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合集下载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全球范围内高温天气频繁发生,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高温中暑事故是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严重时可导致人员死亡。

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置高温中暑事故,减少伤亡事故发生,制定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迫在眉睫。

二、高温中暑的定义与症状高温中暑是指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由于身体失去调节体温的能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和多种病理生理反应的一种急性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皮肤潮红、出汗多或出汗少、脉搏快而弱、体温升高等。

三、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预防措施高温天气下,应加强对人员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在高温会导致中暑的场所工作和活动的人员,要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的宣传引导工作。

提醒大家要增加饮水量,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2.及时发现与诊断在高温天气下,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中暑应急救护知识,能够及时发现中暑症状。

如果发现有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并观察其症状是否加重。

3.急救措施如果发现人员中暑,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首先,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地方,保持体位平卧,解开衣物并给予足够空气。

其次,立即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9.4℃,应尽快降温,可以采用冰袋或湿毛巾敷在患者额头、腋下、腹股沟等位置。

同时,要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如果患者还能正常饮水,可以给予少量凉开水或藿香正气水等清凉饮品。

如果患者意识丧失或不能自行饮水,不要强行灌水,应及时就医。

4.医学救治在进行急救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呼叫急救车或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更深入的体检和治疗,如给予输液、进行冷却降温、补充血容量等。

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抢救,直到患者恢复稳定。

5.善后工作事故现场处置结束后,应对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事故分析。

根据事故原因,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事故防范措施,减少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通用8篇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通用8篇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通用8篇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通用8篇)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精选篇1现正值夏季高温及台汛期时期,高温天气期间,由于工人体质不同,容易造成中暑、晕倒等事故,以及台汛期到来,经常会遇到大风、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将可能对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水情况、施工用电、大型起重机械的施工和外架防护造成安全事故,为了防止以上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农民的身体健康、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订本安全生产预案。

一、管理目标及组织机构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

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

针对高温、潮湿、闷热的天气,为保障现场施工工人的人身健康,特编制本防暑降温办法,保证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施工。

本项目部各级人员要把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

增强职工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确保职工安全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组织机构二、防暑降温具体措施1)、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包括新工人、临时工)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登记。

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急性的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露天作业场所,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尽量设法使工人避开强烈的太阳辐射热,尽量做到合理安排劳动时间。

现正在围护桩施工期间,钢筋工及桩基施工人员需要长时间在露天场地操作,因此要及时调整工作时间,上午可以安排在6:30~10:30时间施工,下午安排在15:00~19:00时间施工,从而可以避免在太阳辐射最热的时间段施工。

若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安排人员轮流施工,以避免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状态下作业。

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预案

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预案

一、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高温天气日益频繁,高温中暑事故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高温中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高温天气下发生的各类高温中暑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高温中暑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现场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

3.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生高温中暑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应急处置:(1)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

(2)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人员将伤员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

(3)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如进行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

(4)立即联系医疗救护部门,请求救援。

(5)组织人员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6)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物理降温:使用冰块、冷水等对伤员进行物理降温,降低体温。

2. 补充水分:为伤员提供适量饮用水,补充体液。

3. 采取急救措施:对昏迷、抽搐等重症伤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4. 医疗救护:将伤员迅速转移至医院进行救治。

5. 人员疏散:在事故现场周边设立警戒线,引导人员疏散,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六、后期处理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高温中暑防范意识。

4. 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部门、各小组要严格按照本预案执行,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3篇)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3篇)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一、目的因施工现场人员多,高温持续时间长。

一旦人员发生高温中暑事故,将可能导致人员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企业直接经济受损。

为确保我项目部万一发生高温中暑事故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并能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二、___机构及职责项目部成立中暑事故应急响应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成员:具体分工如下:1、负责是了解掌握中暑人员情况,___现场抢救指挥。

2、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对中暑人员___相关人员进行现场人工急救。

3、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并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

4、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按职能归口负责保持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三、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措施1、项目部接到报告后,即指令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中暑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

2、当机立断,尽快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方,防止二次伤害。

3、迅速判断人员伤情,并视情况立即向急救中心120呼救。

讲清中暑人员症状、中暑的持续时间、人数、地点,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由于中暑人员中暑迅速,现场必须立即采用人工急救法,用冷毛巾轻擦中暑人员的额头和所冒出汗滴,并将中暑人员用担架抬放置阴凉通风处(可放置在工地纳凉棚内)。

5、解开中暑人员的上衣,使其达到良好通风纳凉效果。

6、用清凉通气药品通入中暑人员的鼻孔,使其能通风、气顺。

7、安排人员陪同去医院进行救治。

8、现场安全员应会同工地医务人员对中暑事故进行原因可行性预先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认真填写事故书面调查报告,并上报项管部及有关上级机关。

四、应急物资常备物资药品:急救担架、消毒用品、急救物品(湿毛巾、清凉通气药品)及各相应常用防暑降温药品:如人丹、防暑六件宝等。

五、通讯联络医院抢救中心:120匪警:110火警:119工地现场值班电话:项管部值班电话:主要管理人员电话项目负责人:手机:安全员:手机:技术负责人:手机:施工员:手机:文明施工员:手机:六、注意事项1、高温中暑事故发生时,必须现场___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目的为应对高温天气下可能发生的中暑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项目部在高温天气下进行室外作业时可能发生的中暑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小组,由公司领导担任组长,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医疗部门等相关负责人担任成员。

2. 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高温中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3.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高温中暑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和演练,监督和检查现场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4. 生产部门负责落实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时调整作业时间和作业环境,减少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暴露时间。

5. 医疗部门负责提供急救药品和设备,对中暑员工进行现场急救和后续治疗。

四、应急处置程序1. 发现中暑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将中暑员工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畅通。

2. 采用湿毛巾敷于中暑员工头部和腋下,用冷水擦拭身体,加速散热。

3. 给予中暑员工适量饮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4. 根据中暑员工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降温、吸氧、输液等。

5. 联系医疗部门,请求派出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后续治疗。

6. 协助医护人员将中暑员工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7. 调查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8. 对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失职、渎职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高温中暑事故应急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高温中暑事故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六、物资和设备1. 配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如降温药品、冰袋、急救箱等。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急救药品和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七、注意事项1. 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或减少室外作业,调整作业时间和作业环境。

夏季高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篇

夏季高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篇

夏季高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篇夏季高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篇1)目前,已进入夏季,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进行工程施工,极易发生作业人员中暑和食物中毒。

为保证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我处特制定防高温中暑应急预案,要求各项目部认真贯彻执行。

一、范围与依据1、范围本预案针对在建工程可能出现的中暑事件,适用于工程项目部的所有人员。

2、依据依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家电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等制定。

3、事件发生的条件及严重程度3.1 事件发生的条件在工程项目暑期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在高温炎热环境中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可能发生中暑事件。

3.2事件的严重程度中暑事件属工程施工的二级事件,一旦发生,报应急总指挥批准后立即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应急救援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自救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以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

3、任何个人都有义务参加或者配合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体系1、应急组织体系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架图(略)2、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2.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副经理总工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队(班组)负责人及司机等人组成2.2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2.2.1所有施工现场操作和协调,包括与指挥中心的协调。

2.2.2 现场事故评估。

2.2.3 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2.2.4 控制紧急情况和应急专项资金的落实。

2.2.5 做好与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及对外信息的发布。

3、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3.1 现场伤员营救组的职能与职责3.1.1现场进行中暑人员必要的急救及做好其他人员的保护措施;3.2 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3.2.1 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3.2.2疏散场区内外人员撤出危险地带。

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高温中暑属于突发性安全事件,一般以夏季为高发期,或是通风条件差的高温场所及室外露天作业环境中引发。

中暑前一般会出现胸闷、头晕、口渴、呼吸不畅、无力等征兆。

2、适用范围
夏季高温时段,在室外露天作业(装卸货物、市场区巡查)等因高温异常天气导致人员中暑的应急救援处置,适用全体员工。

3、处置措施
4、注意事项
(1)中暑后不要大量饮水,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
毫升为宜,切忌狂饮。

(2)不要给中暑者食用生冷瓜果和油腻食物,以免引发其它病症。

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四篇)

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四篇)

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一、预防措施1. 提供足够的水源在施工现场设置几个供应足够的饮用水的站点,并确保它们在整个工地范围内方便到达。

工人们应该被鼓励每小时饮用足够的水分来保持体液平衡。

2. 为工人提供防暑降温设施在工地上安装遮阳篷或遮阳棚,以减少工人直接暴露在太阳下的时间。

此外,可以提供一些降温设备,如风扇或冷却器,以帮助降低环境温度。

3. 设置工作时间限制对于高温天气,应当限制工人在高温时段的工作时间。

工人们可以在早上较凉爽的时候开始工作,并在中午到下午的高温时段进行休息。

这样可以避免工人在极端高温环境中工作。

4. 将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认识施工公司应该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向工人们传达中暑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他们应该知道中暑的症状和急救方法,并知道何时应该寻求帮助。

二、中暑应急预案1. 监测工人健康状况在施工现场,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監測工人的健康状况。

这些人员可以定期测量工人的体温和心率,并观察他们是否出现中暑的症状,如头晕、呕吐或意识丧失。

2. 紧急救援如果发现有工人出现中暑的症状,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援。

首先,将工人迅速移到阴凉的地方,并立即通知急救人员。

同时,为患者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并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患者的额头和颈部,以帮助降低体温。

3. 紧急避难所在施工现场应该设置有避难所,以便工人们在高温天气下寻找避难。

这些避难所应该有足够的遮阳设施,并提供饮用水和休息的地方。

4. 急救设备和药品在施工现场上应该配备急救箱,里面应该包含拯救中暑患者的必要设备和药品,如冰袋、止血带和解暑药。

5.紧急疏散计划为了应对极端情况,如突发天气变化或其他紧急情况,施工现场应有一个完善的紧急疏散计划。

工人们应该知道疏散路线和集合点,并接受相应的培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是确保工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监测工人健康状况、紧急救援和设立紧急避难所,可以及时应对中暑的发生,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高温中暑的起因
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当作业人员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

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暑。

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高温中暑的类型
高温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

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分为三类: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呜、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

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

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高温中暑的危害
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环境中发生的中暑一般为具有热射病症状特点,由于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

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在室内通风差和室外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露天施工,以及在煤仓、锅炉、汽机房及输煤皮带等高温场所发生的高温中暑,尤其是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中暑,会产生高处坠落等二次伤害的危险。

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
中暑的救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及发展。

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是及时发现、就地处理、尽快抢救、预防为主、严防中暑后
二次伤害。

2应急组织与职责
高温中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安全副总)
副组长:**(生产部长)
成员:各车间、部门一把手
指挥部职责
在发生高温中暑等威胁人身安全事件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

负责逐级向报告事故及其处理的进展情况。

负责安排有关人员顶替中暑人员的工作,保障生产的连续性;组织和提供应急及善后处理工作所需的物资和车辆。

应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高温中暑应急处理机构职责
按公司及上级部门对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要求,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断治理、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
定期召开会议,分析防暑降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安排治理和整改措施,落实资金,决策有关事项,切实改善作业场所劳动条件。

每年年初根据前一年防暑降温中存在的问题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同时对工作场所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对发现问题落实人员、方案督促整改。

专业工作组及职责
设立劳动保护、防治、现场测试三个专业工作小组,按职责范围分工负责有关方面工作。

劳动保护工作组职责(由生产部负责):按照法规制定有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做好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负责高温岗位职工统计上报工作。

防治工作组职责(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年初负责申报所购防暑降温用品所需的费用预算,购置防暑降温用品。

定期到现场巡视,宣传防暑降温的有关常识,发放防暑降温用品。

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领导小组汇报。

现场测试工作组职责(由车间/部门负责):按有关规定对生产现场劳动条件进行分级;按高温测试点,定期对生产作业现场进行检测,对超标点及时采取措施;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验工作。

在高温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志。

3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先兆中暑:为Ⅱ级应急预案
轻度中暑:为Ⅱ级应急预案
重度中暑:为I级应急预案
响应程序
在高温条件下,现场的工作人员如果发现同伴出现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症状时应迅速处理,立即采取急救.同时汇报高温中暑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组织处理事故,由领导小组副组长宣布启动Ⅱ级应急预案。

如出现重度中暑、中暑人数较多或病情较重时,现场人员应迅速处理,同时汇报高温中暑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组长或副组长宣布启动I级应急预案。

应急处置措施
Ⅱ级应急预案
迅速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若中暑者能饮水时,可给中暑者大量饮水,水内加少量食盐。

中暑者呼吸困难时,应进行人工呼吸。

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

危急状态消除由组长或副组长宣布Ⅱ级应急行动结束。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宣布现场工作是否继续。

I级应急预案
将所有中暑人员立即抬离工作现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医护人员立即到达现场开展施救。

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确保设备机组安全运行。

通知有关部门、车间、班组安排人员顶替中暑人员的工作,保障生产的连续性。

病情严重者立即安排或联系车辆,并由义务医疗人员边抢救边护送至医院。

必要时可拨打120急救。

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现场事态发展,决定是否组织对该工作场所的人员进行疏散。

必要时汇报公司要求进行协调处理。

危急状态消除,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做好事故后的善后工作.
4注意事项
监控与预防
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职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

夏季前做好各生产场所、值班室、办公室空调、通风设备的维护,确保职工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夏季高温作业中,调整作业时间,提供合适的清凉饮料,防暑降温药品发放要及时到位,保证职工身体健康。

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作业禁忌症。

在夏季高温期间,有关管理人员定期到生产现场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有关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

预警行动
各部门、车间根据气象预报信息,按照早预想、早通报、早布置的原则,开展好高温中暑人身伤害相关风险的分析、评估,适时启动预警。

高温预警分三个标准,35℃以上为三级黄色预警,37℃以上为二级橙色预警,40℃以上为一级红色预警。

预警命令由生产部发布,报请安全副总批准后发布。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检查确认各类抢险、抢救设备、器材、材料配备齐全。

检查确认各种通讯工具的报警方法、联络方式和信号使用规定明确,有关人员熟悉掌握中暑后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做到应知应会。

5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在高温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志。

在夏季高温来临前应及时购置和发放清凉饮料、防暑降温药品等物品。

在夏季高温作业中,做好对各有关工作场所通风降温设施的配置和完善。

6后期处置
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合医疗人员,做好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做好现场的保护、拍照、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

事故调查和处理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

*********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