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区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普查找矿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床补充勘查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达茂旗黑脑包铁矿3C1、3C2矿体补充勘查为例

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床补充勘查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达茂旗黑脑包铁矿3C1、3C2矿体补充勘查为例

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床补充勘查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达茂旗黑脑包铁矿3C1、3C2矿体补充勘查为例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床补充勘查中的应用——以内蒙古达茂旗黑脑包铁矿3C1、3C2矿体补充勘查为例随着现代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床勘查的方法也逐步多样化,从传统的地面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到更加高端的遥感与测量技术,再到推出的“综合找矿”概念,让寻找矿山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而在这样多元化的方式中,综合找矿方法无疑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以内蒙古达茂旗黑脑包铁矿3C1、3C2矿体补充勘查为例,介绍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床补充勘查中的应用。

第一、黑脑包铁矿矿床基本情况和现状黑脑包铁矿是一座以铁矿为主的矿床,位于内蒙古达茂旗境内,总面积1333.06平方公里,由7个子矿体组成,其中3C1、3C2矿体面积较大。

该区成矿组合以火山岩为主,伴生矿物为黄铁矾、白云石等。

铁矿表层成分较为均匀,深层则呈网状构造,找矿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勘查手段深度开展补充勘查。

第二、内蒙古达茂旗黑脑包铁矿补充勘查现状随着对黑脑包铁矿矿床补充勘查的逐步深入,传统的地面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逐步发逊,为更加准确的掌握矿床特征,勘查团队开始采用综合找矿方法开展补充勘查,例如:1.勘查队伍通过对矿区及周边区域高精度的遥感分析,确定铁矿富集的潜在区域,并对其进行详细布控;2.利用超高分辨率遥感及多铬谱带数据,对矿区进行覆盖式测量与分析,获得精准而多元化的地质和环境参数数据;3.在了解矿床环境条件和矿物特性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地球物理勘探手段进行外围测试,描绘出矿床的精细形态;4.根据综合分析,确定进一步钻探方案和资源储量等详细信息,为后续开发提供可靠数据。

以上措施,充分显示了综合找矿方法在勘查中的良好应用情况,丰富了勘探手段,为更好地掌握矿床特征以及进行科学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未来展望随着矿山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改进,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床补充勘查中将得到广泛应用。

物探法在内蒙古某银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物探法在内蒙古某银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物探法在内蒙古某银金矿勘查中的应用摘要物探方法在银金矿勘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探查与金矿(床)在空间上紧密联系的控矿地质情况,从而有利于缩小找矿靶区,提高找矿命中率。

内蒙古某银金矿床位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市郊区,为一中型矿床。

目前,老矿区资源储量形势比较严峻,因此,总结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对于扩大外围及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探法;银金矿床;勘查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2)80-0114-02近年来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仪器设备以及资料处理的长足进步,一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于隐伏金矿的预测中,取得了理想的找矿效果。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较多,每种方法在隐伏金矿预测方面各有侧重。

一般在普查阶段选择最有效的一种或两种方法,在找矿勘探阶段需要选择两种或更多的地球物理方法,或者以一种方法为主,配合其他方法,以利于综合分析解释。

1 地质概况该银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隆起带(内蒙地轴)与内蒙华力西晚期褶皱带的衔接部位。

处于赤峰一开原东四向深断裂的北侧,牛圈子一宫地北东向燕山期构造一岩浆活动带的北端。

基底地层为太古界建平群,主要岩性有角闪斜长片麻岩。

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混合岩及少量大理岩、石英岩;褶皱带地层为石炭一二叠系海陆交替相碎屑岩一火山喷发岩;盖层为侏罗系陆相碎屑岩一中酸性火山岩建造。

燕山期本区经历了活化阶段,构造一岩浆活动剧烈,构造活动表现为断块的显著差异升降为特征,形成隆起的凹陷,于是在大面积的侏罗系火山岩盆地中或其边缘出露太古界或古生界。

同时受砖底东西向断裂与牛阁子一官地北东向断裂带交叉部位制约,陆相中酸性一酸性一碱性浅成一超浅成岩体呈北东向“串珠状”分布。

岩浆活动以富含na2o+k2o的花岗质岩浆侵入为特征,伴随岩浆活动形成不同热液型au、ag、pb,zu、cu,mo等内生金届矿床(化)。

金、银主要来自基底矿源层,其次为侏罗系火山岩。

矿产勘查中的物化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矿产勘查中的物化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矿产勘查中的物化探技术的应用分析作为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技术手段,物化探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矿产勘查的效率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物化探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具体应用,然后探讨了物化探技术应用需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相关技术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标签:矿产勘查物化探技术应用在当前煤矿开采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更多的矿点被勘查发现和开发,然而随着矿化线索诊断的难度增加,若仍采用早起的地质方法进行矿产勘查,则很难满足档期矿产开发的需要。

而物化探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在在矿产勘查中具有良好的针对性,且多种物化探方法的结合可有效发挥工程预期效果。

因此,加强有关矿产勘查中的物化探技术应用分析,对于改善矿产勘查的总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化探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具体应用1.1物探勘查方法技术1.1.1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电磁测深是利用天然交变电磁场作为场源的被动场源电磁测深法,其主要通过检测地表的磁场与电强度变化来探查地下岩石的分布特征及电性。

大地电磁测深对于地下低阻层具有良好的敏感性,这是此种方法能在金属矿勘查中发挥重要效果的主要基本物理依据。

在金属矿中,蚀变围岩与未蚀变岩石间、矿体与围岩间通常具有较明显的典型差异,矿体内金属硫化物的大量集中会造成电阻率大幅度降低;而韧性剪切带、控矿脆性断裂、蚀变破碎带等的产生,均会造成矿体同附近岩体电性差异的增大,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可有效分辨金属矿的电性变化。

[1]1.1.2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系统此种方法是在大地电磁测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通过人工发射信号以弥补天然信号部分频段的缺陷,从而获取高分辨率的电阻率成像。

其关键仍是被动源电磁法,自行发射的人工信号源探测深度较浅,可用于勘查浅部构造;深部构造勘查则通常采用天然背景场源成像技术。

如在砂岩型铀矿床应用中发现,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系统可顺利穿过高祖盖层;当基底为高阻,且上覆砂岩与基底存在明显的典型差异时,该方法能精确且清晰的探查处基底的起伏及埋深状况;又如某单位对9种成因类型不同的多个矿床进行探查,结果发现,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系统成像结果可明显探查出矿化异常在剖面上的规模、形态和矿化强度等。

遥感—物化探技术金矿床找矿中的应用

遥感—物化探技术金矿床找矿中的应用

遥感—物化探技术金矿床找矿中的应用在本文中,以“贵州省册亨县者冲金矿勘查项目”为例,对运用物探、化探、遥感等新技术、新方法对找寻黔西南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可行性与重要性进行论述。

标签:遥感技术;物化探;金矿床;找矿技术1 矿床的特征1.1 矿床规模者冲金矿区内已发现的矿体位于普查区南部,根据已施工的探矿工程资料显示,者冲金矿矿体规模为小型。

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区有潜在找矿价值。

1.2 矿体及矿化特征区内金矿产于三叠中统许满组(T2xm)地层中,赋矿岩石为薄层状或透镜状角砾状炭质粘土岩及水云母粘土岩、钙质粉砂岩至细砂岩。

1.3 围岩蚀变及矿石特征矿体与围岩的界线不明显,呈逐渐过渡关系,主要根据矿化蚀变特征及化学分析结果确定矿体与围岩的界线。

矿化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及硫化物化、方解石化、水云母化等。

矿石中主要含有黄铁矿、白铁矿、毒砂、炭质、水云母、石英等与金矿有关的矿物,自然金呈胶体微粒吸附在水云母粘土上或包裹于硫化物之中。

本区现发现金矿类型为氧化-原生矿,地表为氧化矿,深部不详,根据矿石的构造及矿物组合将矿石划分为三中类型:浸染状矿石、层状矿石和角砾状矿石。

浸染状矿石是本区的主要矿石类型,其特点是具浸染状构造,矿物组合是黄铁矿化、水云母化、毒砂化,石英化等。

2 勘查的目的及任务勘查方法及手段是采用地质测量、地形测量、山地工程、钻探工程等多种找矿方法开展矿区地质工作。

勘查工程以钻探工程为主;槽探揭露控制地表矿体及断裂,根据施工工程的见矿情况,加密工程。

通过开展普查工作,大致查明矿区基本地质特征、矿区金矿资源量和开采技术条件,提交普查地质报告,为矿山进一步勘查或矿山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其主要任务为:(1)通过各种勘查方法和技术手段,初步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初步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

(2)通过对探矿权范围开展普查工作,初步查明矿区基本地质特征,控矿地质条件,为矿区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

浅谈地质找矿工作中物化探方法的应用

浅谈地质找矿工作中物化探方法的应用

浅谈地质找矿工作中物化探方法的应用摘要:在地质找矿中,物化探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找矿方式,物化探技术在找矿工作中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应用物化探技术也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需要地质工作者在使用物化探技术前,要弄清区域范围以及矿产资源的相关地理特征,选择准确的找矿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物化探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作用。

关键词:地质找矿;物化探方法;应用一、物探化探勘查技术基本情况我们说的物探,全称为地球物理勘查,其主要包括重力、电法、地震、磁性、放射性以及地温六大类方法。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运用物探技术可以提高效率,更加精确的确定矿产所在区域。

主要用来寻找和扩大能源矿产、有色金属矿产以及黑色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较之化探来说优势比较明显。

我们说的化探,全称为地球化学勘查,在寻找稀有金属以及贵重金属方面,化探较之物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因为化探多解性少,所以具有直接性。

伴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作为主要方式的化探方法也变得更加成熟,解释的方法也逐渐朝着综合化、定量化以及模式化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矿产开发面临的现状是露天矿以及容易发现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隐伏矿的寻找勘探工作成为我们当下地质工作者工作的重心。

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应用化探技术可以提高人们对地球物质特殊存在形式的认识,促进地质工作者对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的研究。

二、在进行地质找矿时物化探工作的主要原则地质工作者开展地质找矿时应用物化探技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对于取得有效的成果,有着重要意义。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地质先辈工作者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物化探工作进行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要注意之前地质考察的实际经验,采取就矿找矿。

主要方式有区域地质实际调查、群众报矿、评价古采点等,在这样的找矿思路过程中,物探和化探工作要率先展开,不能在地质工作之后,因为如果物化探工作不及时做好,就会导致信息滞后,影响整体找矿工作。

物化探方法在浅覆盖区找矿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物化探方法在浅覆盖区找矿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物化探方法在浅覆盖区找矿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胡中国;李健;任永健【摘要】由于浅覆盖区特殊的地质景观,传统找矿方法难以直接获取地层、岩体、构造、矿产(化)等地质体信息,造成地质认识水平整体不高,最终影响找矿效果.本文以大兴安岭中北段东坡马场沟一带找矿工作为例,探讨利用物化探方法(地面高精度磁测、极化激发法、土壤测量)解译断裂构造、圈定岩体及矿化蚀变带、大致判别矿产种类,逐渐缩小找矿范围,最终查明矿(化)体的位置,发现金矿点1处、金矿化点2处、铅锌银矿点1处,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期刊名称】《化工矿产地质》【年(卷),期】2019(041)002【总页数】7页(P117-123)【关键词】物化探;浅覆盖;磁法;激电;土壤测量;金矿【作者】胡中国;李健;任永健【作者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 072750;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 072750;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 0727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3;P632;P595马场沟位于大兴安岭中北段东坡,属于高纬度寒温带,地貌上属中低山区,切割浅,植被极其发育,基岩物理风化强烈,植物根系、腐殖层、泥炭等有机质与风化形成的残坡积常形成季节性冻结层,这种结构有利于保持水分,限制了残坡积的迁移能力,逐渐形成浅覆盖层,甚至局部沼泽化。

这种特殊的森林-沼泽景观,导致地表基岩露头偏少,地质现象及矿化线索不明显[1]。

浅覆盖区特殊的地质景观造成传统找矿方法难以直接观测研究地层、岩体、构造、矿产(化)等地质体的分布及其相关关系等信息,仅利用局部零星基岩露头和转石获取信息较少,可信度低,造成地质认识水平整体不高,最终影响找矿效果。

若开展大量的工程揭露则会增加投入、延长工期,同时也受生态保护政策限制[2]。

选择合理的物探、化探手段,可透过覆盖层提取一定空间范围内地质体的特征以及不同深度层次的地质现象,获取各种有用的地质找矿信息,缩小找矿范围特别是在探测隐伏矿和肉眼难以辨认的某些矿产方面,具有明显的效用。

物化探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具体应用

物化探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具体应用

物化探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具体应用摘要:物化探异常可以为地质找矿圈定合适靶区,缩短勘探周期,给地质找矿工作带来巨大便利。

但是物化探异常的解译仍是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地质找矿;物探方法;化探目前在地质行业中,矿产预测已经普遍使用物探探测的方法。

这是因为在矿产预测中,物探可以为区域成矿的地质环境研究提供有效的补充信息。

1 物化探方法在地质找矿过程中的思路在应用的过程中,物化探工作的部署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成果。

主要遵循如下思路部署物化探工作:1.1 面中求点,由点向外扩展“面中求点,由点向外扩展”是物化探工作取得找矿成果的主要模式。

据统计,中国80%的铁矿是通过查证航磁异常发现的;例如,上世纪80 年代所发现的金矿中,基本都是通过查证区域化探异常确定的。

1.2 依矿寻矿,挖深找隐依矿找矿是当前找矿工作的最基本的原则。

依矿找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评价古采点(老硐)或者群众报矿及区域地质调查或普查中,进行科学详尽的分析,确定矿点。

在依矿找矿的原则的影响下,做好先进行物化探工作,不能与地质工作齐头并进,以免信息滞后。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即在找矿工作中应该将找矿的区域扩充得足够大,尤其是对于在主体矿的生产处与已知矿化发现出相距较远的矿区。

1.3 物化探工作应该贯穿于找矿各阶段就矿产的预查阶段来说,物化探技术对矿床的探测帮助极为明显;就普查阶段而言,对瞒矿隐矿的发现、矿体产状的判断分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待普查阶段后,在矿床勘探阶段,合理使用物化探技术,通常会有额外的收获,虽不能增大矿藏的总量,也能起到节约勘探费用、减小勘探周期的作用。

例如,在2003年,云南省地质调查院物化探所在该地区投入了1∶2.5万和1∶1万磁法和电法工作并圈定了磁电异常区域。

在随后的7年内,钻探工作验证了异常的真实性,物化探工作始终贯穿整个勘查过程,现在已经基本探明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物探化探新进展和超大型远景规模评述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物探化探新进展和超大型远景规模评述
10 00 。 t
关 键 词 : 探 ; 探 ; 生 金 矿 ; 合 找 矿 物 化 原 综
中 图 分 类 号 :P 3 ;6 2 6 1 P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0 0—8 1 2 0 ) 5—0 5 9 8(0 2 0 3 7—0 7
19 9 5年 , 内蒙 古 第 一 物 化 勘 查 院 在 内蒙 古 西 部
4 。 倾 向南 东 , 角 3 。~ 5 。主 要 断 层 有 2组 : 0, 倾 0 4。 一
加 密 测 量 后 的 1 m 金 异 常 范 围 基 本 一 致 。 据 异 9k
常 特 征 、 质 环 境 和 验 证 结 果 分 析 , 断 1 m 地 推 8k 物
化探异 常为原生硫化物金矿 层引起 。
磁 异 常均 未 封 闭 , 大 幅 度 向外 延 伸 趋 势 , 断 引 起 有 推 激 电 异 常 的 矿 物 是 金 属 硫 化 物 , 引 起 磁 异 常 的 矿 而
2 综 合 物探 普 查 一
19 9 8年 综 合 物 探 普 查 圈 出 0 5 k 高 视 极 化 . m 率、 中低 视 电阻 率 激 电 异 常 和 低 缓 磁 异 常 , 部 伴 有 局
甚 低 频 电磁 法 各 种 参 数 小 而 窄 的 异 常 。激 电 异 常 和
k 与单 点 样 分 析 后 的 2 m m。 0k 金 异 常 和 1 :5万
金 异 常 范 围 缩 小 1
到 1 m 。 三 级 查 证 找 到 了异 常 源 , 探 揭 露 了很 9k 槽
好 的 金 矿 体 , 现 了朱 拉 扎 嘎 金 矿 。 19 发 9 8年 , 合 综
物 探 普 查 圈 出 0 5 k 激 电 异 常 和 磁 异 常 , 验 证 . m 经 为 原 生硫 化 物 金 矿 层 引 起 , 电异 常 和 磁 异 常 均 未 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区综合物化探方法在普查找矿中的作用张振法 李超英 牛颖智杨万金 李福喜 高越胜 葛昌宝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 内蒙古地勘局地矿处摘 要 朱拉扎嘎金矿是内蒙古第一物化勘查院最新勘查成果,也是自五十年代开展物化探工作以来,应用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内蒙古找到大型金矿床的典型案例。

在内蒙古西部广大荒漠地区,这一综合物化探找矿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化探 激电中梯 激电测深 高精度磁法 甚低频电磁法 金矿 综合找矿前 言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圈出的金异常,经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和地质检查,找到了异常源,发现了朱拉扎嘎金矿。

根据物性前提和物探方法有效性试验结果,开展了激电中梯、激电测深、高精度磁法和甚低频电磁法综合普查,在18勘探线两侧大面积覆盖区,圈出了高视极化率(6%-20%)、低视电阻率(100 ・m-800 ・m)激电异常0.5km2和(10nT-130nT)低缓磁异常,局部区段还伴有甚低频电磁法各参数异常。

现已施工完毕的8个钻孔,均在50m深度之下见硫化物金矿层,平均金品位3.5g/t,其中ZK(-2)-1孔见矿最大,累计厚度91.6m,证实0.5km2激电异常为深部大面积层状原生矿体引起,目前估算黄金储量大于30吨。

沿走向,激电异常在北东、南西两端尚未封闭,有大幅度向外延伸趋势,显然是深部硫化物矿层也在向外延伸的反映,矿区远景规模相当可观。

1 地质概况1.1 区域地质特征区内出露地层为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和元古宙片岩、片麻岩、浅变质碎屑岩等,古生界下二叠统流纹质凝灰岩、浅变质岩,侏罗系山间断陷盆地沉积碎屑岩有零星分布,中生界白垩系陆相湖盆沉积碎屑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广泛分布。

从中元古代吕梁期至中生代印支期均有岩浆活动,其中以华力西中晚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形成的侵入岩分布较广,多呈巨大的岩基,岩性为花岗岩、安山-流纹质次火山岩,其次为印支期侵入岩,岩性为闪长岩、二长或钾长花岗岩等。

该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阿拉善地台区巴音诺尔公断隆内克布尔海-巴音诺尔公北东向隐伏大断裂带上〔1〕。

区内东西向和北东向构造发育,构成本区主要构造格架,对本区地层、岩浆岩、矿产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1.2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白云鄂博台缘坳陷带西端与巴音诺尔公断隆的交汇部位,大部被中生界白垩系陆相湖盆沉积碎屑岩及新生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局部出露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乌兰哈夏群海生哈拉组和朱拉扎嘎毛道组。

海生哈拉组,分布于矿区北部,划分为三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为砂质板岩夹结晶灰岩薄层,厚约132m;第二岩性段为厚层状结晶灰岩,厚约34m;第三岩性段为泥砂质板岩,为海生哈拉组上部含矿层位,厚约73m。

朱拉扎嘎毛道组,划分为八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为条带状砂质板岩夹钙质砂岩薄层,该岩段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位,厚约406m;第二岩性段为条带状变质石英砂岩夹砂质板岩与结晶灰岩薄层,厚约420m;第三岩性段为厚层状结晶灰岩,厚约10m;第四岩性段为砂质板岩与结晶灰岩互层,厚约77m;第五岩性段为杂色粉砂质板岩夹灰色板岩和结晶灰岩薄层,上部有一宽5m左右砂砾岩含金矿化层,厚约60m;第六岩性段为厚层状结晶灰岩,厚约65m;第七岩性段为泥砂质板岩夹结晶灰岩薄层,厚约122m;第八岩性段为厚层状结晶灰岩,厚约650m。

矿区未见大的岩体,仅在矿区东南部有几处印支期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呈小岩体或岩株产出。

闪长玢岩脉较多,顺断裂构造产出,宽1m-2m,长约100m,这些岩脉均属成矿后的产物,对矿体影响不大。

矿区位于海生哈拉向斜构造核部,地层总体呈单斜构造,走向北东30°-40°,倾向150°左右,倾角30°-45°,岩层褶曲构造发育。

较发育的断层有两组:一组是近东西向或北东东向逆断层,与地层走向一致,向北陡倾斜,多数平行排列;另一组是近南北向或北北东向平移断层,具斜冲性质。

两组断层都破坏了矿体的连续性,但矿体的断距不大。

朱拉扎嘎金矿有两个含矿层位,主要含矿层为朱拉扎嘎毛道组下部第一岩段,其次为海生哈拉组上部第三岩段。

两个含矿层为相邻地层,呈断层接触。

朱拉扎嘎毛道组第一岩段含矿层矿体顶底板围岩及夹层有条带状砂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钙质砂岩、泥质板岩等;海生哈拉组第三岩段含矿层金矿体为多层出现的薄层状矿体,顶底板围岩及夹层为似层状细晶灰岩和似千枚状泥质板岩。

金矿体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明显受层位控制,是一处具有层控特点的微细粒型金矿床。

在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找到具层控特点的大型金矿,在国内尚属首次。

2 朱拉扎嘎金矿的发现1995年,内蒙古第一物化探勘查院在西部区开展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圈出了长8km,宽5km的以Au为主,伴生有Ag、Sn、A s、Hg、Cu、Pb、Zn、M o等多元素综合异常(图1c)。

两个组合样Au峰值分别为14.5×10-9和17×10-9。

为了解异常的细微变化,突出浓集中心,对1∶20万区化扫面单点样品进行了分析,将分析结果绘在1∶5万水系图上,浓集中心突出,强度增高,金峰值最高可达170×10-9。

在其两侧水系中也分别出现了51.2×10-9和40×10-9的金异常高值点,显示出了较好的成矿异常特征,为异常查证提供了准确的靶区(图1a)。

1997年,根据单点样异常图对异常进行了查证,地质检查和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同时进行。

地质检查从两个水系高值点开始,逆流追踪,在接近水系交汇点的上游部位,发现了一套褐铁矿化粉砂岩。

经采样分析证实这套砂岩确实为含矿岩层,Au含量大于3g/t,一些硅化较强的样品含Au近100g/t。

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结果(图1b),Au异常重现性好,三处较好浓集中心的Au异常峰值分别为380×10-9、270×10-9和220×10-9,与地质检查见到的矿化段位置大体相符,说明所发现的金矿(化)体就是引起该Au异常的异常源。

经槽探揭露,控制矿(化)体规模较大者有8条,长55m-165m,厚3.5m-6m,Au品位3.7g/t-4.5g/t,其余金矿(化)体长度均小于50m,厚1m- 2.8m,Au品位平均1g/t-3g/t。

图1 a金单点样异常图 b金水系加密异常图 c金组合样地化图3 物探方法有效性试验3.1 岩(矿)石物性特征矿区共采集10种342块岩(矿)石标本,物性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可见,氧化矿石视电阻率较小,视极化率不高,具有弱磁化率和弱剩余磁化强度;原生矿石视电阻率最小,视极化率最高,具有弱磁化率和微弱剩余磁化强度;地层和脉岩视电阻率最大,视极化率最小,为弱磁或无磁性。

表1 岩(矿)石物性参数汇总表编号岩(矿)石名称电 参 数磁 参 数nD -s( ・m )变化范围D y -s (%)变化范围n K (4 ×10-6SI )M r (10-3A /m )物01暗红色氧化矿石(金矿化粉砂岩)31±475611194.3-2387.3±1.77 2.540.7-6.030<1028<1046物02黄白色氧化矿石(金矿化粉砂岩)31±132288875.6-7365.6±0.641.930.9-3.730<10<10物03蚀变硅泥质粉砂岩(褐铁矿化)30±2776159639.6-11830.0±0.882.36 1.2-4.930<10<10物04硅泥质粉砂岩30±12722326399.3-6495.4±0.441.210.4-2.130<10<10物05辉绿岩30±376367971273-14588.8±0.491.160.5-2.030≤10<10物06钙质变质粉砂岩31±11471624523-4145.8±0.34 1.120.7-2.130<10<10物07变质石英粉砂岩30±711164011222.441571.9±0.300.710.2-1.230<10<10物08原生金矿石(黄铁矿化粉砂岩)30±40850572.2-2175.0±8.8225.827.3-38.03030≤10物09闪长岩32±40114193637-16080.0±0.680.960.4-3.630<10<10物10白云质灰岩(硅化白云质灰岩)30±11662072291.1-5040.2±6.454.270.4-37.03010090注:n 测定块数,D 标准离差, -平均视电阻率, -平均视极化率,K 磁化率,M r 剩余磁化强度。

上述表明,原生金矿具良导和低磁特征。

所以,原生硫化物金矿层与围岩之间,既有显著的电性差异,又有磁性差异,为物探方法有效性试验提供了依据。

1998年,沿18勘探线进行了激电中梯、激电测深、高精度磁法和甚低频电磁法剖面测量,剖面长900m ,点距20m ,均为同点位观测,并在ZK18-1孔旁做十字激电测深(图2)。

通过对物性资料、地表矿体和ZK 18-1孔岩芯资料、激电异常等综合分析研究后,认为极化率<5%,电阻率>800 ・m 可视为正常场;而极化率>5%,电阻率<800 ・m 则可视为矿致激电异常;磁异常 T >10nT 为矿致异常,<10nT 为正常场。

3.2 激电中间梯度法由图2可见,沿18勘探线视极化率值5%-14%、视电阻率200 ・m-800 ・m 的激电异常宽度约700m,高极化率与低电阻率异常对应较好,既与地表局部矿(化)体相吻合,也与ZK 18-1孔等所见50m 深度之下硫化物金矿层相一致。

表明700m 宽激电异常主要是深部原生金矿层引起,无疑深部原生硫化物金矿层为良导体。

3.3 高精度磁法图2还表明,与高极化率和低电阻率相对应的区段,出现10nT -65nT 的宽缓低磁异常,显然是原生硫化物矿石中含有磁黄铁矿所致。

3.4 甚低频电磁法甚低频电磁法测量频率为f=22.3KHz(澳大利亚台)。

进行倾角法测量,目的是寻找近图2 18勘探线地质、物探综合剖面图1.变质粉砂岩2.石英粉砂岩3.金矿体4.辉绿玢岩5.石英闪长岩6.断层7.地层产状8.浅井及编号9.钻孔及编号地表(50m以上)良导体、含水破碎带和含矿断裂构造。

观测的参数有电磁场水平分量H0、电磁场垂直分量H z和极化椭圆倾角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