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论文
6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分析

体温 3 . o 3 . 76 C~ 85℃, d 3 后均恢复正常。1 例合 并前列腺增 生症 的老年病人 , 术后 发生急性尿潴
留 , 留置 导尿 管及 口服竹 林 胺 2d后 自行 排 尿 。 予
本组采 用 硬膜 外 麻 醉 或腰 麻 。常 规 腹股 沟疝
切 口, 长度 5c m~6Cl在腹 外斜 肌 腱 膜切 开 后 两 n, 侧 分离 范围相 当于居 型补 片大小 ; 打开 提睾 肌找 到 疝囊 , 疝囊完全 、 将 高位 游 离 至 疝 囊 颈 部 , 离精 游
c 补 片 与 周 围组 织 如 腹 股 沟 韧 带 、 内斜 肌 、 m, 腹 联
开 展无张力 疝修 补术 。20 02年我 院开展 无 张 力疝 修补 术取得 较 好效 果 , 现将 20 02年 5月 ~20 08年 5月经 无张力修 补术 治疗 的 6 腹 股沟 疝 资料 报 O例
告 如下 。
邢宏伟 范小芳
摘
连
峰 Leabharlann 要 目的 : 讨无 张力疝修 补 术的方 式方 法对 治 疗效 果 的影 响 。方 法 : 探 回顾 总 结 6 疝 患者 手 0例
术 方式方 法及 术后 恢 复结果 。结 果 : 全部 病例 8d~1 口愈 合后 出院 , 1 0d切 无 例伤 口感染 。随访 1 一6 年
1 临床 资料
合肌腱 、 耻骨结 节 前 筋 膜 等 固定 , 后 将腹 外 斜 肌 最 腱 膜及 外层 组织缝 合 。
1 4 术 后 处 理 .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 6 例 , 5 例 , 8 ; 0 男 2 女 例 年龄 4 0岁 一9 3
岁 , 年龄 5 平均 4岁 , 中复 发 性疝 4例 ; 侧 疝 3 其 双 例 , 例 为 腹股 沟 直疝 , 顿 疝 2例 , 有 心肺 功 l 嵌 2例 能 不全 , 4例伴 有前 列腺 增生 , 2例糖 尿病 患者 。
对腹股沟斜疝手术论文

对腹股沟斜疝手术的体会摘要:一个多世纪以来,腹股沟斜疝手术虽经种种变革与创新,特别是50年代以后,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腹壁缺损差异程度,采用不同的修补方法,但均未能彻底解决术后复发问题,为此,外科医师同仁们仍需努力。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手术【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46-02腹股沟斜疝,俗称小肠气,吊气,是最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之一。
此种疾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内环处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层肌肉径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
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状突,如环不闭锁,就可形成先天性斜疝,而未闭的鞘状突就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1 临床表现1.1. 易复性疝为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站立或负重时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肿块可回纳腹腔。
1.2 肿块质软,呈带蒂“梨形”,可达阴囊或大阴唇。
1.3 体检时用手指伸进腹股沟管外环,可发现外环口增大,咳嗽时有冲击感。
病者再站立,并咳嗽,疝不再出现。
1.4 难复性斜疝者,平卧时疝亦不消失。
1.5 嵌顿性疝表现为肿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并伴有明显疼痛,推之不能还纳腹腔。
如嵌顿的内容物为肠管,可出现机械性肠梗阻征象。
1.6 绞窄性疝的临床症状多较严重。
绞窄时间长者,由于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及周围组织,引起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
2 病例呈现唐正坤,男,22岁,住金沙县安洛乡平子寨野猪塘组。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7年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包块开始如板栗大小、无痛,呈进行性增大,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肉眼血尿。
包块每于久站及劳动时出现并增大,于平卧及休息时消失,院外一直未作特殊处理,入院前于遵义医学院查彩超示为“左侧腹股沟疝”。
今为求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求治于我院,以“左侧腹股沟斜疝”收住我科。
患者精神、饮食、夜休及二便正常。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研究论文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及再手术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6月2011年6月的3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30例患者在再手术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片位移,再次手术均以网塞补片行无张力修补。
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
结论:操作技术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中图分类号】 r6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66-02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传统疝修补术由于存在张力大,组织相容性差,术后的复发率高达 10%~15%[1]。
无张力修补术最早源于1986年lichtenstein一篇关于以聚丙烯网片修补腹股沟疝的报道,是当前疝外科最主要的手术方法。
由于此方法不会对正常解剖结构造成破坏,无张力缝合方式快速、简单、恢复快、疼痛少等优点,且复发率较低,据国内报道的复发率为 0.6%~1.6%[2]。
现将我院自1997年6月2011年6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复发疝患者30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30例,男 26例,女 4例,年龄 23~70岁,平均 43岁。
斜疝25例,直疝 4例,斜疝并直疝 1例。
在第一次手术中,有25例患者为平片修补,有5例患者为网塞加平片修补。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 10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2例,前列腺增生 13例,慢性便秘 1例,糖尿病 3例。
复发时间为第一次手术后 35 d ~2 年。
1.2 手术方法材料: 采用美国bard 公司的定型产品,一套锥形疝环充填物和成型补片。
由于患者在再手术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片位移,再手术时根据患者情况用原切口进路,且继续使用网塞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
腹股沟疝手术后复发治疗论文

腹股沟疝手术后复发的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手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3月~2007年8月收治的78例腹股沟疝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7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为35~12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5min,所有病例均达到一期愈合,其中13例患者术后发生阴囊水肿,经妥善处理后消退。
本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2~7d,平均3.6d,术后无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对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3%,系过度劳累引起,其他患者均无不适感。
结论采用疝环充填式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手术后复发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复发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023-02inguinal hernia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 after li chunzeng feifa huang sen【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recurrence after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5 ~ august 2007 78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inguinal hernia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clinical summary, we observ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78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 the success rate was 100% operation time was 35 ~ 120min,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65min, in all cases to a union, of which 13 cases developed postoperative scrotal edema, the subsided after proper treatment.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of patients in this group 2 ~ 7d, an average of 3.6d, no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8 months, 1 patient recurrence rate was 1.3%, the department of overwork caused no discomfort other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hernia ring filling treatment of inguinal hernia repair recurrence after surgery is more satisfactory results,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key words】inguinal hernia recurrence surgical opelation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复发是这一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腹股沟疝手术失误的常见原因与预防措施

强腹股沟管后壁 18 26 9 例。0 例腹股沟疝手术失误 l 例 , 中损伤 2 其 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 4 , 例 损伤肠管 1 , 例 损伤膀胱 2 , 例 损伤 输精管及精索血管 2 术后阴囊血肿、 例, 水肿或远端疝囊积液 3 例。 1 . 2诊疗过程 : 4例神经损伤行神经鞘膜缝合术 ; 例小肠损伤行 1 肠管修补术 , 胃肠减压, 术后 禁食至肛 门排气 ; 例膀胱损伤行膀 2 胱修补术 ,置保留导尿至尿液清 2天后拔导尿管 ; 例精索血管 1
19 1. 9 6, 2
正 常情 况 下超 声不 能 显示 阑尾 , 当 阑尾 发 生炎 症 时 , 但 由于 【 周 永 昌 , 万 学 , 声 医 学【】 4版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 郭 超 M. 第 北 人 0 4I1 - 9 充血、 肿胀、 超声可显示其形态。 我们通过本组病例的超声检查时 2 o 3 8 3】 .
3 讨 论
内蒙古中医药
的体 会 , 急性 腹疼 病人 在超 声检 查时 提 出以下 3 作为诊 断 和 对 点 鉴别 诊断 急性 阑尾炎 的要 点 : 从肝 下缘 至盆 骨边缘 自上 而下 ①先 横 扫 , 从 外侧 各 中线 来 回扫查 , 现异 常 后集 中右下 腹部 回盲 再 发 区行 纵横 切 面 扫查 , 采 用加 压 探查 方 法 , 并 加压 目的是 为 了缩短 体 表及 阑尾 间 的距 离 , 使 局部 肠 管腔 内气 体 减少 或 消失 , 找 迫 寻 异常 回声 灶 , 意加 压时病 人有 无 疼痛 表情 。② 右 下腹 回盲部 并注 探 及低 回声 肿 块 , 前 述 声像 图特征 , 于 近腹 壁或 腰 大肌 前 符合 位 方 。③该低回声肿块 , 在探头加压时疼痛敏感或剧烈“ 超声麦 氏 征” ,有 时 由于腹膜 后 阑尾脓 肿 扫查 时呈现 高密 集点 状强 回声 而 误 认 为肠 腔 内容 物 , 至超 声 检查 提 示未 见 明显 异 常 , 实上 手 以 事 术 中阑尾 已穿孔 且腹 腔 内有大 量黏 稠 的脓液 , 分析其 原 因可能 是 由于脓 液 回声较 强 , 内容 物 回声 接 近 , 与肠 声像 图不易 区分 , 导致 超声 提示 未见 明显 异常 回声 。在实 际 临床工 作 中 , 根据超 声 只有 声像图、 结合患者病史、 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 才 能 有效地 提高 急性 阑尾 炎诊 断 的准确 性 。 综上所述 : 超声是一种快速 、 无创、 价廉、 无须准备的检查方 法 , 为急性 阑尾炎 的首 选方 法 。 可作 参考文 献 [ 周永 弟 , . 阑尾 炎 的声像 图诊 断阴. 国声声 医学 杂声 , 1 】 江怡 急性 中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10例分析论文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10例分析【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80-01自1986年lichtenstein和shulman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the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的概念并应用于临床以来[1],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不限制活动等优点,尤其是低复发率,给疝修补术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
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该技术的优点被充分展现出来,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术后复发,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就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50岁;斜疝4例,直疝6例;首次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外院施行者2例,在本院施行者8例,均为第一次复发;第一次手术至复发间隔时间最短者20天,最长者3年,平均18个月;再次手术时伴有前列腺增生5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慢性便秘3例,糖尿病4例。
1.2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再次手术采用何种术式,一般单纯复发者采用后进路修补(共8例),疝环缺损过大者用腹腔镜技术修补(共2例,tapp法,由苏州大学附一院主任医师指导完成)。
2 结果本组10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原修补处复发8例(其中网塞或补片移位5例,补片过小,变形,弯曲等3例),miss疝2例(原为斜疝,本次手术时为直疝复发,原手术均行网塞加补片修补,网塞仍在疝环位置),1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切口感染、局部红肿和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均3个月定期电话随诊一次,随诊时间为3~42个月,平均22个月,未见复发。
3 讨论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多发病。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由于具有对局部解剖破坏小、复发率低、恢复快、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而在国内广泛开展,现已基本上替代了传统疝修补术。
健康教育对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影响论文

健康教育对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的影响及作用。
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腹股沟疝患儿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其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及其家长的满意度、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和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腹股沟疝需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及其家长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家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儿康复。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腹股沟疝;手术康复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39-01小儿腹股沟疝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小儿外科多发病,多因为先天性的腹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所致,临床上多行手术高位结扎或修补治疗。
因为该病起病急、病程发展较快,患儿家长尚未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对疾病和治疗方法了解不足。
尤其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没有育儿经验,对于手术治疗较为恐慌、忧虑,术后又没有相关的防护知识,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术后的康复增加了一定的难度[1]。
因此,本文作者对我院部分腹股沟疝患儿及其家长加强健康教育,对比观察其对术后康复的影响,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入院的腹股沟疝患儿中抽取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9个月-6.5岁,平均年龄3.07±1.24岁。
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已确诊为腹股沟疝,拟行手术治疗;排除手术禁忌症或麻药过敏、耐受,主要器官严重损伤或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患儿,以及患儿或家长不配合手术者。
所有患儿家长均了解手术护理方案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服从医护安排,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1.2.1 分组将60例腹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9个月-6.1岁,平均年龄2.94±1.03岁,父母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7.34±1.86岁;对照组患儿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1个月-6.5岁,平均年龄3.18±1.05岁,父母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27.84±1.87岁。
血的教训|60例中医误治事故的总结

血的教训|60例中医误治事故的总结中医论文历来以介绍总结成功经验居多,而报道临床失误较少,成功的经验固然有益于读者,但是失败的教训亦不容忽视,它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也有裨益。
为确保治疗用药安全,更好发挥中医中药治疗效果,现对《中医杂志》创刊以来,所刊中医误治、救误文章进行一次总结,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1、针刺误治针刺引起死亡3例:治疗肺结核与心脏病患者,金针由胸腹部隔衣扎入,刺穿心脏引起死亡。
针刺精神病患者的风府穴,导致延髓内出血,损及生命中枢而死亡。
针刺头痛患者,医师以两枚长约 4.5cm之针隔衣自两侧肩峰中点刺入,刺破胸膜脏层,空气进入胸腔,发生两侧气胸,窒息而死。
针刺胸部穴位后引起气胸和血气胸:针刺患者身柱、膈俞、膈关、曲池、陶道、肺俞、天宗、太渊等穴,针后即感呼吸困难、气喘等症。
针刺落枕患者,取风池、肩井等穴引起左侧外伤性血气胸。
针刺引起肋间动脉大出血: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用三棱针直刺患处,伤及肋间动脉,引起大出血。
针刺引起创伤性颈总动脉瘤:因“嗓子痛”,针刺右颈部,针后即起一蚕豆大小的肿块,逐渐增大,疼痛发胀,呼吸窘迫,下咽困难,口流唾液,被诊断为创伤性右颈总动脉瘤。
针刺伤及腹腔脏器,引起大出血:因左上腹肿块,而针刺左上腹部,引起脾破裂。
因上腹痛及胃病,针刺“肾区”及中脘等穴,针刺过深伤及肾脏,引起内出血。
因右上腹反复疼痛,对期门、日月、不容等穴位施行针刺,引起胆囊穿孔所致的胆汁性腹膜炎。
因右侧腹股沟疝,对膀耽两侧、两下腹及上腹正中部等腹部10个穴位进行针刺,引起腹膜炎。
2、药物中毒致死服食大量桃仁致死:患者晚饭后,两次吃炒熟的桃仁,每次几十枚。
服后即头痛头晕,强度抽痉,两眼上翻,牙关紧闭,不省人事,四肢强直,阵发性痉挛性抽痉,两手握拳等症状。
抢救无效而死亡。
服食斑蝥中毒致死:患者用黄酒灌下斑蝥5钱(约15g),不到两分钟即开始烦躁、打滚,大喊其口内烧痛及腹部绞痛,进而呕吐,开始为已消化之食物,继之为鲜红血水,吐出之物溅于患者胸前皮肤及其父手臂上,即起水泡,灼痛甚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 医学观点认 为 , 合 理 的腹股 沟疝修 补术应 高位结 扎 疝囊 , 纠正病理解剖变化 , 按 照解 剖结构 进行修 补 , 尽量恢 复
体损伤小 , 患者疼痛 不适减轻 , 术后基本无需应用镇痛药 ; ( 3 ) 由于在术中不需对腹股沟结构做精细解 剖 , 无需 作张力修补 , 使手术过程更为简化 , 手术所需时 间更少 ; ( 4 ) 术后恢复快 , 缩 短了住 院时间, 同时也 节省 了患者 的医疗 开销 ; ( 5 ) 术后并 发
科杂志 , 2 0 1 2 , 1 7 ( 7 ) : 5 1 0~ 5 1 2 .
注: ( 1 ) P< 0 . 0 5; ( 2 ) P>0 . 0 5
[ 3 ] 郭盛旗 .网状平片生物补片在腹股 沟疝 修复 中的应用 [ J ] .中
讨
论
国组织工程研 究与临床康复 , 2 0 1 0, 1 4 ( 4 2 ) : 7 9 3 5~7 9 3 8 .
等情况 : 手术时间 、 住 院时间 、 术 中出血量 、 止痛药 使用次 数 、 住院费用 ; 切 口感染、 阴囊水肿 、 尿潴 留 、 腹股沟 异物感 、 切口 愈合不 良等情况 。 4统计学方法 : 使用 S P S S 1 3 . 0软 件进行 统计 学分析 , 计 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 计量 资料采用 t 检验 , P< 0 . 0 5表示差异
症较少 , 本文 中除阴囊水肿 发生率 2组差别 无统计 学意 义之
外, 其他如切开感染 、 尿潴 留、 腹股沟异物感 、 愈合不 良的发生
表 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 ( 1 " 1 : 4 5 )对照组( n=4 4) t
率, 治疗组均 明显低于对照组 ; ( 6 ) 平片式无张 力疝修 补术后 复发率较低 , 初发疝复发率 <1 %, 复发疝 复发率 <2 %。通过 在临床工作 中的总结 , 笔者 体会 到施 行平 片式无 张力疝修 补 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 1 ) 规范无菌手术操作 , 注意术 中止 血 , 可使术后感染率 和血肿几率尽可能降低 ; ( 2 ) 注意术 中要使补 片覆盖腹股沟管 整个底部 , 使 之充分接 触 ; 同时补 片须 放置平 整 以紧贴组织 , 避免卷 曲, 可减少复发率 ; ( 3 ) 低龄患者尽量避 免使用补片修 复 , 以免影 响腹 股 沟 区正 常发 育 ; ( 4) 缺损 在
腹膜 外脂肪 组 织。取 大小 适 宜疝 补 片 , 必 要 时予 以适 当修 剪, 在上 下叶之间剪 出 1个孔供精索穿 出。将补 片平整铺 垫 于腹股沟管后壁 , 用P ml o n e 缝线 间断缝合 固定 , 缝合补 片上 下叶裂 口, 视情况 留置负压 引流管 , 严 密缝 合腹外斜 肌腱膜 ,
高于中 、 青 年 。 对于复发性疝 的修补 , 也有 多种 术式可供 选择 。笔者 在
离精 索并显 露腹 股 沟韧带 , 游离 疝囊 , 分 离 疝囊 颈处 腹横 筋 膜, 并轻轻钝性分离腹膜前 间隙至足够空 间填入网塞 , 再将疝 囊 横断高位 结扎 , 将 近段送 回腹 腔。用 0号线 间断缝合 疝环 处 腹横筋膜 与网塞内层叶瓣 , 适 当裁剪 网片并置于精索后 方 , 将其边缘与联合腱 、 腹股 沟韧带 和耻 骨筋膜缝 合 固定 。缝合 腹外 斜 肌 腱 膜 、 软 组织 及 皮 肤 , 术 后 沙 袋 压 迫 切 口止 血 6
・ 7 8・中国伤残 医学 2 0 1 4 年2 2 卷 第3 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T I ’ a I l l l l a a n f l D i s a b i l i t y M e d i c i n e , 2 0 1 4 V o 1 . 2 2 , N 0 . 3
析, 并总结其复发原 因。 3 复发疝 的治疗 : 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 醉 , 沿原 手术切 口切 开 , 去除瘢痕组织 , 逐层切 开皮 下组 织、 腹外斜肌腱膜 , 游
料 和术式 , 网塞 或补 片 的固定不佳 , 修 补材料 的尺寸 不适合 , 术 中游离空 间不足 以妥善放 置补片等 。( 3 ) 与 患者 自身 因素 有关 : 年龄 、 体型 、 基础疾病 、 术后过早从事体力活 动等。例 如 有相关研究表 明 , 6 0岁以上老年人 腹股沟疝术 后复发率 明显
小时。
工作中体会 到 , 疝环充填 式无张力 疝修补 术较传 统手术 而言 具有操作 简单 、 创伤 较小 、 恢复 快、 疗 效确定 等优势 。其采 用 疝囊高位游离后 回纳 腹腔 , 再 塞人 充填 物 , 既 能使 内环 口消
失, 又可使避免腹腔 内压力过于集 中, 成型 的补 片可对 腹横筋 膜起到加强作用 , 使腹股沟后壁更为坚 固, 更 为符合人 体解剖 结构和生理功能 。当然 , 行充 填式无 张力疝修 补术后 也不
腹股 沟疝 是 普 外 科 常 见 病 、 多 发病 之 一 , 治 疗 以 外科 手 术为 主 。手术方 式主要 包括 常规 疝 修 补术 、 无 张力 疝修 补术、 腹膜 前 间 隙疝 修 补 术 、 腹 腔 镜 疝 修 补 术 等 。尽 管 总
报 告如 下 。
临床 资料 1一般资料 : 研究对象为我 院 2 0 0 2 2 0 1 2年 行腹股 沟疝 手术治疗 的患 者 , 其 中治 愈 1 7 2 9例 , 复发 6 0例 ; 男性 1 5 0 8 例, 女性 2 2 1 例; 年龄 4个 月 ~ 7 3岁 , 平均4 2岁; 首 次复发 者 4 3例 , 再次复发 1 4例 3次及 以上 复发 者 3例 。
注: P均 <0 . O l
Hale Waihona Puke 5 c m以上 时, 修补 可 能不 牢靠 , 在 必 要时 可用 2个 P e r i f x充
填物 。
5 . 2 术后并发症情况 比较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见表 2 。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 比( n , %)
综上所述 , 目前平 片式 无张 力疝修补 术是治 疗腹 股沟疝 的较好选择方式 。而 随着 外科手 术逐渐 微创 化发展 , 腹 腔 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 技术成 熟后 , 将 可能为腹股 沟疝 的治疗 提供更加美好的前景 。
2分析复 ̄ t / g , N: 对所有 腹股沟 疝术后 复发病 例进行 分
中国伤 残 医学2 0 1 4 年2 2 卷 第3 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u m a a n d D i s a b i l i t y M e d i c i n e , 2 0 1 4, V o 1 . 2 2 , N o . 3 ・ 7 9・
,
体 疗效 令人满 意 , 但 仍存在 术后 复 发率 的问题 。据 报 道首 发腹 股 沟疝 的术后 复发率 可达 1 0 %, 而复 发疝术 后 的再 复 发率 更 高达 2 0 % … 。笔 者i R E l :  ̄6 0例腹 股 沟疝术 后复发
病 例进行 回顾 性 分 析 , 对 术 后 复 发 的 原 因进 行 了总 结 , 现
4 结果 : 所有腹股 沟疝 患者 中治 愈 1 7 2 9例 , 复发 6 0例 , 复发时间为术后 1 个月 一 5年 , 大多在 3年内复发。具体 复发 原 因包括 : 术式本 身缺 陷或选 择不 当( 1 6例 ) , 术 者经 验不 足 ( 1 1例) , 术者技术操作 不规 范 ( 7例 ) , 术 中补 片 固定 不 当( 7 例) , 修补材料本身缺陷 ( 6例 ) , 术后切 口血肿 或感 染 ( 3例 ) , 术后咳嗽 、 便秘 等导致腹 压升高的因素未获控制 ( 9例 ) , 术 后 患者过早活动 ( 5例 ) , 患者 自身 因素如 高龄者 腹壁组 织薄 弱 等 因素 ( 6例 ) 。
合 适 的修 补 材 料 , 并 注 意 围手 术 期 各 个环 节 , 可 尽 量 减 少腹 股 沟疝 术 后 复 发 率 。 关键 词 腹 股 沟 疝 ; 术后复发 ; 疝 修 补 术 中图分类号 : R 6 5 6 .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6 5 6 7 ( 2 0 1 4 ) 0 3 —0 0 7 8 —0 2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 常见病与多发病 , 通过外科手术 , 高位 结扎疝囊并修补缺损 , 是临 床最为 主要 的治疗 方法 。以往传 统 的方法是利用 自体组织对 缺损进 行修补 , 导致 张力性 牵拉 疼痛成为不可避免的后果 , 而且术后恢 复慢 , 复发率 高 ] 。无
[ 4 ] 王峰勇, 陈纪海 , 顾农 , 等.局部麻 醉下腹股 沟疝补 片修补术 0 例治疗体会 [ J ] .外科理论 与实践 , 2 0 1 0 , 1 5 ( 3 ) : 2 8 7~ 2 8 8 . [ 5 ] 邓军亮. 1 2 8 例疝补片无张力疝成形术 的临床应 用[ J ] .中外 医
逐层闭合切 口。 3 观察项 目: 观察 比较 2组患者 的治疗效果 以及并发症 张力性疝修补术 从根 本上解 决 了张力 性 牵拉 性疼 痛及恢 复 慢、 复发率高等 问题 。当然 , 由于仍需作手术切 1 : 3 及进行组织 分离等 ,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损伤 , 从而也会 引起一些并 发症 ( 如阴囊水肿等 ) 。 临床上根据疝环缺损 大小 , 疝环周 围组织 完整性 及腹股 沟管后 壁坚实程度 , 将腹股沟疝分 为 4型 ( I ~I V型 ) , 疝 的这
疗, 2 0 1 0 , 1 9 : 6 0 .
6 O例 腹 股 沟 疝 术后 复 发 的原 因分 析
王 刚 姜 志 新
(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急诊普外科 ,新疆 石河子 8 3 2 0 0 0 ) 摘 要 目的 : 分析 探 讨 腹 股 沟 疝 术后 复发 的原 因 以及 复 发 疝 的修 补 方 式 。方 法 : 回顾性 总结我院 2 0 0 2— 2 0 1 2年 行 腹 股 沟 疝手 术 治 疗的 患者 临床 资料 。结 果 : 治愈 1 7 2 9例 , 复发 6 0例 。 结论 : 腹 股 沟 疝 术后 复发 的原 因 多种 多样 , 采 取 规 范的 手 术 操 作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