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作文1000字

合集下载

社火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作文

社火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作文

社火的起源与发展作文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是西北地区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等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

每年春节,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

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等。

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予烟酒等礼物。

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社火”来历源远流长,原始社会中,人类为战胜野兽而生存,常在猎兽之后庆贺,或聚会扮兽庆贺,教育后代,树立智、勇、谋各方本领,这是最早的扮兽戏和“村傩”活动。

后来,每逢迎神报赛、庆贺集会,必然举行游艺活动,锣鼓火把助威,狮子龙灯游行,人群相随,显然是“人威”助长了“神威”,就形成了“社火”风俗。

高跷民间称高拐子,踩高跷的人身着历史戏剧人物服装。

一般扮演的有《断桥》《盗仙草》《挑黄袍》《唐僧取经》《八仙过海》《包公赔情》等戏剧中的人物。

在强烈节奏的锣鼓音乐伴奏下,做行进队列或场地定点表演。

如表演断桥,由许仙,青蛇、白蛇3人用秦腔调唱台词,加以简单的手势动作。

旱船旱船,用竹子做成船形,再用彩纸或彩绸粘糊,有船姑娘驾船,走碎步,犹如船在海中行走一样,由一老翁走在前面,手拿浆板,做摇船样。

跑竹马跑竹马,用竹子做骨架,扎成马形(也有驴形),以彩绸或彩纸装饰,表演者腰围竹马,宛如骑马一样,男女成双成对,编队穿梭奔驰、跳跃、对唱,乐感强烈,节奏鲜明,气氛热烈。

社火这一活动千秋万代地流传下来,但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演变,其形式、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时代赋予社火以新的内容。

“文化大革命”期间,古代剧目停演,社火也被斥为宣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四旧之一,被禁演。

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火这一传统民间娱乐活动才得到恢复。

现时,社火从根本上不再是表达人们对“神”的崇拜,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甘肃社火醉关公作文

甘肃社火醉关公作文

《甘肃社火醉关公》你们看过甘肃社火里的醉关公吗?那可真是一绝啊!有一年春节,我在甘肃的一个小镇上赶上了社火表演。

那场面,人山人海的,热闹得就像一锅煮开的粥。

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盼着社火队伍快点过来。

等啊等,终于听到了锣鼓声,“咚咚锵,咚咚锵”,那声音越来越近。

社火队伍里各种各样的角色都有,可最吸引我的就是醉关公啦!只见那扮演醉关公的汉子,那扮相可太威风了。

红脸膛就像熟透了的大红苹果,长长的胡须在胸前飘着,那胡须黑亮黑亮的,每一根都好像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他穿着一身绿袍,上面的花纹精美得很,在阳光下闪着光,就像有小星星在上面似的。

再看他头上的帽子,那帽子上的装饰可精致了,有绒球,还有各种小珠子,随着他的动作晃来晃去。

他手里拿着青龙偃月刀,那刀看起来沉甸甸的,可他挥舞起来却轻松自如。

不过啊,他是演醉关公,所以那步伐是晃晃悠悠的,就像真的喝多了酒一样。

他一会儿往左歪,旁边有个演小兵的赶紧跑过去扶他,还笑嘻嘻地说:“关将军,您可小心点。

” 醉关公把眼一瞪,大声说:“吾没醉,拿酒来!” 那声音洪亮得很,把周围的人都逗笑了。

他走着走着,突然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我在旁边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心想这可别摔坏了呀。

可他呢,马上就稳住了身子,又摇摇晃晃地向前走。

这时候,有个小孩子在人群里喊:“关公爷爷喝醉啦!” 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醉关公走到一片空地上,开始耍起刀来。

他把刀舞得虎虎生风,那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就像一条银龙在他身边飞舞。

周围的人都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几步,让出更大的地方来。

他边舞刀边嘴里念念有词,虽然我听不太清楚他在说啥,但感觉那气势就像在战场上杀敌一样。

旁边有个老人对他身边的年轻人说:“这演醉关公的,有两下子,把关公的神韵都演出来了。

” 年轻人连连点头,眼睛都看直了。

表演结束后,醉关公和其他社火演员一起走了。

我还在那儿回味呢,那醉关公的样子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这甘肃社火里的醉关公啊,真是给节日增添了太多的乐趣,就像一道独特的风味小吃,让人吃了还想吃,看了还想看呢!真希望每年都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

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一个特别带劲的事儿——社火!这社火啊,可是咱
老祖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可真是不一般!
社火一出场,那场面,简直就是热闹非凡!敲锣打鼓,欢天喜地,感觉整
个世界都沸腾起来了。

大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兴
奋得像小猴子。

你看那舞龙的队伍,巨龙在空中翻腾,活灵活现,仿佛真要一飞冲天。


龙的大哥们那叫一个卖力,汗水湿透了脊背,可手上的动作丝毫不乱,这劲头,真让人佩服!还有那踩高跷的,一个个高高在上,却走得稳稳当当,就像在平
地上散步一样。

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扮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有孙悟空,
有猪八戒,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再瞧瞧那扭秧歌的大妈们,手里拿着红绸子,腰肢扭动,步伐轻盈,那股
子欢快劲儿,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还有划旱船的,划船的大哥左摇右摆,
船里的“姑娘”娇俏可爱,一唱一和,别提多有趣了。

社火不仅是一场热闹的表演,更是一种传承,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它把大家聚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亲情。

在这个快节奏的
现代社会里,社火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让我们的心能找到归属,能感受到那份温暖和亲切。

所以啊,咱们可得把社火好好传承下去,让咱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感受到这份独特的魅力!让社火这朵传统文化的奇葩永远绽放,永不凋谢!。

社火作文1000字

社火作文1000字

社火作文1000字社火作文1000字一:昨天下午,奶奶神秘地对我说:“明天上午九点有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社火表演,你去不去看呀?”“什么?社火表演?”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

“太好了,我一定要去看社火表演。

”晚上,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听了后,妈妈就毫不犹豫地说:“好,我明天带你去看社火表演。

”耶!我再一次一蹦三尺高。

早上,我急急忙忙地起了床,赶快吃完了早饭,就抓紧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马路上。

这里人还没有多少。

我左右看了看,发现了一个又靠前又在中间的位置还没有人。

就是那里了,我赶快来到了那个位置,站好,准备着看社火表演。

等呀等呀!我们还没有看到社火表演,我不停地问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开始呀?”那时的一分钟可真是像一年呀!正在我等得不耐烦的时候,这时,一个整整齐齐的自行车方队慢慢地向我们骑来。

当他们骑进的时候,我一看,只见他们头上戴着头盔,穿着统一的红衣服,我再仔细一看,让我大吃一惊。

这个自行车方队竟然由老奶奶和老爷爷组成,这是老年骑游队。

再一看,他们一个个笑眯眯的,精神也特别饱满。

老年骑游队过去了,我隐隐约约地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往远处一看,一些穿着黄衣服,头上包着黄头巾的人,有的打着腰鼓,有的敲着镲,真是震耳欲聋,地好像都晃了起来。

咦?那是什么?我踮起脚尖,头使劲往上伸,看见从远处的上方飘来了一条长长的龙,龙头晃来晃去,显得神气十足。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些穿着红色衣服和黄色衣服的叔叔在拿着舞龙棒舞龙,只见他们各自拿着自己手中的棒,跑来跑去。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一边好奇地想一边往前看,只见一个人拿着一个铁棍,上面有一个可以来回转动的球,爸爸告诉我这是双龙戏珠的宝珠。

突然,那个拿宝珠的人开始左摇一摇,右摇一摇,龙一直盯着宝珠,跟着宝珠跑,慢慢地,龙有规律地叠起来了,然后,龙又欢快地抖着身子,拿宝珠的人一下子把宝珠举得高高的,龙也跟着站了起来。

龙继续向前走着,嘿!狮子上来了。

看!那一只只狮子随着前面打鼓的节奏,跳来跳去,跳得特别高,有的狮子和别的狮子在一起,好像在玩耍,也好像在说悄悄话。

乾县社火,作文

乾县社火,作文

乾县社火,作文
乾县的社火真热闹!今年的社火比往年更漂亮,简直像一场梦!
我喜欢看那些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跳肚皮舞,他们像会飞一样,在空中虚虚地转圈,还会跳各种各样的动作。

有的拿着长长的彩带,在空中画出迷人的图案,有的敲着大鼓,发出震天动地的响声,还有的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动物,像小猴子、大老虎,它们摇着尾巴,扭着身子,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社火上也有很多好吃的!我最爱吃油炸糕,外酥里嫩,香气扑鼻,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香甜的味道。

还有糖葫芦,酸酸甜甜,让人觉得很幸福。

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社火,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爸爸说,社火是古代人祈求风调雨顺、国运昌隆的一种民俗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

我虽然还不太懂,但我相信,社火一定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和深深的祝福。

社火不只好看,还很好玩。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我们放鞭炮,打灯笼,玩得可开心了。

我们还相互交换分享着美味的零食,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我只希望,每年的社火都能像今年一样热闹,也希望乾县的社火能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独特的文化魅力!。

陇南文县社火作文

陇南文县社火作文

陇南文县社火作文In today's rapidly changing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and customs of China are gradually fading away, and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spects of this loss is the decline in the popularit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art known as "shehuo," or "社火" in Chinese. As a locally cherished folk art form, "shehuo" has been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y Chinese towns and villages for centuries. Unfortunately, this once-thriving art form is now facing extinction in many regions of China, including the town of Wenxian in Longnan, Gansu Province.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和风俗逐渐消失,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社火”的流行度下降。

作为一种受当地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社火”在中国许多城镇和村庄的文化遗产中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

不幸的是,这个曾经蓬勃发展的艺术形式如今在中国许多地区,包括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命运。

First and foremost, "shehuo" is a form of traditional folk performance that combines elements of drama, music, dance, and acrobatics. It is typically performed du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such as theSpring Festival and Lantern Festival,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vibrant costumes, lively music, and dynamic choreography. "Shehuo" performances often depict ancient myths and legends, as well as historical events, and are accompanied by a festive atmosphere that brings communities together in celebration.首先,“社火”是一种结合戏剧、音乐、舞蹈和杂技元素的传统民间表演形式。

社火作文800多字

社火作文800多字

社火作文800多字英文回答:Social fire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activity that is held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It is a unique and exciting event that involves lighting large bonfires to celebrate the end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The origins of social fire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times when people believed that the bonfires could drive away evil spirits and bring good luck for the coming year.During the social fire festival, people gather around the bonfires to watch the flames dance and to enjoy the warmth of the fire. It is a time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come together and celebrate the end of the festive season. The atmosphere is filled with joy and excitement as people sing, dance, and make wishes for the year ahead.The tradition of social fire has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and is still celebrated in many partsof China today. It is a time-honored tradition that brings people together and strengthens the sense of community. The bonfires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fireworks, lantern displays, and other festive activities, making it a truly spectacular event.中文回答:社火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通常在元宵节期间举行。

家乡的习俗闹社火醉关公作文

家乡的习俗闹社火醉关公作文

家乡的习俗闹社火醉关公作文在我的家乡,有一种特别热闹、特别带劲的习俗,那就是闹社火。

而闹社火里最让我着迷,也最让大家伙儿津津乐道的节目,就是“醉关公”了。

每到过年的时候,整个村子就像被点燃的鞭炮,一下子热闹得不行。

闹社火的队伍就像是一条欢腾的长龙,在村子里穿梭。

这其中,演“醉关公”的角儿那可真是全村人的焦点。

演“醉关公”的叔叔那扮相,真是绝了。

他那红脸膛就跟真的关公似的,那长长的胡须,黑中透着亮,就像黑色的瀑布一样挂在下巴上。

再看他那一身行头,绿战袍一披,风一吹,就跟那战场上得胜归来的将军一样威风。

头上戴着那顶帽子,帽檐上的装饰随着他的走动晃呀晃的,可神气了。

要说这“醉关公”,精髓就在这个“醉”字上。

那位叔叔演起来可真是入木三分。

只见他一手拿着青龙偃月刀,这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就跟真能斩妖除魔似的。

他迈着那有点踉跄的步子,一步三晃悠,就好像真喝了好几坛老酒。

他的眼神也是醉醺醺的,但又透着一种威严。

时而眯着眼,像是在回味美酒的香醇;时而又猛地睁开眼,那目光犀利得就像能穿透人的灵魂,仿佛在说“哼,莫要以为我醉了就好欺负”。

这时候,周围的观众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都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

小孩子们骑在大人的脖子上,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老人们呢,一边看一边点头,嘴里还念叨着:“演得真像,真像啊。

”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则是在旁边起哄叫好,时不时地学着“醉关公”的样子,假装拿着武器晃悠两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醉关公”在队伍里走着,一会儿停下来耍耍刀,那刀在他手里就像有了生命一样。

他舞得虎虎生风,可那脚步还是带着醉意,让人忍不住为他捏把汗,又觉得他潇洒极了。

一会儿呢,他又对着周围的人群拱手作揖,那架势就像是关公在和兄弟们打招呼,这个时候人群里就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我记得有一次,演“醉关公”的叔叔可能是太入戏了,在耍刀的时候,那刀差点就飞出去了。

这可把大家吓了一跳,不过他反应也快,顺势就做了个醉倒又猛然起身的动作,还大喊一声:“好酒误事,好酒误事啊!”这一下,原本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更加欢快了,大家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火作文1000字
社火作文1000字一:昨天下午,奶奶神秘地对我说:“明天上午九点有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社火表演,你去不去看呀?”“什么?社火表演?”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

“太好了,我一定要去看社火表演。

”晚上,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听了后,妈妈就毫不犹豫地说:“好,我明天带你去看社火表演。

”耶!我再一次一蹦三尺高。

早上,我急急忙忙地起了床,赶快吃完了早饭,就抓紧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马路上。

这里人还没有多少。

我左右看了看,发现了一个又靠前又在中间的位置还没有人。

就是那里了,我赶快来到了那个位置,站好,准备着看社火表演。

等呀等呀!我们还没有看到社火表演,我不停地问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开始呀?”那时的一分钟可真是像一年呀!正在我等得不耐烦的时候,这时,一个整整齐齐的自行车方队慢慢地向我们骑来。

当他们骑进的时候,我一看,只见他们头上戴着头盔,穿着统一的红衣服,我再仔细一看,让我大吃一惊。

这个自行车方队竟然由老奶奶和老爷爷组成,这是老年骑游队。

再一看,他们一个个笑眯眯的,精神也特别饱满。

老年骑游队过去了,我隐隐约约地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往远处一看,一些穿着黄衣服,头上包着黄头巾的人,有的打着腰鼓,有的敲着镲,真是震耳欲聋,地好像都晃了
起来。

咦?那是什么?我踮起脚尖,头使劲往上伸,看见从远处的上方飘来了一条长长的龙,龙头晃来晃去,显得神气十足。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些穿着红色衣服和黄色衣服的叔叔在拿着舞龙棒舞龙,只见他们各自拿着自己手中的棒,跑来跑去。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一边好奇地想一边往前看,只见一个人拿着一个铁棍,上面有一个可以来回转动的球,爸爸告诉我这是双龙戏珠的宝珠。

突然,那个拿宝珠的人开始左摇一摇,右摇一摇,龙一直盯着宝珠,跟着宝珠跑,慢慢地,龙有规律地叠起来了,然后,龙又欢快地抖着身子,拿宝珠的人一下子把宝珠举得高高的,龙也跟着站了起来。

龙继续向前走着,嘿!狮子上来了。

看!那一只只狮子随着前面打鼓的节奏,跳来跳去,跳得特别高,有的狮子和别的狮子在一起,好像在玩耍,也好像在说悄悄话。

还有的狮子头摇来摇去,仿佛在说:“今年的社火我又来了,我跳得好吗?大家一定很喜欢我吧!”最后,还有漂亮的旱船,大大的花车,穿着漂亮衣服跳舞的舞队,推着油桶的叔叔……真是太有趣了。

精彩的社火,我觉得表现出了我们民族的节日的喜庆,也在庆祝明日的元宵节。

社火作文1000字二:家乡的社火节家乡的社火节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晋华小学三年(1)班翟燃秋“人说山西好风
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歌中唱到的就是我的家乡-----山西晋中市,它位于太行山盆地。

这块土地上沉淀着悠久的历史和纯朴的民风。

每年年初,这里都要举办举世闻名的“中国(晋中)社火节”,从二零零一年至今已是第八届了。

“社火”起源于我们祖先对火与土地崇拜,“社”为土地、“火”能驱邪避难。

晋中社火源于秦汉百戏,发展于唐、盛行于宋,丰富于明清,因其形式多样,被海内外誉为“东方一绝”是中华民间艺术的奇葩!家乡的社火节,是从每年的农历二十六开始,到农历的正月十八结束。

社火节期间,白天有大型的主题彩车巡演;晚上则彩灯高挂,还有大型的灯展。

尤其到了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更是热闹非凡。

白天,街头社火表演队表演的都是绝活,最引人注目的祁县秧歌、背铁棍、榆社霸王鞭、寿阳艾社和左权开花调都已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了。

夜晚,架火焰火晚会又将整个社火节推向社火活动的高潮。

全城人山人海,共同庆祝新春的来临。

整个晋中大地,处处欢歌笑语,暖意融融,到处都燃烧着家乡人民热情的旺火!这就是家乡的社火节,我的家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

我为她而自豪!
社火作文1000字三:每逢春节,甘肃的各个境内便要大型举办一次文化娱乐活动----社火。

“社火”,顾名思义,于“火”有关,离不开烟火。

社火有白天的和夜晚的,分别
叫做“白社火”,“黑社火”。

民间通过把古代戏剧人物化装出来,通过铁芯子,高跷,骑马等等表现各种姿势,演唱。

而现代,形式更繁多了,将耍狮子,闹灯笼,游旱船,跑秧歌,打腰鼓,太平鼓,春牛,跑驴等等统称为社火的范畴。

相传明朝初年,大将徐达攻打兰州王保保城,久攻不克,徐达便将瑞鼓改为长形鼓,再将兵器暗藏在里面,摇身一变,成了一只社火队,混过关卡,破了城池。

时值今日,为缅怀英杰,祈求太平,好些社火队里仍有腰鼓,乾坤鼓,太平鼓等等。

特别是太平鼓,表演套路繁多,形式多样,有走路鼓,红拳架子等等,三指顶鼓,旋转举起沉重的大鼓,悠过头顶,十分娴熟,实为力与美的结合统一,显示了北方雄浑,豪壮的神韵。

改革开放的春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社火盛会,西和县秉承传统古老的文化氛围,又兼容民间现代舞蹈形式,使得今年社火有完美了一截。

西和县城街道内,各个单位的社火仪仗队浩浩荡荡地拉开了序幕。

猎猎的彩旗,咚咚的锣鼓,悠扬的唢呐声由远而近,远远映入眼帘的是用铁棍做成骨架,外表装饰绘画,花朵,彩绸,矛剑枪戟的彩车。

另有些架子上换站着或绑缚着装扮成各种各样的戏剧人物小孩,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

站在高处的装饰物上,显得玄妙奇巧,威武特别。

高跷更是绝
妙,犹如顶天立地的巨人,扮装成戏剧人物的化身踩在一米多高的高跷上面,伴着和谐的锣鼓声迈着娴熟的步伐,让人惊叹不已。

游旱是民间男女老少最喜欢的一种节目,船用竹,木,麦杆扎成,外蒙彩布,扎上纸花。

非常轻巧。

表演时将选一位美丽漂亮的媳妇,当然不分男女,将其系在舞者的腰间,入坐船状,另有几人扮装艄公,和船中的姑娘同舞对歌,犹如水面行舟。

活灵活现。

“妞秧歌”让人哑然失笑。

当男扮女妆的大媳妇摆动着扭动的身姿时,全场的人都几乎鼎沸起来。

“进状元”,“卧牛”可以说是我们地道的拿手戏,他们都象征岁月的和平盛世,物阜民丰,招财进宝。

最后扫尾的就是“耍龙”,“打狮子”和“打熊”了!这种暨表演与武打一体的体系演练,正是象征了驱赶瘟疫,迎喜接福的用意吧。

中国是龙的传人,龙是吉祥物,当龙在场中盘旋飞舞时,人们都抢着站在中间,让龙把自己缠上一圈,以暗示带来吉祥如意。

改革开放的今天,我相信家乡的社火将变得更完美,更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