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六年级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匆匆》(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匆匆》(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教材与学情
1、教材分析:
《匆匆》是部编版六年级第下册的一篇课文, 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本文是精读课文。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 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喟然长叹。 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 的踪迹。道出了作者对日子飞逝无痕的无奈与惋 惜。语言既典雅又朴实,有一种音乐的美感和韵 味。
光阴实在难留, 祖国也向前飞走, 为了那幸福的明天, 全国的人民工作学习不落后, 小朋友!请你爱惜少年的时候。
五、作业设计: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 《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 去读。
2、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 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你还看到时间是怎么流逝的了吗?写一写, 在课下进行交流。
(2)感悟修辞
通过品读,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妙处。如 排比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写出了时光匆匆;说过去的日子 “如轻烟”、 “如薄雾”,“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时间的流逝无声无息, 表达作者惜时、伤时的心态。
(1)指导朗读,入情入境
这一段是指导朗读的经典段落,要认真指导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 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 于亲”。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发挥教师示范读 的作用,帮助学生体会作者那浓的化不开的情 感。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 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 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 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 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 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 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 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 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 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学会如何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深入分析。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抒发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观念。

(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抒发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讨论时间的重要性,引入课文《匆匆》。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学会运用。

4. 分析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2.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自主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作文的的思想性、创新性和语言表达准确性。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匆匆》,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推测作者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时间,积极面对生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匆匆》是一篇描写时间流逝的散文,通过作者对时间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时间的无奈。

2.2 生字词学习:匆匆、觉察、一日、挪移、蒸融等。

2.3 课文分析: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以一个时间流逝的短视频导入,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3.3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理解。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对时间的感悟,表达对生活的珍惜。

第四章:作业布置回家后,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时间段,观察时间的流逝,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评估学生对课文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和对课文情感态度的理解。

6.2 评估方法: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作业检查: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回家作业的完成情况。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合作能力。

第七章:拓展活动7.1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课文原文、教案及习题(参考)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课文原文、教案及习题(参考)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课文原文、教案及习题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课文原文、教案及习题【导语】《匆匆》是人教版十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散文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差不多24岁。

“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

无忧考网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伙儿参考。

课文我别懂他们给了我多少生活;但我的手确乎是慢慢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生活差不多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生活滴在时刻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别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虽然去了,来的虽然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么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歪歪的太阳。

太阳他有足啊,轻轻悄悄地移动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生活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生活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眼睛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足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然而新来的生活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生活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啥呢?惟独徘徊算了,惟独匆匆算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啥呢?过去的生活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啥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别能平的,为啥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慧的,告诉我,我们的生活为啥一去别复返呢?教案学生视角:作者为啥以“匆匆”来作为文章的题目?啥是“匆匆”的?如此的文题在小语教材里几乎从未浮现过,课文究竟写了啥内容呢?教学难点:感觉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考虑:这是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的一篇散文(确切地讲应是散文诗)。

文章写于“五四”退潮阶段,属作者的早期作品,真实而鲜亮地表现了五四阶段少年知识分子对将来的追求,探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教案及反思人教版六班级下册语文匆忙教案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班级下册语文匆忙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关怀到有需要的伴侣。

教学目标1、准确读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了解对时间消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同学的生活体验。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

教学重点准确朗读、背诵课文,领悟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对时间消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同学的生活体验。

教学预备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题纲1、读准生字词。

2、了解朱自清的生平资料文件资料和作品。

3、搜集积累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一、情景导入。

师:1.播放一段时钟的“嘀嗒”声,引导同学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2.介绍朱自清,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1.同学默读全文;2.体会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

让同学初步了解全文,感悟情感,抓住“叹”、“悔”二字统领全文。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找出并细读“叹”的段落。

2.留意“碗”、“伶俐”的写法及读音;3.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殊喜爱的句子,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4.说说怎样写时间匆忙的,并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上几句;5.体会文中叠词运用的奇异;6.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1.找出并细读“悔”的段落。

2.留意“徘徊”、“裸”的写法及读音;3.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殊喜爱的句子,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4.体会悔意何来;5.体会比方、拟人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6.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三)略读课文第一、五自然段1、通过删读体会排比句的美丽,讲解“;”的用法。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匆匆》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匆匆》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2022-2023年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匆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匆匆》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本课主要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八百多个日子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对时光稍纵即逝的无奈和惋惜,但又绝不消沉的思想感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但文章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4.能仿照作者接连追问、巧用修辞等表达方法将自己的真情流露笔尖,完成项目任务。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并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情感积累、自学感悟和⾃主学习的能⾃,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但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而言,要理解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的浓郁情感,具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分析:设置情境,师生共同读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法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教学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研读第1、4自然段,感悟接连追问抒胸臆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你发现了吗?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结合课后第二题)预设:学生找到第1、4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匆匆》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匆匆》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匆匆》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懂得珍惜时间。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有时候,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生活,时间就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时间流逝的课文——《匆匆》。

2.自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课堂讨论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呢?生1:课文中的“匆匆”这个词,表达了时间流逝得很快的意思。

生2:作者说“日子过去,去了,永不回来”,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

师:很好,同学们都说得很对。

那么,我们该如何珍惜时间呢?4.生字词学习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1)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2)流逝:指时间、流水等向前移动。

(3)宝贵:非常珍贵。

(4)珍惜:珍爱并重视。

5.课堂练习师: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生1:时间过得真匆匆,转眼间就到了周末。

生2: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

生3:水资源宝贵,我们要节约用水。

生4:我们要珍惜友谊,关心朋友。

6.情感体验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觉得时间在你们的身边溜走的时候?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们的感受。

生1:有一次,我在做作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可是一转眼就到了睡觉时间。

生2: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觉得时间过得好快,还没玩够就到了回家的时间。

生3:我在学习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希望时间能过得慢一点。

生1:时间流逝得很快,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生2:生活要充实,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

8.作业布置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精品范文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精品范文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精品落文3篇教育是石,撞击生命的火花。

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

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

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精品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精品范文一—、教材分析《匆匆》是小学语文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 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童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二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⑵技能目标:能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欣赏文童语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时光易逝,一去不复返的现实,从而明白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有感肾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童内容,受到珍惜时间的教1.是啊!闲聊时,日子从我们的嘴边溜去,跳皮筋时,日子从皮筋底下钻过去,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我们甘心吗?作者甘心吗?在文中画出与朱自清先生同感的句子,并试着读一读。

2•说说自己画了哪些句子,(出示课件)谈谈自己的感受。

3.是啊,作者为时光匆匆逝去感到痛苦和无奈。

他决意今后要从小处、近处着手,要切切实做些事,分秒必争,充分发挥生命潜能。

为此,他后来大有作为。

(出示朱自清资料)。

同学们你们愿意在这个世界上白白走这一遭吗?我们能让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闲聊中、嬉闹中消磨、打发掉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试着问问自己从现在开始能做些什么?请同学们试着填写下面的文字。

(出示课件)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能做 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O阅读的时候,既读进去,又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匆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
1.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3.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1.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四、教法:讲授、练习、讨论
五、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六、教具学具(教学准备):PPT课件
七、课时安排(教学时间):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二、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前边学过乐府诗《长歌行》还能想起来吗?(学生齐背)这首诗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2.师:是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

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

板书课题:《匆匆》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的确)、涔涔(汗流不止的样子)、潸潸(流泪不止的样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游丝(蜘蛛所吐的丝,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

)。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

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

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两遍给父母听,并背诵第一第二自然段。

2.完成《抄写本》
附:
板书设计:
《匆匆》
珍惜时间
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时光
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课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

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3.指导朗读。

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4.有感情齐读本段。

◇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

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

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 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

)◇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

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

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

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课件出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布置作业
1.课外作业,内化感受。

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

2.背诵全文。

附:
板书设计:
2.《匆匆》
一去不复返?
......的时候,从......过去
白白走这一遭啊?
《XXXXX》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2.
3.
4.
(二)过程和方法
1.
2.
3.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2.
3.
二、教学重点:
1.
2.
3.
三、教学难点:
1.
2.
四、教法:
五、学法:
六、教具学具(教学准备):
七、课时安排(教学时间):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新课
1.
2.
3.
4.
(三)复习巩固
(四)课堂小结
附: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