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语文测试答题卡
(完整版)高中语文答题卡模板

10.(8 分) (1) (3) (5) (7)
11.
(2) (4) (6) (8)
姓名:
班级:Βιβλιοθήκη 212. 13.14.
六、论述类文本。 15.(6 分) 16.(6 分) 17.(6 分)
3
200
400 4
600
800 5
6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考试号:
淮安市第一中学 13-14 学年 高三语文试卷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3 分)2. (3 分) 3. (3 分)4. (3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5. (3 分) 6. (3 分) 7. (3 分) 8.(1) (2) (3)
淮安市第一中学淮安市第一中学淮安市第一中学131413141314学年学年学年高三语文高三语文高三语文试卷答卷纸试卷答卷纸试卷答卷纸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51515分分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91919三诗歌鉴赏三诗歌鉴赏三诗歌鉴赏101010101010
(完整版)高中语文答 题卡模板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08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对“戏剧性”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
戏剧本身有双重性,或者说,戏剧有两个生命。
它的一个生命存在于文学中,另一个生命存在于舞台上,在中国古典戏曲中,有所谓“案头之曲”与“场上之曲”,指的就是戏剧这种存在方式上的差别。
不过,好的戏剧作品应该同时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与舞台性。
古今中外那些经典的戏剧作品,都是既经得起读又经得起演的。
只供阅读而不能演出的戏剧作品与只能演出而无文学性可言的戏剧作品,都是跛足的艺术。
这样一来,我们在理解戏剧性这一概念时,首先就要分清它在文学性与舞台性两个不同层面上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
举例来说,针对清代批评家金圣叹对中国古典名剧《西厢记》的评论,清代戏剧家李渔指出:“圣叹所评,乃文人把玩之《西厢》,非优人搬弄之《西厢》也。
文字之三昧,圣叹已得之;优人搬弄之三昧,圣叹犹有待焉。
”李渔说,如果金圣叹能克服这一局限,全面评价《西厢记》,就会“别出一番诠解”,显然,不论是从事戏剧创作,还是从事戏剧评论,都要既重戏剧的文学性,又重戏剧的舞台性。
那么,对戏剧性的认识与把握,也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眼,将“文人把玩”与“优人搬弄”统一起来而探其幽微、得其“三昧”。
人们经常用“双刃剑”比喻一个事物同时具有利弊两端,这个比喻是蹩脚的——剑之两面有刃,用起来岂不更好?因此,如果用“双刃剑”比喻戏剧性,就十分贴切——一刃是从文学构成上讲的,一刃是从舞台呈现上讲的,合之双美,便是完整的戏剧性。
今将两者的大体区别列表表示如下:必须强调的是,这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
当一部完整的戏剧作品被“立”在舞台上时,这两者就完全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了。
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为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提供了思想情感的基础、灵感的源泉与行为的动力;后者则赋予了前者以美的,可感知的外形,也可以说,后者为观众进入前者深邃的宅院提供了一把开门的钥匙,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便是戏剧性的最佳状态。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卷附答题卡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20分)学校绿苑文学社正在筹备“回首冬奥,展望亚运”志愿者招募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回首与展望】2022年立春,北京冬奥会拉开帷幕,近3000名世界冰雪健儿共赴冰雪之约。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疫情之下,这是一场承载..着各方压力的赛事,是一场精彩绝伦的盛会,更是涌现了众多家(yù)户晓的零零后新生力量,像谷爱凌、苏翊鸣……他们日复一日地训练,(qiè) 而不舍,终领奖牌,扬名中外。
此时此刻,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脚步已经悄然而至,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应该汲取冬奥健儿坚(rèn) 拼搏的精神,加入到志愿者招募的行列中来,为打造一届成功的杭州亚运会做出贡献自己的力量。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家 户晓 而不舍坚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承载”的“载”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A.载.入史册B.装载.C.千载.万世3.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2分)【传递亚运理念】4.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喜迎亚运,火炬先行,2021年9月10日,在亚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2022年杭州亚运会公布火炬形象。
①整体高730毫米,净重1200克。
②另外,其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以玉琮为表征,以人文历史和山川风物为主干。
③火炬名为“薪火”,寓意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④色彩上,上半部分为丹桂金,从腰线往下渐变为亚运主题色虹韵紫,造型庄重大气。
⑤整体轮廓曲线犹如手握薪柴,在动静之中迸发出由外向融合的运动员力量感和汇聚态势。
A.③④①⑤②B.③①④⑤②C.①④⑤③②D.①⑤④③②5.2022年杭州亚运会,一首《@未来》向世界展示杭州迎接亚运的诚挚热情。
其中,向是介词。
下列语句中的加点字属于介词的是(3分)A.为了更.广泛地展示杭州文明,亚委会决定举办“亚运少年说”的演讲比赛。
浙江省杭州市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学期2024-2025学年试卷及解答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试卷及解答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遨游(áo)悄然(qiāo)蜷缩(quán)锲而不舍(qiè)B.气氛(fēn)憎恶(è)歼灭(qiān)拈轻怕重(zhān)C.炽热(chì)憧憬(chōng)矗立(zhù)锐不可当(dāng)D.冗杂(rǒng)恬静(tián)亘古(gèn)参差不齐(cēn)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加点字注音的掌握情况。
选项A,“悄然”的”悄”应读”qiǎo”,表示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故A项错误。
选项B,“歼灭”的”歼”应读”jiān”,表示消灭(敌人);“拈轻怕重”的”拈”应读”niān”,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故B项错误。
选项C,“憧憬”的”憧”应读”chōng”,指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但”矗立”的”矗”应读”chù”,指高耸地立着,故C项错误。
选项D,各项加点字的注音均完全正确,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慷慨徇私舞弊堕落鞠躬尽瘁B.烦燥悔人不倦陡峭抑扬顿挫C.缅怀颠沛流离诘问锋芒必露D.妥帖潜心贯注喧闹契而不舍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词语书写的辨识能力。
选项A,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无误。
选项B,“烦燥”应为”烦躁”,“烦躁”指烦闷焦躁,故”燥”字错误;“悔人不倦”应为”诲人不倦”,“诲人不倦”指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故”悔”字错误。
选项C,“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故”必”字错误。
选项D,“契而不舍”应为”锲而不舍”,“锲而不舍”指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故”契”字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
语文试卷电子答题卡模板(含答案)

语文试卷电子答题卡模板(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字体不属于汉字的基本字体?A. 篆书B. 隶书C. 行书D. 黑体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出自《史记》?A. 破釜沉舟B. 背水一战C. 指鹿为马D. 望梅止渴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A. 《论语》B. 《庄子》C. 《孟子》D. 《岳阳楼记》5. 下列哪个诗句是杜甫所作?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是表音文字。
语文高考试卷答题卡电子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2023年6月7日上午9:00-11:30---注意事项:1. 请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
2.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3. 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涂改或标记。
4. 请将答题卡保持平整,以免影响扫描效果。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精卫填海B. 雅俗共赏赏心悦目美轮美奂C. 水滴石穿良苦用心良莠不齐D. 举世闻名轻车熟路漫不经心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深刻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D.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工作中严谨认真,深受领导和同事的赞赏。
B.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C.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D. 他的讲话慷慨激昂,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问道,“这根本不符合规定。
”B. 我有一个梦想:让世界充满爱与和平。
C. 小明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学生,他成绩优异,品行端正。
D. 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里捧着刚买的新书。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简直让我爱不释手。
”B. 月亮升起来了,像一面明镜,照亮了整个夜空。
高考语文试卷答题卡含作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谦逊有礼B. 窃窃私语毕恭毕敬C. 碧空如洗沐浴阳光D. 碧波荡漾热情洋溢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至于他感到压力巨大。
B.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活动不得不推迟。
D.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差的一项是:A. 月光洒在湖面上,如同撒上了一层碎银。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让人感到温暖。
C. 这座建筑高大雄伟,气势磅礴。
D. 这部电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4.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最巧妙的一项是:A. 雨中的小路,像一条银色的丝带。
B. 那个女孩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
D. 这本书的内容,如同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5. 下列各句中,句式最简洁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性格开朗。
B. 他学习好,性格开朗。
C. 他不仅学习好,性格开朗。
D. 学习好,性格开朗的他。
6.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朵火焰。
B. 那朵花,像一朵火焰在燃烧。
C. 那朵花,像一团火焰。
D. 那朵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7. 下列各句中,用词最准确的一项是:A. 他工作非常努力,成绩优异。
B. 他工作非常努力,成绩优秀。
C. 他工作非常努力,成绩非常好。
D. 他工作非常努力,成绩很优秀。
8. 下列各句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 您好,请问您能告诉我去图书馆怎么走吗?B. 你好,请问去图书馆怎么走?C. 您好,请问去图书馆怎么走?D. 你好,请问去图书馆怎么走?9.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最流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性格开朗,是我们班上的优秀学生。
初三中考试卷 语文(浙江卷)(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19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浙江A 卷】语文·答题卡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30分)1.[ A ] [ B ] [ C ] [ D ](3分) 2.[ A ] [ B ] [ C ] [ D ](3分) 3.[ A ] [ B ] [ C ] [ D ](2分) 4.[ A ] [ B ] [ C ] [ D ](3分) 5.[ A ] [ B ] [ C ] [ D ](3分) 6.(6分)(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7.(5分)(1)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8.(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30分) (一) 9.(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3.(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分) 17.[ A ] [ B ] [ C ] [ D ](3分) 18.(3分) 于 是 衣 以 败 絮 使 牧 豕 归 则 自 掇 陶 器 与 诸 仆 啖 饭 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卷)语文测试练习专用答题卡
姓名
班级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清楚,并认
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第Ⅰ卷答题区域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答题区域用黑色碳素笔书写,要求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
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第Ⅰ卷答题区域修改时,用橡皮擦擦干
净,第Ⅱ答题区域修改禁用涂改胶条。
小组号
贴
条
形
码
区
(
正
面
朝
上
,
切
勿
贴
出
虚
线
框
外
)
姓 名 四、作文(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