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贝多芬事迹简介550字精选

合集下载

名人传贝多芬传缩写故事

名人传贝多芬传缩写故事

名人传贝多芬传缩写故事第一章:天才少年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这个名字在音乐史上熠熠生辉。

他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也是一个克服重重困难,坚韧不拔,最终获得成功的传奇人物。

路德维希·贝多芬生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德国波恩市一个司法官员的家庭。

他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父母对他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未来成为一名律师。

然而,路德维希却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小,路德维希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

他在五岁时就开始学习钢琴,而且极具天赋,很快就超过了老师的教导。

他还十分喜爱弹奏古典作品,经常会模仿伟大的作曲家们,创作出自己的曲子。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贝多芬结识了他的第一个音乐启蒙老师——老马克斯。

老马克斯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音乐家,他对贝多芬的才华深感惊叹,决定帮助他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音乐天赋。

在老马克斯的指导下,贝多芬不仅学会了更深入的音乐理论知识,还参加了一些音乐比赛和表演。

他的表现总是引人注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大家都为这位天才少年所倾倒。

然而,尽管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确很出色,但他的家庭环境并不十分富裕。

父母为了供贝多芬上学,省吃俭用,日子过得很拮据。

贝多芬深知家庭的不易,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生活境况。

在五岁时,贝多芬就开始在家附近的小酒馆里演奏钢琴,为路人带来一丝音乐的快乐。

他的表演受到了众多人的欢迎,有时还会得到一些小费。

贝多芬将这些收入全部交给了父母,希望能够为家庭减轻一些负担。

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贝多芬的音乐天赋得到了更好的展现。

他的作品在当地音乐界引起了轰动,逐渐传播到了整个德国。

贝多芬因为他的天才和努力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他的名声甚至超过了老马克斯。

在他十二岁那年,贝多芬被一家著名音乐学院录取。

这是他的第一次离开家乡,独自前往奥地利维也纳,开始了他音乐之路的新旅程。

在学院里,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音乐爱好者,他们一起研究音乐理论,交流音乐心得,共同进步。

贝多芬名人事迹优选篇

贝多芬名人事迹优选篇

贝多芬名人事迹优选篇贝多芬名人事迹 1贝多芬的名人事迹集锦1200字优秀范文贝多芬的名人事迹范文1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

他出生于夫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

他的祖父叫鲁特维克,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

他的母亲是一个女佣,一个厨子的女儿。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聪;他从1796年26岁时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

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__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

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第三“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月光曲》与《命运交响曲》艰苦童年,爱情失败,疾病缠身,贫困交加,孤独寂寞充斥着贝多芬的一生。

但他不屈不挠,敢与命运,与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作__也许正是这些挫折造就了这位影响深远的大师。

在悠悠音乐史中,贝多芬是顶天立地的,他不仅是作曲家,也是艺术家、思想家。

第九交响曲中的合唱《欢乐颂》,更成为人类团结的颂歌。

他成功的做了正常人做不到的事,每次听贝多芬的《英雄》、《命运》交响曲及第九交响曲等名曲,都情不自禁为之动容,随着旋律的起伏而感动震撼不已。

他的《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

名人贝多芬的故事【优秀9篇】

名人贝多芬的故事【优秀9篇】

名人贝多芬的故事【优秀9篇】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

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你的。

”朋友回答说。

“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

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

”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作品20号)。

这决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贝多芬的励志故事篇二在贝多芬的一生中,贫穷、疾病、挫折、孤独等磨难折磨着他,最大的灾难是耳聋带来的痛苦。

贝多芬28岁时,由于疾病,听觉就开始减退,到了48岁,再优美的歌声他也听不见了。

他只能用书写的方式来和别人交流。

即使这样贝多芬仍进行着创作。

他的不朽名作――九十部交响曲的后七部,都是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的。

而其中的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九部交响曲被认为是永恒的杰作。

他用敏锐的观察力来感受人类、社会和大自然。

为了起草一部曲子,他经常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反复推敲,精心锤炼。

例如第五交响曲的创作,他就花了八年的时间。

贝多芬在给他的兄弟卡尔和约翰的信中倾诉了耳聋给他带来的莫大的痛苦以及他战胜疾病的决心:"在我身旁的人都能听到远处的笛声,而我却听不到,这是何等的耻辱啊!这样的情景曾把我推到了绝望的边缘,几乎迫使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我的艺术,只有我的艺术要我活下去。

"贝多芬在这种困境中曾大声疾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为了艺术,他牺牲了平庸的私欲,战胜了一切不幸。

他说:"牺牲,永远把一切人生的愚昧为你的艺术去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

"贝多芬励志故事篇三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氛围最浓厚的城市。

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贵时尚的事情。

贝多芬的奋斗故事精选

贝多芬的奋斗故事精选

贝多芬的奋斗故事精选贝多芬的一生充满奋斗和抗争,他的作品中也反映出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就是英雄主义精神。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贝多芬的奋斗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参考学习!贝多芬的奋斗故事精选1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

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

一天,教堂的钟声都已经敲了12下了,贝多芬还在练习,他必须等到父亲回来检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觉,母亲看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贝多芬,垂怜的对他说:“孩子,都12点了,先去睡觉吧。

”“不行,爸爸等会回来看见我没有练琴,会打我的。

”妈妈对这个酒徒的丈夫也没有规定,只好抱着贝多芬在琴边流泪,很快,贝多芬在母亲的怀抱睡着了,妈妈便把他抱上了床。

当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贝多芬的酒徒父亲回来了,“那个小兔崽子呢,怎么不练琴了?”“你不看看都几点了,还让孩子练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罢休啊?”对,你说的对”贝多芬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来到贝多芬床边,把贝多芬提了起来,母亲怎么拦也拦不住。

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边弹,一边闭着眼睛,虽然如此,贝多芬的琴声还是十分流畅自然。

“行,这还有点莫扎特的样子。

”父亲在一边快乐的说。

贝多芬的奋斗故事精选2 著名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一个人:“物质生活的困顿毫无改观。

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战胜者:——人类平凡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痛苦的战胜者。

”是的,作家口中的“他”就是指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这段话出自于世界名著《名人传》。

《名人传》讲述的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一生,其中我最崇敬的伟人是贝多芬。

贝多芬于1770年 12月 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家里贫困交加,展现出音乐才华的他被父亲视为“摇钱树”,父亲不惜打骂,使贝多芬有个不幸的童年。

贝多芬感人事迹五篇800字优秀范文

贝多芬感人事迹五篇800字优秀范文

贝多芬感人事迹五篇800字优秀范文贝多芬感人事迹五篇800字优秀范文贝多芬是谁?他是一位失聪的音乐家,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关于贝多芬的感人事迹范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贝多芬的感人事迹范文一我爱追寻;追寻科学,追寻生活,追寻自由,追寻快乐……但我最最喜爱的,无非是追寻艺术了。

艺术,即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一直是我所向往,它那独特的魅力,美好的韵味以及激烈的竞争性,深深地吸引着我。

自古以来,它一直是人们所喜爱。

它包含有音乐、舞蹈、雕塑、文学、曲艺、戏剧、电影等。

我爱艺术,我要追寻艺术。

很多着名的发明家、数学家和科学家,还有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艺术特长,在我们学习的课本中和课外书中有许多这样的伟人,这些艺术特长对他们成为伟人增了光,添了彩。

对我印象较深的有爱因斯坦和毛泽东。

爱因斯坦的艺术特长是拉小提琴和弹钢琴。

他六岁开始学小提琴,曾经爱上莫扎特的小奏鸣曲。

三十多岁时,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曲子都非常酷爱。

他每当遇到了困难,拿起琴弓,那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的音乐有助于他对物理学的深思,引导他在数学王国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

爱因斯坦不但小提琴拉得好,而且还能弹一手好钢琴。

最令人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俩共同描绘了物理学。

着名音乐家贝多芬作的曲,旋律优美,又富有神秘感。

我经常在写作文前听音乐,便立刻会来灵感。

无聊时,听听音乐,便能再次开心起来。

心情烦躁时,只要一听音乐,无论当前有多生气,多烦躁,都会变得舒畅起来……音乐独特的魅力即是如此,它能给我带来灵感,带来快乐,带来舒畅……追寻艺术,追寻舞蹈。

我自小喜爱舞蹈,对舞蹈有着很大的兴趣。

上小学后,我加入了舞蹈班,对舞蹈更为喜爱了。

跳起天鹅舞,舞步柔和,动作优美,那独有的线条美和姿态美,给人以十分美好的韵味。

关于贝多芬的感人事迹范文二有人说,音乐是一种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有人说,音乐是一种手段,是考试加分的帮手;有人说,音乐是一种心情剂,能决定人心情的好与坏。

贝多芬传的故事梗概

贝多芬传的故事梗概

贝多芬传的故事梗概贝多芬传的故事梗概(通用5篇)导语:《贝多芬传》作于1903年,作者称这部作品是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个副产品。

可以说《贝多芬传》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序曲。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故事梗概,欢迎阅读。

贝多芬传的故事梗概篇1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当时波恩是人口不满三万的小城。

城东靠莱茵河,城北群山连绵绿葱葱。

《梦幻曲》的作者舒曼曾写道:“……当莱茵河上的船路过此地,外国人问巨人的名字时,每个孩童都能回答——那是贝多芬。

船上的外国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德国皇帝的名字”。

舒曼的话对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来说,已是事过境迁。

因为,现在贝多芬是属于全世界的。

人们都知道他的《命运》,知道他的《英雄》,知道他的《热情》《悲怆》,知道创造者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贝多芬26岁时,他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听力渐渐衰退,到了45岁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了。

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但是,倔强的贝多芬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时“听音”。

可以想象,这一切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1824年5月7日,贝多芬成功地指挥他在双耳失聪后创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

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作曲家却全然不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牵着他的手,使他面对观众时,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

他终于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心战胜了命运,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敬仰。

1827年3月26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贝多芬孤独地离开了人世,终年57岁。

贝多芬去世的消息,使维也纳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

两万多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中,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舒伯特手持火炬,泪流满面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贝多芬把一生献给了音乐事业,先后创作了九部交响乐,32首钢琴奏鸣曲,近200部钢琴、小提琴协奏曲。

贝多芬的故事精选5篇600字

贝多芬的故事精选5篇600字

贝多芬的故事精选5篇600字周所周知,贝多芬是一个非常励志的身残志坚的人物,面对命运的不公他没有低头,面对病痛的折磨他没有低头,反而坚强的抗争,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贝多芬的故事,希望你喜欢。

贝多芬的故事1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写了9部交响乐和32首钢琴奏鸣曲,此外,还有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一二百部作品,其中有许多是在耳聋以后写成的。

1798年,28岁的贝多芬发现自己的听力出现了问题,继而听觉日益衰退。

1822年,因为失去了听力,贝多芬指挥歌剧《费德里奥》预奏失败,他扔掉指挥棒,一口气跑回家里,倒在椅子上,沉默了很久很久。

耳病的恶化使贝多芬非常痛苦,他的消极情绪达到了极点,曾写下遗书,陈述自己的悲惨遭遇与不幸。

但是,贝多芬并没有一蹶不振,他重新树立起与聋疾斗争的信心,全心投入音乐创作中。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仍然由他亲自担任指挥。

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贝多芬却丝毫听不见如山似海的掌声和欢呼声,直到女歌手温葛尔把他的身子拉向观众时,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终场后贝多芬感动得晕了过去……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

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作为一个音乐家却失去了听觉,为了挚爱的音乐他终身未娶,但他却为这个世界创造了快乐。

贝多芬的故事2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

他的父亲约翰·范·贝多芬是科隆选帝侯宫廷的男高音歌手,兼钢琴与唱歌教师,因嗜酒影响全家生活。

其母玛丽亚·玛格达琳娜只活了41岁。

贝多芬是家中的第2个孩子(第一个早夭只活了6天),此后其母玛格达琳娜还相继诞下5个孩子,但只有两个男孩卡斯帕尔·安东·卡尔、尼古拉斯·约翰长大成人,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

贝多芬的人物传记作文(精选11篇)

贝多芬的人物传记作文(精选11篇)

贝多芬的人物传记作文贝多芬的人物传记作文(精选11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贝多芬的人物传记作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贝多芬的人物传记作文篇1“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也是一个高尚的人。

他远离尘世,走着一条不寻常的路。

他是这样活的,也是这样死的……”贝多芬,这位享誉全球的艺术家,一生中经历了多少磨难,遭受了多少打击!2岁时,可怕的天花差点要了他的命,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他才躲过了死神。

3岁时,他慈祥的祖父又远离人世间,从此,贝多芬的父亲沉醉于酒桶之中,晚上回来又打骂贝多芬。

到了15岁,贝多芬更是背负着养家的重担。

17岁,他又失去了心爱的母亲。

到了三十一岁时,可怜的贝多芬几乎什么都听不到了!相对于他的悲惨命运,贝多芬传奇的一生更是值得人惊叹!他在三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年3月26日,贝多芬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音乐会,那时,他还不满8岁!而他不满15岁时,就已经可以指挥一个乐队了。

18岁,贝多芬就成为了一个知名的作曲家!在他以后的岁月里他的音乐天赋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先后创作了《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大提琴鸣奏曲》、《英雄交响曲》、《庄严弥撒》和我们都熟悉的《月光鸣奏曲》(又名《月光曲》)等世界千古绝唱。

读了《世界名人传记——贝多芬》使我感到很快乐。

我不仅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让我了解了贝多芬。

还让我从中悟出了许多人生哲理。

矢志不俞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动力。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

”贝多芬的一生是从磨难中走过的,人生的荆棘一再狠狠地刺他,而贝多芬,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理想,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不断地爬起来,不断地向人生辉煌的顶点迈进!天赋+努力,是人生驶向理想彼岸的双桨。

贝多芬,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很小就显现出了他独特的音乐天赋,他8岁就开办音乐会,15岁就能指挥一个乐队,18岁就成了知名的音乐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传贝多芬事迹简介550字精选
《名人传》讲述的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一生,其中我最崇敬的伟人是贝多芬。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贝多芬事迹简介,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
贝多芬事迹简介1
从心理学上讲,贝多芬之所以会在极度困苦的状况下,一再创作出辉煌无比的音乐篇章,这与他的自励人格有极大关系。

自励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能很快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励志的动力,并在不断的奋斗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自励人格的人还很善于升华个人的精神痛苦,他们会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当成个人成长的契机,从而磨练个人的意志。

贝多芬的可贵在于他每每生活失意时,都会在音乐创作中寻求内心的平衡。

例如,贝多芬因失恋而谱写出《致爱丽丝》,因向往自由而谱写出《第三交响曲》,因失聪而谱写出《第九交响曲》,他的音乐创作都饱含对人生的深刻感受,又充满了激情。

他的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用一生的努力去向世人证明他有这个能力!
贝多芬的可贵还在于他永远傲视达官显贵,不因自己出身卑贱就去刻意巴结他们。

他在音乐创作当中也突出体现出他的傲骨,他谱写的旋律可比惊涛骇浪,可如气壮山河,充满了个性特征。

一个失聪之人,却能写出人类最动听,最振奋的音乐篇章,这是贝多芬自励人格的不朽传奇。

贝多芬事迹简介2
一次,贝多芬走进一家长馆就餐,刚坐下来就聚精会神地构思他的乐章。

他构思完毕以后,高兴地把服务员喊来说:
“算账。

多少钱?”
服务员先是一愣,接着扑的一声笑了,说:“先生.您还没有吃东西呢,怎么就要付钱呢!”
1812年,德国文艺界的两位巨人贝多芬和欧德在波希米亚人的浴场相遇。

贝多芬是歌德的崇拜者,他曾说:“歌德的诗使我幸福。

”现在第一次见面,他希望能从这位大诗人的智慧和诗才中进一步探索他的灵魂,从中吸取人格力量。

正当他们热烈叙谈时,皇后、太子和一群侍臣从他们身边走过。

贝多芬从来就对这类人深恶痛绝,因此,当太向他脱帽致敬,皇后也向他点头招呼时,贝多芬却把头一昂,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一样。

然而歌德就不同了,他赶忙抖抖身上的灰尘,整整衣领,把帽子脱下在手中,迎上前去,向皇后、太子弯腰致敬。

这时,贝多芬只觉得先前心目中这,位诗人的高大形象顿时土崩瓦解。

当那辞皇族浩浩荡荡地走过去了以后,贝多芬几乎用吵架的声调对歌德说:“你不是我想像中的《葛兹》《浮士德》的作者,而是一个庸俗的人。

”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一面。

贝多芬事迹简介3
贝多芬对于世故人情,疏忽得很,又往往专横独断,藐视一世。

表面看来简直是一个狂徒。

所以除了能十分理解他、原谅他的人--
以外,贝多芬没有知交的朋友。

且对于寓居的旅舍的主人,常常冲突,至于激烈,故一年中必迁居数次。

评论家形容他这横暴的性格,有这样的话:
贝多芬是独自生活在无人的荒岛上,而一旦突然被带到欧洲的文明社会里来的人。

这话把贝多芬的一面说得十分透彻。

自来艺术家往往有浪漫不拘的行为,而贝多芬竟是一个极例。

当时欧洲有名的钢琴家车尔尼有一天去访问他,看见他耳上缠着重重的纱布,蹲伏在室内。

车尔尼出来对人说:
这人不像欧洲第一大音乐家,倒颇像漂流在荒岛上的鲁滨孙。

他常常用棉花蘸黄色药水,塞在耳中,外缠纱布。

他颚上的须常常长到半英寸以上。

头发似乎从来不曾接触过梳栉。

麦束一般地矗立在头上。

他曾经为了一盆汤做得不好,大动怒气,拿起来连盆投在旅舍主人的身上。

他常常拔出蜡烛的心子来当牙签用。

又在上午,街上正热闹的时候,穿了寝衣,在靠街的窗口剃胡须,不管人家的注目与惊讶。

有一次为了动怒,拿起一个开盖的墨水瓶来,投在钢琴的键盘上。

他弹琴的时候,因为长久之后手指发热,常常在钢琴旁边放一盆冷水,弹到手指发热的时候,就把两手在冷水中一浸,然后继续弹奏。

然而他的动作很乱暴,每逢弹一回琴,必洒一大堆的冷水在地板上,这冷水从地板缝中流下去,滴在下面的住人的寝床中。

楼下的主人诘问这旅舍主人,旅舍主人对贝多芬说了几句话,贝多芬就动怒,立刻迁出
这旅舍。

贝多芬的姿势极为丑陋。

头大,身短,面上不容易有笑容,动作又极拙劣。

有一次他也想学跳舞,然而他不会按了拍子而动作。

据传记者说,他的相貌的表情常常是冷酷而苦闷。

身长五英尺四英寸,肩幅极广,面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鼻硬而直。

指短,且五指长短略等,手的背面长着很长的毛。

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永不戴帽,常常蓬头出外散步。

起风的日子,他的头发就被吹得像火焰一般。

人们在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恶魔。

......
凡此种种强顽怒暴的习气,都是因了他心中所怀抱的大苦闷而来的。

而他的苦闷的源泉,全在于他所罹的聋疾。

贝多芬事迹简介4
就在贝多芬一心准备投身音乐大干一场时,命运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

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

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当时的贝多芬还爱恋着一位叫朱丽叶塔的姑娘,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献给她的。

然而幼稚风流的朱丽叶塔辜负了贝多芬的一番情意,后来竟与一位男爵订了婚。

耳聋的治愈日渐渺茫,又痛失心仪已久的恋人,这双重的打击使顽强的贝多芬支持不住了。

1802年他写下了一封绝笔信,即现在被
称之为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

在信中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理想和痛苦。

凡是误解贝多芬的人,如果仔细总结了他的遗嘱,都能发现其中真实的原因,从而原谅他的种种缺点。

不过他还是重新振作了起来,他那坚强的个性不可能屈服于命运摆布。

还是那篇遗嘱中,贝多芬说道:是艺术,就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

贝多芬事迹简介5
贝多芬成为大师之后,坚持自己勇于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在许多人都被贝多芬的曲子征服的同时,也有很多人不能理解和接受他所创作的曲子,自然也不能理解和接受他的创作精神。

一些守旧的同行或外行开始攻击贝多芬。

贝多芬的曲子简直让人莫名其妙,他所表现的都是深奥难懂的东西,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有人这样说。

贝多芬的曲子,太矫揉造作了,一点也不自然,旋律别扭,歌唱者很难跟上这样的调子。

也有人这样说。

对于这些攻击,他写信给一家音乐杂志说:请你们的评论员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你们的言论可能会有严重的误导作用。

一些有前途的年轻音乐家可能会被你们吓倒,因而改变他们的艺术方向,至于我,我并不认为自己完美而不应受到任何评论,只是你们的评论实在是外行话。

因此我要说你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音乐。

他丝毫不被外界的非议和攻击所吓倒,一直沿着自己所追求的艺
术方向前进,终于登上巅峰,取得巨大成功。

思想家不需要旁人的赞赏或喝彩,只要他为自己鼓掌——这是不可缺少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