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学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

化学九年级上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3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体B.食盐水C.海水D.汽水2、分子和原子的最主要区别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分子大原子小3、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了()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停运动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4、下列关于原子、分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 物质可以由原子直接构成,也可以由原子直接构成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必然要分裂成原子5、××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取水B.吸附C.消毒D.配水6、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

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7、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的纯净水有些就是蒸馏水。

有关这类蒸馏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可以通过冷却自来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而获得B.它清洁、纯净,长期饮用对健康有益无害 C.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D.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8、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了n L气体,则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理论上可收集到()A.n L B.2n L C.0.5n L D.8n 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混合物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C.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D.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1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油库附近严禁烟火的原因是由于()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C.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D.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并且分子不断在运动11、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_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人教版九年级)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_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人教版九年级)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①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 ②氢气的物理性质 ③氢气的检验、验纯方法及氢气燃烧的现象 ④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和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定义对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课题1 水的组成【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进一步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二、命题落点1.对水的电解实验及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的考查。

如例12.水的组成的有关知识的考查。

如例23.对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区分的考查。

如例34.关于H2、O2的性质及其检验的考查。

如例45.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考查。

如例5【典例精析】例1:(2004年·天津市)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

(2)如果用V A和V 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 A∶V B约等于。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32g,则生成氢气 g。

(4)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①,②。

解析:本题是以有关“探究水的组成”的电解水实验为考查点,本题不仅要求学生熟悉电解水实验中电源的正负极产生什么气体、两种气体的体积比、还要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有关知识要熟悉。

由于A量筒中产生的气体多,故与A量筒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而与A量筒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V A:V B≈2∶1;同时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所以3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2g×1/9=4g,生成氢气的质量为4g;通过电解水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③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等等。

答案:(1)负氧气。

(2)2∶1 (3)4g (4)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③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等等例2: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超纯水”是不含其他任何物质的水B.“纯天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所有的动植物D.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对大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定要严加治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一、单选题(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1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B、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C、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D、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成10mL酒精溶液2 、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3 、今年4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海啸发生核泄漏,技术专家最终采用“水玻璃(主要成分Na2SiO3)”成功阻止高浓度放射性污水流入大海.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A、+4B、+1C、+2D、+3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固体药品B、添加酒精C、稀释浓硫酸D、过滤5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电解水的方法探究水的组成,他们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得知,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测得的数据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符合科学态度的是()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己经成功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7 、初中毕业复习时,小珊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8 、有关分子的叙述: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②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起了变化.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④C、③④⑤D、③9 、下列药品或仪器中,在实验室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时,都能使用到的是()A、稀硫酸B、稀硝酸C、稀盐酸D、酒精灯10 、检验硬水和软水的简便方法是()A、加食盐水B、加明矾C、加肥皂水D、加热煮沸二、填空题(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的答案)11 、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通电后两电极上均出现________,并汇集到试管的上端.B电极为电源的_________极,D 管中的气体能________发出_________是________.由此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12 、有①分子②原子③中子④电子⑤质子⑥离子等粒子,其中:(填序号)(1)、能构成物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2)、构成分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3)、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___.13 、甘蔗是XX特产之一(如图),其营养价值很高,含糖量最为丰富,其中的蔗糖、葡萄糖及果糖,含量达12%.已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请计算:(1)、每个蔗糖分子中含______________个原子.(2)、蔗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3)、10t蔗糖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t.(计算结果精确到0.1t)14 、现有下列物质:①甲烷②氧气③硝酸钾④碳酸氢钠⑤一氧化碳⑥二氧化碳⑦乙醇⑧铁.(1)、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1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A.硫粉 B.氧化镁 C.液态空气 D.铜 E.氯酸钾 F.汽水.三、解答题(在题目下方写出解答过程)16 、用分子的性质解释:①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②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17 、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1)、水在自然界中有不同形式的变化,如: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水通电时会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请你利用微观的观点说明上述两个变化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然界里的水都是混合物,欲除去河水里的泥沙,可以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离子化合物的水,我们称之为:硬水;长期饮用硬水有害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3)、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直接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资源缺乏;淡水资源的污染日益严重,列举淡水资源被污染的一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应该树立水患意识,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节约用水;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做法).(4)、食品吸收水分时,容易腐烂,所以包装食品时通常利用生石灰作为干燥剂;这是因为(用方程式表示).(5)、电解水制取氢气是大量制取氢气的一种方法.为了增强时的导电性,电解水时需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在电解44•4g水时,向水中加入了10g9•8%的稀硫酸,在生成了0.6g 氢气后停止电解;求电解后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8 、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去及时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实验能力和学科素养,针对以下情况请做出回答:(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出现裂纹,为什么?(2)、利用过滤净化水的实验中,过滤后滤液依然浑浊,应从哪些方面检查入手?(2条)(3)、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不到1/5,有哪些可能性?(2条)19 、填写下表: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并选择合适的编号给物质分类:物质类别:A.混合物 B.金属 C.非金属 D.化合物 E.氧化物.20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各生成什么气体?如何检验它们?参考答案一、单选题答案1. D2. C3. A4. B5. D6. B7. A8. C9. C10. C二、填空题答案11. 气泡负燃烧淡蓝色火焰氢气氢元素氧元素化合物12. (1)①②⑥ (2)② (3)④⑤⑥13. (1)45 (2)72:11:88 (3)4.214. (1)①⑦ (2)②⑧ (3)⑤⑥③④15. CF AD BE B三、解答题答案16. 解:(1)水蒸发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分子本身不变,属于物理变化;水在分解时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组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组合成氧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2)水和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二者混合时两种分子相互穿插渗透,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隔.故答案为:(1)水蒸发时水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隔在改变,因而属于物理变化;水在分解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因而属于化学变化;(2)水和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二者混合时两种分子相互穿插渗透,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17. 解:(1)水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填: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填: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填:加热煮沸.(3)根据生活中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和浪费水的情况,可考虑以下几点:①回收废旧电池;②洗衣水冲洗厕所;③用洗澡水浇花;等.(4)这包干燥剂吸收水分的反应方程式是:CaO+H2O=Ca(OH)2;(5)解:利用水电解的方程式,0.6g氢气为已知量求的是反应物物水的质量.设生成0.6g氢气需要水的质量为x2H2O 通电2H2↑+O2↑36 4X 0.6g3640.6x gx=5.4g答:生成0.6g 氢气需要水的质量为5.4g .电解水时硫酸的量没有变化,其质量为10g×9.8%=9.8g ,溶液的质量是54.4g-5.4g=49g 电解5.4g 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849g ×100%=20%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18. 解:(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集气瓶炸裂,要在集气瓶底部放一层细沙或水.此实验中集气瓶底部破裂,就是因为集气底未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2)用洗净的仪器进行过滤操作时,滤纸未破损,经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因为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滤纸的上边缘或滤纸破损.(3)集气瓶中的液面不能上升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气密性不良好、红磷不足量、反应不充分.故答案为:(1)集气瓶中没有放入水或细沙,而使燃烧产生的高温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2)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滤纸的上边缘;滤纸破损;(3)密性不良好;红磷不足量.19. 解:(1)冰水是固态水和液态水的混合物,但都属于同一种物质,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H 2O ,属于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属于化合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故还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DE ;(2)Al 是铝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铝这种物质,铝属于金属,故答案为:B ;(3)硫酸钠由钠元素和硫酸根组成,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 2SO 4,硫酸钠只有一种物质组成,且含有多种元素,故属于化合物,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20. 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边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边产生气体为氧气;氢气的检验:点燃气体,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干而冷的烧杯,杯壁有水出现,把烧杯倒转,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气体为氢气;氧气的检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气体为氧气。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 (每题2分,计40分。

) 1.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2.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说法正确的是()A. 它可以通过自来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冷却而获得B. 它清洁、纯净,长期饮用对健康有益无害C. 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D. 纯属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6.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矶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

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D.①③④7•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

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D. 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8.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 )A.水分子B.氧元素C.氧分子D.氧原子9•“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主要体现了(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很小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间是有间隙的10.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 mL 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11. 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A.水结冰B.电解水C.水汽化D.制蒸馏水A. 矿泉水B.食盐水3. 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纯净水 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4.下列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的是( B. 水中含有氢(H )、氧(0)两种元素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A.分解过氧化氢B.电解水C.硫在氧气中燃烧D.加热分解氯酸钾 5•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纯净水 市售的纯净水有些就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A.2.5 mL 或 5 mLB.5 mL 或 10 mLC.10 mL 或 15 mLD.10 mL 或 2.5 mL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12.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 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 “中国”两字。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说明:本试卷分两部分,卷一和卷二,卷一为选择题(1---20题)卷二为非选择题(21---24)四个小题。

满分是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是常见的溶剂C.水既可作为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一种氧化物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4、北京市严重缺水,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

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B.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5、下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是()6、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处理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

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消毒B.过滤C.吸附D. 沉降7、为了解释水电解的微观变化,小丽做了许多分子、原子模型,其中能表示水分子模型的是()8.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其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A.量筒B.漏斗C.烧杯D.玻璃棒9、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物质溶解于水是都会放出热量C.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以使水软化D.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10、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蒸馏水C.海水D.糖水1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D.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12、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A.原子的质量极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的体积极小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13、下列物质的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1)水蒸气(2)0℃的水(3)冰(4)4℃的水A.(4)(2)(3)(1) B.(2)(3)(1)(4)C.(1)(3)(2)(4) D.(1)(2)(3)(4)、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A.空气、铁粉B.水银、氧化汞C.二氧化硫、氧气D.冰、干冰15、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doc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doc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过程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是( )A 蒸馏B 电解水C 静置沉淀D 冰融化成水【答案】B难度:基础 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的是( )A 牛奶 B蒸馏水 C 精制碘盐 D 啤酒【答案】B难度:基础 知识点:氧气3. 我国“神舟5号”飞船成功上天,举世瞩目,在其升空过程中,为其助推的主要燃料是( ) A 汽油 B 航空煤油 C液氢 D太阳能电池【答案】C难度:容易 知识点:燃料和热量4.电解水时,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A 1∶2 B1∶8 C 8∶1 D 2∶1【答案】A难度:容易 知识点:水的组成5.1995年3月20日早晨,日本东京多处地铁车厢同时发生了一起“沙林”毒气侵袭事件,导致5000多人中毒,这一事件说明了: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由原子构成D 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答案】B难度:容易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6.下列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的是( )A 水空气B 自来水氧气C 矿泉水冰水混合体D 高锰酸钾双氧水【答案】C难度:容易 知识点:元素7.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入少量水,则立即剧烈反应,此时水作为( )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催化剂 D 稀释作用【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制取氧气8.在化学变化中()A分子、原子都不变B分子变、原子不变C分子不变、原子变D分子、原子都改变【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9.下列叙述__________________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水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组成10.下列净水操作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是()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过滤D蒸馏【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净化1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下列哪种__________________()AA+B→ABBAB→A+BCA+BC→B+ACDAB+CD→AD+CB【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组成12.某地区居民得“结石”病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其它地区,你认为这可能与他们生活的地区A 土壤土质有关B 空气污染有关C 水源水质有关D 居民体质有关【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爱护水资源1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油【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水的净化14.下列现象__________________造成水源污染的是()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B农药化肥的流失C植物的蒸腾作用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爱护水资源15.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__________________的是()A流水漂洗衣物B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C工业用水循环使用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水的净化二、填空题(共6题)1.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相应的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如__________________;有些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如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题一.我会选(共36分. 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号下面的答题栏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1.下列变化是化学的是A.水结冰B.电解水C.水汽化D.制蒸馏水2.关于水的组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下列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的是A.分解过氧化氢B.电解水C.硫在氧气中燃烧D.加热分解氯酸钾4.下列粒子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B.碳原子C.氧原子D.碳原子和氧原子5. “金秋十月, 桂花飘香”. “飘香”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很大B.分子可再分成原子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6.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子的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7.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比分子小的粒子C.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D.比分子轻的粒子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双氧水(H2O2)B.二氧化硫(SO2)C.二氧化碳(CO2)D.液态空气9.蒸馏水是: ①纯净物②混合物③单质④化合物⑤氧化物A.①④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10.1993年8月, 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 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了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如右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11.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纯净水, 市售的纯净水有些就是蒸馏水, 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可以通过自来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冷却而获得B.它清洁、纯净, 长期饮用对健康有益无害C.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D.纯属天然饮品, 不含任何化学物质12.13.今年印尼由于海底地震引发海啸, 为防止疾病传染, 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 常用的措施有: 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 较合理的顺序是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1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可用分子知识加以解释, 其中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15.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 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未听到声音C.听到声音很小D.试管爆炸16.电解a 克水, 在阴极产生2.24mL气体, 则在阳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为A.4.48mLB.2.24mLC.1.12mLD.无法确定17.下列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和氧气B.氮气和氧气C.二氧化碳和空气D.氢气和氮气18.要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后的残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以下几步操作可供选择,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相关资料: 氯化钾、氯酸钾易溶于水, 二氧化锰难溶于水)①蒸发溶液②过滤③溶解④水洗⑤烘干A.②①④⑤B③②⑤④ C.③②④⑤ D.④③②⑤二.我会填(共42分)19.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物质的序号:①盐水②液氧③洁净空气④硫磺⑤铝⑥冰水混合物⑦氯酸钾⑧氯化钾(每空2分,共8分)(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纯净物的是(3)属于单质的是(4)属于化合物的是20.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我们要爱护水资源. 想一想在你生活周围有哪些水的污染源, 提出防止水污染的设想和建议,并填写下表.(共6分)污染源防止污染的建议生活中例如: 含磷洗涤剂(1)少用或不用(1)生产中(2)(3)(2)(3)2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每空2分,共4分)(1)茶杯内的纱网, 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 便于饮用, 该设计在化学上叫做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22.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考试题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doc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考试题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doc

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考试题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题)评卷人得分1.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给广大灾区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灾区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

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A. ③①②④B. 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水的净化2.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是氧化物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元素3.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水的净化4.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由于()A.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5.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水的组成6.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氢气+氧化铜铜+水B.氧气+氢气水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制取氧气7.2008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一我会选择(30分)1 、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B电解水C静置沉淀D冰融化成水2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蒸馏水C精制碘盐D啤酒3 、我国“神舟5号”飞船成功上天,举世瞩目,在其升空过程中,为其助推的主要燃料是()A汽油B航空煤油C液氢D太阳能电池4、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A 1∶2B 1∶8C 8∶1D 2∶15、1995年3月20日早晨,日本东京多处地铁车厢同时发生了一起“沙林”毒气侵袭事件,导致5000多人中毒,这一事件说明了: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6、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水空气B 自来水氧气C 矿泉水冰水混合体D 高锰酸钾双氧水7、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入少量水,则立即剧烈反应,此时水作为()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稀释作用8、在化学变化中()A分子、原子都不变B分子变、原子不变C分子不变、原子变D分子、原子都改变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水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0、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过滤D蒸馏1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A+B→ABB、AB→A+BC、A+BC→B+ACD、AB+CD→AD+CB12、某地区居民得“结石”病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其它地区,你认为这可能与他们生活的地区A 土壤土质有关B 空气污染有关C 水源水质有关D 居民体质有关1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油14、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B农药化肥的流失C植物的蒸腾作用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15、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A流水漂洗衣物B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C工业用水循环使用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6、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相应的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有些是由构成的,如。

17、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分解成和,它们再通过分别构成和,这其实反映了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这个变化能说明的问题有①②‥‥‥18、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所得总体积(填“大于”“=”“小于”)200ml,这说明了,生活中还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例子有(举一例)。

19、张老师在化学实验操作台上摆放了如下一些物质:①铜片②蒸馏水③石灰水④硫粉⑤大理石⑥氧气⑦双氧水⑧空气⑨高锰酸钾。

现请你将这些物质按如下表分类摆放(填序号)单质纯净物物质化合物混合物20、(03年宜昌市中考题)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⑴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是。

⑵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来检验。

⑶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用的方法。

⑷小冬以为软水可以洗净餐具上的油污,但效果不好。

我加入洗洁精后,去污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的功能。

21、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

为防止三峡库区水源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②防止船舶污染;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22、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①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③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2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它具有①资源丰富②产热高③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这三大优点,从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的角度,你认为它作为一种能源和现有其它能源物质比较,最大..的一条优点是(填序号)。

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正致力于研发氢气的获得技术,我们知道电解水可产生氢气,但此法不宜大面积使用,理由是,你认为科学家们目前主要研究点在哪里?。

三我会分析(15分)24、请观察如下标志徽记,你认为它是什么徽记?(1分)其含义是什么?(1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曾经污染或浪费水的事例(举一具体事例,50字内)(1分);再请你提出两条..保护水源、净化水源的建议或措施。

(2分)25、小雨同学发现生活中铁在干燥的环境下很难生锈,而在潮湿的环境中却较易生锈,于是他认为有.他设计了实水铁就生锈,无水铁不生锈............。

为了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验来验证。

如图,他在A 试管中盛市售新制蒸馏水,并将崭新铁片浸没于水中,上面滴入一层植物油;他将B 试管烘干,放入同样铁片,并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分析:小雨在A 试管中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放置一周后,结果他发现两只试管中铁片均未..生锈,于是经过重新思考他改变了先前的观点,又得出了新结论 ;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他又增添了一套实验装置C ,请你帮他画出此装置简图.......:又放置一周后,明显地观察到了铁锈,小雨终于得出了铁生锈的条件是。

通过该实验探究,小雨同学获得了许多启示..(请你写出一条) 。

四 我会探究(15分)26、“比较出真知”,比较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小刚同学利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得出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论。

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在第一步中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第一步: 第二步:他用上套装置进行实验,还应用到的一种仪器名称是 ,他在滤纸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的物质是 ;棉花上滴加的物质是 ;放置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了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A酚酞试液蒸馏水A 浓氨水B27、请你用实验鉴别蒸馏水与自来水.........,按照方法、现象、结论的顺序填表:物质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蒸馏水自来水五我会设计(10分)28、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制取氧气这一节内容后,发现在实验室里用5%H2O2溶液加热制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很难复燃。

同学们经过认真观察,猜想其可能原因是。

为了验证此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热烈讨论,制定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组同学采取增大H2O2溶液浓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热,结果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第二组的同学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新制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第三组同学从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见图):在实验基础上,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①由第一组同学的实验可得出:影响H2O2分解产生O2的量的多少及分解快慢的因素之一是;②由第二组同学的实验可分析得出氢氧化钠所起的作用可能是;③第三组同学的实验验证了实验前同学们猜想的正确性,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④小三同学认真观察了第三组同学的实验装置,结合O2的物理性质,提出了一种更简单的改进装置,经现场实验,效果很好,请你画出他的实验装置简图。

参考答案一、我会选择⒈ B⒉ B⒊ C⒋ A⒌ B⒍ C⒎ C⒏ B⒐ D⒑ D⒒ B⒓ C⒔ C⒕ C⒖ A二、我会填空16.分子氧气原子铁17.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氢分组、分子氧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正确合理的结论均算对)18.小于分子间有间隙举例(任意合理举例均可得分)19.单质①④⑥化合物②⑦⑨混合物③⑤⑧20.⑴过滤吸附⑵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或洗洁精)⑶蒸馏(或煮沸)⑷乳化21.①②③④22.①水氢气+氧气②过氧化氢水+氧气③氢气+氧气水23.③消耗电能,不经济;目前正致力于研发理想的催化剂,寻找分解水的最合理的条件三我会分析24.节水节约每一滴水(举例合理均可得分)建议或措施合理可得分25.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影响(或隔绝空气或氧气)在仅有水的情况下铁不会生锈,仅有空气或氧气的条件下铁也不能生锈,铁生锈是水和空气(或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图如下)科学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它正确结论或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理答案均算对)四我会探究26.B烧杯中液体变红色酚酞试液遇氨水变红色滴管酚酞试液浓氨水滤纸上酚酞试液由外向里逐渐变红色27.物质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蒸馏水用两只试管各取少许加热蒸发一只试管有残留物另一只试管无有残留物者为自来水,无则为蒸馏水自来水五我会设计28.可能原因是生成的大量水蒸气对实验造成了干扰①H2O2溶液浓度的大小②促进H2O2分解,减少水分蒸发③干燥吸水④(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