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科建设一览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业最新名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业最新名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问答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
学生宿舍:“精装宿舍拎包入住”中校区新建学生公寓楼设施齐全。
“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冷暖双供"。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几个食堂
学校共有17个食堂,东校区有东区学生食堂、东苑餐厅、蜗壳时光茶餐厅、美食广场、星座餐厅(民族)、东区教工餐厅;西校区有西区学生食堂、金桔园餐厅、西三餐厅、正阳楼餐厅、芳华餐厅、西苑餐厅、西区教工餐厅;中校区有桃李苑餐厅。
所有食堂都集中在学生生活区,十分便捷。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录取规则
根据各省级招办提供的投档成绩(含省级招办确认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调阅考生档案。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
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录取时,可根据报考的生源质量等情况对招生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入学注意事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新生报到时对其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对审查合格者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审查发现录取通知、考生信息等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有其他违反国家招生考试规定情形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新生入学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在三个月内按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体检和资格复查。
复查中发现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者,确定为复查不合格,取消
其学籍;情节严重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复查中发现身心状况不适宜在校学习,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需要在家休养者,可保留其入学资格一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PPT 57页)

一、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项目简介
在某个学科领域内,通过征文形式,面向海内外选拔在学博士研究生,
为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帮助博士生开阔视野,启迪
智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资助项目数及资助强度
现有12个学科门类,原则上每个门类资助1个,理学、工学门类资助 2~3个。每个项目资助经费25万元左右。
关学科、专业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组成; 学校鼓励导师进行博士生开题,就学位论文题目与 研究方案进行论证,开题报告计2 学分。
04.11.2019
第七章 培养计划
学校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本领 域较高级别的学术会议。
导师根据培养需要决定博士生是否参加学术 会议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的主题与类型;
学院需将通过检查与审核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以及 调整与变更的培养计划)报研究生院备案,供研究 生院进行质量检查与评估;
若研究生院在进行质量检查与评估时发现问题,有 权通过学院(学科点)要求导师更改或调整研究生 培养计划。
04.11.2019
第七章 培养计划
实践环节
应用型研究生需要加强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 的培养;
04.11.2019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三章 培养目标 第四章 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 第五章 学术论文与学术标准 第六章 培养方案 第七章 培养计划 第八章 其他事项 第九章 附则
04.11.2019
第五章 学术论文与学术标准
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要求保持不变
04.11.2019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三章 培养目标 第四章 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 第五章 学术论文与学术标准 第六章 培养方案 第七章 培养计划 第八章 其他事项 第九章 附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指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研〔2017〕2号),建成独具中国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决定自2017年开始实施“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一、建设目标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旨在支持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国内一流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根据总体建设目标以及校内学科建设现状,设定四类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及建设目标。
1.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目标是建成国际公认的一流学科,在ESI全球学科排名、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上海交大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等第三方评价学科排名中位于前列,计划建设6个学科。
2. 世界一流学科培育项目:目标是建成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在ESI全球学科排名、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上海交大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等第三方评价学科排名中表现良好,计划建设8个学科。
3. 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目标是建成国内公认的一流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结果中位于前列,计划建设8个学科。
4. 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项目:目标是建成国内公认的有影响、有特色的新兴交叉学科,根据申报情况确定建设学科数量。
二、经费安排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在2016-2020年间计划投入7亿建设经费,四类建设项目的经费额度如下:1.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6-2020年间计划投入3亿建设经费。
2. 世界一流学科培育项目,2016-2020年间计划投入2亿建设经费。
3. 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6-2020年间计划投入1亿建设经费。
4. 新兴交叉学科建设项目,2016-2020年间计划投入1亿建设经费。
三、申报要求1. 申报主体学院(含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下同)是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单位,也是学科建设项目的管理单位。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建设探析——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建设探析——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作者:程妍裴旭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程妍1 裴旭2(1.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5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30026)作者简介:程妍(1975—),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博士.裴旭(1969—),男,安徽长丰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综合信息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编号:SK2012B050)、安徽大学文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型大学建设——跨学科研究的视角”(编号:02303304)和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编号:33190015)的阶段性成果.摘要:在阐明学科交叉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剖析该校学科交叉的特色,并详细分析火灾科学这一典型的交叉学科的成长过程,以期为研究型大学的新兴学科培育及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学科;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研究型大学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基础上的综合,当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发展态势,学科交叉在推动传统学科发展的同时,已经成为提高科研原创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研究型大学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学科是大学的基本构建单元,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和根本,学科交叉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促进学科交叉对于培育新兴学科、完善学科结构、提升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原创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剖析该校学科交叉的特色、成果、阻碍,这对于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学科交叉概述所谓学科,是指按照学术的性质而分成的科学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语言学等。
托马斯·库思从科学整体性的视角,把有无范式——即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的研究学者们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作为—门学科的形成标准。
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在线

系统生物学系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参与国家蛋白质 设施(浦东)筹建
资源与进化生物学 野外实习教育基地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昆明动物所
医药生物技术系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3
另有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青岛海洋所等。
2、学科布局
学科布局: 前沿科学问题
基础生物学板块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 结构生物学
●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名:姚雪彪、向成斌、毕国强、廉哲雄。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者22人:
吴缅、姚雪彪、刘海燕、田志刚、周江宁、向成斌、温龙平、王光辉、孙宝林、 周丛照、史庆华、王均、田长麟、孙斐、朱涛、胡兵、臧建业、毕国强、刘北明、 杨昱鹏、廉哲雄、张华凤。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陈宇星、涂晓明
教授(PI)组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施蕴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人才群体2个。 国家基金委结构生物学创新团队(2002-2007)
国家基金委免疫学创新团队(2007-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A类)获得者6名。
姚雪彪、牛立文、刘海燕、田志刚、史庆华、毕国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获得者8名。
科大生命科学学院1995-2009年SCI论文总数成长曲线
11
7、国际化
国际合 作重大 课题 2
国际 课题 2
外籍全 职教授 4
国外 引进 教授 23
主办 SCI 期刊 1
主办国际 来访国际 会议/年 学者/年 0.6 ~50
学生国 际比赛 大奖 4
出国读 研率 35%
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首批“111”项目支持单位。90万/年X6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简介
双一流大学建设排名一览表

双一流大学建设排名一览表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
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
一流学科算“双一流高校”范畴
一流建设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简称“双一流”建设大学。
学校是双一流建设大学,其他学科当然也是双一流高校人才。
在双一流刚出来的第一年(_9月公布),的确很多单位招人的时候搞不清楚,限定一流学科。
但是后来发现很多岗位根本没人报名,原因有这几方面:
1.42所特别是36所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不愁,普通点的岗位根本不会去;
2. 剩下95所大学的一流学科。
很多时候还要扣除艺术、音乐、体育、中医药类大学),具体到某一学科压根也没几个毕业生,再具体到岗位你还要专业对口的。
3.再者,有些大学的一流学科是__学科群,对应好好几个专业,有些大学的一流学科名称对应到专业,名字压根不一样,后来很多都是让学校开证明,太折腾了。
所以,随着双一流影响力的提高,再加上用人单位考虑到岗位实际,大部分面向双一流的招聘,都没有限定一流学科,只要是一流学科大学的学生都可以。
中科大九系介绍.

软X射线显微镜 (2002-2003) 15万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24
褚家如教授
表面活性化常温接合方法与机理研究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8.1 2002.12 智能微系统基础技术研究 200 国外杰出人才引进基金 2000.1 基于微探针阵列的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技术 5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择优支持基金 2001.1 微执行器用压电厚膜制备技术研究 4 中科院留学回国人员择优支持基金 2001.1 并行无掩模微细加工技术研究 15 中国科技大学一流大学计划重点基金 2002.1
2003年7月,参加了在意大利帕多瓦举行的第七届RoboCup世界杯小 型组比赛,从而成为我国第一支独立自行研制的、进入RoboCup世 界杯赛决赛阶段的小型机器人队,为我国争取了荣誉。(第九名)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20
科研项目
基于SMA微小型医用机器人系统研究 子母型微型医用机器人系统研究 腹腔手术用微型机器人系统的研究 高机动性越障机器人研制 具有复合移动机构的微小型机器人 仿生机器鱼研究 足球机器人 新概念智能机器人 飞行器变结构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63自动化领域机器人主题项目 中国科学院支撑项目 985科大重点科研项目基金 985科大重点科研项目基金 985科大重点科研项目基金 中国科学院创新基金项目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17
《2004中国大学评价》
测控技术与仪器:
A+ 第4名/126。
06 高校学科评估(排名):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11名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18
九系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源自1智能机械 与机器人2微纳机 电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
他的创办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中国科大是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中国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111计划”、“珠峰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九校联盟(C9)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入选海外创新人才基地(共5个大学为清华、北大、中国科大、上海交大、华中科大)。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公布该报2010年世界[1]大学排行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列全球第49位,中国大陆第二位,同中国内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有3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2011~2012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192位,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位居中国大陆第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校本部(不含苏州、上海的研究院)校园面积为16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
校园共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中国科大的学生和老师习惯以东区、西区、南区和北区来称呼各个校区,校区之间通过免费的校园巴士(需刷卡)连为一体。
学校拥有资产总值12.7亿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197.1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并初步建成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学校有14个学院、27个系,以及研究生院、少年班学院、软件学院等,在苏州、上海分别设有研究院。
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科建设一览表
国家重点学科(2007-8-2教育部教研函【2007】4号)
类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8个)0701 数学
0702 物理学
0703 化学
0708 地球物理学0710 生物学
0712 科学技术史0801 力学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4个)0701 数学
0702 物理学0703 化学
0708 地球物理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7-11-4 教育部教研函【2007】6号)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安徽省重点学科(208-9-18安徽省教育厅教高【2008】2号)
类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
A类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B类(共19个)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80300 光学工程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 材料学
080701 工程热物理
080702 热能工程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3001 环境科学
083002 环境工程
083101 生物医学工程
120202 企业管理
“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共15个)
数学、天文与理论物理中的若干前沿和交叉问题量子材料构筑与量子态探测及规律
选键化学基础与前沿地球层圈相互作用
蛋白质网络与细胞活动多尺度复杂系统力学
先进光源基础和同步辐射新方法技术及应用核聚变与高能物理的基础与前沿问题研究
火灾科学与公共安全多尺度功能材料的组装化学
光子的量子调控和微纳操作无线环境下的网络通信与媒体服务
绿色化学与生物相关化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突发事件历史分析与应急管理
“985工程”二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类别名称
一类科技创新平台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
二类科技创新平台火灾安全科技创新平台
信息科技前沿理论及应用研究创新平台
地球与空间系统科学科技创新平台
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科技史与科技文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基地
其他
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实践基地1、同步辐射博士生创新中心
2、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生创新中心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数学、物理、力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
2、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国家重点实验室1、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3、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4、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高性能计算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光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计算与通讯软件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
先进功能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物理电子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无线网络通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热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物技术药物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综合国力信息
监测系统研究中心
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数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
物理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
天文学天体物理
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应用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史
核科学与技术核技术及应用、同步辐射及应用地质学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