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数与代数七混合运算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青岛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青岛一、数的认识和运算1.自然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依次递增的数。
如1、2、3……2.加法加法是数的运算之一,通过“+”符号进行表示。
例如:2+3=5,表示2加3等于5。
3.减法减法是数的运算之一,通过“-”符号进行表示。
例如:5-3=2,表示5减3等于2。
4.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法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5-3+2=4,表示5减3加2等于4。
5.乘法乘法是数的运算之一,通过“×”符号进行表示。
例如:2×3=6,表示2乘3等于6。
6.除法除法是数的运算之一,通过“÷”符号进行表示。
例如:6÷3=2,表示6除以3等于2。
7.数的相等关系数的相等关系是指两个数之间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相等。
例如:2=2,表示2等于2;3≠4,表示3不等于4。
8.数的大小关系数的大小关系是指两个数之间进行比较,判断大小关系。
例如:2<3,表示2小于3;4>2,表示4大于2。
二、数的顺序和大小1.数字的顺序数字的顺序就是数字的排列顺序。
例如:1、2、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数的前驱和后继数的前驱是指在自然数序列中,比给定的数小1的数。
例如:在序列中找出比3小1的数,答案是2;数的后继是指在自然数序列中,比给定的数大1的数。
例如:在序列中找出比3大1的数,答案是4。
3.数的排序数的排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一组数按照大小排列的过程。
例如:将2、3、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答案是1、2、3。
三、数的合理估计和精确计算1.数的合理估计数的合理估计是指根据实际情况,用经验和常识对数进行近似的方法。
例如:3+6≈10,表示3加6近似等于10。
2.精确计算精确计算是指进行准确无误的运算。
例如:12-6=6,表示12减6等于6。
四、长度1.长度的认识长度是指物体的某一方向的延伸程度。
常用长度单位有厘米(cm)、分米(dm)、米(m)和千米(km)等。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概念:混合运算是由数字、运算符号和括号组成的算式。
2.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难点:能够正确计算复杂的混合运算。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混合运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混合运算。
2. 讲解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3. 示例讲解:以具体例题为例,讲解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创设情境:小明买书的故事,小明买了2本书,每本书3元,一共用了6元。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明再买一本同样的书,他一共会用多少钱?2.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小明一共用了多少钱。
3.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4. PPT展示:利用PPT展示类似的混合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
2. 循序渐进:从简单的混合运算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逐步掌握。
3. 互动提问: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提问,解答疑惑。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第一章:加法运算1.1 学习目标(1)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
(2)能够正确进行加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1)加法的意义: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加法运算的方法:将两个数写成加法算式,通过数数、画图等方式进行计算。
1.3 教学活动(1)引入加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加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总结加法运算的方法。
(3)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数数、画图等方式计算。
第二章:减法运算2.1 学习目标(1)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
(2)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1)减法的意义: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运算的方法:将两个数写成减法算式,通过数数、画图等方式进行计算。
2.3 教学活动(1)引入减法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讲解减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观察减法算式,总结减法运算的方法。
(3)进行减法运算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数数、画图等方式计算。
第三章:混合运算3.1 学习目标(1)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2)能够正确进行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1)混合运算的概念:包含加法、减法两种运算的算式。
(2)混合运算的方法:按照运算顺序,先计算加法或减法,再计算另一个运算。
3.3 教学活动(1)引入混合运算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讲解混合运算的意义。
(2)引导学生观察混合运算算式,总结混合运算的方法。
(3)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数数、画图等方式计算。
第四章:运算顺序4.1 学习目标(1)理解运算顺序的概念,掌握运算顺序的方法。
(2)能够正确进行运算顺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1)运算顺序的概念:在进行混合运算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
(2)运算顺序的方法:先计算加法或减法,再计算乘法或除法。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 混合运算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五年制教学目标: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师:同学们,当你们的姥姥或姥爷过生日的时候,你们是怎样表示的?(学生发言)这节课让我们去看看贝贝一家是怎样给姥姥庆祝生日的?出示课件:课本信息窗1师: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姥姥的上衣112元;姥姥的裤子103元;姥爷的裤子88元。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吗?学生先相互交流,然后汇报。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数学问题:(1)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2)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元?活动二:1. 解决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师:请同学们把第一个数学问题连同数学信息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求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112+103+88师: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算式估计一下买三件衣服大约用了多少钱?学生说出估算结果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估算的。
可能出现的估算有:(1)112元、103元、88元都接近100元,大约用了300元。
(2)112元和88元合起来是200元,88元接近100元,大约用了300元。
(对于学生的估算方法教师应给予积极地评价)师:同学们能不能计算出精确的得数啊?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
算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师巡视,让计算方法不相同的几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一、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
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大多数孩子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所以,我们选择了去姥姥家而不是去奶奶家。
本单元以一个小朋友随爸爸妈妈去姥姥家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在人文性上,反映了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在现实性上,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所发生的新变化。
2.本单元的情景串。
买礼物——参观养殖场——参观花圃信息窗1小红一家三口刚到姥姥家给姥姥展示礼物——信息窗2参观舅舅的养殖场——信息窗3。
参观外公的花卉种植基地。
二、单元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基础。
3个:●一是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二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三是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如前面的比多少问题等。
2.教材的地位。
从四个方面理解:●继续——是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的继续与发展;●基础——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的基础;●完成——是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完成阶段。
●表象与本质——表面上是混合运算,实质上是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所以地位非常重要。
3.知识构成。
信息窗1——连加、连减、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信息窗2——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信息窗3——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三、单元教材解读(一)信息窗1的解读1.信息窗中的故事情节。
画面反映的是小红一家刚到姥姥家的情形。
室内:妈妈在向姥姥展示所买的礼物,爸爸在坐下休息,小表弟在向爸爸敬茶。
窗外,鲜花盛开,小鸟歌唱,一幅充满着浓浓亲情和农村田园感觉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2.情景图中的信息。
除人文信息外,图中的数学信息非常简单,那就是2件下衣和1件上衣的价格标价。
小红:“这是给姥爷买的裤子”这句话,一是避免信息的重复,而是为后面姥爷在花卉基地的出现埋下伏笔。
3.例题的设置。
共设计了2个例题,一个红点,一个绿点。
●红点: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学习连加●绿点: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元?学习加减混合4.教学的策略● 读好情景图。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故事情节;二是数学信息。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教材分析(重点单元)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大板块:(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时、分、秒的认识(二)、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十单元、图形的周长(三)、统计与概率第七单元: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两个实践活动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难点分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
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下面,我就本册重点单元展开阐述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
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及读写、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难点。
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二、信息窗教材解读及学与教的建议(一)信息窗1的学习1、信息窗的解读。
情境图呈现的是农村的学生来到城里,从火车站——停车场——居民楼——街心花坛。
看到什么都感到新、奇、多。
这里有农村学生的新发现,有城里学生的主人翁介绍。
2、教与学的建议(1)红点1的学习两点建议摆一摆拨一拨数一数,借助百来认识千。
在摆之前先回忆一下所学的计数单位,在复习10个1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的基础上,再用成板的方木块学具一百一百的边摆边数,摆出10个百,然后用计数器再一百一百的拨,当作百位上拨出10个珠子明确10个百后,拨去这10个珠子,在千位上拨上1个珠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刁金英※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⑴、千以内数的认识;⑵、万以内数的认识;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⑷、估算;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⑵、估算;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混合运算;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⑴、平面图形的认识: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⑵、图形的拼组。
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分段统计。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五、 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本册教材学习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百以内加减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宵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刁金英※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⑴、千以内数的认识;⑵、万以内数的认识;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⑷、估算;⑸、整白、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白加减几白。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⑴、白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⑵、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⑵、估算;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⑷、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⑴、平面图形的认识: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本册教材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白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 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