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
年班主任工作创优心得体会

2024年班主任工作创优心得体会
作为一位班主任,我在2024年的工作中总结出的创优心得体会如下:
1.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作为班主任,我要努
力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
法和策略,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
我
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取得进步。
同时,我也注重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共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 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创
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例如,定期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精心设计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奖励机制,激励
学生持续努力。
4. 做好班级管理和组织工作:班级管理和组织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要严格要求学生的纪律和行为规范,组织好班级各项活动和考试,并及时与学校和
家长进行沟通,确保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
5.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2024年,社会竞争压力可能会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问题也可能更加突出。
作为班主任,我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情绪
变化和心理压力,并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挑战和困难。
总之,作为一位班主任,我将继续努力,创造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教育方式,让学生在2024年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和发展。
精细化的班级管理

412020.08爱情婚姻家庭 教育观察S2:Liu Tao and Su Hai. T:Who likes pandas? S3:Mike. e. 自读课文,划出Mike 为什么喜欢熊猫? Read the story time and try to find the reason. T:Why does Mike like pandas? S:They’re cute and fat. T:Yes,they’re cute and fat.(teach:cute 可爱的, fat 胖的) f. Let’s have a chant. g. Read after the PPT. H. Read after the teacher. I. Act it out. T:Act it out with your emotions. (Choose four groups come to act out.) Step 3 Summary 出示图片T:Look,Here are so many animals.Do you like them? Ss:Yes. T:Talk about the animals.T:Animals are our_________.(引导学生说:friends. We should protect them.我们要爱护动物。
) Step 4 Homework 1.Act the story of Story time in groups. 2.Read and spell these words “ cat、dog、panda”. 3.Introduce your favourite animals to your parents in English. Blackboard design Unit1 I like dogs toy animals Do you like …(s)? dogs Yes,I do. cats No,I don’t .I like …(s). pandas 精细化的班级管理张钰栋襄垣县第一中学校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育人的科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基层工作。
班主任育人故事案例4篇

班主任育人故事案例4篇班主任育人故事案例1:班级管理的创造性方法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爱心、耐心和细心,还需要创造力。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社会也要求我们培养充满创造力和个性的孩子。
因此,在班级管理上,我们也应该富于创造性。
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叫XXX,他很能言善辩,是个挺可爱的男孩。
但在研究方面却表现不佳,上课时常常思想无法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总是磨磨蹭蹭,而且不愿动脑筋,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得不完整,书写也很潦草。
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让我很头疼。
我找XXX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研究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实际上却没有改进。
我感到很气馁,多次想放弃,但作为班主任,我不能因为一个学生的困难就退缩,更不能影响整个班集体。
我决定尽最大的努力去转化他!我认为XXX同学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没有真正想要成为一个受人喜欢的孩子。
因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一个好孩子的思想。
在谈话中,我问他是否想改正错误,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以及他应该怎么做。
最终,他答应认真遵守纪律,完成作业。
通过我的努力,XXX同学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成为了一个更加认真负责的学生。
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富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在这个教育故事中,我深刻认识到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班主任。
首先,我们教育学生,必须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这样,老师才能产生热爱之情。
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对于像XXX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触动他的内心。
通过动之于情,XXX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其次,同学的帮助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
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教育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成了教育的主旋律。
创新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这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但也不能忽视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因为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和造就出创新人才。
一、不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
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期。
人的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锻炼逐渐形成的,为此我经常利用早读和班队活动课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名人传记、科幻小说等,还要求学生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科技博览》和异想天开等节目,并告诫学生,我们现在所说的“创新”并不是像科学家和文学家那样一定要创造出新产品或新作品,只要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方法和解法,不落俗套的建议或思路,便是“创新”,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愿和态度。
创新精神是创造品质的基础和动力,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很难有创造性成果。
创新精神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敢作敢为”。
敢想,即敢想别人想不到的、别人不敢想的、别人想不清的;敢为,即敢为别人所不敢为,敢为别人所不能为,敢为前人所未为。
有时学生的行为难免“出格”,我总是尽量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去这样想,大胆去这样做。
记得有一次返校劳动,我班参加返校劳动的人比较少,但任务却很繁重,除了做教室、公地、厕所外,还要扫一块大操场以及清除操场周围的洒了除草剂的杂草。
我安排了六个男生来完成这个任务,我要求他们把清理完的杂草堆成一堆焚烧。
我很清楚这一组分到的任务最重,为了确保任务的完成,我一再次强调虽然这组任务重,但一样要做好。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繁琐而富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工作。
现代化的教育向班主任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的高期望、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使班主任更加应该注重教育的和谐。
九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九年的班级管理让我充分认识到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基层组织。
实践表明:班风好,校风、学风就好,教育质量就高。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全面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承担者,它主管一个班学生思想、行为、学习、生活,堪称班级之“灵魂”。
学校的一切教育任务和教学各项任务最终都要靠班主任去落实、去实现。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以把一个差班带成一个好班,而一个不称职的班主任,也可能使一个好班逐步变坏。
班主任的水平往往对教育质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成了教师的中坚,是学校领导管理学校的依靠力量和得力助手。
因此,在担任班主任工作那天起,一股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下面我就成长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商榷。
一、爱感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所以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教育,还应是一种人格教育、情感教育,教师如对学生怀有积极的情感,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
教师要爱学生。
师爱不仅是教育的前提,而且爱本身就是一股极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学生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容易形成自我价值感。
这种爱包括对学生的欣赏,因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常常是从其他人,特别是从对他们影响较大的重要人物的评价转化而来的。
教师欣赏学生,就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肯定自己,强化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赏识。
”林肯也说:“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
”教师爱学生还应当期待学生。
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
即使非常顽劣的孩子,也有闪光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发现,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
这也许是没有当主任老师无法体会到的。
它不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创造。
因为你面对的是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的班级工作也应当富有创造性。
下面我就谈谈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方法:一、把赞美还给学生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
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
我班的王凯达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
在我教他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
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
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及及忙忙的往外挤,我站在讲台上,维持着秩序正好门后面的拖把倒了,学生光顾着挤,好象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扫把。
这时,王凯达同学挤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拌倒。
然后拿起来了。
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王凯达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
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
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
事务性工作与创造性工作,我们该怎么平衡?

事务性工作与创造性工作,我们该怎么平衡?事务性的工作高效做作为班主任,事务性工作可以说占据了绝大多数,填表、统计、通知、处理问题……时间一久,你就会发现被无形的陷进去。
那么,事务性的工作不得不做,但又不能变得消磨。
我们要学会把事务性工作也做出新的亮点,比如搜集信息,我们可能是发在班群接龙,不好统计又容易覆盖,于是借助接龙小程序,以上问题都解决了。
因此,这样的基础性事务工作一定要寻找到高效的方法,把有限的时间节省出来。
事务性的工作简单做事务性的工作我们都要尽量省时省心地达成目标。
我们的意识里就要有“简单做事,高质完事”的概念。
举个例子,上级要求学生学习宪法活动,有的老师发了提示,可是最终情况不合格,还要再花时间去一对一通知检查。
有的老师就利用周末,布置成家庭作业,全部都达成目标。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哪怕是事务性的工作也要有点创新意识,尽量避免走弯路,走重复路。
事务性工作创新做事务性工作大家都是信手捏来,直截了当,也最容易引起大家的怨言。
面对这种不得不做的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调整心态。
把这些事务性的工作变成自己的研究对象,比如每天的早读、早操、午会等,一尘不变每天照旧。
可有的老师很厉害,就把这些每天的琐碎变成了研究对象,比如早读读什么最有效?早操怎么做最认真?午会讲什么才有价值?于是,我看到把日常做出新意的好多点子,再把这些思考成文成书,变成自己的成果。
创新性工作穿插做如果我们每天都是日常,又没有突破的意识,就难免陷在碌碌无为的瓶颈中。
一个人的热情就很容易被消磨,并且很难再有。
在我看来,我们要有意识的每天给自己一些自我激励有创新意识,有成就感的工作。
比如,每天坚持日更的我,这就是我的成就感,它让我在繁碎又烦恼的日常中有了新的动力。
当我无法尽善尽美解决问题时,换个头脑,做些自己喜欢又有意义的事,找到自己的动力来源。
创造性工作清醒做前几天我听一个班主任分享,他说:老师们,我们有时候要放下助人情节,教育不是尽善尽美的,我们只有不断靠近。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从教育管理、学生发展和家校合作三个方面论述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一、教育管理1.协调教育资源。
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情况,及时与任课教师、家长沟通和协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2.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班主任是学生多年家庭与学校关系发展的“桥梁”,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增进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积极与学生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二、学生发展1.全面培养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发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结合学生的家庭和学校情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指导学生的就业规划。
班主任是高中阶段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指导者,通过个案分析和专业指导,为学生提供职业选择和就业规划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三、家校合作2.促进家长参与。
班主任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家长的智慧和力量有效结合到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共同关爱和教育学生。
3.促进学生和家长的沟通。
班主任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沟通问题,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
作者:项利崔福渠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3年第01期
要想让创新型人才辈出,就要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班主任学生创新精神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也越发多了,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学生。
因此,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应富于创造性。
一、创新精神的内涵
创新精神,是一个对创造性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它是创造性人格的动力因素。
从心理角度分析,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
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性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的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
从具体内容上看,创新精神应包括:求新求异精神;求真求是即探求事物内在规律的精神;奋斗拼搏献身事业精神。
二、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发挥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依靠三个方面的工作,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上个世纪以来的教育进程看,50年代及其以前偏重科学知识的传授,60年代至80年代强调智能的培养,80年代以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何种程度,能否为社会作出创造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班主任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因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紧密联系着,与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紧密相连。
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骨干作用。
三、创新精神的培养
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德育为首,充分发挥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所谓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实际上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支持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
首先,班主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入手,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创造动机。
真正的创造者也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者,没有道德品质的人的创造发明往往会危害社会。
这是有众多事例可以证明的。
其次,以培养科学世界观入手,使学生具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方法论。
没有科学的方法论,创造发明就无从谈起。
班主任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一定要身体力行,做科学世界观的楷模。
再次,从明确学习目的性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知识,创造新知识。
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多指导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要举一反三,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鼓励学生在敢于标新立异,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怕失败,不怕冷嘲热讽,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要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充满自信,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因为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一切创造者所共有的人格特征。
2.教师要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参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而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活跃学生思维,使其创新精神得以发挥。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继承人类已经创造出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勇于突破成规,勇于对现有知识质疑,挑战旧的学术体系,在发现和创新知识方面敢于独辟蹊径。
要打破“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观念,倡导勤思、善问的良好学风。
教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学生的质疑,不要怕被学生问倒,而扼杀学生质疑的优秀品质。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开放政策: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
这些民主的教学思想,都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3.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
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
4.要改善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教学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标准,往往要求十分细碎,偏重速度和熟练,很少鼓励创造。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评价要鼓励拔尖,鼓励专长,鼓励创见。
对有创新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班风乃至校风,促进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5.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入手,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它突出表现在创造活动中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治力四个方面。
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也应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
班主任对形式创新精神的培养,除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还应“导之以行”。
通过组织诸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育学生,磨练学生意志。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
由于受传统影响和教师并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等原因,当前在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上存在简单化、庸俗化和神秘化的现象,形式主义依然比较浓厚。
有的学校迫于形势让学生在校内搞什么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以为有了这样一些活动,学生拿出一两样小玩艺就是培养了创新意识;还有的老师认为,创新就是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拿金牌,是个别智力超群学生的专利,对于大多数学生,则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更有相当多的学校领导虽然也清楚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但迫于现实的升学压力不敢冒然尝试,只好走走看看,简单搞一些课外活动应付了事,等等。
另外,虽然从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大张旗鼓宣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乃至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改变,造成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学生的创新精神难以培养。
但是,不管困难多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要我们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才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素质教育才能得以顺利推行,全新的教育才能被创造出来。
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才能得到真正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