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砼级配原材料试配

合集下载

2011版C30水泥砼配合比计算书

2011版C30水泥砼配合比计算书

C30水下砼砼配合比计算书一、试配要求1.设计强度为C30MP。

2.坍落度为18-22cm。

二、材料1、水泥:P.042.5级,海螺水泥,Pc=3100kg/m3,3天抗折强度5.6Mpa,抗压强度23.9Mpa。

2、黄沙中砂,级配良好,细度模数 2.6,表观密度Ps=2634kg/m3。

3、碎石:碎石最大粒径31.5mm,为5-25mm连续级配碎石,表观密度Pg=21719kg/m3。

4、外加剂:TMS-YJ-1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5、砂、石原材料按规程JTG E42-2005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符合JTG/T F50-2011规范要求。

三、按规程JTG 55——2011进行试验室配合比1、确定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σ=30+1.645×5.0=38.2Mpa2、计算水胶比:设计胶凝材料28天强度f b=42.5MpaW/B=ɑa f b/(f cu,o+ɑaɑb f b)= 0.53×42.5=0.5338.2+0.53×0.2×42.5为确保强度,选用水胶比为0.50。

3、根据坍落度设计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 =235kg/m 3。

由于渗入TMS-YJ-1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3%)后,在保持工作性和坍落度不变情况下,减水率为16.0%,则调整用水量为m wo =235×(1-16.0%)=197kg/m 3。

4、计算水泥用量m co =m wo /(w/B)=394kg/m 35、砂率采用βs=42%。

6、体积法计算每立方砼粗集料、细集料用量coc m p +go g m p +so s m p +wo w m p +0.01α=1Βs=+soso go m m m ×100经计算求得:m go =1036kg/m 3 m so =750kg/m试验室初步配合比为:水泥: 黄砂: 碎石: 水: 外加剂:390 : 750 : 1036: 197: 5.122:1 : 1.904: 2.629: 0.50: 0.013:7、调整工作性,确定基准配合比①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25L 混凝土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为: 水泥:394×0.025=9.8509(kg)水:197×0.025=4.925(kg )黄砂:750×0.025=18.750(kg )碎石:1036×0.025=25.900(kg )外加剂:5.122×0.025×1000=128.0(kg )②测定坍落度为20.0cm,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2023预拌混凝土试验室标准

2023预拌混凝土试验室标准

2023预拌混凝土试验室标准一、原材料质量1.1 水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强度等级、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1.2 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1.3 碎石: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

1.4 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二、配合比设计2.1 试验室应根据设计要求、原材料性能和实际施工需要,进行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2.2 试验室应进行试配,选定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并确定适宜的施工坍落度。

三、试验室设备3.1 试验室应配备足够的设备和仪器,包括搅拌机、振动台、压力机、坍落度仪、试模等。

设备和仪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3.2 试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试件制作与养护4.1 试验室应根据配合比要求,制备混凝土试件,试件的制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4.2 试件制作后,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五、试验程序与标准试验方法5.1 试验室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试验程序和方法,进行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测试,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坍落度等。

5.2 试验室应定期对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试验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符合要求。

六、质量控制与检验6.1 试验室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试件制作、试验过程等进行全面控制。

6.2 试验室应对每一批混凝土试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

七、安全卫生与环保7.1 试验室应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7.2 试验室应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减少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和废渣等对环境的影响。

八、记录与报告8.1 试验室应对所有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试件制作与养护、试验程序与标准试验方法等。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摘要: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比,通过硬化一定时间后制成的人造石。

水泥混凝土各成分的配合比导致了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工程造价。

配合比的设计要依照技术要求、结构形态和施工要求以及原材料的技术性能保证混凝土各成分的配合比例合理,进而经济地制造出符合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水泥混凝土这种材料具备很多优点,包括高强度和高耐久性,固化前具备良好的可塑性,能够浇筑成任何形状、不同的强度和特性,并且对钢筋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其原料来源范围大,价格便宜,混凝土的以上优点让其变成了工程建设中运用最广泛和使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之一。

但是水泥混凝土在拉伸时具有低拉伸强度和低可变形性,使其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导致裂纹、自重大等缺陷。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要点、混凝土施工时的控制,本文参照了攀枝花市某项目超高层框剪结构使用的C50混凝土进行试验和分析,来满足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要求。

1.原材料的选用材料的选择一般包括粗骨料的选择、细骨料的选择、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的选择和外加剂的选择。

对C50高强度混凝土质量控制需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为保证厂拌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在确定量化生产前,尽量对每个标号配合比材料种类固定,尽量避免配合比中原材料的多样化(指品牌、种类等),但同时也需考虑对同种材料进行多家供应商选择,防止进货渠道的单一性,以便从源头控制原材料的价格、质量及供应储备。

1.1粗骨料的选择粗骨料强度、颗粒分析、表面特性和泥浆含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坚硬干净的碎石是C50理想的骨架构成选择,其强度可以通过碎石的破碎值指数来测量。

粗骨料的颗粒形态和表层性能对C50以上的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应该选择近似立方的碎石,表面粗糙且有棱角,I类针状薄片的含量小于5%。

级配是骨料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C50混凝土的粗骨料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下,更好地连续级配可以实现低孔隙率和高密度的原理。

高强砼配制原材料要求施工-养护试验检测质量评定以及有关解决技术措施应注意几个问题

高强砼配制原材料要求施工-养护试验检测质量评定以及有关解决技术措施应注意几个问题

高强砼的配制原材料的要求施工\养护试验检测质量评定以及有关的解决技术措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摘要:配制高强砼原材料技术要求;高强配比的几点重要要求;试块的养护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强砼质量控制概述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约10亿m3,可见混凝土仍将是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物质是基础,材料是发展,必将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试验技术以至维护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concerte,hpc)是近年来混凝土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所谓高性能:是指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等多方面的优越性能。

从强度而言,抗压强度大于c50的混凝土即属于高强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是发展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大跨度结构的重要措施。

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可以减小截面尺寸,减轻自重,因而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高强混凝土一般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高强砼大多用于重要结构,其质量保证对工程结构安全影响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质量事故,因而高强砼必须要求科学施工和严格控制。

例如:新拌砼坍落度经时损失过快,砼拆模后表面裂纹以及高强砼试验检测方法等需要尽快解决。

2.原材料2.1.水泥。

水泥是提供活性,使砼产生强度的胶凝材料,因而高活性的水泥是配制高强砼的必要条件。

另外,水泥的品种,细度,可溶盐化学组成化学组成含量以及水泥矿物质组成都对砼的性能,尤其新拌砼工作性产生影响,例如c3a含量增加或水泥细度增大,将增加对高效减水剂的吸附,降低砼的减水率,使坍落度损失增大。

2.2.细骨料。

配制高强砼应采用干净的中砂,必须重视砂中含泥量对高强砼性能,尤其是强度性能的影响。

现在高强砼一般规定砂的含泥量不大于2.0%,如果砂含泥量能控制在1.5%以下,配制高强砼将会容易的很,因而需专门订立砂子供货合同或在工地对砂增加一次冲洗。

另外,细度模数较小的砂会使高强砼更加发粘,应尽量选用细度模数为2.6-3.1的中粗砂。

砼配制

砼配制

砼浇筑技术交底(一)砼配制砼由现场提出配合比设计委托单,公司中心试验室试配,并出具级配单,砼掺用外加剂以砼配比单为准,砼强度龄期为28d。

水泥使用不小于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为当地产卵石或碎石,要求颗粒级配合理,质地坚硬,含泥量小于1%,石子中不得含有片状风化石。

洗砂用当地产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要求级配合理,砂、石料中均不得含泥块、杂物。

砼拌制用饮用水。

现场根据配比单比例,过磅计量后拌制砼,试验人员随机做坍落度检验控制砼的稠度,并按规定做试块。

(二)、砼浇筑1、砼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后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砼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于50cm。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均匀振实。

4、浇筑应连续进行。

5、浇筑砼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和堵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6、在浇筑砼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预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7、在浇筑柱砼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砼配比减石子砂浆。

(三)、砼养护1、对已浇筑完毕的砼,应加紧覆盖和浇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砼加以覆盖和浇水;(2)、砼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不得小于7天;对掺用缓凝剂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3)、浇水次数应能保证砼处于湿润状态;(4)、砼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2、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砼,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3、在已浇筑的砼强度末达以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4、砼运输本工程的混凝土采用现场自拌砼,用机动翻斗车或机动三轮车提供水平运输,塔吊及龙门架提供垂直运输。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规范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规范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规范篇一: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表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续表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续表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篇二: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验收标准和程序原材料验收标准一、验收标准搅拌站试验室二、验收程序1、砂石料验收程序①、物料进场后先目测砂石料杂质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鹅卵石等),合格准予卸车,取样检测水分;②、目测不合格,取样检测,以检测结果为准,根据验收标准进行扣吨或拒收;③、合格河砂卸车后,由收料员在出门证上盖章,砂车司机过空车后,收料员及时输入检测结果,并开具验收单(验收单不写具体指标,只注明合格)。

砂车司机以验收单到地磅房换取检斤单;④、填写砂石料验收台帐并将检测结果输入电脑;2、矿粉、粉煤灰验收程序①、粉料车进厂后由收料员负责监督司机从灌装运输车中取样并检测,检测结果及时登记(验收单);②、检测合格后方可安排卸料,卸料过程中可随时抽样检测(每班至少抽检一次并做好记录)。

抽检不合格,立即停止打料,留好试样,做好检测记录,并通知领导及采购办。

对供应商进行处罚;③、合格粉料卸车完毕后,由收料员开具验收单,准予出厂,并填写粉料验收台帐及输入检测结果。

3、外加剂收程序①、外加剂进厂后,由试验工取样并检测;②、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打入仓内,打料时试验工监督检查,禁止打错仓,防止撒漏;③、检测结果不合格,按照验收规定进行扣吨或拒收。

并做好记录。

④、每次检测后必须留样,贴好标签,以备复查。

三、考核办法1、砂石料验收考核办法①、车辆进厂后未按规定进行检测,每次考核收料员50元;②、站领导检查发现砂石料质量较差,要求取样检测,检测结果超标,考核责任人100元/次;③、资料台账未及时填写或电脑数据录入错误,每次考核20元;④、连续三个月工作未出现错误,奖励责任人100元。

2、粉料验收考核办法:①、发现收料员未按规定取样、检测,每次考核50元;②、未按规定做好记录或数据录入错误,每次考核20元;③、发现数据造假,每次考核责任人50元;④、连续三个月工作未出现错误,奖励责任人100元。

试验室原材料检验及砼管理办法1

试验室原材料检验及砼管理办法1

试验室原材料检验及混凝土的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对武汉地铁二号线王家墩东站项目部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结合本项目工程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基本职责1、贯彻实施国家关于试验检测、计量、环保和职业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

认真执行有关地铁试验检测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2、负责本项目试验检测报告管理及存档工作,建立建全各种试验台帐及送检台帐,掌握施工动态,及时上报试验检测工作各项报表。

3、配合物资部门对进场材料按频率进行取样、送检。

负责对材料进行上报及委外实验。

4、负责本项目标准实验的取样、送检工作及日常试验检测工作,加强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5、负责现场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6、负责监督、指导土方填筑质量控制。

7、提出改进工程质量及节约原材料的技术措施,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8、参加本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处理以及工程竣工交验。

9、及时做好各项试验检测结果的汇总及评定工作,及时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数理统计,用于指导施工。

10、从事试验检测的人员均需经培训后,持证上岗。

11、实验工作人员应讲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对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和偷工减料行为应坚决制止。

第二章现场取样制度1、现场取样实验人员应熟悉各种相关产品的验收规则,并熟悉各种相关产品的取样工具、部位、数量及步骤以及材料的分批规定。

2、取样人应根据规范、标准要求进行取样,对样品的大小、数量、取样部位、是否有代表性进行确认。

3、现场取样须及早通知监理,在监理人员旁站下进行取样工作。

取样应严肃认真,不受行政干预,也不受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及各种关系的影响,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4、必须按规定频率、规定方法取样。

5、样品的包装和运输应能避免散失和防止污染,并避免试样性能产生变化,并附卡片标明试样编号、产地、规格、等级或标号、重量、要求检验项目和取样方法(施工、取样日期)等。

6、应按要求和上述内容详细填写试验委托单。

C30普通配合比设计书-201312029(28d)

C30普通配合比设计书-201312029(28d)

C30混凝土灌注桩配合比设计书一、概述S366六安段新建工程04标工地试验室进行C30砼配合比设计。

室内配合比设计方法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等进行,并对试配的砼进行工作性能和强度检验。

二、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C30。

2、坍落度:140~180mm。

三、试验及判定依据: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2、《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17671-1999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6、《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四、原材料:水泥为海螺P.O42.5级;黄砂为安徽霍山中砂;碎石(5~16mm、10-20mm、16~31.5mm)为安徽霍山石灰岩;外加剂为天佑霖YQP-GXN型,掺用量为水泥用量的0.8%,减水率β=22%。

1、水泥:试验检测结果及技术要求见表4-1。

2、黄砂:试验检测结果及技术要求见表4-2、4-3。

表4-2 细集料筛分试验结果表4-3 细集料试验检测结果及技术要求3、碎石:试验检测结果及技术要求见表4-4、4-5。

表4-4 粗集料筛分试验结果根据筛分结果,碎石掺配比例确定为:5~16mm碎石占35%,10~20mm碎石占40%,16~31.5mm碎石占25%,合成级配及合成密度见表4-6。

五、试验室初步配合比计算: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进行试验室初步配合比设计,其中σ=5、γc=1.16、αa=0.53、αb=0.20。

1、确定试配强度:f cu,o≥f cu,k+1.645σf cu,o=f cu,k+1.645σ=30+1.645×5=38.2(MPa)2、计算水胶比:⑴计算胶凝材料28天抗压强度f b:f b = γc f ce ,g =1.16×42.5=49.3(MPa )⑵计算水胶比W/B :W/B=αa f b /(f cu,o +αa αb f b ) =(0.53×49.3)÷(38.2+0.53×0.2×49.3)=0.60⑶结合原材料试验结果和以往经验取水胶比为:W/B=0.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姚市赛格混凝土有限公司
ZG-006-2013试验室砼级配试配记录试验编号:
试验日期
设计强度等级
水泥等级
水泥厂家
细集料
粗集料
泵送

非泵


外加剂
掺合料
粉煤灰
矿粉
膨胀剂
设计塌落度
设计抗渗等级
其他设计要求
实测塌落度
设计配合比
水泥
掺合料


外加剂

水胶比
总容重/Kg
粉煤灰
膨胀剂
矿粉
淡水砂
人工砂
大石
小石
试配每()升材料用量
水泥
掺合料

石外加剂水ຫໍສະໝຸດ 水胶比总容重/Kg
粉煤灰
膨胀剂
矿粉
淡水砂
人工砂
大石
小石
抗压强度记录
7天强度记录
KN
MPa
平均值/MPa
28天强度记录
KN
MPa
平均值/MPa
KN
MPa
KN
MPa
KN
MPa
KN
MPa
备注
填表人:复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