分布图、工农业布局图及相关资料,运用本章学习方法,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产业分布及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东北富饶的黑土地和发达的工农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意识。

2.通过对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八年级地理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湘教版(3)

八年级地理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湘教版(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基本信息课题6。

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6.3年级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

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种类及分布。

2。

掌握东北地区主要的资源及工业。

3.理解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种类及分布。

2。

掌握东北地区主要的资源及工业.3.理解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教师:“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每当听到这首震撼心灵的歌曲,便会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想到广袤的东北大地.那里有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有一望无际的千里沃野,有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有熟知的东北三宝……我们一起走进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来看看中国的“北大仓”.课件展示:探究活动一:东北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教师:阅读课本36页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1.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粮食作物。

2。

归纳图中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规律。

课件展示:学生: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结合地图,观察图例,解答地理问题,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教师:1.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

2.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其中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平原地区;玉米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和水源较多的山间盆地;大豆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北部和三江平原。

课件展示:教师:阅读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1。

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经济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规律。

学生: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发言。

结合地图,观察图例,解答地理问题,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教师:1.东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

2.黑龙江是中国的甜菜生产区之一,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知识梳理型教案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知识梳理型教案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知识梳理型教案一、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建立东北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前期以钢铁、机械为重点,后期以石油开采加工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的重型工业构造。

(一)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基地钢铁工业是东北区工业的根底,以鞍(山)钢、本(溪)钢为主,建起了包括大连钢厂、抚顺钢厂、北满钢厂,以及通化、齐齐哈尔、凌源等钢铁厂在内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开展。

(二)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基地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主,形成机床、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运输机械制造中心,能够生产汽车、内燃机车、船舶、铁路客车、拖拉机、收割机等。

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动力机械制造业基地,能够生产大、中型水电、火电发电机组及先进的输变电设备。

(三)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能源生产基地煤是本区主要常规能源。

全区煤炭储量约723×104t,煤集中分布在本区东部和西部。

石油储量和产量长期约占全国的1/2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储油和产油区。

其中80%的储量集中分布在大庆。

(四)以大庆、吉林、辽阳、大连、盘锦、锦西、抚顺为主的化工工业基地石油加工能力占全国29%,以硫酸、纯碱、烧碱、硼酸为主的根本化工原料工业,以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橡胶加工等为主的化学工业在全国有相当的优势。

化工产值占全国的12.6%。

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可成为全区最具有潜力的支柱产业。

(五)其他骨干产业得到良好开展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具有坚实的根底和开展远景;建材工业也有相当规模;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工业也具有优势。

二、农业基地建立(一)农业生产的根本特征〔1〕本区是大农业构造比拟完整,农、林、牧、渔业俱全的农业地区。

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玉米、大豆、甜菜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2%,45%和54%,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3 4
随着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学 工业迅速崛起。
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 纺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基地,面积近12 万千米2,人口3500多万。鞍山、本溪一带,蕴藏 着上百亿吨铁矿,尽管品位不算太高,却可以露天 开采,便于选矿和冶炼。
分析东北三省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PART 01 农产品生产基地
农产品生产基地
(1)你知道东北地区有哪些著名的农产品吗?请举例说明。
农产品生产基地
(2)下图所大豆
荔枝
小麦
甜菜
农产品生产基地
活动 (1)读图6-28,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
重工业基地
中国一汽
东北代表性企业 鞍钢集团
大连船厂
思念集团
大庆油田
宝钢集团
重工业基地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煤、石油、铁
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 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铁矿约占全国储量的1/4 石油储量占全国的1/2以上 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9%
④⑤⑥三个建议有利于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
重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收集家乡的地形图、城镇分布图、工农业布局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本章学 习的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2)归纳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3)家乡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4)家乡的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农产品生产基地
思考: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利条件)

(湘教版)八年级初中地理下册教学课件: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湘教版)八年级初中地理下册教学课件: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人均耕地多,粮食产量达,商品率高。
新课学习
粮食作物:水稻、春小麦、玉米、大豆 经济作物:大豆、甜菜、亚麻 农业发展大有利和不利条件
主要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
农业地位: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二)重工业基地
P39 活动 读图6-36 1.东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矿 产资源?
2.说出哈尔滨、长春、沈 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 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 与这些城市附近的资源有 何关联?
全国(2010年)
东北地区(2010年)
总产量 人均产量 产量 占全国比 人均产量 (万吨) (千克/人) (万吨) 重/% (千克/人)
稻谷 19576.0 142.9
2870.0 14.7
262.0
玉米 17724.5 129.4
5478.9 30.9
500.1
豆类 1896.5
13.8
751.8 39.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 位不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2003,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
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 经过多年的开发,东北地区的一部分矿产资 源日益减少,许多工矿城市面临着资源不足的严 峻挑战。比如,抚顺、阜新的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辽中南地区有色金属矿山的资源量严重不足,大 庆油田、辽河油田的可采储量大幅度减少。矿区 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也成为制约东北老工 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近些年来,立足于东北 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东北许多工矿城市着力实 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 统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 煤炭、铁、石油

2.说出哈尔滨、长春、大连、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与资源关联?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樱花图鉴⼤全教你识别不同品种的樱花,绝对涨知识(收⾛不谢)菊樱先⼤概从形态和花⾊上了解⼀下。

樱花的原始种是单瓣花,花瓣五⽚。

经过⼈⼯培育筛选,演变出⼗余瓣的半重瓣,四⼗瓣左右的重瓣,以及⼋九⼗瓣的千重瓣,花瓣实在多到碎碎念的好⼏百瓣的,叫菊樱。

▲兼六园菊樱,花瓣细碎很多,数⼀下应该有两三百⽚它是⽣长于⾦泽兼六园的樱花。

▲菊樱(⼩町樱)郁⾦另外,我们常见到的樱花,不是⽩⾊就是红⾊,⾊系就是从⽩到红之间有⼀些变化,但是也有⼏个品种,颜⾊不在红⽩系,如郁⾦,初开时⽩⾊,偏⼀点黄绿,花⼼有红⾊。

▲郁⾦,上上图偏⽩了⼀些,上图更贴近真实。

御⾐黄还有御⾐黄,其实跟郁⾦挺像的,花瓣也是黄绿⾊的,⽐郁⾦偏绿⼀些,或者说是萌黄⾊,萌黄这个颜⾊是⽇本贵族服饰常⽤的颜⾊,所以叫御⾐黄(中国的牡丹也有⼀个品种为御⾐黄),还有⼀个特征,可以区别郁⾦,就是其花瓣中间带有红⾊或⽩⾊的线条。

▲御⾐黄,注意花瓣不像郁⾦那样舒展。

花瓣上有⽩⾊或红⾊的线条。

上述⼏种樱花不是很常见,但是见过⼀次,对⽐清楚了基本上不会忘。

⽽且现在植物园和公园也喜欢种⼀些不⼀样的品种,⽐如郁⾦就多见起来了,菊樱⼀类也慢慢常见。

染井吉野⽇本樱花中最有名的是染井吉野,也叫东京樱花,占了⽇本栽培樱花的三分之⼆以上。

这个樱花有必要熟悉。

我们去⽇本赏樱,看的主要就是染井吉野,樱前线预报⽇本樱花的开放时间,也是以染井吉野为指⽰树。

染井吉野是⼤岛樱和江户彼岸樱⼈⼯杂交选育⽽来。

▲染井吉野,单瓣花,淡粉红⾊,逐渐会变更⽩⼀些。

花托、花梗上有⽑,花先于叶开,盛开的时候⼀树都是花,⾮常漂亮。

其实染井吉野还是挺像⼤岛樱的,若不是看到花托和花梗上的⽑,粗略看是挺难区分。

另外,⼤岛樱花瓣⽩⼀些。

⼤岛樱看⽇本樱花的家族谱系,到处都有⼤岛樱的影⼦,除了染井吉野,像河津樱、⼤寒樱、修善寺寒樱等,都有⼤岛樱参与。

所以,也认识⼀下⼤岛樱:▲⼤岛樱,⽩⾊单瓣花,花⼼有红有⽩。

花梗上⽆⽑,还有⼀点新出的叶是绿⾊的,这两是判断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一课,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发展历程以及主要产业的分布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工业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地区,其产业分布特点以及发展历程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资料等途径,自主探究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业发展历程以及主要产业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资料等途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历程及其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资料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情况,便于学生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东北地区的图片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分发地图和资料,让学生自主探究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以及工业发展历程。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阐述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东北地区产业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产业分布的原因,加深学生对产业分布特点的理解。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东北地区产业分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特点及其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毁林开荒 过量采伐 重采轻育
森林面积减少
滥砍滥伐
森林灾害
居民烧柴
代价之一: 森林覆盖率下降,质量下降, 导致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严重
材料2:黑土流失触目惊心
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这块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 三大黑土地之一。初垦时,这里的黑土层有60-80厘米 厚,最深可达1米,当时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 “攥一 把能流出油”。然而仅过了50多年,这里的黑土层就 几乎薄了一半,一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 慢慢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遍布沙石的不毛 之地。从广义上讲黑龙江省全部都处于黑土区。而在 全省现有的1.4亿亩耕地中,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已高 达8000万亩。现在黑龙江省黑土区每年流失0.5-1厘米 的黑土表层,而形成1厘米表土则需要400年时间,如 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黑土区有 可能退化成不可逆转、名副其实的"北大荒"。
哈尔滨是中 国重要的动 力机械基地
这些工业部 门的形成与 这些城市附 近地区的资 源状况有什 么联系?
辽中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 重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煤、 铁、石油等资源,便利的交 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 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辽中南地区有哪些重 要的自然资源? (2)辽中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 (3)联系资源与工业的分布,议一议矿产资源对辽中南地 区工业分布的影响。
东北地区有哪些著名的农产品? 上面的农作物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有哪些,说说它们的主要分 布地区。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图
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主要农产品: 粮食作物:玉米、水稻、玉米 经济作物:大豆、甜菜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1、林业的发展
材料1:
我国东北的林区长期存在着以下现象:
1)、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如何使东 北的土地资 源得到持续 利用呢?
2)、改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3)、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 4)、加强坡面、沟壑的治理,避免水土流 失。
本区的某区域有北大荒之称,通过发展粮食
生产,成为 “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 原因是( B ) A. 粮食生产基本满足国内需要
代价之二: 黑土流失,肥力降低
分析:三江平原从“北大荒”到“北大 仓”,再到保护北大荒,这种变化说明了 材料3: 什么? 代价之三:
排干沼泽湿地扩大了耕地面积,短时 间内增加了粮食生产,但导致生态破 坏,又使农业综合效益降低。
1.林业的发展
(1)合理采伐,以蓄定采 (2)植树造林 2、黑土的开发
辽中南工业基地
一. 有利条件
1. 丰富的资源


石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便利的交通 铁路运输 近海运输 二. 主要城市和工业 鞍山,本溪---- 钢铁工业 沈阳---- 机械工业 大连---- 造船和 综合工业 辽阳---- 化纤工业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再 见 !
B. 保护湿地资源
C. 水土流失严重,已不能开发
D. 保护水资源
土地资源丰富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商品率达60%以上 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以上
大庆油田长期 以来一直是中 国最大的油田
说一说东北 地区有重要 的矿产资源 说出哈尔滨长 春沈阳的主要 工业部门 东北地区工业 结构的突出特 点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