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画一画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练习题

《比多少》练习题
班级姓名制卷人编号
【复习旧知】
照zhào样yànɡ子zi,画huà一yi画huà。
【探究新知】
.教材第6页主题图。
(1)通过用()的方法对比,和相比,都没有剩余,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和相比,有剩余,就(),没有剩余,就()。
(2)比较两种事物的多少,用()的方法,如果哪种事物有剩余,那种事物就(),没有剩余的事物就(),如果两种事物都没有剩余,我们就说这两种事物()。
【巩固提升】
3.看kàn一yi看kàn,数shǔ一yi数shǔ哪nǎ个ɡe多duō、哪nǎ个ɡe少shǎo或huò同tónɡ样yànɡ多duō。
比(), 和()。
比()。
5.摆bǎi一yi摆bǎi,比bǐ一yi比bǐ。
比(),比(), 和()。
【当堂检测】
1. 填空。
(1)比多少时,要()地比较。
(2)比多少没有剩余时,两种物体()。
(3)比多少有剩余时,有剩余的比没有剩余的()。
2、数一数,填一填。
(1)
比(),比()。
(2)
和()。
3.想一想、画一画。
(1)四角星比圆少2个。
(2)正方形比三角形多1个。
一年级教案-比多少

一年级教案-比多少----c814e168-7154-11ec-b1fd-7cb59b590d7d 《比多少》教学设计1.初步了解“相同更多”、“更多”和“更少”的含义,能够以一对一的对应方式比较对象的数量。
可以表达得越来越清楚。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的活动,在一一对应数数的情况下,理解谁多谁少,并能用数学语言比较清晰的表达数量的多与少。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目标分析:本节课主要研究“比多少”。
教材设计了有趣味的主题图,让孩子通过观察不同类量物体的多少,来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为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知识作准备。
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比较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比较思想;但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够,要训练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
特别是多种数量同时比较是孩子比较难理解的一类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中,首先帮助学生了解比较的事物,再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一对一对应”的过程,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形卡、数码卡等。
一、听故事回答问题。
(一)老师讲了一个故事:猪帮兔子盖房子。
(一边讲故事一边展示图片)(二)听完故事后,看图回答老师的问题。
1.故事里有多少只兔子?(教师地图)2.故事中有几只小猪?(教师贴图)3.兔子在做什么?每只兔子移动一块砖头。
他们搬了多少块砖?(教师地图)4.小猪在做什么?每只小猪搬1根木头,他们一共搬了几根木头?(教师贴图)5.看看兔子在移动砖块。
兔子的数量与砖块的数量相比较。
你发现了什么?(展示一对一的表达,并在黑板上写“尽可能多”)6.小猪搬木头,小猪的数量和木头的数量比一比,你发现有什么发现?(出示一一对应的表达方式,同时板书“多、少”)【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有序思考,逐步形成“比较”的步骤和方法】二、创编数学小故事,回答其中有关比较的数学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学堂第一单元准备课答案

一年级(上)
数学 一年级(上)
1 准备课 第 1 课时 数一数
略
数学 一年级(上)
第 1 课时 数一数 1.请你数一数,鸡妈妈带了几只鸡宝宝?
口答:鸡妈妈带了( 9 )只鸡宝宝。
数学 一年级(上)
第 1 课时 数一数 2.看数字,照样子涂一涂。
略
数学 一年级(上)
第 1 课时 数一数 1.连一连。 1.连一连。
略 略 略
数学 一年级(上)
第 2 课时 比多少 两杯牛奶最初同样学 一年级(上)
第 1 课时 数一数 2.数一数,照样子圈一圈。
数学 一年级(上)
1 准备课 第 2 课时 比多少 照样子,摆一摆,画一画。
略
数学 一年级(上)
第 2 课时 比多少 1.请你数一数,鸡妈妈带了几只鸡宝宝?
略
数学 一年级(上)
第 2 课时 比多少 2.在多的后面画“√”。
略 略
3.在少的后面画“○”。
略 略
数学 一年级(上)
第 2 课时 比多少 1.在多的后面画“√”,少的后面画“○”。
略
略
2.画一画。
数学 一年级(上)
第 2 课时 比多少
略
略
略
数学 一年级(上)
第 2 课时 比多少 3.选一选。有 6 只兔宝宝,每只兔宝宝吃 1 根 ,下面 哪堆 适合兔宝宝呢?
(完整版)比多少专项练习题

比多少专项练习题姓名: ____________看图说一说,填一填。
(1-4题每空4分,5题每题6分,书写4分)1.☆☆☆☆☆○○ ○________比 ________多, ________比________少。
2.☆☆☆☆☆□□ □ □ □☆ 和□ _____________。
3.△△△△△△△○○ ○☆△有()个,○有()个,☆有()个;△比○多()个,☆比△少()个;○比△少()个,○比☆多()个。
4. 5 比 7 少(),6比()多2,8和()相同多。
5.比一比,画一画。
( 1)画○比□多 1 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与☆相同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比△少 2 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比△多 2 个。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画几个○,和☆相同多。
☆☆☆☆☆○ ○ __________________( 6)画出比□少 4 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多少及列式计算姓名: ____________一、比一比,画一画,算一算。
每题1+2=3分共18分(算出的得数要与画的图形相同多才对)( 1)画○比□多 4 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计算: _________________( 2)画△比☆多 4 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计算: _________________(3)画□比△少 2 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计算: _________________(4)画○比△多 7 个。
一年级上册数学准备课-比大小的知识点汇总(详细版)

一、数一数
数数时,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顺序数,用手指头点着一个一个地数,从1开始数,最后数到几,物体的总个数就是几。
二、比多少
1、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刚好对完,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2、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①比②多:因为最后一个字是“多”,所以在前面的①是多的,在后面的
②是少的
①比②少:因为最后一个字是“少”,所以在前面的①是少的,在后面的
②是多的
也就是:最后一个字是多,前面那个物体就多;最后一个字是少,前面那个物体就少;
3、圈一圈:O 画一画:画O、画√、画X
4、连线:要用尺子连线
、
1、上、下、前、后、左、右:
高处的物体在上面,
低处的物体在下面,
面向的方向是前面,
背向的方向是后面,
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面,
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面。
2、要找位置要先找参照物,参照物一般是在“在”字后面,再根据参照物找出答案:
①在②的()面:因为②在“在”字后面,所以②就是参照物,如果在②的上面找到①,答案就是“上”
如果在②的下面找到①,答案就是“下”
如果在②的前面找到①,答案就是“前”
如果在②的后面找到①,答案就是“后”
要找左右要先“转”到跟②的方向一样,然后再看自己的左右手:
如果在自己的左手边找到①,答案就是“左”。
一年级趣数学生版

第一讲数一数例1、看图写数。
()()()例2、比多少。
(1)○○○○○○○○(2)△△△△例3、把下图中同样多的物体用线连起来例4、圈圈,涂涂。
(1)把左边的个图形圈起来。
(2)从右数起,把第6个图形涂上颜色。
(3)这一行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例5、按要求画一画。
(1)画△和□同样多。
(2)画△比○少 2 个。
□□□□○○○○○○○(3)画△比☆多2个。
☆☆☆☆☆练习一1.比一比。
(1)○○○○○○○□□□□○比□多()。
(2)◆◆◆◆◆△△△△△△△◆比△少()。
(3)★★★★★★◎◎◎◎◎◎★和◎()。
2.看数画△。
3 8 5 9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4、看下图,从左数他们各排在第几?()()()()()()5、你会画什么,就在右边的方框里画什么,数量要和左边的一样多。
第二讲分一分例1、圈一圈。
1、把下面不同类的物品圈起来。
2例2、把下面的图形分类。
■○▲■□●▲△●例3、找出每组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东西,并把它圈起来。
(1)(2)练习二1、把同类的圈起来2、分一分()和()()和()3、把下图中不同类的东西圈起来。
4、把下面的六幅图进行分类,你有几种分法?第三讲摆一摆比一比例1、摆一摆,使两行的苹果同样多,应从第一行拿几个苹果到第二行?例2 摆一摆:从第二行拿出几只到第一行,两行杯子的只数就相等。
☆☆☆☆☆☆☆☆☆☆例3 (1)第一行摆:○○○○○第二行摆:从第一行拿1个○放到第二行,两行的○就同样多。
请你摆一摆,第二行应摆几个○?( 2 )第一行摆;□□□□第二行摆;从第二行拿3个放到第一行,两行的□就同样多。
请你摆一摆,第二行应摆几个□?例4 要使上行和下行的△相差2个,怎样摆?△△△△△△△△△△△△练习三1、要使两行◎的个数相等,应从第一行拿几个到第二行?◎◎◎◎◎◎◎◎◎◎2、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从第一行拿1个※到第二行;两行※的个数相等,第二行应摆几个※?3、第一行摆:○○○第二行摆:从第二行拿 2个到第一行,两行的○数相等,第二行应摆几个○?4、你能使下面两行图形的个数相等吗?有几种方法?△△△△△△△△5、要使上行与下行的★相差2个,怎样摆? (试试看)★★★★★★★★★★6、小强有15本连环画,小明有7本连环画,小强给小明几本后,两人的本数就一样多?7、同学们排队,第一队有12个同学,第二队有6个小朋友,要使两人数相等,应该怎么排?第四讲算一算例1、你能写出得数是10的两个数吗?想一想:1和9、2和8、3、4 、 5、 6、 7、 8、 9呢?例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分为五个部分:数一数、照样子画一画、连一连、比一比、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总体来看,学生的检测成绩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计算部分失分率相对较低,但在稍稍复杂的题目上,学生失分率相对较高。
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因过于粗心而犯错。
具体分析如下:
1.数一数,照样子画一画。
这部分考查学生的数数能力和
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
由于图形复杂、数量多样,且有六种图形,学生数数方法不够科学,导致失分率较高。
2.连一连和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这部分考查学生对同样多
这一概念的理解,得分率为100%。
3.比一比。
这部分有四道题目,分别考查学生比大小、比高矮、比多少、比长短的能力。
学生失误较多的是比长短那一道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4.画一画。
这部分考查学生比多少的能力,多数学生能正确画出多4个,少3个。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行为惯和研究惯,加强数感的培养,发展学生研究兴趣,加强概念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各种数学思想为中心。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和讲解练。
同时,我们可以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吸取他们的宝贵经验。
利用多种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抓住学生的认识起点,构筑有效课堂。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质量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质量分析一、检测内容及检测整体情况本次检测分成五个部分:(1)数一数、照样子画一画;(2)连一连;(3)比一比;(4)把同样多的连起来;(5)画一画。
从试卷的内容上看,难度不大,学生检测的成绩比较好。
全班有41人,平均分为92.5,最高分100分有3人,90~99分有30人,85~89分有6人,85分以下的只有2人。
二、试卷得分、失分情况分析本次考试,成绩是比较好的。
从试卷上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有好的地方,当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可以的,计算部分的失分率相对较低;但是对于一些稍稍复杂的题目,学生失分则相对较多。
此外,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太过粗心,明明要求是减法他们还是照着前一部分做加法,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下面就每一部分做一简单的分析:1、数一数,照样子画一画。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数数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因图形比较复杂,数的数量比较多样,数的数量也比较多(有6种图形,共45个图),双因为学生数数的方法不够科学等方面问题,导致失分率很大。
2、第二题的连一连和第四题的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考查学生对同样多这一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对应思想,得分率为100%。
3、比一比,有4道题目,分别考查学生比大小、比高矮、比多少、比长短的能力,学生失误比较多的是比长短那一道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画一画。
考查学生比多少的能力,多数学生能从同样多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出发,正确画出多4个,少3个。
三、自我反思面对成绩,我以为这是偶然的。
要把偶然转化为必然还有待进一步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加强数感的培养、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概念等方面的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为中心,发展学生的合作、数数、探究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推理、对应等各种数学思想。
四、今后的教学措施1、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加深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对练习的设计与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