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带解析)
2018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南卷)真题及答案(word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A.顺遂.suì吉兆.zhào 歆.慕xīn 琼.楼玉宇qióngB.捕.获pǔ萌.动méng 清纯.chún 震古烁.今shuòC.菜畦.qí炫.目xuán 扶掖.yè耳濡.目染rúD.宫阙.què散.漫sǎn 积淀.dìng 宠.辱不惊chǒ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冀望建档捷足先登宁缺毋烂B.抵御修葺玲珑剔透信马由缰C.壁垒赎职心驰神往视如仇寇D.缄默疏浚得垄望蜀望风响应3.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C)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B )A.只道林间无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D.寒气偏归我一家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
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018年湖南省高考语试题(附答案) 2018年湖南省高考语试题(附答案)
5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湖南卷)真题及答案(rd版)
一、语言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A.顺遂suì 吉兆zhà 歆慕xīn 琼楼玉宇qióng
B.捕获pǔ 萌动éng 清纯chún 震古烁今shuò
c.菜畦qí 炫目xuán 扶掖è 耳濡目染rú
D.宫阙què散漫sǎn 积淀dìng 宠辱不惊chǒ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
A.冀望建档捷足先登宁缺毋烂
B.抵御修葺玲珑剔透信马由缰
c.壁垒赎职心驰神往视如仇寇
D.缄默疏浚得垄望蜀望风响应
3.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c )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
2018年高中学业毕业水平试题语文科(湖南版)

水考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秦汉时期的反腐败秦朝对官吏的约束是很严的,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包括《为吏之道》等,突出规定了对官吏经管物资财产的法律监督,以杜绝贪污。
若挪用公款,则以盗窃论罪。
若通一钱者,则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
《秦简·法律答问》中还规定“令曰勿为而为之,是为‘犯令’;令曰为之弗为,是为‘废令’也。
”即法律不允许做却做了或法律要求做而不做的,均属违法犯罪行为,该受惩罚。
这成了后代历朝的反腐立法的榜样。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
行政机构的首长是丞相,军事机构的首长是太尉,监察机构的首长是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为制约其他两公的有力工具,负责统率监察官员对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纠举弹劾,百官畏之为“风霜之吏”。
监察机构的一般官员为御史,一部分在朝廷内负责日常的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政府,实施对地方的监察,因而又称监御史、监察史。
常驻地方的监御史地位也相当高,他们常与郡守、郡尉一起,并称“守、尉、监”。
为了防止任用官吏上的徇私舞弊行为,秦朝还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即被推荐和任命的官吏犯罪,推荐和任命者须连坐,也即“保任连坐”罪。
这一做法,历代封建王朝均有沿用。
汉代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希望通过强化官吏的考核来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务实的官吏队伍。
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
西汉武帝颁布的《监御史九条》和《刺史诏六条》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
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就是初创于汉代。
当时实行“三互法”,其内容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婚姻戚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
湖南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语文模拟卷[答案]
![湖南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语文模拟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1724d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f.png)
湖南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语文模拟卷[答案]本试题卷6道大题,22道小题,共6页。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译书与中国近代化XXX译书并非始于近代。
早在汉唐时期,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由此涌现出的一大批译著多以XXX为主,兼有其他各教。
其社会意义主要是宗教的传入,宗教的传播又往往同时伴随着文化的流通,文化交流愈广泛,宗教发展也愈充分,日益广泛的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的繁荣。
明末清初年间,西方XXXXXX传教士的译著在中国出现。
在XXX传教士中,XXX堪称杰出的代表。
他入乡随俗,将XXX与XXX相联系,以耶补儒,以儒证耶,力求说明XXX 与XXX的一致性;他还“以学术为媒”,努力用知识与文化去争取中国的士大夫,向他们展示西方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借以抬高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地位。
欧洲传教士远航东来,其社会意义已远不止于宗教,而是带来了有关西方世界的新信息,西学东渐由此拉开帷幕。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扩张,西方传教士再次来华,除了翻译《》以外,他们还编译各国史地和制度方面的书。
传教士们继续沿用传播科学的方法,以作为他们在中国活动的媒介。
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少数教民及上层官僚士大夫中间流传,内容逐步推广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影响也日益扩大。
自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时期的译书活动则由传教士逐渐转为以官方为主。
尽管近代中国官方译书从XXX便已开始,但是严格地说,由朝廷出面设置机构、组织人员,长时间比较系统地翻译西书,还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这时朝廷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XXX。
前者译书内容以世界知识,包括各国历史、国际法和有关史论为主;后者的译书以应用科学为主。
1901年,XXX一、XXX奏请在南京设立XXX。
这样,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一个官方译书系统。
官方译书主要还是以应用科学为主,重点是在兵学知识、工艺制造和自然科学理论,特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这和当时的国内需求和朝廷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湖南卷)解析版 Word版含答案

湖南语文试卷解读-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本试卷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A.惬意qiè 静谧bì 伊甸园diàn 惊鸿一瞥piěB.乘势chng 戏谑xuè 可塑性suò跬步千里kuǐC.佳肴yáo 苋菜xiàn 瞭望哨liào 独辟蹊径xīD.篆刻zhuàn 黝黑yǒu 口头禅chán 力能扛鼎káng【答案】C【解读】本题仍考“形声套读”“多音误读”和“方言纠错”,“静谧”的“谧”,不能套读“bì”,应读“mì”;“可塑性”的“塑”方言中极易读成“suò”,应读“sù”;“力能扛鼎”的“扛”遵循“多音读次音”的原则,不读“kán g”,应读“gāng”。
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被误读的字,难度不大,考题非常平和。
b5E2RGbCAP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 】A.扮靓商贾关怀倍至余音绕梁B.辐员魁梧天花乱坠彪炳千秋C.联袂眈误沧海一粟插科打诨D.寒暄遴选克勤克俭针锋相对【答案】D【解读】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识记能力。
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
备,表示完全,不是加倍,“倍”字同音错误。
幅员:领土面积,指国家疆域。
宽窄叫幅,周围叫员。
“幅”字与“巾”有关,用于布帛、图画等;“辐”字是连结车辋和车毂的直条,与“车”有关,用于“车辐”“辐射”等,近形混淆。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耽”字从耳,,冘声。
本义是耳朵大而且下垂。
眈:注视的样子。
从目,冘声。
视近而志远也。
常用于“虎视眈眈”<凶狠贪婪地看着)。
也属于近形混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据义定形”,从意义入手,确定字形<同音字)或偏旁<近形字)。
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江永二中12级高二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彷.(páng)徨忌讳.(huì)游说.(shuì) 脉.(mò)脉含情B.憎.(zēng)恶桀骜.(ào) 专横.(hèng) 无济.(jì)于事C.校.(xiào)对莅.(lì)临沉淀.(diàn) 咬文嚼.(jué)字D.诧.(chà)异作揖.(yī) 解剖.(pōu) 一蹴.(cù)而就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孔子是富于感情的人,无论是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还是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他的喜怒哀乐都溢于言表....。
B.中国古代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名目繁杂,有谦称、敬称、雅称、俗称、婉称、绰号等等,可谓琳琅满目....。
C.《红楼梦》的语言,形成了生动形象、准确精炼、流畅自然的特点,是汉语运用到炉火纯青....程度的典范。
D.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发现,这样的领域很多,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古老的汉字以它独特而智慧的方式解决了现代化信息处理的难题,踏着青春的步伐活跃在现代生活中。
B.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了解风土人情,享受审美乐趣,陶冶高尚情操。
C.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形成的。
D.三湘大地历来是一片文化的沃土,素有“炎舜故里、屈贾之乡”和“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美誉。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苍茫惆怅踱步惊心动魄 B.辗转垦求捍卫绿树成茵C.嬉笑佳肴崭新兴高采烈 D.诘问会晤切磋以身作则5.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
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带解析)

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带解析)语文本试题卷6道大题,22道小题,共7页。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XXX为什么能够写成《茶经》XXX陆能够写成《茶经》,首先是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
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大发展的时代。
唐以前,我国产茶地区和饮茶风俗主要是在南方。
到了XXX开元年间,北方饮茶随着的兴起而盛行起来,北方盛行饮茶的风气极大地促进了南方茶叶生产和南北茶叶贸易的迅速发展。
当时,茶叶产量与全国人口平均茶叶消费水平都是相当高的。
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是XXX能够写出《茶经》的社会基础。
另外,唐代儒、释、道三家融合为《茶经》的产生注入了文化基因。
晋代XXX《魏都赋》中有“壹八方而混同,极风采之异观”一句,可以说是对唐文化海纳百川的生动写照。
在唐代,茶成为沟通儒、释、道三家的媒介。
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都是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
具体而言,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的。
XXX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有助于茶人的修身养性。
道家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为茶道树立灵魂的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XXX的《茶经》正是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他创立的茶道以“中和”为本,是中国儒、释、道三家优秀文化思想的集结。
再有,唐代文人士子对茶的推崇,并由此形成的茶文化圈为XXX《茶经》的写作提供了文化土壤。
唐代文人常常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俗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提高,使茶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文人学士深得茶之益处:可以清醒头脑,增强思维能力,易来灵感,于是他们争相讴歌茶事。
像XXX、XXX、XXX、XXX、XXX等人,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word清晰版)

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word清晰版)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共4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几何体中为圆柱的是 ( )2.执行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x 的值为10,则输出y 的值为 () A.10 B.15 C.25 D.353.从1,2,3,4,5这五个数中任取一个数,则取到的数为偶数的概率是() A.54 B.53 C.52 D.514.如图2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AB ( ) A. B. C. D.5.已知函数()x f y =([]5,1-∈x )的图象如图3所示,则()x f 的单调减区间为() A.[]1,1- B.[]3,1 C.[]5,3 D.[]5,1-6.已知d c b a >>,,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d b c a +>+B.c b d a +>+C.d b c a ->-D.d c b a ->-7.为了得到函数⎪⎭⎫ ⎝⎛+=4cos πx y 的图象,只需将x y cos =的图象向左平移 ( ) A.21个单位长度 B.2π个单位长度 C.41个单位长度 D.4π个单位长度8.函数()()1log 2-=x x f 的零点为( )A.4B.3C.2D.19.在ABC ∆中,已知︒=︒=45,30B A ,2=AC ,则=BC ( ) A.21B.22C.23D.110.过点()1,2M 作圆C :()2122=+-y x 的切线,则切线条数为 ( )A.0B.1C.2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直线3+=x y 在y 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12.比较大小:︒25sin ___︒23sin (填“>”或“<”).13.已知集合{}2,1=A ,{}x B ,1-=,若{}2=B A ,则=x ________.14.某工厂甲、乙两个车间生产了同一种产品,数量分别是60件、40件,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进行质量检测,已知从甲车间抽取6件产品,则=n ________.15.设y x ,满足不等式组⎪⎩⎪⎨⎧≥+≤≤222y x y x ,则y x z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18.(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向量()⎪⎪⎭⎫⎝⎛==22,22,cos ,sin b x x a . (1)设b a =,求x tan 的值.(2)设函数()2+⋅=b a x f ,求()x f 的值域.19.(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5所示,四棱锥P-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PA 底面⊥.(1)求证:PAD CD 平面⊥.(2)若E 为PD 的中点,三棱锥C-ADE 的体积为32,求四棱锥P-ABCD 的侧面积.20.(本小题满分10分)在等差数列{}n a ,5,1321=+=a a a .(1)求n a .(2)设na n n ab 2⋅=,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 (3)对于(2)中的n T ,设1222+-=n a n n T c ,求数列{}n c 中的最大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题卷6道大题,22道小题,共7页。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陆羽为什么能够写成《茶经》慧楠陆能够写成《茶经》,首先是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
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习大发展的时代。
唐以前,我国产茶地区和饮茶风俗主要是在南方。
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北方饮茶随着佛教禅宗的兴起而盛行起来,北方盛行饮茶的风气极大地促进了南方茶叶生产和南北茶叶贸易的迅速发展。
当时,茶叶产量与全国人口平均茶叶消费水平都是相当高的。
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是陆羽能够写出《茶经》的社会基础。
另外,唐代儒、释、道三家融合为《茶经》的产生注入了文化基因。
晋代左思《魏都赋》中有“壹八方而混同,极风采之异观”一句,可以说是对唐文化海纳百川的生动写照。
在唐代,茶成为沟通儒、释、道三家的媒介。
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都是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
具体而言,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的。
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有助于茶人的修身养性。
道家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为茶道树立灵魂的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陆羽的《茶经》正是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他创立的茶道以“中和”为本,是中国儒、释、道三家优秀文化思想的集结。
再有,唐代文人士子对茶的推崇,并由此形成的茶文化圈为陆羽《茶经》的写作提供了文化土壤。
唐代文人常常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习俗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文人学士深得茶之益处:可以清醒头脑,增强思维能力,易来灵感,于是他们争相讴歌茶事。
像孟浩然、王昌龄、李白、元稹、白居易等人,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可以说唐代文人品茶,已经超越口腹的满足,而上升到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的色、香、味、形,强调的是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而这种境界正是陆羽所追求并体现于《茶经》中的。
除了外部因素外,陆羽的人生经历,也是他能够写出《茶经》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记载,陆羽本是一个弃婴,后被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
其间他常汲井烹茶,又服侍师父与宾客品茶斗茗,通过耳濡目染,学到了许多茶事,并熟悉了烹茶技艺,自己也逐渐成为一个嗜茶的人。
后来,他得到了竟陵太守的赏识,被介绍到天门西北火门山跟邹夫子学习。
这期间,他经常为老师煮茗烹茶。
二十岁左右,他借机出游,先后游历了襄、荆、峡州等茶区,考察了当地的茶叶生产。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考察、搜集了有关茶叶生产和其他茶事的资料。
公元760年,陆羽在盛产名茶的湖州苕溪结庐隐居,并以此地为据点,每年都背着采制茶叶的工具前往湖、苏、常、润、杭、越等州的深山中采制春茶,向茶农学习经验,考察茶叶生产。
他随时将游历考察时的见闻记录下来,同时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茶叶知识和制茶烹茶技能,这无疑为他写作《茶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总结茶叶生产和制茶、烹茶的相关技术经验,以及满足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要,陆羽决心总结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写出一部茶学专著,于是就有了我们目前看到的《茶经》。
1.下列对陆羽写成《茶经》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以及饮茶风习的盛行,是陆羽能够写出《茶经》的社会基础。
B.唐代文化海纳百川,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为《茶经》的产生注入了文化基因。
C.唐代文人士子对茶的推崇并由此形成的茶文化圈为《茶经》的写作提供了文化土壤。
D.陆羽一生经历丰富,许多活动与茶相关,这是他能够写作《茶经》的另一外部因素。
2.下列有关茶文化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儒家讲求以茶修德,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
B.佛家讲求以茶修性,纯洁心灵,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
C.道家学说为茶道树立灵魂,在体味苦寂的同时注入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D.唐代文人讲求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文人学士也用茶清醒头脑。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唐玄宗开元年间,茶叶产量与全国人口平均茶叶消费水平当时在世界上是最高的。
B.唐代文人品茶超越了口腹的满足,强调的是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C.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等文人学士深得茶之益处,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
D.陆羽在湖州苕溪结庐隐居期间,在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茶叶知识和制茶烹茶技能。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4~8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B,籍.吏民,封府库籍:户籍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道歉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天下笑者,何也B.项伯杀人,臣活之.我见相如,必辱之.C.不如因.善遇之伺者因.此觉知D.得复见将军于.此月出于.东山之上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沛公奉厄酒为寿,约为婚.姻.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7.下列对文段中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项伯在获悉军情以后,为报恩而私见张良,泄露军情,保护刘邦,还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度量的美名。
可见他不是内奸。
B.刘邦得知项羽要进攻时,虚心向张良请教,并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还趁机拉拢项伯为他所用。
可见其善于应变。
C.张良深刻了解刘邦的性格,说出见解时,能够审时度势,提出问题,启发刘邦醒悟而采纳自已的建议。
可见其足智多谋。
D.项羽听到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时,就答应项伯“善遇之”,第二天与刘邦见面时直言是曹无伤告密。
可见其政治上幼稚。
8.请把上面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沛公曰:“孰与君少长?(2分)译文: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分)译文: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0分)9.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
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_____。
(3)回首向来萧瑟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骐骥一跃,________________;驽马十驾,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4分)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①飞花②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解把:解得,懂得。
②飞花:柳絮。
这首诗巧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借物抒情,以物明理,借描写柳树来讽刺________________的人。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生命是美丽的李永康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是焦黑的。
尽管来这个地方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
最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
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
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一脸陌生。
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
他们压根儿就没走出过大山见到过鱼呀!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脸难色。
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
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
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
但开学两个月来,我教的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现象。
为此,我非常得意。
我当年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
虽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我当时就是不明白。
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
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
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
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
我要求他住校。
他说他回家和父母说说。
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
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个山头的同学去通知他,他还是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