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息训练入虚无
六步功法

本功法分为六步依次进行。
六步功法是有机联系的统一的整体,每一步又互相衔接,一环扣一环,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在练功全过程中,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自我锻炼,要求做到意、气、形,内三合。
意息相随,以意引气疏通全身经络,最后进入恬淡虚无之境界,“与天地同体”。
这是本功法之特点与要求。
现将六步功法分述如下:一、端正姿势,全身放松练功开始,首先要求心情舒畅,大脑安静,以一念代万念,排除杂念,思想集中于练功,同时按练静功的姿势要求,做到端正准确,主要是:头正身直,虚灵顶劲,舒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落胯,脊柱成轴,两腋松开,舌抵上腭,面带笑容,两眼垂帘,鼻尖对脐等等。
接着进行全身放松,先可用手轻轻拍打头部、胸部、腰腹及手臂大腿,使之放松,或可用震颤手脚之法引导全身放松,继则意息相随,以意引导全身逐步逐段地放松,从头至脚,由表及里,使全身皮肤、肌肉、神经、血管、脏腑等都放松。
同时,意想那一部位放松时,呼吸亦随之配合,呼吸自然,吸气时想静,呼气时想松。
通过这样放松法的训练,使内气得以运行,可感到周身轻松舒适,从而逐步产生气感,而且由于心里只有想着全身放松这一念头而代替了其他千万念头,故还可使杂念逐步排除,使大脑逐步入静,从而有利于练功入门,又可避免出偏差。
实践证明,不少练功出偏差者,其原因之一都由于不懂得或没做到全身放松之故,以致当内气自丹田发动以后出现气机乱窜或憋气、胸闷等弊,所以我们认为练六步功的第一步,必须做到端正姿势,要求做到既有劲又有松,而且要求使全身都能放松(首先是使头部放松,即大脑,五官都放松),这是本功法必须学会的第一步。
这一步功法对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震颤性麻痹、中风后遗症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二、三线贯气,降浊升清在学会全身放松的基础上,接下来是进行三线放松结合贯气法的训练,以行气和降气。
即把身上浊气自上而下降,并排出体外。
所谓浊气,即病气或病理信息,通过练功,把身上浊气往下降,这样,清阳之气才能得以上升,即所谓“降浊升清”。
中医养生-呼吸六字诀+数息法,加速身体内循环

中医养生-呼吸六字诀+数息法,加速身体内循环瑜伽有系统的无写法中医也有道家也有系统的容纳法这个图案的方法有很多有很多但是在这里面中医里面特别强调了这么一种吐拿方法叫做六字诀我们以前给大家分享过吧对吧这种突拉方法呢是有六种呼吸方法来清理内脏六种脏腑系统的毒素我们有六大脏腑系统这个大家有概念吗一第一个是心和小肠的脏腑系统心和小肠相交就是以心为主的循环那第二个呢是肺和大肠的系统肺和大肠相交的第三个是肝和胆第四脾和胃第五肾和膀胱第六心包和三焦六大脏腑系统有六个方六个呼吸方法这六个呼吸方法清洁他们的内脏淤积的毒素所以这是中医的经络情志元调细法用字诀咱们以前讲过了我们现在呢只是针对的讲我们目前最需要的三种呼吸方法这是种呼吸方法呢分别有一定的发生叫做呼吸和嘶吹嘘听过这英文字吧以前呢中国有一个养生大师专门推广六字诀但是真正的养生大师叫马礼堂是我的老乡我从小就听着这老先生的传奇老先生特别长寿他一生都在推广六字诀所以后来呢我也是跟他这一支去学习了六字诀的方法我觉得不得了从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学习这个方法就练我发现练的这的时候真的是能对你能每个内脏腑都有感应你每一个呼吸都能调节这个脏腑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这个夏天首先夏天要养神心夏天上心火很旺很烦对不对心火很旺很烦的时候用哪一个法发生的呼吸来调节心呢呼吸和思吹嘘里面用喝好我们试一试我们来喝出心胸的烦闷怎么喝这个喝是气声你吸气用鼻子吸切除以后把嘴腔打开用喉的位置把这气给合出来好再来一遍白希进再来一遍吸气好你再睁开眼睛有没有身心清爽一点喝字去心火去除心胸的烦闷还有一个吸字这个吸字呢其实很像我们一开始讲到的清凉式呼吸我管它叫中国人的儒家清凉呼吸法怎么呼吸呢这个吸字它的呼吸是你的牙齿咬在一起用齿状来呼吸来我们把牙齿咬在一起牙齿有缝吧有些这个牙齿缝大一点这特别漏气我们来好我们吸呼动这个齿缝试一试你的伤太重了放轻一点延长一点有的人一强调把这个牙齿给露出了不要就是嘴嘴唇抓一点缝就行牙齿要多满满的心慢慢的呼有没有清凉口腔里面有没有清凉一个道理物理降温法就让气经过口腔通过口腔里面的积液给气来降温我们发现这个再进入到肺再进入到肺里面的气就开始清凉了吸自入肺专门听肺腑肺热的时候哎呀人就会不停的出汗然后人就会皮肤干燥人就会长痘痘所以我们给他清凉肺火就是吸的方法好除此以外我们再学习比较实用的这段时间天气越来越热好多人呢他这个就会感觉到胃口不佳或者胃中这个不舒服或者呢口气会比较重有没有口口气重代表什么问题脾胃的火肠胃的火太旺了所以有这么一个呼吸方法专门能清理胃火所以下次你感觉自己口气重的时候就知道肠胃火气大了给肠胃先向火给肠胃泻火用哪种方法呢呼吸和磁吹嘘呼大家留意肠胃火吸大了你想我们平时要是吃个热山药热红薯吃不是好烫你是用什么呼吸方法要把那个热气给呼出去对吧呼呼大家记住这个呼可能轻微所以来去试一试深吸气然后坐吸气它能让你的胃火清降下来下次再便秘的时候口气重的时候脾胃火大的时候用这种方法我们注意刚才讲到的这些呼吸方法因为你看我这会儿刚才做了这几个呼吸方法我这会儿都刚才小象风一过来我打了个寒颤知道出去了所以这种呼吸方法属于什么呢属于泄法所以不要做太多不要做太多最少三次最多九次每一个呼吸最多九次就可以了每天最多九次记住这个方法九吸9469吸九吸一呼一吸是一次一呼一吸是这么一个吸九吸这就是道家讲的吐纳哎呀道家的吐纳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什么九转呼吸法什么这个吕吕祖排戏法有太多太多那个我们回头有时间慢慢的聊我们刚才从儒家说到了道家对吧我们接下来要从道家呢再说到佛家我们发我们会发现虽然方法不同但会例外都重视呼吸国家也有专门的呼吸方法而且这种呼吸方法呢就从身体已经走向了内心了这种方法是能熄灭内心烦恼的呼吸方法叫做数息法数学的数这个其实在范文里面呢叫做婀婀呼吸法翻汉语汉语音译过来叫安纳班纳呼吸了安娜班上瑜伽里面也常用这个方法让人静心瑜伽老师经常会吸收这个方法来教给大家静心常做的时候可以用这个安安呐呼吸法又称作安班呼吸过了就叫做暑悉法这个我们就好理解了这个咱们刚刚元气的国学大师南老南怀景先生就特别推出这种方法教给大家呼吸但其实在流传以来的这种熟悉法方法很多方法看起来其实就是手呼吸熟吸法很简单就是熟我们呼吸我们静不下来怎么办就往这数呼吸吸呼吸呼数数数就好像我们睡不着怎么办数绵羊对吧数人民币数钱数人民币一般都不着数钱行但是流传下来的方法大体都是这么练但是细节上不同效果就产生大不同有的人就越练越不静有的人就越练越安静一直达到三分五一的境界三茉莉是什么境界大家知道吗瑜伽的最高境界叫SOMEBODY3摩地那翻译成中国画就叫做禅定所以就能达到禅定的境界所以这个暑期很重要我们记不下来我们就暑期但是暑期不是随便练的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方法不对会出问题我们先来说要想数吸你数的是吸但是正常人的呼吸不叫吸我们数息数的是这个吸对吧正常人的呼吸不叫吸叫什么呢正常人的呼吸有三种像这三种像叫做风喘气我们数的是风或者是喘或者是气他们都调完了达到最佳的状态叫吸所以呼吸有四种像大家记住了作为深入的瑜伽学习还有这种修身养性的学习我们不得不知呼吸的状态它有四轮下什么叫风向风向就是呼吸有声呼吸有声你看有好多人往那一坐或者练瑜伽刚才我说喘了对不对那个叫因为为什么知道他喘的呼吸声特别大能听到声音吧能听到声音的呼吸叫风有风声有风你就会气往外散你不能进对吧好调调风就把你的呼吸的声音调没你就开始走向一个很很好的状态了第二叫喘喘是什么呢呼吸不流畅我练喘有没有过这种时候有喘的时候气不通把把这个喘调到流畅什么叫气呢气就在这两个基础上已经没有了这个声音了已经没有了这个这个喘不流畅了还剩下什么呢还剩下这个气比较粗不细好当你调到气的时候再把你的这个气息再调到气若游丝若存若亡这会儿就叫期达到这个状态是什么呢那有一个检验标准那您家里有羽绒服吗这个羽绒服特讨厌我说它掉毛毛对吧好抓住一根毛毛来放在那鼻孔上你放在鼻孔上你呼吸你试上几分钟你看这个毛毛动不动好几分钟它一动不动代表你达到吸了你保持这个吸就能固定你要保持着风喘气一呼一吸这个毛呼啦呼啦的在那动你怎么样都静不下来记住这一点这是秘诀一般人不懂一般人都是带着这个来调他调的是这个你能静下来吗越调七月三越调越虚越调越乱对明白我们要先调息前期你不用着急先去干别的你就先拿个小羽毛在那试湿到什么程度呢别人把手伸过来吓一跳不喘气了真正达到胎息的人达到这种禅境的人那真的就别人感受不到我出息所以到了那种境界好多古时候不发达好多人以为这种人死掉了就把它埋了以前可能打摩祖时就是那种状态大家发现达摩祖是圆寂了我不出来气了把它埋了埋了以后后来有人发现达摩祖师扛了一只鞋往西去了那个回来的人就很惊讶说那个达摩祖师我那个达摩祖师当时胡说咱们组织已经元寂把它埋了他不可能我看到咱们组织走了后来他们就把咱们组织这个分给说抛开发现里面只剩下一只血空空了为什么呀党我所生那不是注定的所以在入定的状态下西若存若亡对你感受不到这个东西这就是胎气的境界所以到那个境界我们不需要口鼻的那种呼吸就是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们有雾霾了对不对所以那经界下风我们是黄内经里面讲到的呼吸精气那很高级所以我们真正的调息知道要调什么息了吧不要风不要喘不要气我们要这个吸气若游丝所以就你就把自己的这个呼吸调到这个吸的状态再进入产做明白不要上来带着风船你就过来坐好你先让自己的呼吸放到这一步然后就往这开始你就可以做数息法来什么叫数息法数你的呼吸我们现在来数一下我们数十个好吧我们试一试你们能不能数清楚自己的呼吸先把自己的呼吸调到这个吸的状态无风不喘呼气越来越细越来越绵绵越来越虚无缥缈的呼吸试一试当你感觉到你的呼吸达到了这种吸的状态就开始默数你的呼吸数十个自己去感受一呼一吸一次我们就在心里面默数一第二次魔术二数一下好你们数了几个数20个你数这么快卡家没有到七个你们数七个三他们才八个十都跑那么快你跑得太快了要让你的气息跟上你呼吸的脚步放慢所以你跑那么快不用风好慢慢的那我们数的过程中每一每记一次数都清晰了终究有段子杂念呢有有的人有对吧你产生杂念了吧当你产生杂念的那一刻你就知道自己数系断了记住了你还继续数但是这个数不要接着数回过头来从数明白我数一数到第四次呼吸的时候突然有个杂念哎呀我一会儿我去吃什么你看好了对吧发现自己跑了对不对不对我在调戏好回来以后就不要再数第五个呼吸了要回到一重新数否则你就给了心一个放松的机会原来我跑了还可以继续再练明白不要交惯它这就是训练方法这是呼吸熟悉的秘诀从一数到十数到十有的人是继续数但是继续数有一个问题大家数到20数到三十七十八七十九经常数一会忘了自己数了多少经常会有什么问题所以呢我们不建议你数太多就从一数到十然后再从十数到一这叫来回数这是男老师教的一个秘诀一般就是他他从一数到十又回来从一数到十这叫颠倒数来回数这种最有利于我们新新的记忆有一个曲线所以从一数到十从十又数到一记住了反复这么数反复这么数你就比较能进入到这种安静的状态这是秘诀但是还没用完你们刚才数的是属呼的还是属吸的呼的你们是是一个吸数一下还是一个呼数一下呼在这里面到底是属吸好还是数呼好你看西是什么西是进对吧呼是什么呼是出所以你要是属吸气那其实它就是能量往里边进你关注的是能量往里边进对吧所以什么人适合这种暑期呢虚的气血虚能量不足的人关注吸气不要呼吸都关注记住这个细节这又是个秘诀不要呼吸都关注比较虚发的人你就数吸气就好但是常规来说我们想内心安静最好是呼起为什么呀让出让烦恼、杂念、负面的东西往外出你把意识专注在呼气上就是每呼气你记一次数你就不管吸气了你要是呼吸不管你照样静不下来记住这个秘诀每呼气机次数吸气是进呼气是出翟的脾虚刚说话瞬间就忘了所以给你们讲两遍谢谢老师今天的心思好多了好谢谢好那你看我们这个数吸法说起来就是数呼吸但是是那么简单的吗不简单同学们数吸法从佛家几千年以来到今天道家也有类似的方法用这个方法无数的人达到了禅定的境界就这一个方法足矣不需要太复杂的方法如果说最高级、最微妙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这个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这个大道至简所以我们从瑜伽的呼吸说到了道家的呼吸又说到了佛家的呼吸你看我们今天不管是哪一家的呼吸其实说白了都是人的呼吸对吧都是我们靠我们这个鼻子来喘气只要我们会用的这个呼吸就叫调息只要你会调息了你会发现调息的左边是身体右边是心调好这个呼吸身心就能连结我们就真正的进到瑜伽的状态不会调戏的人练一辈子瑜伽就是练打耍就这概念真正会调息了生命长度不能延长今天其实在修身养性这个层面上营养是很高的今天是一堂高于养的课一般呢这么多方法我们不太乐意放在一堂课去讲怕大家吸收不了但是今天呢我们是想把这个三种三个状态合在一起人家很会贯通你要了解他们都是在说什么三家之间合在一起融会贯通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他们是有相通的对吧其实通在哪呢就通在我们自己的鼻子桶上说白了再搞起的方法哪一家的方法余家的道家的佛家啊你各各家的无非都是自家的都是练在我们自己身上都是用在自己的呼吸上好好好调自己的呼吸祝愿大家生生不息息息圆满今天就到这里谢谢。
养生养气深呼吸锻炼法

这里打个比方,深呼吸,是在采能量,采矿石;而入静,是在练化,把矿石练成金,把虚空能量转化为自身能量(内力)。光采不练,体内阴渣堆积过多,阳气不纯,神思纷飞,诸多乱想。光练不采,能量不足,质量不高,也最多只能出阴神,时间长了血脉不活,身体衰弱,病气上身。正确的做法是:阴阳结合,动静结合,采练结合,文武结合。
在这里我只说和健康养生有关连的,如果练的好,通过尽情深呼吸,全力深呼吸,时时深呼吸,那么,你会发现,原来人体的毛孔是真的可以打开的,也就是你可以自由控制毛孔的开合,随着呼吸一张一合,吸气时,毛孔打开,浑身颤栗,汗毛抖擞,毛孔壁立,皮肤表面象是附着了一层细沙,肉眼清晰可见。呼气时,毛孔关闭,皮肤恢复平滑。深吸气,一气直到丹田海底,感觉前胸、后腹和两股[大腿动脉]间精气流动,眼前光芒闪现。到了这个境界,就是所称为“大周天”的境界了,身体上下通透,内外通透,全身上下都能参与能量循环和交换,身体能自动排毒,这个时候你就不容易生病了,以往的疾病隐患也会逐渐痊愈,再想病都难。你身体好,心情好,精力充沛,效率更高,人生格外开心,就尽情爽着吧。
具体方法分两个部分加以说明:一是调呼吸,二是入虚静。在调呼吸时,站桩最好,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或静坐也行,端坐舒适。放松全身,微闭双眼,不让任何声音外物来打打扰到您。先深呼吸,第一口气应先尽力将气呼出,呼气出尽,排尽肺泡中残余的废气,然后再深吸,吸进新鲜空气。吸满吸足后保持一会,就是适当屏息憋气,在一吸一呼之间略作停顿,保持六到十秒,如果能保持在三十秒以上更好,屏住呼吸,让空气、氧气在肺腔、体腔里打个转转,然后再缓缓呼出。一呼一吸,一般约在四五十秒到一分钟之间,按此呼吸频率去做。刚练习时是刻意去做的,久而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转变你的呼吸方式,至少是在锻炼时转变了呼吸方式。做半小时一小时深呼吸后,再转为自然呼吸,不用在意呼吸了,你想怎么呼吸就怎么呼吸,随意呼吸,忘记呼吸。将呼吸忘记了,身体忘记了,感觉忘记了,一切都忘记了。这时的你已融入虚空,只是一片静定。入静,入定,什么也不再想,什么念头也不要有,就这么一动不动的坐着,或站着,身体、感觉、意识等,都融化消失了,沉浸在一片虚无淡定中,如同宇宙初始混沌状态一般。此功夫有称之为“钻幽冥”、“听皮肤”、“入光明琉璃世界”等叫法,名称虽有不同,情境大体相近。功夫深厚者于此时可见眼前性光圆明,华美绚丽,灿烂夺目。此为发现本心、本性,见到了人生的本来面目。你就这样入静,也是半小时到一小时,二小时,忘记了时间长短。如道德经所讲:“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忽然间,全身微微一震,人从虚无静定中清醒过来,感觉特别敏锐,思维特别清晰,无思无虑,不忧不烦,在虚空大定中,身体解脱了尘世的种种束缚,获得宇宙虚空间无上的能量,焕然一新。或者说是给身体充电也行,增加了能量动力。
“回光调息”以静心

静心斋文/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调息”。
“息”字由“自”和“心”两个字组成,息(呼吸)来源于心,心一动就立即有了气。
人的念头来得非常快,一刹那间就会生出一个妄念,就会有一次呼吸与之相应。
内呼吸(心动)与外呼吸(息)就像声音和回响一样相互呼应。
人在一天之中有几万次呼吸,就有几万个妄念。
若干脆不产生念头,不去呼吸,那是不可能的;不如对症下药,将心和息联系、统一起来。
回光之法,一是眼光,二是耳光。
眼光在外,耳光在内,两者同出一源,皆是同一个灵光的作用。
回光时,要兼顾调息,调息功法全在耳光。
静坐时,先垂下眼帘,专心听呼吸。
听息法表面上看是用耳朵去听自己的呼吸,实际上是不能让耳朵听到呼吸的声音,只是去听呼吸的无声状态。
“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闻,不闻则细,细则清,闻则气粗,粗则浊,浊则昏沉而欲睡”。
一旦有了声,说明气息太粗太浮,还没有入细。
此时,要耐心把呼吸放轻放微,越微则心越静,久而久之,忽然细微的气息也不见了,这时,真息就出现了,心的本来面目就能识到了。
这是因为,当气息变细,心也会跟着细,气息专一就可以调动心神;心细则气息也会随之变《太乙金华宗旨》中记载了一种名为“钟吕金丹道”的道家修炼方法,说是有得道之士见世间人从翩翩少年至衰老而亡,十分同情,于是传授人养生之法,为了更好地传播,常托名神仙,“钟吕金丹道”便是其中一种(其名意为此法是“八仙”中的钟离权、吕洞宾所创立),在宋以后为历代养生家所尊崇。
道家认为,生死,究其原因,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引诱、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干扰所致。
此虽为道家功法,但它实际上融会了儒、释、道三家的生命哲理,吸纳了三家的修炼方法。
“回光”兼顾调息“钟吕金丹道”中有一个起手功夫叫“回光38《中医健康养生》 2021年3月刊“回光调息”以静心39TCM HEALTHY LIFE -NURTURING 静心斋起身散步走动,待神清后再继续静坐。
另一方面,“清晨有暇,坐一炷香为妙。
内丹筑基入门详解

内丹筑基入门详解一,内丹筑基入门之法:凝神调气1、散盘,闭眼,把无关的事全抛开,用耳朵听自己的呼吸(初始为耳朵,久了是用意,这东西说多了没用,是自然而然的),此即为凝神之法,把散乱的心收回来,让自己的虚无之神显现。
2、按照上面的步骤,经过一段时间的练功,自然会有心静息调的效果,然后以此意念关照内外丹田或说是虚无之窍,刚开始就可以认为是下丹田,算是有形之窍,用意轻轻关照丹田,会入于恍惚杳冥之境,(这是一种混沌太,无身体感,外界身色不入而自觉入于广阔之地),这是一种好现象不必惊慌,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练功状态,于此恍惚杳冥之境忽然一觉,这就是人的本来面目显现,也就是天心来复,或说是元神显现,这是从性的角度来说的,实际此时正是玄关开,真息现,阳生药产之时,这是从命的角度,各位不必生疑(那些所谓的大师如果有说到这点还算懂点门道,如果连这点都不懂,就不用理他,忽悠者要跟忽悠者较真,此是正版货,难道还会因为别人的舆论而有改变吗)3、上面说到阳生药产,这个阳就是真阳,也叫先天一气,真阳,外药,此时用元神所发之真意(这个时候才有真意,因为真意是元神的用,没有上面玄关开时,元神显现,哪里来的元神所发之真意,那些忽悠大师说下手法要以真意为主,懂个屁,元神都没有,哪来的的真意,没有母鸡,还想下蛋,刚开始修炼就是后天的意念,修道讲究的就是后天引出先天,借假修真)入于这个气穴(这个气穴是气机动处,时至神知,不要用你的小聪明胡猜),神入气穴后,神气相交,水火交媾,这就是采药温养,此时要讲究一个勿忘勿助,倘若入于此境生一个欢喜之心,已堕后天,倘若死死执着于守那虚无一窍,亦是离虚无之道,不达通变。
火候之妙,存乎一心,多说无用,自己慢慢体会。
4、如此积精累气,真阳蕴蓄其中,久之,真阳必动,真阳动时,自有内景,此时自可行周天火候,采药结丹。
再略为补充:1、我所说的第四个步骤其实是简化的,行周天火候,河车之法里面涉及到很多内容,包括进阳火,退阴符,沐浴温养,和凝神于泥丸,化阴精为神水入于降宫,我虽练功取得一些效验,但这方面经验算是比较浅,只能略述一下我的经验:真阳动时,仍以真意为主,用真意略为引之,掌握“静而后定,动而引之”的原则。
“松”在健身气功层次教学各阶段的不同状态及次第

“松”在健身气功层次教学各阶段的不同状态及次第作者:李勤孙坚来源:《健身气功》2022年第05期传统理论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既是生命的体现,又是生命的动力。
健身气功作为一种传统健身养生项目,“调身、调息、调心”的整体性,是达到形气合一、形神合一、神气合一的关键。
健身气功松静自然的练功要领,贯穿在健身气功学练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也就是自然、放松、入静,自身启动气机,使身息心融合的整体生命功能状态的总领。
松,是指形体与精神两方面的放松。
形体上的放松,指关节、肌肉及脏腑的放松。
精神的放松,主要是解除心理和生理上的松紧状态。
在整个练功过程中“松”贯穿于姿势、呼吸和意念等各方面。
不仅要求身体处在松开、松活、松沉的舒适状态,更重要的是要求精神、意识、情绪的松静、松空的自然状态。
静,就是安静,就是肢体形态、呼吸、思想情绪都要安静,即姿态端庄,心平气和,情绪安宁。
静有内静和外静两个方面。
外静,指外界环境的安静。
内静,指内在思想、意念、情绪的安静。
在练功过程中,内静是最重要的。
通过轻松愉快的良性心理调节以达到排除杂念,进入到放松宁静的境界。
练功时的松与静是在自然的前提下,通过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练功达到的。
动作、呼吸、意念调节都合乎自然了,整个机体也必然能达到松、静的境界,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太极拳论》曰:“由招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功法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逐层提高的过程。
健身气功层次教学是对讲授功法进行分章节、分细节、分难易、分对象进行的,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外到内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分层過程的教学形式。
健身气功教学注重“三调合一”,从三调的角度可划分为以调身为主、以调息为主和以调心为主的三个层次,即气神服从于形的初级阶段、形神服从于气的中级阶段和的形气服从于神的高级阶段。
各个层次的“三调合一”中“松”的练习方式、状态和次第存在不同和差异,需要逐一、逐步、逐层的层层递进实现。
丹道:调息要调真息,炼神须炼不神!

丹道:调息要调真息,炼神须炼不神!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
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
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
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
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
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
“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
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
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
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
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
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
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
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调息,玄关发现时也。
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
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
孔子曰:“知几其神乎”。
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
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
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
修炼气功的三大要诀

各派气功因修炼方法不同,进入人体内修的深浅程度亦有差异。
内修之道是以人体内环境为修炼核心。
要成功进入内修之道,必须先懂气功中的“调身、调心、调息”,而且这三方面必须相互协调磨合方能奏效。
调身“调身”,顾名思义就是对身体的调控。
这里所指的“身体” ,包括外在的皮肉筋骨和内在的五脏六腑血脉。
调身的整个意义,就是对“形”的调控。
气功对“形”的调控与西方运动不同,其修炼方法主要在于一个“松”字,这个“松”就是通往终极养生之道的重点所在。
气功的松是整体及全面的,不只在静态下放松,在运动过程中也要求放松。
气功讲求阴阳,动作注重一松一紧、一阴一阳的变化,但气功中的紧,也是在松柔之下进行。
气功运动是以体内之生物电为原动力,而非单一外在肢体的松紧变化。
这股人体生物电有说就是气功中的所谓“气”,更有发现说生物电在人体表面是有固定分布和传导路径,这与中医的经络及穴位之说颇为近似。
在人体生理方面,有研究指出气功的放松确可让身体周边阻力降低,增加血液流通量,有利细胞生长和提升免疫力。
从中国文化上,松的结果是透,即“松透”,而透的终极是“透空”。
这一切也正好说明“松”是一种有利于能量传递和释放的手段,一个可与宇宙大自然相融合的养生之道。
调息“息”指呼吸,“调息”是指对呼吸的调控。
进一步来说,也就是对“气”的调控。
这个“气”,除大自然的空气,也代表着气功中人体生物电的气。
气功对呼吸的要求是深长、细匀、柔和、缓慢,与人类正常的呼吸,每分钟15-16次十分接近。
除一些特殊修炼或功法上的特别要求,如“六字诀”的发声吐气外,一般气功所采用的都是鼻吸鼻呼的自然呼吸。
自然呼吸是人体自离母体后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呼吸模式,这种呼吸模式须在放松、无外设阻力下进行。
吸气后,以气的穿透力带动周边肢体活动,即气功中的所谓“气动形随之” ,是一种可以低能量消耗吸取较多氧量的人体活动模式。
再深入一点去分析,调息的终点也就是回归大自然。
初习气功,要做到呼吸放松并不容易,我们可尝试把自己想象为一个吹气公仔、一个气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息训练入虚无古道清-一、调息简述:-“调息”一词来源于佛家天台宗。
天台宗认为,各门各派的功夫的修炼,都离不开三调,即:调身(形体训练),调息(呼吸训练),与调心(心意训练)。
后来三调的思想被各家广泛延用,成为气功修炼的三大基本要素。
-调息是养生修炼当中呼吸训练的内容。
呼吸的方法大致有这么五大类:外呼吸、内呼吸、内外结合呼吸法、屏闭呼吸、断息等。
具体的呼吸训练方法有一百二十多种。
可以说,不同的功法,不同层次的要求的呼吸方式也不相同。
不同的呼吸方式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产生不同的功能等。
比如,鼻吸鼻呼可以治疗鼻炎,吸闭呼的训练,可以产生胎息,文火呼吸用于养内药,武火呼吸用于炼药等。
我们这里所说的调息训练,是一种通过观息而调和呼吸从而达到收心入静的目的的呼吸训练方法。
它来源于清代太医汪昂所著的《勿药元诠》中的调息之法。
虽然原于此法,但可以说各家各派都有许多类似的呼吸训练方法。
所以,汪氏在其著中写道:“调息一法,贯彻三教,大之可以入道,小用可以养生。
”此法亦是我们进行先天内炼而选取的有效的入手功法。
--二、调息的原理与意义:-呼吸,我们称之为息。
一呼一吸为一息。
“息”者,自心也。
可见心与息是相依的。
息调则心定,息不调则心不定。
这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是有体会的。
在你心意烦乱的时候,你的呼吸就会加粗加重。
在你心意祥平静之时,你的呼吸就会轻柔和缓。
我们进行养生修炼,不管哪个法门,都离不开收心求静的内容。
你心静不下来,后面的功夫基乎没法谈。
所以,为了收心求静,我们可以从呼吸上面入手。
把呼吸调好了,心就自然静下来了,这是其一。
-其二呢,观息守息,也是一个一念代万念的入静方法。
我们没有经过入静训练的人,平时心中的杂念是非常多的。
纷纷扰扰,什么念头都有。
而我们进行观息,心中专注呼吸这一处,心系一处,其它的杂念自然就消退了。
这是调息利于收心的另一个原因。
-对于我们先天养生内炼的要求来说,我们是要求要能进入先天的水源清的虚极静笃的状态的。
因为我们内炼的是先天的精气神。
而先天的精气神要得以显发,必须返归先天状态,而先天状态的特点就是虚无,虚空一体。
我们只有进入这个状态,才能与虚空感通,才能天人合一,得天地之灵气以养其身。
从们我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要进入这个先天虚无态,虽然收心的方法很多。
但调息可以说是目前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故而,我们选用调息的方法收心求静,直入先天虚无状态。
--三、调息的主要方法:-1、功前准备:-在正式打坐之前,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可以使调息训练得到更好的成效。
主要方面如下:-A、打坐前,先净身。
先排尽大小便,以免功中憋得难受。
然后漱漱口,使口中清淡,没什么味,容易静心。
-B、关好门窗,堵上风源。
可以防止功中伤风,也可以防止意外惊功。
保证室温在10度以上,亦不可过热过闷。
-C、可以对室内光线进行调整。
拉上窗帘,防止室内过亮。
打坐时,要背光打坐。
-D、最好坐在硬板床上或凳上,这样比较稳当,要垫上软的东西,如坐垫,利于气血运行。
-E、宽衣解带,凡是不利于气血运行的,象手表、眼镜,发卡,领扣,皮带等,最好都解开,松开。
松紧带不宜过紧。
-F、若功前有做较大的体力劳动或量大的体育运动。
先休息一阵,放松平静后,再开始打坐练功。
-2、打坐的姿势及要领:-可以采取盘坐式或普通坐式练功。
盘坐可以用单盘、双盘或普通盘。
要求要坐稳。
加个意念,不摇不动。
两手可以结定印:“两手拇指指尖相触,左手四指置于右手四指上(或相反),然后置于下丹田处。
两肩自然下沉,两肘自然下垂。
稍稍用意调整两手臂的角度,调整到百会气感最强时为度。
这是古今实修者共同总结的东西。
正确的姿势,可以采集宇宙超能。
有助于自身功能功力的迅速提高!亦可将两手置于两膝盖上,两手心向上,有高血压或头部疾病的,手心向下。
-虚灵顶劲:其要领是以头顶百会穴为中心,头有意识的向上顶,往虚空中顶。
好象要顶着一个东西似的。
上顶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身体自然直起的感觉。
然后再对胸背自然调整,将胸口微微内收,不要挺胸。
体会腰背在虚灵顶劲的过程中,自然拔直的感觉。
同时注意颈部,腹部以及全身放松的感觉。
具体姿势的细节问题,可以参考《气功修炼三大基本要素》一文中的调身部分。
-若是自然坐,则坐于椅子边缘,这样身形自然拔直,两手心向上,放两膝盖上。
有高血压或头部疾病的,手心向下。
-3、辅助功法及作用:-在进入正式调息之前,做一些辅助的小功法,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对正式调息也有很大的辅助功效。
建议按以下程序进行:-A、盘坐后,可以先放松身体,注意呼吸。
特别是身体在活动后,呼吸比较粗重,心情比较兴奋,先放松下来,平心静气的坐一会,等心情平和,呼吸平缓后再开始吐纳。
-B、吐浊纳清:可以面向东方,先行“赤龙搅海”用舌搅舌下华池(下颚,下牙以内的空腔处),来回数遍,然后吐浊纳清,先转头向非东方的地方(南方或北方),微微张口,以口呼气,想着将身中的混浊之气全呼出去,呼到天的尽头,呼气要缓和,以耳中听不到呼吸声为度。
然后以鼻柔匀细长的吸气,将东方清气吸入体内,如此一呼一吸为一息,共做三息或九息以排除身中浊气。
-C、舌顶上颚候津生:津,在这里就是指口水。
是略带甘甜的口水。
古人称之为琼浆玉液。
认为炼津可以化精。
古人认为这个津是非常重要的,对人体培育元气有非常好的作用。
可以滋补身体。
现代人研究发现,口水中含有很多的活性酶,对人体的营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练功中,有津液产生,一定不要吐掉,要分口下咽。
下咽时,要注意感觉咽下后,其流入下丹田的感觉。
这对培养元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舌顶上颚,可以促进口中津液的生成,可以治疗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干燥综合症。
在呼出身中浊气以后,可以以舌顶上颚,并以意观照舌下玄膺穴,则生津效果更为明显。
舌顶上颚,是用舌顶住上齿后那一排似牙印的内凹的地方。
顶时要轻松,要自然,不要用力,僵直。
玄膺是舌下舌系带中间的穴位,它位于舌下玉液、金津的两个穴位中间。
有些针灸书上,把玄膺的穴位标为海泉。
玄膺一穴是津液之海、升华之源,能用内视去观照玄膺,则真精自然摄提而上,金液,玉液不仅是练功有效产生的一种现象,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大药,吞腹和灌溉全身后,对祛病健身、滋养身体有很好的效果。
-D:鼓漱咽津:在舌顶上颚观照玄膺一段时间以后,口中会津液满口,这时就开始鼓漱,象我们平时嗽口一样,来回鼓漱十几遍后,分三口咽下,每咽下之时,也有咕嘟之声,而后用意注意其下流至丹田的感觉。
-E:叩齿凝神:叩齿,就是上下牙互相敲击,叩叩有声。
叩齿,古人认为有凝神的作用,也就是能聚敛较高层次的能量。
另外,现代人还认为叩齿有固齿的作用。
所以,不练功时,平时都可以适当叩齿,一则炼能,二则固齿。
一次的次数,以三十六次为宜。
-以上辅助功法完成以后,则心意也相对清净,可以开始入手调息了,调息之前,先再次舌顶上颚,然后面带微笑开始观息。
这里强调面带微笑,其作用是:第一、面带微笑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愉悦,这就有利于我们修炼。
第二、微笑是最好的放松法,人在微笑的时候,全身都会处于松驰状态。
第三、笑是入静的法门,人在笑的时候,大脑会处于一种空白状态。
有利于我们入静甚至入定。
第四、人在微笑的时候,会有提肛缩肾的感觉,是很好的强肾功法。
-4、调息的方法:-经过前面的辅助功法的训练,我们心意基本上清宁了,气缓神清,这时候可以开始两眼垂帘或闭上眼睛。
至于是垂帘或闭目,要根据你自身掌握的情况来决定。
如果你能垂帘观祖窍,眼皮能放松,不累不难受,那就用垂帘。
这样成效来得快,也不容易昏沉。
如果你这个掌握不了,眼皮沉重难受,很累,那就干脆闭上眼睛守息。
我们根据你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
-先说说垂帘的方法:就是两眼自然下垂,微闭,但不全闭,眼留一线光,观注鼻端,眼前有虚白的一片模糊虚白光亮。
然后意会鼻前呼吸出入的感觉。
这里的要领是:心意微微注鼻端。
眼皮要松,自然下重,不要刻意半睁半闭。
为什么这么做呢?有两个原因:-一则,一般人打坐,闭目,看不到光,神气就容易昏暗,特别是在比较困的时候练功,很容易昏睡。
造成神昏气暗。
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即使不睡,也是昏沉沉的,一点清灵的感觉都没有。
这叫昏沉,是静坐练功的大忌。
所以,我们眼留一线微光,这样眼睛有光线的刺激,则不容易昏沉,甚至昏睡。
二则,这是一个快速见性光见本性的妙法。
佛家的释尊顿法,道家北宗的安神祖窍都是这么训练。
在这样凝神鼻端时,心能很快静下来,配合上调息训练,能很快进入虚无的先天清源状态,加上凝神的训练,则性光能很快的显发出来。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是顿法,但一般人不容易掌握。
一则眼皮放松不好,眼睛累,难受,静不下来。
二则,要凝神要求你心要能快速清净下来,心未调好,心不静,强行凝神,不但见不到性光,还会头昏脑胀,甚至血压升高。
如果做不到这些,我们倒不如把眼睛闭上,先调息入虚无,再凝神显性光。
-双眼微闭以后,你就开始注意鼻端的呼吸。
如果杂念还比较重,你就可以数数。
数呼吸的次数,数上一阵,感觉杂念少了、轻了,你就开始注意鼻端呼吸一来一往的感觉。
开始,我们可以稍稍控制呼吸,让呼吸做到柔、匀、细、长,一来一往。
如果,你有鼻炎的毛病,你就注意吸气,注意气吸进来,从鼻根吸入脑部的清爽感觉,呼气只是随之而已,并不太在意。
这样可以治疗鼻炎的毛病。
如果你没有这类毛病,你就微微的控制呼吸,每一息让它归于气穴。
呼吸经细柔匀长,意念控制要轻微,不能重,意重则火重,就是武火呼吸了,容易过火伤身。
在进行这样一段时间轻微的控制呼吸后,感觉呼吸顺畅了,一来一往比较畅快,你就不要再控制,这时候呼吸可能会变得更弱,更短,不再那么深长了,也不要控制,顺其自然,你只注意它一来一往的畅快感觉。
为什么要注意这个畅快感呢?有了这个畅快感,心情比较愉悦,心意就会轻灵,就不容易昏沉,甚至昏睡。
守这个畅快感觉,心会随息再慢慢的深入下去,呼吸变得绵绵软软,细微柔弱了,你就守着这个绵绵软软,细微柔弱,并随之继续深入下去。
“顺其自然,坐久愈妙,其静光景种种奇特,直可明心悟道。
”此心在寂然灵灵之中,随意而无心的去观照静中的一切意境。
境自生动,我心不染不随,只有空明。
象静水一潭一样。
如此心息相抱,则可返入先天虚无大定之态。
总而言之,息在什么状态,心就随之守着它什么状态,心随息行。
随之而观。
从而最终进入虚无状态。
-要收功之时,微微加一个意念,我要收功了。
然后慢慢的恢复神志,缓缓活动手足,活动开了,再慢慢起身走动一下。
却忌在功中或收功时突然动作。
收功以后,若身上有麻胀酸的不适的地方,用手给它揉捏开。
直至舒服为止。
特别是脊柱上有酸胀不适的地方,一定要揉开,否则时间一久,容易得柱病。
无法根治。
-以上即是调息训练的主要方法。
--四、呼吸的四相:-呼吸有四种征相,即:风相、喘相,气象,息相。
-风相:虽然呼吸顺畅,但耳朵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似呼呼风声,为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