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学社ESP音乐教学
浅析ESP教学法

浅析ESP教学法浅析ESP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对ESP教学进行了需求分析,简单地谈及了目前ESP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一些课程教学原则,提出了一些有效对策,以便促进ESP教学的开展,为国家和企业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ESP教学;需求分析;现状;对策一.引言: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职业生活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ESP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据Dudley-Evan &St John, ESP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英语课程,它有别于普通英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针与教学主张。
它不但涉及语言和语言学知识,还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如商务英语,财经英语,医学英语,计算机英语,法律英语,报刊英语等。
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
二.需求分析为了开展ESP教学的实践活动,准确把握ESP教学的实质,下面对福建省内的某所二本院校的师生及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跟踪,调查的目的是分别从教和学的角度分析了解现阶段ESP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教学效果。
1.学生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试者中有72.44%认为开设ESP很有必要,其中受试者认为ESP教学对其就业,职业发展空间及未来工作中专业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比例是81.51%,89.92%和91.6%。
就ESP的学习动机而言,47.9%的学生学习ESP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及未来职业提升,26.89%出于兴趣爱好,4.2%是为了出国,21.01%为了毕业。
对于ESP的教学方法,68.07%的学生希望在听说方面侧重,18.49%的学生认为应侧重专业知识,11.76%的学生认为应侧重读,1.68%的学生认为应侧重写。
问卷中听说方面位居首位,究其原因,课题组认为在听说教学和ESP目标一致,二者都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都是使学习者能够用外语进行交流,即用英语在本专业的交流。
2.社会需求从调查中得知采访者和受访者都深刻体会到了ESP教学和社会需求息息相关,一是ESP在职业中的价值体现。
体裁互文性与ESP教学

体 裁 ( er) G n 原本 是 一个 文学 概念 , 的是文 章 样式 。 e 指 自 巴赫 金创 造性 地提 出“ 从 言语 体 裁 (pehgne ” 一 sec er) 这 概念 以来 , 裁 引起 了语 言学 家 的关 注 , 被 赋予 了新 的 体 并
意义 。体 裁分析 有 三 大 流派 : 即北 美 学 派 , 尼 系统 功 能 悉
概念与性质 , 分析体裁 的互文性 , 以《 并 商务沟通》 课程为 例, 指出如何运用互文性理论设计 E P S 教学模式。
二 、 裁与 体裁分 析 体
并掌握领域或机构传统的产物 , 内嵌于职业或社会实践 中
和其社 群成 员 的话语 实 践 之 中 (8 ) 并 由于其 与 职业 或 16 , 领域文 化 的密切 关 系而获 得 了额外 的意义 (9 ) 18 。由此看 来, 职业 与机构 语境 中 的体裁 不仅 是职 业人 士交 际 的形 式 和媒介 , 是职 业行 为 与 职 业 文 化不 可 分 割 的一 部分 , 更 体 裁的运 用体 现 了职业 行为 的过程 与 目的 , 建构 了沟 通 主体 职业身 份 , 映了职业 思 维 的运用 和对 职业文 化与 实践 传 反 统 的认 同 。 上述 认识 启 发我 们 辨 清 E P教学 的性 质 。E P框 架 S S 下 的语 言教学 不再 是文 本形 式 的解构 与模仿 , 而是 通过解 构话语体裁的认 知机构与社会功能来使学生理解职业语
语 言学学 派 , 以及英 国 E P学 派 。 S
其中, 北美学派修辞学者 M lr 18 ) ie( 94 认为 , l 任何社
会 的体裁 数量都 取 决 于 社会 的复 杂 性 与多 样 性 。体 裁 是 社会 行为 的方式 , 裁研 究 必须 注重话 语 所 能完 成 的行 动 体 而不 是话语 的内容或 形式 , 类行 为 有多 少 种 目的 就有 多 人 少种 体裁 。悉尼 学 派 的 M r (9 2 认为 , a i 19 ) t n 体裁 通 过语 域 用语 言来 体现 。体裁 是社 会过 程 和文 化手 段 , 制度 实 践 是 的重要 实 现方式 。E P学 派 专 注 于 某 一 职 业 社 群 成 员 用 S 于建构 和 阐释其 特定 职业文 化 的话语 的社会 认 知 模式 , 提
功学社乐器股分台中分公司优惠商品一览表

功學社樂器股分中區分公司優惠商品一覽表
1.管樂器放置架及保養品一概75折。
2.樂器維修一概8折。
3.各類音樂飾品一概8折。
4.免費參加功學社中區分公司舉辦之各類型講座。
5.所有商品(除鋼琴外)均為零頭款6期分期優惠價。
6.本公司提供鋼琴12期零頭款優惠分期。
(協辦銀行:中國國際商銀、玉山
銀行、國泰世華銀行、萬泰銀行、華僑銀行、日盛銀行、遠東商銀、第一商銀、安信銀行、慶豐銀行、中華商銀等11家)
7.適用單位:
功學社台中分公司:台中市市府路97號 (04)
功學社欣雅分公司:台中市陝西路47號 (04)
功學社東興分公司:台中市東興路三段315號2樓之1 (04)
功學社興安分公司:台中市興安路一段271號 (04)。
《第五单元中国功夫音乐知识附点八分音符》教案

3.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鼓励在创作实践中运用附点八分音符,探索音乐节奏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认同,通过学习《中国功夫》主题音乐,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组合作进行节奏创作与演奏,提升集体协作精神。
1.深化学生对附点八分音符的理解,通过更多实例和练习,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加强课堂讨论的引导,确保讨论主题明确,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保证每个环节的充分展开,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紧密围绕附点八分音符的知识点,通过具体实例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并掌握这一核心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五单元中国功夫音乐知识附点八分音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听音乐时,有没有注意到一些特殊的节奏,让音乐听起来更有力量和动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附点八分音符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附点八分音符的奥秘。
《第五单元中国功夫音乐知识附点八分音符》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五单元《
1.理解附点八分音符的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2.学会识别并演奏含有附点八分音符的乐曲;
3.通过学习《中国功夫》主题音乐,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感;
4.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教学难点
-辨识附点八分音符:对于初学者来说,区分附点八分音符与其他音符是一项挑战。
音乐的律动:谈音色变化中的“复合双跳”

音乐的律动:谈音色变化中的“复合双跳”作者:高华来源:《音乐爱好者》2021年第06期“复合双跳”在英文中被称为Paradiddle,是打击乐基础练习(Rudimental drumming)之一,共包括两层含义:Para是指交替,Diddle则表示重复。
由此可知,这一打击手法至少包括了四个音符,且它们的演奏顺序与节奏韵律并不相同。
如今,训练复合双跳已成为打击乐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被广泛应用于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行进音乐中,更是键盘打击乐与小军鼓独奏作品中的常客。
作曲家格什温打击乐作为乐队演奏中的色彩性音响,往往直接影响了音乐作品的艺术效果。
纵观现代音乐创作,作曲家为追求个性化的音响表达,时常借助打击乐展现出其不意的音响变化,以表现个人风格。
例如格什温在《F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引子部分,以打击乐器上的一个富于节奏性的动机,以及木管乐器和低音弦乐器上的“查尔斯顿动机”,为乐章营造出激动而热烈的戏剧性气氛。
正因作曲家对特殊音效的青睐,打击乐器的种类日益增加,演奏方式也日渐成熟,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其中,复合双跳作为打击乐器中的重要演奏技术,有助于打击乐演奏者增强手臂的控制力与耐力,增加对节奏精准性与乐曲灵活度的把握。
此外,有效训练复合双跳也可以辅助演奏者在诠释风格差异较大的作品时,能够流畅完整地呈现乐曲,并在连贯的基础上挖掘内在的情感表现。
复合双跳作为基础节奏(Rudiment)的一部分,最早出現于打击乐中。
基础节奏的起源颇为有趣,它的历史可以从那些拿着长棍的瑞士雇佣兵谈起。
这些瑞士雇佣兵先后受雇于法国和西班牙,因以长棍(长矛)作为作战武器,在近距离作战时需要彼此间默契配合。
显然,这些由不同节奏形成的鼓声在作战中被派上了大用场,它们被作为战时“军事语言”,确保瑞士雇佣兵能快速获得准确的行动命令。
这些节奏形式随后也被保留了下来,这便是音乐中基础节奏的由来。
相传,复合双跳起源于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当时由十二个说瑞士语的雇佣兵组成的瑞士卫队团成了国王忠实的守卫。
宋大叔教音乐

简易伴奏法(十四)
一、五线谱的练习(拜厄26,27,28三条)
在练习了20多首拜厄之后,我们逐渐的能双手弹奏不同的音了。
除此之外,我们也学会了看简单的五线谱了,这都是可喜的进步。
在此要提醒:你要练习着边看(谱)边弹,眼睛与手指配合,哪怕速度放慢,务求使自己立即反应,看了谱立即弹出来,而不是一条曲子练好多遍才能练会,这是“视奏”的练习,是很要紧的训练。
二、附点音符的弹奏:
附点是所附之音符的一半。
上二课(第十一、十二课)所出现的附点4分音符,是在四分音符当一拍的情形下,要当一拍半——四分音符当一拍,四分音符的一半就是半拍。
因此,附点四分音符当一拍半:
现在看附点8分音符:8分音符在4 / 4(或3 / 4,2 / 4)中当半拍,那它的
附点就是半拍的一半——1/4拍。
因此附点8分音符就当3/4拍。
小心:
与:不同。
也小心:
与:也不同。
要清楚的分辨并弹出是二个半拍,或是与3/4与1/4拍。
三、加上附点音符的G大调练习:
1、荣耀归主名歌G大调 4 / 4 (新编赞美诗40首)
2、赞慕福地歌G大调 4 / 4(新编赞美诗375首)
小心这首诗歌有的地方是的,也有的地方是的,两者要区分清楚:。
北舞考级音乐反应曲二级详细教案

北舞考级音乐反应曲二级详细教案教案标题:北舞考级音乐反应曲二级详细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北舞考级音乐反应曲二级,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分析曲目的音乐要素、结构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北舞考级音乐反应曲二级教材和录音。
2.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3. 音乐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4. 音乐评价表和反馈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北舞考级音乐反应曲二级的内容和目标。
-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级的学习成果,为本级的学习做铺垫。
2. 曲目分析(15分钟)- 听取学生对曲目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 分析曲目的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 分析曲目的结构,如主题、变奏、重复等。
- 分析曲目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曲目背后的故事或情感。
3. 学习演奏技巧(20分钟)- 演示曲目的正确演奏技巧。
- 引导学生逐步学习曲目的演奏技巧,如指法、弓法、节奏感等。
-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观摩和指导。
4. 表演和评价(15分钟)- 学生进行曲目的小组或个人表演。
- 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反馈,包括技巧、表现力和音乐感知能力等方面。
5. 音乐欣赏(15分钟)- 听取其他版本的该曲目演奏录音,引导学生对比、评价和欣赏。
- 分享曲目背后的音乐历史或文化背景,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体会。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
-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2. 组织音乐欣赏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3.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尝试自己编写一段音乐,并进行表演和评价。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演水平。
基于慕课和移动学习的ESP教学活动设计——以职场英语写作为例

基于慕课和移动学习的ESP教学活动设计——以职场英语写作为例潘纯;刘丽媛【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深入,传统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通用英语)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要求.而另一方面,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移动学习成为必要.本文则将信息化背景下的慕课、移动学习和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相结合,拟以职场英语写作(ESP的一个分支)为例,借助慕课和移动学习的网络平台来探讨ESP教学活动设计.【期刊名称】《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6)003【总页数】4页(P110-112,128)【关键词】教学活动设计;慕课;移动学习;ESP【作者】潘纯;刘丽媛【作者单位】湖北商贸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湖北商贸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却存在着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达不到跨国公司的要求这样的现象。
传统的EGP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重视教材英语化而偏离大学英语实用性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违背了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ESP(专门用途英语)便应适而生了。
ESP是一种基于学习者需求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方法,其创新之处在于它将英语与一些专业相结合,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使得学生最终具备将英语作为工具或手段在某个专业领域进行运用和学习的能力。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移动学习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SP音诗培音乐教学ESP音乐教学来自台湾功学社集团的幼儿音乐培训课程,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的成长特点进行适龄教学。
ESP音乐教学系统由台湾资深幼儿音乐教育专家林则熏老师主创。
她的教学观点是让孩子快乐的学习音乐。
E(Expression) 感性的音乐表现力、S(Sociality) 建立人际关系的互动性、P(Professional) 专业的音乐演奏力透过系统课程的训练,培养孩子一颗喜爱音乐的心,进而丰富内心情感的表现。
音乐的学习就想语言的学习是一样的听、说、读、写、练缺一不可。
ESP音诗培音乐教学系统主要为3.5~6岁孩童设计一的套完整音乐培训,内容包含听音(培养绝对音感)、读谱(视谱能力)、律动(肢体协调度)、歌唱、弹奏、表现力的养成等,小朋友在每个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的重点都不一样,比如听力与记忆力的发展时期就不同,要适当的依其年龄来编排课程,设计指导法,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着不一样的生理发展,所以要采取适龄分班的上课方式,小朋友在每个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的重点都不一样,比如听力与记忆力的发展时期就不同,要适当的依其年龄来编排课程,设计指导法,不能只用一套教材或用一种教学方法。
因此ESP以小朋友的年龄与学习能力来设计课程内容,比较小的使用游戏、听、唱的方法来啟发音乐感与学习兴趣;较大的小朋友理解力较好,在教学法、学习范围、进度上都要有改变,让小朋友能循序渐进的学习。
听、唱:透过许多名曲,将旋律唱名唱出,训练小朋友的注意力及集中力,同时训练绝对音感。
律动:搭配身体的律动,培养节奏感及等速力。
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及身体协调性。
弹奏:适龄教育及依照孩子成长阶段给予不同级数的弹奏进度,并培养创作音乐的能力。
音乐赏析:透过歌曲中的文字让孩子更容易了解音乐内涵,培养宝宝喜欢音乐,感受音乐。
喜欢唱歌的心。
从而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节奏合奏:培养节奏感并且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反应和保持一定的速度能力(等速力)。
乐器的合奏能培养团体合作的默契及专注力。
听想:聆听各式各样的音乐并感受音乐,在故事进行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丰富演奏表现能力的起点),从中养成音乐的感给孩子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婴儿降生后对声音就能产生反应;大约在5个月左右就能开始对音乐的音响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反应和记忆力;大约在7个月就可能会模仿简单的节奏;9个月时会辨别不同的旋律;16个月可以学唱部分旋律;2岁时就会学唱较完整的旋律。
松尔曼对儿童出世后的行为和心理发育情况进行研究,把儿童音乐才能细分为如下几个发育期:1岁时,对声音刺激极为敏感,即使是噪声,也能引起注意;2~3岁时,开始模仿旋律唱自己喜欢的歌曲;4岁时就会哼出自创的旋律;5~6岁时,对乐器产生兴趣,对音乐逐渐出现定向注意力。
据有关专家调查,人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音乐才能发育期:一是学前的2~6岁;二是学生期的12~15岁。
音乐欣赏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幼儿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
但是,现在幼儿音乐教育,对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
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欣赏音乐作品做好准备,这是首要条件;创造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激发幼儿感受音乐的兴趣;采用“多通道参与模式”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问题的把握;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音乐欣赏活动,提高幼儿鉴赏水平。
总之,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参与音乐、感受音乐的机会。
音乐欣赏是宝宝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
宝宝感受音乐的能力胜于再现音乐的能力,由于宝宝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宝宝音域狭窄不能唱难度大的歌曲,很多宝宝不会演奏乐器……但他们却能感受自己所不能唱,不能演奏的歌曲与乐曲。
“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
”开展音乐欣赏活动,能使宝宝接触更多的优秀作品,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宝宝的感受力、理解力,丰富宝宝的想象力,使宝宝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健康的审美态度。
使宝宝在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
音乐欣赏还可以引起宝宝对音乐的爱好,既可以培养幼儿有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宝宝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宝宝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
如果孩子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宝宝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
因此,要全面完成音乐教育的任务,音乐活动就必须重视音乐欣赏这一环节。
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宝宝音乐欣赏能力呢?首先要丰富宝宝的生活经验,为欣赏音乐作品做好准备。
生活经验是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
宝宝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首先,离不开生活实践和认知能力,因此,丰富宝宝有关知识经验是宝宝对音乐产生想象力和联想的基础。
选择与宝宝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相吻合的作品是接受欣赏内容的前提,在准备给宝宝欣赏某首歌曲或乐曲前,应了解宝宝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是否欠缺,如有不足要设法组织一些活动,如让他们观看图片,给他们介绍有关知识、讲讲故事甚至外出参观等,以丰富宝宝的生活经验。
如:欣赏歌曲《小兔子乖乖》时,我就提前给幼儿讲述故事,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情节情绪和想象力,然后再欣赏。
当出现欢快跳跃的音乐时,孩子们双手竖起两个手指,高兴地蹦跳着,表示小白兔愉快地玩耍,当出现缓慢笨重的音乐时,孩子们做出大灰狼走路的样子,他们能准确地表达对两段不同性质音乐的感受。
其次要创造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激发幼儿感受音乐。
我们应注意随时让宝宝在各种环境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活跃他们的音乐思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
创设一种美好的音乐欣赏环境,使宝宝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
这种氛围是多方面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例如:在宝宝的活动区摆设了各种小乐器:如铃鼓、圆舞板、小铃等。
设计欣赏活动时,注意创设与乐曲风格相吻合的情境,将其思想感情引入欣赏作品的情景。
唤起宝宝的有关联想。
如在圣诞夜欣赏《摇篮曲》时,创设了这样的氛围:一个宁静的夜晚,月亮高挂、星星闪烁,妈妈正边哼着曲子边哄宝宝睡觉。
整个环境洋溢着母爱与亲情。
很快,宝宝被这优美、温存、安宁的氛围所感染,沉浸在无比温馨的气氛中,以景引情,以情带动,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宝宝的兴趣,提高了欣赏的质量。
再次采用“多通道参与模式”提高宝宝音乐欣赏能力。
“多通道”即帮助幼儿打开尽可能多的感知通道,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仅使用听觉,而是同时调动多种感官来丰富、强化所听到的音乐内容。
教师、幼儿对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态度初步形成,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和幼儿感知、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通过绘画、图谱等视觉参与,帮助宝宝欣赏音乐。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言简意赅地说出了音乐和绘画的关系:“音乐和绘画有较密切的亲族关系,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比重,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
”这充分说明了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图画。
由此可见,适当地运用绘画、图谱等视觉参与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小螺号》时,我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结果,有的孩子画出了美丽的海边小朋友拿着海螺在呼唤,一条条欢快游玩的小鱼;有的孩子画出了一根根婀娜多姿的水草;还有的画出了吹着泡泡唱着歌的游鱼,充分展现出一幅热闹的海边景象。
鼓励宝宝用舞蹈、动作等肢体语言及律动来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要使宝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
”宝宝的知识面和联想还不够丰富,但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现欲望很强。
当一个音乐作品出现在孩子面前时,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动作,如拍手、点头,摇身体等,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
宝宝能跟随音乐做动作的方式,是宝宝感知、理解音乐的最自然、最重要的方式,对宝宝来说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欣赏方式。
鼓励幼儿积极运用动作、舞蹈等肢体语言,能有效地吸引其注意力,培养宝宝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并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例如,在让宝宝欣赏《小鸭子》时,让宝宝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与音乐的旋律匹配,跟随音乐做动作。
感知音乐结构,反映音乐的特色。
从中体验到音乐作品所带来的欢乐、愉快的心情。
在重复欣赏的活动中,让宝宝重复地听,全面、完整地感知作品,理解作品。
喜欢音乐的孩子们特别喜欢表演,为此,我经常为宝宝提供表演的机会,让宝宝在不同的音乐中,在广阔的音乐舞台上展示自己。
如在游戏中为宝宝开辟一块自由表现的舞台,为幼儿播放幼儿喜欢的音乐,幼儿就会在这片舞台上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
研究发现,运用多种感官参与音乐,宝宝不但喜欢上了音乐,而且不同音乐的熏陶使宝宝的思维得到了锻炼,音乐的感受能力得到了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得到了巩固,宝宝的思维开拓了,为幼儿提供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使宝宝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只有综合运用语言、绘画、动作等多种手段,开放宝宝的多个感知通道,才能让宝宝对音乐欣赏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起强烈的情绪因素,发展宝宝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ESP课程中安排了亲子互动环节,让父母变成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好朋友孩子的特性好动、专注时间较短、喜欢新鲜的东西,对任何事物都怀着一颗好奇的心,也就是因为这样,音乐更容易进入孩子的内心,当听到钢琴演奏的声音能安定孩子的情绪、听到架子鼓演奏的声音能让孩子跟着节奏舞动身体,透过各种乐器演奏及音乐故事的引导,不仅能激发出孩子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更能潜移默化的提升内心情感的丰富度课程中以电钢琴为主要教学工具,电钢琴有仿钢琴的触键、也有其他乐器的音色,让学习更加有趣,另外课程中也搭配各种小型节奏乐器,如:铃鼓、沙铃、刮弧、三角铁、响板、木鱼…等,除了认孩子认识各种乐器及演奏方法外,也让孩子享受合奏的乐趣,音乐可以独乐乐,更可以众乐乐“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在孩子们心中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在孩子们胸中烧得更旺。
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参与音乐、感受音乐的机会。
让音乐成为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让孩子们真正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