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总总结复习各单元总结复习知识要点及练习试题

.(一)有余数的除法班级姓名我学会了:1、除法算式的名称是:被除数,除数,商,余数2、两种关系:( 1)余数要比除数小,除数要比余数大。
(2)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3、有余数的解决中有特别状况:多加一个4、除法的式算你会?练一练一、口算25÷5=27÷6=41÷ 8 =17÷ 4 =21÷5 =二、式算36 ÷ 6=53÷9=44÷ 7=18÷3=三、填空▲整数均匀分后节余的部分叫做()56÷ 6=9⋯⋯2作()▲有余数的除法中,()必定小于().右边的中,余数最大是几?()÷ 5=()⋯⋯()()÷ 8=()⋯⋯()在算式“ 18÷()=2⋯⋯4”中,除数最小是()。
2.▲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3、下边各的被除数是多少?()÷ 7=4⋯⋯ 4()÷ 9=6⋯⋯8()÷ 4=7⋯⋯2四、解决1、公园里来了 25 个小朋友,假如每架小孩飞机上坐4 人,需要几架飞机?.(二)万之内数的认识班级姓名我学会了1、我们的学过的数位从右往左挨次是:()。
2、 10 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我也会这样说: 10000 里面有 10 个一千, 1000 里面有 10 个一百。
100里面有 10 个十, 10 里面有 10 个一。
3、5 个 5 个地数,从 2925 数到 3150。
10 个 10 个地数,从 3516 数到 4016。
一百一百地数,从4507 数到 6307。
一千一千地数,从1009 数到 10009.。
练一练一、(同学们要切记数的构成呀!!!)1、▲按次序写出数位表()()()()()▲从右侧数第三位是()位,万位在第()位上,一个四位数的最高位是()位2、 4 个千 3 个十构成的数是()。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1、除法算式:9÷4=2……1读作(九除以四等于二余一)。
2、除法与余数的关系:13÷4=3 (1)14÷4=3 (2)15÷4=3 (3)总结:在有余数除法中,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余数最小可以是0.应用: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一个数除以7,余数最大可以是6.3、应用题:1)11个野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列竖式。
2)做一件风衣用2米布,11米最多可以做几件?列竖式。
3)23个蘑菇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列竖式。
总结:列竖式时:①对齐要对齐;②将横式的结果写完整。
4、应用题:1)每顶帐篷住3人,住17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2)篮球每筐装4个,15个篮球至少需要几个筐?3)牛奶每箱装8盒,28盒牛奶至少需要几个箱子?总结:还有剩余,仍需要再搭1顶帐篷,还需要4箱子。
第二单元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读书和写数时要从高位起,在末尾时不读,在中间时读出来,但是连续的只读一个;读作时不能出现小写。
1、数的组成:3693读作(三千六百九十三),里面有3个千,6个百,9个十和3个一。
10个一百是1000,10个一千是.2、数的读写:一百九十九写作199,201读作(两百零一)。
3、与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9998和.7、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差是1000.14、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5位数。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一个四位数的最高位是9.总结:读题审题看清楚要求,几位数,最大数,数位,不要弄混。
6、597≈508≈895≈1985≈2096≈……总结:二年级学到的所有约等于,全部只精确到整百整千。
应用:597+408≈600+400≈1000.15、用7、4、5、6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7654,最小的四位数是4567.16、比较大小:1、1210>985;1130>892;895>806;793>682总结:1、比位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青岛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青岛一、数的认识和运算1.自然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依次递增的数。
如1、2、3……2.加法加法是数的运算之一,通过“+”符号进行表示。
例如:2+3=5,表示2加3等于5。
3.减法减法是数的运算之一,通过“-”符号进行表示。
例如:5-3=2,表示5减3等于2。
4.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法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5-3+2=4,表示5减3加2等于4。
5.乘法乘法是数的运算之一,通过“×”符号进行表示。
例如:2×3=6,表示2乘3等于6。
6.除法除法是数的运算之一,通过“÷”符号进行表示。
例如:6÷3=2,表示6除以3等于2。
7.数的相等关系数的相等关系是指两个数之间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相等。
例如:2=2,表示2等于2;3≠4,表示3不等于4。
8.数的大小关系数的大小关系是指两个数之间进行比较,判断大小关系。
例如:2<3,表示2小于3;4>2,表示4大于2。
二、数的顺序和大小1.数字的顺序数字的顺序就是数字的排列顺序。
例如:1、2、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数的前驱和后继数的前驱是指在自然数序列中,比给定的数小1的数。
例如:在序列中找出比3小1的数,答案是2;数的后继是指在自然数序列中,比给定的数大1的数。
例如:在序列中找出比3大1的数,答案是4。
3.数的排序数的排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一组数按照大小排列的过程。
例如:将2、3、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答案是1、2、3。
三、数的合理估计和精确计算1.数的合理估计数的合理估计是指根据实际情况,用经验和常识对数进行近似的方法。
例如:3+6≈10,表示3加6近似等于10。
2.精确计算精确计算是指进行准确无误的运算。
例如:12-6=6,表示12减6等于6。
四、长度1.长度的认识长度是指物体的某一方向的延伸程度。
常用长度单位有厘米(cm)、分米(dm)、米(m)和千米(km)等。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计算题1. 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字。
8×______=64 ______×7=21 8×______=72______×4=36 7×______=42 ______×9=452. 看得教,写算式。
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1 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1 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13. 用竖式计算。
174+583= 108+264= 241+739=388+421= 245+38= 254+128=784+169= 392+538= 463+279=57+36= 67+18= 29+27=4. 口算我最快。
5-3=______ 50-30=______ 500﹣300=______ 231+150=______ 281+100=______ 131+250=______5. 算一算,选一选。
1.下列正确的是()。
A .860-46=814B .584-256=338C .852-85=22.()。
A .296B .186C .2863.856-287()745-196A .=B .>C .<填空题6. 写出下面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看图列式。
______×______= 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 8. 用乘法解决问题。
(1)(2)(3)买5只需要多少元?9. 看一看,填一填。
二(下)青岛版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野营——有余数的除法二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三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四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五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六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七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八休闲假日——解决问题九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十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一、有余数除法1、意义:把物体平均分后,每份分得同样多,还有剩余,并且剩余的部分不够再分,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1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不大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上面;2乘,除数和商相乘,把结果写在被除数下面;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把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4比,比较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实际应用1进一法:余数不管是几都舍弃,舍弃后商加一,如租车、租船等问题2去尾法:余数不够1份,不能算作1份,舍弃后商不加1,如买东西、做衣服等问题。
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千、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1.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数位顺序:(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相邻两个数位之间是十进率: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百是1000,10个千是10000。
(3)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2、万以内数的读写:(1)写数时从最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写数用阿拉伯数字1,2,3,……(2)万以内数的读法: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从高位读到低位,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读数时用语文汉字:一、二、三……,十,百,千,万3、认识算盘上的数:在算盘上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4、比较数的大小:(1)数位不同的: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少的数就小。
(2)数位相同的: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那么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5、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一个数接近几百或几千就近似于几百或几千。
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1)一般接近几百看十位:如果十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百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百位上的数字再加1。
(2)一般接近几千看百位:如果百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千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千位上的数字再加1。
6、用几个数字组数:可以把数字依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组合排列。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任何科目学习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不断的记忆与练习,使知识刻在脑海里。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二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二年级数学《四边形的认识》知识点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点: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初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与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1、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
2、初步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认识四边形)(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
(印发,每人一份)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四条直的边四边形有四个角(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数学上低年级的口算是今后计算的基础,要养成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还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多练习。
二年级上期重点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进行分类指导,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就需要学生熟记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具体的记忆方法有针对性地多记、多练、熟记。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第1---3页(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第4---5页(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第1---3页(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第4---5页(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 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38页------39页(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初步认识角并且能够辨认。
(3)知道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2、40页------41页(1)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直角会画直角标记。
(2)能利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利用工具画直角。
(3)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44页------46页(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47页(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分2课时)(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56页例5(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1、建立观察角度(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轴对称(1)通过欣赏图片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说一说"等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到一条恰当的直线即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能辨别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镜面对称(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掌握镜面对称现象基本特征的过程(镜子里外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 发展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7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
2、"倍"的意义及应用(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8的乘法口诀(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9的乘法口诀(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二):看一看、摆一摆(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3、4、5、6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认识、表内乘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七单元:统计(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画正字)。
(2)进一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的) 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样本容量、比较信息描述信息等) 并让学生尝试作出简单的决策(95页内容可以设计决策问题)。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简单的排列和组合(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让学生经历摆学具、画图示、列图表等过程逐步抽象出全面的、有序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体过渡到抽象。
(3)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简单的推理(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做标记"、"列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1、9÷4=2......1读作()2、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面余数一定比除数()。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面除数一定比余数()。
4、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面:被除数=()×()+()。
5、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面一个数除以7 则余数可能是()。
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面一个数除以7 则余数最大是()。
7、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面一个数除以7 则余数最小是()。
8、篮球每筐装4个 15个篮球至少需要()个筐。
9、做一件小风衣用2米布 11米最多可以做()件。
10、6个6个的分苹果最后余3个若3个3个的分最后余()个。
11、27连续减去()个3得零。
12、除数是5 商是9 余数是1 被除数是()。
13、除数是6 被除数是27 商是()余数是()。
14、24里面有()8。
第二单元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2、600前面的一个数是() 600后面的一个数是()。
3、与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967后面的第6个数是()。
4、写出3998后面的5个数()、()、()、()、()5、计数器从右边开始数位依次是()。
6、百位的左边是()位千位的右边是()位左边是()位。
7、最小的一位数是()。
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8、4125中“4”表示() 427中的“4”表示() 304中的“4”表示()840中的“4”表示()9、2041读作()它里面有()个千()个十和()个一。
10、万以内数的读法:(1)从()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作()百位上是几就读()十位上是几就读()个位上是几就读()。
(2)如果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
(3)末尾不管几个0都()。
11、万以内数的写法:(1)从()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
(2)如果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都没有要记着写()占位。
12、每相邻两个数位之间都是()的关系。
13、用3、0、0、6四张卡片组成不同的四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