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届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届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共同体”2018届高三12月联考生物分值:90分;时量:70分钟命题单位:沅江一中答题说明:1.本试卷考查范围为全部必修内容。

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2.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4小题,每题1.5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体血液中有血浆蛋白质和血红蛋白,下列关于这两类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缺铁会引起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进而导致缺铁性贫血B.婴儿营养不良会引起血浆蛋白含量不足导致组织水肿C.这两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不同,但氨基酸之间的结合方式相同D.参与血浆蛋白加工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2.研究表明,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因此DNA也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这种方法就是DNA指纹技术。

下列关于DNA指纹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应用DNA指纹技术首先需用合适的酶将待检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该酶是DNA酶B.切出的DNA片段可以用差速离心的方法进行分离C.该技术利用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通过检测线粒体DNA可以鉴定父、子关系3.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如磷脂分子。

根据这一观点,试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由基的产生可能会引起浆细胞分泌抗体减少B.自由基产生后可能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减少C.自由基也可能会使光反应产生的[H]、A TP产生减少D.葡萄糖进入线粒体的数量减少4.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再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红细胞B.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神经元,再通过主动运输运出神经元C.氧分子在肺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在组织处又以自由扩散方式出红细胞D.胰岛素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又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靶细胞传递信息5.甲、乙两种酶用M酶在适宜条件下处理时,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湖南湘西地区2018届高三语文12月联考卷及解析

湖南湘西地区2018届高三语文12月联考卷及解析

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

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

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

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

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好友的回忆。

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谢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

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

张九龄的《感遇》可以说全诗都是用象征性语言暗示更深远的意境或情意。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届高三12月联考英语试题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届高三12月联考英语试题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届高三12月联考英语试题分值:150分;时量:120分钟答题说明:1.本试题共10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黑色中性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请妥善保管试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Mrs. Williams do later?A. Give Mr. Anderson a call.B. Attend a basketball match.C. Pass on a message.2. Where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A. In a restaurant.B. At home.C. In a hotel.3. How much more will the woman have to pay?A. 3 pounds.B. 5 pounds.C. 8 pounds.4. Why did the man apologize?A. He incorrectly guessed the baby’s age.B. He mistook the woman’s boy for a girl.C. He made a comment about the baby’s hair.5. 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mainly about?A. The woman’s phone.B. The woman’s favorite music.C. The woman’s new sound system.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时量: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

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

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卷(四)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先生讳愈,字退之。

七岁属.文,意语天出。

长悦古学,业孔子、孟子,而侈其文。

贞元十四年,用进士从军宰相董晋平汴州之乱,又佐徐州、青、淄,通漕江淮。

十九年,关中旱饥,人死相枕藉,吏刻取怨。

先生列言天下根本,民急如是,请宽民徭而免田租之弊。

专政者恶之,行为连州阳山令,阳山民至今多以先生氏洎字呼其子孙。

宪宗盛仪卫迎佛骨,士女纵观倾城,先生大惧,遂移典校上章极谏,贬潮州刺史。

大官谪为州县,薄.不治务,先生临之,若以资迁。

洞究海俗海夷陶然遂生鲜鱼稻蟹不暴民物。

掠卖之口,计庸免之,来相计直,辄与钱赎。

及还,著之赦令。

转刺史袁州如潮。

征拜国子祭酒,其属一奏用儒生,日集讲说生徒,官之以艺学浅深为顾。

既除兵部侍郎,方镇反,太原兵以轻利诱回纥,召先生祸福,譬引虎啮臃血,直今所患,非兵不足,遽疏陈得失。

王廷凑屠衣冠,围牛元翼,人情望之若大炕虺,先生奉诏入贼,渊然无事行者。

既至召众贼帅前抗声数责致天子命,词辩而锐,悉其机情,贼众惧伏。

贼帅曰:“惟公指。

”令乃约之出元翼,归士大夫之丧。

功可意而复,穆宗大喜,且欲相之,迁吏部侍郎。

四年十二月丙子,薨.靖安里第,年五十七。

嗣天子不御朝,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皇甫混①《韩文公神道碑》)材料二:贞元十二,兄佐汴州。

我游自徐,始得兄交。

视我无能,待予以友。

讲文析道,为益之厚。

二十九年,不知其久。

兄以疾休,我病卧室。

三来视我,笑语穷日。

何荒不耕,会之以一。

人心乐生,皆恶言凶。

兄之在病,则齐其终。

顺化以尽,靡惑于中。

(节选自李翱②《祭吏部韩侍郎文》)【注】①皇甫混:唐朝时期大臣,是韩愈的学生、好友。

②李翱: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是韩愈的学生、好友。

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洞究A海俗B海夷C陶然D遂生E鲜鱼F稻蟹G不暴H民物。

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语文试卷

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考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胡适之先生一生将“自由、平等、民主”作为自己奋斗的社会理想,令人折服。

然而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先生的政治思想▲。

尽管他的主张在今天有许多值得▲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开放的现代型国家,决不能以意识形态作为对历史人物▲的依据。

A. 一蹶不振商榷评头品足B. 付诸东流商定评头品足C. 付诸东流商榷盖棺定论D. 一蹶不振商定盖棺定论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热爱音乐,喜欢创作歌曲,成为绝世女孩歌手黛茜·肯特作词,甚至被应邀参加皇家音乐会。

B.在共享单车带给民众方便的同时,也把国民素质丑陋的一面照得通透,给社会环境与安全提出了新的治理命题,即共享单车的未来在哪里。

C. 被贴上“油炸”“添加剂”等标签的传统方便食品,不能满足人们绿色生活、健康发展的需求,造成了方便食品行业如今江河日下的困境。

D.2017年6月26日,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被命名为“复兴号”的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亮相,开启了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一个崭新的时代。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D.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4.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滕王阁的一组是(3分)①无边大地铺三镇寥廓江天耸一楼②有客临舟怀帝子何人下榻学陈公③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④珠帘画栋人何处秋水长江我独游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③④5.填下列诗句中,与有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018-2019学年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语文联考答案

2018-2019学年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语文联考答案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级高一12月联考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解析:答案A。

B.唐宋以后的贺卡名称及功能有所进步。

C.作者没有流露情感倾向D.原因分析片面2.解析:答案C 。

偷换概念3.答案:D。

A.原因概括不全面。

B.强加因果。

C.因果倒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参考答案与解析4.C。

本题考查考生对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

C项作者意在说明的是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已经潜移默化在一代代“大楼人”的心里。

5.①在新技术、新环境中进行各种创新与调整。

②与新时代融入和对接。

③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相关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要依托文本的内容进行。

这道题的有效信息主要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通过归纳与概括不难得出答案。

(每点2分)6.①“大楼”是“繁华”“时尚”“幸福生活”的标志,它见证了城市的繁华与时尚,人们在那里可以放心购物,憧憬未来幸福的生活。

②“大楼”是企业文化的象征,它经历一代又一代员工的积淀,是企业的财富、灵魂。

③“大楼”是传统行业的见证者,它经历了繁华、问题和转型,并将浴火重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标题的探究能力。

“大楼的记忆”是人们对“大楼”的记忆,即人们赋予“大楼”怎样的文化内涵。

根据文本内容,从个人、企业、行业等角度来理解,即可得出答案。

(每点2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三“根据达成的共识,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三地口岸和连接线由三地各自建设。

”中可得知。

8.答案B。

“因而”,强加因果。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的背景。

(1分)②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的意义及必要性。

(1分)③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

(1分)第二问:①协调问题:材料一中从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以及成立的负责项目前期工作中重大问题协调的“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可以看出。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年12月高一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8年12月高一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姓名准考证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 2018年12月高一联考语文本试卷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朿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礼”,“礼”曾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礼节中的许多内容是靠形式来表达的,比如贺卡。

在个人重大事情或公共节日前呈送贺卡,一来形式庄重,二来提早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

故汉朝以来,贺卡作为传统形式一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

贺卡初期叫“名帖”,以介绍自己为主;西汉称为“谒”,今天贵宾相见还在说“拜谒”;东汉后叫“名刺”,“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名片。

凡事先通报自己是尊重对方的必需,今天的社会有时并不注意这些传统了。

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进步,称为“门状”或“飞帖”,到了明清,又叫“红单”“贺年帖”等等。

听这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

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

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份热情,少了一份酸腐。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

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

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

传说南宋人张世南在著作中记载他家曾藏有北宋名家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贺卡,这绝对是一份经典收藏,如保留到今天也应该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