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商务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合集下载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3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3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各地特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各地特色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各地的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地方特色文化的认识较为片面,局限于自己的生活环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各地特色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地特色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观念,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地特色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地方特色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文化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方特色文化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我国各地特色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地特色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让学生对各地文化有初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针对各地特色文化,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课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案 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课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案 商务星球版

第4课繁荣地方特色文化【课题】八上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第4课繁荣地方特色文化【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居民等影响2、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地方特色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关系2、了解地形、气候、物产等自然环境特征对当地服饰特点、特色饮食、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3、了解我国地方特色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4、了解我国主要旅游胜地的特色文化及其对当地旅游业的促进作用5、认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学习重点】1、了解地方特色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关系2、我国主要旅游胜地的特色文化及其对当地旅游业的促进作用3、地形、气候、物产等自然环境特征对当地服饰特点、特色饮食、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学习难点】1、了解我国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2、我国主要旅游胜地的特色文化及其对当地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教学模式】二五三课堂导学模式。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具准备】旅游资源图、《地理助学》等【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我市台儿庄古城其水乡、古城特色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思考1.我市为什么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2.查阅资料收集我市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

学生进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即“问题——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读图片)体会台儿庄古水城、月亮湾湿地、滕州微山湖湿地对我市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和态度。

引言:旅游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同地域人们的饮食、民居、、服饰、交通运输方式等构成了特色的地方文化,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亦作为具有特殊魅力的旅游资源,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下面我们学习第四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形成江北水乡特色的作用?出示目标自主学习精讲精练合作探究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地方特色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关系2、了解地形、气候、物产等自然环境特征对当地服饰特点、特色饮食、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3、了解我国地方特色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4、了解我国主要旅游胜地的特色文化及其对当地旅游业的促进作用5、认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1. 服饰:藏族人身着,具有的特点,以适应的变化。

【商务星球版】8年级地理上册教案:4.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商务星球版】8年级地理上册教案:4.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课标及解读】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物产等自然环境特征对当地服饰特点的影响。

2.通过实例,了解地形、气候、物产等自然环境特征对地方特色饮食的影响。

3.通过实例,了解自然环境特征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

4.了解我国地方特色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自然、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所给信息,学会观察,发现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2.结合有关资料,会分析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

3.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自然、文化遗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及认真思考、认真钻研学习的好品质,培养学生小组内积极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能够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探究法。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
1.上面两张照片是去年我在某地旅游时拍
留下,你知道是哪里吗?请你说出你判断的
以上图片展示的是藏族和傣族的服
饰,你能说出他们的服饰各有有什么
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又有怎样的联
系呢?
为材质
肥大、长袖、。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的一节内容,主要介绍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包括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民间艺术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一定了解。

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认识还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入了解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学会分析特色文化的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方特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各地特色文化的类型及特点。

难点:特色文化的形成原因及传承与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地的特色文化。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地方特色文化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特色文化的形成原因。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各种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地特色文化的图片,如四川的火锅、北京的京剧、云南的丽江古城等,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特色文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各地特色文化的类型及特点,如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民间艺术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特色文化的形成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特色文化的形成原因。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4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教案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4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教案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物产等自然环境特征对当地服饰特点、饮食特点及民居建筑特点的影响。

2.了解我国地方特色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了解我国主要旅游胜地的特色文化及其对当地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4.认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大好河山,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地域文化及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2.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特色对旅游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1.本节内容牵涉知识点较多,对学生对知识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2.理解特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要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提问)我国温度带的分布;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我国降水分布规律;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2.欣赏图片:都江堰、福建土楼、湘西吊脚楼(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提示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些景观的形成?)(二)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1.文化是什么?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理解的文化是什么?”教师提示:尊重师长、勤俭节约是不是文化?服饰、饮食、建筑呢?精神通过物质载体呈现。

学生回答。

转承:“所以我们在学习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影响时,主要从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来了解。

”2.气候、产物等对当地人服饰的材质、样式、色彩的影响。

3.地形、气候、物产等对人们饮食的材料、做法、口味等的影响。

(教师将学生分为两大组,分别讨论自然环境对服饰、饮食的影响。

两组分别再以四人为单位细分讨论。

要求每小组依照给定的图片完成相应的表格。

教师在活动中巡视并引导,活动结束后提问检查)4.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各具特色。

(1)气候气温:展示两幅图片,学生根据图中建筑判断哪一幅是北方建筑,哪一幅是南方建筑?判断依据是什么?(教师从窗、墙等细节处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展示结果)降水:展示另外两幅图片,学生根据图中建筑的屋顶判断哪一幅是北方建筑,哪一幅是南方建筑?判断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之间的对比,找出南北方的建筑之间的差别,并分析形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有哪些?使学生学会从生活里发现与地理相关的知识,并且学会分析事物间的关系。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2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2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第四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本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

本节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希望能够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特色文化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各地特色文化的形成原因。

2.难点:如何从地理角度分析特色文化形成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地方特色文化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文化形成的原因。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方特色文化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地理知识资料。

3.划分学生为小组,准备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地方特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地理知识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

3.操练(15分钟)以具体的地方特色文化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文化形成的原因。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讨论题目与地方特色文化相关。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我国的地方特色文化,提出自己的建议。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4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第4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课题】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居民等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2、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特色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3、运用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世界遗产,并说说遗产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各地民居、饮食、服饰等不同特色文化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总结归纳特点并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拓展延伸,结合蒙古族游牧民俗理解蒙古包便于拆装的特点。

通过几组图片对比,了解不同地区人民传统出行方式的不同。

分析不同地区出行方式是如何适应当地自
然环境的。

教后反思:
本节课在课前任务中,为每个小组分配了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在搜集资料、总结归纳并展示的过程中,同学们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

而后,教师选取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对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人们是如何适应自然环境的,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最后立足本地实际,由学生介绍本地的特色文化。

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课前准备学生参与度不高,仅少部分程度就好同学搜集了资料并进行展示,此处应做改进。

(名师整理)最新商务星球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4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商务星球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4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精品课件
口味特点: 麻辣,酸辣。
青藏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
口味特点:咸重, 微辣,辛香。
酥 油 茶
糌粑
青稞
南北方食品差异
南北方食品差异
南米北面——饮食的自然环境烙印
北方产小麦,面是主食;南方产稻 , 米是主食(所谓“南稻北麦”)
除夕年夜饭,北方饺子南方鱼
南细北粗——饮食的社会环境烙印
南方饮食比较细腻,北方饮食比较粗犷
思考
民居与环境
❖不同❖自在然这环些境自下然的环房境屋下为的何房不屋同应,该主设要计考成虑什何么种样因?素?
内蒙古民居(蒙古包 )
江南两面坡式民居
陕西民居(窑洞)
云南傣族民居(竹楼)
内蒙古民居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 特点:易于拆装,适应搬迁流动的生活。
两面坡式民居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特点:有利于雨天排水。
中国饮食追求味道谐调和中,但不同地方的人的
口味却千差万别,这是因为受到这个地区的自 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 习惯等影响。。
这种饮食文化的区域差异就是我们今日津津乐 道的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等等的历史渊源,也是中 华民族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历史遗产。
饮食与自然环境
选料
影响
自然环境
饮食 口味
适应
习惯
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中 国 的 世 界 遗 产

中 国 的 世 界 遗 产

中 国 的 世 界 遗 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
桂桂林林山山水水风风光光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气候差异

辽 阔
地形复杂
地地 域域 自生 然产 环生 境活 差方 异式 显差 著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