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央水系生态景观研究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生态设计/ Eco-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专业课/学位课适用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学时数:48 学时其中:实验/上机学时:16学分数:2.5 考核方式:大作业预修课程:景观植物学、景观建筑学、景观生态学、景观设计初步教学参考书:1.李景文主编森林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2.李博主编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孙儒泳等主编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徐化成主编景观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35.张宇星著城市生态空间理论---城市与城镇群空间发展规律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06.刘翠玲等编著室内绿化装饰技巧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7.戴志棠等编著室内观叶植物及装饰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9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研室课程简介:本课程根据地理学上的景观与环境学中的生态,把地理学对地理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集合为一体,以景观为对象,系统介绍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解析了景观生态学的构成要素、空间结构、功能、过程、形成因子以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研究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景观优化利用和保护的原理与途径,结合专业特色阐述景观生态学在景观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生态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方法与技术。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面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与国际生态设计的学科前沿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景观设计过程中如何调整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方式,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掌握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其在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旅游开发尤其是景观的结构功能以及构成要素等在场所规划与设计、自然保护与开发以及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

使可持续的设计从理论与设想到实施操作。

关于高校河流景观设计案例

关于高校河流景观设计案例

关于高校河流景观设计案例1. 清华大学西南园景区河流设计清华大学西南园景区的河流设计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为原则。

河流沿途种植了各类水生植物,形成了一个绿色走廊,为校园增添了自然的氛围。

河流设计中还设置了多个观景台和休息区,供师生们休憩和欣赏河景。

2. 北京大学未名湖河流景观设计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是校园内的一片人工湖泊,其河流景观设计以打造一个宜人的休闲环境为目标。

河流两岸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同时还设置了多个小桥和湖上的游船,供师生们游玩和观赏湖景。

3. 复旦大学河流景观设计复旦大学的河流景观设计以融入校园文化为出发点。

河流沿途设置了多个雕塑和艺术装置,展示了学校的历史和精神内涵。

河流两岸还种植了各种花卉,形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

4.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河流景观设计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河流景观设计以打造一个生态环保的校园为目标。

河流沿途设置了多个湿地和河岸带,供师生们学习和了解生态环境。

河流两岸还种植了各种水生植物,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湿地生态系统。

5.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河流景观设计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河流景观设计以打造一个和谐宜人的校园环境为目标。

河流两岸设置了多个休闲广场和步道,供师生们休憩和散步。

河流沿途种植了各种花卉和树木,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观带。

6.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河流景观设计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河流景观设计以打造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校园为目标。

河流沿途设置了多个文化景点和纪念碑,展示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河流两岸还种植了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花卉,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7. 武汉大学河流景观设计武汉大学的河流景观设计以打造一个生态友好的校园为目标。

河流沿途设置了多个湿地和河岸带,供师生们学习和了解湿地生态。

河流两岸种植了各种水生植物,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湿地生态系统。

8. 天津大学河流景观设计天津大学的河流景观设计以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校园为目标。

河流沿途设置了多个现代化建筑和艺术装置,展示了学校的科技实力。

沈阳建筑大学:一座绿色的美景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一座绿色的美景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一座绿色的美景大学来源:中国花卉报作者:王文良时间:2006-06-22 [评论]香飘数十公顷的稻田、激荡流畅的龙潭广场、一棵棵挺拔的常青古松、一簇簇五颜六色的名贵花卉、由马路边石和小木屋及老树根组成的老根驿站、微型自然保护区、陈列雷锋班退役车和雷锋塑像的雷锋庭院、滚滚向前的铁磙子……你能想像吗?这些匠心独运的景观全部座落在沈阳建筑大学的校园内。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辽宁省惟一的一所以建筑土木为优势,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交叉渗透的国内知名建筑大学。

其总占地面积约125公顷,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

新校区位于沈阳浑南新区,校内有40余处体现人文精神的景观,是野生与农艺、建筑美与园艺美、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有机结合的典范。

景观一:稻田新校区曾经是千亩稻田耕地,当几十万平方米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的时候,沈阳建大保留了一块神圣的稻田地,将稻田做成景观。

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为此题词:稻香飘校园,育米如育人。

春夏秋冬,稻田不断变换景观,从稚嫩的秧苗到郁郁葱葱的秧秆再到沉甸甸的稻谷,让学子们欣赏如画风景的同时,更能领略到辛苦、收获和成功。

景观二:老校门一座校门就是一段历史,她记录了一段故事,叙述着一段沧桑。

几十年来,6万余名莘莘学子,从祖国各地跨入了这座培养建筑人才的大门,寒窗苦读,立志成才,又从这座老校门中离开了母校,奔赴祖国各地。

如今他们已成为国家各个行业的高级建设人才和骨干力量,一批批学子曾在这座老校门前留下过美好的青春记忆,这座老校门也为此而成为了学校的象征,成为了建大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学校搬迁时,各地校友自愿捐资将她迁移到了新校区。

景观三:老根驿站由马路边石、铁道枕木、小木屋、老树根组成,是该校学生和德国学生共同设计的。

这里既有东北大马路的影子,青年大街的昔日,又有火车轰鸣的回响。

它们与老校门遥相呼应,衬托着历史和岁月。

多少回,学子们默默地走过,感受和领悟着路的不平与坎坷。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与水质保障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与水质保障

校园景观水体水质管理维护的经验与教训


经验
教训
•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 注重设计与管理结合
•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 提高环保意识
• 提高水质监测与评估能力
• 坚持可持续发展
05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与水质保障的未来展望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创新
发展趋势
创新方向
• 生态友好
• 新型设计理念
• 人文关怀
• 可持续发展,创新管理
02
措施
•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 提高水质监测与评估能力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设计理念:简约大方,注重功能
• 设计理念:寓教于乐,安全环保
• 设计内容:湖泊治理,绿化带建
• 设计内容:喷泉设计,水处理系
• 设计内容:水池造型,安全防护
设,亲水平台
统,绿化种植
设施,水质处理
• 设计效果:提高水质,美化校园
• 设计效果:丰富校园景观,提高
• 设计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提高
环境,提升校园品质
• 新型材料应用
• 可持续发展
• 智能化管理技术
校园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突破领域
• 污水处理与回用
• 生态修复与保护
• 人工湿地技术
创新方向
• 污水处理技术优化
• 水质保持技术提升
• 水质改善技术突破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与水质保障的
可持续发展策略
01
策略
• 生态优先,保护水源
• 人文关怀,优化设计
校园景观水体设计与水质保障
01

校园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校园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校园建设的问题与不足3.2.1 景观设计方面设计者虽力求体现生态的规划思想,但是对景观细部的考虑不足,导致学校虽有大片的开敞空间,却没有形成校园景观体系。

如学校的中央水系的设计,它虽然有大片的人工水面,但是人气聚集度却不高,只有在冬天可供学生溜冰娱乐,而在其他时节却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人气聚集功能。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其亲水空间设计的不足,只零星地设置了一些亲水平台,沿岸设一些休憩座椅,设计粗糙无力,无法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3.2.2 历史传承的解读困难学校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很深入的研究与运用,并被外界所传颂。

然而,调查发现,很多本校生对学校的历史传承并不了解,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对于历史传承的手法过于单一,主要采用的是提取历史文化元素的手法,这使得历史传承解读增加难度。

校园从老校区提取历史文化元素的那一份历史情怀和文化内涵产生了缺失。

3.3 设计构思通过对学校的初步认识,还有后来对其景观设计、历史文脉的研究分析,笔者有了进一步的构思和想法。

3.3.1 生态化的延续沈阳建筑大学保留原生态稻田、微型自然保护区等手法,既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可以借鉴此种设计手法,利用学校未开发的空间,如校园入口处的绿化用地、西门的灰空间等。

一方面,此次规划需满足2030年的学校招生规模的需求,因此空间的开发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部分空间可以作为绿化预留地,可供将来进一步开发,力求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3.3.2 景观的连续性校园公共交往空间是现代化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体现环境育人的物质基础。

这与本校办学宗旨相符。

校园景观设计就是重在营造交往场所并强调其可参与性,为促进校园内的交往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所以,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不只是设计几处零散的交往空间,而是要做到景观的连续性,形成一条校园景观轴,聚集更多的人气。

3.3.3 历史序列为实现历史文脉的传承,除了提取历史元素,还可以结合景观打造历史序列,形成一道历史文化轴线。

生态山水微景观的设计研究

生态山水微景观的设计研究

生态山水微景观的设计研究崔潇【摘要】Micro ecological landscape also known as bonsai art, which originated from China, with all types of natural plants and rocks as the substrate, after domestication and artificial carving in the square, small bowl, concentration, typ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magnificent appearance of god.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and bonsai ar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basic ecological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of miniature homologous, mainly studies the interactive miniature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and landscape aesthetic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niature landscape and garden landscape art techniques.%生态山水微景观也被称为盆景艺术,它源自中国,以自然界的各类植物、山石作为基材,经过人工雕琢与驯化,在见方小盆里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的瑰丽神貌.盆景艺术与园林景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章立足于微缩生态山水与园林景观同源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微缩生态山水设计与园林美学思想的互动,探讨微缩景观与园林造景艺术手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7(036)013【总页数】2页(P193-194)【关键词】山水微缩景观;园林造景;景观设计;文化表达【作者】崔潇【作者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2中国园林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在世界生态景观中独树一帜,被西方称之为“世界园林之母”。

景观生态学 课程思政

景观生态学 课程思政

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索如何通过景观规划和设计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为一门课程思政,景观生态学不仅仅关注学术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景观生态学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类社会和文化。

景观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精神。

第三,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景观规划和设计需要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四,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景观规划和设计往往需要多学科的专业人才进行合作,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协调和平衡。

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通过组织学生的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锻炼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景观规划和设计不仅仅是技术活动,更是一种对自然和人类的关怀和尊重。

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细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既要传授学术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人文关怀,景观生态学课程思政能够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大学校园景观调研报告

大学校园景观调研报告

大学校园景观调研报告校园环境的建设可以彰显出一所学校的整体涵养和气质,正如校园环境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仅是校园的景观如何,它更能够从一个侧面清晰地反映出学校的魅力与精神内涵。

因此,高校普遍高度重视校园环境的优化,优美安静的校园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更充分地感受到大学的氛围、学术的氛围,沐浴在大学的优美景观里,享受着大学精神阳光的洗礼。

为了进一步了解xx大学校园环境的现状,结合我校环境现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更进一步推进校园环境建设,文学院20xx级文秘专业特成立调查小组结合多种调查方式对全校各学院学生进行信息采集,展开深入调查。

一、深入探究校园环境现状我调查小组围绕调查主体多管齐下、深入了解校园环境,通过分发调查问卷为主要方式,并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调查座谈会以及随机访问的方法协同进行校园环境的调查访问工作,被访者积极配合,调查工作进行的相得益彰。

我组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

同时随机访问了100名校内学生相继进行了两场调查座谈会。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对校园环境的总体印象也是相当不错的,超过60%的学生对当前总体校园环境的满意度很高。

在我校的自然环境方面,60.1%的学生认为校园自然环境很优美,38.3%的同学认为一般,只有1.7%的同学认为目前的校园环境有点差,对于校园建筑景观有53.0%的同学认为建筑景观简单朴实,特色不多,60.7%的同学表示如果学校对校园景观能够进行改造创新表示很期待,可见,我校大学生对于目前的校园自然景观是相当关注也比较满意。

在人文环境方面,50%的同学认为我校文化氛围很好,47%的同学认为文化氛围一般,仅仅3%的同学认为文化氛围差强人意。

依据上述调查表明,我校校园环境现状是比较可观的,同学们也是相当关注校园环境并且对于有些方面满意度很高。

但是,其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的。

二、抓出问题,深入浅出齐分析1、自然景观中透露出人文气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同学们对校园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是达到53.0%的同学认为校园建筑物简单朴实,没有太多特色,并且希望能够推出彰显本校特色的建筑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问题的提出及思考
设计 管Βιβλιοθήκη 设计人员对水景设计一般 只考虑美观功能和表现手法, 较少考虑水景工程后期的维 护和管理问题。可持续发展 的问题。
五选题的确定
选题对
校园中央水系水景景观人性化设计, 图书馆至长廊段, 围绕生态多样性,文化性,支撑人的交流行为发生等
五选题的确定
选题内
生态多样化 人性化的设计 特色个性的水景空间
二生活活动观察
各种活动的进行
校园的中央水系拥有较为良好的景观条件,是学 生进行自我学习、业余时间散步、观景、集体活、 谈天说地的最佳地段。
二生活活动观察
各种活动的进行
二生活活动观察
现状情况
然而由于水景种种建设的不足,水系的使用状 况并不理想,许多使用者的活动受到限制,并 且相应的减少。
二生活活动观察
五选题的进一步确定
设计
水景的生态设计应注重系统性原则,在整体的层面上 考虑问题,注意与整个校园景观色彩的协调性,提高 形式与整体校园景观的一致性,以及水域与整个校园 水系统的循环性
五选题的进一步确定
设计
突出校园特色原则:结合自身特色,塑造独特景观 无论从水景的造型还是手法上都体现理 工科类的特性·讲究对称,重视统一,强调一种 整齐划一的现代工业化景观效果 体现立体化原则,这样景观才会丰富·校园的水景 要从注重它在整个校园景观中的层次,同时也要 注重水景本身的层次·如生态驳岸植物的层次性, 硬质景观的造型层次,水岸小品的尺度层次,总之 丰富了层次也就有了立体, 有了立体感觉,景框的内容就得以丰富,也就达 到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五选题的进一步确定
设计
优化生态环境原则:尊重自然气候,注重和谐统一 北方的校园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水域较小。 植物种类也不如南方的多,这就要求我们在进 行水景设计时应在硬质景观多下功夫·比如在 水岸线周边加入主题雕塑,供师生休息的座椅, 或者采用巧妙构思的铺装和水体很好的融合, 都是一个不错的手法·不应盲目的强调植物的 多样性和水体造型的奇异性·再有,北方的校 园水景要注意水体的洁净,避免因气候干燥少 雨,水体循环慢又疏于管理而成死水一潭·

界面 平整规则的自然水岸岸 线设计,以天然土石构 , 成的砌块设计为主,无 多层次的驳岸设计
一物理环境资料

植物设施 沿道路植被:以柳树为主。 岸边水生植物:以芦苇为 岸边水生植物:以芦苇为 主。 设施:照明路灯、垃圾桶、 设施:照明路灯、垃圾桶、 少量座椅等
一物理环境资料

要素 “通道”型校园水景 通道” 标志物:无明显标志性事 物 道路:与岸线平行的硬质 水泥小路 驳岸铺装:采用的材料为 驳岸铺装:采用的材料为 透水砖、透水地坪等
五选题的确定
选题 进 讨论
“通道”型水景一般适用于 受场地限制占地面积较小的院校,可谓见缝插 针在一些零碎的不规则空间中引入水元素,或 者楼与楼之间用一条水带连接,既保证了场地 利用率,又不乏有水景灵动性·
五选题的确定
发 考— 考—Œ¡„™ 图
五选题的进一步确定
设计 则
文化审美原则:突出文化主题,体现审美价值 校园的水景应以彰显大学文化内涵的内容为主体,以学 校性质为依托,充分尊重校园的历史文脉·比 如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北大的“未名湖”、复 旦大学的“燕园”等就充分体现了各自校园的 历史文化,铸造了较强的可识别性
各种 动
建筑小品主要是指岸边适当位置点缀的亭、榭、 桥、架等,设置古朴精致的木花架、空挑出一系列高 低错落的亲水平台,能进一步增加水体空间景观内容和 游憩功能。
四可能的问题及思考
环境与活动的关系
大量活动行为的发生 人与人、人与自然进 行交流,人的需求
空间环境 增加舒适感、 私密性、 领域性 文化性 和生态多样性
四问题的提出及思考
可 问题
四问题的提出及思考
设计管 设计管
在校园水景建设中,要充分围绕“露 水、亲水、净水、活水”的思路进行水景设计 要注意改善水质,优化水形·以体现校园特色、 反映校园文化、体现时代精神作为规划设计的 出发点,立足于创造具有时代感的、生态的和文 化的水体景观· 建筑小品在校园滨水系统中一般起到画龙 点睛的作用,有供师生聚谈、活化景观效果的功 能·它的造型设计、材料选择都应体现生态原 则,既能实现现实功能又能和谐融于自然环 境·一个普遍并且有效的设计方式是半空间半 渗透的设计方式[4],即将校园水景景色引入建 筑,将建筑小品融于水景环境·
Thank You!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Site Here
五选题的进一步确定
驳岸植物设计 设计 驳岸植物系统包括五个层次:即沉水植物、浮水植物、 挺水植物、固堤植物、地被植物。 水景中的道路景观,更要注重树种、树形的选 择,较校园中其它树种而言,还要注意选择性质 喜水、树形婀娜的种类,以适应滨水环境,并保 证美化环境·驳岸处理,应根据不同地形 条件及使用要求采用相应 的驳岸类型,且应以天然土 石构成的砌块驳岸、自然缓 坡、卵石驳岸等生态驳岸为 主。没有考虑到水景
三使用者观点态度的调查

三观点态度的调查

四问题的提出及思考
个 组 感
调查表明,水系的现状尚存许多问题,未 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 大部分人普遍反映中央水系区域缺少有趣 味的活动场地,缺少休憩设施,空间缺乏 舒适性、私密性,缺乏生物多样化设计, 缺少建筑小品,无明显的特色以及文化气 息。
二生活活动观察
各种 动参与状况
中央水系空间利用状况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常去 路过 偶尔驻足 不去
常去 路过 偶尔驻足 不去
三使用者观点态度的调查
调查研究
针对小组成员,以及周边各个专业同学,通过 问卷填写,访问,观察的形式,对其关于中央 水系的现状看法,愿望需求进行了调查。
生态 GREEN CULTURE文化 CULTURE文化
建大中央水系生态景观研究
B7组 马岩 宋丽华 郑丽英 许德丽 曾丽华 赵丹阳 B7组

1 2 3 4 5

物理环境资料 生活活动的观察 观点需求的了解 问题的提出及思考 选题的进一步确定
一物理环境资料
测绘图
一物理环境资料
测绘图
一物理环境资料
五选题的进一步确定
水生植物的选择设计
水生植物的选择设计要根据水体环境条件和 特点,因“水”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种类进行 种植设计。如大面积的湖泊、池沼设计时,种植莲藕、 芦苇等,较小的庭园水体,则点缀种植水生观赏花 卉,如荷花、睡莲、玉莲、香蒲、水葱等。水体种植布局 设计总的要求是要留出一定面积的活泼水面,并且 植物布置有疏有密,有断有续,富于变化,使水面景 色更为生动。 水生植物选择,除考虑水体深浅外,还应考虑水 面环境特点,可布置一种或多种植物。多种植物搭配 时,既要满足生态要求,又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 落,形态、叶色、花色等搭配协调,取得优美的景观构 图。如香蒲与睡莲搭配种植,既有高低姿态对比,又 能相互映衬,协调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