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十大因素[精选.]
学校通用食品安全课程表及内容

食品安全教育课课表单位:东港实验幼儿园时间:20170901注:上课时间为晨间国旗下讲话/午间休息时间。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一、造成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1、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
2、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
3、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
6、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
7、误用有毒有害物。
8、不适当的贮存。
9、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10、个人卫生素质差。
二、食物中毒分类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大。
(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充及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的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的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
三、禁止采购的食品1、腐败变质、油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司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2、未经曾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3、超过保质期或者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四、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套、勤晒被褥。
保持教室、寝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一、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1、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2、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二、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三、预防发生食物中毒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2、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3、不吃变质剩饭菜。
4、少吃、不吃冷饮。
5、少吃、不吃零食。
6、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7、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8、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或喝水。
9、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10、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四、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
查看基本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标示清楚、产品是否合格。
简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
第一批必须标注QS的食品共5类,分别是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醋。
第二批必须标注QS标志的食品共分10类,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及速冻米面制品。
第三批必须标注QS的食品共分13类,主要包括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蛋制品、可可制品、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餐饮业发生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及控制措施

餐饮业发生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及控制措施一、背景介绍餐饮业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然而在食物安全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食物中毒是餐饮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食物中毒不仅会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餐饮业的经营和声誉带来严重影响。
了解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及控制措施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餐饮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1. 食材质量不合格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材质量不合格。
食材的不合格往往源自于原料采购环节,餐饮业存在着一些非法、不合格的供应商,他们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往往采用劣质、变质、添加有害物质的食材。
在食材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食物中毒的风险大大增加。
2. 食品加工不规范餐饮业中,食品加工环节是造成食物中毒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繁忙的餐厅厨房中,存在着一些员工对于加工操作程序的不规范,比如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做好手部卫生,使用过期食材等,这些行为都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3. 食品存储条件不当餐饮业中的食品存储条件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性。
在储存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餐饮企业对于食品储存条件的管理不当,如温度控制不到位、食品间的交叉污染等问题都会导致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4. 卫生条件不达标餐饮业中的卫生条件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
一些餐饮企业的卫生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着卫生设施不完善、员工卫生习惯不佳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5. 加工工艺控制不当餐饮业中的加工工艺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
一些餐饮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加工工艺,导致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三、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1. 加强食材质量管控餐饮企业在采购食材时,需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供应商,明确规定食材的质量标准,对于到货的食材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食材的安全性。
2. 规范食品加工操作餐饮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操作规范培训,明确做好食品加工操作的程序和要求,加强对员工加工操作的监督,确保食品加工的规范性。
3. 加强食品存储管理餐饮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食品存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食品储存温度,防止食品的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存储的安全性。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三篇)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为推进我校全体师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的要求,制定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培训方案如下:。
编号内容时间1食品安全与识别2.202食物中毒识别及自救知识4.263健康饮食5.304饮水与建议6.10(一)具体内容:食品安全与识别培训时间:xx.02.20培训地点:会议室培训人员:全体教师培训形式:讲座组织者:一、什么是食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
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食品的污染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
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
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转基因食品等。
三是滥用食品标识。
例: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标识(进口食品)等。
二、食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①有食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②有中文标明的食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③有中文标明的食品规格、重量、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④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⑤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还必须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⑥销售散装食品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明示食品名称、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三、如何判别伪劣食品?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
《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
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
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二防“白”。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食物中毒急救方法及措施

食物中毒急救方法及措施一、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被细菌、病毒、寄生虫或者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二、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1.细菌污染: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病毒污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
3.寄生虫污染:如阿米巴原虫、钩端螺旋体等。
4.化学物质污染: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
三、食物中毒急救方法及措施1.立即停止进食并催吐: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有食物中毒的迹象,应立即停止进食,并通过催吐来清除胃内有害物质。
具体方法为让患者喝下大量温水,然后用手指或勺子轻轻刺激喉部,诱发呕吐。
但是对于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不宜催吐。
2.补充水分:食物中毒会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容易导致身体脱水。
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等液体。
3.清洗胃肠道:如果催吐无效或者已经过了催吐时间,可以通过胃肠灌洗来清除胃肠内的有害物质。
具体方法为将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注入胃内,然后利用引流管将胃肠内容物抽出。
4.应用药物:对于严重的食物中毒症状,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如抗菌药物、止泻药、抗过敏药等。
5.就医治疗:如果以上措施无法缓解症状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就医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
四、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1.选购新鲜食材: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避免摄入已经变质的食品。
2.正确储存食品:将不同种类的食品储存在不同的地方,避免交叉污染。
冷藏或冷冻生肉、海鲜等易变质的食品。
3.正确烹饪:将肉类、海鲜等煮熟或者煎熟,确保内部温度达到70℃以上,以杀灭细菌和寄生虫。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干净的厨具和餐具,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5.避免生吃或半生吃:如生蚝、牛排等易感染细菌和寄生虫的食品,应当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总之,预防食物中毒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慎发生了食物中毒,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急救,并及时就医治疗。
食物中毒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食物中毒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陶丽【摘要】目的分析食物中毒常见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重庆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190例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食物中毒的原因分布,了解主要中毒原因及应对措施.结果 190例患者合计55次食物中毒事件中,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次数最多,其次是家禽类食物、豆制品中毒.毒蘑菇中毒者占比最高(27.89%),其次是家禽类(16.84%)、豆制品(15.26%)、奶(13.16%)、鱼肉(8.95%)、海鲜(7.37%)、果蔬(6.32%),淀粉最少(2.10%),2.10%的患者未查明中毒原因.中毒原因分别为微生物、动物性、植物性、化学药物、不明原因,其中微生物中毒发生次数最多,患者占比最高(45.79%),其次是植物性有毒物,患者占比也高达37.89%,且2例患者死于有毒植物,1例患者死于化学药物中毒.2014、2015年食物中毒发生次数及中毒人数均高于2010、2011、2012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10月.结论食物中毒发生率逐年增长,且具有季节性,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加强食物中毒事件的防控.【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13)029【总页数】4页(P178-180,封3)【关键词】食物中毒;中毒原因;对策【作者】陶丽【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重庆401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55.3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本身含有毒素的食物后引起的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近年来,食物中毒事件屡发不止,且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2],其高发病率、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性问题[3-4]。
由于食物中毒病情迅猛,因此临床上应迅速分析中毒原因,紧急进行有效处理,以避免患者出现不可逆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食物中毒的危险因素

食物中毒的危险因素
食物中毒首先应有中毒的食物,并且该食物中带有足够剂量的致病因子,具备了这两条,即可引起食物中毒。
经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因素有: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当气温偏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
主要的症状是
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对肠胃功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害,消化系统也会受到影响,从而让自己承受很大的痛苦。
1、进食了一些含有毒素的食物是导致食物中毒这种现象发生的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一定要对食物的安全性引起高度的重视,避免食用到一些含有毒性的食物,这样才能防止食物中毒的状况发生。
2、食物中毒的原因还包括生熟交叉污染。
主要是熟的食品被生的食材所污染,或者是与生食材所污染过的一些器具进行了接触等等。
3、食品贮存不当也会导致食物中毒的状况发生。
我们一定要对食物的贮存引起高度的重视,保证所贮存食物的环境的温度和十度适宜。
4、烹饪不当是引发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我们在烹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食物被煮熟,以免食物半生不熟的情况发生,对我们的肠胃造成刺激和损害。
5、食物中毒还有可能是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所造成。
食品从业人员在操作食物的时候很有可能导致食品被病菌所污染,加强食物行业的监督管理对于食物中毒的预防来说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
十大因素
1、不适当的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品被污染。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