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知识点讲解突破

长方形的周长知识精讲1.认识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字母表示为C=(a+b)×2。
(其中C表示周长,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长方形的宽)名师点睛1.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方法1: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概念直接求。
(求长方形4条边的长度和)方法2:根据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先求两条长的和,再求两条宽的和,最后把它们加起来。
方法3:根据公式直接求。
例一个长方形的长为2 cm,宽为4 cm,求它的周长。
方法1:周长为4+2+4+2=12(cm)。
方法2:两条长的和为4+4=8,两条宽的和为2+2=4,所以长方形的周长为8+4=12。
方法3:周长为(4+2)×2=12。
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一条边的长度(长或宽),求另一条边长度的方法方法1: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概念和特征直接求。
(长方形的周长是4条边的长度和,且长方形对边相等)方法2:逆用长方形周长公式C=(a+b)×2来求。
例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12,它的长是4,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方法1:两条宽的长是12-4-4=4,一条宽的长度是4÷2=2。
方法2:长+宽=12÷2=6,宽=6-长=6-4=2。
3.求长方形周长的注意事项(1)求长方形的周长要知道长和宽的长度。
(2)由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接成新的长方形时,有两种拼接方式,横向拼接(宽不变)、纵向拼接(长不变)。
(3)靠着物体一边围长方形,算周长时是三条边的长度和。
(靠着物体的一边长度不计)典型例题例1 求下图中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概念或周长计算公式直接求解。
方法一3+1+3+1=8(cm)方法二3×2+1×2=8(cm)方法三(3+1)×2=8(cm)答案:8cm。
例2 把两个长4cm、宽1cm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解析把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有两种拼法:一种是横向拼接,一种是纵向拼接。
小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本数学五单元课时:2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1.计算下面个图形的周长。
7米 26厘米
厘米
2.把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对折后剪成两个相等的小长方形。
(1)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贝贝用一条彩绳,刚好能围成一个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
如果她想用这条彩绳围成一个宽是9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练习四
1.填空。
(1)封闭图形()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米,宽是3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2.判断。
(1)正方形的周长比长方形的周长短。
()
(2)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3厘米,宽不变,周长增加12厘米。
()
3.小明家有一扇正方形玻璃窗,边长是12分米,爸爸要在它的四周围一圈密封条,一共需要多少分米密封条?
答案:
1. 7×4=28(米)(26+14)×2=80(厘米)
2.(1)8×4=32(厘米)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
(2)8÷2=4(厘米)(8+4)×2=24(厘米)
答: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3. 15×4=60(厘米) 60÷2-9=21(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长是21厘米。
答案:
1.
(1)一周(2)14 (3)16
2.
(1)×
(2)×
3. 12×4=48(分米)
答:一共需要48分米密封条。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周长的定义2.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 长方形周长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模型、多媒体课件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长方形周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长方形周长的定义,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 操练: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进行验证。
4. 应用: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周长的定义2.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 长方形周长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长方形的周长2. 提高题:计算长方形周长与面积的比值3. 拓展题:探究其他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较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长方形周长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023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案

202X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案在教学系统中,学生主体只有手脑并用,全部身心真正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才能使媒体所输送的信息、吸取、消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案1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季)是啊,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轻轻地飘落下来,(贴树叶模型)你们看,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片大树叶,你们爱好吗?(爱好)一只小蚂蚁也非常爱好这片树叶,(拿小蚂蚁模型)你们瞧,它把这片树叶当成了运动场,请同学们仔细视察,看看小蚂蚁是怎样在这片树叶的边线上做运动的?通过视察,你们发觉了什么?(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一圈还可以怎么说?(一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一周的问题。
(板书:一周)二、动手实践,感悟周长1、摸一摸(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采集的树叶,挑选一片你最爱好的,先摸一摸它的面,有什么感觉?(滑滑的)那你们能不能像小蚂蚁爬树叶那样摸一摸它的边线。
(2)学生进行摸树叶活动。
(3)谁愿意到前面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摸树叶边线一周的?(4)学生展现,(边说边摸)。
2、描一描(1)刚才你们摸了树叶的一周,那你能不能把树叶的一周描下来?(能)请同学们拿出彩色笔,描一描吧!(2)学生进行描树叶活动。
描完之后,同桌相互看看漂亮吗?(3)谁愿意到前面来描一描这片大树叶的一周呢?(找一位学生到前面描树叶模型的一周)。
你能不能告知大家,你是怎么描的?(让学生用手指着,说出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结束。
)拿下树叶模型,大家看漂亮吗?(4)你们和他描的一样吗?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请举手?(找一位同学再来描一描,说一说。
)小结:同学们都看到了不管你们怎么描,都是沿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是吗?3、找一找(1)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象树叶一样有一周,你们能不能在我们的周围找出这些物体的面?同桌之间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即为什么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与宽之和的两倍。
方法三: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乘2。
(4)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肯定和表扬,并引导学生一起用这三种方法分别计算长方形纸片的周长。
方法一:长+宽+长+宽
方法二:长×2 +宽×2
方法三:(长+宽)×2
(5)让学生比较这三种方法,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相同的,都是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但计算过程有所不同。
2.教材内容编排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一个长方形篮球场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篮球场的周长,从而引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问题。
接着,教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并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周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最后,教材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法学法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长方形篮球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周长第3课时长方形的周长教案北师大版

10. 长方形周长的最小值:当长和宽中之一为零时,长方形周长为零,即为一条线的周长。
11. 长方形周长的奇偶性:长方形周长总是偶数,因为它是两个偶数(长和宽)的和。
12. 长方形周长的因数:长方形周长的因数包括所有能够整除长方形周长的整数。
针对学生的学习者特点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需要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和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黑板、粉笔、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学生作业本、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
2. 课程平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教学PPT、在线教学平台(如班级QQ群、学习通等)。
八、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整体表现积极,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学生对于长方形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表现出较高的理解程度。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理解长方形周长的特性和重要性。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能够与小组成员共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信息化资源:教学视频、图片、练习题库、在线讨论区。
4. 教学手段:讲解法、示范法、互动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
教师需确保所有教学资源的使用符合教学实际需求,能够有效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并促进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和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知识讲解 计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的周长

计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的周长问题导入淘气想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6米,宽是4米。
可以怎样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教材48页下面例题)过程讲解1.理解题意要想围成的长方形蔬菜园一面靠墙,有两种围法:一种是其中1条长边靠墙,另一种是其中1条宽边靠墙。
2.解决问题围法一长边靠墙。
如图:(1)方法分析:围成的长方形蔬菜园1条边靠墙,因此所需的围栏只有3条边,即2条宽边和1条长边。
(2)正确解答:4×2+6=14(米)围法二宽边靠墙。
如图:(1)方法分析:围成的长方形蔬菜园所需的围栏是2条长边和1条宽边。
(2)正确解答:6×2+4=16(米)答:有两种围法,长边靠墙需要14米围栏,宽边靠墙需要16米围栏。
归纳总结1.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有两种情况:(l)长边靠墙;(2)宽边靠墙。
2.围成的两种长方形,宽边靠墙比长边靠墙所需的围栏多。
误区警示慧眼识真知,错误巧规避!【误区一】求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8×2=16(分米)5×2=10(分米)错解分析此题错在只计算了2个长和2个宽各自的总长度,没有将这两个结果相加。
错解改正8×2+5×2=26(分米)或(8+5)×2=26(分米)温馨提示 长方形有2个长和2个宽,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求长方形4条边的总和,不能有遗漏。
【误区二】 计算右面正方形的周长。
(单位:厘米)3×3=9(厘米)错解分析 此题错把正方形的周长算成边长乘边长了。
3错解改正 3×4=12(厘米)温馨提示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误区三】 右面的大正方形被分割成了4个小正方形,请计算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单位:厘米)8×4÷4=8(厘米)错解分析 误以为将大正方形的周长除以4就得到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实际得到的是一个小正方形的两条边长的和。
错解改正 8÷2×4=16(厘米) 温馨提示 8正方形有4条边,求周长时一定要计算出4条边的总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2长方形的周长》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2 长方形的周长》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5.2 长方形的周长》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还设置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计算长方形周长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忽略对边的长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计算长方形周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掌握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正确计算长方形周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规律。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测量长方形物体的周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展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长方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长方形周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计算方法。
3.总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强调对边长度的相加。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测量长方形物体的周长,巩固所学知识。
5.应用拓展: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厘 米 8厘米
厘米。
这个图形的厘米。
思考题: 一只蜗牛从C点出发 爬到A点有两条路, 哪一条路比较近?
A
B
C
下图是一块长方形菜地,一边 靠着墙,沿着其余三边围上篱 笆,篱笆长多少米?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24米,它的周长是多 少米?
一个长方形的水池长是12 米,宽比长短8米。这个 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一个长是100米,宽是500 分米的长方形操场,小军 走了一圈。他走了多少米?
500分米=50米
做5个长3厘米,宽2厘米 的铁丝框,要用多少厘 米长的铁丝?
学习目标
1. 通过抽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同学们 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发展同学们的 思维能力。
2. 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 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 多少厘米?
一块黑板的长是4米, 宽是1米。在它的四周 钉上木条边框,要用多 少米的木条?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6 厘 米 8厘米
厘米。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6 厘 米 8厘米
厘米。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6 厘 米 8厘米
厘米。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6 厘 米 8厘米
厘米。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6 厘 米 8厘米
厘米。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6 厘 米 8厘米
厘米。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6 厘 米 8厘米
厘米。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