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职业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西中职代表队名单)

苏永康/肖小刚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三十一、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 领队姓名:梁燕清 所在单位: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分项名称 1 2 3 4 5 姓名 郭武华 陈廷兴 黄家安 许海铭 廖孔胜 指导教师姓名 黄进涛 肖迎秋 喻麒麟 曾娜 陈回凤 所在学校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 广西经贸高级技工学校
八、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车) 领队姓名:刘治伟 所在单位: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分项名称 1 2 姓名 邱发权 韦亮 指导教师姓名 所在学校 兰松云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 黄松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广西机电技师学院)
九、数控加工技术(数控铣) 领队姓名: 刘治伟 所在单位: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分项名称 1 2 姓名 叶文生 吴昌明 指导教师姓名 所在学校 乔永荣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广西机电技师学院) 李俭文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
分项名称 1 2 3 4 姓名 周泽益 唐奇凯 杨思琦 胡景怡 指导教师姓名 罗柳梅/谢慧萍 所在学校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宋婷/钟岳 广西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广西交通技师学院)
十四、酒店服务 领队姓名:黄 煜 所在单位: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分项名称 1 2 3 4 姓名 陈晓婷 黄雪盈 郑德金 张万通 指导教师姓名 施翠华 李聪 尹立雅 李敏 所在学校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三十四、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 领队姓名:伦洪山 所在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1.08•【字号】桂教师范[2014]1号•【施行日期】2014.01.08•【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桂教师范〔2014〕1号)各市教育局、区直各中等职业学校:在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全区13个市的47所中职学校和20所区直学校共246名教师参加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分别赛出了一、二、三等奖;大赛组委会根据各单位的组织情况,评选出了一批优秀组织奖,现将获奖名单一并公布(见附件)。
希望获奖教师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争取取得新的更好成绩。
希望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技能的培养,积极参加技能大赛,把强化教师职业技能作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抓实抓好。
附件: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4年1月8日附件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名单一、优秀组织奖南宁市教育局、桂林市教育局、柳州市教育局、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二、企业资源计划(ERP)沙盘模拟经营团体项目获奖名单序号参赛单位参赛选手获奖名次1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黄永斌、李阳、慎阳、张珺、朱承丹一等奖2 广西商业学校陈媛、杜国宁、莫静宁、张建坤、张树薇一等奖3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刘婉荣、农新华、唐黎明、滕景表、朱伯贤二等奖4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陈宇前、廖春燕、卢轶、严小玲、周旋二等奖5 广西钦州商贸学校黄坤、黄灵燕、梁成杰、王芊慧、赵春辉二等奖6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陈鹏、段雪冰、莫燕桦、覃仕克、谢小文二等奖7 广西商业学校孔华、梁艳、磨砺锋、张川、张晓敏三等奖8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蒋晶晶、梁婧、刘秀萍、潘喆、钟莹三等奖9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潘宁、谈梦、覃熳、陶文、钟小清三等奖10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侯玲华、黄冬英、黄为丽、莫孔军、邵丹红三等奖11 广西交通运输学校陈璐、陈晓夏、黄丽娜、庞丽艳、黄莹三等奖12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黄丽华、庞春宁、吴艳、钟岚、周宇夏三等奖三、机械制造-机械钳工操作项目获奖名单序号参赛单位参赛选手获奖名次1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陆宏飞一等奖2 广西玉林高级技工学校邹石德一等奖3 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谢方明一等奖4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唐著一等奖5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巫志华二等奖6 广西玉林高级技工学校蓝尉健二等奖7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邓瑞强二等奖8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黄炳祥二等奖9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校谢沛君二等奖10 横县职业教育中心于乃焊二等奖11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植健二等奖12 柳江县职教中心韦承勇三等奖13 贺州高级技工学校温小兵三等奖14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杨光颢三等奖15 桂东机电工程学校蒲瑞才三等奖16 玉林华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杨兴才三等奖17 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尹建华三等奖18 桂林高级技工学校何奔三等奖19 鹿寨职业教育中心罗柳林三等奖20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XXX 三等奖21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陈春宇三等奖22 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周家仕三等奖23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黄晓泳三等奖四、机械制造-数控车工操作项目获奖名单序号参赛单位参赛选手获奖名次1 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莫安和一等奖2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郑兆权一等奖3 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朱明明一等奖4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龚相吉一等奖5 贺州高级技工学校苏清威二等奖6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胡宏二等奖7 玉林华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李斌二等奖8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黎秋坚二等奖9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校禤杨成二等奖10 广西玉林高级技工学校邱锐浩二等奖11 广西玉林高级技工学校欧志二等奖12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黄宏班二等奖13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罗启典二等奖14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梁启忠三等奖15 广西桂林农业学校廖吉勇三等奖16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吴开旭三等奖17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梁品鑫三等奖18 鹿寨职业教育中心谭凌仕三等奖19 横县职业教育中心蔡卫军三等奖20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潘平三等奖21 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陈俊杉三等奖22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校莫庆尧三等奖23 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李雪凤三等奖24 广西二轻工业管理学校赵峰三等奖25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陈梁铭三等奖26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黄直钦三等奖五、机械制造-数控铣工操作项目获奖名单序号参赛单位参赛选手获奖名次1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雷佛华一等奖2 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蒋廷采一等奖3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韦焕荣一等奖4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郑有良二等奖5 柳州市交通学校陈焕二等奖6 桂林高级技工学校陆海玲二等奖7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梁超林二等奖8 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罗华进二等奖9 鹿寨职业教育中心郭士增三等奖10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林树雄三等奖11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梁梅三等奖12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校朱庆军三等奖13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甘斌达三等奖14 广西二轻工业管理学校刘志克三等奖15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庞钧文三等奖16 玉林华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尧永军三等奖17 崇左市职业技术学校赵超峰三等奖六、酒店服务项目获奖名单序号参赛单位参赛选手获奖名次1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秦晴一等奖2 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邓芳芳一等奖3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莫丽莹一等奖4 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曾萍一等奖5 广西商业高级技工学校廖运成二等奖6 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施向二等奖7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何素梅二等奖8 广西商业高级技工学校尹丽利二等奖9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兰丽丽二等奖10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练敏二等奖11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周丽芳二等奖12 贺州市经济干校蒋艺二等奖13 广西百色农业学校黄应忠三等奖14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丘筠三等奖15 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马雪英三等奖16 贺州市经济干校张方舒三等奖17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莫小妮三等奖18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周小燕三等奖19 灵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蒋秋香三等奖20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洪嫒忠三等奖21 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简立三等奖22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李筱琳三等奖23 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唐艳琼三等奖24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吕晓燕三等奖。
石化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

石化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助力教师提升发展路径、建立师资队伍提升模式一、建设背景我院自1978年建校以来,是广西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类国家和自治区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石化行业职业教育石化专业群在校生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是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
作为我院特色及示范性专业,至2019年项目建设前,化工专业群配套相关教师共40人,当中人员职称及技能等级情况见附图1、2。
专业群教师里中、高职称及具一定职业技能等级教师比例较高,具有较良好的发展基础及深厚的专业能力底蕴。
但高级职称老师年龄均在40周岁以上,一体化教师比例较低,部分教师专业技能等级已较长时间没有提升。
因此年轻教师在职称、专业技术等级、一体化教师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的思想指导,结合以上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及学院工作计划,我院建立了化工专业群师资队伍有针对性的提升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获取了一定的成果。
附图1 附图2二、建设思路(一)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明确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目标依托学院教学诊改工作,教师开展SWOT分析,学院将教师分为四级定位,分别为新任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及教学技能名师,根据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条件对照表各教师明确目前所处阶段,并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确立三年后达到的目标。
制定相应规划后,进一步细化每年的工作目标计划表,并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我诊断,跟踪是否有参照计划表完成各项工作,以便能及时发现工作开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
(二)打造教师全方位培训体系,提升教师职业能力1、建立竞赛教师团队,提升教师竞赛能力除了日常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也是提升教师水平的有效手段,我院有较丰富的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的经验,并在这些竞赛中获得过一定的成绩,目前主要的竞赛含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及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两大方向,针对不同的竞赛类型及专业我院组建多支专业竞赛团队,团队中设立1名竞赛专家带头人,2—3名骨干教师及若干名教师的金字塔型教师结构,保证教师梯队发展,层层互助。
深化校企合作,共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一
是通 过 企 业 调 研 分 析 , 按 照 社 会 对 计 算 机 网 络 应 用
技 能 人 才 的 需求 , 计 算 机 网络 技 术 专 业 技 能 人 才 的 培 养 目
笔 者 所 在 学 校 是 教 育 部 、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 障 部 、财 安 装 、 调 试 、 经 营 及 管 理 维 护 , 能 进 行 网页 设 计 , 网站 的 政部 批 准 的 第 ~批 中央财 政 立 项 支持 的 “ 国 家 中等 职业 教 育 安 装 、 部署 和 调 试 ,具 有 较 强 的 市 场 经 济 意 识 和 社 会 适 应 改 革 发展 示 范 学校 ”建 设项 目学 校 ,学 校 成 立校 企 合 作指 导 能 力 ,实 践 能力 强 , 具 有创 新 精 神 的应 用 技 术 型人 才 。 委 员会 ,与 区 内外 6 0 多 家 企业 签 订 了校 企 合 作协 议 , 邀请 了
成 功 经验 。
关 键 词 : 校 企合 作
共育
技 能人 才
为 贯 彻 落’ 实 《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卷 调 查 、 收 集 资 料 等 手 段 ,共 调研 了 广 西 区 内3 1 家 企 业 和
要》 ,教育部印发 的 《 中 等职 业 教 育 改 革 创 新 行 动 计 划 》 广 西 计 算机 学 会 理 事杨 磊研 究 员 ,收 回 了3 5 份 专 业人 才 需 求
的 四个 专 业之 ,成 立 了校 企 合作 指 导 委 员会 计 算 机 网络 技 绕 学 生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培 养 , 以工 学 结 合 一 体 化 课 程 改 革
2009年全区中等职业教育技能比赛获奖名单

附件12009年全区中等职业教育技能比赛获奖名单一、计算机应用专业(一)动画片制作项目。
1.区直和市直属公办(含企业办)职业学校组(A组)。
2.民办和县级职业学校组(B组)。
(二)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项目。
1.区直和市直属公办(含企业办)职业学校组(A组)。
2.民办和县级职业学校组(B组)。
(三)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项目。
1.区直和市直属公办(含企业办)职业学校组(A组)。
2.民办和县级职业学校组(B组)。
二、电工电子专业(一)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项目。
1.区直和市直属公办(含企业办)职业学校组(A组)。
2.民办和县级职业学校组(B组)。
(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项目(区直和市直属公办(含企业办)职业学校组)。
(三)机电与维修电工安装与调试项目(民办和县级职三、烹饪专业(一)热菜项目。
(二)面点项目。
(三)冷拼项目。
(四)果蔬雕项目。
四、数控技术专业(一)数控车项目。
1.区直和市直属公办(含企业办)职业学校组(A组)。
2.民办和县级职业学校组(B组)。
(二)数控铣项目。
1.区直和市直属公办(含企业办)职业学校组(A组)。
2.民办和县级职业学校组(B组)。
五、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汽车维修基本技能项目。
1.区直和市直属公办(含企业办)职业学校组(A组)。
2.民办和县级职业学校组(B组)。
(二)汽车二级维护项目。
六、服装设计制作与模特表演专业(一)服装设计制作项目。
1.区直和市直属公办(含企业办)职业学校组(A组)。
2.民办和县级职业学校组(B组)。
(二)中职学生模特表演项目。
七、美容美发专业(一)新娘化妆项目。
(二)男士有缝推剪吹风造型项目。
(三)女士长发晚宴造型项目。
(四)教习模特卷杠项目。
(五)教习模特女士长发翻翘发式项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把课堂搬进企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搬进企业作者:实训与实习来源:《职业·中旬》2013年第06期摘要:加强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格局,是教育部等三部委对示范校建设的要求,本文就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堂企业2011年7月25日,教育部等三部委批准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为广西首批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示范校建设项目之一,重点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共育技能人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1.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要求:“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基本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局面。
”2.地方经济建设对IT人才的需要《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子信息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的各类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大增,加之各级政府不断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IT人才的需求量将急剧扩大,特别是网络人才需求巨大。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搬进企业1.重新制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给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供科学的依据,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用人企业的要求,2012年2月9日至3月9日,我们组织10位教师对广西主要城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行业、企业进行了2次调研,召开了2次专家访谈会。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广西工业技师学院)简介

高中 毕业
高
焊接技术 、 数控车床操 作技术 、
级
5年
电气 技 术 、 机 电一 体化 技术 、 化 工 工 艺
工
初中 毕业
焊 接 技 术、 数 控车床 操 作控 采 机 械设 备维 修 、 钳工 、
模 具 制造技术. 冷作钣佥技术 现代汽 车检测与维肇封
维普资讯
广西 石化高级技工 学校是首府南宁第一 所国家重点技工 学校和高级技 工 学校, 占地1 2 1 亩、 建筑面积70000 多平方米、 学校在校~ 720 0 人、 在编 教职工 20 0 人, 是广西 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之 一 。 学校办学成绩显著, 相 继荣获 “ 全国职 业教育先进单位” 、 “ 自治区职 业教育先进单位” 、 广 “ 西 十佳技工 学校” 、 “ 自治区文明单位” 、 “ 广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 先进单位” 等荣誉称号. 并干 2 0 05年被批准设立 “ 广西工 业技师学院” , 成为我区高技能人才的培亩11基地。
由
焊接 技术 、 数控车床操 作 技 术 、 机械 设 备维修 、 冷 作
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钣 鱼 技术、 钳 工 、 模 具 制造 技 术、 起 重 操 作 技 术、 现
工
代 汽 车检 测 与 维 修技 米 电气 技 术 、 机 电一 体化技术 .
3年
仪 表 与 自动 化 技术 . 制冷 设 备 安装 与 维謦技 术 、 船 舶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完善, 建立有焊接技术中心 、 数控技术中心 、 维 修电工 PLC可编程序实习室、 电子技术应用实习室、 制冷技术实习室 、 化 工 仿真模拟实习室、 化学分析实验室、 计算机实习室、 多媒体教室等, 设 备总值1 500 # 万元, 可满足中级工 、 高级工 、 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培训; 学 校管理规范严格, 教育教学质量高, 2007 年学生参加广西技工 院校职业技 能大赛获团体第一 名、 参加全国技工 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获团体第三 名, 并 荣获 “ 全 国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 学校建立有广泛的就业 网络. 学 校负责推荐毕业生到广西 区内城市或外省经济发达地 区就业。 如柳州工 程 机械股份有限公 司、 玉 柴工 程机械股份有限公 司、 桂林漓泉、 平果铝业公 司、 华银 ( 德保 ) 铝业公司、 广西信发铝电公司、 广西 田东锦盛、 广西建 筑机械厂 、 广西 中信大锰 、 南南铝业公司、 南化集团、 柳化集团、 桂林机 床股份有限公 司、 中石油中石 化广西分公 司、 上海江 南造船厂、 上海沪东 造船厂、 广东格力空调 、 广东志高空调等企业纷纷到我校录用毕业生。 学 校毕业生供不应求, 当年一 次性就业率每年都在9 5%以上 , 2 0 0 7 年荣获 “ 全国中等职业院校就业质量1 00 强”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_企业报告(业主版)

TOP1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2022-2023 学 广 西 丽 川 国 际 贸 易 年第一学期信息商贸系计算机网 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水声秋科技有 限公司
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教学设备 采购
广西超星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
TOP5
广西信永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教学设备
采
购
( GXZC2022-J1-003082-XYGC )
成交结果公...
广西超星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
TOP6
自治区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焊接专 浙江中控科教仪器 业群、化工专业群专业教学设备 设备有限公司 采购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自治区级高技 广西日瑞智能科技 能人才培训基地补助资金_数控加 有限公司 工实训基地教学设备成交公告
TOP3 TOP4
中资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关于 2022 年自治区级世界 技能大赛项目集训基地(电气)项目 设备采购(GXZC2023-J...
1.1 总体指标 ...........................................................................................................................1 1.2 需求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行业分布 ...........................................................................................................................3 二、采购效率 .................................................................................................................................9 2.1 节支率分析 .......................................................................................................................9 2.2 项目节支率列表 ..............................................................................................................10 三、采购供应商 ...........................................................................................................................13 3.1 主要供应商分析 ..............................................................................................................13 3.2 主要供应商项目 ..............................................................................................................13 四、采购代理机构........................................................................................................................15 4.1 主要代理机构分析 ..........................................................................................................15 4.2 主要代理机构项目 ..........................................................................................................16 五、信用风险 ...............................................................................................................................17 附录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践与体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依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7月颁布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人社厅发〔2009〕86号)文件精神,我校于2010年正式启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并在工业分析与检验、焊接技术应用和机电技术应用等三个专业进行首批试点。
课改工作得到自治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充分肯定,特别是焊接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课程改革专家的肯定。
2012年,我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第二批试点焊接专业副组长单位。
一、基本情况依托广西石油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广西焊接学会、广西自动化学会及相关企业,2011年我校成立了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的指导下,依据人社部《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我校课改试点专业历经数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三方联动、三级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体化课程体系。
按照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结合课程目标组织一体化课程教学,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断增强,获得了企业广泛好评与认可。
目前,我校已被广西区人社厅确定为全区技工院校一体化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主要承担技工院校一体化课改指导及一体化师资的培训工作,有效带动了广西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二、工作进展和成效1.人社部焊接加工试点专业教改工作2012年4月14日~4月15日,我校承办了全国技工院校焊接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并审定了焊工由初级工~技师四个不同职业发展阶段15个典型工作任务。
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转化,我校牵头与试点兄弟院校确立了焊工中级、高级、预备技师13门学习领域课程框架,完成人社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焊接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的编制任务。
截止目前,我校焊接专业教师共参与合作完成了人社部焊接加工专业《金属材料火焰切割》《低碳钢构件焊接》《常压管道焊接》《梁、柱焊接》《常压容器焊接》《焊接缺陷返修》《压力管道焊接》《压力容器焊接》《特种材料设备焊补》中高级工阶段9门课程教材的开发任务。
经过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所有参加专业课改的教师对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涌现了多名一体化教学业务能力较强的课改精英教师。
焊接专业至2010年设立一体化课改试点班以来,尤其2012年秋季学期建立人社部焊接加工专业课改试点班后,专业班级试点面不断扩大,2014年焊接专业所有新生班级全部按照人社部焊接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组织教学。
目前,2012级人社部焊接专业课改试点班已完成了中级工阶段所有课程教学任务,专业班级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册》以及《焊接一体化课堂教学学生综合素质成长历程记录表》,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实施学生学业多元评价。
试点班学生在真实的产品生产过程“学中做、做中学”,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健康向上,个人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较好发展,毕业生早被企业用人单位预订一空,供不应求。
2.本校其他课改试点专业教改工作我校工业分析与检验、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其他多个课改试点专业在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也取得了重要教学成果,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了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融入企业文化与职场氛围构建了一体化特色学习环境,建设了8个一体化教学工作站;编印出版一体化教材29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个,课程标准36个、工作页36本。
每个专业每个年级均设立课改试点班,采取行动导向、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模式开展教学,将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职业技能标准融入教学课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工作项目学做合一,实施“五位一体”职业能力测评,成效较好,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深化与扩大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4年9月,我校在课改重点专业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课改试点的专业面,通过专业教学方案修改、专业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学业评价方式改革等多项举措,在化工工艺、汽车检测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电气技术应用等专业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专业课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形成了普遍共识,课改工作进入了新常态。
三、主要做法我校通过出台《关于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组织领导机构, 依据人社部印发《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在不同教学系部多个专业先后启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在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为确保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路线正确,提升一体化教学实施效果,我校在课改不同阶段先后邀请了赵志群、姜大源、戴士弘、邓泽民、辜东莲、张利芳等以及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职教课改专家到校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评审。
我校以焊接试点专业为代表一体化课改工作技术科学、路径规范,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些做法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1.以“引产入校、产教结合”为切入点开展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工作焊接专业构建了“三方联动、产教结合、三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关键点在于产教结合、工学一体。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在于以技能熟练为前提培养学生对应层次专业职业能力,而以往学校无法真正为学生创造“真刀真枪”的生产与实践环境。
因此专业通过“引产入校”工程,将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使教学对接生产、课程对接项目;开展工学交替企业实践,将学生学习课堂搬到企业,校企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学生在真实的产品生产过程“学中做、做中学”,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本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
以产品生产加工项目为载体,专业教师队伍得到了锻炼,通过将产品加工项目进行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转化和项目课程教学,参与真实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管理,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教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引产入校项目的实施不断加深了校企合作的层次与深度,校企人员互派,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合作机制灵活且成效显著,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有效促进了专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2.校企共建基于精益生产的汽车焊接制造实训基地,助力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尤其是与区域经济的特点相适应,必须与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相匹配。
我校与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基于精益生产的汽车焊接制造实训基地。
该项目根据精益生产工段建设标准,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汽车N107(基本型)前隔板焊合总成生产工段,设计以悬挂点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两种焊接技术并配备葡萄架、设备、工装、物料架等硬件设施构成的完整焊接生产线,仿真生产现场工段布局,一方面能让学生更贴近企业环境,通过现场工学一体化教学与生产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能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助力企业发展。
3.出台系列教改文件,全面深化专业教学改革2 0 1 4 年我校出台一系列教学改革文件,其中主要包括《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专业教学方案修改指导性意见》《学生课程学业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等。
通过专业教学方案的全面修改,专业课程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匹配,课程开设顺序与结构更加合理,符合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满足行业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开展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将关联课程进行相应的整合与融合,围绕课程目标合理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多项的技能实训项目任务,体现能力目标的递进性,体现封闭性任务向开放性任务的设计倾向性,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学会技能和运用知识,最终让学生自我形成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和综合能力。
以教研组为单位,相同课程的任课教师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开展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科学合理策划教学活动,实现单元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实施过程,要求各任课教师要积极采取行动导向教学,学生课程各任务的考核与评价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体现评价主体、评价维度的多元,突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考核,体现课程任务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四、存在问题在焊接试点专业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与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设计不够合理,体现在课程学习任务数量少、课时量大、学习难度较大;课程之间跳跃性较大,课程学习目标及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衔接不够紧密。
2.试点教材有些引导问题设计不够精细,涉及的知识点或技能点范围较大,学生反映自学过程难度较大,不利于教师课堂教学引导。
3.学生对于课程学习任务中涉及的机械制图知识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相关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影响课程学习效果。
4.试点班相当部分学生认为通用能力课程不重要,学习不感兴趣,专业课程教师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5.专业一体化师资力量仍然不足,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
五、建议1.建议修订《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焊接加工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重新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学习任务,重点体现学习任务的进阶性,尽可能设计相对较小的任务。
2.建议一体化课程教材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议紧密结合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引导问题。
3.建议相同专业试点院校之间加强工作交流,有关部门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相互借鉴经验,取长补短。
4.建议进一步加强一体化教师的培训学习,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尽快掌握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和实施教学的能力,保证一体化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
5.建议人社部和各省市、自治区人社部门争取财政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一体化课改。
6.建议由人社部课改专家定期组织对一体化课改中出现的困惑及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如传统的文化基础课和通用职业能力培养如何渗透到一体化课改,一体化实施的效果如何评价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