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三试卷语文-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试卷语文-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三语文2022.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戏曲的独到之处,是它的虚拟性。

西方戏剧基本上是不承认这一点的。

他们的演出,是“现在进行式”,十分重视舞台上的真实感。

他们的道具、布景等等,总是面面俱到,力求真实。

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

花钱多不说,也未必有效果。

因为道具布景做得再像,也是假的,而且其真实性也总是有限的。

中国的戏曲艺术家就高明得多。

他们干脆公开承认是在演戏,一切都是假的,不过是“以歌舞演故事”,即中国戏曲的演出是“过去叙述式”的。

咱们姑妄言之,你们也姑妄听之,对付着看好了。

尊重观众,是中国戏曲的一贯作风。

比方说,《坐楼杀惜》中刘唐的自报家门就是。

刘唐一上场,就对观众说:某,赤发鬼刘唐是也。

这原本是不应该的事,因为宋代的刘唐不可能和我们说话。

而且,既然是和隔了上千年的我们说话,就不该害怕当时官府的差人听见,然而当刘唐说到“奉了梁山”几个字时,却突然捂嘴,看看四周有没有人,然后才压低了声音接着说“奉了梁山晁大哥之命”等等。

可见,中国戏曲虽有虚拟之事,却无欺人之心,能真实的,还是尽量真实。

更何况,在中国艺术看来,一切都可虚拟,唯独心理和情感不可作伪。

正因为中国戏曲的艺术构成是虚拟的,因此它的舞台表演是写意的。

中国艺术的造型观,不是力求形似的“具象造型观”,而是只求意似的“意象造型观”。

“意象造型观”的要义,是“立象尽意,得意忘象”。

象,不过是传情表意的手段,是可以不必斤斤计较甚至可有可无的东西。

2024届青岛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青岛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青岛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3.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代,没有哪个人能够超越自己的时代。

人都是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个人处境观察事物和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都是生活于具体时代的现实的人。

他们的思想之所以伟大,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智慧。

真正伟大的思想既有时代性,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有人认为,儒学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凡是能留传下来的都是精华,不是精华的早就被历史淘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提法是不对的。

这样说对吗?我认为只说对了一半。

留传下来的既有精华,而是人的选择,尤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当权者的选择,而是要经过时代和历史的过滤与筛选,而过滤与筛选的标准不可能脱离阶级的标准,当然有他的标准。

乾隆编《四库全书》时的取舍和删改也有其标准。

我们处于社会主义中国,对待传统文化同样有我们的标准,去其糟粕”。

有人认为,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文化不像苹果,烂在哪里,可以一分为二,去掉烂的,对待传统文化不可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经过自己的咀嚼,这就是阅读和理解。

只是每个时代、每个阶级关于“精华”与“糟粕”的标准不同而已。

对我们来说,区别精华与糟粕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标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迷信的、落后的、反动的都是糟粕。

用什么观点来解读传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以西释儒、以儒释儒,抑或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传统文化,其差别之大是不言自明的。

在当代中国,肯定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取代儒学,那么无论是照着讲还是接着讲,都仍然囿于儒学传统范围内,而不能生发出新的与时代相适应、与历史进步方向相一致的思想,那么重视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呢?传统之所以可贵,产生新的思想。

(摘编自陈先达《文化的时代性》)材料二: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把“传”和“承”区分开来,一方面坚持无条件、有意识地“传”,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在我们国家发挥作用,也可以为世界提供有益的经验。

海淀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语文2024.11 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唐代《括地志》云:“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

”《尚书·禹贡》中已出现“太行”之名:“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在古人的理解中,太行山直通碣石山及海域,不仅绵长,而且广大。

比大更甚谓之“太”,古代地理学者有“天下之山,莫大于太行”的共识。

太行山从北向南呈“S”形,东西宽40-50公里,由群山组成一个极大的“矩阵”。

其中名山荟萃,诸峰林立,王屋、云台、狼牙、五台等山峰自南而北牵手耸立,仿佛华夏大地上的另一道长城。

剧烈的造山运动和千百万年的冰蚀水侵,使太行山随处可见落差巨大的断崖峭壁和深不可测的深山峡谷,形成了多样的自然地貌。

山顶平台、山崖平台、山崖陡坎组成了阶梯状地形,高峻壁立、连绵不绝的长崖三面围合形成了围谷或瓮形山谷,还有百转深幽的曲峡、一线天式的地缝,棱角鲜明、嶙峋峥嵘的塔峰丛、岩墙、孤峰、石柱等。

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貌被称为“太行地貌”。

太行山东麓群峰拔地,列嶂摩天。

尤其是南太行,与平原之间几乎没有过渡,犹如被直接劈开了一样。

而西麓则黄土深厚,相对徐缓。

这样差别巨大的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北宋沈括登太行山时,在山崖间发现了一些海螺贝壳,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现代地质学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240万年前,太行山开始大幅隆起,东侧盆地则不断沉陷,东麓的大断裂便造成了地形上的一升一降。

新生的太行山如一道巨型城墙,阻挡了西北季风带来的滚滚沙尘,在太行山西侧沉积成地球上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众多的河流又硬生生在墙体上冲出一条条孔道,将滚滚泥沙一股脑儿倾泻入古华北海,长出了30多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平原。

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巍巍八百里太行用它的铮铮铁骨支撑起了摇篮中的中华文明。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2023年11月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D2.B3.C4.表现:(1)首先介绍张仲景是应用系统思维示范的第一人,依据系统思维写出《伤寒杂病论》,留下113个经方。

(2)其次论述中医系统思维的体现之一:中医们根据临床具体实践对张仲景《伤寒论》内容加以补充,组成不同的处方。

(3)最后论述中医系统思维的体现之二:每一张名方都有其系统思维,以吴又可比较张仲景的方法作出改变为例。

好处:内容更加集中,思路更加清晰,中心突出,更容易阐述中医系统思维。

(评分标准:答案4条,每条1分。

)5.(1)中医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发展中不断补充和创新,系统思维有明显优势,中医抗疫药物效果优异就是很好的证明。

(2)国家顶层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定会出台政策、文件保障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

(3)中医药开放包容,中药材产业前景喜人。

(4)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医药振兴发展是系统工程,应利用数字化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创新性发展,中医正走向现代化。

(5)年轻人报考中医药大学,立志成为中医药传承发展的人才。

总之,中医既继承优良的历史传统又接轨现代化创新发展,前景大好。

(评分标准:答出3条可得满分)6.A7.C8.①“鹰”在文中指现实生活中在天空盘旋的鹰。

②“鹰”是口令的内容。

兵以此鼓励自己,军人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不怕任何困难。

③兵战胜鹰的过程,就是成为鹰的过程,象征兵的成长蜕变。

(评分标准:①②点各1分,第③点2分)9.觉得好:①班长出场,使故事情节出现变化,产生波澜。

②班长暗中陪护新兵值班,与上文中日常训练班长对新兵的指导相呼应,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③借班长的话,表达了对新兵克服自身胆怯心理,战胜自己、获得成长的赞许。

同时体现了战友之间关爱、互助的美好品质。

觉得不好:①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表现“兵”战胜个人胆怯心理,获得成长的经历。

班长的出现分散了读者对主要人物的关注度。

②班长的出场太突兀,班长埋伏在灌木从中,兵晚上走过灌木丛却没有发现班长,情节设计不合情理。

无锡市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无锡市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无锡市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人类变得更好,但如果被错误运用,它也可能让人类变得更糟。

然而它存在的事实本身就构成了对基本假设的挑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越了这一假设。

迄今为止,人类独自发展出了对现实的理解,这种能力界定了我们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基于这种能力,我们阐明了我们的哲学,设计了我们的政府和军事战略,并形成了我们的道德准则。

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揭示出,现实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被认识,也许比人类独自理解的方式更为复杂。

有时,人工智能的成就可能与那些最具影响力的人类思想家在其全盛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一样引人注目和发人深思——它产生灵光一现的洞见,并对所有需要加以清算的既有概念提出挑战。

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人工智能将会不引人注意地融入平凡生活之中,以一种与我们的直觉相契合的方式微妙地塑造我们的体验。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其确定的参数范围内取得的成就有时可以与人类能力并驾齐驱,甚至超越了人类。

通过重复“人工智能是人工的”“它没有也无法与我们对现实的意识体验相匹配”之类的话,我们或可聊以自慰。

但是,当我们目睹人工智能所取得的部分成就,比如逻辑上的壮举、技术上的突破、战略上的洞见,以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精密管理时,很明显,我们面对的是另一种复杂存在体对现实的另类体验。

人工智能所触及的全新疆域正展现在我们面前。

以前,我们的思维局限性限制了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过滤和处理新闻及对话,以及在数字领域进行社交互动的能力。

在人工智能的引领之下,我们可以在这些领域尽情地遨游。

它能发现信息并识别趋势,这是传统算法无法做到的,至少无法做得如此优雅和高效。

这样一来,它不仅扩展了物理现实,也可以扩展和组织正蓬勃发展的数字世界。

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减损一些东西。

正如我们已经了解到的那样,它加速了人类理性的消解势头:社交媒体减少了反思的空间,在线搜索削弱了概念化的动力。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2002.1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精粹.憔悴.鞠躬尽瘁.猝.不及防B、摒.除屏.风屏.息拼.命C、辍.学联缀.啜.泣气息惙.然D、虫豸.白炽.灯炙.手可热出奇制.胜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飘逸以逸待劳墙垣蜿蜒绵亘B、屠戮戮力同心懦弱相儒以沫C、赝品义愤填膺糅合矫揉造作D、寂寥寥若晨星罢黜相形见绌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A、发落(处理、处置)奋发图强(下定决心,奋力谋求强盛)生发(滋生、发展)间不容发(中间连一根发丝都容不下)B、素养(平日的修养)素不相能(一向合不来)素材(内容简单的材料)素未谋面(平素没见过面)C、名流(著名的人士)不名一钱(没有一个钱)名帖(签了名的字帖)莫名其妙(无法用言语说出其中的奥妙)D、适意(舒适)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程度就停止)适销(正好买)无所适从(不知跟从谁才好)4、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②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又采用各种手段对美国的一些政要乃至平民进行()。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化装吓唬赞扬B、化妆吓唬赞叹C、化妆恐吓赞扬D、化装恐吓赞叹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场戏真是演得绘声绘色....,赢得了满场观众的喝彩。

B、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空中,煞是好看。

C、故宫博物院陈列的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应.接不暇...。

D、对这样的意见也要加以分析,不能不动脑筋地囫囵吞枣....。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最新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思想“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智”的内涵丰富多样。

首先,“智”强调知识与智慧的结合。

既要有丰富的学识,又要能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智慧。

其次,“智”注重理性思考。

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冷静分析,运用逻辑思维做出合理的判断。

最后,“智”倡导创新精神。

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和方法,勇于突破传统的束缚。

“智”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拥有智慧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另一方面,“智”对于社会的进步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等方面,智慧的力量不可或缺。

在当今时代,“智”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理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

B.“智”只强调知识的积累,不注重智慧的运用。

C.“智”思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D.在当今时代,“智”思想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智”的内涵、价值以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B.文章在论述“智”的内涵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C.文章在论述“智”思想的价值时,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D.文章在论述“智”思想的现实意义时,结合了当今时代的发展状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识与智慧的结合是“智”的重要内涵之一。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hài)B. 振聋发聩(kuì)C. 耳濡目染(rú)D. 惊弓之鸟(gō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B. 他的讲话,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C.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D.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找出解决的办法。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非常健康。

B. 他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他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优异。

D.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保持优秀。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眉毛。

B.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C.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雨中的柏油路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天空的云彩。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B. 他说:“这次考试我一定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

”C. 他喜欢看书,尤其是文学名著。

D.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具体时间已经无法考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中的“苗裔”指的是______。

7. 《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中的“危难”指的是______。

8. 《赤壁赋》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中的“公瑾”指的是______。

9. 《红楼梦》中,贾宝玉给林黛玉起的外号是______。

10. 《呐喊》中,鲁迅塑造了阿Q这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9分)“疯马”非马,而是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座宏伟的巨型的山体雕塑组像。

“疯马”本是19世纪北美州一位誓死不向殖民主义者割地求和的印第安人首领达·桑科·威科特的绰号,在印第安人看来,“疯马”就是他们的民族精神象征。

因此,1939年美国一位印第安人首领立熊,写信给曾参加拉什莫山美国四大总统山体头像雕塑的艺术家兹奥尔考斯基,邀请他为“疯马”塑像。

而波兰移民之子兹奥尔考斯基考察后,把为“疯马”塑像作为自己和家庭的庄严使命,在1948年6月3日开始了劈山造像的艰辛宏伟工程,这一山体巨雕工程至今仍在继续。

“疯马”山雕与美国四大总统头像同在一州,但工程更为雄伟浩大。

其主体像由达达·桑科·威科特和他的坐骑构成。

仅人像的上半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山头,马身也是一座整山,像高超过180米,长超210米,开路53千米,已搬走8亿多块岩石,耗资超过10亿美元。

现“疯马”头部工程已基本完成,根据记者介绍,塑像“巨大而坚挺的鼻子和刚毅自信的嘴角清晰可见,双眼炯炯有神,马身轮廓已显现,无论规模还是气势,都比人们看到的“四总统”头像宏伟得多。

”令人震撼的是,这项浩大的移山工程,并非是国家、政府项目,而是由当代洋“愚公”兹奥尔考斯基个人策划演绎进行。

他自知生前难以完成创作,故举家搬到山中,自己与儿子,孙子日日搬山不止,一家10口,有7口成为“新愚公”。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曾两次提出要给“疯马”数千万美元的奖金,使它与“四总统”一样,成为举世闻名的国家雕塑公园的主体。

然而兹奥尔考斯基坚定地拒绝了国家的美意,坚持用门票收入、私人捐款和自己的全部财产维持施工,宁可一家人再苦干几十年。

兹奥尔考斯基为何要创作“疯马”,又为何拒不接受国家级的经费?解读“疯马”的原创精神,或可帮助我们理解如何从饮食生存迈向精神生存。

立志要把一位印第安英雄的塑像建得比美国四个总统的组像还要高大雄伟,显然有着创作者的历史、道德、艺术观念的强大内驱力。

兹奥尔考斯基曾身为弱小的波兰民族一员,深深体会到了当年印第安人被驱赶出自己家园的痛苦,感受到了他们遭受的不公正命运,历史既是“弱肉强食”的霸权史,同时也是每个当事人的心灵史。

而作者显然把一腔同情、一腔崇敬给予了被镇压被驱赶的印第安人。

他一定感受到,使用当年霸占印第安人家园的美国政府的资助来建这个塑像,是对抗击殖民者英雄的莫大侮辱,因而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国家奖金。

人类追求自由与尊严的精神和对历史事件的正义感,支持兹奥尔考斯基凭一己之力干这番豪气干云的伟业。

“疯马”塑像也昭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叙述历史。

历史本应是心灵的记录,印第安人的历史,就是由“疯马”一样的悲剧英雄所经历的悲剧岁月来描绘的。

人类的自由、尊严重于一切。

从人的心灵角度而言,“疯马”的人格感召力,决不亚于“四总统”。

中国是历史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类似“疯马”的传世力作是否能在中国出现?这或是值得每个中国人琢磨琢磨的问题。

南京师大王栋生老师主编的一套中学生写作教材,把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放在第一章,确是深知写作时弊的卓见。

假如只有“臣民思维”,学生们永远不可能真正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决不会理解历史唇边流淌的所有珍奇。

而“臣民意识”又是早自秦代制定的那一套小民“议政”即可“弃市”的法律所钳制出的奴才文化,因此,只要人人均可议政、人人均可反思历史、臧否历史人物的“公民意识”不确立,“疯马”恐难以在中国出现。

在北京有座纪念“五四”运动的人物群雕,居然没有陈独秀,大概不是由于常识缺陷而是雕塑者有所顾忌。

爱默生曾说:任何文明史和自然史,艺术史和文学史,都必须从个人历史的角度来解释,否则一定是些空话。

假如我们果真能把华夏五千年来个人的心灵史,那怕是二百年来的心灵史,用“疯马”似的艺术手法展现出来,并以此点缀祖国山河,中国大地将会何等斑斓辉煌!1、作者说,“疯马”是印第安人的民族精神象征。

其象征意义是什么?(3分)答:2、从已完成的“疯马”山雕来看,印第安人首领达·桑科·威科特有的性格特征。

(2分)3、作者所说的“疯马”的原创精神是什么?(3分)答:4、兹奥尔考斯基为什么把为“疯马”塑像作为自己和家庭的庄严使命?(4分)答:5、本文所涉及的“洋愚公”,是相对于中国家喻户晓的愚公移山的寓言而言的,下列不表示愚公移山精神内涵的一项是()(3分)A、敢想常人不敢想的事。

B、能做常人不能做的事。

C、愿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

D、有子子孙孙做坚强的后盾。

6、类似“疯马”的传世山体雕塑如果在中国出现,而且是反映清代及以后的作品,你认为该是谁?又将赋予该作品什么象征意义?(4分)答:(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3题(19分)历经10余年,镇江城内西津渡街已修葺如旧。

那“一眼望千年”的古街风光,让多少游人放慢了脚步。

与闻名中外的金山寺相峙,银山半腰间的这条古街的发端,肇始于三国时代的东吴。

东汉末年,孙权在京口北固山南峰筑建“铁瓮城”,当时选择“连岗三面,一水横陈”的西津渡操练水师,停泊舰船。

之后,历经唐宋元明清5个朝代,西津渡又成为漕粮北运南输、客商南来北往的咽喉。

至明清两代,连接渡口的西津渡街已至为兴盛。

千年古街,留下了众多古今中外名人的足迹,李白、孟浩然、张祜、苏轼、米芾等都在此候船、登岸过,并留下为世人传诵的篇章,其中最是传神的是晚唐诗人张祜的《题金陵津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唐代的润州(今镇江),当时也称金陵,西津渡古亦称金陵渡。

因渡而生的西津渡古街,历史上枕于长江之上,街首的53坡下,就是江边的小码头。

600年前建造的元代昭关石塔,雄居街面的最高处,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过街石塔,2001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沿街还有宋代的观音洞、救生会,清代待渡亭、超岸禅寺……宗教与世俗、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交融。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在此登岸来到镇江进而游历江南,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在镇江游览金山、焦山、北固山及南山胜境后,再置身西津渡街时,不由地赞叹道:“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

这里才是镇江旅游的真正金矿。

”走进这依山缘江的西津古渡街,但见得这条宽不过5米、长不过500米的小街,店铺林立、梵宇相望,两旁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二层民居,尤其是脚下那古老的布满车辙印痕的青石板不由地让人眼底一亮,千年老街当年的繁华与辉煌由此可见一斑。

陈长生的老店就在街中间,两开间,上下两层,上层居住,下层店面。

古旧的屋内有些昏暗、杂乱,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一台电风扇,煤炉、水吊、煤油灯等等,满屋满眼的家当都和这屋子一样上了年岁,老店的主人陈长生谈起他家的特色产品鸡蛋片来,津津乐道:“鸡蛋片,又叫‘状元饼’,香酥脆甜,不仅镇江城里的人,北京的、上海的、全国各地的人都来买鸡蛋片吃,千年古街百年老店嘛。

”老店的柱子上端端正正地悬挂着陈长生父母的黑白照片。

这家号为“万顺昌”的食杂店已历经100多年:“过去乾隆皇帝也从这里走过。

那时我们这个店卖‘五洋’,洋烟、洋火、洋油、洋蜡烛、洋碱,”陈长生继承祖业维持着这日渐冷清的小生意:“我们家几代住这地方,以前隔壁也是个门面,广货、南北货、海货、海蜇头啊大虾子,这些东西都为广货,草帽草鞋绳子都为杂货,吃的这些就是小食品。

我爷爷从小在这里开店,我母亲在这里生养,我从小帮爸爸看这个店,一直看到现在。

与小生意相伴,自己养活自己。

状元饼一天能卖几十块钱,生意在于人做。

”老店靠在门口右侧是一张黯淡无光的柜台,里面摆放着些小什杂物品。

就是这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旧的柜台,却是陈长生相依为命的伴儿。

柜台的历史有80多年了:“这里五六十岁的人从小就看到这个柜台,有买过小糖吃的,买过蚕豆的,买过棒豆花、花生米的。

哪晓得来访的人对这柜台是最感兴趣,整个江苏省都看不到几个这样的木头柜台了,这个老柜台再多的钱我也不想卖,有缘分了。

”因为这老街老店,因为这张柜台,拍电视拍照片的,国内的国外的,各方人士是纷至沓来,陈长生也因此就成了镇江的一个“名人”。

即便是一家小小的饼店也有史可说。

我对曾经历了镇江商业文化繁盛历史的这一爿爿老店,油然生出敬慕之心。

7、唐代的润州(今镇江),当时也称金陵,还有今天的市古代也称金陵。

(2分)8、可以用来形容西津渡古街风光的词是()(2分)A、错落有致B、鳞次栉比C、和谐交融D、古朴典雅9、“这里才是镇江旅游的真正金矿”一句运用了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答:10、将本文分成两个部分,并概括其大意。

(4分)答:11、下列一项不属于作者对一爿爿老店油然生出敬慕之心的原因的是()(3分)A、老店所在的千年古街有深厚的文化古蕴。

B、一爿爿老店有热爱祖业的后代继承相传。

C、一爿老店就有一段历史文化。

D、一爿爿老店内有令人感兴趣的柜台。

12、运用想象,围绕青石板写一段西津渡古街的繁华景象,100字左右。

(6分)答:(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13、(1)永忆江湖归白发,。

(李商隐《安定城楼》)(2),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鹧鸪天》)(3)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4),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疏影横斜水清浅,。

(林逋《山园小梅》)(6),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7)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管子》)(四)比较下列两首绝句,完成14—16题(8分)甲乙闺怨王昌龄怨诗孟郊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14、甲乙两首绝句都抒发了之情。

(2分)15、有人说甲诗的“悔”字用得好,请写一段鉴赏性的话。

(3分)答:16、乙诗题目为“怨诗”,可是全诗却不着一“怨”字,请你具体分析。

(3分)答:(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4分)至元宵,仅隔两旬而芸渐能起步。

是夜观龙灯于打麦场中,神情态度,渐可复元。

余乃心安,与之私议曰:“我居此非计,欲他适,而短于资,奈何?”芸曰:“妾亦筹之矣。

君姊丈范惠来现于靖江盐公堂司会计,十年前曾借君十金,适数不敷,妾典钗凑之,君忆之耶?”余曰:“忘之矣。

”芸曰:“闻靖江去此不远,君盍一往?”余如其言。

时天颇暖,织绒袍哗叽短褂,犹觉其热,此辛酉正月十六日也。

是夜宿锡山客旅,赁被而卧。

晨起趁江阴航船,一路逆风,继以微雨。

夜至江阴江口,春寒彻骨,沽酒御寒,囊为之罄。

踌躇终夜,拟卸衬衣质钱而渡。

十九日北风更烈,雪势犹浓,不禁惨然泪落,暗计房资渡费,不敢再饮。

正心寒股栗间,忽见一老翁草鞋毡笠负黄包,入店,以目视余,似相识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