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论文

合集下载

保险方面的论文

保险方面的论文

随着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保险会计日益受到保险界乃至其他有关方面的关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汽车保险理赔中存在的问题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在不断得到提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以及汽车需求量的上升,现如今汽车行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汽车数量的增多、行业的发展就涉及到汽车的保险问题。

目前在我国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保险理赔人员的不够专业、投保人员对保险条款的不重视以及保险业务现在所面临的欺诈风险等情况下汽车的保险理赔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汽车保险理赔的问题,帮助购买汽车的用户更好地维护自己的保险权益,作为保险理赔人员需要更为透彻地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1.汽车保险理赔的意义以及现状汽车保险行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与发展应运而生的行业,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其保险理赔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

汽车保险理赔的存在保障了用户的自身权益,为用户在购买车辆后的后续事故处理提供了保障。

但是我国目前汽车保险理赔仍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汽车的数量猛增导致了汽车保险理赔的需求量突然加大;此外,我国关于汽车保险理赔的制度并不完善,保险公司对于车险的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这些现状均造成了我国购车用户出现买保险容易而理赔难的状况,为我国保险行业中对于车险的理赔带来了巨大阻碍。

2.汽车保险理赔中存在的问题3.1汽车保险理赔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对于保险这一行业极为重视,在《保险法》中也明确要求投保人员以及理赔中心应当如何采取措施保证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共同利益。

即便如此我国在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仍然不够健全,制度的不健全就会导致在相关法律漏洞之处出现问题无人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一来便会为投保人带来巨大的损失,容易加剧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矛盾。

针对这一状况,我国对《保险法》进行修订,其中修改增删的条款数目较多,为我国关于汽车保险理赔提供了法律保护[1]。

但是,在法律之外存在的问题依旧需要引起重视,保险公司自身内部的相关制度的不健全也是造成投保人员难以理赔的重要因素。

有关汽车保险与理赔论文3篇

有关汽车保险与理赔论文3篇

汽车保险与理赔论文有关汽车保险与理赔论文3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下面是有关汽车保险与理赔论文,欢迎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关汽车保险与理赔论文篇11概述在进行《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汽车材料》、《汽车构造》、《汽车电控技术》、《汽车及配件营销》、以及《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等基础专业课程,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与《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同时开设的课程还有《二手车评估与交易》、《汽车美容与装饰》,为后续学生定岗实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有着重大意义。

所以《汽车保险与理赔》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核心课。

2教学内容本课程显著特点是情境、体验、拓展、互动相融合,让学生有问题可想,有任务可做。

并在主体教材的基础上配有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从现实案例、实践训练、学习考试等方向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真正实现了理实一体化。

结合课程特点并通过对各大保险公司、维修厂、4S店等用人单位的市场调研,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为宗旨,本课程共设计了9个学习任务。

3教学方法与手段高职院校学生其本身文化理论基础不佳,尤其是这门课程的前部分内容又比较枯燥,所以整体学习气氛欠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3.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①讲述法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汽车保险的基本知识、基本原则、流程及相关条款等。

②案例教学法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各种生动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其更好的消化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法。

③分组讨论法:教师根据学生人数,分配小组。

进行某一任务时,小组成员之间开展广泛的讨论和意见交流;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布置任务,给予学生启发性意见,避免学生针对某一问题争论不休或偏离主题。

人身保险论文(共10篇)

人身保险论文(共10篇)

人身保险论文(共10篇)人身保险论文(一): 人身保险是什么意思人身保险是指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发生死亡、伤残或疾病等事故,或生存至规定时点时保险人给付被保险或其受益人保险金的保险.普通的人身保险主要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受意外伤害、疾病或死亡等不幸事故时或年老退休时经济上的困难.随着保险经营的不断创新,一些具有投资功能的人身保险产品在解决被保险人经济困难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投资的需求.\x0d就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而言,当以人的寿命作为保险标的时,它以生存和死亡两种状态存在;当以人的身体作为保险标的时,它以人的健康、生理机能、劳动能力(即人赖以谋生的手段)等状态存在.人身保险论文(二):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非人寿保险等业务.真题中的,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非人寿保险等业务. 引用自哪一条理由是这句话是错的!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而且,这句话不是来自,应该是!希望对你有帮助!人身保险论文(三): 如何理解:“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如何理解:“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这句活保险利益一般指血缘上的关系,或者是经济上的关系。

但人身保险里面,指血缘关系【人身保险论文】人身保险论文(四): 200分!中译英(1)人寿保险是以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以生、死为保险事故的一种人身保险.当被保险人的生命发生了保险事故时,由保险人支付保险金.最初的人寿保险是为了保障由于不可预测的死亡所可能造成的经济负担,后来,人寿保险中引进了储蓄的成分,所以对在保险期满时仍然生存的人,保险公司也会给付约定的保险金.人寿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以人的生命身体为保险对象的保险业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死亡、年老、伤残、疾病等都是生活中的危险,我们叫做人身危险.百分之百手翻!Life insurance is a kind of personal insurance which purpose is to insure one’s life.When accidents happen to the policyholder,the insurer or his company pays a certain amount of insurance fee.The initial purpose of life insurance is only to subsidize the financial burden in case of unexpected death.However,as time passes by the concept of saving is introduced,thus when the warranty periodends,the policyholder will receive an amount of insurance money from the company.Life insurance is a service i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and aims to insure one’s health and life.Death,disability,and illness are considered as dangers anyone is facing,we call these personal dangers.人身保险论文(五): 人身保险的给付(定额保险)的一个案例张某由单位向A公司集体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额为4000元,附加补偿型医疗费用保险,保额为2023元。

保险论文(9篇)

保险论文(9篇)

保险论文(9篇)保险论文第1篇1、信用保险下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以山西省煤炭企业为例2、互联网金融时代吉林省保险业发展探析3、互联网保险使消费金融更透明4、基于溢出指数下的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研究5、依托精准扶贫建立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互动机制的对策6、保险公司发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市场环境分析--以湖南省为例7、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结构研究8、基于碳排放约束的金融支持、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分析9、我国城镇家庭资产对其消费行为影响的经验研究10、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法律规制探究11、金融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12、保险产业政府规制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13、金融资本化与资本金融化亟需遏制--基于马克思主义产融关系理论的思考14、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改变与保险公司成本效率--基于中国财险市场的经验数据15、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营销16、银行代理保险销售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17、制约我国反向抵押贷款的瓶颈分析18、保险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中大有可为19、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赔偿模式选择20、基于金融消费者保护视角的存款保险制度研究21、普惠金融时代的互联网保险走势22、国外科技金融风险救助法律经验及借鉴23、基于普惠金融视角下重庆农产品保险发展现状分析24、金融精准扶贫对策研究25、普惠金融体系下的互联网保险创新26、银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形势、挑战及策略27、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保险企业经营的影响28、国际大型保险金融集团前瞻演变及启示--基于AIG的分析研究29、浅谈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30、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安全网31、基于国外经验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与对策分析32、我国农业保险立法模式重构困境及其突破路径33、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下的互联网保险营商自由34、关于商业银行进驻保险业务的思考35、供给侧结构性改变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的视角36、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基础、过程与逻辑37、中国家庭商业人身保险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研究38、保险业会计处理之革新39、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40、试析交叉性金融业务存在的风险与对策41、基于国际视角的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探究42、企业社保经办部门如何针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进行风险控制4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金融结构优化研究44、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比较分析45、存款保险制度下大型商业银行应对之策46、分数布朗环境下带随机利率的保险商偿债率模型研究47、从存款保险评级谈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思路48、金融保险行业廉洁风险隐患防控建议49、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及防范措施50、社会保险与家庭金融风险资产投资51、营改增背景下我国保险业流转税改变研究52、我国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早期纠正权问题探析53、金融包容框架下欠发达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分析--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为例54、互联网金融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模式的研究--以阿里“娱乐宝”为例55、金融科技发展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56、以绿色金融手段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保险论文第2篇1、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运作的优化措施分析2、中外国家保险业效率比较研究3、我国保险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研究4、中国平安人寿理赔服务满意度提升方案5、保险人代位求偿权问题分析6、我国银行保险发展问题探析7、关于团险渠道业务发展困境的思考8、从政府机构的视角构建我国海洋与渔业灾害风险防范体系9、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实证研究10、互联网保险的前景分析及模式预测11、我国淡水养殖保险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12、中国保险业成熟度的测量与实证13、人寿保险信托及其在我国推行的意义14、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巨灾保险立法探析15、基层农机保险现状及对策建议16、关于中国邮政保险未来发展的思考17、电商时代下邮政保险业务创新发展策略18、我国保险销售渠道改变创新的方向与措施19、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社会保险法》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1、我国老年护理保险的法律探析22、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现实思考23、浅析我国电子商务保险发展24、我国保险业中若干问题的统计分析25、车险创新销售模式26、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27、陕西地区快递保险调查与分析28、从保险学的角度探析近代哈尔滨保险业特点29、我国保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30、移动保险渠道市场营销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31、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影响及未来路径探讨32、基于洪水数值模拟的溃堤保险定价研究33、论雇主责任保险34、浅析新形势下我国保险欺诈现状和对策35、浅谈货物运输保险及发生事故的赔偿责任36、论保险合同格式条款被认定无效的情形、原因及对策37、我国保险营销现状及对策38、我国财险保险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39、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优势与创设构想40、保险市场消费行为心理因素分析保险论文第3篇。

我国绿色保险发展论文(全文)

我国绿色保险发展论文(全文)

我国绿色保险进展论文一、绿色保险的特征不确定性。

与一般的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相比,绿色保险的保险利益的存在要复杂的多。

因为,投保企业在经营中经常会伴随着环境侵害行为的发生,有时是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

非格式化。

由于不同企业在进行生产时所污染的对象不同,因此保单对于承保企业的污染责任也会随着企业污染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二、我国绿色保险进展面临的问题1.从绿色保险市场的进展来看。

从绿色保险市场的进展来看,绿色保险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存在着双缺,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我国目前共有52家财险公司,其中34家中资公司,18家外资公司。

而目前开展绿色保险的公司仅11家,占财险公司的比重为21%。

开展绿色保险产品的外资机构仅2家。

2.从绿色保险进展的外部环境建设来看。

我国在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方面的机制并不完善,对于污染企业的责任追究也仅限于行政处罚。

对于污染事故造成受害人的赔偿问题,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刚刚颁布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对于环境污染责任的规定仅四条,这些法律条文中仅仅规定了因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其次还规定对于侵权的实施者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但具体到造成人身损害、财产损失具体赔偿多少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这就常常造成了企业赔偿不到位,导致其承担的污染损失的减少,形成不了环境风险的压力。

此外,对于污染事故的政府处罚数额往往受到行政决策的影响并没有法律依据,其数额往往对于企业够不成威胁,导致企业污染没有风险压力。

3.从绿色保险进展的内部建设来看。

3.1绿色保险产品单一,针对性不强。

我国保险公司开发的环境污染责任险险种主要是针对船舶、石油钻井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等造成的污染事件,也是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的必须参保的行业。

主要有:渗漏污染保险条款、油污和其他保赔责任条款、海洋及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相关保险条款等。

保险公司提供的绿色保险产品种类更多的是基于现有法律规定应当投保的渗漏污染责任保险、船舶污染和油污污染保险。

有关金融保险毕业论文

有关金融保险毕业论文

有关金融保险毕业论文金融保险毕业论文范文一:强化保险业金融功能的货币政策视角内容摘要:保险业作为金融中介的一分子,其金融功能一直未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保险业已发展成为货币政策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将保险业的宏观调控纳入货币政策体系,有助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实现,也有助于金融结构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保险业金融功能货币政策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开发促销新产品,经历了储蓄型保障型投资型的演变。

最初,将保险单的利率与银行存款相比,渲染保险单的储蓄回报功能。

在银行利率一再下调的压力下,保险公司不得不放弃高利率的保单,重新回归保障功能。

而后开始大力引进国外投资型险种,如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保险,曾一度红火了沿海各大城市。

但是仅从防范利差损目的出发开发投资型保险产品,进而要求拓宽投资渠道;或者,仅从繁荣股市目的出发,鼓励保险资金入市及保险公司上市,都患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近视病,过多资金入市也可能引发股市过热的危险。

因此,强化保险业的金融功能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

笔者认为,强化保险业的金融功能还可以从货币政策体系入手。

货币政策的新发展在我国也出现类似情况,中央银行为了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连续8次下调利率,希望通过利率机制对银行储蓄分流,鼓励居民、企业贷款、消费,或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获得更大的利益,发挥资本市场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功能,实现中央银行刺激投资消费的货币政策的目标。

然而,操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利率政策的杠杆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债券、股票市场上的财富效应均难以奏效。

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不通畅或发生扭曲的因素较多,其他金融机构不受中央银行的约束、贯彻落实货币政策的意识和动力不强是原因之一。

由于在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在金融机构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情况下,中央银行能够直接监督和调控的只有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公司,对证券、保险、投资基金等机构则难以直接调控。

保险风险管理论文(5篇)

保险风险管理论文(5篇)

保险风险管理论文(5篇)保险风险管理论文(5篇)保险风险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1.从总体上看,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强。

第一,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基本上没有被融于保险企业管理中,保险经营基本上还是财务型掌握被动经营。

其次,保险业进展总体决策和保险公司决策在相当程度上缺乏风险管理理念,保险的粗放型经营、以保费收入作为经营业绩的硬招标的决策思路对目前的保险进展仍起着打算性作用。

第三,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风险评估、保险信用等级评定缺乏有效的评定标准,风险掌握和风险融资的方式相当有限。

很多保险公司根本就没有防灾防损部门,在有防灾防损部门的企业中,其人力与财力的配备不足。

第四,在保险风险掌握过程中,事后掌握为主要掌握方法,对风险的事前掌握重视不够。

第五,在保险监管方面,主要还处于事后监管阶段,监管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监管重点仍在费率等问题上,对关系到保险公司偿付力量、风险资本比率、再保险支配、资产配置等内容监管力度不够。

2.较为注意显性风险管理,对隐性风险管理重视不够。

第一,在业务进展导向上,注意规模和速度,强调业务增长量,忽视保险进展的质。

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主要是依据保费收入增加额为依据的,保险法规和保俭监管部门对保险费地位的过份强调在肯定程度上导致商业保险公司把保费的追赶作为主要经营目标。

保险公司在实际展业中,重保费,轻理赔;在保险市场竞争中,以保险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承保、劣质承保并存;在保险险种开发上,以占取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掌握重视不足。

其次,在保险进展导向上,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保险决策和保险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对保险业进展及保险公司进展战略长远性讨论不够;在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方面,保险业未能充分重视恶性竞争、保险中介制度混乱、保险哄骗对社会公众产生不度影响;在制度法律建设方面,对保险进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律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在保险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保险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开放条件下保险业的进展,一个有效的保险法律体系还未基本形成;在保险文化建设方面,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滞后,保险文化传播缺乏创新,保险公司的形象度和美誉度构建急需加强。

关于保险的论文

关于保险的论文

关于保险的优秀论文保险发展和人口发展息息相关,人口结构状况对保险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我国人口再生产转变过程中,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必将影响到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保险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保险的论文篇1浅谈商品保险价格的构成及影响因素摘要:商品保险就是保险公司为个人、企业和任何风险情况,预先与客人订立的用金钱和其他方式承担风险的合约。

商品保险价格是由保险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商品保险价格总是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商品保险的价格由纯保险费率、附加费率和安全费率三部分构成。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商品保险价格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商品保险;价格构成;影响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引入,社会风险也增大了。

越来越多的人把钱用来投资、买股票等等,这也加大了风险的力度。

在这过程中,人们逐步有了危机意识。

为了更好地保证自己的财产、生命安全等等,保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在适应时代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种商品保险。

一、商品保险1.保险。

商品就是用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凝结了人类劳动。

商品保险首先是商品,它在市场上流通买卖,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有很多专业术语,如保险人、投保人,这是保险合同的双方,有时候投保人就是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有时并不是这样,保单受益人可能不是投保人,也或者是包括投保人在内的其他好多人。

此外,如“保险标的”就是指保险的对象。

财产保险的标的就是被保险的财产;人身保险的标的就是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商品保险的标的就是被保险的商品等等。

“保险费率”是指投保人要交的保险费与保险金额的比例,就是保险价格,通常以每百元或每千元保险金额应缴纳的保险费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卖延误或缺失——难以管理的信用风险
李杨2014201508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现如今,外卖因为其便利性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再加上外卖的种类越来越多,折扣越来越多,其在大学中的流行程度日益加强。

而随着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其中一系列的问题便渐渐暴露了出来。

举一个前几天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我通过“饿了么”APP从一家餐厅订了一份盒饭,一份粥以及一个鸡腿。

可等到外卖员把餐送到我的宿舍楼下时,经核查并没有鸡腿。

我向外卖员询问:“我订餐的时候订了一个鸡腿,你这里没有。

”而外卖员却回答:“我只负责送餐,其他的请和餐厅联系。

”而等我吃完外卖后与餐厅联系时,餐厅告知我下次订餐时备注上欠一个鸡腿。

可是,如果我下次不从这里订餐了怎么办?那个鸡腿便白白地损失掉了。

于是等我两天之后再次在这家店订餐,备注信息是:上次欠我一个鸡腿。

可等到外卖员把外卖送来时,还是没有鸡腿。

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

再举一个我身边人的例子。

有位同学12点有课,于11时订了一份外卖。

在他订外卖时餐厅承诺11点40前送达,可直到上课时外卖还没有送达,屡次催促未果,在上课期间外卖送达,同学只好告知外卖员在下课的时候再把外卖送达。

而且,在定外卖的系统中,如果你要退费,必须经过餐厅的同意,而一般情况下餐厅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因此你只能等到外卖的到来,即使它是一个月之后。

这些例子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很多大学生因此蒙受了损失,但我认为,外卖的延误或缺失这些信用风险在现实生活中式难以管理的,原因如下:
第一个是损失界定问题。

首先,外卖的延误或缺失没有可靠的证据来证明,因为“确认收到”这一项是学生订餐APP中的一个选项,现状是很多同学收到外卖之后只会去用餐,根本不会选择确认收到,而两小时之后系统会自己确认收到。

你肯能会说:那让外卖员在外卖送到的时候选择确认收到不就行了吗?OK,这是万万不可以的。

因为外卖员是餐厅的员工,和餐厅有共同的利益。

他会不会在外卖没有送到的时候就选择确认收到了呢?再者说,如果定外卖的人直接把外卖吃掉,却说外卖没有送达,这也是无法证明的。

因此,外卖的延误或缺失根本没有可靠的证据来证明。

其次,用来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保险可能会违反保险原则。

如果保险行业中出现了一种外卖延误险,外卖延误的时候你获得的赔偿,但外卖最后又到了。

这样的话你获取的利益便超过了损失的利益,是违反保险原则的,可能会造成餐厅和客户的集体舞弊行为。

再次,你造成的损失是没有办法衡量的。

你损失的只有订外卖的钱吗?那你损失的时间呢?假设那段时间你正准备去签一个合同,但由于等外卖延误了时间,合同没有签成,那损失又怎么算?因此,这种损失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

综上,损失既无法界定,又无法计量,因此这种风险是难以管理的。

第二个是风险自留。

因为外卖的价值本来就很低,而且外卖延误和缺失毕竟是少数现象,很多人会选择风险自留,自己承担风险。

再者说,由于餐厅数量的众多,如果某一家餐厅的外卖出现延误及缺失,客户大可选择另一家餐厅。

那假如保险行业增加了一种关于外卖延误或缺失的保险,购买的人会很少,因为这种风险这种损失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与其耗费一些精力去向保险公司证明和索赔,不如选择风险自留。

综上,这种风险管理的保险不会普及。

综上所述,外卖的延误和损失是难以管理的信用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