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天气符号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天气符号

小学科学天气符号

天气符号晴:指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但云量占天空不到1/10称为晴称为晴, , 有时天空中出现很高很薄的云,有时天空中出现很高很薄的云,但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也称为晴。

但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也称为晴。

多云:当空中的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4/104/10~~7/10或高空云量占天空面积的6/10或以上时称为能够为多云。

或以上时称为能够为多云。

阴:凡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8/10及以上是称为阴。

阴天是天色阴暗,阳光很少或不能透过云层。

小雨或中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小于2.5毫米的称为小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0.010.0~~24.9毫米或1小时的降雨量在2.52.5~~8.0毫米之间时成为中雨。

毫米之间时成为中雨。

大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25.025.0~~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18.1~~15.9毫米时称为大雨。

毫米时称为大雨。

暴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6.0毫米时称为暴雨。

降雨量达到100.0100.0~~199.9毫米的称为大暴雨;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冰雹:是一种固体降水物。

指云层中将下的直径大雨5.0毫米的圆球形或圆锥形冰块,起形状也有不规则的,单体称为雹块,由透明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大的雹块直径可达十九厘米。

雷阵雨:指伴有雷电现象的阵性降雨,起特点是降雨时间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的强度变化大。

雨夹雪:指雨滴和湿雪同时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现象。

发生时,近地面的气温略高于0℃,当雪降落到这层空气中,部分雪融化成水滴。

小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10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2.5毫米的降雪。

毫米的降雪。

中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500500~~10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2.52.5~~5.0毫米的降雪。

毫米的降雪。

大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大于5.0毫米的降雪。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面)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面)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精编一、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简易风速等级: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常见天气符号:晴天多云阴天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从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炊烟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8、(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11、天空中的云是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扁平状云是(层云),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时间123456气温/℃162330332831把上表中记录的气温画成气温柱状图1 2 3 4 5 6二、溶解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时,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天气符号图例

天气符号图例

天气符号图例晴多云阴阵雨雷阵雨雷阵雨并伴有冰雹雨加雪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阵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雾冻雨沙尘暴小雨-中雨中雨-大雨大雨-暴雨暴雨-大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中雪-大雪大雪-暴雪浮尘扬沙强沙尘暴天气符号解释晴:指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但云量占天空不到1/10称为晴, 有时天空中出现很高很薄的云,但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也称为晴。

多云:当空中的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4/10~7/10或高空云量占天空面积的6/10或以上时称为能够为多云。

阴:凡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8/10及以上是称为阴。

阴天是天色阴暗,阳光很少或不能透过云层。

小雨或中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小于2.5毫米的称为小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0.0~24.9毫米或1小时的降雨量在2.5~8.0毫米之间时成为中雨。

大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25.0~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1~15.9毫米时称为大雨。

暴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6.0毫米时称为暴雨。

降雨量达到100.0~199.9毫米的称为大暴雨;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冰雹:是一种固体降水物。

指云层中将下的直径大雨5.0毫米的圆球形或圆锥形冰块,起形状也有不规则的,单体称为雹块,由透明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大的雹块直径可达十九厘米。

雷阵雨:指伴有雷电现象的阵性降雨,起特点是降雨时间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的强度变化大。

雨夹雪:指雨滴和湿雪同时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现象。

发生时,近地面的气温略高于0℃,当雪降落到这层空气中,部分雪融化成水滴。

小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10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2.5毫米的降雪。

中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500~10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2.5~5.0毫米的降雪。

大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大于5.0毫米的降雪。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天气符号”精品教案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天气符号”精品教案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天气符号”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天气符号”。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基本的天气符号,认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提高幼儿对日常天气变化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天气符号,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符号的识别与记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天气变化,让幼儿掌握天气符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符号卡片、挂图、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所在城市的天气情况,激发幼儿对天气的关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天气符号卡片,讲解各个天气符号的意义,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认识并朗读。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天气符号进行绘画,巩固记忆。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讨论每种天气符号的特点。

5. 挂图展示(5分钟)教师将挂图贴在黑板上,让幼儿对照挂图,再次复习天气符号。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符号:晴天、阴天、雨天、雪天2. 例题:展示各个天气符号的图片,配以文字说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天气预报,记录下明天自己所在城市的天气情况,并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

2. 答案:根据实际天气情况,画出正确的天气符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幼儿对天气符号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更多天气现象,如雾、霾、台风等,提高幼儿对天气变化的认知。

中班科学教案“天气符号”教案(1)

中班科学教案“天气符号”教案(1)

中班科学教案“天气符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天气符号》。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符号的介绍、识别和运用,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天气符号的含义,学会通过天气符号预知天气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能够识别并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天气符号,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通过天气符号预测天气变化。

教学重点:使幼儿能够识别并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天气符号卡片、挂图、黑板、粉笔。

2. 学具:彩笔、画纸、天气符号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视频中出现的天气符号。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常用的天气符号,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讲解每个符号的含义。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让幼儿识别天气符号卡片,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幼儿判断其是否正确。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气符号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天气符号2. 内容:列出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天气符号,旁边标注对应的含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观察家附近的天气情况,用天气符号记录下来,并尝试预测明天的天气。

答案:根据实际天气情况,选择对应的天气符号进行记录。

2.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一起制作一个天气符号挂图。

答案:挂图上包括常用的天气符号,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每个符号旁边标注其含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天气符号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天气变化,学会运用天气符号进行记录和预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天气符号”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天气符号”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天气符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天气符号”。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基本的天气符号,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学习通过天气符号预知天气变化;了解天气符号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基本的天气符号。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天气符号预知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天气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符号卡片、天气预报视频、PPT课件。

学具:彩笔、画纸、天气预报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张天气预报表,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符号代表什么天气吗?”2. 新课内容展示(1)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的天气符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其名称。

(2)教师讲解每个天气符号的含义,让幼儿理解并记住。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天气符号,如晴天,让幼儿回答:“这是什么天气?晴天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不同的天气符号,让幼儿快速说出对应的天气。

(2)教师给出一个天气情况,让幼儿找出相应的天气符号。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天气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符号:晴天、阴天、雨天、雪天2. 天气符号含义:符号图片及文字解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符号,并简单描述这个天气的特点。

2. 答案示例:画出晴天符号,描述为“太阳高高挂,天空蓝蓝的,是个出游的好天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天气预报,和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培养幼儿关注天气变化的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天气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认识一些天气符号微课课件

认识一些天气符号微课课件

通过了解天气符号,人们可以提前知道天气变化趋势,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因气 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02
常见的天气符号
晴天符号
总结词
通常为一个圆圈,表示天气晴朗 ,阳光充足。
详细描述
晴天符号是一个简单的圆圈,没 有云彩或任何其他天气现象的标 志。它通常表示天气晴朗,阳光 充足,没有降水。
雨天符号
总结词
通常为一个云朵下面有若干条斜线, 表示正在下雨。
03
如何理解和使用天气符号
如何理解天气符号的含义
多云
表示天空云层较多,阳光可能 偶尔透射,气温较为温和。
雷阵雨
表示天气变化无常,可能会出 现雷电和阵雨,需要注意安全 。
晴天
表示天气晴朗,无云或少云, 通常气温较高,适合户外活动 。
阴天
表示天空云层厚重,阳光无法 透射,气温较低,可能会有降 水。

天气符号的起源和历史
天气符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 时人们通过观察天空、云层、风向等 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并使用简单的 图形符号进行记录。
随着气象学的发展,现代天气符号逐 渐形成和完善,成为气象部门发布气 象信息的重要手段。
天气符号的重要性
天气符号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众了解天气状况、预防气象灾害和 安排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场所躲避。
04天气符号的未来发展 Nhomakorabea 天气符号的改进和优化
01
02
03
更加直观易懂
天气符号的设计应更加直 观易懂,方便公众理解和 记忆。
增加预警功能
在天气符号中加入预警信 息,如暴风雨、冰雹等, 以便公众提前采取防范措 施。
适应不同文化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 化特点,设计符合当地习 惯的天气符号,提高国际 通用性。

天气图标大全及名称

天气图标大全及名称

天气图标大全及名称导语:天气图标是一种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简单而直观的图形符号。

每个图标代表不同的天气现象,例如晴天、雨天、多云等等。

在天气预报、气象报告等方面,天气图标被广泛应用,使人们能够快速了解天气变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天气图标及其对应的名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

一、晴天图标1. 阳光图标:阳光图标是一种代表晴天的图标,通常是一个圆形图案,中心有一条或多条射线。

阳光图标象征着明亮的天空和艳阳高照。

二、雨天图标1. 雨滴图标:雨滴图标通常由一串小圆点组成,表示雨水。

雨滴越多,表示降雨越大。

雨滴图标经常伴随着具体的降水量数据,如小雨、中雨、大雨等。

三、下雪图标1. 雪花图标:雪花图标是一种代表下雪天气的图标,由多个细小的六边形组成。

雪花的大小和数量通常反映了降雪的程度,例如小雪、中雪、大雪等。

四、多云图标1. 云图标:云图标由多个圆形组成,通常排列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云朵形状。

云图标表示天空有云层,并且云层较密集,但仍有一些阳光透过云层。

五、雷暴图标1. 闪电图标:闪电图标由一条或多条闪电形状的图案组成,代表雷暴天气。

雷暴图标一般伴随着暴雨、大风等气候条件,提示人们需要注意安全。

六、雾霾图标1. 雾霾图标:雾霾图标通常由一层浓厚的色彩较淡的云图标组成,代表空气质量不佳,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七、台风图标1. 台风图标:台风图标一般由一个圆形,中心有一条或多条绕圈的风暴线条组成。

它表示台风正在生成或逼近。

结语:天气图标是人们了解天气情况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了解各种天气图标的形象和含义,我们能够更准确地预知未来的天气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准备。

希望本文对读者理解天气图标及其名称有所帮助,提高对天气预报的了解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雪:指下雪时水平能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500~10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2.5~5.0毫米的降雪。
大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大于5.0毫米的降雪。
雾:指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体。当这种集合体使水平能见距离降到1000米以下时称为雾;当能见距离降到1000~10000米之间时称为轻雾.
台风: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暖心气旋性涡旋。当中心附近的平均再大风力达到十二级及以上时称为台风。
冰雹:是一种固体降水物。指云层中将下的直径大雨5.0毫米的圆球形或圆锥形冰块,起形状也有不规则的,单体称为雹块,由透明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大的雹块直径可达十九厘米。
雷阵雨:指伴有雷电现象的阵性降雨,起特点是降雨时间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的强度变化大。
雨夹雪:指雨滴和湿雪同时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现象。发生时,近地面的气温略高于0℃,当雪降落到这层空气中,部分雪融化成水滴。
霜冻:在春秋转换季节,白天气温高于0℃,夜晚气温短时间降至0℃以下的低温危害现象。出现时,百叶箱内的气温可不低于0℃;地面或物体表面常出现白霜。
六级风:指距地面10米高度处的风速为10.8~13.8米/秒的风。
七级风:指距地面10米高度处的风速为13.9~17.1米/秒的风。
八~十二级风:指距地面10米高度处的风速分别达到17.2~20.7米/秒、20.8~24.4米/秒、24.5~28.4米/秒、28.5~32.6米/秒、32.7~35.9米/秒时,分别称为八级风、九级风、十级风、十一级风和十二级风。
天气符号
晴:指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但云量占天空不到1/10称为晴,有时天空中出现很高很薄的云,但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也称为晴。
多云:当空中的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4/10~7/10或高空云量占天空面积的6/10或以上时称为能够为多云。
阴:凡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8/10及以上是称为阴。阴天是天色阴暗,阳光很少或不能透过云层。
小雨或中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小于2.5毫米的称为小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0.0~24.9毫米或1小时的降雨量在2.5~8.0毫米之间时成为中雨。
大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25.0~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1~15.9毫米时称为大雨。
暴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6.0毫米时称为暴雨。降雨量达到100.0~199.9毫米的称为大暴雨;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