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重庆市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6.2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导学案(无答案)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课题:人多地狭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一.目标呈现1.学习目标(1)记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2)理解香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澳门产业的变化,祖国大陆在港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全面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4)讲述港澳两地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的历史,阐述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重点难点重点: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
2.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点。
难点:香港和澳门经济的发展变化。
3.学法指导先阅读27—31页,重点分析地图“香港和澳门”,掌握香港和澳门在位置、范围、历史、区旗、经济特点方面的不同。
二.预习热身1.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与省相邻。
2.香港由香港岛、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和组成。
3.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是“上天”——和“下海”——。
4.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中心、中心和中心,澳门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三.活动探究1.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历史、区旗。
2.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点。
.四.盘点提升1、小结本课所学知识。
2、你还有什么疑惑,请你提出来。
五.达标检测1.香港之所以“上天”“下海”主要是因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2.对香港繁荣稳定起重要作用的铁路是铁路,香港经济最重要的支柱是。
3.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是,澳门曾被侵占达400多年。
4.港澳地区在与祖国内地的合作中,港澳地区的优势之一是。
A.土地资源丰富B.自然资源丰富C.劳动力资源丰富D.管理经验丰富5.读“香港和澳门”图,回答:(1)我国的南北铁路干线:A是,B是。
(2)重要城市C是,重要河流D是。
(3)经济特区:E是,F是。
(4)特别行政区:G是,H是。
(5)G的重要支柱产业是,H区旗上的花是花。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2) 新人教版

6-2-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目的:1、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2、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港澳地区地理特点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此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重点:1、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2、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施教策略:中国政区图投影片、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区旗图案投影片、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经济方面的录像资料教学难点难点:通过港澳地区地理特点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此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克服方法:提供相关资料供学生阅读。
设计思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书籍等媒体中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图文资料。
香港有哪些工业门类转移到内地;香港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分布图。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活动①简要说明香港和澳门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②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门的发学生活动讲授新课播放讨论讲述板书活动活动阅读读图展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板书:1、香港和澳门的产业构成香港有关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简介的录像香港为什么要积极发展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等产业?师生共同小结:(略)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分小组讨论祖国内地对香港经济的促进作用。
师生共同小结(略)课本P31的“阅读材料”内容并观察“图6.21”理解“转口贸易”的含义,思考香港的转口贸易给香港和祖国内地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师生小结(略)课本P31图6.20“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讨论并总结两地优势互补的基本模式。
师生共同小结(略)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课本P32“活动”师生共同小结(略)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看法(略)让几名学生扮演香港商人,另外几名学生扮演某县县委书记和县长等政府官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_3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2.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而总结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逐步培养地理图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4.通过港澳地区特点的学习过程,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内容分析】1.在本节第一个框题“人多地狭”内,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教材的文字虽然不多,但依据课标“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的要求,教材功能还是丰富的。
第一,能够运用地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点出了其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内外广阔发展空间的内涵。
第二,能够运用地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点出了具体的海陆位置,为学习外向型经济打下基础。
第三,本框题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借助地图,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的思维线索入手,去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抓住主要的地理位置特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特点对其自然、经济及社会的重大影响,以培养区域地理位置的分析技能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初步认识港澳地区依托祖国大陆而拥有的美好发展前景。
(2)人多地狭的区域基本特点。
教材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法介绍了人多地狭、因地制宜地发展以及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教材在叙述性课文里提供了港澳地区的组成、全境面积及人口数量。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_1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节课选自2001年旧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内容要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
本节所学习的香港和澳门又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背景、繁荣的经济发展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及组成。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和澳门地形和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经济水平发展现状。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以及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体验游戏活动,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归纳香港和澳门地形和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经济水平发展现状;理解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将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体验式、生成性、多样化的成块活动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形成区域合作、共同发展意识。
三、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讲述法。
六、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教材,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多种途径收集、整理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
2.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节课能不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很关键。
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并出示香港澳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问:“同学们知道歌里唱的东方之珠及图片指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区吗?”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音乐停)教师: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3.讲授新课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生读。
地理:6.2《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

地理:6.2《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学习目标:1.根据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出其优越性。
2.理解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逐步树立在城市的发展中应重视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3.理解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祖国大陆是港澳地区繁荣昌盛的坚实基础。
学习主题一:人多地狭(一组)、阅读教材P27-29页,结合读图,完成下表。
香港澳门位置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侧,南临南海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侧,南临南海主要组成部分、和三部分半岛、岛和岛毗邻大陆的城市珠海面积 1098平方公里25.4平方公里人口666.5万人 43.8万人经济特点以贸易为主的经济,中心、中心、中心、中心、中心。
以为支柱产业(二组)2、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学习主题二: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三组)材料1、计算港澳地区的人口密度,并与其它城市进行比较(2000年),分析问题:2、人口密度公式:1)、根据上表,用一个词语概括港澳地区的人地特征。
2)、读课本P29图6.16,分析香港地形多,少,可供有限。
3)、由此可见,香港是一个人多狭的地区,因此和成为扩展香港的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方式。
(四组)4)、谈谈你对这两种方式的看法:。
5)、香港在城市建设中保留着大量绿地。
你认为城市绿地有哪些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学习主题三: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五组)读课本P31图6.20,思考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政策,祖国内地实行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制度。
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祖国内地、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和。
目前,香港大约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以上的工业也已转移到祖国内地。
通过香港这个自由贸易港,祖国内地可以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香港贸易事业的发展。
广东省珠海十中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 新人教版

某某省某某十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某某和澳门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说明港澳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探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港澳的身世与政策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分析能力、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探究合作交流。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港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方法以及港澳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某某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方法1.提问探究法。
2.读图分析法。
3.讲述法、讲解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具准备1.相关图片与地图。
2.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首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另外两个重要的行政区域。
(先播放《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某某美境图片,再让学生们大声的告诉歌曲里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生:某某、澳门。
师: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里的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某某和澳门。
(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某某和澳门)(二)、讲授新课师:这节课呢,我分为三个板块,下面我们进入板块一——走进某某和澳门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港澳在哪儿?它们的X围又是怎样的呢?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本,思考某某和澳门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一下请同学回答。
生:略。
师:先展示《某某与澳门政区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读图回答。
某某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某某省相邻(海陆位置)。
某某由某某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
港、澳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某某省相邻,这里要为其外向型经济打基础,也为内外型广阔发展空间作铺垫。
湖北省阳新县宏卿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某某和澳门学案【学习目的】1 .使学生了解某某和澳门的位置、X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2 .使学生了解某某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3 .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习重点】1.某某和澳门概况:位置、X围、人口等;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学习难点】某某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导学指导】一、知识(歌曲东方之珠)二、新课导入阅读课本27——31页回答:3 .说说某某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城市建设用地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 . “寸土寸金”的某某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某某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着环境效益,只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才有好的社会效益,某某才可以持续发展下去,也就是只有人地协调发展才是根本之发展。
)5 .某某和澳门的经济以什么为主?6 .港澳与祖国内地有着什么样的经济关系?【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某某是由___、九龙和___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澳门由___半岛、___和___组成。
2 .某某为了扩展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采取两种重要的方式:“上天”——___,“下海”——___。
3 .港奥地区第___产业发达,某某是___、运输中心、金融中心、___和___中心。
二、选择题1 .某某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A、北端B、东南端C、南端D、西端2 .某某、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分别是()A、某某、某某B、某某、某某C、某某、某某D、某某、某某3 .某某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A .英国B、法国C、祖国内地D、美国4 .被称为“购物者的天堂”的城市是()A、某某B、某某C、某某D、澳门5 .对于某某和澳门,我国政府不允许其实行的政策是()A、“一国两制”B、“高度自治”C、完全独立D、港人治港,澳人治澳6 .关于某某、澳门经济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外贸易是某某经济的重要支柱B、某某产业构成是以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为主C、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中游支柱产业D、某某和澳门都是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7 .某某和澳门都比较发达的经济部门是()A、建筑业B、汽车业C、仪器制造D、旅游业8 .从乘火车到某某的最佳铁路线是()A、京九线B、京广线C、京哈线D、京沪线9 .某某的经济支柱是()A、加工工业B、对外贸易C、钢铁工业D、多种轻工业10 .以下产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的是()A、金融服务B、信息服务C、转口贸易D、博彩旅游业【要点归纳】1 .港澳的概况;2 .人多地少;3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关系。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学案人教版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某某和澳门》学案学习目标:1.根据地图说出某某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出其优越性。
2.理解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逐步树立在城市的发展中应重视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3.理解某某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祖国大陆是港澳地区繁荣昌盛的坚实基础。
小试牛刀:1、阅读教材P27-29页,结合读图,完成下表。
某某澳门位置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侧,南临南海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侧,南临南海主要组成部分、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毗邻大陆的城市某某面积1098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人口万人万人主要产业、金融、运输、信息服务和旅游业2、某某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分组合作,专题探究:专题一: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材料1:港澳与世界其他城市人口密度比较(2000年)城市某某澳门株洲新加坡人口数量(万人)2801098 11262面积(平方千米)6070 17244 3183890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根据上表,用一个词语概括港澳地区的人地特征。
2、特区政府是如何解决人地矛盾的?3、某某在城市建设中保留着大量绿地。
你认为城市绿地的作用有哪些?专题二:港澳与祖国的密切联系材料2:《某某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为保障某某的繁荣稳定,某某继续实行现行的社会制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一方针五十年不变。
材料3:目前,某某大约80%以上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80%以上的工业也已转移到祖国内地。
材料4:祖国内地在某某转口贸易比重统计(右图)问题: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祖国大陆为港澳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支持?2、某某与祖国内地是如何实现经济优势互补的?拓展延伸:材料5:来自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消息称,一座连接某某、澳门和某某的Y型“珠港澳大桥”正在筹建之中,粤港澳周边100多个城镇将纳入同一个三小时车程辐射圈内。
问题:建设珠港澳大桥,对港澳和内地将产生哪些积极作用?对“长株谭”一体化建设有何启示?反馈练习:1、下列不属于某某的主要产业部门是()A、旅游业B、转口贸易C、机械制造D、金融业2、下列城市与某某相邻的是()A、某某B、某某C、某某D、虎门3、下列不属于某某和澳门的特征是()A、人多地狭B、第三产业发达C、交通便利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4、材料分析: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以及某某省都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学习目标:
1.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2.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
3.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习重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学习难点:
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导(课前预习课文,并借助电脑等媒体搜集有关资料,完成以下各题。
)
1.香港于 ___________回归祖国,届时设立 _____________ 。
2.澳门于 ___________回归祖国,届时设立 _____________ 。
3.思考:香港和澳门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有何“特别”之处?
4.搜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如:香港和澳门区旗的含义、政治制度、经济特点等)
二、合作探究
主题一:人多地狭
1.
回归时间面积人口人口密度香港
澳门
2.填空:
(1)港澳地处中国大陆的__________,香港位于珠江口__________ 侧,与_________省
_____________市相邻,澳门则位于_____________ ,与该省_____________市相邻。
(2)香港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3)香港与澳门是我国的两个,实行制度。
(4)港澳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点拨:
(1)比较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2)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土地面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3)“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
主题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__________中心、___________中心、________ 中心、___________中心和 _________中心。
2.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____________ 。
3.知识点拨: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在经济方面的优势互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知识梳理
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
香港:
产业结构
澳门:
四、课堂反馈
1、香港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__________东侧,与__________市相邻,澳门则位于
_________西侧,与______________市相邻。
2、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澳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制度。
4.港澳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尤其是香港走出了一条
________________ 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知识拓展
面对我国人口与环境的现状,我们能否借鉴港澳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良好经验为我所用?谈谈你的独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