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检测》附答案

第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选择:羽毛球组的人数比围棋组的人数多()人A. 6B. 5C. 42.下表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情况。
(1)喜欢( )的人数最多。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2)喜欢( )的人数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3)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比喜欢连环画的少( )人。
A.10B.6C.4D.8(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有( )人。
A.30B.20C.26D.123.小明、小芳和小兰进行口算比赛,他们分别完成了79道、111道、98道。
小明说:“我不是最多的。
”小芳说:“我做的最接近100道。
”那小明完成了()道。
A.79 B.98 C.111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现在有15元钱,可以买()千克的香蕉。
A.5000 B.5 C.5004.小明、小丽、小刚三个人进行跳绳比赛,小刚说“我不是最后一名”,小丽说“我也不是最后一名,但我比小刚的成绩好”,第一名是()。
A.小明B.小丽C.小刚二、判断题5.(2019二下·吉林月考)用正字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5个数据。
()6.判断:下面的物体只能根据颜色来分类。
三、填空题7.二年级(1)班和二年级(2)班举行百米短跑对抗赛。
(1)班的三名队员的最好成绩分别是:1号14秒2,2号15秒,3号15秒1;(2)班的三名最好成绩分别是:1号14秒8,2号14秒8,3号15秒6。
比赛规则是:一对一分别比赛,胜一次,得1分。
最后结果是(2)班以2比1获胜。
(2)班是如何取胜的呢?二年级(1)班二年级(2)班本场胜者第一场1号14秒2 ________ ________第二场2号15秒________ ________第三场3号15秒1 ________ ________8.下面是二年二班同学阅读课上阅读图书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表,并回答问题。
(1)喜欢阅读________的人数最多,喜欢阅读________人数最少.(2)二年二班一共有________人。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九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2020三上·安宁期末)二一班去动物园的有40人,其中参观熊猫馆的有30人,参观大象馆的有25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人.A. 10B. 15C. 202.(2020三上·镇原期末)三(2)班同学们订报纸,订语文报纸的有30人,订数学报纸的有26人,两种报纸都订的有8人。
订报纸的一共有()人。
A. 56B. 48C. 403.有101个同学带着矿泉水和水果去春游,每人至少带矿泉水或水果中的一种。
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1人。
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人。
A. 48B. 95C. 74.(2019三上·萧山期末)301班有35人,每人至少参加一个兴趣组。
参加“五子棋”组的有23人,参加“航模”组的有18人,两个组都参加的有()人。
A. 41B. 6C. 355.(2019三上·余杭期末)我们班会打排球的有23人,会打篮球的有16人,两种都会的人最多不超过()人。
A. 23B. 16C. 176.(2020三上·景县期末)三(1)班每人至少订一种课外读物,订《漫画大王》的有25人,订《快乐作文》的有29人,有14人两种刊物都订。
三(1)班共有()人。
A. 40B. 54C. 687.(2019三上·上虞期末)学校乐队招收了43名新学员,他们或者会拉小提琴,或者会弹电子琴,或者两种乐器都会演奏。
据统计,会拉小提琴的有25名,会弹电子琴的有22名。
那么,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名。
A. 7B. 4C. 38.(2019三上·诸暨期末)同学们去果园摘水果的情况如图,()的说法是正确的。
A. 摘火龙果的有32人B. 一共有112人摘水果C. 只摘蜜橘的有60人D. 两种水果都摘的有20人二、判断题9.(2020三上·汕头期末)三(1)班订《数学报》的有32人,订《语文报》的有30人,两种报纸都订的有10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报纸。
【单元卷】人教版2022~2023学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第九单元测试卷(二)数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级:考号:得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电视台向100人调查前一天收看电视的情况,有62人看过cctv-3,34人看过cctv-5,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
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有()人。
A.17 B.7 C.152.某校六(1)班有学生52人,据统计喜欢打篮球的同学有22人,喜欢打乒乓球的同学有36人,每一个同学至少喜欢其中一项。
那两项运动都喜欢的同学有()人。
A.6 B.8 C.123.三(1)班和三(2)班订阅课外书情况如下图,两个班级一共订阅了()种不同的课外书。
A.3 B.8 C.54.秋季运动会上,参加短跑的有30人,参加长跑的有35人,两项都参加的有19人,一共有()人参加比赛。
A.84 B.46 C.655.某班级调查学生喜欢两种球类的情况如下图,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喜欢足球的有13人B.一共调查了19人C.只喜欢篮球的有7人6.迎新会上,三(1)班有3人参加朗诵,5人参加合唱,两项都参加的有2人,参加迎新会的一共有()人。
A.5 B.8 C.67.三(1)班全班同学都参加了元旦的唱歌、舞蹈表演,每人至少参加一项活动。
参加唱歌的有32人,参加舞蹈的有12人,两项都参加的有6人,三(1)班一共有学生()人。
A.50 B.38 C.56 D.448.同学们参加班级社团,每人至少参加一种社团,参加体育社团的有30人,参加艺术社团的有25人,两个社团都参加的有8人。
参加班级社团的同学一共有()人。
A.55 B.38 C.47二、填空题(满分16分)9.三(1)班和三(2)班订阅课外书情况如图,两个班级一共订阅了( )种不同的课外书。
10.下图是三(2)班参加书法小组和科技小组的情况,三(2)班参加科技小组的有( )人,既参加书法小组又参加科技小组的有( )人。
11.同学们到动物园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观大象馆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8人,去动物园游玩的一共有( )人。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能解决如图问题的算式是()A.57﹣30÷3B.57÷3﹣30C.(57+30)÷3D.(57﹣30)÷3 2.比较下面两人平均每天看的页数,答案正确的是()A.小红多B.小兰多C.一样多3.如图所示,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下列算式正确的是()A.24×3×8B.24+3+8C.24×3+84.张阿姨要买一批计算器,三个商店的价格各不相同.价格最便宜的是() A.B.C.5.小方可能拍了多少下?()A.26下B.62下C.88下6.如图所示的书大约有多少本?()A.50本B.60本C.80本7.爸爸带了1000元钱买如图所示的两样物品,()A.可以买回自行车和VCDB.可以买回VCD和电饭锅C.只能买回自行车和电饭锅8.要让苹果的个数是桃的3倍,还需要画()个苹果.A.15B.25C.309.同一种彩带(如图),如果第一条卖2元,那么第二条大约卖()元.A.4B.6C.1010.台灯的价钱是()元.A.82B.89C.90二.填空题(共8小题)11.按要求画一画.画〇,〇的个数是3倍:.画△,△的个数比〇少5个:.12.飞机每分钟比汽车每分钟多行多少米?﹣=13.如图.郑州到西安511千米,洛阳到西安的距离是千米.14.小灰可能采多少朵蘑菇?(画√)小黑可能采多少朵蘑菇?(画△)3朵9朵12朵20朵15.按要求在横线上画〇:第一行:〇〇〇〇第二行:(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第三行:(第三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3倍).16.△△△△△△△△△△△△△△△△一共有个△.把这些△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列式计算:把这些△平均分成8份,每份个;列式计算:这些△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列式计算:17.如图,图书馆到学校550米,少年宫到学校450米,图书馆到少年宫米,也就是千米.明明家到学校大约400米,丽丽家到学校大约米.18.看图列式.+=.三.计算题(共1小题)19.看图列式计算(1)(2)四.应用题(共8小题)20.解决问题.21.购物.爸爸带1000元钱去购买3台电暖器和1辆自行车,够吗?如果够,还剩多少钱?22.妈妈带1000元买衣服,买了2件毛衣和1件衬衫后,还想买一件大衣,剩下的钱够吗?先在□里画“√”选择,然后写出你的思考过程.够□不够□23.小熊排队数游戏,它们之间有几只小熊?24.居委会要给班级同学网购48套班服,按优惠价一共需要付出多少钱?25.聪聪一家人准备乘坐高铁去长沙的橘子洲头玩,高铁票每张123元,买4张票需要多少钱?26.王老师一家假期去北京,如果从徐州出发的话,有以下几种火车票可供选择:王老师买了同样的3张,付给售票员1000元.(1)请问王老师买的是哪一种?售票员应找回多少钱?(2)如果王老师想从洋河坐直达列车(360元)的话,应再给售票员多少钱?27.某地为便于残疾人轮椅通行,通过了一项关于建筑物前斜坡高度的规定:每1米高的斜坡,至少需要12米的水平长度.(1)2米高的斜坡,至少需要多少米的水平长度?4米、x米高呢?(2)某建筑物前的空地长36米,那么此处斜坡最高多少米?五.操作题(共1小题)28.在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小时.六.解答题(共1小题)29.下面是商店新上的衣服价格.(1)买6件上衣比6条裤子多花多少钱?(2)用500元钱买4套衣服,够吗?(3)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题意,线段一共代表57米,其中去掉30米,则还剩(57﹣30)米,剩下部分被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长度可表示为(57﹣30)÷3,据此回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列式(57﹣30)÷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图文应用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图形转化为文字,并逐步计算.2.【分析】根据图文中的信息,可以用35÷7可以计算出小红每天看的页数,用35÷5计算可以得到小兰每天看的页数,然后比较大小,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35÷7=5(页)35÷5=7(页)因为5<7所以小兰每天看到多,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分析】根据图文可知,小虎体重24千克,爸爸的体重比小虎的3倍还多8千克,从而可以用24×3+8表示爸爸的体重,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由图可得,爸爸的体重是:24×3+8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分析】分别计算买1个计算器所需价钱,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88÷2=44(元/个)120÷3=40(元/个)45>44>40答:第三种计算器的价格最低.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文应用题,关键根据图示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解决问题.5.【分析】要求小方可能拍了多少下,就用减法求出两个人拍的数量的差,差最小的数就是小方可能拍了多少下.【解答】解:60﹣26=34(下)62﹣60=2(下)88﹣60﹣28(下)2<28<34答:小方可能拍了62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减法的意义、整数计算方法和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的应用.6.【分析】左边一摞有40本,右边的高度有2个左边的高度,即右边的书有2个40本,根据乘法的意义,用40乘2解答.【解答】解:40×2=80(本)答:如图所示的书大约有80本.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看图能力,关键是能看出右边的书有2个40本.7.【分析】这三种物品的价格已知,所买两样物品的价格之和必须小于或等于1000元.【解答】解:VCD和电饭锅:690+365=1055(元)VCD和自行车:690+350=1040(元)自行车和电饭锅:350+365=715(元)1055、1040均大于1000,715<1000答:只能买回自行车和电饭锅.故选:C.【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8.【分析】首先根据图示,桃有10个,苹果有5个,用桃的数量乘3,求出桃的个数的3倍是多少;然后用它减去图中苹果的个数即可.【解答】解:10×3﹣5=30﹣5=25(个)答:还需要画25个苹果.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桃的个数的3倍是多少.9.【分析】要求第二条大约卖几元,就求出第二条的长度大约的第一条的几倍,即求出第二条的长度大约有几个第一条的长度,如图,有3个长,则第二条大约卖3个2元.【解答】解:2×3=6(元)答:第二条大约卖6元.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倍数的意义,关键是求出第二条的长度大约有几个第一条的长度.10.【分析】座机的价格是88元,台灯的价格比座机便宜一些,也就是说台灯的价格比88元少一些,89元、90元都比88元多一些,不符合题意;只有82元比88元少一些,符合题意.【解答】解:座机的价格是88元,台灯的价格比座机便宜一些82<88元,符合题意89>88,不符合题意90>88,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是考查人币的名数大小比较.同单位的名数大小比较,只比较数值,单位不变.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首先用的个数乘3,求出〇的个数是多少;然后用〇的个数减去5,求出△的个数是多少即可.【解答】解:〇的个数是:4×3=12(个)△的个数是:12﹣5=7(个)画〇,〇的个数是3倍: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画△,△的个数比〇少5个:△△△△△△△.故答案为: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解答.12.【分析】求飞机每分钟比汽车每分钟多行多少米,就用飞机每分钟行的路程减去汽车每分钟行的路程即可.【解答】解:8800﹣800=8000(米)答:飞机每分钟比汽车每分钟多行8000米.故答案为:8800,800,8000.【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减法的意义直接列式求解即可.13.【分析】根据图示,用郑州到西安的距离减去郑州到洛阳的距离,求出洛阳到西安的距离是多少即可.【解答】解:511﹣124=387(千米)答:洛阳到西安的距离是387千米.故答案为:38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题中的各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14.【分析】小白采了10朵蘑菇,小灰比小白的少的多,即小灰的数量比10少很多,观察表格中的数,只有3和9比10少,其中3比10少的多,9只是比10少一点,所以小灰的蘑菇是3个,小黑菜的蘑菇比小白的多得多,观察表格中的数,只有12和20比10多,其中12比10多一些,20比10多得多,所以小黑的蘑菇是20.【解答】解:由分析可得,小灰的蘑菇是3个,小黑的蘑菇是20.3朵9朵12朵20朵√△【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关键是掌握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15.【分析】根据第一行中有4个〇,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可以用4×计算出第二行的〇数,再根据第三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3倍,用第二行的〇数乘3即可得到第三行的〇数,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4×=22×3=6故答案为:〇〇,〇〇〇〇〇〇.【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题目的△,可以数出它的个数,然后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可以分别将空格补充完整,写出相应的算式.【解答】解:△△△△△△△△△△△△△△△△一共有16个△.把这些△平均分成2份,每份8个;列式计算:16÷2=8(个)把这些△平均分成8份,每份2个;列式计算:16÷8=2(个)这些△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4份;列式计算:16÷4=4(份)故答案为:16;8;16÷2=8(个);2;16÷8=2(个);4;16÷4=4(份).【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分析】求图书馆到少年宫多少米,用图书馆到学校的550米和少年宫到学校的450米相加即可.根据1000m=1km换算成千米;明明家到学校大约400米,丽丽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约是明明家到学校的2~3倍,所以约是1000米(答案不唯一).【解答】解:550+450=1000(米)1000米=1千米如图,图书馆到学校550米,少年宫到学校450米,图书馆到少年宫1000米,也就是1千米.明明家到学校大约400米,丽丽家到学校大约1000米.故答案为:1000,1,1000(答案不唯一,800~1200都正确).【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分析】左边有9颗糖,右边有8颗糖,求一共有几颗糖,用加法计算,是9+8=17颗.【解答】解:9+8=17(颗)答:一共有17颗糖.故答案为:9,8,17.【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计算题(共1小题)19.【分析】(1)把12个球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个,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答.(2)首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4顶帽子的总价,然后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12÷4=3(个)答:每份3个.(2)30+4×4=30+16=46(元)答:一共花46元.故答案为:12÷4=3(个)30+4×4=46(元).【点评】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四.应用题(共8小题)20.【分析】先求出9人是3人的几倍,就相当于有几个18元,然后再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解:9÷3×18=3×18=54(元)答:9人要付54元.【点评】1.读懂图的意思.2.将图转化成数学量,并且找出这些数学量之间的关系式.3.代入关系式,运算出结果.21.【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先求出买3台电暖器和1辆自行车共花多少钱,再与1000比较即可解答.【解答】解:128×3+478=384+478=862(元)862<10001000﹣862=138(元)答:够,还剩138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答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价格问题的能力.22.【分析】一件毛衣198元,用198乘2,求出2件毛衣需要的钱数,再加上一件衬衫需要的钱数,求出买了2件毛衣和1件衬衫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再用总钱数1000减去花的钱数,求出剩下的钱数,再与大衣的价钱388元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198×2+196=396+196=592(元)1000﹣592=408(元)408>388答:剩下的钱.即:够√不够□.【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以及加法的意义求出需要花的钱数,进而求出剩下的钱数,再比较求解.23.【分析】根据自然数排列规律,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所以它们之间有小熊的只数是17﹣11﹣1=5只,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7﹣11﹣1=5(只)答:它们之间有5只小熊.【点评】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24.【分析】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原来一套班服是多少元,根据优惠方案,购买30淘以上每套便宜20元,由此可以求出每套的现价,然后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95+50﹣20)×48=(145﹣20)×48=125×48=6000(元)答:按优惠价一共需要付出6000元.【点评】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25.【分析】高铁票每张123元,要求买4张需要多少钱,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123×4=492(元)答:买4张票需要492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的灵活应用.26.【分析】(1)3张硬卧付400元即可,3张软卧付900元即可、3张高铁二等座的总价接近1000元,王老师买的可能是3张高铁二等座票.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求出3张高铁二等座票的总价,用1000元减买票所花的钱数就是应找回的钱数.(2)根据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高铁一等座票与高铁二等座票价钱之和乘3就是应再给售票员的钱数.【解答】解:(1)1000﹣309×3=1000﹣927=73(元)答:请问王老师买的是高铁二等座票,售票员应找回47元钱.(2)(360﹣309)×3=51×3=153(元)答:应再给售票员153元钱.【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7.【分析】(1)因为每1米高度的斜坡,至少需要12米的水平长度,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列式求出2米、4米、x米高的斜坡至少需要多少米的水平长度;(2)因为因为每1米高度的斜坡,至少需要12米的水平长度,而某建筑物前的空地长36米,求出此处的斜坡最高度,就是求36里面有多少个12米,用36除以12即可.【解答】解:(1)12×2=24(米)12×4=48(米)12x(米)答:2米高的斜坡至少需要24米的水平长度;4米高的斜坡至少需要48米的水平长度;x米高的斜坡至少需要12x米的水平长度.(2)36÷12=3(米)答:某建筑物前的空地长36米,那么此处的斜坡最高3米.【点评】本题主要根据整数乘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五.操作题(共1小题)28.【分析】首先把表示2小时的长条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1小时,再把表示1小时部分的长条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1小时的,即小时.小时表示其中的4份.【解答】解:【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分数的意义.首先求出2小时的,再求出的.六.解答题(共1小题)29.【分析】(1)由图文可知,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花(85﹣38)元,然后再乘6即可得到买6件上衣比6条裤子多花多少钱;(2)用85+38计算可以得到一套衣服花多少钱,再乘4计算出结果与500比较大小,即可得到用500元钱买4套衣服,够不够;(3)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实际即可.【解答】解:(1)(85﹣38)×6=47×6=282(元)答:买6件上衣比6条裤子多花282元;(2)(85+38)×4=123×4=492(元)因为492<500所以用500元钱买4套衣服,够;(3)问题: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85+38=123(元)答: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需要123元.【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套试卷】【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教材检测卷(及答案)

第九单元知识测试卷(含答案)一、我会填。
(4、5、6题每题2分,其余每题4分,共22分) 1.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将文具按要求填在图中合适的位置。
聪聪两个月购买文具情况统计表三月尺子橡皮铅笔水彩笔剪刀生字本四月胶水计算器墨水生字本橡皮铅笔聪聪两个月一共买了()种文具。
2.下图是三(1)班参加美术和书法小组的情况,根据图意填空。
三(1)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人,参加书法小组的有()人;既参加美术小组又参加书法小组的有()人;参加美术小组或书法小组的有()人。
3.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三(2)班参加跳绳比赛的有10人,参加踢毽比赛的有8人。
那么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人数最多有()人;最少有()人。
4.阳光小区新建了一些住宅楼;若8号楼3单元4层5号的编号为08030405,那么5号楼1单元3层8号的编号是()。
5.宾馆的客房都有编号,0527表示这个房间在5楼第27个房间;那么10楼第2个房间的编号应该为()。
0101表示()。
6.妈妈在超市排队等候付款。
小丽数了数,发现无论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妈妈都排在第8,那么这条队伍一共有()人。
7.如图,一条直线上有A、B、C、D四点。
AC长30厘米,AD长60厘米,BD长40厘米。
(1)CD长()厘米,BC长()厘米。
(2)AB长()厘米,合()分米。
二、我会算。
(1题12分,2题16分,共28分)1.直接写得数。
0+15=10×14=72×9=42÷8=30×15=72×5=480+280=750―150=4 11+211=39―19=4 9+59=1―712=2.列竖式计算。
424+789=429―258=1000―354=75÷9=308×5=420×7=358×4=65+839=三、按要求答题。
(1题6分,2题8分,共14分)1.把学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三(1)班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类别学号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1,3,5,8,10,15,36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1,5,10,14,20,30,36,45,462.在圈中填出合适的数,并回答问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第九单元测试卷(二)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测试卷(二)一、填空题.1、某校举办数学和英语竞赛,结果有30人在英语竞赛中获奖,有22人在数学竞赛中获奖,其中有14人在两科竞赛中都获奖,在这次竞赛中,一共有()人获奖.2、三(1)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5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0人,两种作业都完成的有32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三(1)班共有()人.3、三(1)班有30个同学参加两个课外活动小组,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参加机器人兴趣小组的有16人,参加航模小组的有19人,两个课外小组都参加的有()人.4、兔子爱吃的水果有:西红柿、苹果、梨、菠萝、西瓜;猴子爱吃的水果有:桃子、梨、菠萝、西瓜、香蕉.兔子和猴子一共爱吃()种水果.5、把两根6厘米长的木条接在一起,重叠部分是1厘米,接好后的木条长()厘米.6、三年级学生都参加了羽毛球和乒乓球组,其中27人参加了羽毛球组,19人参加了乒乓球组,有5人两组都参加了,三年级共有学生()人.7、李华家住阳光小区,他家的楼房从前面数是第4排,从后面数是第7排,这个小区一共有()排楼房.8、一次测试有两道题目,答对第一题的有26人,答对第二题的有18人,两题都答对的有9人,两题都没有答对的有4人,一共有()人答题.9、将两块长50厘米的木板钉在一起(如下图),钉在一起重叠的部分长5厘米,钉好后的木板长()厘米.二、选择题.10、某班有15人参加数学竞赛,有12人参加作文竞赛,其中8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这个班参加数学和作文竞赛的共有()人.A. 27B. 19C. 1111、三(1)班有40人,会折纸船的有24人,会折千纸鹤的有16人,两种都不会的有8人,两种都会的有()人.A. 16B. 24C. 812、三年级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做对第一题的有28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3人,这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2人,只做对其中一题的有()人.A. 39B. 17C. 27三、直接写出得数.13、直接写出得数.84-48=______ 65+27=______67-42=______ 84+14=______ 1244+= 6477-=四、列竖式计算.14、竖式计算:465+278=15、竖式计算:324+128=16、竖式计算:423-86=17、竖式计算:482+461=五、解决问题.18、三年级有36人喜欢看动画片,有23人喜欢看电视剧,既喜欢看动画片又喜欢看电视机的同学有18人(没有不喜欢的),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9、李红、郑芳、王慧玲三人都参加了数学竞赛,已知:李红答对15道题,郑芳答对8道题,王慧玲答对10道题,郑芳答对的题李红也都答对了,王慧玲答对的题中,李红有5道题答对了.1.李红和郑芳一共答对了多少道题?2.李红和王慧玲一共答对了多少道题?参考答案1、【答案】3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重叠问题.【解答】获奖的总人数=数学获奖人数+英语获奖人数-两科均获奖人数.已知有30人在英语竞赛中获奖,有22人在数学竞赛中获奖,其中有14人在两科竞赛中都获奖,在这次竞赛中,那么获奖的一共有:30+22-14=38(人),故此题答案为38.2、【答案】4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重叠问题.【解答】已知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5人,其中包括做完数学作业的,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0人,其中也包含做完语文作业的,两者相加就多加了一次两种作业都完成的人,即32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则共有学生:35+40-32=43(人),故此题答案是43.3、【答案】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集合的问题.【解答】已知30个同学参加两个课外活动小组,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参加机器人兴趣小组的有16人,参加航模小组的有19人,求两项活动的参加人数共有多少,列式计算为:16+19=35(人);求两个课外小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列式计算为:35-30=5(人),故此题答案是5.4、【答案】7【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集合问题.【解答】根据题意,兔子爱吃的水果有:西红柿、苹果、梨、菠萝、西瓜,共5种;猴子爱吃的水果有:桃子、梨、菠萝、西瓜、香蕉,共5种.兔子和猴子都爱吃的有:梨、菠萝、西瓜,共有3种,所以兔子和猴子一共爱吃的水果有:5+5-3=7(种),故此题答案是7.5、【答案】1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重叠的问题.【解答】根据题意,求两根6厘米长的木条的长度,列式计算为:6+6=12(厘米);有1厘米重叠求两根木条接在一起的长度,列式计算为:12-1=11(厘米),故此题答案是11.6、【答案】4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集合的问题.【解答】三年级共有学生的人数=参加了羽毛球组的人数+参加了乒乓球组的人数-两组答案第1页,共4页都参加了的人数.三年级学生都参加了羽毛球和乒乓球组,其中27人参加了羽毛球组,19人参加了乒乓球组,有5人两组都参加了,三年级共有学生:27+19-5=41(人).故此题答案是41.7、【答案】1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重叠问题.【解答】李华家住阳光小区,他家的楼房从前面数是第4排,前排有3排楼,从后面数是第7排,后排有6排楼房,这个小区的楼房有:3+1+6=10(排),故此题答案是10.8、【答案】39【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利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解答】根据题意,答对题的人一共有:26+18-9=35(人),两题都没有答对的有4人,所以答题的人有:35+4=39(人),故此题答案是39.9、【答案】9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重叠问题.【解答】将两块长50厘米的木板钉在一起,钉在一起重叠的部分长5厘米,求钉好后的木板长多少厘米,列式计算为:100-5=95(厘米).故此题答案是95.10、【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集合的问题.【解答】根据题意,某班有15人参加数学竞赛,有12人参加作文竞赛,其中8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求这个班参加数学和作文竞赛的共有多少人,列式计算为:15+12-8=19(人),选B.11、【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重叠问题.【解答】已知三(1)班有40人,会折纸船的有24人,会折千纸鹤的有16人,两种都不会的有8人,那么会至少一种折纸的有:40-8=32(人);则两种都会的有:24+16-32=8(人).选C.12、【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集合.【解答】三年级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做对第一题的有28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3人,这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2人,则只做对第一题的有:28-12=16(人),只做对第二题的有:23-12=11(人),只做对其中一题的有:16+11=27(人).选C.13、【答案】36 92 25 98 4 3 7 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两位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解答】84-48=36;65+27=92;67-42=25;84+14=98;1244+=34;6477-=27.14、【答案】743【分析】在计算多位数的加法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加起,哪一位上的数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解答】竖式计算如下:15、【答案】452【分析】在计算多位数的加法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加起,哪一位上的数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解答】竖式计算如下:16、【答案】337【分析】在计算多位数的减法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解答】竖式计算如下:17、【答案】943【分析】在计算多位数的加法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加起,哪一位上的数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解答】竖式计算如下:18、【答案】三年级一共有41人.【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集合的问题.【解答】根据题意,三年级有36人喜欢看动画片,有23人喜欢看电视剧,喜欢看动画片和喜欢看电视剧的人数为:36+23=59(人);既喜欢看动画片又喜欢看电视机的同学有18人(没有不喜欢的),三年级的人数为:59-18=41(人),答:三年级一共有41人.19、【答案】1.李红和郑芳一共答对了15道题.2.李红和王慧玲一共答对了20道题.答案第3页,共4页【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集合的问题.【解答】1.李红、郑芳、王慧玲三人都参加了数学竞赛,李红答对15道题,郑芳答对8道题,郑芳答对的题李红也都答对了,郑芳答对的题包含了李红答对的所有题,即李红和郑芳一共答对了15道题.2.李红答对15道题,王慧玲答对10道题,王慧玲答对的题中,李红有5道题答对了,李红答对的题目加上王慧玲答对的题目减去两人都答对的题目(重叠部分)就是她们一共答对的题目,求李红和王慧玲一共答对了多少道题,列式计算为:15+10-5=20(道).答:李红和王慧玲一共答对了20道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第九单元测评卷题号一二三四总 分得 分一、填空。
(每空2分,共24分)1.三(1)班参加美术社团的女生有7人,参加音乐社团的女生有10人,其中有3名女生既参加了美术社团又参加了音乐社团。
参加这两个社团的女生一共有( )人。
6.下面是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竞赛的学生名单。
语文李博刘松王凡张欣吴庆李月数学王丽李博李月王凡徐洁刘松参加竞赛的一共有( )人。
7.期末考试三(1)班获得“阅读之星”的有 32人,获得“速算小能手”的有 35人,两项都获得的有 15人。
三(1)班一共有( )人。
8.三(3)班有 45人,订《漫画大王》的有37人,订《我们爱科学》的有29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刊物,两种刊物都订的有( )人。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0分)1.三(1)班合唱队女生有5人,男生有3人,三(1)班合唱队共有8人。
( )2.星期一和星期二一共有12节课,其中语文、数学、英语这三科每天各有1节课,其余为其他不同科的课程。
那么这两天一共安排了( )科不同的课程。
3.在“我爱社区”活动中,第二小队参加拾垃圾的有7人,参加宣传表演的有9人。
两项活动都参加的有3人。
第二小队参加这两项活动的有( )人。
4.李华有跳绳、羽毛球、篮球、足球 4种体育用品,张欣有跳绳、毽子、乒乓球 3种体育用品,他们都有的体育用品是( )。
5.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 25人,参观长颈鹿馆的有 30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16 人。
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人。
2.三(2)班的同学都报名参加了兴趣小组,其中合唱小组有8人,绘画小组有 13人,舞蹈小组有7人,三(2)班的总人数一定是28人。
( )3.合唱队有 35人,舞蹈队有30人,其中有6人既是合唱队的队员又是舞蹈队的队员,那么合唱队和舞蹈队共53人。
( )4. 比30大 比40小 32和38在图中箭头指向的区域内。
( )5.三(3)班的全体同学都报名参加了校本课程,其中8人参加剪纸课,9人参加科学课,5人参加音乐课,6人参加绘本故事课,还有6人参加体育课,三(3)班共多少人?可以列式为 8+9+5+6+6=34(人)。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九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看图列式计算,正确的是()A.9﹣4=5(只)B.9﹣5=4(只)C.5+4=9(只)D.4+5=9(只)2.看图列式计算,正确的是()A.5﹣4=1 B.5﹣1=4 C.5+1=6 D.1+4=53.看图列式计算,正确的是()A.9﹣7=2(个)B.2+7=9(个)C.9﹣2=7(个)D.7+2=9(个)4.看图列式计算,正确的是()A.15﹣9=4(枝)B.15﹣6=9(枝)C.6+9=15(枝)D.15﹣9=6(枝)5.买哪种袜子便宜?()A.A B.B C.一样便宜6.求小小商店一共卖了多少支钢笔,算式是()A.8×44 B.12×8 C.12×44 7.幼儿园老师为小朋友们买酸奶,100元最多可以买()杯.A.20 B.21 C.248.如图中,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倍.A.3 B.8 C.16 二.填空题(共8小题)9.买1件大衣的钱可以买顶帽子.10.分皮球.(1)一共有个皮球.(2)把这些皮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个.(3)再来1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个.11.椅子高60cm,小方有.12.北京到郑州的路程是千米.北京到南京的路程是千米.北京到广州的路程是千米.上海到北京的路程是千米.天津到上海的路程是千米.郑州到广州的路程是千米.13.填一填.小明共有18元钱,他买了下面的哪几种东西后,正好把钱用完?小明要买的物品是、、.(按字母顺序填)14.看图写算式.(1)①有个②加法算式:③乘法算式:(2)乘加算式:乘减算式:15.数一数,填一填.(1)每把有根香蕉,有把,一共有根香蕉.(2)横着看,每行有个人,有行,一共有个人.竖着看,每列有个人,有列,一共有个人.16.看图列式.×=口诀:三.判断题(共5小题)17.下面4个袋中分别装着苹果或梨,它们装的个数分别是20个、9个、8个、17个.这4袋中只有1袋是梨.18.这台VCD比原来的价格便宜了131元.(判断对错)19.每个小动物一个苹果,还差2个.(判断对错)20.如图黑色珠子的颗数是白色珠子的3倍.(判断对错)21.5+2=7.(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15小题)22.小文和小军的身高相差多少厘米?23.猜一猜,笑笑已经写了几个毛笔字?24.借走后还剩下多少个篮球?答:还剩下个篮球.25.解决问题.26.解决问题.27.原来一共有多少个水饺?28.一共有多少人?请用不同的方法计算.29.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30.看图列式计算.有多少个?31.还剩多少根?32.投球比赛.(1)小龙投中的球个数是小丽的几倍?(2)小玲投中的球个数比小丽投中球的3倍还多2个,小玲投中多少个?33.一共20个学生,够每人一个吗?34.植树节,育红学校三年级3个班的同学到凤凰山植树,他们一共植树725棵,三(3)班植了多少棵树?35.看图回答(1)最多花去多少钱?(2)最少花去多少钱?36.苹果和梨子一共有多少个?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左边有多少只,用总的只数减去右边的只数即可.【解答】解:9﹣5=4(只)答:左边有4只.故选:B.【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求一共有多少只,把原来的只数与飞来的只数相加即可.【解答】解:5+1=6(只)答:一共有6只.故选:C.【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3.【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剩下了几个,用总个数减去飞走的个数就是剩下的个数.【解答】解:9﹣2=7(个)答:剩下了7个.故选:C.【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4.【分析】从盒子里与盒子外一共有的15枝里,去掉盒子外面有的6枝,就是盒子里面有的枝数.正确的列式是15﹣6=9(个),由此求解.【解答】解:15﹣6=9(枝)答:盒子里有9枝.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减法的意义直接列式求解即可.5.【分析】根据图文中的信息,可知5双A种的袜子35元,所以用35÷5计算即可得到A种袜子每双多少钱,然后与7元5角比较大小,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35÷5=7(元)因为7<7元5角,所以A种袜子便宜,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分析】求小小商店一共卖了多少支钢笔,就用每盒的支数乘盒数,注意每盒的单价是多余条件.【解答】解:求小小商店一共卖了多少支钢笔,算式是:12×8或8×12故选:B.【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7.【分析】买五送一,即买五杯的钱数5×5=25元,可以买到6杯.求出100里面有几个25,就是几个6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5×5=25(元)100÷25=44×6=24(杯)答:100元最多可以买24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分析】根据图示,数出苹果、草莓的个数,再用草莓的个数除以苹果的个数,求出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多少倍即可.【解答】解:12÷4=3答:草莓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除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1件大衣的钱=5个包的钱,1个包的钱=4顶帽子的钱,所以1件大衣的钱可以买5×4顶帽子.【解答】解:5×4=20(顶)答:买一件大衣的钱可以买20顶帽子.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是图文应用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计算.10.【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有3箱皮球,每箱里面有8个,一共有3×8=24个皮球;(2)把24个皮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个数=皮球的个数÷分给几个小朋友,正确计算即可;(3)把24个皮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个数=皮球的个数÷分给几个小朋友,正确计算即可.【解答】解:(1)3×8=24(个)答:一共有24个皮球.(2)24÷3=8(个)答:每人分到8个.(3)24÷4=6(个)答:平均每人分到6个.故答案为:24,8,6.【点评】本题考查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并找出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11.【分析】椅子高60厘米,小方比椅子高40厘米,用椅子的高度加上40厘米,就是小方的身高.【解答】解:60+40=100(厘米)答:小方有100厘米.故答案为:100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分析】通过观察路线图可知,北京到郑州的路程是695千米;北京到南京的路程是147+1013=1160千米;北京到广州的路程是695+1600=2295千米;上海到北京的路程是147+1013+303=1463千米;天津到上海的路程是1013+303=1316千米;郑州到广州的路程1600千米.据此解答.【解答】解:北京到郑州的路程是:695千米北京到南京的路程是:147+1013=1160(千米)北京到广州的路程是:695+1600=2295(千米)上海到北京的路程是:147+1013+303=1463(千米)天津到上海的路程是:1013+303=1316(千米)郑州到广州的路程:1600千米.故答案为:695;1160;2295;1463;1316;160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法的意义、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13.【分析】根据图示,可知钢笔的价钱比18元多,所以不选;剩下的四种物品,先选择雨伞、水杯和儿童牙膏正好是18元.【解答】解:12元+3元5角+2元5角=18元买雨伞、水杯、儿童牙膏正好是18元.故答案为:A,C,D.【点评】本题是图文应用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计算.14.【分析】(1)①首先数出每组三角形的个数是4,有4组,所以有4个4.②把4个4相加,列出加法算式.③用每组三角形的个数乘组数,列出乘法算式.(2)小花的数量可以看成3个5,再加上2,据此列出乘加算式.小花的数量可以看成4个5,再减去3,据此列出乘减算式.【解答】解:(1)①有4个4②加法算式:4+4+4+4=16③乘法算式:4×4=16(2)乘加算式:5×3+2=17乘减算式:5×4﹣3=17故答案为:4;4;4+4+4+4=16;4×4=16;5×3+2=17;5×4﹣3=1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计算简便.15.【分析】(1)首先数出每把有3根香蕉,有5把,用每把香蕉的数量乘把数,求出一共有多少根香蕉.(2)首先数出每行有5个人,有4行,用每行的人数乘行数,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人.首先数出每列有4个人,有5列,用每列的人数乘列数,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人.【解答】解:(1)3×5=15(根)每把有3根香蕉,有5把,一共有15根香蕉.(2)5×4=20(个)横着看,每行有5个人,有4行,一共有20个人.4×5=20(个)竖着看,每列有4个人,有5列,一共有20个人.故答案为:3、5、15;5、4、20;4、5、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计算简便.16.【分析】有3行小猫,每行有4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可列乘法算式解决即可.【解答】解:3×4=12口诀:三四十二故答案为:3,4,12,三四十二.【点评】本题是图文应用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并能正确列式计算.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根据题意,苹果的总个数是梨的5倍,设梨有x个,则苹果有5x个,根据苹果个数+梨个数=苹果梨的总个数,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设梨有x个,则苹果有5x个,根据题意得:20+9+8+17=x+5x54=6xx=9答:9个那袋是梨.【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得出苹果个数+梨个数=苹果梨的总个数,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18.【分析】由图可知,这台VCD原来的价格为620元,现价489元,根据减法的意义可知,用原价减去现价即是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钱:620﹣489,计算出结果,判断即可.【解答】解:620﹣489=131(元)答:现价比原价便宜131元.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完成简单的减法应用题的能力.19.【分析】有12只小动物,每个小动物一个苹果,需要12个苹果,但桌子上只有7个苹果,还差12﹣7=5个,即可判断.【解答】解:12﹣7=5(个)即每个小动物一个苹果,还差5个,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0.【分析】先数出黑色珠子和白色珠子的颗数,再用黑色珠子的颗数除以白色珠子的颗数,求出黑色珠子的颗数是白色珠子颗数的几倍,再与3倍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黑色珠子有15颗,白色珠子有3颗,15÷3=5黑色珠子的颗数是白色珠子的5倍,不是3倍.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先数出珠子的颗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方法求解.21.【分析】观察图可知,一共有7朵花,右边有2朵,求左边的朵数,用总朵数减去右边的朵数即可求解.【解答】解:正确的算式是:7﹣2=5(朵)而不是5+2=7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问题是什么,再进行解答.四.应用题(共15小题)22.【分析】根据题意求他俩相差几厘米,就要用小军的身高减去小文的身高.【解答】解:90﹣80=10(厘米)答:小文和小军的身高相差10厘米.【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3.【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求笑笑已经写了几个毛笔字,用总个数减去剩下的个数就是笑笑已经写了几个毛笔字.【解答】解:16﹣7=9(个)答:笑笑已经写了9个毛笔字.【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求还剩下几个篮球,用总个数减去借走的个数就是剩下的个数.【解答】解:15﹣2=13(个)答:还剩下13个篮球.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5.【分析】先用3加5求出面粉与大米每千克的单价和,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面粉与大米各15千克的总价,再和200元作差即可.【解答】解:200﹣(3+5)×15=200﹣120=80(元)答:应找回80元.【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6.【分析】总本数是240本,如果减去26本,那么故事书的本数就等于科技书的本数,然后用得到的差除以2就是故事书的本数,然后再加上26本就是科技书的本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240﹣26)÷2=214÷2=107(本)107+26=133(本)答:故事书有107本,科技书有133本.【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27.【分析】原来一共有水饺的个数=吃了水饺的个数+还剩水饺的个数,依此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8+5=13(个)答:原来一共有13个水饺.【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加法,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28.【分析】方法1: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一共有的人数,方法:2:左边的人数+右边的人数=一共有的人数,依此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方法1:8+5=13(人)方法2:5+8=13(人)答:一共有13人.【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加法,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29.【分析】根据图示可知:一班有8朵花,二班也有8朵花,求一共用多少朵花,用加法计算.把数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8+8=16(朵)答:两个花坛一共有16朵花.【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加减法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示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30.【分析】根据图示可知,梨的个数是5个,香蕉的个数是梨的3倍,求香蕉有多少个,香蕉的个数=梨的个数×3,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解:5×3=15(个)答:有15个香蕉.【点评】本题是图文应用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计算.31.【分析】一共10根,有8个人,每人1根,分掉了8根,求还剩多少根,用减法计算,是10﹣8=2根.【解答】解:10﹣8=2(根)答:还剩2根.【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分析】(1)求小龙投中的球个数是小丽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是16÷4=4;(2)小丽投中球的3倍是4×3,还多2个是4×3+2=14个.【解答】解:(1)16÷4=4答:小龙投中的球个数是小丽的4倍.(2)4×3+2=12+2=14(个)答:小玲投中14个.【点评】本题是一道图文应用题,明确题意,从图文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3.【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先求出两个人一共折了有多少个,即8+7=15个,然后与20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8+7=15(个)15<20答:一共20个学生,每人一个不够.【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34.【分析】三(3)班植树的棵数=三个班一共植的棵数﹣三(1)班植树的棵数﹣三(2)班植树的棵数,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解:725﹣237﹣253=488﹣253=235(棵)答:三(3)班植了235棵树.【点评】本题是图文应用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计算.35.【分析】(1)求最多花去的钱数,就是从这三件商品中选择价格最高的两件商品,并把它们的价钱加起来即可;(2)求最多少去的钱数,就是从这三件商品中选择价格最低的两件商品,并把它们的价钱加起来即可.【解答】解:5300+4000=9300(元)答:最多花去9300元.(2)400+4000=4400(元)答:最少花去4400元.【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36.【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把苹果的个数和梨子的个数合并起来即可.【解答】解:40+34=74(个)答:苹果和梨子一共有74个.【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加法的意义,以及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